登陆注册
7408700000006

第6章 本质论(3)

那么写作行为呢?弗洛伊德倾向于把写作理解成是性冲动的一种升华,在这种升华中人的性冲动得到了释放,这种观点也可以得到一些作家创作经验的认可,比如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他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系列小说《沉沦》等,很显然和他在日本生活时的性压抑、情压抑有关。不过,把创作简单地理解成是作者在某种生理快感的支配下的非精神性行为的观点完全是站不住脚的,对于作家来说也是不公平的,但是,创作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生理性快感,这是可以获得一大批作家的支持的。例如郭沫若,他的创作激情袭来的时候,浑身颤抖,呈献出迷狂症状,不管是什么时间,什么状态,只要出现这种状况,哪怕是深夜或者凌晨,他都得立即从床上爬起来,抓起笔写作,也只有在写作之后他才会重新恢复平静,在这里创作过程表现出身体治疗学的功效,尽管这种功效是不非常明朗的,但否定它也是难的。卡夫卡对自己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不写作,我就会支持不住,也可能以发狂来了结这一辈子。”的确,写作对于卡夫卡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治疗学,他一生几乎没有发表过自己的作品,甚至在自己死后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这些作品,无独有偶,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道:“如果不写作,那么我必然死亡,最后坐15年牢……”,鲁迅在分析陀斯妥耶夫斯基创作时的一段话可以作为陀斯妥耶夫斯基自己的话的注脚:“一读到他二十四岁所作的《穷人》,就已经吃惊于他那暮年似的孤寂,到后来,他竟作为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时也是残酷的拷问官而出现了。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拷问出沧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而陀斯妥耶夫斯基就仿佛在和罪人一同苦恼,和拷问官一同高兴似的。这决不是平常人做得到的事情。”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中常常会分裂成两个以上的意识,每个意识又都是对立的,这种情况俄罗斯文论家、批评家巴赫金曾经用“复调小说”理论来概括,经历精神的如此的内部分裂而不崩溃,没有创作的慰籍恐怕真如陀斯妥耶夫斯基本人所说的“我必然死亡”。“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某些身体症状实际上是由心理引起的,比如忧郁症病人会出现全身性不适,这个时候病人可能报告说,自己心脏有问题,胸闷,喘不过气来,或者脑部有问题,总是头疼,等等,有时候因为病人的这种生理疾病的症状,会误导一些年轻的没有经验的医生,仅仅从生理角度治疗这些病人,但是对于这些病人反复地检查,可能始终不能发现身体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反复的抗生素治疗可能并不能改善病人的胃痛、头痛、腹痛、倦怠等症状,对于这种病人心理治疗往往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而心理治疗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让病人倾诉。毫无疑问,文学创作在这方面具有独到的功用,某种意义上它也可以理解为是某种倾诉,国内学者余凤高曾做过一些关于作家“精神病态症状”的个案研究,有的地方可以为我们的上述论点提供支持。[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三、话语、超越日常功利目的的话语、追求形式价值的话语

什么是文学作品,它和非文学作品有什么区别呢?怎样在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呢——这需要我们给文学一个确切的定义。

人类对“文学”概念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英国文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曾梳理过现代“文学”概念在英国的成型过程,在18世纪的英国,文学的概念表示社会上有价值的写作的总和:哲学、历史、杂文、书信以及诗歌等等。那个时代是否能够称之为文学完全决定于思想意识方面,只有在体现了某个特定社会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贵族——葛红兵注)的价值准则和口味的写作方可称之为文学,“而街头小调、通俗传奇乃至戏剧,则没有资格称为文学”,“小说这种形式是否可以算是文学,是非常值得怀疑的。”那个时代文学包括一整套意识形态方面的事物:杂志、咖啡馆、社会和美学方面的论述、宗教说教、经典著作的翻译、指导礼仪和道德的手册等等。在英国文学一词的现代意义是在19世纪以后才开始流行的,最初的变化是文学的范畴逐渐缩小,仅仅限于“创造性的”和“想象性的”作品,“文学在这个时候倒是成了已被工业资产阶级从英国社会表层抹杀掉的创造性价值准则得以受到赞美和肯定的少数飞地之”,文学是自发的而不是靠理想推演出来的,是创造性的而不是机械性的,它通过感情和经验发挥作用,而不是依靠理性探究和分析思维。[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这样的过程同样也发生在中国,按照郭绍虞先生的梳理,“周秦时期所谓的‘文学’,是最广义的文学观念,当时所谓‘文学’,是和学术分不开的,文即是学,学不离文,所以兼有‘文章’和‘博学’两重意义。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文学’和‘文章’也分开来讲了。他们把词章一类的作品称之为‘文’或‘文章’,把含有学术意义的作品称之为‘学’或‘文学’。进到魏晋南北朝,于是对‘文学’认识得更清楚,看作学术中间的一种,遂有所谓‘经学’、‘史学’、‘玄学’、‘文学’的名称。这时,‘文学’一名之含义,始与现代人所用的一样,这是一种进步。不但如此,他们再于‘文学’中间,有‘文’‘笔’之分。‘文’是美感的文学,‘笔’是应用的文学;‘文’是情感的文学,‘笔’是理智的文学;那么‘文’、‘笔’之分也就和近人所说的纯文学杂文学之分有些类似了。”当然在中国,“文学”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魏晋南北朝以后,又有复古思潮的侵袭,在许多朝代“文学”反而复古到“博学”的意思上去了。[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页。]

近世以来,中西学者对文学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有的从文学和社会的外在关系角度来界定文学,认为“文学是反映、批判和塑造社会的方式和手段”,“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和表现”,“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文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等等,这些定义外延太广,按这些定义,哲学著作、政治讲话等也符合文学标准,也应当划归文学;有的侧重从文学内容的内在角度来界定文学,认为“诗是诗人强烈情感的流露”,“文学是以白日梦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想象的替代物”,“文学是能指(词语)的游戏”,“文学是意识形态话语”等等,这些定义比从文学和社会关系角度对文学的界定似乎更接近文学的本原,对我们认识文学能够提供更多的帮助。

我们这里试图给出一个我们自己的关于文学的定义,这个定义的出发点是帮助大家鉴定什么是文学作品,什么是非文学作品。要区分一部作品是否是文学作品,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人们尝试过很多角度和方法。

有的人试图从内容的角度用“虚构和真实”作为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一部作品,如果它的内容是虚构的,就是文学,真实的,就不是文学,那么我们要问了,生活散文大多数情况下,其描述的内容多是真实的,难道这种体式的作品就不属于文学园地了吗?

有的人试图用“作者运用语言的态度”来区分文学或者非文学,一种是实用的态度,例如,一个人来访问某个聋子,他写了一张纸条贴在聋子家的玻璃上,希望聋子看了能来开门,纸条上这样写着,“快开门,让我进来!”纸条的作者这个时候是出于实用的希望别人来为他开门的目的而运用语言,所以它不是文学性语言,一种是非实用主义的态度,例如“这晚霞真美啊!”作者这个时候并没有想把晚霞带回家,或者向身边的人作价出售的意思,这种语言是非功利的,所以是文学性语言,用文学性语言写成的作品就是文学作品,这个区分合理不合理呢?有人要问了,情书算不算文学作品?情书是有实用目的的,例如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情书是为了说服陆小曼接受他,但是,当我们捧读那些情书的时候,为什么我们无一例外地都把它当成了文学作品呢?

又有人试图用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态度来区分文学和非文学,这种观点认为,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不在于作者,而再于读者。徐志摩的情书对于陆小曼来说不是文学作品,只有对于其他人来说才是文学作品,原因是陆小曼读徐志摩情书的时候使用的是指向现实的理性判断(徐志摩这个人是否英俊?是否有婚史?是否有能力养家?等等),尽管她也会受徐志摩情书美学效果的感染,但是上述理性判断时刻在提醒她注意抵制感染;而一般读者则不会这样考虑,他只是考虑徐志摩的语言是否优美、徐志摩的感情是否真挚等这样一些美学因素,因此一般读者在阅读中使用的是一种指向感性的审美判断,也正是这种审美判断使读者有可能为徐志摩对陆小曼(看起来这种感情跟读者自身毫无关系)的爱情而感动,这种感动是非功利的,因而也是审美的。

用读者阅读时的态度(文学性阅读、实用性阅读)区分作品是否是文学作品,自然是有道理的,但也不是万能的。原因是它不能给大家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关于文学概念的界定,把文学变成一个以千百万读者个人判断来衡量的极端主观的事业,这有悖我们对文学传统的基本理解,文学在这个主观的基础上有它客观的因素。我们要研究的是作品中的什么因素使得作品具备了被读者进行文学性阅读的可能?换而言之,某些使文学作品之所以是文学作品的因素在作品中早就是存在着的,读者只是是其所是地理解和接受了这些要素,现在,我们就要研究这“是其所是”的东西,并给出定义。当然这个定义是以“读者的文学性阅读”为语境的,没有这个语境,任何具有文学性的作品都有可能被看作是非文学的,例如明朝起义将领张献忠就把《三国演义》当成指导起义事业的教科书来读,在这种语境中,《三国演义》再有文学因素,也只能屈尊自己,做一本教科书了。

具体说来,关于文学的定义可以分成这样几层。

1、文学是一种话语。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是语言只是它的媒介和工具,而不是文学本身,文学是被主体运用的实现了的语言——话语。它是主体间的交流——一种主体间性,也即是说,它不仅仅是作为主体的“作者”的主体性实现,也是作为主体的“读者”的主体性的实现,它是一种“交谈”,它是已经被主体把握了的语言,是从客观工具的卑微处境上升到主观交流层面的语言。从本质上说,话语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沟通行为。

2、文学是超越功利目的话语。

文学话语和日常话语有什么区别呢?日常话语存在于真实的生活世界里,旨在对人发生实际的影响,因此日常话语大多是功利性的,例如谈判、请求、斥责、发誓、咒骂、指示、祈祷等等。日常话语中比较接近文学话语的是闲谈,有的时候闲谈纯粹是闲暇的产物,人们聚在一起,互相讲述最近听到、看到的奇闻轶事,或者家长里短、心情见解,这样的闲谈有谈的形式,但实际上是没有谈的内容的,可以看作是“无所谈之谈”,人们只是对这谈这个形式本身感兴趣,而“对谈的内容”则无所谓,从这个角度说,有的时候闲谈是没有功利目的的,闲谈者只是为了放松自己而已。这是闲谈接近文学话语的地方。但是,在闲谈的这种无功利性是以以下两点为代价的:一闲谈使话语沉溺在常言中,拖曳着主体遁向他人,这种只有所云而没有所及之言在常语中之所以叫闲谈,是因为它空洞无物。这种所云要紧的是言谈行为本身而言谈所及却被忽略;二闲谈言所及并非出自独创,说者出于道听途说,只是出于公众意见(海德格尔),只是一种人云亦云。在这两点上,文学话语与闲谈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话语的价值:本在之他通过文学话语构筑了于他者的亲缘性关系,文学话语的确无所用于生活本身。祈祷、诅咒、发誓、告诉等日常话语所传达的关系是功用性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占用,主体使他者成为可上手性事物,而文学话语恰恰打破了这种关系,它展现了主体作为本在可以复数地亲缘性地黏结在一起的美妙图景。文学话语因为有所云而无功利所指,因而是主体的自失,但这种自失同时也展开了另一种本在的可能性:本在在自失中自得(其乐)的可能性。这是文学话语赋予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本在可能性,就此文学话语并非可有可无,相反,对于生存论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从实用的目的来说,文学话语意味着对生活实用目的的出离,但是,本在通过文学话语而沉落到无所事事之中,游手好闲的本在在文学话语中看起来是无所是的,但是,本在也正是途径文学话语的悠然与闲适而回到自身,成为一个脱离了繁忙、畏惧、孤独的本在之他,本在在闲谈中克服了孤独和繁忙,本在便更加亲近其生存论本源了,也就是说他通过无所是而回到了是其所是。更进一步,文学话语使本在“什么都是”。文学话语漫无边际地敞开了本在,尘封的本在正是凭借无所是之谈而来到“什么都是”的境界,言谈超越了所及而成为所云之狂欢,它让言从谈的功利性中坠落出来,沉落为纯粹之言,这正是文学艺术——“诗”——之审美境界。文学话语因为摆脱了功利的目的,因而是说者和听者之相互关系融洽关系的反映,同时又是这种关系的产物和源头。文学话语表明了说与听两者的亲密交融,充分地展示了说与听的“和谐”,就文学话语总是被说者和听者亲缘性地非功利地分享来说,文学话语展示了非对话性地对话的可能性——听就是说,说就是听的可能性。文学话语是本在的他和他者之间的桥梁,他克服了对他者的本能的恐惧,使他与他者结亲。

从上述角度说,文学话语是对日常话语的反动,它去掉了日常话语的实在性,它谨小慎微地将这语言从日常生活语境中抽离出来,防止它被日常功利捕获,它是日常话语的非日常用法。但是,这不是说文学话语是完全非功利的,而只是说文学话语的在功利偶数审美的功利而不是日常话语的实用的功利。

3、文学是追求形式价值的话语。

文学话语和日常话语还有一个区别,日常话语常常以简洁、明白、晓畅为形式追求,日常话语不重视话语形式本身的完美,大多只求迅捷、准确、明晰地表达。而文学话语恰恰相反:它强调话语形式本身的独立价值,要求话语音韵优美、结构巧妙、选词新颖;追求意在言外的暗示性,要求含蓄、隽咏,韵味无穷;它追求新颖,要求语言具有陌生化的效果,要求作者在运用语言的时候能脱离日常语言规范,在独特的“这一个”的意义上使用语言,让读者感到新鲜。它反对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俗话套话。

同类推荐
  •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我们将天下最美的有关父爱母爱的感人文字汇集成篇,希冀青少年朋友能在一篇篇文字的述说中感受到爱的流淌,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向爱致敬的同时,更加珍爱自已的生命,善待父母陪伴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就让我们写下一笔笔感恩的寄语,给父母送去一丝丝问候。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希望这些美文带给你感动的同时,也将教子的智慧一并赠予你:用爱培育孩子!爱是远胜于金钱千百倍的馈赠。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 《人经》三部曲之《女人心经》

    《人经》三部曲之《女人心经》

    《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绝公允妥洽和跟风趋时,她是“脱序人”的诺亚方舟,是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接引者,她希望能博得有正确理解的读者的共识。将对一切邪恶、冷漠和无知用万钧之力击毁之。《人经》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普遍于我们的心灵,唤醒我们的信仰,催生我们的理想,滋养我们的心灵。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知县夫人

    重生之知县夫人

    据《浔阳县志》记载,建炎年间,知县夫人苏氏凶悍如虎,入门三载未曾生下一儿半女,还不给孟知县纳妾,更有人曾亲眼目睹,知县夫人竟让孟知县下跪敬茶认错,简直败坏三纲五常。有孟知县一红颜知己终于看不下去了,决定救孟知县于水深火热,知县夫人听闻后,拍案而起,“孟仲垣,你胆子大了,敢给本宫红杏出墙!半霜,半雪,抄家伙,抢人去!”
  • 《机甲战兽HD》

    《机甲战兽HD》

    在一次偶然的旅行中,李浩明,赵龙,孙有为,话梅四人意外的发现了一个阴谋,能打破这个阴谋的,只有四人的武装战斗龙兽才能与之抗衡,为了使人类免遭厄运,四人便于此踏上了征途。
  • 我们的远古梦

    我们的远古梦

    以DOTA这款游戏为主线的青年电子竞技梦大神,我想打职业。好啊!大神,我要得冠军!可以!大神我是认真的!我知道,我从不打击别人!你这话说的好打击人啊。
  • 红印花

    红印花

    有些事情谁也无法预料,它很偶然、很突然地发生,犹如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在生活中留下深深的痕迹。雪子的出现就是这样,她一下子打乱了林鹤的生活格局,将他卷入一场奇异的恋爱旋涡。
  • 重生宠后

    重生宠后

    文案:他们是众人眼中的金童玉女,一个是家族企业的掌舵人,一个是军队世家的佼佼者;他们本是相互间最了解对方的青梅竹马,在亲人真诚的祝福声中自然而然走入婚姻的殿堂;他们本该幸福地白头偕老,可短暂的婚姻却惨淡收场;他们智商奇高,谋略绝佳,却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们本已绝望,以为此生只能将对方藏在心底;没想到老天垂帘,给了他们重新来过的机会;同样高傲的两人,能否在全新的世界里再续前缘?PS:简言之,就是一对婚姻破裂的小夫妻,一起穿越到一个架空的世界,谈谈情,说说爱,闹闹别扭,最终夫唱妇随,一路披荆斩棘,登上巅峰的励志故事。
  • 阮郎归

    阮郎归

    幼年时爱慕的男子,要怎样才能再次相遇?卞赛流离失所的一生何时才能找到归宿?跟着师傅从齐国到西天佛国,又从佛国到北昭,这漫长的人生路属于她的小阮究竟在何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野舞修空

    野舞修空

    万世修宏,狂野碎魔,撕毁空间,争夺立体,唐突岁月,齐头奋进,修炼计空,挽救沧桑,维护正义,三维的大陆,在受到亡灵的袭击后,有了N维空间,而人类的三维遭受分裂,为了拯救三维,他将面临各个族类和各种空间挑战。。。这段路程遥远艰辛,一起关注。
  • 醉梦悠悠  如斯长歌

    醉梦悠悠 如斯长歌

    五段爱情故事,五段难以割舍的爱恨情仇。情深几许、帘幕无重。当阴霾散去,终于看清的感情,是否还有挽回余地?偏执利用、竭力互伤。当阴谋与算计相互痴缠疯长,被扼住咽喉的爱情是否还可开出绚丽的花?情深不悔、悲喜绵长。当爱情与亲情势不两立,携带真假参半的记忆,该如何卑微求生?家族怨忿、难以自拔。当仇恨蒙蔽双眼,面对竭力阻止自己复仇的挚爱,他能否幡然醒悟?情感泥潭、深陷其中。当一度朝思暮想的梦中人与下一日即将成亲的爱人对峙,裹足不前的他,该如何抉择?且不过一场悠悠大梦,甘愿沉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火线之生化交响曲

    穿越火线之生化交响曲

    穿越火线同人小说以生化金字塔地图为背景展开,赋予游戏人物新鲜血液
  • 繁华嫁:红尘笑颜只为君

    繁华嫁:红尘笑颜只为君

    她,堂堂古世家的传人,聪明机智,时而冷静、睿智,时而疯癫、脱线。一朝穿越,竟好死不死的附到了公主的身上。好吧!她认命了,穿就穿吧!衣食无忧也不错,她可以当当米虫。反正父皇母后宠着,还天天有美人皇兄养眼,也不怕被和亲了。可是,为什么想过米虫生活也那么难啊!偷看了美人洗澡,要砍脚,还搭上了条件两个,费用好高。打了冷酷皇帝,赐慢性毒药汤一碗,心好塞。不小心惹上了狐狸美男,老实见面,次次调戏,恨不得爬床。尼玛!你家呢?!这就算了,她全忍了,俗话说得好,能忍是福,忍不了就跑。但是,为什么后面的一直追着她,从贱人到傲娇,从傲娇变无赖,从无赖进化成了变态。丫的,有种单挑啊!看本公主不毒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