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000000023

第23章 潜隐与超越(2)

里尔克对冯至的生命体验和诗歌创作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一点我们不须怀疑。但是我们一进入里尔克的《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就能深切感受到,诗歌中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氛围和神秘色彩。诗人旨在探索如何让人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寻求到灵魂回归的途径,渴望在对孤独、死亡、痛苦的歌咏中探寻生命的最终归依。这部十四行组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在传说中奥尔弗斯这个神奇的音乐家的引导下,在艺术启迪中获得神灵的启示,让生命探寻到走出沉沦的可能,也即“以我们的本性,以我们的动向我们仍从属于持久不变为神所用的力量”。通观整个诗集,其审美张力是建立在灵魂和肉体、物质和精神、此岸和彼岸的对立和分裂之上。这与我们读《十四行集》的审美感受完全不同。我们读《十四行集》,可以发现,两者在诗歌思维上的文化意蕴迥然有别。冯至既避开了基督教中上帝观念启示的外在超越,也避开了个体身心解脱的神秘体验,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在平凡生命的种种处境中去体验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诗歌艺术张力的营构上也并不依赖于一个彼岸世界作为现在的召唤,也没有将神作为内在心灵的最终归宿,更不存在灵与欲的分裂,精神与物质的紧张及天堂与地狱的对立,一切呈现出来的是和谐与安详、宁静与优美。也就是说,冯至在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时,在感性生命和日常生活中找到了意义与价值本身,在种种平凡的处境和现实的生存中寻求着一种内在生命与灵魂的归依和寄寓,这与以里尔克、艾略特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相去甚远。

人作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如何让生命获取意义与价值,无疑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生命是有限的存在,如何在这种有限的存在中获取意义,也就成为生命主体首先所要面临的问题。在《我们准备着》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以昆虫为喻,将个体有限的生命在群体伦理的值域中获得提升的启示,自己的行为就让自己找寻并确证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在《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中,诗人以秋日的树木作譬,在对自然万物的蜕变轮回的理解体验中走向生命的沉静和成熟。自然与生命相互参证,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真谛都在具体的经验生活与感性的日常事物中获得再现与把握。在《看这一队队驮马》中,诗人将生命作为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来认同与接受。驮马驮来远方的货物,水从“不知名的远处”“冲来一些泥沙”,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就是这种不断的追求和努力中“随时占有”与“随时又放弃”的统一。获得与失去、追求和放弃并无绝对的界限,二者辩证统一,彼此消长起伏,一切悄然而来,悄然而逝,自由自在,了然无碍。如鸟儿“管领太空”而又“随时感到一无所有”。没有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精神分裂,没有歌德式的无限追求,也不是里尔克的彼岸神灵启示,而就在日常的平凡生活中,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就获得了一种圆满的实现。可以说在整个《十四行集》中,意义与价值的追求与获得的历程并不艰辛,二者间的距离也并不遥远,就在这样的一种日常的体验中,在这样的一种有限的存在中,无限与永恒,超越与本体都获得了。简单地说,就是在日常的生存体验中,获得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这在其内在致思路径上无疑是中国传统的“不舍弃,不离开伦常日用的人际有生和经验生活去追求超越、先验、无限和本体”ix,也就是所谓的“体用不二”,“平常心即道”。

与这种“体用不二”的哲学本体论相应的是,人们在寻求道体过程中的认识方式,往往是虚静去欲的静虑和体悟。老子的“涤除玄鉴”,“虚静而一”,庄子的“心斋”“坐忘”都有此种倾向,禅宗融合道、佛,更是如此,无论是南宗“顿悟”还是北派“渐修”,都强调以空灵心境来对待外物,用一种涤荡情怀、空诸一切的意趣来感悟宇宙人生。《十四行集》中,诗歌主体在面对自然万物、永恒时间、亘古宇宙时,如佛家面对所谓无量无边的三千大世界,胸虚灵廓,心无挂碍。也就在一种心不动念、万事具如的境界中把人引入到一种“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境界之中。诗人也曾在称述里尔克的“诗歌需要的是经验”的观念时说,诗歌的经验,就“像是佛家弟子,化身万物,尝遍众生的苦恼一般”x,于是在这样一种近似于禅的感悟中,“一生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感受不到人间的年龄”(《我们招一招手》)。“我们在朦胧的原野上认出来一棵树,一闪湖光;它一望无际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我们常常度过一个亲密的夜》)刹那即永恒,瞬间就是终古。在一种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境界中,自我得以空如,化为世间万物,如《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中所写的:“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体验到“有多少面容,有多少语声在我们梦里是这般真切不管是亲密的还是陌生:是我自己的生命的分裂”。(《有多少面容》)小狗在往昔“领受的光和暖”“会融入将来的吠声”“在深夜吠出光明”(《几只初生的小狗》),生命的幼稚与成熟、既往与将来,平淡与灿烂之间的相辅相成、丝丝关联,这一切都有着传统审美智慧的种种内在联系,特别是一种“妙悟”的诗性精神。同时,在诗歌中主体对于万事万物的“领会”并非是主客分化之后、对立之后而形成的片面的知识范畴与理性认识,而是主客的同一状态,它超越时空与主客界限,是一种澄明朗照之境。这样,也就让我们在直觉到传统诗学的“妙悟”的同时,能会心到海德格尔“此在”的那种内在精神的相通之处。

《十四行集》中那些自然隽永的诗行,葆有着生命的内在律动,有着一种现世的充实,也有着一种平和的超越,更能给人一种“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之感。对于生命和时间的种种领悟不是逻辑的推演而是直接感受的,不是神秘的启示而是感性经验的。我与人、人与物合为一体、不弃不离,个体达到无限,瞬间感受永恒,一切又都是从具体的空间与时间出发,一切皆不脱离现实的感性世界,“不落因果”而又“不昧因果”。超越不离感性,对象世界虽然依然存在,但是不被当作实在也不被当作虚空,于是就获得了一种脱去物欲执着,少却因明逻辑的自由和快乐。可以说,这样的一种诗意化的愉悦与自由,与抽象思辨带来的认知愉悦颇不相同,更不是在概念与逻辑推演中的理性自娱,也不仅仅是一种东方式的感情抒发与情愫倾诉,而是一种源自主体感悟中的审美体验和生命情怀,是一种诗性的智慧。这在《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有着突出的表现。面对如何把握无限、抽象、永恒的矛盾与困境,诗人并未生发焦虑与分裂,而是通过椭圆的水瓶、草木的荣谢、风中的旗帜等等具体的事物来获得审美的超越与自由,所体现的是独特的审美神韵,“对时间、人生、生命、存在有很大的执着与肯定,不在来世或天堂去追求不朽,不朽(永恒)即在此变易不居的人世中。”xi同时,他的这种追求又在不停的“蜕变”与“追求”中,“奔向无穷”。可以说在冯至那“狭窄的心”中,有一个文化与生命的“大的宇宙”,中国传统的审美体验方式让他摆脱了存在主义哲学思辩的玄奥与抽象,而存在主义的冷静与哲思让他脱离了浅层的情感缠绕而走向了生命的深度。

从《十四行集》的诗性思维和体验方式上来看,他一方面超越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抒写情感的表现方式,有着“智慧的诗”的风度与探求精微哲理的理性;另一方面又依然有着东方神韵的底子,有着“体用不二”的哲学根底和禅悟的思维方式。这两者不是简单的调和,也不是一般所谓的取长补短,而是在诗歌主体充分理解与领会两者基础上的一种创造与超越,也只有在这样一种基础上才可以创造出这样一种“诗性的智慧”。

中国现代作家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上,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一点众所周知,不过,在意识的不同层面上,受西方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在思想观念的层面上,现代作家们在文本中往往有意识地反省甚至否定传统,而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实则也为价值领域之一方面]的层面上,虽也有着对西方文化的向往,却更深地潜隐着传统的根脉,除了胡风、路翎、穆旦等少数人,确实相当程度地西化以外,几乎都深深地熏习着中国的传统,即使早年立意反叛,最后也总是某种程度地回归。他们在融合中西传统的审美创造中,往往呈现着与西方作家明显不同的风骨和神韵,这或许部分地根源于汉语本身所固有的特征,部分地根源于现代作家们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熏染,从鲁迅、周作人,到沈从文、卞之琳,再到钱钟书、张爱玲,虽或有程度之异,却无不有着真正属于中国文化的独特审美趣味和风韵。冯至虽然属于在审美倾向上,也较大地受西方诗人影响的作家,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十四行集》与传统审美风韵相似或相通的地方,尤其和冯至当时所致力的杜诗风格有明显的关联。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参差碧岫耸莲花:上官婉儿

    参差碧岫耸莲花:上官婉儿

    她出身名门,背负家族仇恨,她有将相之才,无 奈生为女儿之身。造化弄人,她辗转于朝局宫争,生 如夏花之绚烂,终归于青史行间。她就是——上官婉 儿。朱丹红编著的《上官婉儿(参差碧岫耸莲花)(精) 》为“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上官婉儿(参差 碧岫耸莲花)(精)》记述了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传奇经历。
  • 悬挂在墙上的骆驼刺

    悬挂在墙上的骆驼刺

    本书作为独立文体的美文,实质是散文的一种。我们希望美文家们可以以自己的人生体验,自己的生活阅历,自己的缜密思考,自己的别具匠心,把他们所学所悟记录下来,传承下来,使人们从微小处鉴别、校对、修正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期望可以陶冶青少年读者的道德和情操。
  • 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

    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

    本书从文学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文学的多维结构和多种性质、艺术特性的审美场,文学对象的内涵整体性等角度阐述,探讨了创作美学的奥秘。
热门推荐
  • 甜心助理pk高冷总裁

    甜心助理pk高冷总裁

    甜心助理跟高冷总裁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仙旅魔途

    仙旅魔途

    仙路漫漫,坎坷艰辛,磨难万千,且看少年如何得遇仙缘,在修真世界中逆天问道,叱咤风云。
  • 伴尸行

    伴尸行

    沈绿就倒在他面前,两只血尸按住了她的身子,她拼命地挣扎着,脸上不可一世的美丽全部被绝望扭曲,她盯着眼前的男子,渴望生存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割得他全身鲜血淋漓,她嘶哑着声音呼唤道:“同学!请救救我!”周旋没有救她,直到血尸咬破了她细白的喉咙,吸干了她全身的血液,直到沈绿在他面前变成了一具狰狞的红粉骷髅,直到这一刻的画面成为他今后永远挥之不去的梦魇……重来一次,他是否会有勇气伸出手呢???
  • 白罂粟也专注

    白罂粟也专注

    自古以来,白罂粟代表着遗忘,初恋,思念,喜欢罂粟之人大多亦是多情之人,不专注,凡事都想试试,却忽略了最最重要的东西。她,家境不好,胆小,内向,在一群贵族同学身边总是那么的不起眼他,天之娇子,温柔,帅气,身边的女生总是多得数不胜数当她撞见了他,一切的一切发生了翻天忽地的变化,到底是命运的捉弄,还是爱神阿佛洛狄忒的有意撮合呢?答案马上揭晓......
  • 一见萧郎误终身

    一见萧郎误终身

    早就知道有预谋,偏偏要以真心相对!她以为自己的倾心相待会让他对她至少还是有那么点柔情,谁知他竟为了另一个女人不惜以自己的性命相逼,逼她交出嗜毒珠。心死情灭,她演了一出好戏,老娘这叫以牙还牙!
  • 妃本猖獗:王爷请下坐

    妃本猖獗:王爷请下坐

    21世纪金牌腹黑小杀手,只因为任务失败被组织枪毙,怀着遗恨居然穿来了古代?艾玛!想她21世纪也是个顶尖大美妞儿,怎么到了古代成了丑颜公主?桑心。什么!人善还要被人欺啊?我腹黑是本色,也要被欺吗?皇姐逃婚自己代嫁远国?嫁就嫁吧。“王爷,奴家今日小指灵波一算,家中黄金区千两,尔言黄金万两余,剩下的呢?”某女坐于上位,翘着二郎腿,悠闲品茶中若有若无瞟瞟下方怯生的美男子。“为夫这就补齐!”思量许久,某男黑顶着张皮囊朝天大吼,泪流满面。“灰灰。”……
  • 超甲传说

    超甲传说

    后宇宙时代CJG病毒肆虐整个宇宙,让人类引以为傲的机甲在生化生物面前不堪一击,机甲大时代被终结,历史的进程告诉人类机甲不过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废铜烂铁!超甲由此应运而生,被逼向绝路的人类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进化!传奇的时代,造就不朽传说!千年前何尘封不幸遭遇宇宙时代最大劫难宇宙生化危机!何尘封成为首批被感染者,他身份神秘的双亲将其冰封,只希望有朝一日研制出特效药时再解除。千年之后何尘封重获新生,一个对CJG免疫甚至能融合进基因的家伙,注定将在这个动荡时代中重重的写下一笔,成为历史长河中最闪耀的那一颗明星。永生只能修仙?不,绝对不是!
  • 学弟我还在等你哦

    学弟我还在等你哦

    摸摸大我是黎姬欧尼呀。原文是在我是学霸这个app上更新的。现在在书城里也开始更新了。不过这里可能更新的要比较慢,毕竟很少会上电脑。想看的可以到学霸app里关注黎姬欧尼这个号来看。然后谢谢各位的支持啦~
  • 网游之超级变态法师

    网游之超级变态法师

    《网游之超级变态法师》准备完本,后续正在继续上传中,完本字数(一百万以上),请大家继续跟读。崛起新书已经准备完毕,书名为《魂之祭》,书号:1883563.请各位朋友帮忙支持一下,收藏推荐,谢谢了。可以直接在作者信息内点击阅读,希望大家支持!
  • 修的不是仙

    修的不是仙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胸口碎大石了。一个拿着锤子的小屁孩说道。不一样的修仙路,不一样的水文巨作。你说看这水文干啥,我说排解无聊烦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