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4100000020

第20章 百善孝为先(1)

探讨中国人的特性,而不谈到中国人的“孝”,那是绝对不行的。但中国人的孝这个主题,不好做。孝这个词,与我们曾不得不用的许多字眼一样,在中国人的感受中,与我们习惯里的含义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不管怎样斟酌翻译成英文,却还是有很多词语及其含义为中文所独有,是无法翻译的,最不好翻译的一个词是“礼”,它与孝紧密相连。要证明这一点,同时也为了给探讨中国人的孝这个特性提供一个背景,我们还是引用加略利先生的一段话为佳(转引自《中国总论》):“礼是中国人心灵的精髓;在我看来,《礼记》是中国人为别的民族提供的、有关他们民族的最真切最全面的专著。中国人的感情,要是存在的话,是靠礼来满足的;中国人的责任,也是靠礼来完成的;中国人的德行和缺陷,也是由礼而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天然联系基本上靠礼来维持——总之,对中国人而言,礼是道德、政治和宗教的象征,同家庭、社会和宗教有着复杂的联系。”大家都会认同卫三畏博士对这段话的评论,他认为:“把中国的‘礼’翻译为英语的‘ceremony’不够完整,因为‘礼’不仅包括外在行为,同时也包括所有礼节的内在原则。”

了解中国人的孝,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即观看“四书”和其他经典,特别是《孝经》中的有关训诫。这里我们只关注那些为中国人实行的教条。按中国人的意思,孝不仅是一种人性,而且是超凡的品行。切记:中国人的孝是多面体,同一件事,并非在任何情形下或任何的观察者身上都能看到。

1877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上,晏马太博士宣读了一篇有关“祖先崇拜”的论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总结了自己在中国三十多年的亲身经历。这篇论文开篇部分,晏马太首先谈到了祖先崇拜只是孝的一例,接着他指出:“‘孝’这个词很容易产生误解,我们要细心分析才行。在我们认识的所有民族之中,中国的儿子是最不孝的,不听父母的话,一旦他能表达自我要求后,就从不退让。”理雅各博士——中国“四书五经”的卓越翻译家,在中国生活了三十三年后,回到英国,他同样谈到了晏马太博士的这段话,但其目的是表示最强烈的反对,他声称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正好相反。这只证明一个大家都懂的道理:人们之间意见不一,是常态,就好像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也会不统一,正确结论只能是各种方面的综合。这些看法尽管不能“和谐”为一个整体,但要比其中任何一个看法更全面。

中国孩童没有严加管教,也不会听从父母,我们所理解的那种马上服从的观念,他们自然也没有。这些都是完全无可置疑的事实,无数经验都能作证。但这些缺乏管教的儿童,在稍稍长大之后,结果却不像我们预料的那么糟,这大概就是真相。中国人说:“树大自然直。”这个比喻表明:孩子成人后,会做应该做的事。但这个比喻或许与别的义务相关,这些义务构成了孝行的某种思想基础。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于中国人孝道的本质,在于教人行孝的方式,也在于孝处于首领地位。《孝经》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市井流传的说法之中,有一个说法是:“百善孝为先,但要看心,而不是看作为,否则天下无孝子。”中国人被不断灌输,一切堕落,来自不孝。违反礼节,是不孝。不忠君,是不孝。为官不尽职,是不孝。不诚心待友,是不孝。杀敌不勇,是不孝。我们因此可以看到,有关孝道,不仅要包括行为本身,而且还要追溯动机,乃至判断整个人品。

人们一般认为,孝的真正根源是感恩。《孝经·圣治章》专门谈到了这一点。守孝三年是有道理的,因为孔子说:“孩子出生的头三年,不能离开父母怀抱。”守孝三年,看来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种报恩。羊羔跪乳是人们熟知的孝的范例。孝要求我们善待父母给予我们的身体,否则,我们就轻视了他们的仁慈。孝要求我们:父母在世,好好侍奉,父母去世后,要更加崇敬。孝规定:儿子要遵循父道。孔子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不过,要是父母明显错误,孝也并不禁止儿子去改变错误。卫三畏博士从《礼记》中引证了一段文字:“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不悦,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让人忧虑的是,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父母错误的训导,允许听而不用,而在中国,这样的事例却很少听到,这并不奇怪。

在《论语·为政》里,我们发现孔子对孝的本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他的回答因提问者的情况而各异。第一次是回答鲁国一名官员的提问,把孝总结为“无违”。他显然在提问者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让时间和思考使它发芽生长。“无违”只是意味着“不要违逆”,这位名为孟懿的官员很自然就这样理解。但是,孔子与他的国人一样,有一种“不直言的特性”,他不直截了当地给孟懿解释,一段时间后,他的一位弟子驾车送他外出时,才再次提起孟懿的问题,并重复了那个回答。这位名叫樊迟的弟子听了“无违”这个词之后,很自然地问:“您的意思是什么?”这一问,给了孔子一个阐释的机会,他说出了真意:“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与樊迟的对话,实际上是孔子让樊迟去把孔子自己的话转述给孟懿,让他因此明白“无违”的真实意思!孔子在另一次回答孝的含义时,强调要对父母以礼相待,否则要是只是照顾父母的身体,就降到了狗和马的水平了。

上述的话表明,孝这个概念主要就在于顺从父母的愿望,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在中国是个古已有之的观念。孔子明确地说:“今之孝者,(仅仅只是)是谓能养。”其含义是在他所喜爱并且希望回到的古代,孝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孔子这段谈话已过去了许多世代。他的教义有足够的时间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中,并且事实也是如此。但要是孔子活在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会比以往更加肯定地说:“今之孝者,(仅仅只是)是谓能养。”我们已观察到,通常有良心的人在回答孝这个问题时,的确没有提到其他的责任。不过,我们也应该弄清楚,孝究竟还包括哪些方面。要是任意找十个没读过书的“白丁”,问他们“孝”是什么,很可能会有九个人不约而同地回答:不让父母生气。这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被侍奉好。他们也许还会简洁地说,孝就是“无违”、“不违背”,就如孔子所说的,尽管孔子使用这个词语时,是有特定所指的。

要是我们的读者中有人愿意看一看这个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去细读二十四个孝顺的榜样,这些故事收在《二十四孝》中,为大众熟知,且流传久远。有一个故事说,后汉时期,有个男孩,六岁时去一位朋友家做客,朋友用橘子招待了他。这位早熟的孩子,施展中国人常见的小技巧,把两只橘子偷偷塞进袖子里。但当他鞠躬告退时,橘子滚落在地,这位男孩感到很没面子,但他却很坦然。他跪在主人跟前,讲了一句让世人记住的话,这句话使他的名字“流芳”了近两千年:“我母亲大人特爱橘子,我要把这两只橘子带给她。”鉴于这个男孩的父亲是位高官,在西方人看来,这个男孩完全可以借别的机会,去满足他母亲对橘子的爱好,但对中国人而言,这个男孩是尽孝的典范,因为他从小就想着母亲,或者可以说,因为他这么机敏就编造出了一个借口。另一个男孩,是晋朝人,父母没有蚊帐,他八岁时想出一个妙法:他早早地上床,整夜安卧不动,也不扇扇子,以便让家中的蚊子只咬他一个人,让他父母睡个好觉。这个朝代还有一个男孩,随一个讨厌他的后妈过活,而后妈特别爱吃鲤鱼,寒冬季节又弄不到。他马上脱下衣服,裸体躺在冰面上,冰下的一对鲤鱼看了之后很感动,便在冰上钻了一个洞,并跳出冰面,为的是自己能被“红烧”,给这位脾气很大的后妈去吃!

根据中国人的行为规范,“私妻子”(只顾老婆孩子)就是不孝的举动。上面谈到的《孝经·圣治章》说,这种行为与赌博是同样的性质,对这两种行为的警告也是一样的。上面提到的《二十四孝》中有一个至孝的范例,说一个汉朝人,他很贫穷,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食物既养活自己的母亲,又养活一个三岁的孩子,便对妻子说:“我们太穷了,连妈都无法瞻养,小孩还要分吃掉妈的饭。为何不埋掉了这个孩子?我们以后还会有小孩子,但妈死了,我们就没妈了。”他老婆不敢反对。因此,他挖了一个两英尺多深的坑,准备活埋孩子,但却发现坑里有一坛金子,坛上刻的字说,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要是不出现这坛金子,这个孩子就要被活埋了,而按照孝道,按照人们的通常理解,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私妻子”者肯定不会杀害孩子,来延长奶奶的寿命。

同类推荐
  •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论著从公共空间、电影、戏曲、杂志和图象等方面,对上海一百多年来的多种大众文化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梳理。虽然这种考察和梳理远非全面和深入,但是我们已经从中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内容,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最引起我们的重视的是:看似散漫无边的、时生时灭的、此消彼长的大众文化有着它自身独立的发展逻辑:它们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现实的存在,更有发展的未来。它们与政治的、经济的乃至文化的发展有着或互相依存,互相排斥的联系,但是,它们依然是某种独立的存在。
  •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
热门推荐
  • 当地球没有花

    当地球没有花

    这是一个已经制霸世界的混蛋,一不小心上了马来西亚航空以后发生的故事。
  • 还好有你陪着我

    还好有你陪着我

    穿越,历经生死,重要要苦尽甘来经历最后的渡劫。可渡劫时又被劈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有会有什么等着她呢。是又一次的历经沧桑,还是真正的修成正果。在这个世界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一切都等着她鼓起勇气,勇敢得迈出那一步,便是永世的相恋相守。
  • 邪帝追妻忙猫女你别逃

    邪帝追妻忙猫女你别逃

    在y市,“惹天惹地莫惹樱学院学生会长”是人们心中的谨言。但谁又知道,那个帅的人神共愤的“他”竟是她。当“男神”与男神们相碰,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她的归属又是谁?
  • 不死财神

    不死财神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日子过得有一些极端。我想我还是不习惯,从财神到极品废材。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魔晶一天比一天难赚。朋友常常有意无意调侃,我也许有天该去抢抢魔核。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重新修炼怎么也看不到岸,那个后面还有一班天才追赶哎呦。想出人头地,是越来越难。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陌生的世界何处有我的期盼。没有了家乡的手下,现在的我更觉得孤单。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财神都快变成了瘪三。我问元神说怎么办,他说基本上这个很难。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周围还都是些傻啦吧唧的同伴。好多仇人嫌我进步太快,那是我每天苦干实干。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我比较烦。我的实力不到从前的百分之三。每天的工作排得太满,异界的女生有些高不可攀。书友群一号:76141458
  • 欺诈的艺术

    欺诈的艺术

    我用文字描绘最真实的新一代欺诈圈,向大家展示欺诈女神的面具带给各位通往财富的快车道。假如你的手只是捂紧了荷包,那你肯定不会发现我们早就掐向了你们的喉咙。读吧,读完后你就会对规则有了新的认识。本书Q群:298923019
  • 千面魔女.叫我女王大人

    千面魔女.叫我女王大人

    这个世界有着三个种族神魔人其中人族的潜力最强大而神族和魔族都是出生就很强大的种族因为每个有智慧的生物都有贪婪的本质所以三族战争不断随着战争的加剧使三族都受到严重的创伤进入了和平时代互不干扰各据一方而随着主角的出生后的奇遇整个世界都随着她的成长而变动。看她在成长中如何为祸一届吧~~~~~~
  • 谁辜负了谁的青春

    谁辜负了谁的青春

    黎安然和徐远相识在高三,在学校的足球场,第一次见到徐远时,感觉他像一米阳光,照进了她的心里,后来,两人相熟、相知、相爱,最后却敌不过时间的考验。黎安然和吴晴是死党兼闺蜜,她们陪伴彼此经历青春的爱恨痴缠。黎安然说:“那个女孩陪伴我成长,那个男孩教会了我爱。只是当我长大了,她远走他乡了,他却消失在人海了。到底是谁辜负了谁的青春?
  • 四十二章经注

    四十二章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后凌世之艳绝天下

    妖后凌世之艳绝天下

    三千多年的岁月,三途川刺骨的阴寒早已入骨,一切也早已被淹没在时光的长河中,世家的衰落、六界的易主……是轮回一世,就当真能掩盖掉所有?当天生就注定要覆灭天下的血脉觉醒,三途川的河水,必定会冲垮那仙界河堤!深埋了千年的爱情,也终将会变成永恒……
  • 天界之歌

    天界之歌

    你可以把你的头颅仰得再高一点,不可一世地藐视我,这是你的狂傲。而我仍会把我的毡靴擦干净一点,才轻轻踩上你的头,这是我的低调。-------------------------雅木&琼斯【有患难与共的兄弟,才叫冒险!有生死相依的伴侣,才叫传说!倾力打造多人组团冒险的玄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