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1900000005

第5章 爱默生与超验主义(5)

作为基督教正典的《圣经》,对基督的二性有着充分的论证。早在《旧约》时代,上帝神人合一性就有所体现。《旧约》中的上帝不仅是万物缔造者,而且是世界及人类的主宰,其神性处于绝对主要的地位。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及掌管万物的人类;上帝居于燃烧的荆棘之中而荆棘未成灰烬;上帝降十灾于埃及法老,以及上帝让红海海水倒流,从海底劈出一条旱道让以色列人通过,而让埃及法老的兵卒葬身于水中,都充分显示了上帝的神性所在。正因为上帝是无所不能的神,所以具有驾驭自然、改变常规的神奇力量。然而,上帝的存在是以人类的存在作为参照的,上帝的意旨也总是要通过某些人的行为而得以实现。所以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与以撒立约,与雅各立约,又与摩西立约,让他们成为不同时期的上帝的代言人,甚至降灵于摩西,使之以平凡肉身而行上帝神性之事,所以上帝的人性主要体现在上帝和人类之间通过立约而建立起来的支配与服从、保护和受保护的关系上。同时,上帝所制定的一切律法也是针对人类,尤其是针对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而言的,人是执行律法的主体,这也是上帝人性的又一表现。到《新约》时代,基督人性与神性的结合则更加密切、更加完美。基督耶稣以上帝独生爱子的身份降临人世替人类赎罪,但他又以凡间处女玛利亚为生身之母,由玛利亚感灵怀孕而生。一方面基督是从永生中来,在产生人类和万物之前就存在,“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耶稣不是有别于上帝的其他神,而是集父、子、灵三位一体的神。按圣善的灵说,是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因为“人看见了我就看见了父。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另一方面基督又是有血有肉有骨的人,而且“按肉体上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所以,从耶稣诞生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再到被天父召回天国,都可以看出基督是人性和神性的统一。基督是完完全全的神,又是实实在在的人,基督的升天是神性的体现,更是人性的升华。

所不同的是,《旧约》中强调的是上帝的神性,而《新约》中基督的人性却得到极大的发扬。《旧约》中的上帝是一位严厉的判官,他事无巨细制定出各种法规条款作为以色列人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人类只是上帝的仆从,必须全心全意服从上帝的旨意,守上帝的“约”。按约行事则受奖励,背约行事则受处罚。据《师士记》中的记载,以色列人六次违背上帝旨意,因而六次被上帝置于敌手,后来因为虔心忏悔又六次受到上帝的拯救,他们的这番经历就足以说明人对上帝只能毫无条件地服从而没有任何自主权和选择权。相形之下,《新约》中的基督因为直接道成肉身降临尘世成为替人类赎罪的羔羊而显示出他极大的仁慈和爱心。他多行善事,广施周济,力图解除世人的许多痛苦忧患,最后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以拯救人类,正是充分表明基督对人类的关怀和器重。耶稣提出人类仅凭信仰就可以得救,而不是简单的因循守旧、生搬硬套教条,从而肯定了人的作用和价值。耶稣说“因为上帝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世人因他得救”,又说,“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这样,“人”不仅成为“神”所爱的最终目标,也成为“神”为之服务的对象。基督人性位格的上升,极大地提高了人的地位,将人的价值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如果说《旧约》比较符合封建社会的皇权思想和等级观念,《新约》则更接近资产阶级看重人权并要求打破封建等级观念的理性潮流,从而成为西方社会“天赋人权”,“人人生来平等”的民主思想的基础。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总是能反映出社会思潮和时代的需要。

16世纪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要求废除教皇的绝对权力,从《圣经》出发,在肯定基督二性的同时,强调基督人性的提高,为处于萌芽阶段的资产阶级及其革命做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而美国19世纪出现的超验主义,作为一神教论和欧洲浪漫主义结合的产物,也成为美国摆脱旧大陆影响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的理论先导,促使美国开始从意识形态方面摆脱欧洲的传统束缚。爱默生提出“精神”、“超灵”或被世人称之为父的上帝无所不在,但人与上帝的关系的建立完全取决于人,个人可以直接和上帝建立关系,无须经过教会这一中介。既肯定宇宙存在超乎自然的力量,又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是人文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延伸,或者说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就是立足于《圣经》,站在基督二性既分离又统一的立场上提高基督人性位格的人文主义学说。

首先,爱默生在其被称之为“超验主义之圣经”的《论自然》中指出:自然界是由自然和精神组成的,自然总是披着精神的色彩。所以自然景观是否优美雅致完全在于人的喜怒哀乐,产生愉悦的力量不在于自然本身而在于人自身或人与自然的和谐上。自然是精神的意象,人可以凭直觉感受自然的奥秘,人因此成为神或精神的一部分。这样爱默生就把人提高到与神等同的地位,从而肯定了人的作用和价值。任何人只要潜心修养,洁身自好,就可以成为完人。这种思想与基督教“因信称义”的教义完全吻合。耶稣认为人凭信仰就可以得救,所以在耶稣行善周济和讲道的过程中,许多人的病痛和忧患就因为信仰上帝和耶稣而得以解除。耶稣不止一次说过“信可救你”,上帝的应许因信而实现。有了对上帝和耶稣的“信”,不仅盲人可以复明,瘫痪者站立行走,疑难病症可以不治而愈,而且“义人必因信得生”。爱默生也说:“一个人如果有一颗正义之心,上帝的平安、上帝的不朽、上帝的权威随着正义进入他的身体。”可见,个人成就的决定力量就从神而转向人,人掌握了决定自己命运和前途的主动权,就使得人的潜能的发展具有了广阔的前景和极大的可能性。

其次,从《旧约》到《新约》,我们可以发现人与神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成了神人关系中的主体,而上帝退居为客体。上帝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人通过信仰得到拯救从而获得永生,而不再是单纯为了对人类进行奖罚。耶稣甚至认为上帝的存在也是通过人得以实现的,因为人是上帝的殿,上帝居于人心当中。正是因为耶稣肯定了人的伟大,爱默生才认为耶稣是真的先哲。在《新约》中耶稣替门徒洗脚并称他的门徒为朋友,而不像《旧约》中的亚伯拉罕、摩西、约书亚等一律被称之为上帝的仆人,就充分展示了神人之间关系的转化。耶稣爱门徒,但他更爱人类,他对人类的爱心则体现在他为了人类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他一再表明他道成肉身降世不是为了定人的罪,而是为了替人类赎罪,是为了让所有的人因蘸着他的血得救。正是基于这一思想,爱默生提出了宇宙为人而存在,宇宙是每一个居其中的个人的财产的观点。既然神和宇宙为人而存在,人就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潜能是无限的。有这种信念作为基础,人才有可能想方设法去依靠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挖掘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潜在能力,进而成就一番事业。所以说爱默生所倡导的自信、自尊、与自助正是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

第三,作为犹太民族史的《旧约》原是犹太教的戒律,唯有《新约》才是基督教信徒自己创立的经典。虽然基督教将《旧约》奉为信仰的基础,肯定了上帝主宰世界的绝对权威,但却通过《新约》对某些教义进行了重新解释,即对《旧的》中非理性的成分作了理性的改动和增补。比如耶稣一再强调信仰上帝要注重实质、注重内心修养而不是流于形式或生搬硬套教条。受割礼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受上帝的约,真割礼是在心里,在乎灵,而不在乎仪。耶稣教诲人们不必一味因循守旧,必要时应摆脱传统教规的束缚。所以,耶稣本人也在安息日救济世人,因为他坚信安息日是为人设立,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人要全心全意行上帝的道,而不是洗净了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

爱默生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耶稣是历史上唯一欣赏人的价值的神。他主张个性解放,摆脱传统礼教和文化的束缚,使个性自由发展,弘扬个人的价值,倡导个人奋斗,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并相信个人可以通过奋斗而获得成功。这些主张成为后来影响了美国人许多年的“美国梦”的思想基础,为人的潜能的发展提供了实现的具体途径,也为虽然获得独立,但在各方面仍深受欧洲大陆影响和束缚的美国人提供了行动指南,对当时社会的进步无疑是一种推动力。

最后,《新约》中有大段的关于真财宝和财主穷人的论述,告诫人们要注重道行而蔑视世俗的财富,也成为爱默生反对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主要依据。19世纪正是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阶段的时期,美国独立后,资本主义也得到很快的发展,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日益明显,严重影响美国人的思想意识。爱默生引用《圣经》中《哥林多前书》的原话“肉体撒下去,精神升起来”表明人的基础在于精神而不在于物质,所以人应该追求精神完美而不是物质财富。同时,爱默生在他的《美国学者》一文中,对社会现实妨碍人的全面完美的发展也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但在现实中却成了碎片,是因为社会力量扭曲了人的本性和初衷。超验主义提出自然界是美德的源泉,而人类社会是堕落的根源的观点则从另一个角度为《圣经》对世俗荣华富贵的蔑视提供充足的理由和有力的证据。

总之,超验主义思想在许多方面都与《圣经》和基督教义有着密切的联系,爱默生在他的作品中大量的引经据典,援引《圣经》中的原句,也说明超验主义是以《圣经》为基础的,或者说爱默生以《圣经》为蓝本,从不同的侧面对基督的二性说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诠释。超验主义极大地肯定了基督的人性和人的作用,是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个性解放的赞美诗,表现了爱默生对人性完美发展的可能性的期望和信心。

爱默生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曾深刻地影响过美国人的世界观;爱默生在他的超验主义中所表现出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极大地鼓舞了正在成长和成熟的美国民族。他的哲学思想、美学观点和文艺理论无一不渗透着强烈的人文主义倾向。超验主义不仅一度成为美国人的道德指南,而且在美国知识界和文学界引起了一场革命。作为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和一代散文大师,爱默生的文艺思想及创作风格影响着从19世纪的麦尔维尔、惠特曼到20世纪的罗伯特·弗罗斯特、华莱士·史蒂文斯等几代美国作家。正是这些卓有成绩的作家的共同努力,才使得美国人的思想和文学创作日益走向独立和繁荣,从而开始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美国民族文学。爱默生将人和自然看成精神的意象,引发了象征主义文学在美国的兴起,并使之成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如果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爱默生认为自然美不仅在于自然本身的和谐与优雅,而且和人的情感息息相关,则是继承和发扬了自古希腊以来的古典美学中有关美的标准的传统看法及美的存在主观论观点。他认为自然景观的存在虽然是一种客观现实,但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却因人而异,同样的大自然,“既可作喜庆场合的陪衬,也同样能衬托悲哀的事件”。爱默生关于自然美的完美完全取决于人的精神因素的看法正说明了美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阐述了爱默生“世界因此是为了人的灵魂而存在”的观点,从而为爱默生赞扬人性解放,肯定人的价值的人文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爱默生主张破除传统习俗的限制,使美国人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使文学创作在文体和主题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建树。他说:“我们依赖旁人的日子,我们师从它国的长期学徒时代即将结束。”他呼吁美国作家不再局限在欧洲的传统当中,一味模仿旧大陆的陈腐,而是将目光转回到美国这个新兴而有生命力的大陆上,开始描写新大陆的人、新大陆的事及新大陆的思想。因为“模仿不能超过它的模特儿,模仿者注定是要做毫无希望的平庸之辈。模仿就是自杀”。从文学的角度说,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无论在风俗习惯还是在自然风貌上都有着欧洲大陆无可比拟的粗犷豪放与清新纯朴,“一度被急于远赴他国的作家们踩在脚下,不屑一顾的材料,如今突然重新发现而且被认为是远比异国风情更加丰富多彩的素材”。将着眼点放在美国本土,挖掘新的题材,表现新的社会自然风貌和道德价值观念,不仅可以让旧大陆对美国这一新兴的国度有全面深层的了解,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促使美国文学逐渐形成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性和创造性。

爱默生主张用最高尚的艺术来描写最平凡的事物,极大地拓宽了文学艺术可以涉及的领域,使文学体裁和内容大大增加。他肯定人和自然都是精神的一部分,认为“了解自我”就是“研究自然”。所以自然界中一切细微琐碎的事物都因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而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美国从独立之日起就主张平等自由,美国社会是平民居多的社会,而不象旧大陆各国皇室贵族繁多,特权阶层兴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过分讲究风雅的贵族文学不仅缺乏欣赏阶层而且缺乏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因此文学作品的重心自然应该放在平民大众和与平民大众同时存在的平凡事物上,正如爱默生所说的那样:“作家们不再讴歌崇高与美的事物,而转向开采与加工那些卑下而普通的眼前生活。”所以“穷人的文学、儿童的情感、街头哲学、家庭生活的意趣,这些全都成了当前的话题”。这种观点指导下产生的文学创作就会更接近生活,更接近于社会现实,因而更具有普遍性和真实感。从文艺和现实的关系来看,只有真实地反映现实的作品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社会价值,爱默生的观点无疑为美国本土民族文学找到了发展的方向。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 “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华罗庚》由李景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华罗庚》记述了华罗庚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本书从古到今,以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各界名人为本,讲述了121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有趣故事,使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全面了解俄罗斯大国千百年来逐渐发祥、繁衍,相互对立、统一,盛衰兴亡、日益演进的复杂历史。
  •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初春,江南又染新绿,本应充满生机的季节,却因连年战火,仍是一派肃杀之气。自元旦过后,传入宫廷的消息更难令顺治帝兴奋。南明定西侯张名振,兵部侍郎张煌言率师自长江口溯江而上,入京口,登宝山,望江宁(今南京),逼进明孝陵。
  • 明朝一哥王阳明

    明朝一哥王阳明

    在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作者不止步于写一本通俗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本文主要内容为朱少连的故事、钟竹筠的故事、吴光浩的故事、詹谷堂的故事、袁文才和王佐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富豪必备的十大素质

    富豪必备的十大素质

    本书通过研究中外富豪成功的经历,总结出富豪必备的十大素质。分别是:敢于梦想;丰富的想象力与远见;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多谋善断;强烈的冒险天性;果敢坚毅,知难而进;诚信为本;合作精神与团了组建能力;财商;勇于创新。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本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
  • 噬神之魂武天下

    噬神之魂武天下

    灵武大陆一直流传着则神秘的传说:得混沌,成武灵。得五行,裂魂变。控魂印,掌天下。破洞天,踏轮回。化阴阳,衍造化。轮回破,阴阳成。造化出,乾坤定。少年李天,在晨练回家路上得到混沌珠,从此成为真正的灵力武者,一手掌天,一手掌地,魂武双全,一段热血的传奇,一曲谱写巅峰……已创建Q群:噬神族一群:236147724
  • 生生世世爱:玥色倾心

    生生世世爱:玥色倾心

    “你当真这般恨我?”皇甫歆,他带着无尽的忧伤问道。尉迟玥,她没有回答,却握紧了手中的刀子狠狠的刺去……血,一滴滴的散开,空气中的血腥味让她几近疯狂,飞奔而出,大喊着:“我不是你的王妃!”他愣住,未加阻拦,胸口的痛根本无法抵过内心阵阵的抽搐,仿佛那刀不是刺在胸口而是在心上生生剜了血肉一般……而她的心也再次被扯碎,刀刺中的不是他的胸口,而是自己的心。爱情,在种种误会还没有解除时已经去了地狱……
  • 僵尸男神住隔壁

    僵尸男神住隔壁

    你有没有好奇过,你的隔壁住着什么人?尤其是,当他还是一个超级大帅哥的时候。反正我好奇了,结果……我的命运就被完全改写了。
  • 超级捕鱼机

    超级捕鱼机

    “叮,恭喜您,捕捉到了可以通往修真界的使者,现在将进行传送……”不知怎么回事,原本还迷迷糊糊,在床上正嗨的吴天,瞬间就来到了一个极为陌生的地方。“叮,恭喜您,捕捉到了太上老君药童,得到了炼丹术和九转金丹一枚。”“叮,恭喜你,捕捉到了巨灵神,得到了上古炼体决。”“叮,恭喜您,捕捉到了龙三公主,并且得到了她的芳心,水系法术威力增强一倍。“………………看着这么多的东西,吴天两眼冒光,直接感叹道:“海洋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宝藏啊,古人诚不欺我……”咦,先等等,这句话,好像是现代人说的。
  • 试炼地

    试炼地

    “懦夫与无能者的坟地,神明伊始的摇篮!”某腹黑小精灵举起粉拳,高呼道。“哈啊——是是是,摇篮!”苏叶打了个哈欠,附和着,一副浮夸的“我很忠心”模样。嗯,这是天然呆苏叶被无赖系统强上身的故事,是个被上,咳,悲伤的故事。且看被拐到试炼地的苏叶,如何披荆斩棘,从十万怪物里杀出一条回家的路……“成神什么的,谁喜欢谁去啊!”有日常,有战斗,有游戏,有都市,有仙侠,有科幻,这是我心中的世界……欢迎诸位进qq群一起探讨,群号:559882166
  • 霸王本纪

    霸王本纪

    ——自项王而后,历史成了帝王将相的厚黑史,整个民族失去了人格与道德的底线;自项王而后,项羽之后,中国再不是英雄的历史!自项王而后,人们再不崇拜英雄,只崇拜结果.——斯为此书,斯为序!——纵观起点写楚汉类的上百本书,包括我很欣赏的《吕汉》,其实写到后来都有本段历史很难继续架空之感!而为写此书我整整做了近半年的史籍整理,感觉项羽真是一个被后人误读了2000年的豪杰,要是能通过此书告诉各位一位相对来说比较真实的霸王,应该也算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吧!
  • 闪婚萌妻,征服亿万总裁!

    闪婚萌妻,征服亿万总裁!

    新文《隐婚老公太野蛮》:http://novel.hongxiu.com/a/1320023/请猛戳【加入书架】,O(∩_∩)O~。*一场意外而荒唐的午夜缠绵,她却从不知那晚的男人竟然是……*黎皓远,34岁,香江最炙手可热的钻石单身权贵,名下产业数以亿万计。家族企业濒临破产,安妮无计可施不得已利用了一下高冷矜贵的黎大公子。却被他暧昧地抵进女洗手间,“一回生二回熟,我很期待你今晚的表现。”躲开男人灼烫的气息,她心虚不已,“黎总,我很抱歉造成您家人的误会——”可是黎先生说,“我需要一个妻子。”而年仅22岁就被迫扛起沉重家业的唐安妮,更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撑。*各取所需的婚姻。她选择埋葬掉那段楔入骨髓的青春疼痛,努力扮演好黎太太的角色。直至那晚,他解开腰间的皮带,冷笑着拍上她的小脸,“小丫子片子,我还不信治不了你了!”她大惊失色,“黎皓远,你别乱来!婚内强……也是犯罪!”男人凉薄的唇却将她最后的一丝抵抗也狠狠碾压掉,“你以为我还有退路吗?对你,我早已经罪孽深重……”*全香江都知道,黎皓远的心里住了一个女人。一个让他甘愿放逐自己,十年空窗仍相思刻骨的心尖宠。可是,最后他却出人意料地将唐安妮纳入了他殷厚的胸膛里,不但许了唐氏一个辉煌前程,也许了她万千宠爱。唐安妮说:黎皓远根本就是一个居心叵测、觊觎不轨的阴谋家。黎皓远却说,这世上他唯一觊觎的,不过只是一张在青葱岁月里历久不褪的清丽小脸而已。*【离婚篇】黎太太拖着行李离开的那个清晨,黎先生醉眼惺忪地从身后圈住了她的腰,“要走,也得带上我一起。”黎太太怒:“无耻!你明明还一直喜欢她的——”一向优雅从容的黎先生难得爆了粗,“对,我无耻!我TM什么女人都不要,就要他的安妮!就要他的安妮做我的黎太太!”黎太太满脸黑线:“……”黎先生,还没有酒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