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人才素质,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我国人力资源极为丰富,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优势。必须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优势,真正把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优先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全面分析当前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根据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研究并提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标准,改革人才教育培训的机制、内容和方法,实现人才培养总量目标、结构目标和机制目标的有机统一,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要注重掌握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人才的动态发展,保证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规划的全面性、前瞻性、科学性。要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人才的具体特点,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要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与做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路子。
教育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和实践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提高全体人民的整体素质,是实现人才辈出的重要前提。要着眼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
抓住培养的重点,突出三种能力的培养。针对我国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弱的现状,我国今后将把这“三大能力”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人才工作决定》指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作了明确阐述。我国的人才培养存在基础教育薄弱、高等教育供给短缺、投入力度严重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现行教育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能力素质较差。有鉴于此,专家指出,创新能力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是能力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今后我国必须积极构建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层次的战略提升。
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各类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具备较高的科技知识水平和能力,而且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各类人才的头脑。促进各类人才对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要根据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特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改进方法,丰富载体,增强实效,引导各类人才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
(二)在吸引人才方面,要广辟人才渠道
要引来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关于留住人才,在领导干部中间流传着三句话: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靠待遇留人。这三句话似乎道出了留住人才的真经。确确实实,如果每个领导干部能够在这三方面做得滴水不漏,相信他所领导的单位一定是人才济济,事业兴旺。但在现实中,很多地方很难三者兼顾,尤其是第三点,这是要动真格的。而一些地区、单位的财政捉襟见肘,自顾不暇,哪里能满足人才所要的待遇,所以姑且隐之,或者先给人才画一个大饼,待人才引进之后拖一拖、缓一缓。殊不知,这个人才被哄进来了,其他尚在观望的人才却有前车之鉴,不会轻易进来了。
那么,如何解决“急需的人才引不来,现有有用人才留不住”这个困扰事业发展的难题呢?就是要完全彻底地落实“三靠”,营造一个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的良好环境。要打破“左”的观念的束缚,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引进人才,坚持不唯身份、不唯学历、不唯地域、不唯职称,重实绩、重贡献、重真才实学。同时。除了在事业与感情上把功夫做足之外,在待遇方面要舍得下本钱,要高筑“黄金台”广揽人才。甘肃省从2001年起,每年重奖1名贡献巨大的“甘肃省科技功臣”,省委书记、省长亲自颁奖,并且还给予其60万元的奖金。在沿海地区,60万元也许并不算多,但在甘肃,2001年的财政收入仅为68.8亿元,给科技功臣的奖金,接近当年全省财政收入的万分之一!一个财富不充裕的地方尚且能够做到这样,其他比甘肃富裕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做到呢?在人才引进方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完善人才引进的政策体系。根据形势的发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放开对人才的限制。二是突破传统的户籍管理、国籍问题等准点,真正做到“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实现人才资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优化组合。建立“人才柔性流动”制度。三是打破身份、地域限制,拓宽选拔人才的渠道,重点从国内外招聘一批具有财税、金融、信息、法律等专业知识的急需高层次人才。探索在部分岗位实行聘任制,探索实施政府雇员制。四是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积极培育和完善人才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上的基础性作用。
在吸引人才方面,还要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做到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这是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批人员出国留学,这是极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要继续贯彻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鼓励留学人员以不同方式为祖国服务。按照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要求,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制定鼓励和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要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海外人才。
吸引人才,也要把目光放在国内,紧紧围绕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有针对性地吸引、调配和补充紧缺人才与重点人才,以保证各项重大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千名学科带头人工程”、“院士专家西部行”、东西部干部交流和对口支援等活动,既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又使许多青年人才在艰苦环境中得到锻炼。要认真总结和推广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努力使党和国家的每一项重大发展决策都能获得人才资源的充分配合与有力支持,都能为人才的锻炼成长提供舞台。
(三)在用人方面,创新选才用人机制,不拘一格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