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一生中必定见过许多人,他们在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后停止了前进,这是因为他们学会了自满,丢弃了起初使他们成功的特质,因而停止了成长、停止了创造。在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可自满,那样不但不会继续进步,还会失去你所拥有的才能。一个人若不致力于成长,便会趋于死亡,若不往上攀升,便往下滑落。安于既有成就,往往保有的时间不会太长。
孔子到鲁庙参观,看见有一个器皿设计得十分巧妙,就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警器,是置于座右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警器,空了就倾斜,不空不满就端正,满了就翻倒。”孔子接着回头对他的学生说:“灌水进去试试看吧!”
于是,学生舀水往里面灌。果然,空了就倾斜,满了就翻倒,唯有不空不满时器皿就端正。孔子很有感慨地说:“唉!哪里有灌满了而不翻倒的呢!”
学习也是这样,一旦你以为你已经什么东西都学会了的时候,就是要摔跟头的时候了。
一个人之所以会自满,全在于跟别人相比,他认为自己已经干得比别人更好。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常常拿自己来比,不要跟别人相比。你还记得小时侯妈妈埋怨你为什么在考试的时候又倒退了两名的时,你说:“还有比我考得更差的同学呢!那个×××还考的不如我呢!”你的母亲很可能会答道:“我可不管别人怎么样,但你可不能倒退。”你的母亲说的对,你不应该拿别人相比,应该拿自己来比,看看自己是不是尽了全力。如果只想跟别人比,永远有人比你强,也永远有人比你差,你永远是比不出一个正确的结果来。惟有拿自己努力程度相比,才有意义。
·不要向后拖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学习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既然没有结束,那我什么时候开始也不迟。早早就开始学习的人,得到的也会比别人更多。
王羲之十二岁那年,在父亲的枕头底下发现藏有前人写的《笔论》,便偷偷地拿来读,越读越有兴趣。一次他的父亲看到他聚精会神地读书,问他读的是什么书,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走过去一看,才知道他读的是《笔论》,就对他说:“你现在年纪还小,读《笔论》这样的书,恐怕还读不懂吧?”父亲听了也说:“不要性急,等你长大了,我会教你的。”可是王羲之回答说:“学习是不能等待的,像走路一样,不停地走,才能前进。等我长大了,再教那就太晚了。”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王羲之越学越好,越练越神,其书法艺术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被后人尊为“书圣”。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学习就像走路,只要有决心,多走一步是一步,不一定要等到明天或明年才出发。
·放弃不懂装懂的心理
学习是一件老老实实的事情,容不得一点沙子在里面,若是不懂装懂,耍一些小聪明,当时可能会尝到一些甜头,但最后,别人收获了一整筐果实的时候,你还是只拿着自己的空篮子。
一个生来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在南方做官,有一次宴席上吃菱角,他连皮一块吃。有人告诉他说:“吃菱角必须先去掉壳。”可是这个北方出生的官员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强辩说:“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也。”意思是说,我不是不知道吃菱要去皮,我连皮一块吃,是想用它来清热去火的。又有人问他:“北方也有菱角这种东西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其实菱角是一种水生植物,山地并不生长此物,那位出生北方的官员不懂装懂,没有保住自己的脸面,反而大出其丑。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才是明智之举。北方官员本不想给人留下“无知”的话柄,结果越抹越黑,贻笑天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某件事情的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此不采取端正的态度,不想学习到正确的知识,而只想一味掩饰自己的无知。
·专一的学习态度
大千世界,值得我们学习的事情真的很多,可是即使是这样,也不能只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看见什么有趣就学什么,应该在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一旦确定,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将学习的绝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你选好的目标上。伊格诺蒂乌斯·劳拉的那句名言说得好:“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
18世纪早期就读于牛津大学的圣·里奥纳多在一次给校友福韦尔·柏克斯顿爵士的信中谈到他的学习方法,并解释自己成功的秘诀。他说:“开始学法律时,我决心吸收每一点获取的知识,并使之同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在一件事没有充分了解清楚之前,我绝不会开始学习另一件事情。我的许多竞争对手在一天内读的东西我得花一星期时间才能读完。而1年后,这些东西,我依然记忆犹新,但是他们,却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在太多的领域内都付出努力,我们就难免会分散精力,阻碍进步,最终一无所成。
·读书加实践
死学习的人即使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也不会在实践中有出色的表现,归根结底,只知道念书而不会自己亲身体验书本知识的人,还是一个不会学习的人。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曾经就学于当时著名学者孔安国、董仲舒,跟他们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公羊学。司马迁在这些大师的影响下,开拓了思路,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20岁那年,司马迁为了对历史和传说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经过长江、淮河,到达浙江,在会稽山向当地人考察了大禹治水的传说。为了寻找舜葬于九嶷山的遗迹,他跨过沅水、汀水来到九嶷山。他到齐鲁旧地亲至孔子的家乡曲阜,瞻仰了孔子庙堂。司马迁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向人们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他后来撰写《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条件。
所以说,要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不仅要有“读万卷书”的“间接经验”,还应该有“行万里路”的勇气与魄力。如果司马迁一心“闭门读书,师心自是”,想写出像《史记》那样的生动而深入人心的宏篇巨著是不太可能的。
明代李时珍为了完成他的巨著《本草纲目》,也曾遍游大江南北,到过江西的庐山、江苏的茅山,南京的牛首山,还曾到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药物,共走了上万里路。路途上通过访问种田、捕鱼、打柴、打猎的人,极大地丰富了原有的自己的药物知识。他们从真实生活中获得了第一手材料,补充了书本上的知识,也使这些道理更加深刻地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这显然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