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记载了哪些矿产?
《山海经》中记载的矿产包括:金、黄金、赤金、白金、银、赤银、铜、赤铜、铁、磁铁、锡、赤锡、白锡、玉、水玉、白玉、苍玉、藻玉、白垩、黄垩、青垩等,可以看出书中的分类十分细致。这些矿产包括在以下几个大类里,即金、银、铜、铁、锡、玉、垩土等,全书有三百多个地方出产这些矿物。
金:书中产黄金的地方多达二十九处,如《南山经》的堂庭之山、成山,《中山经》的蛇山,《西山经》的槐江之山等。产赤金的地方有十三处,如《南山经》的杻阳之山,《中山经》的荆山等。产白金的地方有八处,多在《中山经》,如熊山、风雨之山、勇石之山等。
银:有十三个地方产银,如《西山经》的大时之山,《中山经》的洞庭之山。产赤银的地方在《北山经》的少阳之山。
铜:有十处地方产赤铜,如《北山经》中的白马之山、京山,以及《中山经》的昆吾之山等。产铜的地方有十九处,如《西山经》的石脆山,《中山经》的丙山、玉山等。
铁:产铁有三十九处,如《中山经》的少室之山、荆山、虎尾之山等。
锡:产赤锡的地方有三处,即《中山经》的龙山、服山、婴侯之山。
玉:现代矿物学对玉的界定比较窄,把玉分成硬玉和软玉两大类,硬玉即翡翠,软玉则有许多种。但古代玉、石不分,对玉的界定宽泛得多,所以《山海经》中玉的类别最多,出产玉的地方也非常多,这里举几例。产玉的地方大约一百三十多处,如《南山经》的会稽山、丹穴山,《西山经》的天山、鸟山,《北山经》的带山、管涔山,《东山经》的归山、龙侯山,《中山经》的历山、豪山等。郭璞注《山海经》说,水玉就是水晶。书中产水玉的地方有八处,如《南山经》中的堂庭之山,《西山经》竹山下的丹水、时山下的逐水,《东山经》泰山下的环水以及碧山、熊耳山等。产苍玉的地方有《北山经》狐岐山下的胜水、贲闻之山、孟门之山等。产白玉的地方有十六处,如《南山经》的英水,《西山经》的小次之山等。
垩土:垩土可以用来粉刷墙壁,产垩的地方如《西山经》的大次之山,《中山经》的高粱之山、蛇山。产黄垩的地方如《北山经》的天池之山、贲闻之山、孟门之山等。产白垩的地方有《中山经》的葱茏之山、衡山、大孰之山等。产青垩的地方有《中山经》的大騩之山等。
《山海经》还注意到矿物的共生现象,以及各种金属一般的蕴藏方位。如金、玉常与垩或雘共生,而且金、玉一般产于山的阳面,铁则一般在山的阴面。《山海经》记产铁之山三十九处,而产于山阴的就有二十四处;产赤金的地方共十三处,其中有五处产在山的阳面。
又如《中山经》的白边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阳华之山则是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南山经》中的仑者之山与《中山经》的宜诸之山、岐山、美山、石山、隅阳之山,都是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西山经》的英山,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龙首之山与西皇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北山经》的柘山、干山以及《中山经》的橐山,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维龙之山,其阳有金,其阴有铁。《中山经》的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
《山海经》中的山脉河流一般难以指实,所以记载某地出某种矿物,其意义也不大,能被证实的只占极少数。但是,从《山海经》对矿物的详细分类,以及其中记载的矿物共生现象与矿物蕴藏方位来看,古人在地质勘探、冶金采矿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就。所以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国李约瑟就高度评价说:「《山海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库,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古人是如何认识矿物和药物之类物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