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7800000047

第47章 海岩乱弹小辑

谈成功

谈到“成功”,我觉得每一个人成功的路线不一样,他面对的情况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才能算成功。比如说“有文化”,很多没文化的人也成功了;或者是“一定要有胆略”,可有些很胆小的、很按部就班的也成功了。这都不好说。就我来讲,我是一个在政府或国有企业这个体制内工作出来的。要成功的话,有两个方面很重要——勤恳、忠诚。这两个方面现在很少被当作“成功要素”来提起。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很少有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我们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按级来的,你没有耐性很难熬下去。我的心态可能好一点,就是说可能从年轻时就在思想上解决了,“功利”的问题,没有那种特别强的目的性。有太强的理想、抱负的人,我觉得会有两个问题:一个,他可能达不到。因为他目的性太强,会给人家的感觉不好,他甚至会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另一个呢,他会很难过,会特累。所以我的生活信条,我是觉得不要有太多的或者是不要有太具体的理想。理想要远一点、虚一点。但是,眼前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女子。

谈幸福

幸福就是幸福感。古代人吃一块烧焦的肉和现代人吃到一顿满汉全席得到的幸福是一样的。人要调整自己、修养自己,才能达到一种幸福。要融人生活、感谢生活,才能永远生活在幸福的状态中。我小的时候有个邻居,是个女孩,她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老想给自己做吃的,今天煮点红豆儿啊,明天弄点山里红啊,煮啊加糖啊捣成泥啊地弄,我看着就烦,她却乐此不疲,然后就特别兴高采烈,就好吃啊!这种我现在想想呢,太哲学了,她太幸福了,她这样的心态太健康了,太好了!她把生活已经享受得如此肆意,比我们这种苦大仇深的好多了。我就要以她为偶像!

谈家庭

因为经历的原由我不太重视家。我希望的家是比较私密的、独立的,我不希望一大家子在一块儿生活,最好是一个人,一个人也叫家呀,独居。回家以后只面对自己我需要个人的空间,否则就像在舞台上演戏一样面对很多人,累也不能有累的表情。并不是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让你放松,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照顾别人就得放弃自己,像四世同堂似的天伦之乐,简直是人间地狱。夫妻之间刚开始和结尾比较好,到最后实际上就是一个习惯,像一个人一样了。

谈男人

男人老一点——当然太老了不行,那就成老小孩了——价值就日趋成熟,而精力,思维又没到老龄人的退化程度、陈旧的程度,所以40岁的男人是二三+岁与五六十岁之间的桥梁,是青年与老年之间的桥梁。

40岁的男人吸收新生事物的能力没有退化,允许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世界,是有缺陷的世界;允许不完美的、有缺陷的人能快乐幸福地生活。

40岁的男人,比较少幻想,比较务实,功利性淡,活得比较放松。像我,在成就感上走得高一点,因此对功利看得很淡,对事物看重过程,达不达到目的是次要的。这与重结果而轻过程不一样。如果看重结果,就会不择手段。这种状态,二三十岁的人是做不到的。有句老话“少看三国老看水浒”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以前我生活得挺累是因为我太执著,很多事情老想做好,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所以我反省以后,觉得这样不好。现在如果说我活这么多年没有白活的话,是把我的目标虚了,把目前的事儿实了,做不成就做不成,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谈女人

我对女性一直是赞美的。男人是要结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女人就不这样,比如对爱情,女人对爱是宽泛的,追求的是一个过程,是厮守,是珍惜,甚至说话、聊天、做爱的过程,都要细细体味,包括抚摸在内的各种奥妙的感觉,男人就不这样,完就完了。

而且从生理构造上来说,女人是包容男人的。所以女人的生存能力比男人强。

女人的心是细腻的,所以她们容易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中心人物。

这个社会比过去更丰富了。现代女性有着更复杂的人生,更麻烦的问题。她们独立性更强,不再是男性的附庸,同时生活、事业、家庭的压力与负担也更重。女人有时候总是希望和男人一样,你能做的事我也行。我不喜欢这样,女人太像男人,可能她自己喜欢,但她周围的人不会喜欢。如果天下女人都和男人一样了,这个世界简直没法过了!太不美好了!我们公司有许多女经理,比较像人们常说的“女强人”,说话风风火火,做事雷厉风行,但她们真正的长处,却是极其女性化的一面。她们与客户谈话、打交道,与同事相处时,还是女性的魅力,就是那种特有的温情、柔软的东西,特别能够让人接纳。

我在最新的一部作品《玉观音》里提到了观世音菩萨,她是佛教流传到中国后,才被演化成女身的。她是“慈悲”菩萨,在佛教里“慈”代表给予快乐,“悲”代表拔除痛苦,也就是说,中国人认为女性更能给他们带来“慈悲”。

女人天生具有母性的本能,母性当中又有一些天然的特质,使女人比男人更温柔、更宽宏大量。男人想找人倾诉的时候,更愿意去找女人。在《永不瞑目》中肖童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女性的普遍喜爱,他是那种从少女到老太太都可以喜爱的男人。因为他让女人心疼,能够触动女人心中最温柔敏感的那一部分。有一次剧组的女孩子们聊天,她们说,也许让一个帅哥吸毒,并不会有太多的感受,吸就吸吧,那是他自找的;但如果让肖童吸毒,她们就会惊奇:“这么乖的孩子也会吸毒?”她们会更加觉得他令人心疼。这就是女人爱的本能。

也许现在的女孩子谈恋爱、结婚都很实际,不会像吕月月那样,不顾一切跟着一个男人跑了,也就是所谓的“私奔”,但我觉得每个女人都暗藏着私奔的心。她即使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也有突然放纵一下自己的想法,只不过现实生活让她不得不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压抑自己的欲望;让她明白,什么事都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当然,这种放纵更多的是思想上的放纵,所以,女性更需要情感消费。

谈爱情

现代社会是物质化的,人们各忙各的,也比较实际,特别是我们国家正处于一种极大的转变过程中,这种转变对人本身来说非常残酷,人们顾不上去关注那些“虚”的东西,像道德与情感,这种关注甚至比在纯商业社会下还要少,但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又是人的本能,人们喜欢我的作品,其实是一种情感消费,人的情感需要宣泄,需要抚慰,而我的作品给了大家这种机会。

《永不瞑目》播出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论,我发现,这些争论都是关于道德与情感的,而不是针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争论。有人说为了国家、公众的利益而去牺牲一个人的生命,以当代的道德观来看是不可取的;而有人却认为,为了国家牺牲个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西方是把个体的生命看作第一宝贵的,我们的道德观与西方不一样;还有人认为肖童是为爱、为了一个女人而牺牲,所以没什么可歌可泣的;相反的观点则是在这个社会里,为了纯洁的爱而牺牲,何尝不是一种美丽?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使《永不瞑目》成为一个论坛。

我喜欢让主人公置身于一种两难抉择中,从小说的写作技巧上来讲,也应该这么设置。有人说现代的年轻人缺乏激情,以自我为中心,爱情也变得非常实际。有些读者问:“你写的这种爱情还有吗?”我心里知道,即使有,也很少,但这是很多人内心的向往,人可以看不到、做不到,但不一定不向往、不感动。我相信,当像肖童一样的小伙子看到一个他非常爱的女人时,那种属于人类本能的激情就会自然流露出来。

虽然这个社会一切都变得现实与快速,甚至爱情也可以“速配”,但从人的内心来说,还是渴望真诚、深刻,甚至轰轰烈烈的爱。

谈写作

我的定位是写北京的都市生活,北京青年的爱情。我想中国最不雷同的作家是我,有点大言不惭。但我现在可以马上写商场、写政治,都可以,而且我想我也有这个能力写好。但我的选择是在写“杨志卖刀”后紧接着写“林冲卖刀”。金庸先生评价施耐庵时说,施耐庵的优秀就在于他敢于这样,别人恐怕是避还来不及。所以我也这样做了,我想让读者看看“杨志卖刀”和“林冲卖刀”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从文学的角度上来说,我想是因为我传统,我用传统的方式来写小说。现在文学界用传统的方式来写作的倒是少数派了,多数人是不遵循传统的风格的。什么是传统?就是在一本小说中有完整的故事,有戏剧性的冲突,有典型化的人物,有贴近生活和时代的善恶观念。现在的小说觉得这样不特别,传统的东西反倒成了一种特别了。

我的小说往往在借爱情表达一些别的东西,如命运、如道德观,以及这个时代年轻人老年人不同道德观的冲撞。在整个社会中个人命运的渺小、不被人重视的无望。《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书,就在表达人的生存状态,导致人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某些关键的岔口,就会选择不同的方向。读者喜欢可能是因为细节、人物的味道不露痕迹的迎合了他们,还有对人物、语言的细微把握。实际上单一的爱情和案情有很多人都这么写过,关键不在于写什么,也不在于怎么写,还是在于水平。况且畅销并不能代表水平。如我能接受金庸,却不能接受琼瑶。我的小说比较传统,有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我不太赞成按主人公的职业把文学分类,文学就是文学,是为了表现人的命运、人的观念。在我的作品里,案件只是背景,主人公不论从事何种职业,他在生活中的状态才是文学主要表现的东西。设置的职业、事件,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生活态度,我的作品关心的是人本身。现在有两种文学深得人心,一种是写老百姓的身边事,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大家看了非常有共鸣,觉得写的就是我的朋友、我的邻居、我的亲戚,特别贴近生活,这种文学是因为熟悉而吸引读者的兴趣。还有一种是写不可能发生之事,与现实生活距离非常远,让人觉得“生活中怎么会有这种事呢”?这也能构成一种欣赏的兴趣,我的作品属于后者。

其实人都爱关心生活中看不到、遇不到的事情,这与猎奇心理不同。当代人的生活看起来比从前丰富了,但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在做着周而复始的事情,我们几乎没有空闲静静地思想。如果有一天,突然被一部小说或影视作品刺激一下,便会调动出内心很多感受和思想。

在创作方法上,我采用了一些好莱坞的模式,即大情节上看上去简直胡编乱造,但人物的语言、感觉,场面的细节等小地方却非常真实。我不喜欢那些大情节非常真实,甚至是真事,但具体到细节、表演上却极其虚假的作品。文学创造应该把假的弄得像真的,而不是把真的变成了假的。

我喜欢在小说结构上炫耀自己的技巧

我的强项是结构,我在结构上的智慧是其他作家不能比的。很多业内人士总结海岩电视剧的“通病”是进入剧情慢。我认为“进入慢”的毛病是先天性的,但是前面好似漫不经心、游离于整个故事之外的那部分内容其实都是有作用的┉┉没有一处闲笔,都为后来情节的推进提供着动力。我的小说的整体结构和快速进入剧情是无法两全的。

说到“言情”,我的确不是一个为言情而言情的作家。我作品中的道德冲突比较多。像《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都是通过案件表现人的情感,通过情感表现人的道德观念、道德冲突。道德冲突在现实社会中是有一定的典型性的,双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冲突起来才有力量。

我的小说是比较传统的,有文以载道的东西。我不愿意被人称作“通俗小说作家”。现在的“通俗文学”中有许多我不喜欢的、和我风格不一致的东西,把我们相提并论肯定是不科学的。比如《廊桥遗梦》是最典型的“通俗文学”作品,但它和琼瑶的东西能划为一类吗?无论从情节和语言文字,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我己经反复地被人归类过了,有什么“公安文学”、“警探文学”、“道德文学”、“法制文学”、“畅销文学”,还有的说我是“商业文学”。而我现在不太喜欢把我归到某一堆儿,归到哪儿都不能说服我,让我安身立命。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懂什么是“纯文学”,什么是“通俗文学”,如果硬要我对号入座,我比较倾向于“畅销文学”。我不太喜欢琼瑶的作品。我写小说玩也好,闹也罢,反正是蛮辛苦的。一下子把我归到他们那堆儿,我就白干了。如果说我的作品是“商业小说”我也没有意见,因为我是从商的,商品这个词儿,在我们心目中是非常崇高完美的,最优质的东西才能称得上“商品”。

我们在工作中提出一个口号;要我们的产品完美无缺。我们还在不断挑我们产品的缺陷,使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着的客人。

在自己的企业里,我是一个合格的商人,在文学上,我自认为是一个有良知的和有基本责任心的作家。我的作品在商业上的成功很自然,不是因为我追求它才如何。我说我的作品都是胡编乱造,因为我不能写我自己的经历和生活中感受最深的那部分,每个作家最敏感的那部分是他自己的宝藏,现在状态我没有能力开发,可能将来不干这个工作了,多读书、多思考之后再去写作。我现在写的更多是感觉上的东西,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谈喜欢的作家

就我看过的,我比较喜欢这么几位:一个是王蒙,我喜欢他早一点的作品(笼者插语:《坚硬的稀粥》),我觉得他现在的作品有一点像绕口令似的……太绕了。我喜欢王蒙是喜欢他的思想性,他像一个思想家,他有比我们更深刻的思考,更宏观的思考。

还有一个是史铁生,他是个残疾人,他的作品,对人的心理的开掘深度是一般作家所不及的。为什么呢?我觉得是由于他肉体相对静止,整日坐在轮椅上,也没有什么社会活动,那他的精神领域就开掘得非常广大,他经常冥思默想。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精神上的巨人,他的东西,即便很简单的事,你会感到他提供给你的更深刻,一般人还想不到这个层次。还有一个女作家,叫王安忆,我很少喜欢女作家的作品,我觉得女作家写得过于细腻,就把人写得不太像人了,不太像生活了。王安忆就非常大气,她的东西比较有历史感,而且她叙述一件事特别从容,文笔也好。还有一个,阿城,他是有学问、智慧的作家,特别有中国的智慧。

谈喜欢的演员

我为什么喜欢姜文呢?我觉得他可能是演员当中看书最多的演员之一。因为挑演员的原因,我到中戏、电影学院去过,我问过一些学生,你们看小说吗?说不看。一本都不看?一本都不看!那你们文学课上什么呢?文学课就是一些名著节选,老师讲讲,然后写一些感想什么的,整部书,尤其是当代作品,整部书看下来的少。我问过陆毅,你看小说吗?他说我看的第一本,可以称作正规文学小说的就是《永不瞑目》,这时他己经快大学毕业了啊!

谈影视文学

我写东西有点儿工厂化,比如说写到缠绵悱恻最激动的地方球赛开始,我完全可以马上停下来看球,属于德国狼犬那类,和中国的藏赘比它有一个优点,就是兴奋和抑制的转化速度特别快。

我在大学里讲《商业时代的写作》时说过,现在的写作不是你要怎么样他要怎么样,而是你要意识到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己经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信息化的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和大工业时代的写作手法、读者的阅读习惯完全不同,上网一点击什么都有了,作家对读者不再拥有知识上的笼罩性。就像索尼公司总裁说的,这是一个信息处理时代。前阵儿读一位女作家的新作,开篇仅女主角在沙发里的坐姿就写满了一页纸,文字流畅,人物跃然纸面,可到底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有兴趣去读这种东西呢?信息量不够,就引不起更多人的阅读渴望。现在的作家有个毛病,我写作,我不讨好观众,你爱看不看,我写我自己感动的东西。我可能跟他们立足点不同,我是从商的,商品在我头脑当中的印象非常崇高,是没有缺陷的,你的全部声誉和信誉构成你的商品。在我们文艺界内部,对商业化的写作、商品化的艺术品定位是比较低档的,和艺术呈对立面。而在一些商业国家像美国,影院都有商业院线和艺术院线之分,按中国人的理解,“商业”一定不敌“艺术”。可实际上只有质量上乘能让观众掏腰包的影片才能进商业院线,艺术院线放的反而是些比较另类或水准不够的片子。

我的创作主要是出于自己的文学兴趣。现在虽然不是一个阅读的时代,也不是一个电影的时代,看电影比看小说的人还小。我在小说《你的生命如此多情》里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这些人非常不幸地生在了一个电视的时代,电视可以让一个本事不一定大的人、一件很普通的商品红得一塌糊涂,也可以让NBA红遍全球。中国的明星里更有95%都是电脑制造的。身在这样一个时代,你要想把你的文学人物你的文学情绪让更多的人接受的话,你就离不开电视。

我觉得不存在文学是否要掉价去搞电视还是坚持你的孤独,应该是时代不同了,你应该用电视的途径把你的文学弘扬开去。每一个作家都会问自己,你希望你的小说是lo万人读还是1亿人读,小说写得再好也不可能有1亿人读,但电视可以,这个“可以”的前提是你要有一些牺牲,要和导演讨价还价,要和每个演员去商量。

现在电视剧不好看的原因不是缺少尹力,赵宝刚这样出色的导演,也不是缺少明星,主要问题出在剧本上。每年23000部(集)的产量,可一年下来你能记住或是有争议的能有几部?大概也就两三部吧,60%都没什么可拍的。我觉得作家去搞电视是应该鼓励的,但作家也有几种:一种是他的作品本身不适合于移植影视的,比如说一个侦破故事就不好改编成相声和芭蕾;一种是可以移植但作家会写小说不会写剧本,因为剧本的创作经验和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小说是不一样的,隔行如隔山,交给别人去改,那这个作家就只有仰天长叹了。

文学和影视本身也不是完全对立的,我的小说为什么部部都能改编成影视,我觉得还是因为我的小说比较传统,所谓传统就是首先有个完整的故事,一个片段几段情绪就不行;再就是要有典型化人物,他们都有正常的职业正常的恋爱正常的喜怒哀乐;另外就是相对简单的主题,小说可以用大量的人的历史和评论,甚至人物的内心独白来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电视剧不行,一切都是动作化的;特点就是情节进展速度快。故事的大结局一般在我写作的开始就己经有了,不过人物的命运都有自己的逻辑,比如《永不瞑目》里原来肖童是不死的,可后来死了,写到那个份儿上只有死了更合适。还有《你的生命如此多情》里的林星,在我原来的构思里是要死的,后来情节发展到没有这个必要了,非让她死反而显得有点儿成心故意要制造一个悲剧似的。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是惟一一部不以警察为主角的作品。我说过,这部戏是写给能坚持到9集以后的人看的,前面的节奏太拖。就像我们写一篇文章,过了一晚上以后再看能删掉好多可有可无的东西。这个戏讲的还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爱情故事,以前有种说法说海岩提供的是“情感消费”,生活中不是没有吗,那就看海岩的书吧,流几滴眼泪也挺痛快的。另外,《你》剧还提出了一个道德冲突也就是中国人的公德和私德的问题。据我的员工反映,看我的作品有两个特点:一是放不下,二是不舒服。

我在写小说时,还是从文学的规律出发投入写作,不是为了写电视才写小说,更不是电视剧出来后再攒小说。

有一点要说明的,并非所有的小说都适合改编影视,有的小说只适合阅读。我的小说很传统,适合改编成影视可能具有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有性格鲜明的人物,二是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有人说我特别会编故事;三是善恶是非的判断是大众可以接受的;四是情节的进展有一定的速度和节奏感。

剧本写出来后我基本就不管了,以后的运作靠投资方和摄制组了。

谈文学创作

我的小说比较传统,有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我不太赞成按主人公的职业把文学分类,文学就是文学,是为了表现人的命运、人的观念,在我的作品里,案件只是背景,主人公不论从事何种职业,他在生活中的状态才是文学主要表现的东西。设置的职业、事件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生活态度我的作品关心的是人本身。

现在有两种文学深得人心,一种是写老百姓的身边事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大家看了非常有共鸣,觉得写的就是我的朋友、我的邻居、我的亲戚,特别贴近生活,这种文学是因为熟悉而吸引读者的兴趣。还有一种是写不可能发生之事,与现实生活距离非常远,让人觉得“生活中怎么会有这种事呢”?这也能构成一种欣赏的兴趣,我的作品属于后者。

其实人都爱关心生活中看不到、遇不到的事情,这与猎奇心理不同。当代人的生活看起来比从前丰富了,但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在做着周而复始的事情,我们几乎没有空闲静静地思想。如果有一天,突然被一部小说或影视作品刺激一下,便会调动出内心很多感受和思想。

在创作方法上,我采用了一些好莱坞的模式,即大情节上看上去简直胡编乱造,但人物的语言、感觉、场面的细节等小地方却非常真实。我不喜欢那些大情节非常真实,甚至是真事,但具体到细节、表演上却极其虚假的作品。文学创造应该把假的弄得像真的,而不是把真的变成了假的。

人从生活中获取积累是不同的,有的是许多具体的事件,有的是各种各样的人物,有的是各式语言。我从来不太留意这些。我对生活积累是设法丰富我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味,寻找对生活的感受。通过这些方面的提高,找到对生活的基本规律、基本逻辑的认识和判断使我对一般事物能够把握得好。至于具体的故事、具体的语言,我从来没有刻意收集积累过。我可能注重对于情感、情趣、生活规律的记忆,这些记忆指导我写小说,告诉我写得准还是不准。其他具体的细节、语言、情节肯定都是编的了,这没什么可回避的,也不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脸在山西,衣服在北京,口音在河南,不是那种“杂集”式的,完全就是生造!没有什么模特或所谓原型。就是编一个故事,融入我对于生活的理解,表现我对生活的理解。

我写小说都不是有模型的,也不是亲身体验,只是一种想象的东西。这些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易找到。如果我的作品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述、对情感的渲染能对读者的生活态度、处世观念以及心灵和情感起到一种陶冶或抚慰,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阅读的快感,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谈爱情小说

爱情小说不外乎两个类型,一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爱情,二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的爱情,人们更愿意看的是后者,所以我写的也是这一类型。

谈人际关系

我是靠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与欣赏坐到今天的位置上的,但凭什么只欣赏你不欣赏他?这是需要研究的。机会都是别人给你的,但反过来说机会都是自己创造的。我上升虽不是很快,但能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我自己曾分析过我的长处和短处,短处是文化程度低,那时没学历也就觉得你没文化。长处一是我虽不刻苦,但我很吃苦,打水扫地我都能千,在基层单位这很重要,关系到你给别人的印象和你的口碑好不好,你要又贪又自私,就没人喜欢你;二是我和人相处比较谦让,不喜欢争,这和我从小的经历有关,我被动,我不追求特定目标,只要这件事做的大家都挺高兴,目标没达到就没达到没关系。所以我在单位是一个招人喜欢的人;有些人可能能力很强,但锋芒毕露,不顾周围人的反应和感受。我从性格上就没什么名利心,走了很多单位,领导和平级都不讨厌我。

这两点形成了我的性格气质,也是我后来的人生所悟达到的境界,吃苦耐劳也是境界。

我爸爸曾评价我“聪明绝顶,不学无术”“无术”是指我没专业,聪明是说我对喜欢的东西会很快掌握。先是人家带我玩,后来人家也不觉得我多余。

比如在机关里让我写份报告的第一稿,人家看了以后,不错呀,不是个光吃饭、光逗大家高兴的家伙。我们那时向领导汇报一件事,处长说,明天向局长汇报,你把材料报上,到了那儿科长汇报,处长补充,我只是拿材料的,但为这件报材料的事,他们下班了,我得干到深夜一两点,把所有的有关材料都看一遍。

汇报时不可能有我说话的机会,但中间局长会不断地问那件事的细节,或者具体数字时,他们不一定记得住,这时是我插嘴的时候了,根本不用翻,叭叭叭就说出来了。几次下来,人家会说:嗯,这个小伙子可以嘛!马上就引人注目。

你得把握好时机,我不多说,只说具体事。至少他会感觉到这人是非常负责任的,好感就产生了,注意力就有了,否则谁注意你呀!

险恶的事也有吧?你往上升时,你不想伤害人也伤害人,遭人嫉恨。

我不和人争这种境界不是开始就有的。我觉得改造别人难,改造自己也特别不易,你得学会压抑和克制,但仍然比改造别人容易。当你把自己改造完了之后你突然发现他也改了:他怎么突然对你友善起来了。

有人说人的成长是一个被加工后重新组合的过程,是有道理的。这种成长的力量是有惯性的,能一直将你推进到不同的层次中。

我是商人,我是旅游服务业的商人。旅游业在国内被人们认为就是吃喝玩乐,实际上旅游业在很多国家都是支柱型产业。我既是投资者又是职业经理人,比如在锦江集团北方公司和昆仑饭店,我任董事长,代表出资人利益,同时在北方公司我又是总经理,还得负责日常运行。

我们是在国内商业法规还不十分健全的条件下经商,很多功夫是在商业之外。在国外几乎都没有“企业家”这个概念了,企业家通常是指创业者,像洛克菲勒、松下幸之助这类人。在国内做生意往往是因人而异,今天和这个人是一套做法,明天和那个人可能是另一套做法。同样在广东做生意,今年和明年政策风向不一样,手法都可能是不一样的。中国企业家面临的是不规范的市场、不健全的法规和时时刻刻在变化的人际关系与政策风向。

我们现在把大量精力都放在了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尤其是内部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工程,任何一个企业家,如果你只懂企业运营,不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根本就站不住脚。你要管计划生育、政治学习,职工分房、思想工作等等,就连夫妻吵架你也得管,什么班子不团结了,谁在背后说谁了,事儿多的是。

谈《便衣警察》的写作

我以前就陆续发表过一些小文章,关于法律方面的学术论文,如正当防卫什么的。我生长的年代是一个文学的年代,当时《红岩》、《林海雪原》等一些书在社会上的影响是很深的,在我那时候认为,文字一旦印成铅字,就成了真理,很神圣。直到后来我在小报摊上买到一些低级小报,什么都有,我就开始彻底转变我的观念,我想我写的肯定比那个好。

我这样想,也这么做了。1982年,我写了《便衣警察》,第一本小说。

写作《便衣警察》的1982年赶上新时期第一拨伤痕文学问题小说的尾巴。我自己由于家庭影响、所受教育,强烈有感于那个时代政治风云对个人生活,特别个人情感生活的巨大影响。我的《便衣警察》与那些伤痕小说又有些不同,很光明,很英雄,很正面,结局也很完美。我也写了少男少女的情感,但特别乐于并自觅地写了政治风云对个人命运的主宰与影响。

谈《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是由一件国际刑警帮助追回中国乐团一把意大利小提琴的案子引起。当然书写出后与原案很不同。主要写一种人文与人本的冲突、警察的职业性与人性的冲突。

谈《永不瞑目》

写《永不瞑目》之前完全不了解不熟悉毒品这块。

写《玉观音》缘于几年前看到一部反映禁毒的专题纪录片《中华之剑》里边有一个专搞化装侦查破毒品案子的公安民警。由于破的案子多,他的身份逐渐暴露不宜在原地原样生活,只好由组织安排他和他的家人隐名埋姓背井离乡。出于对他安全的考虑,镜头前的那张脸被遮蔽上马赛克。看到这,我感到强烈震撼:谁能想象得到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还有这样生括的一类人呢?后来在写《玉观音》时,我想起这人,并把这个人物变成年轻美丽的女性——安心。

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我当过警察,肯定搞过禁毒,所以把贩毒分子和吸毒者写得那么真切。其实,我接手写禁毒电视剧《永不瞑目》的时候,我对毒品的知识基本是空白,我没缉过毒,也没去过戒毒所。我全部禁毒知识来自《青少年戒毒教育》手册、《国际戒毒指南》和我国的戒毒法。从这些书中,我了解了毒品的分类,吸毒人员的分布、吸毒程度的确定,吸毒的危害等等。基本上掌握了毒品知识,写出来不会太外行或出技术上的错误。

我写《永不瞑目》最初是国家禁毒委的同志约我写个禁毒题材的小说,我就写了。当时我连什么叫海洛因,什么叫大麻,都不是特别清楚。后来我就看了一些这方面的科普书,以及国家教委发给中小学生的,告诉他们什么是毒品,毒品有些什么问题的小册子。我从这里面来了解一些关于毒品的知识。了解了以后我吓了一跳,感觉非常恐怖。所以我写了这部作品。一些我的同事看了后都说,一定要给他孩子看。倒不是艺术上怎么打动他,而是他觉得他孩子看了后再不会碰毒品了。

谈《玉观音》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里的林星的选择可以叫大义灭亲,但是大义灭亲要看灭的对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偏偏吴长天不是一个杀人恶魔,甚至在很多方面是道德楷模,被很多人看作成功的偶像,这时的大义灭亲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通俗小说的俗套了。作家是有一定的矛盾性的:把吴长天写得很坏再大义灭亲很容易,但我不希望这样来解释生活。这种复杂性也就是我的作品与一般商业小说根本的差别所在。不过吴长天还不是最典型的,这样复杂性的人物在我笔下迄今为止最典型的应该算是《玉观音》中的毛杰。年轻人会非常喜欢他的善解人意和对爱情的执著,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实际意义上的罪犯,这份复杂的情感判断会更令读者和观众下不定决心。

过去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而现在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都有不同的道德。我的作品只是如实反映了这种道德标准的混乱,并非有意借关于道德标准的争论制造商业性。

谈《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现在的年轻人与我们相比长处在知识与能力上,短处则表现在面对个人利益时比较自私。现在是一个信仰不足的商业时代,而独生子女的一代又没有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他们用不着学孔融让梨了,因为从小就没有这种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跟我们肯定存在着巨大的观念冲突。前不久我听到一首歌唱道:只要自己开心就好┉┉这里面包含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很令人震惊。如果我笔下的年轻人暴露出种种道德上的问题,也许和我平时对他们的一些看法有关。

在中国文化中,私德是大于公德的,儒家道德追求的次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要自我完善然后推己及他——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所以林星的做法在一个法治传统的社会里是很平常的,但在中国行不通。《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中对吴长天的描写最突出的是道德治企,突出表现了他传统的儒家道德观。比如规矩和品德谁更重要,比如吴长天说要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长者讳等,这些观念有积极因素但也有糟粕。如果对私德强调过多,将不利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是眼下,私德大于公德仍然是一个无奈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让观众就道德问题进行充分的争论也许是一件好事。

谈《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我认为我的小说往往在借爱情表达一些别的东西,如命运、如道德观,以及这个时代年轻人老年人不同道德观的冲撞。在整个社会中个人命运的渺小、不被人重视的无望。《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书,就在表达人的生存状态,导致人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某些关键的岔口,就会选择不同的方向。

读者喜欢可能是因为细节、人物的味道不露痕迹的迎合了他们,还有对人物、语言的细微把握。实际上单一的爱情和案情有很多人都这么写过,关键不在于写什么,也不在于怎么写,还是在于水平。况且畅销并不能代表水平。如我能接受金庸,却不能接受琼瑶。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写的是社会底层都市青年的互相帮助、互相拯救,展开了强烈的心理较量。小说反映了都市青年的爱情观,重点表现了由于人们的生存境遇的不同而具有的不同人生态度。小说事件的核相对小一些,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对于我小说的语言是一个考验。

我是想通过一个纯情的故事来表现不同生存环境中的人对事物的选择判断。不同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一个人对爱情的态度。看完整本书之后其实就会忽略缠绵的部分,更多关注人性和生命的东西。说穿了,我其实是打着纯情的幌子,借助年轻人这个载体来反映一些人的生存状态。

“纯情故事只是我的一个幌子。”

谈宠物

我的猫狗都是很名贵的,有只猫还得过全美冠军,狗也是有世界宠物协会的证书,不但血统纯正还很稀有,它们的情感有时是人无法代替的。狗忠实顺从,人也能忠实顺从,但有条件而且是易变的,狗是无条件的,是天性。上班时每个人都有一副面具,回家后看到它们就会很放松,有安全感,并且它们很依赖你。这种你喜欢它、它信赖你的感觉,在人类之间也可能实现,但你要不断地去寻找去碰,找到了也会变质,所以宠物的情感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人总是把宠物当低于人类的非人类看待,这样很不公平,人与自然与生物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都是地球的一员。我曾看过一本书,写的是怎样抚养狗及防病治病等等,最后一章是怎样做狗肉菜。这也许是大多数人对其他生物的认识。我们对待一只狗的态度不是我们说有没有动物性,而是有没有人性的问题。

世界上有两个最著名的公约,一个当然是尽人皆知的《人权公约》,另一个则是我们国人很可能都没听说过的《人与动物、自然公约》。和动物在一起,最能够考察一个人的人性,爱心和善良程度,就好比有的女人考察一个男人是不是善良可靠,就看他是不是喜爱小孩子。和所有养宠物的人没有两样,谈起自己的宠物时就像年轻母亲凑在一起谈论各自的孩子,所有的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的最聪明伶俐的。

它们带给你的有时候是你和人打交道时得不到的东西,而且它们的给予是无条件的。想要得到爱的人就养狗,想要付出爱的人就养猫。因为狗最会看人眼色,拍人的马屁,它打滚撒娇都是为了讨好主人,猫就不同,尤其是波斯猫,高贵矜持,对人爱搭不理,它需要你的爱抚和关注。

同类推荐
  • 心中的大佛

    心中的大佛

    《心中的大佛》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钱币收藏家傅惟慈的随笔集。傅惟慈在书中追忆过往,回顾他年轻时代在抗战时期的求学生涯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翻译工作和故人;记叙了他在翻译中的体会,和对翻译作品和原作者的理解;并对自己游历世界遇到的景色和各色人等进行了怀念。他用温润精致的笔触回望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可谓是傅惟慈的人生思考录:拿放自如,进退得体,强弱有秩,行止成禅。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 刘船词典

    刘船词典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十月》、《北京文学》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共48篇。在书中,作者以自然、朴素、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在生活、工作、交际的点点滴滴。
  • 只想记得这些好

    只想记得这些好

    张冬娇十年散文精选本《只想记得这些好》,唯美,清新,纯静。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岁月美好而温暖。
  • 新子不语

    新子不语

    本书是本别致的杂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60余篇各具风格的文章。该书秉承陆春祥杂文一贯的创新精神,在文体文风、内容编排、装帧设计上均有新颖之处,具有鲜明的个人印记。本书内容包括怪第一,袁枚访谈录,《官场词典》征稿启事,秘书李真“列传”,两只名鸟的身世调查,“我是顶尖科学家”,成人考试手册简编,“爱情保鲜药”使用小知识,“人造处女膜”转让技术等。
热门推荐
  •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佛魂

    大佛魂

    小和尚:师父,你相信天意的存在吗?师父:相信。小和尚:如果魔皇灭世,真是天意所归,那我该如何做?师父:逆天!——本文剧情非套路,小白老白都适合,内涵丰富各种有,三观端正不脑残。书友群:107439912
  • 错嫁冥婚,我的鬼夫很难缠

    错嫁冥婚,我的鬼夫很难缠

    苏瑾原本打算去结婚,可是没有想到一觉醒来住进了小盒子里,身上还有一个人对着她做着羞羞的事!“你……你是谁啊?”苏瑾震惊地看着眼前如妖孽般的男人。“我是你的丈夫!”某男面无表情地开口。“这一定是做梦!”她默默祈祷着。他突然伸手抬起她的下巴,嘴唇压在了她的嘴唇,“不是梦,你昨天已经和我洞房了!”昨天?洞房?等等……苏瑾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没错,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你、你、你是……那个死人?”“我是鬼”他邪魅的勾起嘴角,“娘子,我们该休息了!”
  • 皇上驾到女生宿舍

    皇上驾到女生宿舍

    本来当着好好帝王,突然间兵临城下,被爱妃仇杀的他突然灵魂穿越到了现代N市的一个高中考场上,一半的灵魂在一个高中毕业生李舒雅身体里,两个灵魂互相掐的过程还考上了一所大学,入学后在宿舍里与宿舍里的女生和同班男生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最终获得了同宿舍女生的铁杆友情,同时获得了校草的爱慕。。。
  • 我若为仙

    我若为仙

    我有大定力,当抵狐媚惑!我有大智慧,当断世间乱!我有大勇气,当斩万千魔!我有大悟性,当成永生仙!我若为仙,定诛邪魔保平安;我若为仙,定叫公平临人间;我若为仙,定让乾坤换新颜;我若为仙,定把仙道重筑建!若生为鲲鹏,则海不能容;若生为凤凰,则烈焰新生。混乱大世界出生的易剑南,真心求道,勇猛精进,但凭手中玉如意,荡尽险难终得道!
  • 刺杀三国

    刺杀三国

    前世,他王晨,群魔乱舞,让诸国闻风葬胆。一朝穿越成为王允的侄子,深受王家鄙夷,却有貂蝉这个美貌侍女。王晨:“不管前世今生!我皆不为凡人!身逢乱世,那就让我一统天下。今生我为帝!
  • 半兽人部落

    半兽人部落

    冰棺一出,亘宇震动。血雨腥风!尸伏千里!谁来拯救?
  • 重生回明

    重生回明

    失恋后,悲痛欲绝的他掉进轮回天坑,来到了明朝,成了神秘乞丐于“一半人间”的试验品。隐皇帝朱允文是他的师父,七下西洋的郑和对他唯唯诺诺,明朝三代皇帝拿他没有办法,更有瞻基当他为哥们儿。白莲教、晦朔盟、东瀛绿居、移动风月阁、漠北鞑靼、落英涧天堂部落……均被他征服。朝廷江湖唯他独尊。他是一代剑帝,用至高武学“意杀”征服世界;他只是一个和尚,却能征服所有女人。
  • 最佳灵异拍档

    最佳灵异拍档

    他能听到鬼魂说话,却看不到他们的样子,从小没事就听听他们唠叨。她能看到鬼魂的样子,却听不到他们说话,从小鬼魂的世界在她眼中就仿佛哑剧。当有一天,当他的耳朵和她的眼睛相遇,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历经转世依然痴恋的男女,玩网游猝死报复游戏开发者的亡魂,丽江古城里面哀怨的女鬼,贵州苗寨的邪恶蛊术,……,最佳拍档,带你领略尘世中的光怪陆离。注,这个故事本来6年前就已经在起点开始发了,也A签了,但是由于生活所迫发了6万就太监了,六年来一直在心中完善它,现在重新拾起来,有信心给大家带来一部成熟的作品,求支持。
  • 影帝的锦鲤女配

    影帝的锦鲤女配

    童星出身的冯棠棠,整容失败后衰神附体,堪称收视率毒药。同样是少年成名,凭什么男神颜值一路飙高,分分钟拿影帝?没天理,重生去!上帝:女配脸and运气差,重生只能改一项。棠棠:当锦鲤才是硬道理,颜值不够演技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