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000000008

第8章 陆师印象

何锡章

(华中科技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

今年是陆耀东师八十华诞。我以拜识先生27年经历所形成的印象,写下这些文字,作为我的祝辞。

有幸拜识先生已是27年前的1982年的事了。此前,我同门77级陈瑞琳毕业前报考研究生,所报导师正是陆先生,我孤陋寡闻,直到那时我才第一次知道先生的大名。同年,我考到川大,师从李昌陟先生,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正是进校不久,就与陆师相见了。这年金秋十月,川大为纪念郭沫若诞辰90周年,主办了学术讨论会。一时,现代文学研究界大家名家云集,我也是第一次目睹先生们的风采,我久仰的陆师也在会上得以拜见。因同门考研的缘故,我斗胆主动找陆师请教,没想到,先生异常平易和蔼,没有丝毫名家的架子。会期几天,我也长伴先生左右,请教学术,聆听教诲,收获颇丰,感受益深。会议结束,匆匆的结识以为会因天各一方而中断。没想到,三年后,因缘续结,直到今日以至永远。不知是什么原因,毕业时我选择到了当时的华中工学院中文系工作。来前,我跟学长、老师王富仁汇报了我的情况。他在回信中,嘱咐我到汉后,一定要多向陆师、陈安湖师、易竹贤师、黄曼君师等请教学习。从此,与先生交往日多,虽未入先生门墙,可先生视我如己出,和先生弟子一样,享受学生的同等待遇。后来,蒙先生不弃,收为门徒,遗憾的是,至今还没出门,这自然有负先生厚望,但我却感荣幸,就这样当一辈子先生的关门又永不关门的弟子,真好!

是的,当先生的弟子真好。

奖掖后进是先生始终如一的态度。无论是自己的学生或其他老师其他学校的学生,尤其是武汉、湖北相关学科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先生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关心成长,指点学术,受惠良多,我自己亦然。我是1985年到武汉工作的,那时,学术上刚刚起步,整体上还没入门,可又想早点出道,先生对我们这些后学的心思是理解的。因此,只要有机会,他总是想法予以提携。那时,先生主持省文学学会的工作,为繁荣湖北文学学术研究,学会不定期编辑出版学会会刊《中国文学研究》。组稿时,先生总想到年轻人,尽可能为大家提供发表论文的机会,我那时就有两篇文章在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得以面世。这对于一个刚开始学术研究的年轻人来说,是多么地重要,把自己的想法变成铅字,在那个时候又是多么地令人激动!在八十年代,学术活跃,学术会议频繁,可青年受邀机会甚少。先生总是极力向主办方陈情,积极推荐,让年轻人参加会议。我在那时参加过丁玲和冰心的学术讨论会,就是先生推荐的结果。不仅如此,只要有机会,先生总希望把年轻人推到学会中去,让他们在学会里受到学术熏陶和学术组织能力的锻炼。在八十年代后期,现代文学在成都开年会,先生问我去不去,我因无象样的文章,就没去与会。后来先生对我说,他想推我进理事会。我听后,既为先生奖掖后进的胸怀所感动,又为自己学术无成而羞愧。

严格规范是先生指导学生的不动原则。在武大文学院,在珞珈山下的武大校园里,在现代文学研究界,陆师对学生学术上的要求,可谓严名远播。同门常讲,在第一次见先生之前,或第一次送文章给先生审阅时,总有惴惴不安之感,生怕难以接近或当面挨训。但真的接触后,陆师之严,则别有一番感动且受益终身。先生之严,不是为人的“严苛”,不是不尽情理的专断,而是对学生学术的基本要求。青年学生刚从事学术工作,很易心浮气燥,急于求成。书没读上几本,材料没有掌握,观点没有完全成立,逻辑框架也没成型,就信然下笔,敷衍成篇。此时如送先生处,无论是论文,还是课程文章,那是绝对不可能过关的,挨克不可避免。不过,他不是简单否定就撒手不管,而是从选题到材料的重新收集再到观点的提炼,从内容的更合理安排到语言文字的表达,都一一指明,并开出有关文献目录,让学生重新学习、思考、再组织。他常告诫学生要沉得下去,深得下去,做学问写文章或书,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方面,至少有一点是有新意的。他还特别强调材料的“细”和分析的“细”。所以,他要求学生总是不断修改文章,直到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无法再提高了才会放手。其实,这种“严”,准确讲是“严谨”之“严”,是一个从事学术研究者的根本性的治学方法和态度。记得我在八十年代中期写了一篇关于“五四”抒情小说的文章请先生审定,过一段时间我去取稿时,发现他在我的稿子上用红笔改动甚多,观点材料以及文字都有大量修改,连标点符号运用不当处,都一一纠正过来。此文后来能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得以发表,其实是深得先生严格与严谨之益的。我这个人生性散漫,凡事都不很认真,后来做人做事或做学问,认真了一些,除了在大学时受到老师们的教诲外,后来主要应归功于先生的言传身教。这种治学的态度,在今天的学术环境下,更应继承发扬光大。虽然我自己也难以达到先生的境界,但我总要求我的学生努力努力再努力,尽可能地接近先生及前辈学者所建立的这种优秀的学术传统。

待人君子是先生一生秉持的人格特征。在与人的日常交往中,无论学生、同事、朋友,还是与其他没有直接关系的人,他总是以君子风范一视同仁。先生秉性耿介,心地宽厚,平和淡定。他可以就事论事,直言不讳,但决不盛气凌人,严肃而又温和,持守原则而又平易,诚敬谦虚、淡泊名利。他有脾气,也会生气,但他能理性地控制自如,即使批评人,和风细雨,不怒而威。与先生交往27年,我从没见过他对别人吹胡子瞪眼睛,可是,你能感受到在平和的交往中,他的原则,他做人的底线及人格操守。对学生的作品,他既不惮肯定,也不吝批评,完全与时下一些所谓学人不同:要么无原则的溢美,要么进行非学术的恶评。对学生,如在学术上有点收获,他自然感到欣慰,如学生有背学术规范,即使问题并不严重,他也决不护短。这是学术的道德要求,更是做人的应有境界。先生总是以自己的行为,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别人。弟子之外的凡与先生有过或学术或日常交往者,与学生们的感受非常一致,每每谈及,敬意油然而生。

先生著述甚丰,每当著作面世,就会送书给学生们,从写在书上的赠词可见先生的古道君子之风。或称“某某君”,或云“某某兄”,或曰“某某契弟”,在这里,没有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呈现出的是平等的君子风范。在当今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师德受到侵蚀,极个别甚至到了寡廉鲜耻的地步,所谓存在的师生之间的“潜规则”便是。和先生交往,则相对简单,就是古训“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从不给学生添麻烦,从未向任何学生伸手,绝对不会利用老师身份所掌握的一定的权力,和学生做交易或通过管卡压谋取某种不当利益。即使有事不得不需要学生出力,也是以商量征询的口气,不会开口要学生无原则无条件办事。先生对物质要求甚低,除了每天喝少许酒的爱好外,没有过多的其它嗜好。作为学生,尊师理所当然,因此,在汉弟子或在外地学生,逢年过节,总想以各种方式表达心意。一般电话,有时也去先生家里。先生总是要请学生吃饭,或家宴,或餐馆,否则,其心不安。学生家如有小孩,往往还有所回赠。弟子中如有孩子升学读书,他和师母总会以物质方式表达祝贺和鼓励。作为学生,一生能投在这样的老师门下,是何等的幸福!

执着学术是先生生命的基点。他五十年代初毕业留校任教后,与学术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自我认识先生以来,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对学术的忠诚与敬畏。学术是他的生命,生命意味着就是学术。在他五十岁前,由于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真正的学术研究氛围根本谈不上,但先生却没有放弃自甘沉沦,除了进行那时主流认可的学术研究之外,主要是在学术贮备方面下了不少工夫,这为近30年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后期,学术开始复兴,但研究资料奇缺,为研究新诗,先生便自费到北京上海手抄以前出版的新诗集,前后共抄160多种。他穷多年之力,不惜血本收集新诗集,其数量和品种国内无出其右。可以想象,没有对学术的忠诚与执着,没有将学术视为生命组成的精神,能付出这么大的心血吗?这需要时间和坚强的毅力,需要巨大的生命的付出啊!每当我想到此事,每当看到那些抄写工整的书,心灵就受到震撼,也为自己的荒疏而汗颜。正是有了这样的工夫,先生新诗研究成就斐然,已成学界公论,多有名家大家的评价在世。

先生退休时已70有余,本可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但先生一定要了却他一生的重要的学术心愿:完成《中国新诗史》的写作。这些年来。先生身体屡有不适,尤其是到了秋冬,支气管发作,有时相当痛苦,可先生以其顽强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忍受着病痛的巨大折磨,坚持一天写1000字的速度,终于完成了计划三卷的前两卷,第一卷已出版,学界评价很高,第二卷也已付梓,不久将面世。我是俗人,也没有先生那样的学术境界和最高的追求,所以我劝他不用写下去了,身体是最要紧的,可他根本不听。诚然,从学术的意义讲,完成这一重要著作,功德无量。可作为学生,又真正希望先生健康长寿。理性与情感,不可避免发生着冲突。在这里,我只能说,先生,多加保重!

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是有局限的,我仅仅是以印象式的文字,略为表达我对先生的感谢和永远景仰的感情。

同类推荐
  • 大风歌:风之扬

    大风歌:风之扬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自由人生(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自由人生(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在书中,他用简单朴实的白话文,开启民众智识的心门;他以追求自由的人生,鉴照中国现代文明的来临。全书共分四篇,包括:人生随想,文化之声,教育论话,生命记忆。
  • 许地山精品选

    许地山精品选

    《许地山精品选》系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系列书之一。《许地山精品选》由许地山著。《许地山精品选》由散文小品、蛇、笑、三迁、愿、山响、愚妇人、蜜蜂和农人、爱底痛苦、信仰底哀伤、暗途、梨花、难解决的问题、暾将出兮东方、花香雾气中底梦等内容。
  •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作者以“一介草根、随意领悟、走笔文字、快乐生活!”的心态,让读文字的人感悟到生活中的种种,她的文字,朴实不华丽,真实不造作,题材小而给人的体悟却深。亲情、友情、爱情皆入文章,家事、小事、世事尽在笔下,自然而然地呈现着生活的醉美,读着亲切,回味醇浓,字里行间处处弥散着生活的清香。
  • 有思文丛:从清晨到日暮

    有思文丛:从清晨到日暮

    本书是小说家弋舟的一本散文集,由“异乡·寓言”、“无远弗届·书与人”、“和光同尘·创作谈”3辑37篇文章构成。内容涉及对历史的哲思、对生活的体悟、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对创作经验的总结。本书的语言极具特色,长短句错杂,耐人寻味。
热门推荐
  • 流年·爱

    流年·爱

    两把椅子,坐几个人,一群明朗少年,玩一场猜心游戏。曾经拥有未来可见的荣光,走到最后,谁在?很多年前,她微笑着沉默,看他们手牵手;很多年后,各自天涯,有错过,终相守。年少轻狂幸福时光,一个人的流年,两个人的爱。
  • 彼岸花开,春去春又来

    彼岸花开,春去春又来

    人们都说“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因果,缘注定生死。”就在a市的某个时间,韩落夜遇见了李韵瑶,就这样,在他们婚礼当天,李韵瑶含情脉脉的对韩落夜说‘我姓李,却永远也离不开你。’约会期间,韩落夜努力的把每一句流言变成不可能的,比如‘旋转木马是世界上最残忍的游戏,恋人虽然追逐着,却保持永远的距离。’就因为这句流言,导致了每次韵瑶要坐旋转木马韩落夜都得抱着她做一个,以至于做坏了好几个......
  • 学长大人请接招

    学长大人请接招

    一封带着心意的情书,却被他扔进了垃圾桶;一次次的追爱攻势,他却无动于衷。他冷冷地说:“我永远都不会喜欢你的。”而他说:“明明是我先遇见你的,为什么你喜欢的不是我。”因为一句话,让她明白自己跟他的差距,她说:“学长,对不起。”他淡淡地对她说:“如果累了,那就换我来爱你”
  • 隙间罪袋二十三号

    隙间罪袋二十三号

    隙间罪袋二十三号,披着美食与舌尖上幻想乡的皮,实质上是慈祥和蔼与爱的故事──是的,未来有多甜,爱就有多深、慈祥就有多和蔼。幻想乡的暗黑英雄,隙间罪袋23号,雾雨组总长,魔理沙亲父,雾雨莲太郎。故事的上半部,天鸟船天火坠灭,将皆杀剧情在线不对的角色,就此迎来结尾。「──我不是没有得到幸福,而是我早就被幸福包围了。」这是,作为钢铁般的男人,幻想乡的一介罪袋。雾雨老爹在幻想乡的故事。──从日常伤胃(物理)的剧情,来到日常伤胃(心理)的剧情。上半部即将完结,世界这么大,要去其它世界吃美食,无论如何蜡笔小新的烧肉之路预定,因为我喜欢吃烧肉。
  • 漆岛夜少

    漆岛夜少

    所谓“漆”即使纯黑之色,肮脏阴暗,排除于世界之外。在北大西洋的公海一片不为人知的海域,在那里有一个岛群。被繁星般的小岛所拱卫着,最中央的那座大岛宛如王者般的俯览公海。岛名曰——漆。
  • 妾非妾

    妾非妾

    为了报恩,她代嫁为妾,引出一场情事。本以为可以身处世外,谁知却深陷其中,他有无数妻妾,她有麻烦缠身,注定无法厮守终生,当爱情之路磨难重重,折磨和禁锢真的就能得到一切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奴隶主

    大奴隶主

    胜者为王,败者为王后。生来没有经脉,被认定为废柴。但是神魂穿越而来的崭新林怒不这样认为;尤其在重拾驭道之后,林怒决定让整个雄霸大陆知道,咱这废柴,其实是万法皆通的天才!…………学院导师:求求您收下我这个奴隶,我能把我所知的全部玄气修炼法决奉献给您!宰相:收我吧,只要您需要,我能辅佐您成为一代大帝!公主:饭量小,会暖床,求收为奴。陛下:如果您需要男宠,我就是最佳选择呀………………林怒,修驭道,驭天下!
  • 独醒杂志

    独醒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商务英语公文900句典

    商务英语公文900句典

    本书分为贸易流程函、商务通用公文和商务社会活动函三大部分。每一章的背景介绍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让读者对商务活动中各环节的商务英语信函及信函式公文有清晰的理解。文中提供大量的典型范例,能快速提高读者对商务信函用语的熟悉程度,方便记忆,易于读者掌握运用。
  • 人族永存

    人族永存

    简介:如果你知道在遥远的远古,那些所谓了神、仙、魔、兽等宇宙万族曾是人族的附庸在经过了不可知的空白上古之后而现在的人族已经连这些种族的记载都没有了不过在人族即将再次觉醒的时刻,那些曾经的人族的附庸也来到了地球它们到底是敌是友?而上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做为宇宙最强种族之一的人族,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