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3100000014

第14章 增加人脉就像滚雪球——神奇的“人脉倍增效应”让你贵人遍天下(2)

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院长黄力泓说:“每个人都有250位朋友,他们分别出现在两种场合,一个是你的婚礼,一个是丧礼,而这些朋友有80%是对你毫无帮助,他们通常不会给你正面、积极的影响,当你渴望有任何作为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浇你冷水,告诉你种种的坏处和各种失败的可能。有20%的朋友,他们是属于较积极的,会给你正面的影响,其中又有5%的朋友则会帮助你,甚至改变你的一生!”所以,你对朋友们不该一视同仁,你应该花80%的时间,跟那些会影响你一生的20%的朋友在一起。

企业经营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八”法则,通常的意义是说,在企业中20%的产品在创造着企业80%的利润,20%的顾客为企业带来80%的收入,20%的骨干在创造着80%的财富,80%的质量瑕疵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等等。这个原理告诉我们,要抓住那些决定事物命运和本质的关键的少数——“20%的人脉资源为你创造了80%的机会和收益”。

对你一生的前途命运起重大影响和决定作用的,也就是那么几个重要人物,甚至只是一两个人。我们如果平均使用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最终的收益并不会产生“最大化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对影响或可能影响我们前途和命运的20%的贵人另眼相看,我们必须在他们身上花费80%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这是科学经营人脉资源的原则,与我们的人品与道德是两码事。

结交可优势互补的朋友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精细的社会,隔行如隔山,你不可能样样精通。结交可优势互补的朋友,所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博采众长,使之为我所用。这才是我们选择朋友的基本原则。

如果整天和与自己各方面都很相似的人在一起,强项不一定会更强,但弱项一定会更弱。另外,一个人通过与不同类型的朋友交往,可以获得不同侧面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优缺点和拓展事业的需要,积极主动地选择有益、有效的朋友。

王桐和朋友李然两人在市中心商业区某数码城租了一个商位。王桐是某电子科技公司产品部的职业经理人,而李然则是跑了多年销售的营销员,销售渠道畅通。王桐这几年工作一直很不错,也攒了不少钱。一个有资金,另一个则是营销领域的老手,两人一拍即合,取长补短,王桐负责资金投入,李然负责业务开展。

王桐利用自己在公司的人力资源,可以拿到最优惠的价格,而李然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销售渠道不用担心。目前他们代理了多家公司产品,光是MP3,就有爱国者、海尔、明基、松下等国内外品牌,销售势头很好,赢利相当可观,用王桐的话来说:“可以与自己优势互补的朋友合作,不管做什么都会成功,做生意当然也会财源滚滚啦。”

在结交优势互补的朋友时,还要注意做到“看重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说,可能对方并不如你,在很多方面都很普通,但有一点非常突出,而这也正是你所欣赏和需要的,那你就可以与之做朋友。对朋友的要求不要过于完美,要尽量多利用朋友的优点,而不是盯着对方的缺点不放,更不要以貌取人。

美国的乔布斯和沃兹是“苹果Ⅱ”微电脑的开发者。他们有一个重要的合作者是马克库拉。其实,最初光顾乔布斯和沃兹两位年轻人的并不是马克库拉,而是乔布斯的老板介绍来的一名叫唐·瓦尔丁的人。

当唐·瓦尔丁来到乔布斯家中,看见乔布斯穿着牛仔裤,散着鞋带,留着披肩长发,蓄着胡志明式的大胡子,怎么看都不像一位企业家。于是,唐·瓦尔丁就把这两位奇怪的年轻人介绍给了另一位风险投资家马克库拉先生。

马克库拉原来是英特尔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对微电脑十分精通,他并没有被乔布斯和沃兹的样子吓坏,而是先考察了乔布斯和沃兹的“苹果Ⅱ”样机,最后,马克库拉问起了关于“苹果Ⅱ”微电脑的商业计划,而乔布斯和沃兹只精通于技术,对商业买卖一窍不通,所以二人面对马克库拉的提问,一下子面面相觑,说不出来话。但马克库拉并没有因此失望,而是决定和两位年轻人合作,并出任董事长。

因为对乔布斯和沃兹的外表形象过于求全责备,唐·瓦尔丁失去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而马克库拉与他相反,专注于两个年轻人的优势能力,并且与他们进行了深度的合作,所以他成功了,他抓住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

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更多的是他的优点,而不是缺点。重要的是对方真正的品质,而不是外表或者言辞本身;重要的是,对方所有的,是你所缺的。有专家说,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不是长处,而是他的短处,但只要能找到弥补我们缺陷的那个人,不就是最完满的组合吗?

无论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中,如果有一两个可以和自己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的朋友,那真是让人羡慕的好运气。

交友也需“势利”,不要耻于将朋友分等级

在交朋友的时候有一点儿“势利”实在是一种远见。

势利,并不是指见风使舵,谁有钱有势就巴结谁。势利——给朋友分等级,就是要分清哪些朋友是我们的真朋友,是能和我们一起共甘共苦的;哪些朋友更多的只是利益上的关系;哪些朋友只是点头之交……

有个地方官员,朋友无数,三教九流都有,他也曾向人夸耀,说他朋友之多,天下第一。曾有人问他,朋友这么多,你都能同等对待吗?

他沉思了一下,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要分等级的。”

他说他交朋友都是诚心的,不会利用朋友,也不会欺骗朋友,但别人来和他做朋友却不一定是诚心的。在他的朋友中,人格清高的朋友固然很多,但想从他身上获取一点儿利益,心存坏意的朋友也不少。

“对心存歹意、不够诚恳的朋友,我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那只会害了我自己呀。”所以,在不得罪朋友的情况下,他把朋友分了等级,有“刎颈之交”、“推心置腹”、“可商大事”级、也有“酒肉”、“点头之交”、“保持距离”级,等等。他就根据这些等级来决定和对方来往的密度。

这个官员不可谓不聪明,我们不可能只和品格高正的人来往,给朋友分一个正确的等级,不仅可以避免无谓的伤害、节省人情往来的精力,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朋友的功能。

朋友的等级自然不是从一开始就分出来的,而是在交往过程中,根据朋友的品质、亲密的程度,感情的远近、利益上的分配而慢慢分化出来的。

第一等级的朋友自然是那些对我们的人生和事业都很重要的人,他们与我们息息相关,对我们的人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等级的是那些知心的、经常来往的、能互相帮助的朋友。

第三等级的是利益之交,利益关系消失,朋友关系也基本结束。

培养人脉重点是要找到那些含金量高而又真正愿意帮助你的朋友,并重点和这些朋友交往。

我们当然主张,对朋友要以诚相待,不可有欺骗,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凡事留个心眼。对于可深交的朋友,你可以和他分享你的一切,不可深交的,维持基本的礼貌就可以了。

把朋友分等级,自然不是分地位或贫富的等级,但是,肯定会和你目前的需求和身份有关。但有一个前提必须记住,不管对方多有智慧,或多有钱,一定要是个“好人”才可深交,也就是说,对方和你做朋友的动机必须是纯正的。

有一个朋友,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他说起自己的创业史,深有感触地说:“当年,我和一个哥们儿一块创业,那哥们儿说话豪爽,办事利落,但公司效益不好时,他马上另立门户,带走所有客户,几个得力的员工也被他带走了。这时候,和我在一起的是一个平时很沉默的老大哥,他在一旁耐心地指点我、帮助我,直到我把公司重新做起来了,他说自己老了,干不动了,什么要求也没有,就回乡去了。临走时,我摆酒宴感谢他,他说:“我就是看你是个老实的小伙子,才想帮你。”

患难见真情。把朋友分等级,就是要在交往中去区分,去划分。你不能像分名片一样,经理级的一堆,副经理级的一堆。你这样划分,绝对太势利,相信也没有人愿意和你这样的人做朋友。

上例中的老大哥,以“你是个老实的小伙子”为由,就决定留下来帮助他,这样的朋友你不把他划分到你的第一等级当中,还等什么呢?

在自己的人脉网中需要有几个真心与结交的,处于第一等级的朋友,不管你穷困潦倒也好,还是飞黄腾达也好,他们都会不离不弃地帮助你,以这些朋友为经脉,就能织起一张结实而稳固的四通八达的人脉网。

友情投资宜走长线,千万不要有“近视症”

友情投资要从长远考虑,千万不要有“近视症”,需要关注人脉的成长性和延伸空间。

有一个中小企业的董事长,长期承包那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这位董事长的交际方式与一般企业家的交际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仅重视与公司要人的关系,对年轻的职员也殷勤款待。

当然,这位聪明的董事长并非无的放矢。事前,他总是想方设法将电器公司中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某人大有可为,日后必成气候时,他都会尽心款待。

比如,当他所看中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为科长时,他会立即跑去庆祝,赠送礼物,同时还邀请他到高级酒店用餐。年轻的科长很少受这样的款待,心中自然倍加感动,心想:我从前从未给过这位董事长任何好处,也不是什么有权有势的人物,人家这样待我,真是有愧!

正在受宠若惊之际,这董事长却说:“我们公司能有今日,完全是靠贵公司的抬举,因此,我向你这位优秀的职员表示庆祝,也是应该的。”这样说的用意,是不想让这位职员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这位董事长明白,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有九个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他现在做的“亏本”生意,日后会利滚利地收回。

果然,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而这位董事长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

同类推荐
  • 最好的活法

    最好的活法

    很多人,按照社会上主流的思想,马不停蹄地为自己增加各种各样的东西——金钱、地位、权力、名誉……从此,肩负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所以,他们感到生活很累。然而,就算已经喘不上气来,也要不断地追求、索取,并且乐此不疲。而实际上,这些人已经面临着崩溃的边缘。
  • 社科精品书:所罗门王大智慧书

    社科精品书:所罗门王大智慧书

    本书采用“所罗门王箴言+所罗门王故事+犹太智慧圣火”的模式,从所罗门王的圣意箴言衍生其智慧故事,再根据其圣意昭示深刻诠释破译犹太人传承的神赐的智慧密令,包括智慧与聪明的圣火、财富与经商的密码、权力与荣耀的神赐、生活与享受的福音、成功与处世的天机、谈判与幽默的灵光、教育与知识的智训、爱情与婚姻的福佑等内容,同时附录还包括罗门王的四大千古圣传密笈,不仅能使我们全面掌握犹太民族的智慧密码,同时还能使我们领悟智慧,获取力量,使我们获得财富!获得权力!获得成功!
  • 俞敏洪的坎

    俞敏洪的坎

    本书不是告诉读者俞洪敏有多成功,而是聚集他在成长和创业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坎坷,剖析他这只“土鳖”如何带着一群“海龟”成就了今天的新东方。
  • 醉里挑灯读历史:那些厉害人物

    醉里挑灯读历史:那些厉害人物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更有五千年的智慧传承。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本书从古人的为人处世故事中节选出一段又一段的智慧历史,准备了36辑历史智慧故事,分别从“舍、取、借、谏、谦、礼、柔、仁、衡……”36个角度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智慧,相信能对你有所启迪。
  • 李嘉诚的处世之道

    李嘉诚的处世之道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中,要获得一定的成功,必然与其做人做事的方法有着莫大的关系。会处世,方能成事,小事业也能变成大事业;做生意,要先学会做人,只要人在,一切皆有可能。处世之道,就是事业的根基,是财富的源泉。华人首富李嘉诚以其七十余年的商业生涯证明了,要想获得成功,说话有方法,做事有讲究,处世有学问。在这本书中,年近九十的李嘉诚分别从吃苦、立德、低调、不止、时机、竞争、人际、思变、诚信、舍得、回报和传承这些方面讲述了自己处世的规则和理念。书中文笔轻松幽默,故事经典鲜明,贴近现实,对症下药。李嘉诚将亲身体悟和盘托出,如话家常一般从细节入手,阐释具体的处世技巧,总结深刻的为人之道。
热门推荐
  • 武痴儿

    武痴儿

    他出身卑微!他有豪情万丈!孤身一人踏上征途!连金庸老先生都会保佑他……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生于1871

    生于1871

    1871年,欧洲大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法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871年,亚洲的一个新兴岛国为了全面改革和修改不平等条约,开始了他们第一次远航。同一时间,在亚洲大陆上的另一个老大帝国,两个婴儿在南北相隔万里的截然不同的两个家庭中呱呱落地。1871年,这是一个注定不凡的一年,新生的德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强硬登上历史舞台,被火神肆虐过的美利坚开始‘火’了。而同样想要寻求新生的那个老大帝国是会像德国一样异军突起于世界之林,还是像‘巴黎公社’异样昙花一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 传奇娱乐家

    传奇娱乐家

    当所有记者追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微笑着说“其实我是一个穿越者!”
  • 寻仙之琴魔独步

    寻仙之琴魔独步

    寻仙之途漫漫,前程旧事如梦,魔也仙也,人间一曲唱罢,徒留余音绕梁,琴依在,人未了
  • 独行森仁

    独行森仁

    你把我带到天堂,然后又重重的给我摔了下来。没有一点点防备,没有一点点预兆,就这样被你抛弃,一点余地都不给。
  • 气场人脉掌控术

    气场人脉掌控术

    本书通过对众多人际关系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气场掌控技巧和秘诀。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亚伯拉罕·林肯如何获得民心,又是如何把敌对者变成最忠诚的支持者;比尔·盖茨是怎样在人脉资源尚不算丰富的事业起步阶段签到了跟IBM的第一份合约;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为何难以复制,他又如何利用人脉反败为胜。诸多经典案例说明,那些杰出的成功者们往往善于运用强大的气场来充分发挥人脉的作用,并最终获得一种走向成功的神奇力量。
  • 永恒一世

    永恒一世

    满天星辰,是你的泪。星空之上,一轮明月,是你注视这天地,唯一的方式……魔亦无情,亦有情,一生因情而困。那御气成魔又何妨……
  • 韩愈·柳宗元诗选

    韩愈·柳宗元诗选

    韩愈、柳宗元不但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盟主,也是中唐诗坛的领军人物。韩愈以文为诗,戛戛独造,诗风雄奇怪异;柳宗元的诗深婉幽峭,精艳工致,深得楚骚遗韵。二人的诗歌影响深过错,受到当时及后世许多诗人、学者的高度评价。本书依据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精选韩诗52题67首,柳诗59题63首,按创作时间先后分别编排,对了解二人诗作极有帮助。
  • 调皮公主,本少爷要定你了

    调皮公主,本少爷要定你了

    她是世界第一家族的独苗苗,她是世界第二家族的小公主,他,洛家的大少爷,他,叶家的独生子。当他们恋上她们,当她们爱上他们,究竟会怎么样呢?
  • 翰林志

    翰林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