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夜都在读傅国涌先生所著的《金庸传》。白天工作劳累,晚上洗完澡后,靠在床头细细品读《金庸传》,当真是这冬夜里的一件快事。金庸先生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武侠小说家,从金庸先生的作品中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纷呈的武侠故事,领略到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还能感受到他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知识蕴涵以及对国家对民族的那一份发自赤子之心的关切。
金庸先生的文章朴实而自然,当真称得上是“语到极致便平常”,他没有古龙小说中那么多层出不穷的“警句格言”,也不像梁羽生小说中有那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佳句锦联”,有的只是近于白话又不失典雅的文字,他的武侠小说一开头都是波澜不惊,但越往下看便越觉有味,就好像一壶名茶,越品越香。
金庸的小说,我虽然不是每一部都认真地阅读过,但就读过的那几部来说,感觉都是循序渐进,不慌不忙,抽丝剥茧,渐入佳境,引人入胜。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严家炎先生曾经说过“金庸先生是以通俗文化打通精英文化的全能冠军”,对此我深表赞同。在金庸之前,所谓武侠小说只是文学的一支末流。但自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一出,武侠小说便从此登上了文学大雅之堂。
在金庸的小说中,所有武功与大侠其实都是载体,人性才是他最终烘托的主题。金庸的武侠小说说穿了其实也就是写人性,写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本性。比如郭靖,比如杨康,比如欧阳克,比如韦小宝。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尤其是韦小宝,堪称是武侠版的阿Q,但是人物塑造更鲜活,形象也更丰满,所涉及的人和事更是包罗万象,连俄国女皇都牵扯其中,这当然只是小说家言,历史上无从查考。但以如此轻松的笔调让读者在娱乐之余,在不自觉之中知悉中国复杂的历史和深刻的国情,实非大师所不能为。
我喜欢金庸先生的小说,于是对金庸其人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的第一部关于金庸先生的传记就是这本傅国涌先生所著的《金庸传》,但买回来后,一直没有时间欣赏,这次借元旦放假的机会终于在家读完,大呼快哉!加上在大学时就读过的由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孔庆东先生执笔的《金庸评传》,这两部书,在我看来,堪称是阅读金庸小说,了解金庸其人的双璧之作。前者《金庸传》品其人,后者《金庸评传》品其文,两相对照,一个活灵活现的金庸老先生便跃纸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