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尚德是来不及开发国内市场,并不准确。事实上,早在2009年即国家启动金太阳工程的第一年,尚德就曾申请到洛阳师范学院1100千瓦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项目。只是用尚德的话说,该申请是在尚德对对整个工程资金、回报周期等情况不太了解的情况下申请的,因此,这项工程并未按工期推进,最终因“无法实施”被取消。有知情者称,尚德并非无法实施,只是当时卖光伏电池远比搞金太阳工程赚钱,“施正荣根本看不上国内市场。”如此一来,相关部门的领导肯定不满,对尚德“很有意见”,尚德也就丧失了开启国内市场的良好时机。
其二,管理上的内力缺失。很多接触过施正荣的人都认为,他更像一个科学家,而不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家。施正荣对此也不抗拒,他甚至一度非常享受科学家的身份。在国外,也有媒体称其为“太阳神”,然而施正荣也恰恰是为声名所累。据说光伏产业红火时,每个月都有来自国内外的新能源企业、专家、官员参观尚德,有时甚至一天好几拨,施正荣都接待烦了,但声名在外,没有办法。
然而这些不过是表面现象。坊间传说,施正荣最初回国创业时,只有40万美元,为了获得资金及其他政策上的支持,他先后奔走了七八个城市,告诉对方“给我800万美金,我给你做一个世界第一大企业”。但太阳能这种冷门产业在当时并不被看好,因此有人甚至把他当成了骗子。惟有无锡政府看好他和他的项目。在无锡政府的主导下,由小天鹅集团、山禾制药等8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600万美元,凑够了尚德的第一批启动资金。几年后,施正荣兑现了诺言,当真把无锡打造成了“中国最大的光伏生产与出口基地”。无锡效应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光伏热,施正荣迅速在国内走红。然而在2004年,当尚德在美国上市后,施正荣却一反常态,坚持要求国有股退出。施正荣则给无锡市政府写了一份报告,称“他们不退我退,什么股票、公司,都不要了。”最终在政府的示意下,国有股退出尚德,高盛、英联等国际资本则顺利入股!不过如今看来,国有股退出实属侥幸。
在用人机制上,施正荣同样有自己的逻辑。尚德上市后,施正荣为尚德花大代价挖来了一大批曾经在西门子、拜耳等跨国公司工作过的职业经理人,并将他们空降到尚德的各个部门。因此尚德高管大多由外国人担任。关于业内对此的讨论,施正荣说:“我能用中国人肯定用中国人,但尚德面对的是欧美市场的客户,又不是中国的煤矿区!”或许在施正荣的头脑中,这些高管们只是为了面对欧美客户之用,所以这些高管们的规劝,他也从未听进去过。
当然,当地政府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难辞其咎。当时,正是在政府和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施正荣把尚德的扩张引擎开足马力,迅速将无锡打造成了光伏产业世界第一,不仅满足了当地政府的虚荣心,且每年利税均在亿元以上。但也正是这份“溺爱”,最终宠坏了尚德,也为他们自己带来了一个抛又抛不掉、扛又不好扛的沉重包袱。如果说对企业来说,内力和外力,一个都不少,那么政府则应该起到监督弟子练功的角色。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到整个中国,我们还会发现,尚德并不是惟一的早衰企业,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很多新兴产业的很多企业,其实都在经历着这种痛苦,或者说已然被经济规律所淘汰,只不过它们名不见经传,无法与尚德这样的大家相提并论。而且,这也不仅仅是一些新兴产业的问题,我们的传统制造业这些年不也频频遭遇欧美的“双反”吗?可以想像,如果我们的企业总是停留在低端产业,不懂得或者不能够修炼好内功,在产品创新和质量上提升,同时稳住国内市场,或者说是重夺国内市场,那么类似的无奈肯定不会就此为止。
6.收购·被收购
在今天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一切商业活动都不涉及国家安全,但商业能跟国家安全没有关系吗?别说汇源,比如说粮食、铁这些都与国家经济安全有关系。如果都没有关系,那么国家经济安全可以说是空的。虽然说果汁在国家经济安全属于相对边缘地带,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神经。如果中国的企业收购美国的可口可乐,行不行?应该说,今天美国陷入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她所有上市公司的产值和市值都会被低估,而中国拥有20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我们如果收购美国的企业,美国能给吗?如果他们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反对并购,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考虑自己的国家安全呢?
——韩德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2013年2月26日,对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来说,绝对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当天,历时7个月的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100%股权的交易圆满收官,这不仅是中海油发展历程上的重要一步,也是目前为止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
收购尼克森也并非中海油的初出茅庐之举。近年来,中海油通过积极开展海外油气资产并购及合作开发,其油气资产已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亚、非洲、里海等海外地区,即使是在加拿大,这也不是头一次出手。2011年7月20日,中海油就曾收购在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上市的加拿大油砂开发商·PTI的全部股份,该交易总价约为21亿美元。对于能源日益匮乏但又必须依赖能源维持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谁都知道这一系列并购的成功意味着什么。不过,在为中海油喝彩的同时,我们也难免回想起其7年前折戟美国优尼科收购的往事。
2005年6月,经过将近半年的准备,中海油正式向同业公司美国尤尼科发出收购要约,与另一家美国竞争对手雪佛龙展开竞争。但经过两个来月的激烈交锋,中海油最终于8月2日宣布撤回对优尼科的收购要约。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美国政府始终在从中搅局。
6月24日,也即中海油报价后的第一天,美国国会能源商业委员会便致信总统小布什,表示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非常担忧,称其对美国能源和安全构成了“明显威胁”,要求政府确保美国能源资产不出售给中国。当日,41名国会议员也向布什递交了******,要求政府对中海油的并购计划严格审查。而竞争对手雪佛龙公司的总裁则在《纽约时报》上宣称:我们与中海油的竞争不是商业竞争,而是在与中国政府竞争。之后,美国政客们又三番五次致信布什和财政部长斯诺,要求政府严格审查中国政府在这一收购案中扮演的角色,或要求审查中海油的贷款是否违背WT·规则。7月30日,美国参众两院甚至专门为此通过了新的能源法案条款,要求政府在120天内对中国能源状况进行调研,待报告出台21天后才能批准中海油对优尼科的收购。
最终,被“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这条莫须有罪名搞得筋疲力尽的中海油选择了退出,尤尼科被收购价比中海油低10亿美元的雪佛龙成功收购。
一味地谴责美国政府毫无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我们反倒应该赞赏美国政府的行为——在世界实现真正的大同之前,如果有人大肆收购中国的企业,我们也会引起警觉。遗憾的是,类似的收购正在我们身边悄悄发生着——确切地说根本就是大张旗鼓的收购,只是大多数人不太关注经济所以才觉得静悄悄而已。
这些年“静悄悄”地被收购的中国企业有哪些呢?请看下面的清单:
1.中华牙膏——被英国联合利华收购;
2.熊猫洗衣粉——被美国宝洁收购;
3.南孚电池——被美国吉列公司收购;
4.乐百氏——被法国达能收购;
5.西北轴承——被德国FAG公司收购;
6.徐工——被美国凯雷收购;
7.乐凯胶卷——被美国柯达收购;
8.山工——被美国卡特彼勒收购;
9.华润涂料——被美国威士伯公司收购;
10.双汇火腿肠——被美国高盛集团收购;
11.苏泊尔——被法国FAG收购;
12.小护士——被法国欧莱雅收购;
13.索贝数码——被日本索尼收购;
14.大连电机厂——被新加坡威斯特公司收购;
15.雪津啤酒——被比利时英博集团收购;
16.大宝——被美国强生收购;
17.舒蕾——被德国拜尔斯多尔夫公司收购;
18.白加黑——被德国拜尔收购:
19.正大福瑞达——被美国博士伦收购;
20.天津劝业超市——被法国家乐福收购;
……
这份名单我们还以拉得更长些,但仅凭上述数据也足以说明,外资及其操控的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界可谓无孔不入,从食品到化妆品、从能源到机械、从生活用品到药品,但凡你能想像到的品牌,尤其是那些曾经在我们记忆中无比清晰如今却早已不见踪迹的民族品牌,多半都是被外资收购走了。毫无疑问,这将对中国经济的竞争力造成极大影响,并且直接影响到每个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企业被收购了,你不得不被裁掉;民族品牌不见了,你不得花高价购买所谓的进口货,却还不知道它不过是换了个洋名字而已!
按理说,企业只要上市,就意味着它有被收购的风险,我们应该合理地看待这一现象,这正如同我们在美国政府阻挠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时感到气愤的道理一样,但事实却是,诸如前述南孚、西北轴承等企业在内的很多中国企业,其之所以被收购,往往并不是因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困境,而是一些掌握着话语权的官语以及一些有着侵吞国有资产野心的公司高管,为了个人利益,借着招商引资的幌子,“正大光明”的把一些国有品牌拱手献于外资面前。这样的现象怎不令人扼腕?
表面看来,上述内容有些双重标准的味道——为什么我们在批评美国限制中石油并购优尼科的同时,也不愿意看到外资收购国内企业呢?其实我们从来都不反对收购,我们只反对恶意收购。如果每一家准备入股中国企业的外资企业都能像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吉利收购沃尔沃一样温和,我相信这对相应的中国企业来说必定是一件好事。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这种乐观的情况。现状是,很多中国企业被外资控股后,最终结局都是死路一条。
应该看到,近些年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日益壮大且风景这边独好的很多中国企业开始像中海油一样,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在他们力所能及的任何地方投资且投资风格越来越主动,以至于西方媒体夸张地说:“中国正从‘中国制造’阶段进入‘中国收购’阶段。”或许不必理会类似的言论究竟是羡慕嫉妒恨,还是居心叵测的捧杀,但我们绝对有必要冷静且持续地关注中国与世界的收购互动,毕竟收购成功风险犹存,而且包括中钢、中信富泰等国内豪门在国际市场上都跌了大跟头,所以打赢收购战对中国企业家们来说,还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