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8500000014

第14章 逍遥庄周(1)

《庄子》的字句,非常不好懂;而庄子之意,又公认不可从字句中求之。郭庆藩的《庄子集释》,是传统庄学集大成的着作。但王先谦为之作序,说庄子若见到这本书,只怕倒会说:“此犹吾之糟粕。”

(引子)

有历史责任感的人,往往可以不大计较眼前的得失,而专注于世界本质永恒价值感的人,也容易对繁琐的历史没什么兴趣。

佛教关心成住坏空的轮回,以四十四亿年为一劫,然后动辄千劫亿万劫无量劫。舌头一翻,多少个地球都没了。视野这么大,则释迦牟尼在世的年月误差个几百年,也就是小焉者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开创了诸多学科,但却没给历史学留一席之地。毕竟,人家的第一个身份是哲学家。从哲学的高度往下看,文学挨得比较近,因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写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这是在玩演绎法,就有些哲学意味。相反,一板一眼地记录历史事实,像是卖把子笨力气,他老人家不免觉得是通人烦恶,壮夫不为的。

中国也一样,讲究对历史负责的儒家,比较重视记录事实。照一些学者的观点,六部大经典其实全是史书。而据说“哲学上高出诸子”的道家,要么纯说理,要么讲故事,但事实与否,他们是真没上心。

也不妨套孔夫子的名言,仁者乐山而智者乐水。一般印象,当然是儒家重仁,山势地貌比较稳定,难得有个“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惊天动地的事,所以忠实记录很有意义;道家人物更聪明,虽然他们经常反智,但水无常形,记不记就无所谓了。

六道之外议庄子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各位大家的生平,是模糊不清的。老子何许人?云山雾罩。庄子的行迹要清楚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庄子》书里,以庄子为主角的故事讲了很多,但主要只能作为了解庄子思想和性格的材料看。当事实,则往往假得太明显。

司马迁为庄子写了篇两百多字的传,流沙河先生分析了一下,刨去评论和不可靠的寓言,就剩下来五句话。但就这么几句,分量还是很重的。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蒙是地名,不是说庄子特别会蒙人——虽然《庄子》这书后来确实成了蒙人利器。

蒙在今天的河南商丘附近,当时属宋国。宋国被认为是出蠢人的地方,大家都爱拿宋国人开涮。但守株待兔的故事也好,宋襄之仁的史实也好,这种蠢是透着认死理的固执,耍诈弄奸而老是穿帮的那种蠢,则和宋国人是无缘的。

庄子耍滑头的言论有很多,似乎和宋国的国民性正相反。

周尝为蒙漆园吏。

漆园是地名还是漆树园子,无定论,两种理解都可通。拿官职称呼人,是中国坚定不移的老传统,过去书上经常说“漆园”如何如何,就是在说庄子。

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和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自然也就是和孟子同时。奇怪的是,这二位却谁也没提过谁。这引起了很多猜疑。有人说,其实他们彼此眼中还是有对方的。孟子骂杨朱,是指桑骂槐冲着庄周去的;而庄子虚构过一个叫“孟子反”的人物,就是要和孟子反着来。作为考证,这番见解可说证据相当薄弱,但它确实反映了这样一种心理:并世两大高手竟然没过过招,这可实在太遗憾了。

当时宋国的国君是宋康王。这也是个传奇人物,他是宋国第一位称王的国君,也是宋国最后一位国君。在他的指挥下,弱小的宋国嗑了药似的,把身边的魏、楚、齐三雄挨个给揍了,但最终结局是身死国灭。《史记》说,宋康王是个神经病一样的暴君,把自己老祖宗纣王(宋是殷商王室的后裔)的暴行,全套复演了一遍;韩非子则说,宋康王是好人啊,推行仁义啊,但在战国中后期搞仁义不是找死嘛,所以他完了。

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让历史学家感到很困惑。但对庄子来说,这倒完全不成问题,反正不管仁君暴君,他都不喜欢。

其学无所不窥。

庄子学问很大,啥书都看。这句话还反映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庄子并不是很穷,至少在他的青少年时期,生活条件应该还不错。那年头没纸,没印刷术,书之竹帛成本很高,一部书的流传范围也不会很广。能接触到这么多知识,需要钱,更需要一定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关系。

颜世安先生有一个分析我觉得特别有道理,生在中下层知识分子出头机会大把抓的时代,绝望得那么彻底,从头到尾一点努力的兴致都没有,没落贵族家庭出生的人可能性大一点。换成苏秦、李斯那样的苦孩子,才没工夫这么矫情呢。①

庄子如果想富贵,他的生活条件一定可以大大超过他实际拥有的,这个判断我举双手双脚赞同。但说他有多穷,倒也不至于。忙于操心一日三餐的人,未必有工夫写那么多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文章。庄子打打鸟,钓钓鱼,是生活方式,但不见得是谋生方式。兴致一来就把钓到的鱼都倒掉,真饿着肚子的人,很难做出这个举动。

他有时很缺钱,也许是急不是穷。比如下面这件事——庄子找监河侯(掌管一段黄河水道的官员)借钱。监河侯说,没问题,等我把税收上来,借三百斤金子给你。庄子怒了,就讲了着名的“涸辙之鲋”的段子:小水洼里的鱼,需要一盆水救命,你不能跟它说到吴越去引西江水给它。同理,你跟我扯三百金有意思吗?

历来的分析,都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监河侯的心理。但似乎也不能排除下面这个可能:监河侯确实想给庄子一大笔钱,赞助文化人说起来也是很有脸面的事情,太少了也确实拿不出手——对比一下,稷下学士是列大夫的待遇,孟轲老师收黄金,也是整百整百的收——他是真没想到庄子急需用钱到这地步了。

另外,文人喜欢在文章里夸张自己的穷困程度,这个毛病根深蒂固,我们不能断言庄子就一点没沾上。庄子见梁惠王,穿补丁衣服,上台阶时衣带、鞋带挣断。咱们不说他是刻意耍酷,但当相国的老朋友惠施就在身边,如果庄子同意换身好点的衣服,一定也不难置办。

在《列御寇篇》里,还说到过庄子的学生想厚葬庄子,庄子没接受。如果这段不是寓言,那倒也说明厚葬的经济条件是有的。

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司马迁说,庄子学说是对老子的发挥。司马迁的爹司马谈最推崇黄老道家,认为老子综合了一切学说的长处,理所当然会这么认为。儿子受爹的影响,如此写也很正常。老庄是一家,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印象。

但庄子自己不承认。《天下篇》里,他把关尹、老子算一派,自己算另一派。章太炎给作了解释:

其术似与老子相同,其心乃于老子绝异。故《天下篇》历叙诸家,己与关尹、老聃裂分为二。其褒之以“至极”,尊之以“博大真人”者,以其自然之说,为己所取法也。其裂分为二者,不欲以老子之权术自污也。(《诸子学略说》)

意思是,庄子的理论似乎和老子相同,但用心则和老子完全不同。庄子对老子赞誉有加,是因为老子“道法自然”之类的观念是自己所取法的;不愿意跟老子待一块儿是因为老子阴谋诡计的东西很多,庄子嫌脏。

其着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这牵涉到《庄子》这部书的作者和版本问题。

今天的《庄子》,六万五千多字,没有“十余万言”。全书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总计三十三篇;《汉书·艺文志》里提到,《庄子》共五十二篇,可见现在是不全了。

司马迁说《庄子》是庄周的个人创作,这个观点今天大多数学者已经不认同。但哪些是门人弟子的作品则不好说。全书观点不一致,文风不统一的地方有很多。①比如说,看《庄子》的大多数篇章,你会认同前面章太炎的观点。但有些地方,因为讲得细,脏得比老子还油腻。如果说,老子的阴谋像冲人脸上泼污水,庄子这些阴谋则像往人眼睛里糊油泥。有些热爱庄子而勇猛精进的学者,碰到这种地方往往会认定这不是庄子的思想而主张直接删去①。

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得说太史公不愧是太史公,“洸洋自恣以适己”七个字,实在概括得好,创作立场和文风气势,都说在里头了。

庄子这种态度,很难得。咱们的先秦诸子越细看越精彩纷呈。但站在庐山之外打量,则很容易发觉,他们关心的问题其实挺狭隘,就是当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政治问题。庄子对这个问题当然也说了话,但主要是在爽自己的,时代主题面前,他是跑题者。

所谓“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得从两个角度理解。一个是王公大人瞧不上庄子,因为庄子没法当统治工具用。西汉初推崇道家,讲的是黄老之学,没有老庄这一说;一个是庄子也不愿意被王公大人瞧得上,被你当伙计使,有意思吗?

彼此干净利落地无视对方,省了不必要的对话,其实也是良好的状态。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相忘于江湖。

世界是用来调戏的(上)

这一节的内容,说得严肃一点,可以叫“游世思想”。

庄子说,“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客观标准是没有的。基本上,普通人推崇的东西,庄子都开过涮。

荣华富贵不重要。

《庄子》书里,讲了不少庄子本人有机会当官的故事。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了两个大夫来请他去做官(《史记》中说是相国)。庄子拿着钓鱼竿头也不回:“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死了三千年了,你们大王把乌龟壳当个宝供着。请问从这乌龟的角度说,是喜欢死了享受这种待遇呢,还是宁可活着在烂泥潭里甩尾巴玩?”二位大夫说:“应该还是宁可在烂泥潭里吧,好歹活着。”于是庄子说: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的老乡兼老朋友惠施做了魏国的相国。庄子去找他。惠施误以为庄子是来谋夺自己的相位,在魏国首都大梁城中搜捕庄子三天三夜。结果庄子主动走到惠施面前,说南方有种鸟,名字叫鹓鶵①,从南海飞到北海去,那么远的距离,一路上再累,不是梧桐树绝不停下来;再饿,不是竹米绝对不吃;再渴,不是特甘甜的泉水绝对不喝。这时候,猫头鹰抓到一只死老鼠,看见鹓鶵了,心里很紧张,于是对鹓鶵发出威胁的咆哮声。

这都是有名的段子。故事里称庄子而不是庄周,大概是学生记录老师的轶事。是不是事实不一定,但确实表明了一个态度。

还有一种套路化的情节:一个隐士在家待着,忽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来的正是当今天子——无非是黄帝、尧之类的人物;这个大人物说:“我挺有自知之明的,我不如您,要不我这活儿,您来干得了。”

隐士们一听,都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侮辱,这种东西你也给我。极端点的还要跑到河边洗耳朵。

说实话,个人对这类故事说不上喜欢。需要通过拒绝当官当天子,才能证明自己隐居是清高而不是无能,真是挺可悲的。

但庄子为什么那么讨厌当官?

第一从政有危险。庄子跟惠施说,你们这些当官的就像“狸狌”,也就是狸猫、黄鼠狼之类。

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不管白猫黑猫,玩到最后都是死猫。

实际上,当官的风险性,庄子肯定是夸大了的。选择夸大,恐怕是他厌恶官场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所以这条理由相对不重要。

第二是官场很肮脏。

把相国的尊位比作死老鼠,听说别人要把天下让给自己就去洗耳朵,这些行为都是在形容政治脏。

庄子眼中政治到底有多脏?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下面这个。一个叫曹商的宋国人,游说秦王很成功,秦王赏赐了他一百辆车。曹商就来跟庄子炫耀:“要说人活着就该困在贫民窟,打草鞋糊口,脖子像枯枝,脸色像病危,那兄弟我的确无能;不过要说一番言辞让大国的国君接受,弄支车队显摆下,兄弟倒还有一技之长。”

庄子说:“听说秦王生病,能给背痈开刀排脓的,赏车一辆;能给肛痔吮脓舔血的,赏车五辆。原则是疗法越下作,赏车就越多。你得在痔疮上反复舔吧,不然车子怎么多到这地步?”

庄子看起来很无所谓,但在对官场的态度上,我觉得庄子有洁癖。很多学者都提过这个问题,学者不愿意当官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为什么庄子连稷下都不去?待遇好,说话比较自由,也没有丝竹乱耳,案牍劳形。有人说,这就是知识分子的天堂啊。

其实,稷下虽是学术圈,但和政府挨得那么近,事实也是按照行政级别定待遇,衙门化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你可以从事比较纯粹的研究工作,但官面儿上你至少也得大体敷衍得过去。举个例子,稷下黄老之学最盛,谈老子算是情有可原,怎么把黄帝也扯了进来?因为黄帝据说是田姓齐王的老祖宗,“黄老”这种齐国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自然是要往篡位者脸上贴点金的。

如果你的性格只是比较有原则、比较高洁,这种程度的妥协也没啥不可接受的。但事实就是,庄子没接受。

第三是当官不自由,约束非常多。

有个故事说是宋国有个旅馆老板,有两个小老婆。一个漂亮一个丑,但这老板就喜欢那丑的。别人问为什么?他说: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漂亮的自以为漂亮(所以嚣张),我就不觉得漂亮;难看的自知难看(所以谦卑),我就不觉得难看。

这个故事,理解的角度很多。可以认为是在讲男人怎么管媳妇。对漂亮的,就得打压,借助一个丑的来打压漂亮的,更是妙法。甚至于,可以由此引申出帝王术,君主整治臣子的手段也是如此①——要知道,古代文人,自来喜欢拿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屈原作楚辞,一写到楚怀王,自己就发出了女人腔。

从女人(臣子)的角度看,这个故事是教导人要低调,别因为自己漂亮(有本事),就自以为了不起。要记住,讨主子欢心,多磕头少说话,低调是王道。

但我要是就不喜欢低调怎么办?

庄子其实不低调,所以他会写大鹏鸟,写任公子钓鱼,写秋水时至的黄河和万川归之的大海。骨子里,他喜欢的是激越恢弘的意象。惠施骂他,也是说他“大而无用”,跟领导没法处。

再说,何止是被人管很烦,其实管人也很烦。到了魏晋时,庄子有一条大粉丝,叫嵇康,他写《与山巨源绝交书》,其中说到如果当官,自己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甚不可”是说风险性,“必不堪”是说不自由,其中既说了怕见领导,也说了怕带下属,总之,把自己放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就很烦。

所以在《至乐》篇里面,庄子描述极致的欢乐,不但要“无君于上”,而且要“无臣于下”,然后才能“从然以天地为春秋”。

【段子为证】

自来有很多人愿意相信庄子虽然没当官,但对许多国家的政府有巨大的影响力。《史记·越世家》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范蠡离开越国后,做生意发了财。后来他的二儿子在楚国犯了事,要被斩首,范蠡就让小儿子去通关系。这时大儿子挺身而出,说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救弟弟这么重要的事情,不让我去,我就自杀。范蠡无奈,就让他去找自己的老熟人“庄生”,说具体该怎么做,你完全听他的。

大儿子找到住在贫民窟的庄生,奉上千金,拜他说项。庄生一口答应,钱收下了,但其实是打算事成之后还的,之所以先收着,是让范蠡的儿子放心,表示自己会尽力。这个行为不算难理解,我们今天有时也会听到外科医生因为不收红包,所以被患者家属认为开刀马虎,然后被劈了的新闻。

同类推荐
  • 横枪艳血

    横枪艳血

    一个流落在他乡的浪子驰骋乱世的故事。
  • 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

    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

    蔡元培、居里夫人、德彪西、西贝柳斯、托斯卡尼尼、达芬奇、德拉克洛瓦、莫奈、黑格尔、密茨凯维奇、大仲马、乔治·桑、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凡尔纳……《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将带领读者认识25位已故世界文化名人,并参观他们的故居,以便帮助读者熟悉了解他们的生平及思想艺术。《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由胡志翔编写。
  • 镰刀锤子话风云

    镰刀锤子话风云

    本书以20世纪八十年历史进程脉络为文化背景,内容涉及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逸事,朴素,纯真,于细微中见精神。
  • 运镖三国

    运镖三国

    穿越到三国没金手指,那你混个屁啊!《运镖三国》游戏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爆笑!升级!打怪!一个都不能少。你四世三公,声名显赫?那也得乖乖同我镖局签约;你仁义满天下,刘皇叔威武?少一分钱也不给你运!乱世奸雄曹操,最爱就是你,你手下的寒门谋士、出名大将,都跳槽来我这里打工了……这是一个带着运镖游戏系统,将整个三国搅得天翻地覆的故事。那个主角,很可能就是你。
  • 大明帝国

    大明帝国

    全新故事。由于电脑损坏故障换了新电脑草稿全部丢失。所以打算重新写一个新的故事。背景是从二战末期开始的。日本即将战败。明帝国表面力持日本。又在日本广岛山口投下原子弹.........明帝国又计划着帮日本拜托和平宪法
热门推荐
  • 如娇似情:再宠亿万甜心

    如娇似情:再宠亿万甜心

    她指了指江面闪烁的灯火:你知道吗?我们曾经也很快乐,很快乐。曾经我为他洗过衣服,为他烧过菜,为他学打过魔兽,可这也只是曾经而已。左安口中的他,指的便是许世阳,曾经他们相恋四年,她也轰轰烈烈的爱过。可后来,一个北漂,一个堕入风尘。他们背对背,各自走入不同的轨道。左安与许世阳相恋四年,彼此折磨了一年。最后,背对着走远。多年后再见,是在左安的婚礼上,我看到她眉目依然沧桑,却不再清冷,是多年的漂泊,沉淀了心中的伤,还是时光辗转,学会了隐藏。而彼时,他已离婚,她刚结婚,是世间错过了情缘,还是流光误伤了年华。
  • 乱世离歌:红颜至尊

    乱世离歌:红颜至尊

    (蓬莱社原创社团出品)“你喜欢我什么?”“因为我们都是相同的人,司儿。两个灵魂契合的人,彼此相吸引。只需一眼,就认定了彼此。我对你,就是这样。”他认定了她,恣意邪笑。“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场虚假的梦,输的人是我!”“司儿,我们的爱呢?难道那是不存在的?”她恨定了他,不死不休。两个人的痴缠,一世烦扰的人生,注定了悲剧的发生。最后,她是该杀了他还是继续爱他?【正式版】穿越成为帝国继位的公主,周身却是豺狼环视,危机四伏。她用自己的智谋打垮了所有的敌人,一登九五。然而,朝廷上的明枪暗箭的权势争夺,后宫中男人们的较量,一次又一次的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发生。当背叛、阴谋、战争等都袭来的时候,这乱世中的红颜该如何抉择?素手轻弹,一曲离歌,两个天涯。辗转回眸,大战倾国,谁是赢家?【本文是穿越架空,带有点女尊。小妖暂时还没有接受NP,所以女主和男主都是一对一的,不喜误入。】
  • 凌天剑圣

    凌天剑圣

    天地万道,灵道称尊,剑道式微。曾经的天地第一剑宗蜀山已成过往云烟,没落为几乎传承毁灭的九品宗门。那是蜀山最黑暗的一天,在那一天蜀山即将成为历史。那是蜀山东山再起的一天,在那一天一个名为秦毅的少年肩负剑宗传承登临蜀山。一部太上忘情剑典,一柄破碎弑神之剑,杀出那属于蜀山的辉煌与荣耀。他的存在真正的让那句话成为现实。蜀山不灭,剑道永昌。
  • 安格的糖果罐

    安格的糖果罐

    世上真的有天使,而我就是天使的候选人?感觉好像在做梦。只是,做天使不应该是一件很风光很快乐的事吗?那我为什么又要打跑邪恶又要维护正义,累得像条狗不说,还要努力掩饰这不可告人的身份,不要被同学发现?呜……偶不干了,我只想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可一切都由不得我,那神秘的天使之翼,那悲伤的千年之恋,那段早和恶魔结下的孽缘……一切…都是千年前就注定的宿命……
  • 那抹阳光温暖了花季

    那抹阳光温暖了花季

    蕊蕊是一名职业写手,在春天的一个绞尽脑汁赶稿子的夜晚,窗外月光的过分皎洁犹如一道闪电闯进了她的眼帘,一刹那间蕊蕊觉得自己徜徉在温暖的溪流中,随着小溪缓缓流向远方……然而当她惊觉自己已经停下来的手腕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去了一场很久远的旅行,这场旅行里没有赶不完的稿子,没有职场里的尔虞我诈,没有长大后的纷纷扰扰,有的只是那抹触碰心房的阳光,以及一张灿烂到温暖了整个花季的笑脸。
  • 末世残暴

    末世残暴

    【女强+无男主】其实这只是一脑残作者的脑残作品,里面除了女主和跑龙套外,严重拒绝男主,因为末世不是用来谈恋爱的时代,而是黑暗的面孔。→_→矮油,我居然能这么正经,我真是被自己帅晕了!文章不规定时间更新,介意观看时间于每日晚上十点哦~
  • 魅灭苍穹

    魅灭苍穹

    虚无混沌的世界里,森林中心一股紫色的光线直冲天际,以地面为交汇点得光球向四周炸开,所经之地连尘埃都消失了,一切归为平静。只是魅一族已经走向了灭亡,只是一缕紫色的光芒在不断的旋转,只听:“一万年,一万年,再等一万年我将向天道创造一个逆天改命的人。天地不仁,我又何必向天道低头”……命运的齿轮已在转动,时间的齿轮已经转起。谁主宰天地,谁主宰沉沦。人世间又会发生怎样的风云突变!
  • 那一抹春风的温柔

    那一抹春风的温柔

    《那一抹春风的温柔》所选小小说都是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具有很强代表性、有影响力的经典力作。通过本书作品,不仅可以折射出活灵活现的人情与世相,而且这一篇篇经短的小小说也可以看作是如今社会的一种别样档案。 《那一抹春风的温柔》由厉剑童编著。
  • 女仆萌妻:一吻定终身

    女仆萌妻:一吻定终身

    年少时的爱恋,经不住似水流年,。为了找回自由,陌大小姐踏上了,女仆之路。“六个月,我忍!”可是不料,陌大小姐还是踏上了婚礼的殿堂~【此书更新缓慢,客官若是喜欢,那么你收藏后慢慢等吧。】
  • 小嫡妻

    小嫡妻

    定云侯文武双全,隽秀温雅,睿智过人,是京师大安城内万人景仰的国之栋梁。上一世,宁珞害得他身首异处;这一世,宁珞可劲儿地把自己推销到他身旁时,忽然傻了眼了——他心里的白月光不是她……这可怎么办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