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1300000035

第35章 东奔西走(1)

间谍可当百万兵

综述成皋战役的第一阶段,就是刘邦守在荥阳城外,项羽挥师而入,意欲攻打荥阳,却因为刘邦花样百出,机变无穷,最终抛出纪信和两千名妇女为诱饵,刘邦本人却金蝉脱壳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刘邦所做的一切,就是拖延决战。最终他成功了,趁楚兵拥到城东看热闹之际,他只带了十个骑兵,向着成皋方向狂奔。

项羽发现中计,就留下部将终公继续攻打荥阳,他自己则率了楼烦骑兵追杀刘邦。震天的马蹄声中,成皋战役的第二阶段终于拉开了帷幕。

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过程短、节奏快、翻局迅速,颇有一点目不暇接的味道。持续过程不到一个月,但至少有四个变局。概述这四个变局,仍然是以项羽狂追刘邦,意图与刘邦决战,而刘邦坚定不移地四处乱窜,坚决不与项羽决战,并再一次重演荥阳之故事,金蝉脱壳而后再次重创项羽。

先说第一个变局。这个变局很简单,荥阳东门,项羽发现上当,愤怒地将纪信烧死,就去追杀刘邦,一口气追到成皋。而刘邦进城,喘息未定,就看到楚军追上来,刘邦立即作了个英明神武的决定:离开成皋,向关中逃窜。

刘邦逃入关中,项羽就没法追了。为什么呢?因为成皋据黄河而立城,项羽如果要追击,首先必须要攻克成皋,但后面还有一座荥阳城。所以项羽只能在荥阳和成皋两城之间流动办公,意图扫平关外。

而刘邦逃入函谷关,立即集结兵力,征调部队,打算再次东出函谷关,回到荥阳跟项羽扯皮。这时候却走出来一个儒士辕生,对刘邦提出了极富创意的建议。

辕生说:“大王,你回荥阳干什么?回去后你能打过项羽吗?明明打不过人家,你非要回去自找没趣,这好玩吗?既然回去也打不过人家,建议就不要回去了。不回去,那么大王去哪里呢?建议大王率领军队,南出武关。项羽得到消息,就会立刻追杀大王来武关,当然到了武关,大王照样还是打不过项羽。打不过怎么办呢?就暂时先别打,躲在城里不出去。但在这种情况下,战场又多出一个来,荥阳一个战场,成皋一个战场,韩信去黄河以北弄出个战场,大王再在武关新开辟一个战场。这么多的战场堆在这里,估计项羽的脑子未必够用,只要有一个战场顾不过来,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刘邦听了大喜,说:“好主意,这次咱们听你的。”

其实,刘邦是没有勇气再回荥阳。明摆着,面对项羽的拼命进攻,荥阳城破,指日之间。换个地方再开战场,至少心理上的安全指数高一点。

于是刘邦丢了荥阳不要,率师出武关。打开武关走出去,外边就是河南的地盘。刘邦就在河南的南阳、叶县一带跑来跑去,专挑没有守军的城池攻打。知道项羽迟早会找上门来,他心里害怕,就传令九江王英布,也把他的游击队带到武关来。这一招又叫嫁祸于人,因为项羽恨死了英布,如果英布在武关,等项羽追杀而来,肯定是首攻英布,这样刘邦就又多了个逃跑的机会。

果然,这时候项羽已经打下成皋,正为找不到刘邦而郁闷,突然听说刘邦又从武关那边蹿出来了。项羽那个气呀,急忙命令部将终公来守成皋,他自己则率了骑兵,疾奔到南阳、叶县去找刘邦单挑。

这是成皋战役第二阶段的第二个变局,项羽二追刘邦。

闻知项羽来到,刘邦早有准备,立即飞快地逃回早已修筑好的营垒中,躲在里边拒绝出来。

这时候项羽反而是好整以暇了,因为刘邦和英布合并在一块,让项羽心烦的战场少了一个。目前只有两个战场,刘邦这边是一个,荥阳成皋那边是一个。成皋落入楚军之手,而荥阳已经是力不能支,随时可以破城。所以项羽调集重兵,打算就在南阳结束这场战事。

正在调集兵马,运输粮草,突然又传来一个坏消息。始终在北方打游击的彭越,发现没人理他了,不甘寂寞,就趁机东渡睢水,杀入了楚国的大后方,肆无忌惮地闹腾起来。

彭越突然出手,却是奇兵天降。实际上刘邦指望的是韩信突然杀出来,但是韩信和张耳自从平定了北方之后,无论刘邦怎么急迫地催促,两人硬是按兵不动。此时的韩信,明显已经生出异心,这实际上是韩信此后杀身之祸的端由。但目前的刘邦自身难保,当然无暇追究韩信。幸亏他早早布下彭越这招后手,在这时候救了他的老命。

彭越突然杀出来,让项羽措手不及。他认真掂量了一下目前的局势,权衡了双方的力量配比,决定兵分三路:自己仍然在南阳咬住刘邦,不死不休。部将终公仍然是攻打荥阳,直到城破为止。再派部将项声、薛公东进,去寻找彭越决战。

项羽是知兵之人,他派出两员大将去摆平彭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单比较双方的实力,项声和薛公,任何一个人的能力都不弱于彭越,以二打一,项羽这边有很大的胜算。

但千算万算,漏掉关键。以项声和薛公二对一,这确实是没问题的,但项羽却不知道,刘邦那边还有一个项伯。

有项伯在,可当百万兵,项羽他这辈子甭想赢。

楚汉人品大战

有项伯在项羽身边潜伏卧底,刘邦应该是全面掌握了楚军的动向的。而此时他被楚军团团围困于南阳的营垒之中,能救他一条命的,唯有彭越。

所以刘邦绝不会让彭越输。

于是历史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项声与薛公,两员楚军大将去摆平彭越,双方战于下邳地区,结果楚军吃了个大败仗,可怜的薛公竟然被彭越给打死了。

回顾彭越的历史,他堪称是当时的游击战专家。最擅长的是等敌方大部队远去之后,他突然冒出来攻城略地,等到对方机动部队杀回来寻找他,他又神秘地消失了。黄河沿岸的沼泽地,就是他的老巢,自从起兵以来,无论走出多远,他最终都会以老巢为圆心画圈,确保自己万无一失。

简单说来就是,在下邳战役之前,彭越一芥江湖草莽,从未与楚军的正规军交过手。首次交战,面对项羽手下有名的两员战将,却能够击败对方,斩其一人,这必然是情报工作起到了作用——如果不是,那彭越一个人就可以单挑项羽了,历史也没刘邦混的了。

认为彭越斩杀楚将薛公,是情报战再次起到作用,这是后人的分析。但项羽的分析结论,却不是这个。

项羽认为,这个彭越是个很能打的大敌,非他本人出马,不足以制伏。

但如果项羽去找彭越单挑,刘邦这边又由谁来管?

眼下的情形是明摆着的。论单兵作战,项羽坐头把交椅。论组织能力,刘邦当仁不让。所以项羽固执地想逼迫刘邦与他比单兵作战,而刘邦则是坚定不移地将战事锁定在组织战的范畴以内。所以,项羽是刘邦唯一的克星,一旦项羽离开,又该轮到刘邦撒欢了。

项羽思前想后,知道撤兵已属唯一的选择。他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刘邦营垒,自率主力军回师,进击彭越,稳定大后方。

刘邦终于迎来了他渴望已久的变局——他不需要再面对项羽了。

费尽了周折,调虎离山的妙计终于成功。兴高采烈的刘邦率汉军蜂拥而出,拥向成皋,去找项羽的部将终公单挑,可怜的终公名不见经传,哪里是刘邦的对手?被刘邦打得满地乱跑,成皋又被刘邦顺利夺回。

话说项羽返回后方,那彭越却早已消失在茫茫大地之上,根本不可能再找到他。

失望的项羽勒马回首,发现身后的汉军再次形成梯队阵势。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和部将枞公,仍然死守在摇摇欲坠的荥阳城。而在后方是刘邦的主力人马,麇集于成皋,向项羽耀武扬威。

项羽摇头叹息,在心里说:“刘邦,你闹够了没有?该歇歇了吧?”

楚军回师,疾捣荥阳。这座闹心的城池终于被打破,负责守城的汉国御史大夫周苛被楚军俘虏,将领枞公战死。

周苛被押到项羽面前,项羽对他说:“周苛,你很能打,我看好你。你以后就在我这边干吧,我封你为上将军,让你食邑三万户,够意思吧?”

周苛回答说:“谢谢美意,但我诚恳地建议你快点投降更妥当,因为你根本不可能是汉王的对手。你别嫌我说话难听,等你被汉王俘虏,你就知道我是一片好心了。”

项羽说:“拿大锅来,添柴生火,给我把这个顽固的家伙煮了。”

这是项羽第三次煮人了。第一次煮了个儒士韩生,第二次煮的是沛县前大佬王陵的母亲,这次煮的是周苛。可是项羽为什么非要煮了周苛呢?

因为项羽气极,气的是他被刘邦调来调去,到处逮不到个人来打。好不容易逮住个周苛,满腔热情地想跟周苛交朋友,可周苛却不给这个面子。

然则,周苛为什么宁肯被水煮,也不跳槽呢?

这是因为,周苛是沛县人氏。他和表弟周昌,秦朝时是郡监手下的士兵,刘邦起事之后,周氏兄弟就追随了刘邦,这是地地道道的子弟兵。刘邦能够把项羽的叔叔项伯统战过来,当然会防着项羽这一手。既然刘邦留下周苛守荥阳,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刘邦、周苛还是周苛的家人,都已经接受了他必然死亡的现实。

纵然水煮,也撼动不了刘邦团队之分毫。

而项羽的亲叔叔项伯,却在偷偷地出卖他。

单只是比较人品,项羽就输惨了。

所以楚汉相争,本质上是人品大战。刘邦这边替死的有纪信,不怕死的有周苛,项羽那边却是连亲叔叔都笼络不住,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虽然项羽的人品靠不住,但确实没人能够打得过他。拿下荥阳之后,项羽就顺利向成皋推进,再次挑战刘邦。

成皋这座城,曾经被楚军夺取过。这就意味着此城的防守能力不足,项羽此来,成皋必失。

所以刘邦当机立断,作出一个英明神武的决定:逃!

公元前204年六月,项羽在一个月内两次攻克成皋。成皋战役第二阶段,就在刘邦逃出成皋之际宣布闭幕。

暗算无常死不知

成皋战役的第三幕拉开,是极具画面感的。

这个画面是从一辆车子开始。车子很小很简陋,就在成皋第二次破城之日,从北门的门缝里挤了出来。赶车的人也很低调,混杂在难民之中,丝毫也不起眼。车子里边挤坐着两个人,满脸的紧张疲惫,正是刘邦和夏侯婴。在他们身后,是震天的喊杀声和熊熊燃烧的火光。破城的楚军一面大肆屠杀四处逃窜的汉军士兵,一边搜寻刘邦的下落。

然而刘邦却是天生的逃亡大师,他在年轻时代起,就因为犯罪而被秦朝官吏追捕,因此积累了丰富的逃亡经验。他一生中逃亡的次数不少于十几次,却一次也没有被捉到过。可以说,刘邦的成功逃亡是创了纪录的,至今无人能打破。

为什么没人能够逮到他?

因为他熟知别人的思维弱点,而世人却对他一无所知。

而项羽,面对神秘消失的刘邦,只有深深的困惑与郁闷。

刘邦悄无声息地逃到了小修武。

这里是什么地方呢?

在这里,有一支强大的汉军部队,带队的正是韩信和张耳。

刘邦在黄昏时分抵达了韩信兵营门外,但是他没有通报韩信,而是和夏侯婴乔装为过往行人,就在小修武当地简陋的客舍里居住了下来。从当时的情形上来看,这一夜他并没有睡好,实际上只是在上半夜的时候,打了个盹。未等天亮,他和夏侯婴就出了客栈,把那辆破车修饰了一下,插上带有羽毛的旌旗标志,向着韩信的大营冲了过来。

到了大营门前,他没有表露身份,只是声称自己是汉王派来的特使,而且他随身携带着相关的印符,得以顺利进入兵营。再接下来,应该是有一场小规模的交火,刘邦和夏侯婴手下的人,突然亮出了自己的汉王身份,在韩信的扈从们目瞪口呆之际,迅速攻占了韩信及张耳的卧室。并在没有惊动两人的情形之下,先行收缴了兵符印信。等张耳和韩信懵懵懂懂地醒来,听到的是汉王升帐,喝令二人迅速觐见的声音。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小修武刘邦大夺兵,睡梦中韩信遭暗算的故事”。但很少有人解释过,刘邦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他既然抵达了小修武,何以不通知韩信速速迎驾,却弄出这么个名堂来,此举有何深意呢?

想了解刘邦的用意,须得从楚怀王的悲催命运说起。

这里说的楚怀王,实际上是战国时代楚怀王的孙子,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老楚怀王的孙子,就被打回原形,成为了放牛娃。但后来项梁东渡,为了竖立一杆能够号令天下的战旗,就拥戴这个放牛娃做了新一届的楚怀王。再后来项梁战死,楚怀王尽收权柄,剥夺了项羽的兵权。

但是随后不久,秦将章邯包围赵国钜鹿,赵国向楚怀王求救。于是楚怀王就挑选了最信任的宋义,以其为上将军,统十万楚兵,去救援钜鹿。却不承想,途中项羽突然发动兵变,杀掉宋义,夺取了兵权。

从此以后,项羽就再也没有把兵权还给楚怀王。

楚怀王沦为了孤家寡人,无枝可依,搞到最后,他竟然被项羽派英布于江心截杀,枉送了一条性命。

这活生生的现实,让刘邦深切地意识到了一件事:权力的诱惑是不可抵御的。没有人会放下手中的权力,没有人会这样做。

由此推断,韩信也肯定不会放弃手中的权力。

为什么要交出手中的权力呢?先给韩信一个理由?

所以,如果刘邦一到小修武,就通知韩信速速迎驾的话,他无法保证会发生些什么事。

没有证据表明,韩信一定会杀掉刘邦。但刘邦要做的是,尽最大努力避免任何不测事件发生。

这就叫:“金风暗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知。”早在和夏侯婴一道逃往小修武的时候,刘邦就在心里盘算他有可能遭到的危险。他不仅在逃避项羽的追杀,同样也防范着自己人。

毫无疑问,像刘邦这样算计,活得会很累很累——但至少,他活得比楚怀王更长久!

如果楚怀王也会像刘邦这样精心盘算,这世上大概就不会再有项羽的位置了。实际上,正是因为刘邦算无遗策,才导致了韩信悲苦的命运,让他失去了成为第二个项羽的机会。

此外,刘邦此举,防范的不仅是韩信,还有张耳。

要知道,张耳是有前科之人。早年他和陈馀奉陈胜王之命,随陈胜部将武臣,经略赵地,等赵地打下来之后,张耳和陈馀却劝说武臣自立为赵王。这件事尽管有利于当时的抗秦局势,但对于陈胜本人来说,却意味着巨大的伤害。

此时张耳和韩信统兵横卧赵地,其战略格局与当年陈胜王时代同出一辙。刘邦没理由相信,在同等的政治利益格局之下,同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如果张耳忽然间老毛病发作,再次劝说韩信称赵王,这事的结果谁也保不准。

所以,刘邦一防韩信,二防张耳,他实际上谁也信不过——早在他落魄的当年,去大嫂家里蹭饭吃,连大嫂暗示厨房里没有饭了,他都要亲自验看一下,可见这个家伙对人性是持有高度怀疑的。

刘邦不相信人性——又或者,他只相信人性是不可以相信的。

和刘邦这样的人共事,是很令人绝望的。除非做到像纪信、周苛那一步,被人用火烧了,又或是水煮了,否则无法取得刘邦的信任。

那么,大家为什么却还要选择刘邦,而不选择项羽呢?

选择项羽比选择刘邦更令人绝望。在刘邦这边,最多是没便宜可占,可在项羽那边,却只能像范增那样,无端遭受疑忌,落得个冤沉海底,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

同类推荐
  • 林散之

    林散之

    本书包括:奋发的青壮年时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七年流浪、高潮和衰退、灿烂晚年等篇章,介绍了林散之的一生。
  • 李四光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李四光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家书

    本书选摘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笔端饱含感情”,没有严厉的呵斥,也不做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喷薄而出的慈父之爱。这种爱完全是一位父亲情感的宣泄,赤裸奔放、情真意切。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同他们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他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对当下父母的家庭教育,仍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 杰斐逊(名人传记丛书)

    杰斐逊(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斗士,走上了革命与从政的道路,最终成为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怀着梦想和激情,起草《独立宣言》,订立并完善宪法,拯救国家危难,并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书中生动客观的讲述了平民总统杰斐逊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旅程,展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勤奋与坚韧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热门推荐
  • 一个舞者的时光

    一个舞者的时光

    世道艰难,人心难测。在短短的几年里,我明白了真兄弟难得,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坎坷过后,我已经慢慢的被磨去了原来的爪牙。
  • 草根觉醒

    草根觉醒

    什么都不懂的少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因”选为载体,进而被“因”修改并提升脑域开发。美女,我来了......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帝国攻略

    帝国攻略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看楚云带着自己的同胞兄弟,在《帝国》中如何把一个小村庄建成庞大的帝国。又是如何把一只只萌妹子、软妹子、御姐、萝莉……收到自己帐下的。
  • 爱因斯坦的手机

    爱因斯坦的手机

    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光速永恒不变广义相对论:超越光速时间倒流主角模仿霍金设宴,却意外得到一部超弦手机,上面刻写“爱因斯坦收”。
  • 天上掉下个朱芭芥

    天上掉下个朱芭芥

    蛮国入侵,内贼苟且,一盏火燃凤,玉碎珠沉。再一睁开眼,身处异世。既然老天让她灰烬重生,那么她就要混的风生水起。害她者,诛之;伤她者,她也必伤之。本以为除了疏歌,世上再无真情可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苍穹陨

    苍穹陨

    一个转生王者的奋斗,一个乱世佳人的崛起......肖遥、夕洛瑶,他们的命运由谁掌握......王者是注定的王者,王者将会颠覆一切,包括命运......
  • 无法承受的爱

    无法承受的爱

    “师妹,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我们这是去哪里?你是知道的我还要去地狱和冥王下棋的。”一个温柔磁性的男声响荡在虚空中。“嗯,你等一会儿嘛。。你满足一下我小小的心愿撒,就一小会儿,拜托啦~”“还有,你先把眼睛闭上,这是我要给你个惊喜哟。”女孩娇笑着对男子撒娇道。“好好,我闭上了。”男子慢慢闭上双眼,全身毫无防备。谁知,这一会儿会改变他的一切。如果爱太过于霸道,那么最终只会让两人痛苦。那么他们命运将如何?是喜是悲,由谁掌控呢?
  • 铁血枭雄

    铁血枭雄

    重生于都市游走于各色美女之间,以一人之力挑灭各路势力双耳不闻题外事,只知唯武识英雄!他要做枭雄,何人敢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