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300000018

第18章 怀念集(1)

人格光辉永存——贾植芳先生去世一周年祭

先生走了,走得很突然。我清楚地记得,去年的这个日子,即农历大年初二(公历是2008年2月8日),我照例是和内子曼娜(先生总亲切地称呼她“小金”)一起要上门去给先生拜年的。这已经是我们好多年来每年春节生活中的“固定节目”了:

年前我总是与思和先约好,我们两家一起于大年初二去给先生拜年,同时在先生家一起吃午饭。但这次我事先打电话过去,却获悉先生不在家,住进医院了,我听了不禁一怔。于是年初二一早我就与内子赶紧赶往医院探望。进得病房,先生还睡着没醒,陪在一旁的先生的侄女桂芙把他推醒。先生见我们来了,显得很高兴,兴奋地讲了不少话,问我最近又去哪里开会讲学。他把上海作协新出的一套小说丛书拿出来给我们看,还要内子挑几本带回家去看。桂芙告诉我先生其实并无大病,之所以住到医院里来,主要是看中这里比较暖和,另外医疗条件也有保障,万一有什么不适,随时叫得应。桂芙说他们打算等天气转暖和些就出院回家。我看先生的脸色、神气,也确实不错,红光满面,讲话的声音也依然是那么洪亮,所以倒也放心不少。临走前先生还与我开玩笑,说要我请他上饭馆吃饭,我说:“好,待您出院后我们就去。”然而我们怎么也不曾料想到,我这句话竟然成了一张永远也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三月底四月初时,先生的身体情况好像还很正常,没什么异样,但四月二十二日清晨,六点刚过,我还未起床,突然响起了电话铃声。我拿起听筒,只听见听筒那头先生的养女桂英带着哭音对我说:“谢老师,先生不好了,你赶快过来看一看吧!”我听了大吃一惊,赶紧起床,匆匆漱洗完毕,就在大门口拦了辆车赶往医院。

到了医院,只见先生的情况的确很紧急:

双目紧闭,鼻孔塞着氧气管,嘴张得很大,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胸口一起一伏,显得很吃力,一旁的支架上吊着葡萄糖盐水瓶。桂英凑在先生耳朵边大声说:“谢老师来看你啦!”但没有什么反应,眼睛似乎睁了一睁,但终究没有睁开。我对桂英说:“不要叫了,就让先生静静地躺一会儿吧。”我发现先生的肚子显得很大,桂英说医生怀疑先生是肠梗阻,但因为前不久刚装了心脏起搏器,所以不能开刀。看着先生上气不接下气地吃力地喘气,我们在一旁看着的人也都很难受,但又帮不上忙,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祷上苍保佑先生能尽快度过这个难关。因为那天正好是我们学院研究生考生入学口试,我必须参加,所以八点多我也就只得匆匆离开医院回学校了。下午四点多,口试结束,我立即给医院打电话。桂英告诉我,作家沈善增先生来过了,沈先生对气功颇有研究,他给先生发功,似乎有些效果:先生放了几个屁,还有了想如厕的感觉,这说明上下通了。听了这个消息,我心中宽慰不少,心想先生这一辈子捱过了不少人生的难关,现在这个难关最终应该还是能捱过去的吧。

四月二十四日下午三点多,我在复旦光华楼会议室参加一个文艺学研讨会,我和上海师大的孙景尧教授刚刚发完言不久,突然接到宋炳辉从医院打来的电话,称先生现在的情况很不好,如果走得开的话,希望我能立即去医院。我们于是向主持会议的同志打了个招呼,便急匆匆地离开会场,直奔医院。

赶到医院,先生的病房里里外外已经站满了人,约有二三十个。大多是先生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也有几个是报社的记者,表情都很凝重。医生和护士紧张地一会儿进,一会儿出。我穿过人群,挤到先生的病床前。桂英看见我,便凑到先生耳朵旁边说:“谢老师来看你了!”我也凑上去大声叫了两声:“贾先生!贾先生!”

但是都没有反应,只见先生闭着双眼,非常吃力地、甚至不无痛苦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床头上监护器屏幕上的绿色波线则不停地在忽高忽低地跃动,显示老人正在和病魔作最后的抗争。病房门口的走廊里,刚从北京特地赶来的李辉告诉我说,他中午刚到时与先生说话先生还有反应,眼睛也能睁开,似乎还有一点交流,但两点以后先生的眼睛就睁不开了,跟他说话也没有了反应。五点半多,王生洪校长又一次来到病房,他关切地看着先生,仔细地听桂英和桂芙对先生病情进展的介绍,宽慰了她们几句,又对陪同在一旁的思和关照了好些话。

人越来越多,连远在苏州的范伯群教授也不顾自己年事已高,闻讯后立即要了辆车,急切地往医院赶来。(可惜的是,因道路拥堵,他未能赶上见先生最后一面。

待他赶到时,先生的遗体已经送太平间了。)大家都不说话了,默默地看着医生和护士不断地进进出出病房,心中一边在暗暗希冀奇迹的发生,但另一边,根据医生护士的表情也理智地意识到,也许最后的时刻就要到了。突然,传来桂英、桂芙以及一些女同学在病房里的哭声,随即又听到了孙正荃老师的朗朗声音:“先生,您走好!先生,您走好!”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表:六点三刻。有好几个人急着挤进病房,想与先生作最后的告别。病房里显得有些忙乱,我没有立即走进病房。我站在电梯口走廊的窗户边,望着窗外城市上空渐渐降临的暮色,强忍已久的眼泪这时不由分说地夺眶而出。我突然意识到:对我人生道路产生最重要影响的一个人已经离我而去了!我感到悔恨:因为近一年多来,由于教学、会议、讲学、赶稿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去看望先生的次数比以前少了很多,心里总想自己离先生这么近,随时随刻都可以去看先生的,先生也永远会怡然地坐在他书房的藤靠椅上,手中拿着一本书,等着我去跟他说话。然而从现在起,我却再也看不到先生了!我再也听不到先生那爽朗开怀的笑声、那风趣幽默的话语、那充满睿智的评点、那语重心长的叮咛了!远处天边有一朵小小的云彩正渐行渐远,那是先生不朽的灵魂正在向天堂升去么?暮色渐浓,但先生的音容笑貌、他支着拐杖禹禹而行的身影,以及我与先生相知、相识、聆听先生教诲的往事,却犹如电影中的画面,一个接一个,无比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与先生交往,首先感受到的是他的平易近人,平等待人。先生是名闻海内外的着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权威,但你与他交往时从来也不会觉得他有一丝一毫的名人、大学者的架子。如果你为他做了点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都会放在心上,而决不以名人或长辈自居,觉得享受人家对他的帮助或效劳是理所当然的。我与先生建立起比较经常和深入的交往,也正是由一件小事开始的。一九八五年九月,香港中文大学举办比较文学研讨会,邀请海峡两岸的比较文学学者、包括十多名大陆学者参加。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人文学界第一次有这么多的学者同时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学术会议,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对此非常重视,专门把这十几名学者组成一个代表团,委派先生担任代表团团长。当时各学校和单位的经济条件没有现在好,不可能为大家都提供直飞香港的机票,所以规定大家先到深圳集合,然后由深圳过罗湖海关,再搭乘火车去香港中文大学。考虑到先生年事已高,特准其直飞香港。但先生的独立行动及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需要人照顾,我于是表示我可以全程陪同先生,同时负责照顾先生在港期间的生活起居。然而好事多磨,申办赴香港开会的手续比出国要复杂得多,好不容易我和其他代表都先后拿到了各自的签证,偏偏先生的签证老是没有批下来。当时国门初开,有一个出境的机会极为难得,先生很体谅人,所以一次次地对我说:“你不要等我了,你管你先去吧,我自己会来的。”而我既然已经承诺在先,当然也不会弃先生不管而顾自赴港开会的,所以我也一次次地安慰先生说:“不用担心,我会等你的。”后来我们一直等到距开会只有一两天的时候,思和专门从上海飞到北京去把先生的签证取来,这才圆满解决了先生赴港开会的事。先生事后对我说:“如果你一人先去了香港,那我一个人是不会再去开这个会的了。”香港回来后没几天,先生打电话邀我去他家吃午饭。我原以为这大概是先生正好要招待他的朋友或其他什么人,顺便让我也去一起吃饭的吧。谁知到了先生家里,一看只有我一个人,我这才明白,原来先生是特意准备了这顿午饭来专门答谢我对他赴港开会的照顾的。我很感动,因为陪先生赴港开会于我来说其实并不需要付出特别的精力和心思,至多也就是每天陪着他从我们下榻的宾馆走到会场,然后在会议结束后从会场走回宾馆罢了。相反,我倒还因此沾了先生的光:

先生有一批解放前留在香港做生意的老朋友,几十年不见,获悉先生来香港开会,特地在一家非常高档的大酒店设宴招待先生,与先生叙旧。我因为要陪先生,也就有幸忝陪末座,我也因此生平第一次走进如此豪华的大酒店,第一次尝到了以前只在小说中读到过的鱼翅、鲍鱼等山珍海味。但先生不这么看,他觉得你照顾了他,他就要设法有所表示,甚至回报。这也是先生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

先生的平等待人并不限于我们这些与他有共同专业的人士之间。有一次内子帮我去先生家还书,结果回来后她告诉我,先生与她谈了一个多小时,谈得津津有味。这让我非常惊讶,因为内子是高分子专业,与我们这些搞文学的简直没有任何共同语言,但先生就是有这样的本领,他与各行各业的人都能谈得来,还能与他们交朋友。在先生家的客厅和书房里,你不仅能见到来自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等海内外、国内外的着名作家、诗人、学者,你同样也能见到一些非文学专业的人,见到普通的工人师傅、小男孩等等。先生对他们都一视同仁,都同样热情地接待。我们好多次在先生家吃饭,那位工人师傅都与我们同席。那个小男孩更是有趣,他把先生家就当做他自己的家了,下午三四点钟放学不回自己的家,径直走进先生家的厨房(先生家的厨房门永远是敞开的),大声叫嚷着:“我肚子饿了,给我做碗面吃!”

先生也就赶紧让桂英或师母给他做面。

先生这种平等待人的态度折射出的是他内心深处对每一个人的关爱,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先生一生坎坷,坐了四个朝代的牢,一生最宝贵的岁月都是在监狱里度过的,所以他一生在物质上其实并没有富裕过,然而他对物质生活、对金钱,却看得很淡。他有一种快乐的金钱观,他经常对我说:“小谢,我刚到上海的时候,身上只有八分钱。到现在这八分钱还没用完呢。”

说完后爽朗地哈哈大笑,言下之意,现在能过这样的生活,能有这么点钱,都已经是白赚的了。所以我与先生交往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听他说起钱的事。特别是在他晚年,与日渐上涨的物价和他的家庭开销相比(除日常开销,他还要支付一个全职保姆的工资),与我们这些后辈的工资收入相比,他的退休工资就显得相当微薄、甚至很不合理,但我也从来没有听到他对此有所抱怨。他仍然一如既往,永远是那么的乐观、开朗、豁达。

尽管并不富裕,但先生对朋友、对学生,却是极其慷慨大方、从不吝啬的。我听先生说过一件往事:解放前他还年轻的时候,和一帮朋友都还在上海滩上奋斗打拼。他靠写文章、译书赚些稿费,黄永玉、方成(那时他们也还都是小青年,也还没成家)靠给报纸画画赚点钱,相对而言,他赚的稿费还比他们画画的钱多一点。有一天黄、方两人来到先生家,但家里没有什么可吃的,于是师母便悄悄地把一件大衣拿到当铺里去当了,换回几个钱,然后买了阳春面、猪头肉回来,让大家饱餐一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复出以后,先生仍然是这样的作风,朋友、学生也都喜欢上他家去,高晓声、孙立川等,都在先生家住过。其中接连有好多年,几乎每个星期五,我们好些人都会在先生家午餐。为了让朋友、学生吃得好,先生还特地让桂英和他先生去专门进修了厨艺,家里还专门添置了圆桌面和转盘。台湾诗人罗门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访大陆,他们先到北京等地,后到上海拜访先生,并在先生家与我们一起共进晚餐。饭后他们对我们说,这是他们在大陆吃到的最好吃的一顿饭。美国的李欧梵教授也喜欢到先生家来吃饭,与先生聊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李欧梵先生好像正在为写一本关于现代主义的书来上海找资料。有一天晚上,他来先生家晚餐,先生约我作陪。饭后送别时李欧梵教授对我说,听贾先生讲话,很过瘾,对他了解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很有帮助。

说到吃饭,我还想起一件趣事:有一次先生请伍蠡甫先生夫妇吃饭,也是让我作陪。我因为经常在先生家吃饭,所以吃饭时并没有什么顾忌,想吃什么就夹什么菜吃。伍先生见状大吃一惊,说:“你是真吃啊?”我们听了都大笑,因为先生请人吃饭,都是很真诚的,真心实意地希望客人吃好、喝好,所以大家从来都是畅开怀喝酒,无拘无束地吃菜的。

尽管并不富裕,先生在还有一件事上也是出手非常大方的,那就是买书和赠书。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内部发行过一套装帧豪华的线装本《金瓶梅》,定价要好几百元,相当于先生好几个月的工资,但先生毫不犹豫就买下了。我每回到香港去开会,先生总会开出几本书的书名,要我到香港去帮忙代购。香港的图书比内地的图书要贵好多倍,但先生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他买书时大方,赠书时也同样大方。每逢先生有新出版的书,他总要买下好几百本书分别赠送给朋友和学生。

有时候并不很熟悉的人正好到他家去,他也会热情地把刚出版的新书签上名赠送给大家。国内图书的稿酬普遍都不怎么高,所以我对桂英说,像先生这样买这么多书送人,恐怕他的稿酬还抵不上他的买书钱呢。但先生从来不计较这些。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在为改善家里的物质条件花钱时却显得很“小气”:一台十六英寸的彩电,还是一九八五年与我一起到香港开会时带回来的,一直看了十多年后才换了一台二十一英寸的。洗衣机、空调等,也都是在他晚年的最后几年才添置的。而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好几次出国回来,都拥有买这些家用电器的“指标”(当时都是极其难得的紧俏商品),但他都让给人家了。对物质生活,先生从来就没有什么高的要求。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这本书。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闹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中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由衷叹服。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求是与创新

    求是与创新

    本书收录路甬祥校长在浙江大学10年校长期间的教育类文章,分为:教育改革篇、综合改革篇、人才培养篇、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篇、工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篇等几大部分。
热门推荐
  • 侠警猎魔

    侠警猎魔

    在美国生活的尹航,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吓人的幻像,但凭着他超人的心理素质,避免了疯掉的可能,反而因工作出色得到升职,成为了一名警长;可某天,感觉幻象越来越真实的尹航家中,消失了几年的父亲突然造访,并告诉他了一个惊天秘闻,原来,自己乃是剑臣先生(蒲松龄)的传人,而他写的故事虽然是杜撰,但事迹却都曾经真实发生过。在得知自己继承了祖先的剑臣之眼能力,能够看破隐藏在普通人中的恶魔后,并且恶魔正在酝酿一个巨大的阴谋时,尹航下定决心,自己将不惜一切代价,来守护人类的安全。
  • 一不小心爱上他:霸道总裁的幼妻

    一不小心爱上他:霸道总裁的幼妻

    在无意间签下“结婚协议书”他一直用自己的父亲威胁自己。直到真相大白!自己对一切生活事务都是去希望。颠沛流离的生活,让自己有了结束生命的想法!直到他从黑暗中拉了我一把。“我给你钱,给你提供人力资源,你想要的一切我都可以给你!只要你留在我身边!我不会在乎你的过去,只希望从这一刻起包括你的未来,你的身边都有我.....”一人独自前往了欧洲,学习,回来时要是一遍成为他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又莫名其妙冒出一个儿子?她离开的那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 冷月凄然似君心

    冷月凄然似君心

    他是她暗恋多年的姐夫,堂堂当朝三皇子;她一片痴心,终于与他修成正果;新婚之夜,百般缠绵,她将真心尽赋予他;却没想到,从头至尾,她只是他报夺妻之仇的一枚棋子;她的美梦原来是他精心布置的陷阱;为救族人,她进宫沦为皇上的玩物……多年后,他和她再度相遇,是她的福气还是灾难?
  • 千金女婢

    千金女婢

    新来婢女不简单,上得危墙,下得水塘,斗得过疯狗,打得过流氓,还……还……还杀得了刺客,额的神,明明是个大美人来着,怎么竟干些剽悍的事……琴不会,画不会,端茶送水也不会,就连帮主子梳头都不会!本就厌恶女人的王爷主子,怒上加怒!骂不走,撵不走,武力威胁也不走,就连欺上她身也不走!这还是女人么!
  • 千年轮回,但不曾忘你

    千年轮回,但不曾忘你

    她,废柴一个。他,权倾天下。她一个不小心遇见了他,他也见到了她……只为他那惊鸿一瞥的小身影。他不惜耗费心力去找她……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对她说:“嫁给我,好吗?”而她,却:“你是谁?我为什么要嫁给你……”哼哼,虽然你长那么帅,虽然我也是花痴。但是,我绝不能就这么答应了!!“因为我爱你~”又在某天,她被她那坏坏的二叔逼着和风王爷成婚。她对此抱着玩玩的态度,没有反抗。然而:“你是我的!你不能嫁的那个傻帽!!”女主汗呀,谁是你的?我是我自己的!
  • 海盗之路

    海盗之路

    鲨鱼在陆地上只能任人宰割,但是如果放他回到海里,他就是汪洋中的霸主。
  • 收服头号花心总裁

    收服头号花心总裁

    自古以来,好战都不是女人的天性。可是罗培森总是搞不明白两次遇见叶嘉琳,她一直都是气势汹汹的,像一只刺猬,小小的身体爆发无限火力,让人联想到“动物凶猛”。依据罗培森看女人的经验,叶嘉琳绝对和美女无缘——人太瘦小,脸部线条不够深刻,又不会用打扮来掩饰自身的缺陷。所以罗培森可以很自负的认为叶嘉琳用这样独特的方式出场是为了吸引他或者某个男士的眼球。但是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以那样的理由似乎也白痴了点。××××××××××××××怪怪最骄傲作品《婚后爱上我的总裁老公》甜蜜+小虐介绍我的新文:《偷恋绝爱总裁》本文绝对虐心!喜欢总裁文亲们可以去看看!
  • 妖玉卖玉

    妖玉卖玉

    她是上天的宠儿,不管是现代还是在这修仙的朝代。现代,她是商场上的凤凰,展翅间让众人只余心惊和无以言诉的钦佩。古代,她拥有着傲人的天资,天下都能为她所用,呼风唤雨,保护她爱的男人,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王朝,仅为这一世家族。亲们,亲爱的亲亲们~文的名字更为《妖玉诉离殇》,小的更喜欢这个名字捏~暂时改不了了,亲爱的亲亲们,先将就着看~敬礼~
  • 藤花与草莓

    藤花与草莓

    “雪花飘在水晶念珠、紫藤花、梅花上,漂亮的婴儿在吃草莓。”买了一本川端康成的掌小说,被漂亮的封面忽悠了,死活看不明白更深的意思。于是,我决定这本书的书名就和它同步好啦,虽然没啥关系,但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了~~~~(>_<)~~~~
  • 儒道邪尊

    儒道邪尊

    儒的本意是柔,柔软,仁柔之术,不强硬的意思,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智慧。儒道邪尊,这是一个书生的故事。文可破军,字可杀敌,那都是传说:有这么一个读书的人,他有颗“佛之赤心”,仁柔术修到了极限,九世行善蒙冤穿越,到第十世,按地藏菩萨的说法,十世行善即成佛,地府的阎王这才慌了,为了阻止他再当善人,从冥河河水里舀出来一瓢冰水,灌到了他识海里,要冰镇这颗“佛之赤心”。这使他这世变得冷酷刚硬,行事阴邪,而被他的百万学生们称为“邪尊”。一个玄幻版本的《超级教师》,画卷将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