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04400000013

第13章 袁世凯时代(5)

首先说借钱。打仗自然是需要钱,而民国呢,大家也知道,总也过不了这个钱字关,从唐绍仪内阁开始,哪届内阁都要为这事痛苦受罪,要说内阁总理难当,其实财长也不比总理好当。那既然民国拿不出现银细软来,那就只能借了,袁世凯这段时间就是在忙活这事。国民党说袁世凯借钱就是为了打仗,其实这也不尽然,就算不打仗,袁世凯也得借钱,而且刚开始大借款的时候,宋教仁还没被刺杀呢。

袁世凯让财政总长周学熙跟六国财团去谈了。话说这个周学熙也是可怜,人家财长都应该是数钞票用钞票的,他这个财长可没这享受,他是去借钞票的,所以财政总长说白了也就是个借款总长。当然,借款不可能一帆风顺,双方总是要扯皮半天,直到拟出个双方都能接受、相对公道的合约。双方谈来谈去,终于在4月,周学熙借来了钱——一共是2500万英镑。当然,为了借到这笔钱,民国也算是亏了大本——首先,民国将盐政权出卖给了各国;其次,这笔借款虽然看起来很大,但是七扣八扣的,到手里就得缩水不少,只能得到2100万英镑;再次,利息高得吓人,到47年后还款结束,民国总需支付本利6785万英镑。袁世凯付出那么大代价,一方面确实是民国缺钱,而另一方面也是形势所迫——孙中山在南方喊着要讨伐他,那他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所以先把钱借来,到时候就不怕孙中山折腾了。不过,借款也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而国民党议员居多数的国会自然不同意了,那袁世凯管不着,你们爱同意不同意,老子就借了,你们谁不同意,谁就是存心捣乱,谁就是民国的敌人,再者说,老子都借完了,你们再废话管个屁用?

我们再说调兵。要说对军队的控制,袁世凯甩了孙中山几条街,北洋系那帮军人,哪个现在不听着老爷子发号施令?国民党的主要地盘是李烈钧的江西、柏文蔚的安徽以及胡汉民的广东,当然,江苏都督虽然是程德全,但这也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而南北对抗的核心自然是湖北,湖北的老大是黎元洪,他的态度举足轻重。而黎元洪呢,因为张振武案借刀杀人不成,早跟革命党闹翻了,再加上本来革命党那帮人也瞧不上他,因此他的袒袁倾向非常明显。于是,袁世凯派出的李纯第6师和王占元第2师也就顺顺当当地在黎元洪的首肯下进入了湖北,如此一来,李烈钧的江西自然就在北洋军的炮口之下了。紧接着,袁世凯图穷匕见,宣布将反袁的三个国民党都督免职,如此袁世凯自然就得以先发制人。

最后要说的就是宣传。老百姓厌战,这是肯定的,清末折腾了那么久,又是洋人,又是太平军,然后又是革命党的,老百姓烦不胜烦,自然也就不希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平局面一旦被毁。而袁世凯利用的就是这个心理,拼命散播舆论,说孙中山这个人不是东西,他袁世凯行得正坐得直,刺宋案到底跟他有关没关,司法部门一审便知,孙中山不说要审案,却为了一己私利就要打仗。大家说,这种人可恨不?老百姓一想也是,出了命案,自然要大老爷坐堂审案,这也是自古通例,你孙中山抗拒审案,一味打仗是何居心?因此,老百姓因为袁世凯这广泛而有效的宣传,大多认为袁世凯是有理方,而孙中山是理亏方。

此消彼长,孙中山先说要讨袁,结果应者寥寥,反倒是袁世凯应对得力,借来了钱,调好了兵,吹完了风,准备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怎么看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孙中山没钱没兵,更可悲的是,老百姓也不支持他,所以他这个讨袁令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即便最后真动起手来,他也绝对捞不到便宜。现如今袁世凯准备妥当,而孙中山则雷声大雨点小,因此,最终的对决已经没有了任何悬念。

袁氏天下十之九

因刺宋案而起的孙袁对决虽然是由孙中山先起头,但是真要发力,孙中山却发现底下人没一个对动武感兴趣的,反倒是袁世凯后发先制,有条不紊地做足功课,现如今已经把孙中山逼到了悬崖边上。要说我们国父大人也确实够不靠谱的,跟当年反清时一个德行,光顾着咋呼,一点实际的都没有——当年一些同盟会会员要独立出去搞社团就是因为孙中山这点,太招人烦。而如今孙中山面临的局势比反清时还糟糕——一说反清,基本是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一说要讨袁,基本上是大眼瞪小眼,好一点的装聋作哑,坏一点的就直接反对。

就说袁世凯调兵遣将分拨已定,然后将国民党籍的三省都督罢免这事,按道理来讲,袁世凯都欺负到头上来了,是个爷们就得干啊。但是李烈钧、柏文蔚和胡汉民三公不介,居然就忍下了这口气,还客客气气地表示服从,然后一个二个就都下野去了。要说历史书上常讲资产阶级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现在看看还就是这样,孙中山这个领袖好歹外柔内刚,绵里藏针,有点惹急了就能发飙的意思,而底下这几位爷却着实一个比一个窝囊。要说一开始不愿意放弃和平希望,要顺应民心准备走司法途径也就罢了,现如今明摆着袁世凯都撕破了脸皮,就要开干了,这几位还老觉着事情有可挽回余地,就是不愿意拔剑拍案。

就说李烈钧吧,他在这几个都督里头最有实力,他的江西也位置最关键,当时袁世凯免了他的职,孙中山派人递信给他,说你甭搭理袁大头,直接干吧。大家猜李烈钧怎么说的?李烈钧说:“被免了职才起兵讨袁,人将以为恋栈挟嫌,岂能言顺。”是不是很让人哭笑不得?这都到了要命关口上了,还死要面子活受罪。李宗吾先生说,在中国玩政治,讲的是两个字——厚黑,也就是脸皮要厚,心要黑。如今李烈钧这脸皮未免薄了点,这怎么去玩政治?不过我们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李烈钧根本对起兵讨袁没信心——那可不,黎元洪把整个湖北让给北洋军当兵站了,毗邻湖北的江西自然最吃重,所以找了个蹩脚的托辞。但不管是脸皮薄也好,没信心找台阶也好,反正从李烈钧的态度来看,似乎孙中山导演的这出武力讨袁的二次革命要黄。

不过,李烈钧还是挺给孙中山面子,虽然没有照着意思直接在江西地面来声吼,但也总算是去了上海,准备跟孙中山和黄兴几位从长计议。也不知道孙中山当时跟李烈钧是怎么说的,当然也有可能李烈钧自己觉得不战而退有些丢人,反正跑了趟上海之后,李烈钧突然得到了反抗的勇气,竟然决定要干他娘的了。于是乎,李烈钧去而复返,又从上海偷偷溜回了江西湖口,然后召集旧部发表了些激昂的训令,找两个文人写篇檄文,就在湖口宣布讨袁了,而这便是所谓二次革命的发端,史称“湖口誓师”。

其实这打仗也就是要有个领头的,为什么冲锋的时候要吹冲锋号,打仗毕竟是要死人的,如果不把大家的肾上腺素给激发出来,难免有人畏首畏尾。如今李烈钧就相当于吹响了冲锋号。于是乎,原本那些与国民党相契的地方大佬就开始纷纷动作了:湖南的谭延闿宣布独立;福建的师长许崇智胁迫都督孙道仁也独立了;原本想先行在安徽举义但未获孙中山批准的柏文蔚秘密回到安徽也宣布独立;广东都督陈炯明和前任胡汉民也宣布独立,准备出兵援赣;四川的第三师师长熊克武顺应潮流,也宣布讨袁;陈其美在上海,跟蒋介石、张群一道共同组织讨袁;当然,国民党一直以来的军事统帅黄兴也决定抛弃歧见,跑到南京筹划一切。

看起来是不是很热闹呢,但是革命党也就只有个热闹了,因为在热闹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仓促和虚弱,很快这些地方就被袁世凯逐一击破。这个过程最热闹的地方无疑是不少人宣布独立,但是宣布独立不代表真能独立——能否独立靠的不是一纸檄文,而是实实在在的武力。不幸的是,这些宣布独立的国民党人士要么就是被袁世凯事先调动的北洋军收拾了——比如江西的李烈钧;要么就是被那些地方上的亲袁势力给打了个措手不及——比如安徽的柏文蔚;要么就是投鼠忌器,光宣战没出兵——比如广东的陈炯明。搞到最后,真正能跟北洋军稍微一战的也就是南京的黄兴。

请注意我的用词,是稍微一战,而不是一战,因为差距实在太大,黄兴那点兵力还不够北洋军一顿菜的。过来攻打南京的是三位,一是忠心事清,打死不剪辫子,也不许手下剪辫子的张勋,二是袁世凯心腹,小站系骨干冯国璋,三是名气不太大的雷震春。当然,在袁世凯心目中,自然是自家的娃最好,他是希望冯国璋能够像当年在汉口那样再次打得黄兴没脾气,然后顺理成章地接管江苏。老头子的意思冯国璋大概也是了解的,但是又觉得跟黄兴打没啥意思,也想找点刺激,于是他就跟那俩说好,先入关者为王,谁先搞定南京,谁就当江苏都督。但是冯国璋玩过头了,把到手的鸭子给放跑了,还惹来了老头子的不高兴,那是因为冯国璋轻敌大意阴沟翻船了?倒也没那么夸张,只不过是便宜让别人占了。

话说三个人是划定了攻击范围,张勋部攻打太平门,雷震春部攻打南门,冯国璋部攻打北门,大家公平竞争。让自信满满的冯国璋感到难堪的是,最先进入南京城的居然是张勋的辫子军。张勋这个人是个活土匪,当年革命党反清举义的时候,他就负责防守江苏,此次终于一雪前耻,自然要好好发泄。张勋为了鼓舞士气,曾对士兵许诺,破城之后洗劫三日。当然辫子军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时间南京城内鸡飞狗跳,遍地狼藉,给人感觉就是回到了太平天国天京告破那会——一帮梳着辫子的官兵尽拿些没辫子的人出气。于是,当官的抢够了,士兵们玩疯了,南京市民遭殃了。不过,辫子军光折腾老百姓倒也还好,因为弱势群体嘛,顶多骂两句娘,没能力咋的。但问题是,这帮兵痞是什么都敢干,谁都敢惹,居然不留神把三个日本人给干了。

虽说日本人跟咱有仇,但你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杀人啊,愤青们答应,日本也不答应。日本人这回生气了,军人们纷纷邀战,外交部则语气强硬,要袁世凯给个交代。袁世凯只能派人过去劝说张勋,说现在日本那边意见很大,你看你是不是挪个地儿,换个官儿当当,好歹也给个说法。张勋当然一肚子不情愿,他这个两江总督的瘾还没咋过呢,就说要让他调职,还他妈是因为洋人,那他能干吗?最后好说歹说,才把他说动了,让他接受了长江巡阅使的官职,苏督让给了袁世凯一直属意的冯国璋。巡阅使这个官职听起来挺威风,实际就是个虚衔,但虚衔也架不住人张勋手里头有兵,张勋愣是给袁世凯提了三个条件,把这个虚衔搞成了实衔,一跃从一省都统变成了五省巡按。

尽管有南京交涉案这样的外交插曲,这次袁世凯在跟孙中山的较量中也算是取得完胜,并借此机会基本统一了全国,除了西南的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几省实在是鞭长莫及之外,袁世凯已经把全国十分之九的地盘纳入了控制中。孙中山本想借此机会东山再起,没想到输了个彻底,把该输的不该输的都输完了,只能去日本避难。可以说,袁世凯经此一役到达了个人政治生涯的顶峰,但是老子说祸兮福所倚,风光之下往往意味着危机,那么在袁世凯如此志得意满、不可一世的时刻,他又存在着什么隐忧呢?

系中有系

袁世凯不愧是清末民初的首席政治强人,谈笑风生之间,就把叫嚣要挑战他霸权的孙中山给整到东洋去了,整个过程之轻松,完全展现了袁世凯政坛沉浮多年所锻造的老辣手腕。在孙袁的此次较量中,袁世凯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压制了孙中山——即便是孙中山最擅长的舆论宣传也落了下风,这是一次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悬念的完胜。

黎元洪在此战中的表现就是两方较量的一个缩影。黎元洪原本是革命党人推举上台,但是革命党人却横竖看他不顺眼,最后生生把他逼到了袁世凯那头。而袁世凯呢,借着张振武案借力打力,把黎元洪彻底捏到了掌心里。此消彼长,在此战中的影响就是袁世凯得以利用荆襄要地调度兵力,取得先机。黎元洪一事充分说明袁世凯是个成熟的政客,他不会让个人喜好来影响自己的判断。说到革命党人看不上黎元洪,其实袁世凯何尝不是如此?但是,袁世凯非常清醒,也了解控制湖北的黎元洪对他来讲有多大的意义,因此,只要有机会,他就要将这个可能会影响局势的筹码握到自己手中。与之相对的则是革命党的幼稚,黎元洪取得高位固然有天上掉馅儿饼的幸运。但是既然人家地位已固,那就是一个需要争取和利用的实力人物,岂能因个人私意而反目相向?

不过,让袁世凯取胜如此轻松的倒也不是他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的机巧诡诈,事实上,实力才是袁世凯取胜的最根本因素。为什么孙中山鼓噪半天却没人响应,甚至三督被废还依然选择退让?说到底,这都是因为袁世凯的实力给革命党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威慑。黄兴和李烈钧这样的,在民国好歹也算个人物,之所以畏首畏尾,与其说是不愿破坏宪政,还不如说是不愿意与袁世凯对撼——谁愿意没事让强者把自己揍得鼻青脸肿呢?大多数人在跟别人打架的时候,总还是要掂掂自己的分量,觉得合适了才动手,黄兴等人同样也不例外。

袁世凯崇尚实力政治,善于发展实力、保存实力以及使用实力,这是他在清末民初能够执一时牛耳的主要因素。袁世凯没有主义,也不擅长长篇大段的鼓动,但是袁世凯要么不说话,要说话就是地动山摇。袁世凯为了他的实力可算是呕心沥血,无所不为,甚至还在关键时刻把光绪帝给卖了,但是事实证明,他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如果不是拥有北洋系,他或许已经被载沣清算;如果不是拥有北洋系,载沣也不会想到让他复出;如果不是拥有北洋系,他也不可能在与革命党和清廷的较量中两头得利,最终获取临时大总统之位;如果不是拥有北洋系,他也不会在与孙中山的此次较量中赢得如此干脆。对于袁世凯这样完全依赖于实力才拥有崇高地位的政客而言,实力就是他政治生涯的风向标。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盛世一品

    盛世一品

    那一年,他被家族抛弃流落街头,受尽人间冷暖;那一年,他受贵人提携踏足官场,一路阴谋诡计;他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不想篡改历史,我只想史上留名!
  • 大宋太子党

    大宋太子党

    一个普通小人物不小心传到《水浒传》中的宋朝,成为有名的“花花太岁”高衙内,还没享受两天,却因与宋徽宗抢马子而逼上梁山,是干好山大王这份有前途的职业,还是如书中一样接受招安,或者是走出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还有林冲的老婆、李师师、潘金莲、扈三娘这些难得一见的女人……其实,为难的并不仅仅是选择。
  • 锦衣当朝

    锦衣当朝

    一个小侦探穿越大明,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可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避免当个兔相公。一个不一样的锦衣子弟,一个不一样的正德皇帝。从刑名入手,步步高升,斗魔教、破迷局、凶鬼案、诅咒案,案案惊心。起于布衣,不输王侯,一把绣春刀,斩开层层迷雾,终有一日,乾坤入袖,锦衣当朝。君臣一体,碧海荡漾,踏破北疆,热血激昂。美人如玉,江山如画,尔虞我诈的朝局,金戈铁马的天下,旌旗猎猎,再造煌煌大明雄风!
  •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以史明智,文明的产生有时需要冲撞和摩擦。本书将为你揭示停滞的帝国。
热门推荐
  • 狩猎纪元

    狩猎纪元

    一百五十年前,齐塔瑞人入侵地球,给人类造成了无法想象的伤痛。我们的先辈,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用鲜血浇筑了胜利的丰碑!六十年前,地球联邦正式加入“银河武装联盟”,开启了探索宇宙的新时代,然后发现,当年的齐塔瑞人仅仅只是一只探索部队,幕后黑手,还未出现。但杀戮之仇,无法抹去,于是,复仇之旅开始了!今天,地球人已经在宇宙中站稳了脚步,并开始逐渐壮大。但真正的敌人,仍在逍遥法外。祖辈血仇,就让我们来了结!复仇?不,不仅仅是复仇,而是狩猎!让我们来猎杀,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敌人吧!
  • 放开你的手让风带我走

    放开你的手让风带我走

    一川烟火,一场梅子雨,一段爱情,在我遇见你之后,你便是我的所有,当我失去你,便再无可恋.....
  • 系统之我是大厨师

    系统之我是大厨师

    苏文没想到他可以成为厨师,他没有味觉和嗅觉。可是遇到了厨师系统,让他开始走向不一样的生活。
  • tfboys原来是你

    tfboys原来是你

    一个贫穷女孩,为了自己的哥哥和自己的身世之谜,女扮男装来到埃拉克斯学院,在这里遇见了三个知音,并与tfboys和刘志宏邂逅,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四个成为了当红偶像组合,并且发生了一系列附有戏剧性的故事...
  • 十年星光成灰烬

    十年星光成灰烬

    十年星光成灰烬,三年友谊,四年无知,三年丢失。没有谁的青春是不带伤的,没有谁的一生是刚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只是你愿意,不甘心你的一生就那么平平凡凡的过去,直到死去都不知道你的存在是为了什么。这里我将把我的青春用文字的方式写给你们注:上卷是校园青春,下卷是都市言情
  • 金瓶梅之谜

    金瓶梅之谜

    《金瓶梅》因其大胆描述中国几千年伦理道德中最为害羞的一面,自其问世以来引发了古今数百年的争论。作为一部文学巨作,它不但像是一幅古代社会世俗的巨幅画卷,又有着深厚、浓郁的特定时代经济文化所衍生的思想内涵。如何正视《金瓶梅》,一直是文学界乃至社会探讨不休的话题。《(金瓶梅)之谜》的创作缘起便是希望通过历史、公正的态度,科学的、严谨的考证将该书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现给读者,给大家正确对待该书提供一个参考。全书本着缜密探究经典文学作品的精髓、帮助读者解惑答疑之宗旨来创作。书中内容间或出现些许有关《金瓶梅》书中关于性的叙述,仅为研究需要,供读者加深对书中人物特性的理解,希望读者能够正确面对。
  • 重生宠妃

    重生宠妃

    前世入宫十年,帝王恩宠从未间断,最后亦不过落得惨死。有幸重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朝代,却身陷步步为营的后宫,沈蔚然表示,既然别无选择,那就必须朝着独霸后宫的目标努力奋斗!结果,一不小心,收获了一只由种马变忠犬的皇帝……
  • 重生最强暴君

    重生最强暴君

    现代玄幻作品,后续更新欢迎
  • 我们是雇佣兵*突击日

    我们是雇佣兵*突击日

    他们有充足的弹药,源源不断的给养,欧洲进口的先进装备,却没有一面属于自己的战斗旗帜。我们有非洲雇主给予的粉钻,热带西非的金砂,大把大把的石油美钞,却没有一枚属于荣誉的勋章。为了金钱,他们放弃了属于军人的立场,成为了非洲大路上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西非丛林、中东沙漠、印尼孤岛,都成为他们搏杀的战场。他们是战场的游魂,他们是深入非洲的中国雇佣兵。
  • 假面罂粟:冰雪妖姬

    假面罂粟:冰雪妖姬

    她,是冷血的杀人魔,是黑道上人人闻之丧胆的“冰血妖姬”,就算是本事再强大的修行者也不愿意和她对战,因为她曾经以以一己之力将美国的异能基地夷为平地,更是将美国一百多个异能者抹去了近乎半百,轰动世界。她,是温和可人的林氏二小姐,脸上那永远温和的笑意是那样的暖人心肺,是被人称颂的“白雪公主”。她善良无比,资助过很多贫困儿童完成学业,甚至远赴非洲,建立学院,举世震惊。她是迷人的罂粟花,美丽却又带着致命的毒素;她是纯洁的雪莲花,高贵清雅却不容亵玩。她有着一个清幽的名字,听到背会让人联想到她的性子——林如月。如月似水,温柔若梦,冷淡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