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09400000001

第1章 导论(1)

21世纪伊始,在西方社会中,除了老龄化这个问题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话题与自我确认和他人确认之间的关系、自治性和依赖性之间的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中关于老龄化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是与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预期相关的。一方面,这些讨论使人们预计到对于高龄人群的照顾需求将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这些讨论将诸如自立性、责任心、活跃性等词语运用到了最高的年龄段(请参照:Van Dyk/Lessenich,2010年:第2页)。相应地,这也引起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当人们到了生命后期的年龄段时,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也对他人产生了更大的依赖,那么他们如何通过社会机构、家庭和更为广泛的社会网络获得照顾;同时,又有哪些是老年人能够、愿意或者应该自己来承担的。当然,这些问题的另一面,即如何对所谓的特别护理进行社会管理,就又将有关高龄以及人们在人类学上先天的脆弱性这些话题放到被关注的中心位置;同时,如何处理不对称的关系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要。因此“老年”和“童年”一样,都从根本上牵扯到了个体性边界这样的问题(请参照:Honig,1999年:第213页),并且也对人类作为自治性主体的形象提出了挑战。由此,又延伸到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老年人与家庭中其他人相互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在直接的依赖关系结构中—尤其是在家庭里—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生活状况的变动(请参照:Andresen/Diehm,2006年:第14页)。那么,在一个以自主性为导向的、而且有社会性分化的社会中,如何感知、并且阐述老年人在家庭世代关系这个小的社会范围中可能的依赖?并且,老年人对于提供照顾的一方究竟产生了哪些依赖?

尽管有关家庭的帮助潜能的变化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题目,而且也有许多研究是关于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后果这个方面的(例如,请参照Attias-Donfut,2000年;Terhart/Tippelt,2009年);但是,那些经历过与一方或双方进入人生最后阶段的父母共同生活的人们,如何处理他们在这些方面的经验,他们从这样的家庭图景中得出了什么结论,他们又对当他们自身进入老年阶段时需要哪些帮助有什么推论以及因此需要建立哪些世代间的关系模式和亲密联系模式,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只有少量的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认识。而这里所呈现的定性研究将填补这些方面的研究空白,并且将人们(在家庭视角下)对于照顾、世代关系和老年人等方面的经验与未来的老年人、对被照顾的预期结合起来。在这项研究中,也将以描述性访谈为基础,凭借有着广泛含义的“照顾”这个概念,探索被调查女性和男性曾经与他们进入垂暮之年的父母有过哪些相处的经历以及他们又是如何设想自己走向衰老这个过程的。照顾他人和被他人照顾,对于人们而言是在什么情况下成为一个需要思虑的问题的?人们对于与家庭中其他成员保持或亲密或疏远的关系有哪些设想?

接下来的研究报告中将要呈现的照顾护理故事中的男女们,都历史性地属于这样一个社会群体,即他们都面临着来自他们父母的照顾需求,这种需求第一次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且还被贴上了诸如“世代间照顾”这样的标签(请参照《明镜杂志》(DER SPIEGEL),2005年第19期)。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卡尔·曼海姆(1893—1947年),社会学家,是经典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知识社会学问题》《保守主义思想》《竞争在精神领域之中的意义》和《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等。—译者注】的“世代间相互关系”这个术语表达了,通过参与共同的、历史—社会的命运而产生的世代间的关联(请参照:Mannheim,1970年:第542页)。在这里将呈现对那些曾在不同程度上密切照顾过他们的,正处于人生最后阶段的一方或双方父母—他们属于最年老的世代中的成员—的成年子女的访谈,这些子女们将在或迟或早的未来也迈入人生的最后阶段,通过对于他们的有关身份地位的变化的访谈,人们能够从叙事的角度理解,个体是如何领会和对待老年这个问题的。访谈中的叙述者—无论男女—都体现了他们作为家庭中的照顾文化的个性化的设计者、相关语境和含义关联的塑造者的角色。而与此同时,这些陈述显然也是关于家庭的世代间关系和老年人特殊的主体化方式问题。因而,这样的研究主要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1.从家庭中的照顾文化的角度出发,人们如何理解和设计他们在过去照顾他人的经历和对未来被照顾的期望之间的关系?2.家庭中有哪些世代间关系以及哪些亲属间关系的结构是能够重新建构的?3.来自家庭的照顾和社会所提供的照顾之间表现出什么样的相互影响?

“世代间照顾”这个概念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主要聚焦于世代间的关系模式,而且要与时间框架和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在访谈中所讲述的照顾的故事,体现了在亲密和疏远、有力和无能,创新和传统这些维度下与生命历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结构。这项研究中的访谈展示了照顾护理方面的特征,它们可以被定义为布迪厄【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年8月—2002年1月),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继承人:学生和文化》《区隔:品位判断的社会批判》《艺术的规则:文学场域的纲目和结构》和《语言和象征权力》等。—译者注】的“惯习”概念(Habituskonzept)[Bourdieu,1987年(1979年);Bourdieu/Wacquant,2006年]中所提出的“习惯性风格元素”(Bohnsack,2007a:第66页)。照顾的习惯性做法决定了在最后的生命阶段,对于家庭中的世代间照顾的过去和将来设计的认知模式、理解模式和关联模式,并且确定了由此产生的“亲密主体的特性”(Reckwitz,2007年:第102页),同时也确定了在家庭范围内由世代间的关系模式所形成的主体化模式。照顾的习惯性做法也给出了有关在家庭系统中对亲属关系的个性化组织这个方面的信息。从结构理论入手对家庭世代间照顾的分析,主要对“自我”和家庭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关系的状况、家庭成员与家庭之外的人的关系感兴趣。对老年人进行世代间的照顾,属于照顾关系中的生命历程连续谱系,并且在其中有着自身的含义。从父母—子女这对关系出发,在处理自身以及家庭中其他成员需求的过程中所学习到的,都将变成习惯性行为,它们反映了家庭中完整的关系史,并且也进一步整合到家庭之外的照顾体验当中。与在教育学领域中需要研究教育资本的世代间传承问题相类似(请参照Büchner/Brake,2006年;Ziegler,2000年),一项有关世代间照顾的研究,也被归入家庭中的社会资源分析这个领域当中。照顾的习惯性行为可以作为连接个体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中间机构,它显然使得“世代间照顾”和在加速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化之间产生了密切的相互关系,因为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家庭”,都处在巨大的社会变革压力之下—社会变化从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到工作形式和家庭形式的变化,直至世代间的关系和两性间的关系的变化。在这里可以看到,人们如何应对社会结构性转型的进程、如何在不同的照顾习惯形式中引入社会的变革进程。透过访谈对象所描述的从家庭的过去到家庭的未来的弧线,本项调查研究了在受访者历史的、家庭的和人生的历程中,自我的定位及他人对他们的定位。人们如何面对社会的转型过程以及他们如何将社会的变革过程与照顾的习惯性行为的不同形式联系在一起,都是能够被重新构造的。因而,本项研究一方面展示了三种照顾的习惯性方式,即互助型的照顾模式、导致矛盾心理的照顾模式和充满冲突的照顾模式,并且将它们与家庭的世代间关系理论中的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这项研究也对相应的概念进行了区分和分类,由此也阐明了,每一种照顾的习惯性模式不仅与各不相同的家庭中的经验空间、与对家庭未来和家庭关系重要性的期望联系在一起,而且在世代间照顾的每种习惯类型中,个体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形态也都有着很大差异。

同类推荐
  • 会展成长的逻辑

    会展成长的逻辑

    本书分析会展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小会展企业品牌建设中文化创意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会展文化创意的预警进行分析,阐述会展中文化创意的知识产权风险、种类、如何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文化创意的保护力度是有效克服风险的有力保证等。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以九龙山村为例,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武义县九龙山村“下山脱贫”的社会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和研究。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热门推荐
  • 步步惊婚:高冷老公,轻点撩!

    步步惊婚:高冷老公,轻点撩!

    四年前,她是文艺女青年。“苏哥哥,待我长发及腰,娶我可好?”四年后,她是出狱假释犯。“苏禽兽,你还敢娶我?好,你敢娶,我就敢嫁,看我不睡死你个渣渣!”婚后……某女哀叹:“渣渣太硬,睡不软……”某总裁:“老婆,别灰心,乖,再睡一次就服软……”
  • 逆行飞仙

    逆行飞仙

    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大学生的异世之旅,是崛起还是沉沦,是美女亦或是血腥相伴,让我们一起见证他的传奇……
  • 外省来的打工女婿

    外省来的打工女婿

    爱,不惜年少穷,在乎你的拼搏、开拓、冒险、创新励志。公司不景气,毅然卖断工龄,受雇于表哥工厂,尹文野千里异乡客车上与马路天使章璐倩相遇,二人是天然磁场,前世冤家,当场擦出火花。当是昙花一现,从此各居一方。谁虞,事隔一月又意外邂逅。遭到老板们挤压,尹文野忍气吞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睿智与胆略,他秘密与当地签订办厂。章璐倩在尹文野资助下,也命运剧变,一夜间明星身价,昔日瞧不起她的同学、相亲对像个个回头横刀夺爱。新婚与癌症患者分享老公,怜悯乡下清纯美少女,章璐倩引狼入室,步步割爱,构筑一道道爱情防火墙。一场车祸,尹文野被害成植物人,章璐倩认定是谋杀,锯骨之恨,她血泪复仇,掀起山城风暴。
  • 扇子先生文集

    扇子先生文集

    她和他,注定无缘,他们相爱,却不得不放手,本文由许多各种各样的小故事组成
  • 重生之恶魔女王

    重生之恶魔女王

    雪,最俗称的代号,幼年时她被拐入‘DEC’杀手协会,成为手染鲜血的绝世杀手,却因头目的疑心、妒忌,遭到毁灭,全员出击,同伴追杀,身躯炸毁,尸骨无存。再次睁开眼,她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为了,出尘脱俗,冰雪聪明,天资绝色的小白莲花。却因完美遭人妒忌,被灌下春药,颜面尽毁,四处逃窜,香消玉损。灵魂驻入,身躯变换,女王重生,不是偶然。身穿燕尾服的男子跪地,他说:“我是来自魔界七十二位恶魔的使者,更是女王的仆人。预言书中曾有女王的记载,嗜血、蔷薇、重生,这是女王唯一的印记。您,就是我们的女王大人。”她是尊贵的恶魔女王,恶魔们的噩梦。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凤倾天下狐狸当王妃

    凤倾天下狐狸当王妃

    沫寒是Z国的顶尖杀手,却中了头目的圈套死于任务。异世重生,她成为了神兽九尾彩狐。他意外来到这里,意外的遇到了她,将它带回府中。她要自由,他给她,她要傲视天下,他帮她。不过她却说;‘‘结婚我可不帮你。’’
  • 有名修真

    有名修真

    出生时刻已受到命运的操纵,看似主动地修真其实暗藏操控者的野心,最后命运能否被打破,修真之路是否有终章?且从书中晓一切!
  • 十世跫音

    十世跫音

    华天之下,皇位之争;深宫冷院,伊人憔悴。
  • 八荒剑神

    八荒剑神

    世人笑我欺我怕我恶我,那又如何!我杨宁偏要以手中长剑,把这个道貌岸然的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从此八荒六合唯我剑道独尊!
  • 宇宙公务员

    宇宙公务员

    你已进入宇宙公务员系统,异能、美女、黄金,手快有,手慢无!姜子牙申公豹的兄弟恩仇,土行孙邓婵玉的恋人积怨,有纣王、有妲己——闻仲,你不要捣乱啊——小保,机遇来了: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世界不止一个,宇宙到处都是,位面数不胜数,穿越从来不是个事儿……且看都市青年王保保纵横虚拟宇宙,笑傲都市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