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1400000037

第37章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重构(1)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内容。它对于实现司法公正,体现诉讼正义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诉讼证据制度已日益成为法学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的共识。正如有学者所言:“任何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先进与否,最终均取决于它的证据制度。”回顾近十年来司法改革的历程,审判方式改革也正是围绕证据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而渐次展开的。证据制度作用日显,既反映了人们从对实体公正的不懈追求到对程序公正日益重视的观念转变,又折射出人们对诉讼机制及其功能不断深化的科学认识和正确定位。如何在现代诉讼程序公正和效率价值理念上,建构科学的证据体系是个极为迫切而又关键的问题。

本章所要探讨的是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问题,它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曾指出:“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和灵魂。”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由于深受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影响,造成了诉讼证明标准“泛客观化”现象,要求民事及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也必须像刑事诉讼一样,达到客观真实的程度,符合实事求是的要求。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这一定位,其危害性已有学者指出,一方面,使许多案件久拖不决,抑制了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使社会公众对司法审判产生重大误解,以至于任何人都可以站出来随意“挑战”某一司法裁判的客观公正性,极大地损害了司法审判的权威性及必要的尊严。因此,本章将结合证明标准的一般理论,反思我国传统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非正当性,探讨重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立法依据和实践意义,并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适用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以及对相关制度的更新与完善提出建议。

对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一般理论的理解与阐述:两大法系的比较与分析

尽管在各种证据制度中,证明标准的确定,有其深厚的历史原因和社会根源,在证明标准的功能与作用上,两大法系无疑有着比较一致的认识和看法,这就为我们研究和揭示证明标准的一般理论带来了可能性,从而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标准的重构,提供可资借鉴的合理资源。

一、证明标准的含义

由于法律概念在词源意义上不同表述,以及在法律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关于证明标准的定义,人们从不同角度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艾里欧特(Elliot)认为,证明标准是“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举证的分量相对于对方当事人举证分量来说,应当超过多少?”摩菲(MurPhy)认为,证明标准是“指履行举证责任必须达到的范围或者程度。是证据必须在事实审理者头脑中造成的确定性或者盖然性的程度,是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有权赢得诉讼之前使事实裁判者形成确信的标准。”布莱克(Black)认为,证明标准是指“特定类型的案件所要求的证明负担(burdenofProof)。”我国有学者认为,所谓证明标准是指“法律规定的运用证据证明诉讼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证明程度。实际是衡量是否证明的尺度。”从上述关于证明标准的不同定义表述,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其一,证明标准是负有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就其主张的事实予以证明应达到的水平或程度。也就是说,证明标准是指为了避免遭到于己不利的裁判,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履行其责任必须达到的法律所要求的程度。

其二,对于法官而言,证明标准是法官对当事人的证明活动进行法律评价的依据,如果当事人履行证明责任达到了法定的证明标准,法官就应当认定该当事人的诉讼主张成立。反之,法官则应判定其诉讼主张不成立。

可见,法律对证明标准的设定,对参与诉讼的各方均有约束力,既作用于当事人的举证行为,也作用于裁判者的裁判行为。因此,所谓证明标准是指法律关于负有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运用证据证明争议事实、论证诉讼主张达到何种程度,方能使审理者形成内心确信,从而确认待证事实为真或伪的程度性要求。

二、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种类

考察各国关于民事案件证明标准的不同规定,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盖然性占优势(onaPrePonderanceofProbability)标准,也称优势证据、或然性权衡标准。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需把其主张之事实证明至存在比不存在更为可能的程度。例如英国学者彼德·莫菲认为:“在民事案件中,证明标准无非是要求或然性权衡和盖然性占优势的标准,也就是说,足以表明案件中负有法定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就其主张的事实上的真实性大于不真实性。”

2.高度盖然性(thehighdegreeofProbability)标准,也称内心确信标准。指依据日常经验可能达到的那样的高度,疑问即告排除,从而产生近似确然性的可能性。高度盖然性标准一般要求事实裁判者的内心确信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

3.客观真实标准。它是指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要达到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相一致的高度。如有学者认为:“在诉讼证明上,就是认定案情必须达到客观真实。具体的标准就是做到案件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定、充分。”在民事案件中“盖然性占优势”标准,一般为英美法系各国所确认,“高度盖然性”标准一般为大陆法系各国所强调。而关于客观真实标准则为我国诉讼理论所坚持,并被认为是我国传统诉讼理论证明标准上的通说。

三、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特点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特点是指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在各个层面所反映出的不同属性,了解其特点,对司法审判人员在具体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运用证明标准,以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具有积极的作用。

1.层次性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不同性质和类型的民事案件所要达到的证明程度有不同的要求。如在英美法系,对某些特殊类型的民事案件,如口头信托、口头遗嘱、以错误或欺诈为理由请求更正文件等,则确立了比普通民事案件更高的证明要求,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提供明确的及令人信服的证明。正如丹宁勋爵所指出的“占优势的盖然性标准是一个灵活的、多级的证明标准,其中包含着许多差别和优势不同的情况,因案而异,取决于诉讼客体的不同。”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也把民事案件分为一般案件和特殊案件,不同案件运用不同的标准。

2.阶段性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阶段性是指一个民事案件在不同的诉讼阶段、针对不同的事实在证明程度上有不同的要求。在英美法系,依据诉讼阶段的不同,当事人分别承担说服责任和推进责任,证明标准因说服责任和推进责任而异。承担说服责任的当事人,其证明要求要达到“清楚的、明确的和令人信服的”标准,而推进责任只要达到能使事实审理者认为具有审理起诉或者继续调查审理的必要性就足够了。在大陆法系,就民事程序上的有关事实,德、日两国采取差别对待的做法,即在证明标准上有证明与释明(或称疏明)之分。释明适用的对象,限于某些与实体权利义务关系无关的程序上急需解决的事实。

3.主观性

所谓诉讼证明标准的主观性,是指案件事实是否证明到证明标准所要求的程度,是依据事实裁判者是否形成对待证事实真相的内心确信。换言之,虽然证明标准是确定的,但衡量证明活动是否完成,是否符合证明标准的要求则完全取决于裁判者的主观认识。如大陆法系的证明标准与法官的自由心证联系密切,即法官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所形成的那种内心信念的“心证”,当这种“心证”达到深信不疑或者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便形成确信。在英美法系虽然有一系列的证据排除规则,对法官的自由采证构成了层层屏障和制约,但是,一旦到了对证据的判断上却与大陆法系法官一样实行较为宽泛的自由心证主义。这是因为,采证涉及对客观材料的取舍,而判断则完全属于主观上的作为,因此,任何证据规则都难以构成对人的主观上这一短暂时空内思维的束缚,就此而论,英美法系法官在对证据进行判断的主观状态上与大陆法系法官在自由心证主义下的主观状态没有什么差异。

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传统理论认识的反思:对“客观真实”证明标准的质疑与批判

长期以来,我国民事诉讼依附于刑事诉讼,民、刑诉讼证明标准均采用“客观真实”标准,因而理论界称之为一元证明要求。其主要内容是法官判案要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而且“对全案证据综合分析判断,只能得出唯一的结论,不可能再有其他的可能性。”然而,随着人们对诉讼价值和诉讼规律科学认识的日益深入,以及对通过正当程序发现真实的日益重视,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司法界,对这一诉讼证明标准均提出质疑。

一、不利于体现民事诉讼的自身特点

对民、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不加区分的做法,与我国长期以来“民刑不分”、“重刑轻民”的观念以及民事诉讼依附刑事诉讼的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民事诉讼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理论上对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研究尚属薄弱,立法上也未作具体的差别性规定,实践中亦忽视民事案件本身的特殊性,而一体采用一元证明要求。对此,许多学者已提出质疑。众所周知,刑事诉讼涉及人的自由,甚至生命,因此对认定一个人的有罪判决就必设置一个较高的证明标准,以切实维护人权和人的尊严。而民事诉讼中,其实体权益属私权性质,当事人可以主动放弃权利,可以进行调解等,因此,其证明标准显然不如刑事诉讼要求的那样严格。正是建立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英美法系在民事诉讼中采取的是“优势证明标准”,而在刑事诉讼中采取的则是“排除合理怀疑”标准。观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亦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如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第16卷)所述:“刑事原告的责任远较民事原告为重。

当证据显然不足时,应该释放被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不加区分的一元制证明标准,显然没有注意到民事诉讼相较刑事诉讼所具有的特殊性。

二、不利于实现民事判决的正当性价值

在此,结合一起人身伤害赔偿案件加以分析,孙某、王某(系夫妻)因与邻居白某为琐事发生矛盾,于某日下午趁楼内住户上班不在家之机,持棍棒冲入公用厨房内殴打白某。白某拿起菜刀欲自卫,孙迅即夺过菜刀,将其左手无名指尖切下1.2CM一截后逃回家中。白某带着血手指前往派出所报案,派出所以邻里纠纷为由不予处理,该女在派出所干警的劝说下前往医院治疗。后白某向某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身损害赔偿。两被告人在答辩中承认发生纠纷的事实,但不承认白某手指系由其切断。庭审中该女举出派出所报案证明、医院门诊病历、医药费单据、断手指一截及伤残左手等为证。在被告人否认的情况下,法庭竟让白某继续举证被告行为与其左手伤残的因果关系,即其左手伤残究竟是否由被告行为所致。白某终因举不出摄像式的证据来说明这一点而被一审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应该说类似的判决在审判实践中绝非少数。其直接原因缘自法官对“客观真实”标准的绝对追求,从而在民事诉讼证明活动中产生了形而上学、不切实际地追求证据确凿、充分的倾向,导致司法判决的非正当性。

三、不利于营造尊重司法的法治意识

正如有学者指出,让法官坚持“客观真实”的证明要求,“就如同老师告诉学生,答题的答案要正确,而实际上并未告诉学生标准答案一样,实际上并未为法官提出具体的证明标准。”而没有一个明确的证明标准作为参照,必然导致相同情况下案件判决结果不一致、不统一的情况。如此,司法公正何以确保、司法权威何以树立。同时,建立在对“客观真实”绝对追求的基础上,法官在证据尚未达到“确实、充分”的基础上,不敢贸然下判,其导致的最大弊端就是司法效率的低下。法谚云:“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尤其是民事诉讼大多因财产权益争议而引发的,因此效率在民事诉讼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如果一件事实以盖然性证明标准就能证实,却要求事实裁判者在确实、充分的标准上予以证明,就等于无端让当事人耗费过多的金钱和精力。而且由于证明标准过高,有些案件事实长期得不到证明,会造成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处于一种不稳定、不确定的状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因此,重构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使其具有确定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是当前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理性思考: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之提出及其确立的理论基础、立法依据与实践意义

一、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之提出

由于目前我国诉讼理论和实践中所坚持的“客观真实”诉讼证明标准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因此,重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业已成为推进证据制度改革、确保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的关键。现在有关专家正在起草我国第一部《民事证据法》,据参与该立法的有关专家介绍,民事诉讼“优势证据”证明标准,在几乎没有争议的情况下,被法学界所引进。显然,《民事证据法》(专家建议稿)中的“优势证据”标准是借用了英美法系在证明标准上的概念。毕玉谦博士认为,从盖然性上理解“优势证据”证明标准的含义,就是“盖然性占优势”。笔者认为,须进一步明确的是,英美法“盖然性占优势”标准与大陆法系的“高度盖然性”标准有何异同?质言之,缘何在我国《民事证据法》(专家建议稿)中舍大陆法概念而转采用英美法之概念。但在证明标准概念的引用上,采大陆法系“高度盖然性”概念似更为妥当。其理由如下:

同类推荐
  • 法国行政法

    法国行政法

    本手册阐述一般行政法。它概要地阐述了法国大革命至今法国行政与行政法的历史沿革,是行政与行政法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入门必读的著作。本书的第一部分涉及单方面行政规章和契约,叙述了行政权力的职能和合法性原则。第二部分研究行政组织,即行政组织的一秀原则(中央集权—地方分权),行政系统产生的问题,对国家行政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叙述。第三部分分析行政活动(行政治理,公共服务),以及这些活动的后果,即行政责任。行政诉讼(行政司法及其权能、行为)是本书第四部分的内容。本书非常适于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和行政机构竞争考试的应试者阅读。它同样有益于希望了解行政法基础的人。
  • 每天学点法律常识(全集)

    每天学点法律常识(全集)

    本书犹如一座桥梁,一头承接着法律,一头开启了民众,它在朴素中蕴含着伟大和奇迹。只要我们认真地学习本书介绍的知识,领悟本书作者——一名执业律师分析案件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我们每一位普通公民都可以逐渐的修炼成“法律武功”,从而更好的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运用自己的思维,来评判每一件事情的“是非曲直”。
  • 刑法

    刑法

    袁继红、楼伯坤主编的《刑法(第三版)》是法学专业的一门核心教材,包括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两门课程,本教材在编写的总体思路上采用新颖的编写体例,在核心理论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理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将法律的程序性规范与司法解释中的具体规定融会贯通,通过典型生动的真实案例分析训练学生的刑事法学的实务应用能力。
  • 农民怎样打官司

    农民怎样打官司

    《农民怎样打官司》具体介绍了与打官司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怎样打民事官司、怎样打刑事官司、怎样打行政官司及怎样写诉状等。
  •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个人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自行放弃,而且权利和义务具有交叉性,如教师教书育人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学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属于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并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本书就是从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出发,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把我国的法治发展推向更好的发展。
热门推荐
  • 罪档案:焚心祭

    罪档案:焚心祭

    江京市豪华会所“潇湘”第一天开张即遭劫持。劫匪向闻讯赶到现场的警队巴渝生提出的唯一条件,是要女心理师那兰前来谈判,而那兰却在劫案发生前,与记者朋友郭子放受神秘人邀请,进入了“潇湘”错综复杂的建筑群。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潇湘”会所爆炸,三人当场死亡,人质纷纷跳楼逃生。但令巴渝生困惑不解的是,除了当场被炸死的劫匪,其他两名劫匪竟消失得无影无踪,幸存人质们的说法都各自破绽百出,唯一与劫匪谈判过的那兰更是陷入了昏迷状态…… 《焚心祭》是“罪档案”系列长篇悬疑小说的第四部。
  • 吴家有女初长成

    吴家有女初长成

    吴欣,五家的三小姐,父母的宠儿,哥哥姐姐悉心爱护的小妹妹,小日子过得无忧无虑。随父母兄姐回到京城,她的亲戚一下子多起来了,长兄娶妻、长姐出阁,二姐招夫婿.......这亲戚越来越多了,咦!这些之中什么时候混进去了一个居心叵测的俊小子,居然声称要把她娶回他家里?等等!这可是件大事,咱们先谈谈人生,谈谈理想......
  • 都市之孤僻怪才

    都市之孤僻怪才

    天才出自一分的运气和九分的努力,怪胎出自天生聪颖和努力,疯子则随心所欲。那萧雨晨则位于三者间,纵横地球逍遥自在。待续、、、、、、
  • 古道天途

    古道天途

    他是一心向道的皇子,无心于皇权却为皇兄所猜忌,于青冥湖畔被赐天下第一奇毒。再度睁开眼时已然再世为人。看着高楼大厦,看着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的繁华大都市,回首过往风羲唯有无声长叹。波澜壮阔的上古,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这一切都深深的吸引着他。
  • 药堂秋暮

    药堂秋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零三六

    二零三六

    2036年,继2012后的世界末日——不是海啸,而是陨石。
  • 乾坤宿命之天道轮回

    乾坤宿命之天道轮回

    一个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的背尸人,却无意中通过了地府的考核,成为了地府的阴差,从无知到成熟,需要经历多少生死离别...
  • 生活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生活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生活中人们经常碰到各种各样非常小的“难题”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既影响了心态也影响了我们应该享受的快乐。其实这些问题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略微思考一下,生活中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生活高手》从理财,购物,生活中的诀窍,生活中的禁忌,休闲娱乐,家庭烹饪等诸多方面编写了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些实际性的办事窍门,望能给读者帮助和启发。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补魂记

    补魂记

    几个年轻人,本来平静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时空风暴打乱。他们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异域世界——玄天道。这里的人们,身体和血液具有不同的物质元素属性。在这里,灵魂是能量,天赋异禀的人可以修炼炼魂术。在这里,阴谋和阳谋,贪嗔痴与真善美,在他们身上交错发生。他们当中,一个是苦苦补足自己灵魂的年轻国王,一个是误入异域世界的屌丝胖子,一个是命运曲折离奇的苦命公主。一步步摆脱困境,实现他们的进击,识破并最终击败玄天道中隐藏的最大阴谋,探险、拯救、逆袭……这就是他们的故事。——————————————————本书正在修改,将陆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