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7900000020

第20章 古典兵法的博弈法(4)

借尸还魂,典故源于八仙中铁拐李的神话传说。古人相信人有灵魂,灵魂寄居于肉体之中。有一次,铁拐李灵魂出窍,游山玩水,徒弟们以为师傅已死,烧掉了他的本身。无奈之下,铁拐李只好借了个丑陋乞丐的尸体,把自己的灵魂依附在上面。

尸体本是无用的,但是在特定的场合、条件下,无用的东西可以转化为有用。当被己方合理有效地应用时,那就更成为大用。原书中解释道: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这里面借用了《周易·蒙卦》的义理。“蒙”指的是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言“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说,“蒙稚”者自身不能有所作为,往往需要依赖别人,而在求助己方之时,就能为己方所用。与其相反,凡是自身能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难以驾驭和控制,因而不能为己方所用。做事时正该如此,借力而行,不应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应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

若是有用者,敌我双方都会抢着用,那就难以随便借用,即使强行抢过来,一是容易激化敌我矛盾,二是不好驾驭,反倒成为累赘。只有那些猛然看起来无用者,在敌方对其忽略的时候,己方抓住契机,据为己有,加以控制利用,这就犹如“还魂”,还必得借助看似无用的“尸体”,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战争中往往有这类情况。如果己方目前占据着优势,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我们在作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有些看上去不是机会的机会也要努力争取。比如将一些陈旧的事物改头换面,经过包装,再以一个新的形式出现,创造新的局面,赢得新的机会。就像俗话中说的那样: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这才是善战者的所作所为。

借尸还魂用得最多的,是政治与战争的结合,也就是改朝换代之际,为了师出有名,起兵者往往喜欢扶植前代君王的后代,或打着前代的旗号号令天下,以达到夺取天下的目的。这些后代自身是没有什么政治实力的,他们往往想着依靠新的力量,没准也能得些益处,两者一拍即合,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陈胜吴广借用楚怀王的孙子,西楚霸王项羽用的也是他;西晋时匈奴人刘渊借用刘邦的名义。诸如此等,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者是确定身份的合法性,来争取大众认同,迷惑百姓,把无用之物化为大用。

如果己方处在弱势,用好了借尸还魂,也有可能化腐朽为神奇。为将者要善于分析战争中各种力量的变化,利用那些看似没有作为的势力扭转局势。

三国时,刘备和周瑜争夺荆州。当时,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立功最多,东吴的兵力也远胜于西蜀的兵力,他当然想占有荆州全城。但是,刘备怎么可能甘心呢?既然不能硬着抢,那就暗着争。刘备对外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和荆州旧主刘表同宗,是有亲戚关系的;然后,刘备拥立刘表之子刘琦为荆州牧,又趁机把江陵和荆南四郡划了进来。刘琦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角色,任由刘备出主意。再后来,刘琦病死,刘备被众将推为荆州牧,顺理成章成为了荆州的新主人。刘备用借尸还魂一计,把荆州这笔账算得很清楚,自己什么都没出,就占得了乱世中的一块地盘,做了一次一本万利的买卖。

借尸还魂使用的奥妙之处,就在于有些机会看似无用,是因为我们去求助于别人。但是,如果我们把无用的机会变为了有用的机会,别人就会来依附我们。这样,便能转被动为主动,改变战争形势,达到取胜的目的。

调虎离山

顾名思义,调虎离山就是想办法让老虎离开山头。因为虎踞深山,它们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威风凛凛,其势力最为强大的时候,我们是不能与之决斗的。而借助巧妙的计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诱使它们离开自己的根据地,我们就能趁机得到机会。

在兵法运用中,调虎离山的意义引申为为了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想办法引诱对手离开自己的驻地。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如果我们在战场上遇到强敌,尤其是敌方已经占据了优越的地理优势,做好了应战的准备,那么,己方持蛮力硬攻,是下下策。争一时短长,不仅胜算很低,即使是侥幸取胜,付出的代价往往也是惨烈的。己方就要充分利用假象,无中生有也好,李代桃僵也好,让敌方离开坚固的防地,被引诱到对我军有利的地势中。对己方而言,对峙状态被打破了;对敌方而言,他的优势丧失了。进而,己方利用天时、地利和人和条件,可以把敌方逼到步步坎坷、处处为难的境地,这样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己方就由被动转为了主动,才能有出其不意而致胜的机会。

当敌方给己方造成了危险时,己方不能贸然出击。而要用人为的假象去迷惑敌方,利用天然的条件造成敌方不利,己方再派重兵去围困他,或者趁其驻地空虚,实施突袭,打他的后方。

以攻城为例。不顾条件地硬攻防守牢固的城池,是自招失败的做法。对方既然已经占据了有利的地形,那就不能正面去和他们争夺。况且,对方还居于主动地位,防守占据优势,在没有什么利益的诱惑的情况下,是不会主动离开驻地,向己方发起进攻的。而己方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那就要综合采用各种条件,否则很难得胜。

东汉末年,孙坚之子孙策继承父志,在江东割据称霸。孙策想往北发展夺取卢江郡,但此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郡守刘勋的军力也非常强大,如果正面攻城,恐怕是不可行的。

怎么办呢?孙策利用了刘勋贪财的弱点,先派人送给他一份厚礼,吹嘘奉承一番,然后又很谦卑地请刘勋帮助自己去攻伐富饶的上缭,应承再给他不少好处。刘勋不仅见钱眼开,还傲慢自负得很,听到此消息后心动不已,尽管有谋士提醒他恐防有诈,但刘勋根本听不进去。结果刘勋的兵马一出城,孙策就日夜兼程、水陆并进,抢得了卢江郡。刘勋此时再想回去支援,远水解不了近渴,肠子悔青也来不及了。

在此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调”,“调”成则计成。老虎不会轻易离开山头,敌方也不会轻易远走。己方如何“调”,怎么“调”,才是最微妙的。优秀的将帅善于见机行事,误导敌方,牵住敌方的牛鼻子,以己方的意图随意调动敌方,才是此计制胜的关键。

欲擒故纵

楚国为了称霸天下,出兵攻打雍国。最初,雍国将士们抵御外来的侵略,同仇敌忾,奋起抗战,楚军打了败仗,连统帅的将领都被活捉了。但由于看守不善,被俘的将领在三天之后越狱,溜之大吉。

这位将领回国后,被楚王召见去询问雍国的情况。当得知目前的雍国还处在紧张的战备状态时,楚国的另一位大将出了个主意。他说:“雍国是小国,楚国是大国,我们可以先让雍国尝尝甜头,假装再战败几场,让雍国骄傲的尾巴翘起来,等他们疏于防范,我们就可以发起最后的进攻。”楚军正是靠着这个计策,最终打败了雍国。

这种方法,就是后来的欲擒故纵。想要抓住目标,暂且先放开他,使他不加戒备,再用时间拖住他,最后给予强有力的致命一击。这是因为,在两军交战时,如果把敌方逼得太急,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敌军拼死反扑,困兽犹斗,很容易造成己方不必要的流血牺牲。但是,己方若是稍微放开些,敌方仓皇而走,实际上,敌方已经在自己削弱自己的实力了。

此时,就像《鬼谷子·谋篇》中所说的:“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己方只需缓缓地尾随他们,只要他们不脱离己方的控制范围,不时骚扰他、小规模地攻击他,使敌方的斗志逐渐懈怠,体力、物力逐渐消耗。最后他们气势低沉、军队溃散,己方便能兵不血刃,达到消灭的目的。

在欲擒故纵中,“纵”是方法,“擒”是目的。己方的“纵”不等于放虎归山,而是“穷寇勿追”,先退一步,再进两步,将控制权掌握在己方手里。诸葛亮七擒孟获,根本目的并不在消灭孟获的势力,而在于使他心悦诚服,敬重西蜀,别再在西蜀后方放火捣乱。所以,诸葛亮采用攻心之计,七捉七放,让孟获心服口服,最后稳住了南方的局势。

欲擒故纵,还有一种方式,即是放长线钓大鱼。比如在间谍战中,当己方发现了对方的间谍,我们可以选择不动声色,在表面上故意放松,在背地里加强监视,顺藤摸瓜,从而牵出其身后更大的组织体系。而在此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没有摸清敌方的底细,切勿轻举妄动。如果一味紧逼,恐怕到最后什么都查不到。到最后图穷匕见时,再伺机而动,彻底捕捉他们。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的说法,出自《传灯录》。唐代诗人常建听说有位诗人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诗,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更好。后来,我们就称这种做法为抛砖引玉,它的本义原没有好坏善恶之分。

用价值低的砖引出价值高的玉,即是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诱骗迷惑对手,使其受骗上当,中我圈套。在战争中,体现为避免正面硬拼,靠智慧取胜;在商战中,体现为用小成本获得高回报。

在抛砖引玉中,砖是小利,玉是目的;抛砖是手段,引玉才是根本。这就像我们钓鱼一样,鱼钩上有鱼饵,只有让鱼有甜头可以尝,它们才有可能上钩。同理,两军交战时,只有让敌人觉得有便宜可以占,我们才能以假乱真,引诱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使用抛砖引玉之法,有这样几个原则:其一,抛出去的“砖”不能价值太贵,但也不能是扔一块大板砖,那样就把人都吓跑了。唐代有个善于经营的商人,巧妙地运用了抛砖引玉的方法,经营家业、发财致富。

有一次,他在市郊买了一块积满水的洼地。当然,这样子的地没法用,要在上面盖房子,必要将其先填平,而要是雇用工人,那工钱可是一大笔。商人灵机一动,让家里的佣人带着不少馒头,对门口玩耍的孩子们说:

“那有洼地,中间有块石头,谁要是扔砖瓦片击中了它,就可以得到一个馒头。”

孩子们是很好搞定的,他们乐此不疲,没事儿的时候争相往洼地里扔砖瓦片,没过多久,这块洼地就差不多填平了。这位商人付出的“砖”,不过是不值多少文的馒头,换得了在这块地上盖房子的基础,这才是更有价值的“玉”。

其二,抛出去的“砖”要有吸引力。对不同的对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然后才能保证换回来“玉”。东晋年间,有一个道士想求得王羲之的字,打听到王羲之非常喜欢白鹅,投其所好,用寺庙里养的漂亮白鹅吸引王羲之,换得了王羲之的字。这是双向的好事,道士用鹅做砖,换来了相当于玉石的字;王羲之恰好相反,用字做砖,换来了相当于玉石的鹅。

其三,抛出去的“砖”和换回来的“玉”,两者间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类似的,要善于找到两者的关联。迷惑敌人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高妙的方法,不是用似是而非的相似法,而是用极相类似的类同法。比如,用旌旗招展、鼓声震天来威慑敌人,这是相似法,有时候难以奏效。而用老弱残兵,或者遗弃粮食柴草之法诱敌,这是类同法,几乎屡试不爽。因为类同法比之相似法更容易造成敌人的错觉,使之跟着己方的思路打转转,然后做出错误的判断。

擒贼擒王

擒贼擒王,顾名思义,指的是抓贼要先抓贼中的首恶分子。民间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蛇无头不行,打断了蛇头,这条蛇也就小命不保了。将这个道理应用在战争中,即是要擒抓敌方的主要指挥人员,摧毁敌方的主力部队,或者是打击他们的中枢机构,动摇敌方的军心。只有处理好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才容易解决。

冷兵器时代,双方对垒打仗,己方只要能抓住对方的主要将帅,击退敌人的主力,便可瓦解掉整个敌军。这就像群龙无首,战于郊野,必然陷入困顿的绝境。

中唐安史之乱,张巡驻守睢阳,遭敌军围攻。在相持了一段时间后,张巡率领守兵冲杀出来。当时,张巡的兵马没有敌军的多,最快的解决方式是直接斩杀敌军首领尹子奇,但唐军却苦于没人认识他。现在又混在乱军之中,更加难以辨认。张巡出计,让人以秸秆做箭,射向敌军。当敌军发现自己中的是秸秆箭,不知就里,于是向将领尹子奇报告。张巡抓住机会,辨认出了尹子奇,并将之斩杀,敌军马上落荒而逃了。

张巡的高明之处,一在于急中生智,巧妙辨认;二在于战术决断,在自己兵力弱势的情况下,擒杀敌军首领,取得了制胜法宝。作战时敌方没有了统帅,那就等于没有了主心骨,慌乱之下,必定折戟而走。按语中也说: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功之亏也。舍胜而不摧坚擒王,是纵虎归山也。

在战争中,只有打败敌人,才有取之不尽的利益。如果只贪图眼前小的胜利,而错过了获取大胜的时机,那只是士兵的胜利,却是将军的累赘、主帅的祸害,是整个战争中的损失;更糟糕的是,只在兵对兵、车对车的战争中取得小的胜利,却不去摧毁敌军主力,不去摧毁敌军指挥部,捉拿敌军首领,那就好比放虎归山,迟早会有后患。

在近代战役中,擒贼擒王的这个“王”,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敌军首领,而应包括敌方的指挥机关、中枢机构、协调部分。总之,是要打中对方组织中最要害的核心部位。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一个组织的形成往往取决于关键人物,树倒猢狲散,瓦解掉这些核心,也就瓦解了对手。

比如说,伊拉克战争伊始,美国就把伊拉克指挥中枢毁掉了,使伊拉克士兵群龙无首、各自为战,从而迅速将之击溃。利比亚战争也是如此。再之萨达姆被捉、卡扎菲之死,正是擒贼擒王的成功案例。抓住要害、抓住关键、抓住枢纽,才能以点带面,其他矛盾也便迎刃而解。

若以大攻小,以强攻弱,完全可以用胜战计作战;攻战计主要描述主动出击的打法。打草惊蛇意在扰敌,对手被扰动,则不得其安。借尸还魂意在惑敌,对手被迷惑,则不得其法。调虎离山意在疲敌,对手被疲惫,则不得其力。欲擒故纵意在诱敌,对手被诱骗,则不得其理。抛砖引玉意在愚敌,对手被愚弄,则不得其智。擒贼擒王意在制敌,对手被控制,则不得其用。当对手心志不得安、布置不得法、将帅不得力、用兵不得理、思考不得智、部属不为用时,自然随意进攻,打哪是哪。

四、混战博弈:形势不明的优胜术

混战不是打群架,也不是混着打,而是群雄逐鹿,谁都有机会一枝独秀,谁也有可能一败涂地。历史上的军阀割据、诸侯混战,现实中的各自为战、谁也不服谁,说的正是这种局面。

所谓“混战”,是指七十二方烟尘,三十六路英雄,乱作一团、敌我不明,可合可分的状态下作战,采用何种策略能立足于不败,甚至可以后来居上呢?《管子》中说此时先称王者废,后称霸者王,是从战略上来说的,具体又该怎么做呢?

釜底抽薪

同类推荐
  • 花虎传奇

    花虎传奇

    虎一样的小伙儿,花一样的姑娘。他们面对残暴至极、装备精良的侵略者,拿起简陋的武器,用自己的智慧、血肉和生命英勇抗争,……有智勇双全的侦察连长;有身怀绝技的美女;有舍生救友的雷震虎;以身相许的玫瑰花;还有以美貌青春腐蚀仇敌妲己式的女子罂粟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展示出,纯真爱情花一样的美好;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虎一样的英雄气概。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 利剑之锋

    利剑之锋

    “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在战争当中的英雄,可他们同样又是一个英雄,即便是没有名字,也不会有人去否定他们的存在!”东方利剑,一支鲜为人知的部队没有所谓的死亡名额,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战争的最前沿没有苛刻的考核制度,因为他们只要有一丝失误都会血染疆场没有万人敬仰的英雄待遇,因为他们是一群没有名字的战神一把剑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利剑,全在剑锋而在这剑锋之上的冷言,又会有怎么样的一种经历呢?揭开面纱,你会震惊,这就是我们能够安宁生活的原因所在!
  • 我在抗战最前沿

    我在抗战最前沿

    来到华夏国的王龙,本来只想做一个安安乐乐的小地主,却逢日寇来袭,山河破碎。王龙得战争系统相助,自此揭竿而起,带领麾下将士血洗天下。“战士们!随我一起,马踏东京。”华夏元帅·王龙
  • 局外人:通天黑幕

    局外人:通天黑幕

    原本赴俄集训的苏若谷卷入离奇的任务之中,在寒冷危险的西伯利亚群山中的秘密军事基地寻找中俄科考队的下落。谁知道整个军事基地仅剩一位女研究员,其他人全部离奇失踪。本来以为掌握了线索的苏若谷在返回途中又遭遇武装袭击,飞机坠落冰原,待他被人发现时寒冷却夺走他的一手一腿。回国后的苏若谷毅然决定专业,本来以为就此了结残生的他却陷入更大的危机,离奇的空难,亲人的失踪,无端的诬陷。苏若谷如风暴中的落叶,身处漩涡之中。
  • 沙漠幽魂

    沙漠幽魂

    向漠笑出生在沙漠中,他的父亲是一名特种兵,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战友出卖,他的父亲向天绝所带小队除了他与蓝蓝金刚之外全部牺牲,而出卖他的战友韩飞龙最后成了世界大毒枭手下的主要首脑,韩飞龙怕向天绝报复他,派人到向天绝与蓝金刚归隐后所在的村子灭口,向天绝拼死就出儿子,儿子在沙漠中与狼一起长大,最后被特种兵萧逸尘带到部队交给了宫微羽,从此向天笑走上了特工的道路。
热门推荐
  • 追忆之似水年华

    追忆之似水年华

    一对深爱彼此的年轻情侣,在忍痛分离十年之后再度重逢,二人在复合的过程当中,被卷入他人家族利益纷争,第三者插足等一系列阴谋当中,男女主角情比金坚,在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情与理的考验之后......
  • 剑海飞云之沧海

    剑海飞云之沧海

    亘古天地,浩瀚银河。星辰日月,转生轮死。古老神州,正邪之争。星陨九河,孤海沧云。
  • 人魔战

    人魔战

    新手随便写的,不知道怎么样,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 The Author of Beltraffio

    The Author of Beltraffi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剑奇谭:恋恋千年

    古剑奇谭:恋恋千年

    晴雪寻找屠苏900百年,在满900年的时候收集了百里屠苏的魂魄,但晴雪却……屠苏的魂魄因无人重铸,被迫留在极寒之地,又神秘人所救,在千年后苏醒,但不记得晴雪了,晴雪意外重生,而陵越等人也重生,看他们如何在创奇迹……
  • 搞笑笑话(民间幽默笑话集)

    搞笑笑话(民间幽默笑话集)

    笑话在古今民间文学中都大量存在。为了给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并使之读后内心发笑、精神受益、心灵得到陶冶,编者从古今笑话中精选了一些优秀篇章,根据现代人口味作适当修改,并根据国内外笑话分类学的方法,主要从便于读者阅读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类。
  • 曾经的我,现在的你

    曾经的我,现在的你

    将感情放下,能走得更远。在这里,一个人永远都是最快乐的。然而,却不能幸福。记忆残缺,幸福缺损。独自生活,独自挣扎。于是,这便是出生时便决定的命运。
  • 都市超能邪少

    都市超能邪少

    凌墨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在一次外出,偶遇一位神秘老头,老头将一枚玉佩交给他,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办公室里的口才课

    办公室里的口才课

    本书共分为八部分,紧紧围绕“办公室”这一主题,从面试、就职、升职、领导等方面,阐述了职场口才的重要性和不同场景下的口才交际之道,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 夏夜微风凉若霜

    夏夜微风凉若霜

    若霜曾说自己白痴了才会喜欢上他他知道后淡笑着对她说幸好你是个白痴她不相信一见钟情所以他决定日久生情他孤傲冷峻却可以对她柔情似水这是一场游戏中的完美邂逅她遇见了他他也遇见了她若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依然选择你——在匆匆的青春岁月里有的爱淡似水有的爱浓如酒他给她的却是最温暖的保证先在此说声...懒凌比较懒,而且最近要急着学考,所以可能很久才会更一章……比如,几个月没更(打死)但绝对不是弃文!不会弃文!弃文可耻!喜欢我的书的小可爱耐心等等呗~比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