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400000010

第10章 “三步走”战略(4)

到1990年8月,适当调整紧缩力度、启动市场、争取经济适度发展的治理整顿任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90年1月至7月,工业生产逐月回升,工业总产值比1989年同期增长2.3%;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829亿元,比1989年同期增长5.4%;国内市场商品零售总额比1989年同期下降1.5%,但下降的幅度在逐月缩小;上半年全国物价指数为103,是1985年以来同期物价指数最低的时期;银行货币回笼增加较多,累计增加1268亿元,比1989年同期增加475亿元;出口持续增长,累计308亿美元,外汇结存增加;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总产量比历史最高的1989年增产560万吨,达9935万吨。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的经济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我国的经济并未完全转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多年积累下的矛盾和在治理整顿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仍然严重制约着改革和建设的发展。当时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是市场有所复苏,但结构性疲软状况没有改变,表现出即期需求不足。1至7月,物资系统生产资料销售额比1989年同期下降5.8%;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县及县以下则下降6%。国内市场仍呈平淡景象。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国内市场疲软,是一种结构性的疲软,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特点。滞销的产品主要是在经济过热时期盲目上马、重复建设以致于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产品,特别是一些耐用消费品;而一些能源、原材料等产品,不仅未出现疲软现象,反而供不应求。二是资金投放和占压并存,流动资金紧张。7月底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比1989年增长45.9%。三是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展缓慢,产品技术层次较低。据有关部广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估算,当时在国内市场上畅销的产品只占58.8%,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产品只占出口产品的51%,真正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只有25%左右。在我国每年开发的近6万项各类新产品中,可达到国际水平的只占3.5%。四是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尚未好转。1至7月,全国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1989年同期减少197亿元,下降56%;企业亏损额达150.9亿元,增长99.2%。从能耗上看,当时我国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比发达国家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高出30%至90%;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比日本高3倍,比印度也高出1倍。五是产品质量差的现象十分严重,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致命弱点。据有关部门对部分城市的调查,当时我国工业产品的抽样合格率约为75%,优质品产值率约为27%,市场抽查商品合格率为55%。而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合格率则高达98%。我国企业生产中不良产品损失率约占产值的10%到15%,仅此一项,我国每年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000亿元。六是国家财政仍存在较大的困难。全国财政收入比1989年同期增长11.6%。国内财政支出增长16.4%,高于年度预算增长9.7%的幅度。这种情况说明,我国的经济形势虽然正在好转,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前一阶段的治理整顿,不论是压缩需求,还是启动市场,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所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

鉴于上述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点逐步转移到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方面来。8月2日,李鹏在全国工业生产工作会议上指出,治理整顿还没有到位,明年还要继续治理整顿,但是主要任务可以有变化,要在压缩投资规模的基础上,把重点逐步地切切实实地转到提高效益、调整结构上来。他认为,当前工业生产的出路在于启动市场,这个观点是对的。但在强调启动市场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结构。8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社论指出,经济的增长当然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但是当前更迫切的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保持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协调。这是经济工作的重点。所有生产部门,都要把工作的指导思想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9月3日,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在汇报关于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时说,今年以来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进一步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形势正在好转。

但是整个经济形势仍然存在着相当严峻的一面,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盲目乐观。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宁愿估计得充分一些,看得重一点,把工作做得更深、更细一些,这样对我们更有利。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有所回升的形势下,各地区、各部门务必警惕重新出现经济过热,再度发生片面追求工业速度和争上基建项目的倾向,切实把治理整顿的重点真正转到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上来。12月25日至30日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肯定了对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主要任务的调整,强调指出,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头一年,也是继续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一年,我们要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工作,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特别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保持农业稳步发展的问题。要把全部经济工作切实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力争工业生产的质量、品种,效益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从1990年第四季度开始,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逐渐成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12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全国计划会议上宣布,国务院决定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切实把全面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所有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都必须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开发新产品,增加品种规格,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原材料消耗,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提高经济效益,使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有比较明显的改善,1991年2月,国务院又发出《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对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开发研制多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上哪些技术改造项目;产品质量有多少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多少优质名牌,产品合格率提高多少;开发多少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加多少花色品种;从哪些环节上节能降耗,成本降低多少,资金周转加快多少,设备完好率提高多少,扭亏增盈多少等等,都要有具体明确的、分步实施的目标。《通知》还要求这个活动要与继续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等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活动年目标的实现。

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此,从1990年底开始,国务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增强企业活力的政策措施,有重点地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1991年5月30日的《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通知》将这些政策措施归纳为以下的11项:(1)适当增加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2)酌情减少部分企业的指令性计划任务,扩大其产品自销权;(3)适当提高部分企业的折旧率,逐步完善折旧制度;(4)适当增加新产品开发基金;(5)补充一些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6)适当降低贷款利率;(7)给予部分企业外贸自主权;(8)进一步做好若干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双保”工作;(9)继续清理三角债;(10)选择100个左右大型企业集团分期分批进行试点;(11)切实减轻企业负担。9月23日,李鹏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加上一条,即:降低国营工业企业的所得税率至33%,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

需要指出的是,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既是治理整顿最后攻坚阶段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超越了治理整顿阶段的一项较长远的战略目标。当治理整顿作为一个特定阶段结束之后,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仍然是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

治理整顿任务的基本完成

三年的治理整顿,扭转了原来呈现出“四过一乱”的经济形势,初步理顺了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为国民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特别是为1992年以后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治理整顿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基本恢复了正常的发展速度。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增长93%,治理整顿三年(1989年至1991年)平均增长6%;1991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4.77%,三年平均增长10.36%。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恢复到与当时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正常发展水平。

第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的局面明显缓解,严贯的通货膨胀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治理整顿阶段,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采取了经济和行政等方面的措施,实行信贷和货币“双紧”政策,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压缩投资规模,控制社会集团消费,有效地遏止了社会消费膨胀的趋势,促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治理整顿的三年,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平均供需差率由1985年至1988年的11.8%,缩小列8%左右。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由1988年的118.5逐步降至1989年的117.8、1990年的102.1和1991年的102.9。

第三,流通领域的混乱现象得到整顿,经济秩序明显好转。经过清理整顿,党政机关所办的各种公司绝大多数已经撤销或同机关脱钩。一批在公司中兼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公司中退出。价格混乱现象也得到比较有效的治理。

第四,对外开放取得较大进展。1984年到198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的状况,1988年进出口总额为1027.9亿美元,逆差为77.6亿美元。在治理整顿中,我国顶住西方国家无理制裁的强大压力,坚持改革开放,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1990年即扭转了对外贸易逆差的状况。199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3563亿美元,顺差达80.5亿美元。1989年至199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达318.02亿美元,是改革开放13年历史中利用外资额最多的一个阶段。

第五,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治理整顿期间,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等产业部门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一直处于长线的加工工业则受到一定的限制,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改善。

1989年和1990年粮食生产都获得丰收,从而结束了农业生产从1985年到1988年连续四年徘徊的局面。1990年,农业总产值达7662.09亿元,比1989年增长7.6%;1991年,尽管遭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农业生产仍然获得较好收成,农业总产值达8157.03亿元,比1990年增长3.7%。

第六,在治理整顿期间,一些领域的改革得到新的进展。在治理整顿的三年时间里,虽然改革从总体上说放慢了步伐,但在某些领域改革仍然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了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外贸管理体制、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并在金融、财税、社会保险、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等方面开展了改革试点工作。

但是,治理整顿时期的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任务,却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1991年9月23日,李鹏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一直强调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但实际收效不大。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都在增加。现在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不是速度上不去,而是效益提不高。在现有结构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已经不能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因此,在治理整顿阶段结束之后,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仍然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尽管如此,以上几个方面的成效仍然说明,在我国改革第十年出现的严重的“四过一乱”的状况,经过治理整顿,已经从根本上扭转过来,治理整顿的主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因此,1991年12月23日,在国务院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从总体上来说,治理整顿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1992年3月20日,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宣告:“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表明,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可以如期结束。”

当然,在充分肯定治理整顿成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治理整顿对于改革的负面影响。在治理整顿时期,虽然中央一直把深化改革和治理整顿放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上,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初期,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央不得不把工作重点放到治理整顿方面,而改革的步伐则明显放慢,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暂时的徘徊或倒退。

这种暂时的徘徊或倒退,主要出现在对于计划体制的改革上。当时,为了迅速控制正在蔓延的混乱现象,将国民经济的运行纳入正常的轨道,中央不仅采取了各种经济措施,而且还过多地动用了行政的、强制性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计划体制时期的一套调控宏观经济的做法。在新的调控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以以往惯用的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遏止混乱现象的蔓延,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也是唯一的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整顿初期改革的延缓、停滞乃至倒退,根本原因不在于治理整顿,而是此前没有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忽视环境治理,致使经济环境恶化。改革滞后现象到十三届五中全会后逐渐得到改变。

但是,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由乱到治的过程,却使一些人产生了一种误解:似乎“四过一乱”现象是由计划体制的削弱引起的,而恢复使用过去惯用的行政干预的手段并迅速产生效果,似乎也证明了还是计划经济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因此,在治理整顿时期,理论界在改革方向这个关键问题上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出现了改革的“市场取向”和“计划取向”之争。一些人主张放弃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个公式,在改革中加大计划经济的分量。这种认识,成为90年代初期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严重的思想理论障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大事件和决策调查》)

同类推荐
  • 东亚斗帝主

    东亚斗帝主

    斗倒了大清国,这是窝里斗,上不得台面把日本拉上来,还三缺一,把俄国上来顶上,咱们赌,来盘大的,赌国运......日本天皇明治输的很惨,卖裤衩换回来的海军,全输在了刘廷手里,还搭上了四国岛。俄国沙皇尼古拉更可悲,祖宗好不容易从大辫子哪里抢来的地盘输了不算,还输掉了西伯利亚。最大的赢家刘廷收下了自己辛苦劳动获得的战利品后,拍拍屁股,看你们那上不得台面的技术量,哥不陪你玩了。我找德国,英国玩去......
  • 现代三国志

    现代三国志

    【诸葛亮--观今夜之天象,知天下之大事】【马超--全军突击】【许诸--谁来和我大战三百回合!】【孙权--容我三思】【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甄姬--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赵云--能进能退乃真正法器】【孙尚香--夫君,身体要紧】【华佗--早睡早起,方能养生】【吕布--谁能挡我?!】【貂蝉--失礼了】【周瑜--既生瑜,何生……】【黄月英--亮!】【刘备--难道这就是桃园吗?】【张辽--没想到吧?】【关羽--什么?此地叫麦城?】【甘宁--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郭嘉--就这样吧】
  •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介绍了丰功伟绩的郑和、郑和下西洋的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的历程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英雄:创世纪

    英雄:创世纪

    看得太透彻,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平淡的开始,平淡的结束!有很多事情,我都已经看透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兴趣了。往死而生,往生而死。
  • 史潮与学风

    史潮与学风

    本书作者是我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的中生代历史学家,见多识广,在过去的十来年中,除了专门的研究之外,写了一些关于学术潮流和学术风气的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出来后被媒体广泛转载,读者甚多。现在学术环境不良,许多学者闭门造车,不注意潮流,同时学术风气不佳,更是不争的事实。文章结集,对有志于做学问的学生来说,帮助极大。分为两编,史潮(史学潮流)编13篇,学风编10篇。这些文章长短不一,长者一万多字,短者一两千字,可能性较强,期待这位国际知名历史学家的见解能成为中国学术界的解毒剂,为大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提供借镜。
热门推荐
  • 极限感知

    极限感知

    平凡少年许禹意外吸收金色液体后,觉醒感知异能,从此开始华丽的人生蜕变。
  • 左卫大将军张雄(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左卫大将军张雄(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左卫大将军·张雄》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张雄是高昌国左卫大将军,力主摆脱西突厥控制,归顺唐朝。高昌王麴文泰却采用阴谋手段,逼使张雄背弃与爱将诃黎布石的婚约,把养女哲丽娜嫁给西突厥吐屯大人。而唐太宗派来西域的密使李加又是哲丽娜的生父,由此展开了错综尖锐的生死较量和感情纠葛。
  • 我們的青春:我的青春

    我們的青春:我的青春

    我的青春,我一直想要留下的人、保护的东西……我现在唯一的努力便是在岁月的海啸面前奔跑……于是,我不想停下来。
  • 圣战之光

    圣战之光

    迪迦奥特曼同人文,为大家讲述了迪迦奥特曼不为知晓的故事
  • 莲修起信录

    莲修起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寒逆

    寒逆

    诡异功法,剖腹取脏。且看主角如何逆天改命,走上巅峰。
  • 造物先造人

    造物先造人

    本书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本书把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心得从他的著作和传记中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企业经营人士的目的。
  • 爱情广告

    爱情广告

    并不想教大家如何去爱,只想表达出我们对爱的态度。我们为爱做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自认为是出于爱。在"爱"与"做"的无限空间中,难道只有表面的虚荣、身体的刺激、条件的满足。令我们感到安全,对我们意义重大吗?我们何不尝试回到原点,找回简单的自己,珍视真实的自己,为你爱的人做出小小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久违的勇敢和幸福。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公主殿下请小心

    公主殿下请小心

    “公主殿下请小心呀,有一个不明物体来袭。”某丫头大声叫到。“哼,什么不明物体?要是它敢来,看本公主不给他瞧瞧本公主的厉害。”某人自恋的说。可惜事事都是那么不如人意。“啊。”一阵尖叫,吵醒了林中的鸟儿。原本洋洋自得的某人静静的躺在血泊中。“公主。”听到女仆最后一声呼喊,晕了过去。醒来时这位公主却失忆了,是命运在捉弄她吗?不是是换了一个人而已。那不明物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