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1300000024

第24章 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核心(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理论创新上取得的一个新的突出的成果,就是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每一个领导干部应该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实践,肩负起党在新世纪的伟大使命。

一、时代呼唤科学发展观

新的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现实背景,它是新时代的产儿。

(一)新的发展观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但就总体而言,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实际要解决的是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这不能不为当时的发展观打下深刻的烙印。温饱问题被解决和初步达到小康,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纲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也比过去高得多了;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逐步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了可能性。过去那种基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必须有相应的转变,或者说,我们不再把解决“吃饭问题”当成头等大事了。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2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用专家们的话说,这个阶段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如何确立我们的发展方式与发展道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体制环境的变化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发展观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所进行的体制改革给我国经济带来历史性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还有不少缺陷;国民经济开始按照新体制的轨道运行,但机制还很不健全;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市场经济体制在显示优越性的同时,其固有的矛盾与缺陷开始暴露出来。现在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是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例如,国企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工人失业问题就是出现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是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而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实现新时期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那么,过去那些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体制改革初始阶段所形成的发展观念,就必须有相应的转变。

(三)二十多年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新发展观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十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由温饱进人小康,经济结构在战略调整中逐步优化,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这一切都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结果。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比如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部分居民面临失业和贫困问题;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在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后因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而带来的压力;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现阶段难以完全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或者加剧的。新的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解决方案。

(四)新的发展现顺应世界潮流

人类的发展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发展观的进步是20世纪后半期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在全世界范围内突出地提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大力倡导;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环境与发展宣言》,标志着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富有特色的重要一部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发展方面还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唯有积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才能趋利避害,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994年,中国政府在世界上率先推出《中国21世纪议程》,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庄严承诺。党的十二大到十四大,都对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丰富和升华。同时,这也说明,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探索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方面,能够顺应世界先进潮流,并且有所创造。

二、发展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而这三方面又贯穿一条主线,即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主线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科学发展观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可谓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与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潜能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民主,加强法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反过来,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发展与人的关系、发展手段同发展目的的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科学发展观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区别。

(二)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全面发展,2003年7月,温家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注重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的各项目标,更加注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

全面的发展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举,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二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增强,使社会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并“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

(三)科学发展观以协调为发展模式

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做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地调整过来。二是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三是“硬件”上来了,“软件”没有配套,社会管理相对落后,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损失。四是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落后。五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科学发展观就是为解决发展不协调,促进协调发展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四)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为发展途径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经济问题与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经济活动既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又受生态规律的制约,任何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必然受到自然的严厉报复。而且,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总是以上一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当代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又为下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造福子孙后代也是我国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与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必然选择。

(五)“五个统筹”丰富升华“硬道理”

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个新要求就是“五个统筹”。

“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五个统筹”既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又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更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确定改革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可以说,“五个统筹”的要求,是新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要求,它丰富与升华了我们的发展观和改革观。

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难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新世纪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城市,而且要着眼于农村,着眼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重要的就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要解决的难点不是在东部而是在中、西部,特别是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原有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地区差距目前仍呈继续扩大之势。有数据显示,中国沿海五六个省市GDP的总值占到了全国GDP的50%以上。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地区差距由此可略见一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必然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全国发展是一盘大棋,只有东部和中、西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走活、走好。

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我们要做到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在产生,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因此,只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地关注和解决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和反腐败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同类推荐
  • 寒冰走苏东

    寒冰走苏东

    本书是作者在行走苏东各国时的随笔,记录了作者各地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包罗了作者行走之处的风土人情,地理自然景观描述等等。这些图文并茂的文章生动地反映着真实的东欧,为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提供了机会,同时对于吸引更多学者投入研究中也具有深远意义。
  •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上)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上)

    本书收集了地厅(局) 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综合研究、政治素质研究、心理素质研究、业务素质与行政能力研究、法律素质与依法行政能力研究、经济管理能力研究以及公务员年终考核与公开考录领导干部情况等内容的55份调研报告。注:此订价为两册书价格。
  • 欧盟东扩视野下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问题研究

    欧盟东扩视野下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问题研究

    本书以欧盟东扩为背景,对欧盟东扩前后中东欧国国家在少数民族保护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其进步与存在的问题看欧盟东扩对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发挥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 三线建设纵横谈

    三线建设纵横谈

    本书稿是纪念三线建设5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了研讨会的领导讲话、专家发言和入选论文,回顾了三线建设历程,宣传了三线精神,为推动三线建设研究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热门推荐
  • 追琼记

    追琼记

    王东,一个懦弱的九零后,偷偷地喜欢了陈琼三年,却从不敢让对方知道,因为他害怕连朋友也做不了。陈琼,小小的,傻傻的,总是那么惹人心生怜意。三年一晃而过,现在,毕业晚会已是他最后的机会。一杯又一杯的酒水下肚,王东终于把自己灌醉,使出了吃奶的胆儿,摇摇晃晃着身体,终于来到了陈琼的旁边,喷发出了这三年来,内心所有的沉淀,但得到的却是婉拒。在酒醒刃人散后,无尽的孤独袭来,王东终于明白,自己还不够优秀。现在,且让我们看看王东,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向强大?又看陈琼,如何芳心被摘?没有后台,那又怎样?天下照样闯!没有刀剑,那又如何?照样和爱人笑傲江湖!爱恨情仇,兄弟义气尽在《追琼记》!书群号:373581708。
  • 天星魄空

    天星魄空

    天地之间、魄气为尊。“星罗盘”乃诅咒之物,镶嵌九颗彩色斑斓的星辰石,每一颗都拥有奇特的能力毁天灭地并且相互克制,黑色的泯灭星辰、蓝色的雷霆法电星辰、红色的地狱爆炎星辰、紫色的风暴星辰、白色的冰霜星辰等等.......皓轩,古老宗族唯一留下的血脉,却机缘巧合之下爱上了杀父弑母之仇的雪瑶。并且被养大他的师傅逼入绝境。外表虽然花心,嘴巴喜欢挑逗女生,但内心对雪瑶充满着挚爱。风起云涌,随着四座遗迹巨棺的逐一复苏,皓轩走上了复仇之路,面对挚爱的女人该何去何从?
  • 微晴慕夏

    微晴慕夏

    从重生那天起,苏慕就想要报复苏晴,至少,不让她再陷害自己。从穿越那天起,苏晴就想要霸占苏慕,哪怕,他是自己的哥哥。从他发现她不是苏晴那天起,他就想要离她远远的,他不能接受苏晴不在了的事实。从被他发现了她的秘密那天起,她就死死跟着他,美名怕他泄露了自己的秘密。从中国追到英国,从生追到死,她从未放弃过。直到…“苏慕!苏晴她死了!”他不可置信,明明,她不舍得自己的,为什么她会离开自己?他心如死灰,被家里人仓促办了订婚宴,可是,新娘却不是她。“苏慕,你愿意照顾你的新娘,从生到死,从富贵到贫穷,都不放弃吗?”“他不愿意!”“哥哥!你不要我了吗?”“我要你,永不放弃。”
  • 曾经栽下一棵树

    曾经栽下一棵树

    全书收录了作者近10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96篇,共分为红尘了悟、抒情岁月、心动记忆、浮影萍踪四个部分,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足迹,文笔清新自然,内容深刻隽永。透过平凡小事,参悟人生至理;记录心路历程,激扬火热人生。
  • 地理探谜

    地理探谜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 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 深入浅出, 生动可读, 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 能够加深思考, 启迪智慧, 开阔视野,增加知识, 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 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 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梨花漫天开

    梨花漫天开

    那年,初相逢在花满楼,他还是白府的五少爷,器宇轩昂,风度翩翩。她是古灵精怪、贪吃不要命的小偷梨花。他向来谨慎内敛、高贵冷傲,却被一个不知哪里来的野丫头,搅乱了一池春水。那年,梨花漫天绽放如雪,梨树下花瓣纷落如雨,他白子玉要娶她,她却严词拒绝。一次,两次,三次。。她说,我才十六岁,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怎么就能随便嫁人呢?我以后就失去自由了,我以后要是不确定我真的喜欢你怎么办呢?你只是喜欢我,这样的爱情不够深刻!白子玉往梨花身边一靠,那我还是娶别人吧!不行!我不嫁给你,但也不许你娶别人!你是我的!!!
  • 匿境

    匿境

    送给我们逝去的青春岁月与那些相信别后重逢的痴情男女
  • 天外飞仙之只羡鸳鸯不羡仙

    天外飞仙之只羡鸳鸯不羡仙

    她本是天上的一位仙女,因私自下凡,与凡人相恋,被王母娘娘知道后,将她贬下凡。可是,王母娘娘却给了仙女一个考验,仙女如何通过王母娘娘的考验有情人终成眷属呢?这是一部神话喜剧小说,希望能带给大家快乐。
  • 逆天邪宠

    逆天邪宠

    她卑微如尘,臣服于地,他似神如魔,立于天际。他是站在云层高端让人仰望的人,冷清淡然无人敢将他拉下,却为她走下云端。她生在尘世无法令人仰望,却因他逆天崛起,执一把逆天剑斩灭天下,踏着血河站在万千尸骨云层之上。相遇相识相知相恋,困难重重,那他们便逆了这天,许对方一场逆天邪宠!
  • 特警农民与逃犯

    特警农民与逃犯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本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一辈子,但一场露天电影《少林寺》却改变了他的一生。千里跋涉,艰苦求学,他终于进入少林武校。机缘巧合,高人指点,他居然练就鹰爪神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结识传奇亿万富翁。战友战友,亲如兄弟,他成为一名都市特警。性如烈火,抱打不平的他痛殴了高干子弟;屡受打击,历尽磨难的他无奈的选择回乡务农;意志消沉,借酒浇愁,使他的性格大变;寂寞难耐,色令智昏,娇妻发小步上人生不归路;利刃高举,血肉横飞,儿时朋友变为刀下厉鬼;挥泪如雨,肝胆相照,昔日战友送他走向生命尽头......本应平庸的他却成一代传奇,沦为杀人逃犯的他最终生死成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