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国摆脱贫困、迈向富裕的纲领性文件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广大农民长期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如火山般喷涌而出,农业生产迅猛发展,粮食产量连年提高,到1984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达800公斤,创历史纪录。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做出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提出了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凋敝的农村走向繁荣。
第一个“一号文件”是1982年1月出台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这个文件不但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而且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第二个“一号文件”是1983年1月出台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这个文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第三个“一号文件”是1984年1月出台的《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通知》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第四个“一号文件”是1985年1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文件的中心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第五个“一号文件”是1986年1月出台的《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针对农业面临的停滞、徘徊和放松倾向,文件强调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在新世纪,面对世界发展大势与中国国情,胡锦涛总书记做出了“任何国家在它发展的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的正确判断,国家在宏观政策上迅速做出调整,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取消了特产税、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不但使广大农民告别了几千年的田赋制度,而且使农业获得大丰收,奠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从2004年到2008年中央又连续出台了5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这对强化“三农”工作意义重大。2004年“一号文件”解决的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问题,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5年“一号文件”解决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在这个文件指导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2006年“一号文件”解决的是新农村建设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广大农村如火如荼地推进;2007年“一号文件”解决的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问题,在2007年“一号文件”指引下,粮食生产实现连续4年增产,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50150万吨,新世纪以来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2008年“一号文件”解决的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在2008年“一号文件”指引下,我国2008年农村工作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第二轮5个“一号文件”有三个特点,从战略决策上都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特点,从指导方针上都体现了“多予、少取、放活”的特点,从着力点上都体现了“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特点。
第11个“一号文件”是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个文件有新的创举和突破,主要表现在:财政支农力度前所未有;突出重点,抓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把“农民工”确定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加大征地制度改革力度;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对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做出硬性规定;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
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四项直接补贴,即种粮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和农资价格综合补贴,继续加大农村教育、合作医疗、新型养老保障试点等方面的投入等。这些政策措施,有的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有的能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有的能减少农民的一些日常开支,从而为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特点是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都实实在在,各项改革措施都是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细化和具体化,它是引领广大农民走向富裕之路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好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只要上下一心,真抓实干,我们就一定能顺利渡过世界金融危机的难关,就一定能实现2009年中央对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2009年2月15日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脊梁”作用是落实“一号文件”的坚实基础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鲁迅先生曾说过,唯有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才是民族的脊梁。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广大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农民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力军,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为了中国人民的福祉,中国农民始终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一个群体。
回想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秘密自发承包土地,当年获得丰收的大胆举措,还有很强的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色彩,至今想来,仍觉荡气回肠。这足以证明,中国广大农民,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是脊梁,就要承受压力,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
在石洋河流域重点治理的大背景下,为了实现在关井压田的形势下农民收入不减少的目的,2007年,全县上下干群一心,搭建了一万座日光温室,这是民勤农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设施农业、精细农业迈出的最可贵的第一步。但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初,民勤遭遇了50多年来罕见的大雪、低温天气,80%的日光温室不同程度地受冻遭灾、收入大减,广大农民既承受了在寒冬腊月的劳作之苦,又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高投入、低回报。在身心遭遇双重打击之下,是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还是抖擞精神、重新再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绝不是大丈夫所为,更不是民族脊梁所为。2008年,在日光温室建设上凡是认识到位、细心经营的农民都有较好的收入,因而信心大增;而且在销售温室产品过程中,诚信经营,有品牌意识,更让我们看到未来民勤现代农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是脊梁,就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直到成功的彼岸。
当前,正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时期,也是宝贵的春耕备耕阶段。所以要坚持抓住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和通过制度建设,实现农民富裕目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谋求民勤农业大发展,实现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一年之计在于春,虽然我们遇上了世界金融危机,在春耕生产上还有资金缺口,但农时不能耽误,我们应积极向支农金融部门贷款,积极向亲朋好友求助,千方百计搞好春耕生产。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像温家宝总理在四川大地震时讲的那样“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广大农民朋友应发扬民族脊梁精神,勇往直前,积极行动起来,种好自己的地,经营好自己的日光温室,养好自己的牲畜,幸福生活靠我们自己创造。
是脊梁,就要吃苦耐劳、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民勤农民以勤劳闻名于世。在联产承包经营的三十年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进行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改造利用,化肥农药的施用都有创造性的贡献。种籽瓜的过程中,农民创造出了许多先进农业机械,种棉花的过程中也有先进的两人操作铺膜的先进机械问世,种棉花、茴香也成功试验了在旧棉花膜上播茴香种子这种既保墒又保肥的先进耕作技术。这就是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精神。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只要继续发扬这种大胆地干、大胆地闯的精神,发扬“坚韧、勤朴、尚学、求真”的民勤精神,我们一定能突破思想上的障碍和包袱,正如蔡锷将军所说:“各备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面对困难和压力,我们坦然直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坚定前行。在当前应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脊梁”作用,因为这不但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坚实基础,而且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强大动力。农民朋友,你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只要拿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信心、勇气和毅力,一定会让现代设施农业挑起民勤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梁。
2009年2月18日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既是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成功经验,更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根本措施改革开放30年来,数以亿万计的广大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作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和参与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精神,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巨变,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而农村改革则发端于农民为解决生活困难实行分田到户、大包干的大胆突破。农村改革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演进,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包产到户、乡镇企业、村民自治,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的农业产业化、农村股份合作制、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小城镇建设等都蕴藏着中国农民的首创精神,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活动,对农村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使得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中国农民成为推动改革的生力军,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中国农民的首创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和大包干这一石破天惊的创举成为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使农业以传统的生产型、生存型向商品型、发展型转变;使农村从传统型、农业型向现代性、非农业型转变;使农民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它对整个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事业都起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二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诞生是中国农民的又一创造,其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需要,是农民对脱贫致富的渴望,是农民对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追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意义重大,它容纳了农村50%的剩余劳动力;它以农业积累作为其启动和发展的资金;其面向市场的能力,灵活的经营机制给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样板。
三是村民自治。实行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以后,农民家庭取得了自主权,农村废除人民公社的管理模式,行政性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组织,因失去组织生产和管理农民的功能而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农村地方基层组织体系处于瘫痪状态,过去旧体制的解体导致农村社会出现“权力真空”。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群众组织——村民自治应运而生。
1982年2月全国出现了第一个农民自主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村民委员会。该村民委员会成立后,与农民一起订村规民约,实行村务民主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宪法》中确认了其法律地位;1988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组织了乡村选举。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突破。
四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农民、企业和基层干部适应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伟大创造。它对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聚集、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整体水平、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它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有效降低农业风险、增加并稳定农民收入,使竞争从无序变有序。因而农业产业化的提出与发展,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当代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造、最辉煌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