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1200000012

第12章 脾胃肠病证(3)

二诊:1988年5月26日。服上药后,诸症均有减轻,食欲略有增加,自觉精神好转。为服用方便,患者要求配制末药。依原方配制末药一料。

服用半年后,来院复查,上消化道气钡造影未见异常。

按:胃下垂属中医“胃痛”、“腹胀”、“痞满”范畴,多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所致。胃下垂的发生主要和膈肌悬吊力不足,膈胃、肝胃韧带松弛,腹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有关,多见于瘦长体型。本病诊断依靠X线检查证实。胃肠钡餐检查表现为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治宜健脾益气,升清举陷,除药物治疗外,尚需饮食调摄,起居有节,生活规律,情绪乐观,并应适当活动,劳逸结合,才能日趋康复。

例2:王××,男,28岁,新城子塔儿湾农民。

初诊:1998年11月4日。素有胃痛3年,曾做上消化道气钡造影,诊断为“胃下垂”、“胃炎”。近一月来,胀痛尤甚,服西药仅能临时止痛。目前,胃脘胀痛,嗳气,恶心,咽梗,口淡无味,不思饮食,夜卧不安。近来体重减轻,患者思想负担颇重,虑其癌变。舌苔薄白略腻,脉沉弦缓。

辨证:脾虚胃弱,肝郁乘脾。

治法:健脾和胃,舒肝理气。

处方:四逆散合温胆汤加味。

柴胡10g 枳实10g 白芍15g 半夏10g

陈皮10g 茯苓10g 竹茹10g 香附子10g

佛手10g 苏叶10g 元胡15g 焦三仙各10g

内金10g 焦枣仁12g 郁金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5剂。

二诊:1998年11月9日。服上药后,胃脘胀痛减轻,嗳气、恶心、咽梗消失,食欲增加,睡眠尚可。舌苔薄白,脉沉缓。现肝郁乘脾之证得以缓解,继以健脾和胃之法善其后。处方拟为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昧。

处方:

党参12g 白术10g 茯苓10g 半夏10g

陈皮10g 砂仁6g 炒山药15g 内金10g

香附子10g 苏叶10g 佛手10g 元胡15g

枳壳10g 焦三仙各10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10剂。

三诊:1998年11月19日。服上药后,患者来诊喜笑颜开,胃胀痛已消失,精神明显好转。余告此病为常见多发之证,如能心情舒畅,注意饮食,参加轻微劳动,坚持服药,病可痊愈。嘱其常服香砂养胃丸合补中益气丸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胃痛3年,一月来连续发作,体重下降,思想负担过重,可见病势较甚。初服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剂,胃痛、恶心、咽梗、嗳气等症明显减轻,并逐渐消失,再服补益脾胃之品以固其本,服药后效果甚佳,后嘱常服调胃补中之成药,以巩固疗效,病获痊愈。

例3:柴××,男,45岁,金川公司职工。初诊:1994年10月11日。主诉:脘腹坠胀疼痛10余年。曾多次作x线钡餐透提示胃下垂在10~13cm之间,服用中西药多年无效。近来病情加重,寻余诊治。主症:胃脘坠胀,疼痛较重。大便溏泻,畏寒肢冷,面色黧黑无华,口唇紫暗,食少神疲,精神萎靡,睡眠不佳,腰膝酸软,阳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色淡而有瘀斑,苔白厚腻,脉沉细无力。

辨证:脾肾阳虚,湿阻血瘀气滞,托举胃腑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化湿,行血,理气,升阳举陷。

处方:自拟方。

炙黄芪30g 人参10g 丹参30g 仙灵脾30g

菟丝子12g 桑寄生12g 焦杜仲12g 山萸肉12g

山药12g 炒白术10g 炒枳实10g 柴胡6g

升麻6g 砂仁6g 檀香6g 补骨脂10g

肉豆蔻10g 粟壳6g 茯苓10g 陈皮6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10剂。

二诊:1994年10月21日。服上药后,脘腹坠胀疼痛减轻,大便正常,食欲增加,精神好转,形寒怕冷,睡眠欠佳,舌苔略化,脉象同前。上方减去肉豆蔻、粟壳,加焦枣仁15g、附片8g、肉桂6g,继进12剂。

三诊:1994年11月2日。诸症大有好转,复查X线钡透,胃下垂仅6.4cm。守法继用原方加减配制末药一料。

处方:

炙黄芪240g 人参120g 鹿角胶60g 枸杞子80g

龟板胶60g 丹参150g 仙灵脾80g 菟丝子60g

桑寄生50g 焦杜仲50g 巴戟天60g 熟地60g

山萸肉80g 山药60g 炒白术60g 枳壳50g

柴胡40g 升麻30g 砂仁30g 三七30g

檀香20g 香附子30g 茯苓50g 陈皮30g

制附片25g 肉桂20g 补骨脂30g 鹿肾1付

鹿腰1对 海狗肾5条 炙甘草20g

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匀,每次10g,每日3次,淡盐开水冲服。服药3月后复查,上消化道气钡造影未见异常,诸症皆除,精神饱满,阳痿一症康复,舌脉正常,病告痊愈。

按:胃下垂一病,应升提下举并调为法。此病还可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中气虚弱导致饮停湿阻,气滞血瘀,病史较长,病久不愈,累及于肾,肾元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腾举,则脾气更加不升,胃必陷下更重。张志聪云:“肾为胃之关,其脉系于舌,肾气不交阳明而胃缓。”《医门棒喝》说:“脾胃之生化者,实由肾中之阳鼓舞。”因此,对重度胃下垂不仅需上提脾气,而且更需下举肾气。此有如升举重物,若只提不举,重物难以提上;若只举不提,重物亦难到位。因此,若上有所提,下有所举,自然较单提效果更好。升提中气者,上提之法,温补肾气者,下举之法也。

上述这些法则,既顺应了脾升胃降,脾虚胃实之生理功能特点,又考虑到了脏腑相关因素的影响,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脘腹痛(胃柿石症)

杨××,男,13岁,城关镇学生。

初诊:1992年2月26日。患儿曾于1991年秋天某日空腹吃柿子5个,食后自觉不舒,此后时常腹痛,且饮食量减少,病情逐日加重,身体虚弱,食则腹痛更甚,近几个月来症状更加明显,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上消化道气钡造影提示:胃内异物,建议手术治疗,其父母不同意,寻余中药治疗。观其患儿发育良好,营养欠佳,形体较瘦,神疲无力,懒于动作。体查:腹部平软,上腹部压痛较为明显,可扪及如杏核大小包块3个,质硬,推之移动,脉沉弦。依据症状及检查结果再结合病史诊为胃柿石症。

辨证:食滞积聚。

治法:消积散滞。

处方:五疳消积丸加味。

三棱8g 莪术10g 玉片8g 二丑6g

枳实8g 陈皮8g 内金8g 木香5g

元胡12g 川楝子10g 五灵脂6g 焦三仙各12g

大黄6g 白芍8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92年2月29日。服上药3剂后腹泻数次,排出杏核大小黑块粪便3~4块。腹痛止,食欲增加,精神好转,再次腹部触诊,未扪及异常包块,法改健脾和胃以善其后。方用:香砂六君汤合消乳丸加味。

处方:

党参12g 白术10g 茯苓8g 半夏8g

陈皮6g 木香5g 砂仁6g 香附子6g

内金6g 当归10g 焦三仙各10g 炙甘草5g

生姜3g 大枣3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10余剂。

三诊:1992年3月14日。患儿面色红润,精神良好,自述食欲增进,大便正常每日1次,上消化道气钡造影检查未见异常。

按:胃柿石症,多由空腹食柿引起,柿中鞣质较多,遇胃中之酸而凝聚成块,坚而不化如石。因此上腹疼痛、呕吐,久则食欲减退,身体消瘦。治则首法消积散滞,后以调理脾胃,以善其功。

脘腹痛(胃黑枣结石症)

牛××,男,42岁,武山县洛门镇农民。

初诊:1972年9月12日。患者在一月前上山打柴,回家后甚感饥饿疲乏,寻无他食,家中只有黑枣食之半碗,自感口渴,又饮凉水一碗,合衣而卧,醒后自感上腹部不适,逐日胃脘部疼痛加剧欲吐,食欲减退,身体日见消瘦,精神困乏,经当地治疗无效,故来我疗养院诊治。初用解痉止痛药物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但又呈慢性间歇性发作。西医体查: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营养欠佳,心率70次/分,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腹软,上腹部似有核桃大小数个包块,表面光滑,形状不规则,可上下移动,有压痛感,其他未见异常。经胃镜检查,胃底部见圆形黑色团块,诊断为“胃内占位性病变”。故寻余诊治。症见舌质暗淡,苔白,脉沉弦有力,乃因空腹过食黑枣,饮之凉水,致胃内积滞,损伤脾胃,胃失和降,气血瘀阻,结聚成块,是谓“胃黑枣结石症”。

辨证:过食黑枣,凝聚成积。

治法:消导攻积。

处方:小承气汤加味。

大黄10g 枳实10g 厚朴10g 三棱10g

莪术10g 山楂15g 玉片10g 内金10g

白术10g 木香6g 半夏10g 陈皮10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72年9月15日。服上药3剂后,便下黑褐色夹杂粪块,结石坚硬,腹部包块消失,饮食增加,精神好转,诸症消除。

按:胃黑枣结石症,临床少见,证乃空腹食黑枣凉水所致。涩枣滞于胃,致肠胃受伤,寒食阻滞,气机不通。“脾胃为后天之本”,食伤脾胃,损耗津液,气血不畅,致成积聚。

治疗以《内经》曰:“坚者消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的原则,故选用小承气汤加味。其中枳实消痞;厚朴散满;三棱、莪术、玉片、大黄攻坚下积;木香、陈皮、半夏行气和胃;白术、内金、山楂健胃消滞,攻邪扶正。促使黑枣结石消散排除,故能药到病除,诸症自愈。

腹痛(急性胰腺炎)

例1:张××,男,32岁,工人。

初诊:1996年5月3日。患者饮酒后,中上腹部突然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及发烧,少时疼痛剧烈,在个体诊所服用维生素B1片、B6片、颠茄片后,疼痛变为持续性绞痛,向后肩背放射,以左侧为著。故急来院就诊,查血淀粉酶512单位,黄疸(-),上腹部剑突下压痛,无肌卫,莫菲氏征(-),肝脾未触及,白细胞11800,中性84%,胸透(-),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入院对症抗炎解痉治疗3小时后,患者仍感脘胁疼痛阵作,引及胸背,恶心呕吐,痛喜热饮,脘部拒按,苔薄脉弦。

辨证:中焦气滞,寒热错杂。

治法:理气止痛,温清并投。

处方:自拟方。

吴萸5g 半夏10g 枳实10g 大黄10g

香附子10g 良姜6g 木香10g 元胡15g

焦楂15g 红藤15g 佩兰10g 甘草6g

水煎服1剂。

二诊:1996年5月4日。服上药后,疼痛如故,呕吐时作,大便未解,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弦滑。体温38.6℃,白细胞16000,中性74%,尿淀粉酶824单位,湿热蕴结症状明显,气机不展,改用化湿泻火,理气止痛之法。

处方:

黄连6g 半夏10g 瓜萎12g 黄芩10g

川楝子10g 元胡15g 木香10g 青皮10g

厚朴10g 大黄10g 白芍15g 竹茹10g

银花15g 连翘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1996年5月7日。服上药3剂后,体温降至正常,大便已通,疼痛明显减轻,仍口干、口苦,苔已化,脉细数。守前法加减治之。

四诊:1996年5月12日。服上药5剂后,疼痛未见发作,体温保持正常,白细胞计数,淀粉酶已正常,惟感神疲乏力,胃纳欠佳,腹部微胀,苔薄舌红,脉细弱。邪去正虚,治拟健脾调中。

处方:

太子参15g 白术10g 茯苓10g 陈皮6g

当归10g 白芍10g 砂仁6g 焦三仙各10g

内金10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5剂。

按:本例在初诊时,脘胁疼痛喜热饮,似属寒证,然而脘部拒按,食人呕吐则是热证的表现,所以辨证认为是“寒热错杂,气机不展”,除用香附、木香、延胡等药理气止痛外,同时用了温中散寒的吴萸、高良姜和清热泻火的大黄,第二天即热象毕露,出现黄腻舌苔,身热,小便热赤,便秘不解,显系“温热蕴结,以致气滞作痛”,乃改用化湿泻火,理气止痛之法。方用金铃子、延胡索、青皮、木香理气止痛,川朴、半夏燥湿,黄连、黄芩、大黄等清热泻火,苦寒燥湿。痛止热退后,神疲乏力,胃纳欠佳,乃系邪退正虚,故用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之法调理善后。

例2:周××,女,28岁,干部。

初诊:1998年5月1日。患者中午在餐厅吃席,回家途中,突然感觉左上腹部剧烈疼痛,拒按,并向腰背部放射,恶心欲吐,急来医院检查,体温38℃,化验白细胞17500单位,中性82%,血清淀粉酶1600单位。舌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湿热阻滞中焦。

治法:清热祛湿,理气通腑。

处方:大承气汤加味。

大黄10g 厚朴10g 枳实10g 芒硝6g

银花15g 连翘10g 红藤30g 焦楂15g

内金10g 木香6g 元胡15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2剂。

服完1剂后,大便已通,腹痛减轻,2剂服完,腹痛尽除,热退,查血常规,血清淀粉酶均已正常。

按: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左上腹部疼痛拒按,痛引两胁,腹胀呕吐、暖气等症,中医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湿热阻滞中焦多见,治疗以“通则不痛”、“六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为原则。方选大承气汤为主方,大黄苦寒泻火解毒,荡涤肠腑为主药,芒硝软坚润燥,通导大便为辅药;枳实、厚朴行气消胀,破结除满为佐使药,四药相配则痞、满、燥、实俱去,而达急下存阴之目的,确有“釜底抽薪”之妙。山楂、内金消食导滞,银花、连翘、红藤清热解毒,排脓消肿,木香、元胡理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上药相配,取效益彰。上方治疗数例,均获满意疗效。

呕吐(贲门痉挛)

例1:梅××,女,48岁,焦家庄乡南泉村农民。

初诊:1986年4月28日。患者于4年前出现胃脘闷痛,近一年来纳食不下而发呛作堵,经某医院上消化道气钡造影检查见:食道末端贲门部明显狭窄,边缘粗糙,狭窄部位以上,因钡剂不能通过,而呈窄宽不均匀之钡餐阴影,确诊为“贲门痉挛”,建议手术治疗,本人未能同意,前来寻余求治。诉其进食则堵呛,胃脘不舒,每于进干食则发噎较重,常有嗳气、泛酸、恶心、呕吐,并伴有阵发性剧痛,片刻即可自行缓解,继而脘腹胀闷。大便干,小便利,月经提前,形体消瘦,倦怠乏力,舌苔薄白,脉沉弦。

辨证: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肝胃不和。

治法:平肝和胃,活血化瘀。

处方:自拟方。

海浮石12g 贝母10g 半夏10g 陈皮10g

茯苓10g 藕节10g 旋覆花10g 代赭石20g

木瓜12g 白芍30g 瓜蒌15g 杏仁10g

郁金10g 香附子10g 内金10g 莪术12g

桃仁12g 瓦楞子3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86年5月8日。服上药10剂后,自觉进食堵呛已好转,暖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症均有减轻,仍按原方再进10剂。

三诊:1986年5月18日。患者自述症状已不明显,饮食、二便已如常人。于1986年5月20日去原医院作上消化道气钡造影复查显示:食道末端贲门部狭窄已变的明显增宽,边缘光滑,其上端未见因钡剂不能通过而出现的宽窄不均之阴影。

按:贲门痉挛一病,根据临床见症,当属于祖国医学的“噎膈”病范畴。所谓“噎”者指吞咽困难,哽噎不利而言,为痛之初起,其势较轻;而“膈”则往往属于病之后期,其势较重。然“噎膈”病当还包括现代医学诊断的“膈肌痉挛”以及“食道恶性肿瘤”、“胃癌”等疾病。余以为“噎膈”病与气滞血瘀,痰血凝结,肝胃不和有关,客于上焦,轻则梗塞不通,重则聚而成块,所以在治疗上采用本方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润肠解痉、止酸、和胃,对于此症确有显著疗效。

例2:祁××,男,46岁,城关镇中庄子农民。

同类推荐
  • 《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本书笔者将《未刻本叶氏医案》编为1180条,并打乱重新编排,把治疗相同病证的条文归纳在一起,分为72种中医病名,分列在温热病、内科病、妇科病、五官科病、外科病项下,又将讨论病机、治法、脉象、舌苔的条文归纳为“论病制方”“依法制方”“论脉制方”“凭苔制方”各节,还将为数不多的连续病案放在最后。本书是作者对《未刻本叶氏医案》多年的研究成果,既适合初学中医者阅读,又可供研究。
  •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是人们生活、学习、娱乐、工作和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地方。由于人群在公共场所的聚集,这些场所也成为容易传播疾病的地方。在公共场所中容易传播的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百日咳等;肠道疾病有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接触传播的疾病有某些皮肤病、性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公共场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公众的身心健康。
  • 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

    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

    本书为医学科普读物。这是一本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读上一篇的有趣的医学科普书。“每月医事”、“医生博客”、“往事”等,其间,据报社编辑、记者反馈,许多文章很受读者欢迎,专栏文章也一直持续到现在。几年来,专栏文章积累起来已有百余篇。读者需要就是动力,也是原因,本选题内容便是作者从已发表的文章中(也有一部分从未发表过的)精选出来的具有科普意义的作品的集结。该书稿主体内容由50个左右小主题组成。每个小题目都是选取自医学发展历程中代表性的、非医学专业读者也都知道一些的医药科技发明、事件等作为切入点,成为一个选题。根据内容特点,书稿分为史海钩沉(事件)、科技的脚步、工具寻踪、另类医史等几部分。
  •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为了帮助健康体检者、患者及家属、亲友解读健康体检的检验结果,由温州市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检验病理专业委员会牵头,会同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验诊断中心等单位,组织老专家和在一线忙碌的同道共同编写了《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这本科普性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揭开谜底防治近视

    揭开谜底防治近视

    本书以光学知识为基础明确提出学生近视眼是几何光学的生物效应所致,从理论上揭开了学生近视眼之谜。是众多处于近视苦恼的学生和家长的好朋友。
热门推荐
  • 中华神话之水火篇

    中华神话之水火篇

    水是水,火是火,水火不相融。水火本是一体,是天地灵气的两种属性!纯火之身的祝融与纯水之体的共工出生在这个世界,引起了魔族的注意!------注:这是一部短篇小说,喜欢长篇小说的朋友请关注我的下一部小说。谢谢支持!
  • 异能都市

    异能都市

    因为一次游玩,主角在古镇遇险,但是却获得了一身异能,这让以前平凡无奇的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仙成魔只在一念之间,他会用他这一身异能做些什么呢?扮猪吃老虎?泡美女?对峙黑社会?
  • 末道风云录

    末道风云录

    世事皆有其二,而世人只道其一,后者乃为玄机。世间万物皆有其根源所在,善也好恶也罢,都不过是表象。林萧一个小小少年,心怀武道之梦从一个边陲之地走出。踏入这个乱象丛生,群魔乱舞的世界。且看他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罪修罗

    罪修罗

    NO.1:我不是犯罪的。我貌似是来,赎罪的。我好像有我的任务,是什么呢?
  • 至尊女相

    至尊女相

    她是大凤尊贵的公主,身边男子或儒雅翩翩,或冷眉铁戈。她却独愿与卑微戏子执手三生!然他的身份竟是敌国奸细!究竟怎样的深情带她穿越前世今生?又是怎样的遗憾叫她题词绝壁之上,与他只做永诀!若知三千弱水,一瓢洗白头。半生轻狂客,半生泉下相侯。若千年之后,我再踏月弄歌而来,谁还愿,与我飞花共满袖?
  • 原力时代

    原力时代

    原力时代,强者为尊;无上之上,绝世降临。云氏一族最大的梦想是恢复先祖时的荣光,却没想到未来云氏辉煌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
  • 寡妇有喜:娃他老爹别想逃

    寡妇有喜:娃他老爹别想逃

    本以为在地府抽到的神秘大奖会是个什么鬼,没想到居然是场轰轰烈烈的穿越。没有皇上宫女的痴爱,没有王爷于侠女的虐恋,更没有什么将军丞相爱上我云云。穿越之后:好歹她也是泡在小说里腐了一辈子的单身狗,孤身衣衫不整在柴房里,这是个神马情况?好吧!原来她在新婚之夜睡了一个无辜的小美男还气死了自己的痨病鬼丈夫……好不容易从一群想把她淹死的老巫婆里逃了出来,还没快活够却发现自己怀孕了。看她逮捕那个吃干抹净后的却不负责的男人,哼哼,被她逮到他就死定了!!
  • 红楼丫鬟

    红楼丫鬟

    杏珍带着上辈子的记忆重生了,这让她即惊喜又有些忐忑;即没有种田储物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也没有倾国倾城的容颜;而且还是个丫鬟命,这也就罢了可为什么自家小姐姓薛名唤宝钗,她身边跟着个丫头叫莺儿;这里是鼎鼎有名的金陵那是不会错的,可我的名字文杏这是那号角色我脑子里好像没印象。
  • 长生秘钥

    长生秘钥

    时光飞逝,各种文明在时间的长河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它们到底是随着时间的脚步渐渐“消散”了,还是随着空间的脚步远走“他乡”了,这个问题谁又能解答呢?长生秘钥,带你走一遍时间长河。
  • 法纳尔:挽歌

    法纳尔:挽歌

    “我只想要活下去,为此我可以不则手段。”----无名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