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1200000005

第5章 肺病证(2)

例2:姜××,男,46岁,农民。

初诊:1989年12月6日。患者在一周前开始咳嗽不止,胸闷气逆,泡沫痰,头痛怕冷,恶风无汗,曾服西药(药名不详)均未效。患者素有咳嗽病证,半年前在某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有痰而不多,每遇寒冷,咳嗽加重,舌苔薄白,脉浮滑。

辨证:寒邪犯肺,肺失宣降。

治法:宣肺止咳,祛痰平喘。

处方:三拗汤加味。

炙麻黄10g 杏仁10g 前胡10g 桔梗10g

炙百部10g 贝母10g 胆南星6g 苏子10g

冬花10g 炙紫菀10g 海蛤壳15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89年12月9日。服上药后,诸症大减,惟咳嗽仍较频,上方减去苏子、冬花,加生阿胶、百合嘱服6剂,诸症完全消除,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例3:王××,男,60岁,教师。

初诊:1993年9月8日。患者咳嗽3年,吐白痰,晨起为重,常年大便稀溏,日行两次,食纳欠佳,食后腹痛,口苦喜热饮,舌苔微黄腻,脉寸微,关弦滑,尺沉弱。

辨证:中虚湿滞,肺脾肾同病。

治法:健脾除湿,温化痰饮。

处方: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

党参12g 白术10g 茯苓12g 桂枝6g

炒干姜12g 白芥子5g 橘红10g 炙甘草5g

大枣3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3年9月14日。服上药后,大便稀溏已好转,食纳增加,微有腹胀,早起痰多,晚间头痛。舌苔见退,脉同前。前方去干姜,加半夏、厚朴、砂仁,水煎服6剂。

三诊:1993年9月20日。服药后食纳好转,大便日行一次,稍溏有轻度腹胀,半夜咳嗽有白黏痰,夜间后脑仍痛,睡眠尚可,舌脉同前。继以原方减去厚朴加冬花再进6剂。

四诊:1993年9月26日。服药后,腹已不胀,大便已成形,每日1次,咳嗽减少,微有白黏痰,气短,头晕痛,舌苔已化。治宜温脾肾,化痰止咳,方用金匮肾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及参蛤散加味,以资巩固。

处方:

熟地60g 山萸40g 山药60g 茯苓60g

泽泻30g 丹皮30g 肉桂20g 附片25g

白芥子25g 莱菔子40g 苏子40g 人参30g

蛤蚧2对 黄精50g 补骨脂30g 仙灵脾30g

生龙牡各30g 覆盆子30g 陈皮30g 贝母30g

五味子30g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1日3次。

按:本例为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肺脾肾同病。先以补脾益肺之法,给以温化之剂,方用理中汤健脾而获效,多年便溏亦转成形;后以金匮肾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及参蛤散加味,补肾固本,化痰止咳,以资巩固。

例4:朱××,男,55岁,农民。

初诊:1995年10月23日。患者十数年来咳嗽。痰多早晚较重,每届秋冬为甚。近眠食欠佳,大便不实。屡经治疗,效果不佳,经西医透视化验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舌苔薄白,脉缓弱。

辨证:脾肺两虚。

治法:补肺健脾。

处方:四君子汤合延年紫菀散加味。

太子参15g 白术12g 茯苓12g 炙百部10g

炙紫菀10g 炙白前10g 橘红:10g 杏仁10g

沙参10g 贝母10g 枇杷叶10g 半夏曲10g

炒远志10g 白蔻仁6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5年10月30日。服上药后,咳嗽大减,食眠亦均转佳,二便正常,前方加玉竹、冬虫草、冬花,嘱服6剂。

三诊:1995年11月7日。服上药后,咳嗽基本停止,嘱以上方5剂量研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日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服。并嘱加强锻练,防止外感。

按: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因急性支气管炎未及时治愈转变而成。主要临床症状有长期咳嗽、吐痰,有时伴有喘息。凡是一年之中有三个月咳嗽,这种情况连续两年以上,排除心肺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就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痰饮”、“哮证”、“喘证”等范畴。病因病机复杂,其内在因素与脏腑有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但其中与脾肺肾关系最为密切。治疗时必须辨清何脏受病,脏与脏合病,审其新久虚实而施治。

咳嗽(大叶性肺炎)

例1:毛××,女,26岁,农民。

初诊:1993年4月10日。患者发病已达五天,高热,咳嗽,带铁锈色痰,伴痰鸣、气急、口渴,尿少而黄,烦躁不安,食欲差,舌质红,苔黄,脉洪滑数。检白细胞计数为22.1×10(上标9)/L,中性87%,胸透证实为大叶性肺炎。曾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辨证:痰热上壅,热伤肺络,肺失清宣。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味。

炙麻黄10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桑皮12g

鱼腥草30g 银花20g 连翘10g 赤芍10g

芦根20g 黄芩15g 冬瓜仁15g 麦冬10g

紫菀10g 白茅根15g 贝母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3年4月13日。服上药后,体温下降,基本恢复正常,咳嗽、气急诸症均有好转,血象转入正常。继以原方再进5剂,诸症消失而痊愈。

例2:李××,男,18岁,学生。

初诊:1995年5月12日。患者高热4天,咳嗽、喘息、胸胁均痛,痰多而黏,痰色如铁锈。经胸片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嘱住院治疗。患者因上学不愿住院,要求服中药治疗,初诊时体温39.4℃,呼吸急促,咳嗽频频。舌苔黄垢腻,脉滑数。

辨证:风热犯肺,内热炽盛。

治法:宣肺清热,止咳平喘。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加味。

炙麻黄10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桑皮10g

地骨皮10g 桔梗10g 橘红10g 炙百部10g

苏子10g 沙参12g 芦根20g 白茅根15g

瓜蒌15g 连翘10g 竹叶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5年5月15日。服上药后,痰色变淡,胸胁疼痛减轻,体温38.1℃,咳喘如旧。以原方减去自茅根、地骨皮、竹叶,加葶苈子、海蛤粉、青黛,嘱服3剂。

三诊:1995年5月18日。服上药后,体温37.5℃,喘息大减,咳嗽畅快,痰易吐出,痰色正常,胁间仍痛,嘱服原方再进3剂而愈。

按:大叶性肺炎,现代医学以抗菌素治疗其效颇速,中医治之疗效亦高。方药表里双解,使邪有出路,再加泻白散、葶苈子使肺气得降,气逆胀满咳喘逐步解除,体温、痰色恢复正常,邪去体康。

例3:许××,女,58岁,教师。

初诊:2000年9月21日。患者素体虚弱,易感冒,昨日突发高烧,微觉恶寒,无汗,头目昏晕,干咳无痰,已数日食纳欠佳,口中烦渴,频频饮水,三日未解大便,小便色黄,舌质于红无苔,脉浮大而数。“胸片”确诊为急性肺炎。

辨证:风热犯肺,化热入里。

治法:宣肺止咳,通腑泻热,生津和胃。

处方:青蒿鳖甲汤加减。

青蒿10g 鳖甲15g 知母12g 丹皮10g

银花15g 连翘10g 芦根15g 花粉10g

枇杷叶10g 杏仁10g 大黄8g 焦楂15g

桑叶6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2000年9月24日。服上药后,诸症得以改善,热势减轻,大便已通,精神转佳,食欲增进,但仍干咳不止,头目昏晕。渴而思饮。方改用沙参麦冬饮加味。

处方:

沙参12g 麦冬10g 玉竹10g 花粉10g

桑叶6g 生扁豆10g 元参15g 菊花10g

枇杷叶10g 百合12g 杏仁10g 内金10g

丹皮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三诊:2000年9月27日。服上药后,干咳、口渴、头目昏晕等症已明显减轻,精神尚可,但微咳,饮食仍未完全恢复正常,方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善其后。

处方:

太子参15g 白术10g 茯苓10g 桔梗6g

莲子12g 百合12g 麦冬10g 枇杷叶10g

山药12g 扁豆12g 瓜萎15g 内金6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4剂。

按:肺炎为肺部急性感染所引起的肺实质急性炎症。因感染因素不同,肺炎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过敏性、霉菌性等。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为细菌所致。细菌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所致,临床称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咯唾铁锈色痰。体温达39℃~40℃时,伴有头痛,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周身肌肉专痛,极度疲劳等。

祖国医学认为,温热之邪上犯,侵犯肌表,卫气失于宣畅,故发热、头痛。热邪犯肺,肺失清肃,津液被灼,故咳嗽痰黏。热邪炽盛,则高热。心神受扰而心悸,烦躁不安。邪热上蒸,血络破损,故见胸痛,咯铁锈色痰。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消炎、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等方法。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大优势,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余治疗本病,常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宣肺清热,并依据病情注意化痰平喘,泻肺消胀,并不多用甘寒、苦寒之品。实践证明,肺中实邪不清,甘寒、苦寒之药,既无从发挥作用。药服三四剂后,痰消气降,体温也随之迅速下降。热退之后,既侧重于清养肺气,肃肺化痰之法,以善其后。

喘证(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例1:张××,男,32岁,农民。

初诊:1998年10月13日。患者自幼即患喘咳,至今已20余年。每届秋冬时常发作,近两年来逐渐加重,发作多在夜间,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咳嗽有痰,曾在省、市级医院检查诊断为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昨晚又行发作,今日来诊,舌苔薄白,脉洪数。

辨证:肺热咳喘。

治法: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炙麻黄6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葶苈子10g

炙白前10g 炙紫菀10g 前胡10g 陈皮10g

桔梗10g 苏子10g 旋覆花10g 桑皮10g

远志6g 贝母10g 瓜蒌12g 大枣3枚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8年10月16日。服药后,喘已减轻,但仍咳嗽,唾白痰,脉滑实,外邪初退,其势犹强,拟前方加减。

处方:

炙麻黄6g 杏仁10g 射干8g 细辛5g

白前10g 炙百部10g 五味子6g 紫菀10g

苏子10g 陈皮10g 莱菔子10g 白芥子6g

远志6g 贝母10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三诊:1998年10月19 H。服药后,昼间喘咳基本停止,夜晚即现憋气不舒,喘嗽仍有发动之势,方用定喘汤合三子养亲汤化裁治之。

处方:

炙麻黄6g 白果10g 苏子10g 冬花10g

杏仁10g 桑皮10g 黄芩8g 半夏曲6g

茯苓10g 炙百部10g 桔梗6g 莱菔子10g

白芥子6g 炙远志6g 地龙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四诊:1998年10月26 13。服药后,夜晚胸闷憋气大减,拟上方加味配制末药一料,以固疗效。

处方:

炙麻黄30g 杏仁50g 生石膏120S 桑皮50g

莱菔子40g 苏子50g 白芥子30g 桔梗40g

贝母60g 半夏曲30g 炙百部60g 味子30g

白果40g 葶苈子30g 瓜蒌皮60g 冬花50g

远志30g 粟壳30g 茯苓60g 橘红50g

地龙30g 僵蚕30g 冬虫草20g 水蛭30g

红花20g 炙甘草10g 紫菀40g 鱼腥草100g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g,每次1丸,日服3次。

按:支气管哮喘而兼肺气肿者,根除不易,然其发作之际,亦可控制其喘嗽。余用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汤、三子养亲汤、定喘汤等方,随证化裁,收控制发作之效。如能避免外感,重视生活规律,防止发作因素,再加服药合理,虽难根治,亦可减轻病痛也。

例2:赵××,男,47岁,干部。

初诊:1998年10月24日。患者有哮喘咳嗽病史已10余年,早经西医检查确诊为支气管炎、肺气肿。经多处求医治疗始终未愈。每遇寒冷或气候骤变则哮喘咳嗽加剧。前天气候突变,喘咳又大发作,咳痰颇多,尤以夜间为甚,睡眠欠佳。舌苔边白中黄,脉弦滑。

辨证:肺燥咳喘。

治法:润肺降气,止咳平喘。

处方:自拟清金平燥汤。

苏子10g 杏仁10g 花粉10g 贝母10g

麦冬10g 知母10g 瓜蒌皮12g 远志6g

枇杷叶10g 桑皮10g 黄芩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8年10月27日。服药后,哮喘渐平,白天咳嗽亦减,但遇天气变化,入夜则咳嗽加剧,痰液已较前减少,舌苔亦化。仍本上方意,加重清金平燥之品。

处方:

苏子10g 杏仁10g 花粉10g 贝母10g

麦冬10g 知母10g 瓜蒌皮12g 紫菀10g

桑皮10g 元参12g 枇杷叶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三诊:1998年11月3日。服药后,哮喘及咳嗽均已大减,精神亦佳,饮食正常,痰液减少,舌苔正常,脉象弦细,再以上方之意,加滋养肝肾之品使金水相生,肝不乘肺,疗效方能巩固。

处方:

沙参30g 玉竹30g 生地30g 地骨皮50g

葶苈子15g 贝母30g 桑皮30g 百合60g

早莲草50g 女贞子50g 麦冬60g 天冬60g

同类推荐
  • 胃肠病辨治心法

    胃肠病辨治心法

    本书从胃肠病辨证心法、胃食管病辨治心法、肠病辨治心法、胃肠同治心法、胃肠病调护心法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药后调理,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给予科学的探索。
  • 中医男科名家验案精选

    中医男科名家验案精选

    编者在参考大量古今中医男科名家医案验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长期临床经验分7章详细阐述了泌尿系感染及结石、睾丸及附睾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性病、男科杂病等57种病症的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名医诊治经验及典型医案等。
  • 神奇的人体生命节律

    神奇的人体生命节律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的出版,将对我国人体生命节律的研究与应用起到推动作用。相信人体生命节律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掌握,将会为人类生活、安全及社会生产活动带来巨大的效益。
  • 朱氏点通疗法

    朱氏点通疗法

    本书是一本具有开拓性和探索性的书,它第一次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独特而实用的“系统性心理治疗法”。本书提出的理论和技术,对现存的一些陈旧理论和治疗模式是大胆的挑战,是全新的心理治疗设计和无畏的科学实践。
  • 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本书介绍了医案的概念、类型、作用,针灸医案发展史及学习研究医案的方法,精选了古今近200位著名医家共300多个针灸医案,按急症和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男科、五官科、骨伤科病证分类编排,涉及常见病证120余种,重点指出医案的精要之处。
热门推荐
  • 超级都市少年

    超级都市少年

    被女朋友抛弃,被恶棍欺负,被世人嘲笑,没关系微微一笑,以另一个身份再来,美女自己投怀送抱,恶棍看到我吓得连滚带爬,世人在我面前瑟瑟发抖。这才是我,真正的我。
  • 玄天圣主

    玄天圣主

    武良门掌门李子平传位当天,一代天骄古月天遭同门师兄迫害,含屈身亡。明王府私生子胡天被同父异母的弟弟害死,两人灵魂合一。于是,胡天变了,古月天也变了。
  • 公主星

    公主星

    她像公主般高雅美丽,却也注定是忘记飞翔的金丝雀。当她明白自己的哥哥夏允熙是富家少爷,当她明白自己的真爱离去,从此开始他们刻苦铭心的追逐。六年的相思等候,凭她华丽的舞姿,考进舞夜学院,邂逅于封爵的四个混血男儿,却在不巧间多了另一层身份,原来她是真正的家族千金!
  • 女王夫君不嫌多

    女王夫君不嫌多

    意外穿越,她遇到一个自称是她师傅的糟老头,原来她竟然是下凡应劫的女神,却因为师傅的糊涂来到这个女尊国?不过这样也好,看在师傅老人家给她准备的这么多优秀美男的份上,她暂且原谅他好了!
  • 楼主大人的神医夫人

    楼主大人的神医夫人

    穆青瑶是一位先天性心脏病女孩,死去后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本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平平安安的过完这辈子,可谁知道老天爷和她开了一个大玩笑,五岁那年让她丧失父亲,父亲临死之前把她送到了她爷爷的身边,经过时间的推移,长大后的她不经意间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 宠溺娇妻:爱你没商量

    宠溺娇妻:爱你没商量

    他们姓宋,她也姓宋,但他们是天之骄子,她只不过是厨娘的女儿。儿时的他们是她的兄长、弟弟,玩伴,大家在一起无忧无虑。可长大只在一夜之间,突然身份的横沟就摆在了她的面前。伤痕累累的她为了不继续受伤害,小心翼翼地想跟他们划清界限,但是他们却屡屡突破她的防线,想要把她带到他们的世界。她到底该不该再迈出那一步,又到底该牵起三双手里的哪一双?
  • 陆少的限量版爱人

    陆少的限量版爱人

    叶天晴被第八个男人退婚了,父亲怒不可遏,安排了自己的助理安子皓藏在女儿房里,好尽快把女儿嫁出去,没想到被女儿识破。女儿自认渣女,经常脚踩多只船,和父亲吵架时随口说要嫁给渣男陆亦辰,没成想,父亲立刻就打电话给他,还替女儿约了他见面。两人吃完饭,陆亦辰借搭叶天晴便车的机会邀她去一个地下赌场。叶天晴赢了两把,第三把平局,赌约是叶天晴要做他的女人。
  • 华夏风云五千年

    华夏风云五千年

    历史很复杂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 嫁了个王爷

    嫁了个王爷

    “王爷,王妃在给你画春宫图。”“无妨”。“王爷。王妃的春宫图画好了。过目吗?”“嗯”。某爷一看怒了。好一个男男双修。“来人。将王妃带来。”回爷王妃带着丫鬟跑路了。“”来人与本王将王妃追回来“。
  • 借梯登天:通向成功巅峰的唯一捷径

    借梯登天:通向成功巅峰的唯一捷径

    本书阐述了“借梯”(包括借钱、借人、借名、借机、借势等)的各种方法,同时结合古今中外众多成功人士的“巧借”案例,为那些正在成功路上艰难跋涉的人们指明了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