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16300000021

第21章 对事不对人

我们经常可以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甲乙两个人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两人经过一阵面红耳赤的争论之后,互相无法说服对方,于是两人互不理睬了。在以后的日子里,甲一直看不惯乙,乙也一直看不惯甲,时不时地互相找茬。即使明知道对方说的某些话是对的,也要想出各种歪理来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成见和对立越来越严重,甚至对方与其他人讲话都会猜疑是不是在讲自己的坏话。最后两人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以后,拳脚相加,闹得头破血流。

这就是双方都不明白“对事不对人”这个道理而酿成的悲剧。现实之中人无完人,如果你只凭一两件事就对某人产生了厌恶的心态,就会进一步影响你对他做的其他事情的判断。因此在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逻辑原则就是:在对一个论证或观点做判断的时候,我们要关注的是论证和观点本身,而不是做出论证和观点的那个人。

如果一个人的关注点不在论证本身,而是去攻击论证者,那么他就违反了“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把“对事不对人”变成了“对人不对事”。所谓对人不对事,就是在和别人辩论的时候,把话题引向与论证无关的关于对手的信息上,比如对方的道德、生活等信息,以此来达到击败对手的目的。这是一种逻辑谬误,其目的是转移双方和听者对论证的注意力,把原本基于理性逻辑辩论导向基于感性的人身攻击,使对手处于劣势。

因此,如果你和别人进行辩论的目的仅仅是获得胜利,“对人不对事”会有效地发挥作用。它可以使用同论证毫不相关的理由来反对你的对手,也可以用同样的理由来说服听众。它造成的后果是,你在表面上“战胜”了对手,但在逻辑上你并没有胜利。最终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只是善于“扰乱视听”、“胡搅蛮缠”,而不是“思维清晰”、“讲道理”。

某个公司在开会的时候老是有人迟到。有一天,公司在开会的时候又有两个人迟到了,会议主持人虽然很不满,但并没有吭声。接着第三个迟到的人来了,主持人实在忍不住了,把那个人训了一通。会议结束后,第三个迟到的人才知道他并不是唯一迟到的人,就对主持人很不满意,觉得主持人对他有偏见并想当面说理。主持人说:“我并不是对你有偏见,只是对事不对人。”这位员工反问道:“那你为什么只批评我,而对前面迟到的两个人没说什么呢?”

这位会议主持人所犯的错误是没有统一自己的标准,只批评了最后一个迟到的人,却没有做到对前面迟到的人一视同仁。实际上主持人确实并不是对第三个迟到的人有意见,而是因为随着迟到的人增加而不断积累愤怒的情绪,才忍不住对第三个人进行批评的。主持人以为自己是对事不对人,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对事”,因为他没有统一标准,或者公司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这家公司明文规定:“凡会议迟到者一律罚款10元”,然后按制度执行,谁都不会否认这是标准的“对事不对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国家对百姓,还是长辈对晚辈,抑或上级对下级,都是既对事也对人,甚至是先对人后对事,对人重于对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描述的就是古人认为要干事、成事,首先要修炼自己的“为人”。“德才兼备”说的就是既要有做事的才干,也要有做人的德行。“先做人,后做事”,“人都做不好,还做什么事”,这都是现在很多人的口头禅。如此看来,“对人不对事”这个陋习是有其顽固的传统文化基础的。“对人不对事”在中国的历史上随处可见,至今在社会中也是习以为常的。当一个人刚进入职场时,往往会被忠告:先做人,再做事。而各种宣传“成功学”的书则一遍遍地强调“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先做人后做事”,言下之意就是:会做人比会做事更有助于成功。

那我们为什么说要“对事不对人”呢?“对事不对人”最早是作为公司或组织的管理原则被引进的,大意是:上级在管理和评价下属时,只讲事的好坏,不要说人的长短。为什么要对事不对人?只是出于尊重人的立场,让下属更好接受批评?其实并不这么简单。由于每个人社会经历不同,各人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对同一问题出现相左的意见是很正常的。我们不必强求所有人意见都和自己一样,非争个谁对谁错不可。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人敢说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都是正确的,最多只能说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比较正确,也就是比较接近真理。如果因为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看法相左,就对别人耿耿于怀,视为对立面,导致矛盾纠纷不断发展,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就算是面对别人错误的意见,也要耐心认真地听取,进行细致地分析,然后慢慢地加以解释。不能由情绪驱使,仓促应对,否则,必定会发生纠纷,由辩论转化为争吵。

老板新招的秘书刚参加工作,业务还不熟练,所以偶尔会犯些小错误。有一次他打的一份合同中出现了几个错误字,客户发现后提醒公司要求改正。公司老板觉得非常没有面子,便对秘书道:“这么重要的文件你都打错字,一点责任心都没有,你眼睛怎么长的?”

秘书很生气,回道:“我眼睛就是这么长的,要是你觉得不合格,把我炒了算了。”老板本来只是想提醒秘书以后一定要细心,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两人的关系从此变得很僵。

老板说的三个分句中,第一句“这么重要的文件你都打错字”是客观事实的描述,但后两句变成了对当事人的评价,脱离了事情本身,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假如老板换种说法:“这份合同对公司很重要,客户没有签字要求重打,因为有几个错别字。这几个错别字让公司很没有面子,请问你如何解释?以后怎么避免同样的错误?”这才是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公司也应该有相应的明文奖惩规定,并做到奖必赏惩必罚。

所以我们必须提倡对事不对人,即使对方的意见完全是错误的,我们也应该集中在反驳这种意见和观点上,而不能对持有错误意见的人进行人格上的攻击和丑化。“言论自由”一词是属于每一个公民的,它允许人们发表正确的言论,也允许人们发表错误的言论。所以,我们批判错误言论应该是与人为善,认真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使对方口服心服。简单粗暴地以势压人或全盘否定对方,不但不能使对方口服心服,反而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一家工厂完成了一个订单,但品质部门认为产品的品质没有达到订单规定的要求,坚持不放行,不允许货品出厂。无论生产部经理怎么软磨硬泡,品质部经理都坚持认为不行。

最后生产部经理说道:“你怎么这么不信任我呢?如果产品到了客户那里被客户投诉,责任由我一人负责!”

品质部经理也气呼呼地答道:“如果出了问题,这个责任你负得起吗?你有这么大的能力吗?就算是把你卖了恐怕也不够赔!”

如果产品的质量确实达不到订单的标准,品质部不让产品出厂是完全正确的。生产部和品质部需要讨论的是产品的质量是否没有达到订单要求,而不是“信不信任”或者“当事人有没有能力负责”,这些都远远超出了议题应该所在的范围。

有种现象在表扬中非常常见。因为某个员工某项工作做得好,就表扬员工“能力强、态度好”,等到这位员工某项工作完成得不好时,又说他“没有责任心”等。无论表扬和批评都没有做到对事不对人,容易导致员工灰心丧气,怀疑是不是上级不再信任他了。

汉语中有个词语叫作“因人废言”,指的是先把对方说得十分不堪,再明言或暗示,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例如,“有些人吃饱了饭没事干,说我这件事做得不对,我做得对不对关你什么事!”这句话的论证过程是:吃饱了没事干的人,都喜欢无事生非;他是吃饱了饭的人;所以他在无事生非。可是“吃饱饭”和“无事生非”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因果关系,前提并不为真。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先把对方说成是神经病,然后再说神经病的话不值得当真;比如先把对方说成是汉奸,然后再以此说对方的观点都是卖国言论等。

“对事不对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只谈论事情本身,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评价。其精髓在于注重成果、尊重规则,将争论的精力聚焦在事情和结果上,不谈论当事人的能力与个性。但是相当多的人根本就不懂得怎样“对事不对人”,最后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彼此的关系更差。

孩子的期末数学考试得了满分,妈妈很高兴地表扬孩子:“宝贝你真是太聪明了。”

很多讲教育的书都教导父母要多表扬自己的孩子,这并没有错,但像上文中这样很明显是一次非常不成功的表扬。因为这位妈妈并没有关注孩子此次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只知道夸奖孩子聪明,赞扬了孩子的个性,却没有针对这次考试做具体的说明,对于考试的细节根本没有顾及。这有可能导致让孩子觉得自己聪明,从而在以后的考试中变得大意。如果妈妈这样说:“孩子你这次做得真棒!让妈妈来看看试题。”然后再表扬:“这道题不容易哦,宝贝这次计算得很仔细,并且肯定检查过了。以后在考试中,希望宝贝继续保持这种认真思考、认真检查的习惯!”这样的表扬就比较好了。因为考试的难度每次不同,我们可以每次给予不同的评价,而人的个性是比较稳定的,如果你前面给他定了性,以后又来否定,就会让孩子产生困惑。

随着社会发展,人的角色也在多元化,这更加大了对一个人评价的难度。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关注人的利益,逐渐成为了社会舆论的主流。特别是受近二十年西方管理思想的深刻影响,又强化了国人对尊重、平等、公平等观念的认同。不对人性进行扭曲、伤害,不对人做道德说教、评判,不对人的素质妄下推论、结论。不过,很多人的意识里仍残存着“对人”的毛病,我们就要大张旗鼓地鼓吹尊重人,“不对人”。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这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要有一个完善和健全的评判标准体系;二是能够根据统一的标准,客观地评价。假如缺乏这两个基础,就算你觉得自己做到了“对事不对人”,却也往往不能获得他人的认同。可见“对事不对人”要求人一定要客观,并不是想当然就可以的。

一家快速发展中的互联网公司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瓶颈。一方面,公司要面对独立流量带来的大量用户;另一方面,还要为合作的其他网站提供搜索服务。而公司服务器每天承受的访问压力已经接近了极限,如果访问人数再增加,就可能会导致服务器不稳定,会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体验。于是,服务器负责人几乎天天都盯着服务器的状态,防止发生意外。

偏偏在这个时候,公司销售部又谈成了一个合作网站,对方希望马上就能使用这家公司的服务器。服务器负责人对此很犹豫,因为他知道新服务很可能成为压垮服务器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坚持到底,新服务还是上线了。结果不出意料,连续几天公司的网络服务稳定性都很差。很多用户开始抱怨,新服务不得不紧急下线。

服务器负责人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惴惴不安了好几天,并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他明白,以公司老板的个性,是容不得这么大错误的,从不发脾气的老板看来要在自己这儿破一次例了。事实上,公司老板对这件事确实很在意,但是在公司例会上,老板并没有对任何人发脾气,而是平静地认真地对服务器负责人说:“你的职责就是保证我们的服务值得依赖,所以这次事故你有很大的责任,要好好反思。”

然后老板很快将话题一转,看着大家说道:“现在,最关键的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方案?我们赶紧讨论一下。”

服务器负责人提出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解决方案,老板觉得这个想法考虑得很全面,然后认真地和他一起讨论了其中的一些细节。服务器负责人心头原本重重的乌云渐渐散去,他明白自己做错了事,也明白老板对这件事很不满意,但他知道老板给了自己改正的机会,也知道老板对他本人并没有什么成见。

对人不对事容易,对事不对人很难。我们常常听人说“对事不对人”这句话,我们也都知道这多半是关于批评的,“我们的批评是因为这件事情做得不好,并非这个人不好”,或者说就是“我们只是不接受这件事情,并非不接受这个人”,再翻译一下就是“我们不接受这件事情,但是接受这个人”。那么,是不是真是这样呢?

有个孩子经常和自己的弟弟吵嘴打架。有一次,他俩在打架的时候,他们的妈妈发现了,过去就是给他俩每个人一个巴掌,打得两个孩子头晕眼花,一把鼻涕一把泪。他们的妈妈觉得生活很困难,顾不上处理兄弟之间的事情。给两个孩子各一个巴掌,是想传达这么几个意思:“我很忙,我要干活,没有时间来管你们,我拼命干活是为了让你们过得更好。我不希望看到你们打架,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们两个我都爱。每个人一个巴掌,是结束你们之间纷争的最快办法,这样我才有时间干活,才能更好地爱你们。你们俩我不偏爱哪一个,所以每人一个巴掌。”

妈妈本来想要传达的意思是:“我爱你们,我接受你们,但是我不能接受你们打架的这个行为。”可是两个孩子心里想的却是:“妈妈打我,打得我很痛,妈妈不爱我,妈妈不接受我。”

为什么原本妈妈想传达的“我不接受你们这件事情,并非不接受你们这个人”,而孩子理解的却是“妈妈不接受我们这个人”?同样的,很少有上级会故意与下级为敌,故意树敌。但是当我们受到上级批评的时候,总觉得上级是在故意为难自己,不接受自己。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孩子妈妈想的是“接受孩子”,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却是不接受他们。也就是说,那个巴掌是一个沟通障碍,歪曲地传达了原本想表达的意识。

虽然一个人本来想“对事不对人”,可是因为沟通的障碍,接受者感受到的可能是“对人不对事”,所以要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让表达者传达的本意以正确的语言方式和行为方式被接受者感觉到,就必须去除沟通障碍,把接纳情绪和拒绝行为统一起来。当一个人表现出色时,他希望得到的是针对他本人的赞美,对他本人有高度评价,要求重点是“对人”;反过来,当一个人表现不好时,他希望人们只针对事情本身做出分析以及找出原因,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要求重点是“对事”。这是很好理解的人之常情。以此打造的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才能使我们在一个快乐的社会环境中心情舒畅地工作生活。

同类推荐
  • 简单逻辑学

    简单逻辑学

    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谈判、说话、办事,都能让你做到条理、清 楚、不让人误会和不解!这是一本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快速提升你的推理能力,学会用清醒的头脑辨别真假,让思考变得简单,让行动变得快捷。
  •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柏拉图的智慧

    柏拉图的智慧

    柏拉图的哲学世界博大精深,穷其毕生之力所钻研的理念论是他一切哲学的核心。这是他从巴门尼德的逻辑、毕达哥拉斯的数形玄学理论、赫拉克利物的热情及苏格拉底的人生哲学出发,创造出的一种具有极大诱惑力又能满足宗教情操的哲学。柏拉图有力地发展了世界可知论,这对自在自为的认知行为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从而使之达到了一个明确的高度,他认为知识是可以得到的。这是他为人类文明史做出的最大贡献。
  • 老子全书

    老子全书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一部涵盖了人生大智慧的经典著作,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指导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生活情趣、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之道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热门推荐
  • 异世情之武妃传奇

    异世情之武妃传奇

    宋靖一身豪气,敢做敢当;赵恒胆小怕事,八面玲珑,两个性格迥异的普通大学生,意外穿越到北宋,珠联璧合,联手外御强敌、内除弊政,打造出超汉越唐的威武强宋!两人的感情更是千丝万缕、跌宕起伏:逃不过的暗算、避不了的宫斗、躲不开的阴谋。然而再多明枪暗箭,还是敌不过宋靖和赵恒两人之间的互相信任:我们是穿越双子星!
  • 孝心不打折

    孝心不打折

    本书精选了名作家孙瑞林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中,发表的39篇故事,约十四万字。每个故事或颂扬一种人生积极的态度,或把深奥的道理,融入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之中,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其中的《孝心不打折》获得“2005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故事”优秀作品奖第一名、“首届中国故事节银奖”,并被改编成电视剧;《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新故事创作)入围奖。
  • 龙族的复仇

    龙族的复仇

    三百年前,人、妖、魔、龙,四族大战,三族和打龙族,故而被灭。三百年后,龙族最后一位皇子,强势回归,立誓要灭了人、妖、魔三族,为龙族报仇。修炼等级:武者、武师、大武师、武君、武宗、武王、武皇、武尊、武帝。
  • 在家就能做的99种网上生意

    在家就能做的99种网上生意

    你必须相信,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正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本书用最简单实用的语言,告诉你如何通过网络赚钱,并为你提供了涵盖生活各个方面的多达99个的顶级网店创意。你还在犹豫什么呢?快来动动你的大脑、动动你的鼠标,成为经济时代的网商达人吧!
  • 优选者的聚会

    优选者的聚会

    一个失忆少年找寻记忆的坎坷旅途,一个腹黑男的生存与进化之道。这是优选者的地盘,这里没有弱者,只有生存与进化。
  • The Memorabilia

    The Memorabil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吾即巅峰

    吾即巅峰

    无尽位面,雷极大陆。在这里,人们修炼一种名为“雷亟之力”的力量,这是一种依靠心神推动全身八亿四千万微粒进行摩擦从而产生的力量。修炼“雷亟之力”者,武功强悍,可以手破岩壁;六识灵敏,可以千里追魂;肉身坚固,可以刀枪不入……除此之外,捏爆虚空,吞气辟谷,种种神通,不一而足。狂人白起,以无敌之资,崛起于微末,峥嵘现世。一双雷霆万钧的铁拳,便是连神魔也可轰下!“口胡!尔等渣滓,只配死在我胯下的阴影中!”
  • 同盟新世界

    同盟新世界

    病毒感染后的全新的世界。被感染者,不是丧尸,而是千奇百怪的嗜血恶魔,或如蝙蝠飞翔天际,或如壁虎疾走墙壁,抑或如鱼一般遨游大海,嗜血吃肉,极尽凶残;进化者,被病毒感染却能控制病毒,像x战警一般的新人类,力量的象征。
  • 戏雕小王传

    戏雕小王传

    本书为续写《神雕侠侣》,讲述神雕后下一代人的故事。主人公为忽必烈孙孛儿只斤讷敏跟神雕侠侣女杨爽之间的爱情故事。继承神雕侠侣的凄美爱情色调,延续神雕侠侣忠贞爱情的绝唱。本书继承了射雕三部曲的功夫如《九阴真经》《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玄冥神掌》等,也有作者新创武功如《法华功法》《罗汉伏魔法》《血月神功》《四象九天玄功》《一天劫》《冰魄银蝶功夫》等。虽然是武侠小说,作者更主张“非攻”即不重打斗过程而重打斗结果,不重打斗而重不战而知战果。所以本书提到的三个传说高手都已去世,而当世四大武功最高人从未出手与人打斗。本书继承金庸小说侠之大者的观点,但融入一个新的主题即:民族融合,统一大势不可阻挡。。。
  • 五维召唤

    五维召唤

    预言者与天启者,推进着更加发达的科学技术革新,寻找着隐藏的地外文明与超自然事件。不确定性关系和宿命论,平行宇宙和时间的尽头是什么?在膨胀的宇宙边缘究竟存在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创造了世界?主角卓凡在成长道路中,和你一起探索,和你一起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