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6400000002

第2章 龙之源(1)

龙之源,即龙的起源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察:“源于何”与“如何源”。

一源于何

龙是中国古人对蛇、鳄、鱼、蜥蜴、鲵、猪、马、牛、鹿、虎、熊等动物,和雷电、云、虹霓、龙卷风、星宿等自然天象多元容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动物崇拜和天象崇拜是自然崇拜的主要内容。龙崇拜以自然崇拜为基础,是自然崇拜的升华。

事实上,在龙形成之前,就已经有了蛇崇拜、鳄崇拜、鱼崇拜、蜥蜴崇拜、鲵崇拜、猪崇拜、马崇拜、牛崇拜、鹿崇拜、虎崇拜、熊崇拜等等对龙的各个容合对象的崇拜,而龙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将这些崇拜容合在一起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将龙的容合对象分别予以简要的分析。

1.蛇

蛇,《说文》作“它”,;:“它,虫也。从虫而长,像)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作为爬行动物,蛇遍生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平原、丘陵、山地和水泽之中,中国境内大约有二百多种蛇。蛇的生活习性神秘莫测,令人恐怖。蛇能杀人,毒蛇轻轻咬一口,就足以致人死命;即使命大不死,也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蛇行动诡秘,常常突然从草木阴森处跑到人面前,吓你一跳,让你不寒而栗。然而,蛇又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春天萌动,夏天活跃,秋天收敛,冬天安眠,与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同步;而且雨多蛇多,水多蛇多。这一切,使蛇具有神秘性,让古人既畏惧又好奇,因而成为被神化的动物之一。

事实上,蛇很早就被先民奉为神灵而崇拜了。《诗·小雅》中有这样的句子:“吉梦维罢,维虺维蛇”,“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山海经》中有许多神灵都是蛇身、蛇首或操蛇、珥蛇、践蛇,如“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大荒北经》)。

蛇作为龙的容合对象之一,是不存在疑问的。

首先,龙的躯体多取材于蛇。龙蛇都有悠长弯转、可以盘绕和伸展的躯体。不同的是龙有足而蛇无足。

龙体似蛇已得到考古发掘的充分证明。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是位于辽宁省阜新市查海原始村落遗址的由大小均匀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的龙。此龙全长19.7米,宽1.8至2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因躯体绵长,取蛇的成分多,故称“蛇型原龙”或“蛇龙”。此龙位于聚落中心部位,是先民祭祀崇拜的对象。

同时出土的还有龙纹陶片两件,其纹亦如蛇纹。堆塑龙和龙纹陶片都属于前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断代在公元前6000年前后,距今约8000年。

另一蛇型原龙,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此龙朱绘于一泥质红褐陶盘内壁。盘高8.8厘米,口径37厘米。龙呈环状蟠于盘中,头方,眼睛小而圆,长嘴微张,露排列整齐的利齿,吐树《状长信。蛇躯,排列有对称的花纹。图案端庄,造型厚重,美丽而富于张力。此盘为陶质礼器,其龙似有沟通天地人的功能,被认为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象征和标志之一。断代为公元前2500年前后,距今约4500年。

其次,古籍中不乏蛇化为龙的载述。如,“传;: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史记·外戚世家》)。“有自然之龙,有虵蠋化成之龙”(《抱朴子》)。“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述异记》)。虺是体型小且有毒的蛇。

再次,蛇龙混代、并称的现象在古籍中屡见不鲜。同一个神灵,有时说是“蛇身”,有时说是“龙身”。如轩辕黄帝,《山海经》说他是“人面蛇身”,《说郛》说他是“龙身而人头”。至于龙蛇被视为同类从而并称的情形,在古诗文中就更多了,如“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易·系辞》),“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二一年》),“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汉书·扬雄传》),“恍恍如闻鬼神惊,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草书歌行》)。等等。

第四,民间也有很多蛇龙互变的传说故事。如:相传北京潭柘寺潭中神龙,在一个风雨夜飞走,留下了像蛇一样的两个龙子,即大青、二青。龙子当然没有,盘踞在神龛里的,常常是老和尚派人捉来的两条青蛇。四川峨眉山上有一座白龙寺。寺以龙名,纪念的却是《白蛇传》中的白蛇白娘子。寺下有白龙江,据说江中至今还有白蛇和青蛇的后代,人们呼其为“龙子”。民俗生肖中的蛇属相,也常常被说成是“属小龙”。

在蛇与龙的关系问题上,不少学者持龙源于蛇说。如:龙“在最初本是一种大蛇的名字”,其“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闻一多《神话与诗·伏羲考》,开明书店1948年版)。“蛇加以神秘化,变成图腾神物,就是龙”(孙作云《敦煌画中的神怪像》,《考古》1960年第6期)。“从龙的形状和特征来看,它与蛇最相类似;大概古人就是以蛇为蓝本,依照蛇的形状和特征,再附加某些想象,而塑造出来的”(李埏《龙崇拜的起源》,云南《学术研究》1963年第9期)。龙“最初的形象是蛇”,“最早的龙就是有角的蛇,以角来表示其神异性”(刘敦愿《马王堆西汉帛画中的若干神话问题》,《文史哲》1978年第4期)。“宗教文化中的蛇便是龙。”“蛇晋级为龙,完全是文化行为所造成的”(袁德星《史前至商周造型艺术中的龙》,《龙在故宫》,故宫丛刊甲种,台湾故宫博物院1978年版)。

有的学者还提出龙源于某一类蛇的观点。如龙源于蟒蛇说:“龙的生物原型是距今约七千年至一万余年的冰后高温期,曾经称霸海域,尔后因自然淘汰而在内陆绝迹的海洋巨蟒。人们对海洋巨蟒的恐惧与崇拜,铸就了源远流长的龙文化”(杨秀绿《龙与龙文化新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蟒蛇为蛇中之王,故古人以最大的蛇——蟒蛇为基形塑造龙”(何星亮《苍龙腾空》第8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还有龙源于毒蛇说:“龙近于五步蛇,以其剧毒使人惊怖而敬奉之为神物”(张孟闻《四灵考》,见华惠伦等编《龙》第37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人们利用毒蛇的形貌去吓唬、驱赶毒虫,是龙崇拜产生的直接原因,龙崇拜是由毒蛇禁忌转变而来的”(吉成名《中国崇龙习俗》第130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我的观点是,蛇是龙的主要的、重要的容合对象之一,但只能是“之一”,而非“唯一”。其论据至少有:第一,比较龙蛇的形象,二者还是有区别的,甚至区别很大,龙多有角和足,而蛇无角亦无足;第二,出土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原龙”,都具有容合性,即至少是两种以上的动物的兼容综合,而不能视为单一的蛇,即使被称为“蛇型原龙”的辽宁查海龙型堆塑和山西陶寺彩陶蟠龙,也都是龙,而非蛇。第三,民俗活动中蛇与龙也是有区别的,比如十二生肖中,既有龙,又有蛇;舞龙灯、划龙舟,也没有变成舞蛇灯、划蛇舟,尽管有时因龙是神物,自然界中找不到而以蛇代龙。

2.鳄

鳄,分扬子鳄和湾鳄两种。

扬子鳄以生活在长江中下游而得名。这种鳄在古代称作“鼍”。《山海经·中次九经》载:“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龟,多鼍。”

郭璞注:“似蜥蜴,大者长二丈,有鳞彩,皮可以冒鼓。”

湾鳄比扬子鳄凶残,分布在我国古代的南海、东海、渤海沿海区域以及黄河中下游及江淮流域。《博物志》载:“南海有鳄鱼,状似鼍。”《尔雅翼》载:“鳄鱼,南海有之,四足似鼍,长二丈余,喙三尺,长尾而利齿。虎马鹿渡水,鳄击之,皆中断。以尾取物,如象用鼻,往往卷取人家畜羊豕食之,亦能食人。”

鳄作为龙的容合对象是不存在问题的。

首先,鳄,尤其是湾鳄,体型庞大,性情凶残,不但噬食水中的动物,还时常上岸伤人,给古人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古人很可能因恐惧而将其神化。而据历史气象学家考证,数千年前,我国的黄河中下游、江淮流域,以及沿海区域,雨水丰沛,气候温润,具备鳄类生存的条件。

其次,鳄与古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联系。《释文》言扬子鳄,即鼍,“皮坚厚,宜冒鼓”。其鼓声逄逄然像鼍鸣,故称“鼍鼓”。鼍的鸣声亦如桴鼓,所以也称鼍鸣为“鼍鼓”。《诗·大雅》中有“鼍鼓逄逄,蒙瞍奏功”之句。古人也常常以鼍鸣为更,称“鼍更”。据说鼍的鸣声与夜间的更数相应合:初更一鸣,二更二鸣,三更三鸣。宋代诗人陆游就曾经有“六尺筇枝膝上横,中庭岸帻听鼍更”(《夏夜》)的诗句;而鼍更的声音也是很大的,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所言:“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隋宫守岁》)。

第三,在古人的诗文里,鳄与龙多有关联。《本草纲目》引《藏器》云:“鼍,形如龙,声甚畏,长一丈者,能吐气成云致雨。”此说不但言扬子鳄“形如龙”,而且具有了龙的“成云致雨”

的职能。《文苑英华》引《七契》;:“鹄盖龙旗,初不关意;凤吹鼍鼓,终不屑情。”——将“龙旗”与“鼍鼓”并列。宋代诗人范成大也有“神鼍悲鸣老龙怨”(《神弦》)之句。再者,古人笔下的“蛟”,也可能多指鳄,尤其是湾鳄,而蛟,又被归入龙族。如《楚辞·九歌》:“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注;:“蛟,龙类也。”《说文》:“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汉书·地理志》言粤人“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蛟龙之害,大概就是鳄鱼之害。因为能够威胁人畜生命成为“害”的水物,除大鲨鱼外,恐怕就数湾鳄了。

第四,古代的“豢龙”,大概就是“养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曾借蔡墨之口讲了一番古人“畜龙”、“豢龙”、“御龙”、“扰龙”、“食龙”的故事。据说从帝舜时代到夏代,都有专门为帝王养龙的职官,养龙者还将一条死了的雌龙用盐腌了送给夏后吃(原文为:“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昔有廖叔安,有裔子;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董’、氏;‘豢龙’……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蔡墨所讲的龙,大概就是鳄。作为神物的龙,自然无法豢养,不可杀食;但作为龙的容合对象之一的鳄,却是可畜可养,可杀可食的。从古至今,饲养鳄鱼,在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就没有中断过。近年来,我国的广东、广西、江苏、安徽等省份,也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养鳄场。

第五,甲骨文中有似鳄形的龙字。

第六,民间俗称鳄为“土龙”、“婆龙”、“猪婆龙”。吉林省农安县有“婆龙泡子”的传说:古时有渔民父女为交官府的“鳇鱼捐”而发愁,松花江里的一条婆龙(龙王三公子)帮其打得鳇鱼完税。鱼税官得知情形后,要渔民父女奉献婆龙,婆龙让渔民尽管去献。当鱼税官为得到婆龙而喜不自禁时,鱼缸摔破,婆龙发威,将府衙变成一个巨大的水塘,人称“婆龙泡子”,鱼税官则被变成了一只癞蛤蟆。

第七,出土文物中的龙有多似鳄者。如1987年发掘出土的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蚌塑龙。该龙由白色蚌壳精心堆塑而成,位于墓主人右侧,和位于墓主人左侧的蚌塑虎相对应。龙体长1.78米,高0.67米,头颅高昂,大嘴半张,瞠目露舌,弯颈弓背,短腿前伸,五爪抓地,尾端开花,呈舒缓前行姿态。考古专家通过测量蚌塑龙身体各部位的比例关系,结果发现“其数据与鳄类身体的比例关系基本一致。此外,蚌龙眼眶和鼻端向上突起的特点,也与鳄类适应水面生活所进化成的特征相符”(刘洪杰《揭开“华夏第一龙”的神秘面纱》,《历史大观园》总第69期),故称其为“鳄型原龙”或“鳄龙”。此龙断代在公元前4400年前后,距今约6400年。对蚌塑图案的解释有原始道教三说、最早的星象图说多种,墓主人的身份一般认为是巫师,或巫师兼氏族部落首领。

在鳄与龙的关系问题上,一些学者持龙源于鳄说。如:“龙就是扬子鳄”(章炳麟《说龙》,《华国》1924年第11期)。章先生大概是最早提出此种观点的学者。“龙即鳄鱼”(卫聚贤《古史研究》第3辑第230页,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最早的‘龙’就是鳄鱼”(《养鳄与豢龙》,《博物》1981年第2期)。“龙形象的基调是鳄”(王明达《也谈我国神话中龙形象的产生》,《思想战线》1981年第3期)。“中国最原始的龙,是湾鳄、扬子鳄”(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第79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龙在古代确实是存在的,它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称作CrocodilusPorosus的一种巨型鳄——蛟鳄”(何新《龙:神话与真相》第2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我的观点是,鳄是龙的主要的、重要的容合对象之一,但与蛇一样,也是“之一”,而非“唯一”。因为在考古发现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原龙”中,有似鳄,如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龙者,更有不似鳄者,如辽宁阜新查海龙形堆塑、陕西宝鸡北首岭彩陶龙纹、内蒙古赤峰三星他拉玉雕龙等。这说明龙在形成过程中,容合了多种动物,而非鳄一种。

3.鱼

鱼成为龙的容合对象是不容置疑的。

第一,鱼和先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捕鱼、养鱼、吃鱼,自然而然也就喜欢鱼;而鱼又是种类多样、游弋不定、神秘甚至凶残的,这一切,为鱼崇拜的产生提供了基础。而鱼崇拜作为水物崇拜之一,又为龙崇拜的产生提供了根据。

第二,考古文物中有“鱼型原龙”(也称“鱼龙”)。如出土于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的鱼龙纹。此纹以黑彩绘在一个蒜头壶的肩部:方头,圆眼,头侧有锥状腮,背部有斑状花纹和迭弧状花纹;身躯弧形盘曲,作环游回顾状。另有一凤鸟,衔啄鱼尾。此龙断代接近公元前5000年,距今近7000年。

第三,古籍中载有鱼龙互变的神话传说。“鱼变龙”如《鲤鱼跳龙门》: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渚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太平广记》卷四六六“龙门”条引《三秦记》)。“龙变鱼”如《白龙鱼服》:“昔白龙下清冷之(,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我下清冷之(化为鱼。’天帝;:‘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贱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说苑·卷九·正谏》)。尽管这类传说的成型晚于新石器时代,但我们亦能从中窥见到古人对鱼龙关系的认识。

第四,古人认为“鱼有龙像”。《唐书》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开元年间,有人进献有铭文的鱼,张九龄以“鱼为龙像”为由,特奏皇帝,予以表彰。鱼身上当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铭文,大概是因了遗传变异的缘故,此鱼的身上有些特殊斑点吧,或者为了讨好皇帝,人为地做上去也说不定。这件事的可取之处,是反映了在古人的心目中,鱼是可以有“龙像”的。

第五,民俗文化中多有鱼化龙、鱼代龙的传说、事象。如民间相传的龙化作鱼,被勤劳的农家小伙儿救起后,变为美丽的姑娘同小伙儿相爱成亲,后遭坏人阻挠破坏,又化作鱼漂流而去的故事。江攞南农村大旱年月,常常进行请龙祈雨活动,人们所请的龙,往往是鱼。北京潭柘寺的龙王殿里收藏着一件宝物——石鱼。据说这条鱼身上的十三个部位代表中国的十三个区域。如果哪个区域有旱灾发生,敲一下就能降雨。这当然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了,此鱼实际上是一块含铜量较高的陨石。——但将鱼放在龙王殿里,可见在人们心目中,鱼和龙有不同寻常的关系。

4.蜥蜴

同类推荐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冬青书屋文存

    冬青书屋文存

    这本书系统的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容丰富精彩,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 难忘的沽河人

    难忘的沽河人

    朋友,你若足踏胶东,就能叫你吃之不尽的享受,就能叫你产生走之不舍的心情。胶东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呀!上有天宫,下有胶东的美称呀!真是不愧为之。
  •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安徽泾县

    安徽泾县

    以泾县至今留存的大量古建筑、古遗址为线索,以本地历史人物、民间风情为介质,凸显中国古代汉民族文化的经典与细腻。即使泾县独有的宣纸和花砖,也只是依附于当地深厚文化蕴藏的两道风景。这种深厚蕴藏,使得李白于泾县桃花潭赠汪伦诗,也显得十分寻常。
热门推荐
  • 女人好交际,职场好人气

    女人好交际,职场好人气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已经过去,从女人进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们要告别平庸的自己,成就辉煌的人生。而我们的Office Lady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姿态万千、谈吐优雅、气质高贵、集美丽智慧于一身的形象,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如花般绽放的职场女性要怎样才能把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进而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呢?秘诀就是:经营人际,利用人力,成就人气!人力是职场中最大的资源,职业女性若想取得成功就不能让资源浪费。而只有你的人际得到了提升,你的人脉才会贯通,人力才能发挥,人气才会上扬,人生才能成功!
  • 四分之一生活录

    四分之一生活录

    一个2b的生活录,从出生到生长所经历的事情,自己骂自己2b,这感觉还挺特别的
  • 大道逆天行

    大道逆天行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一荒芜小镇走出的少年,持三尺长刀,伴倾世红颜,修无极天道,成五界之主。
  • 界魂灵

    界魂灵

    懵懂废材学生李明道,过着这三点一线的平凡生活,却无端被卷入神秘事件,被康纳学院连哄带骗的诓走,种种奇遇,种种遭遇,是背叛,是热爱,是梦想,还是伙伴,是那个真实的世界,尘封的历史被推开,只有心中那个苦苦的追求,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只为心中永恒的执念,李小二!节选:尾崎最让我尊重的一点,也是他的唯一的弱点,他真的相信,可以用一个梦想改变世界!
  • 神级农民

    神级农民

    一个价值八千万的青铜鼎,将他干回了08年,重生不仅带着金手指,还有神农炎帝的神器,作为种植业和药业始祖的传承人,杨继武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 长公主种田记

    长公主种田记

    大龄未婚女汉子重生到昏君当政、民不聊生的东晋末年,如何帮助亲爱哒一家造反上位,收获美好爱情,成为人生赢家?作为新鲜出炉的驸马,如何帮助新鲜出炉,凶残无比的公主大人征服乱世,力挺岳父一统江山?面对凶残的母后大人,以及怕老婆的父皇,若干疑似蛇精病患者的亲戚,“勇悍二人组”如何妥妥搞好皇室内部关系,促进皇室和谐,最终实现天下一统,百姓幸福安康?总之,这是一部温馨甜蜜的异世开发史~
  • 九霄长青传

    九霄长青传

    三界九霄,万世轮回。青首绿瞳,无尽劫难。应世之子,玄玄太玄!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故事:少年英才因缘际会拜入修仙门派,却惨遭暗害,看少年如何在重重困境中一步步崛起,如何再度成为那风光无限的天之骄子?这里有激情,有热血,有悬疑,有兄弟,当然更少不了美女……
  • 落花下和你说再见

    落花下和你说再见

    “夏婉,我要陪你一起看每年的花开花落,一直到天荒地老!”“叶尘,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对你,绝无戏言。”“好啊!我相信你。”曾经美好的承诺,却一夜之间变得支离破碎。到底是爱情太脆弱,还是友谊太虚伪?爱情和面包吗?我不想选。
  • 天上掉下来一棵树

    天上掉下来一棵树

    一棵能恢复远古基因的古树。种个庄稼飞速长,种在山上多眼泉,种个人参满山跑……万事有利必有弊,吃了古树基因的动物,在受到死亡危胁时会进化成远古的祖先,再温顺的动物也会反抗。唉!种地、种地,一边种地,一边打猎,远古怪兽不能留。(失业了,本书又扑了,不得不开新书,以求上架。劳劳猪恳求大家能收藏下新书《超级维修工》,一个从机车到星球,全都能修的故事。)
  • 菲有情彬无意

    菲有情彬无意

    林以菲和周彬彬分手后的生活点滴,不管是酸也好,甜也好,最终都会达到属于自己的高峰,女人不能总是沉浸在爱中,要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