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我们情绪紧张的时候,就很难能保持清晰的思维,也就很难做出冷静的行动。当人处于暴怒状态时,不可能维持自己的理性思维。所以,我们在理性场合和别人辩论时应该尽量让情绪保持平静,不受太多非理性的感性判断影响。
但人类天生是情感动物,要做到不受感性判断影响不是简单的事情。促使人们做出合理论证的是智力因素,而感性思想和理智是彼此关联的,所以我们只能尽量做到不要被情感的暗示左右。面对一个结论时,不能只是因为觉得美好就接受,而必须因为它是正确的,我们才接受。亦即要时时记住如下的原则:永远不要直接调动自己的情感,要努力去发现真相,只有真相才值得我们为之欢呼雀跃。
老王在下班的路上经过一个卖炸鸡块的店,就停下来要了一份。正在等待时,来了一对五六岁的小兄弟,用稚嫩的童声说道:“我们买二十块钱的炸鸡块,请分成三份。”
老王觉得很奇怪,就问道:“你们只有两个人,为什么要分成三份呢?”
哥哥答道:“因为我们的妈妈也要吃!”
老王不禁微笑起来,暗自赞赏两兄弟的孝心,谁知弟弟接着说道:“如果全装在一个袋子里的话,妈妈会多吃的!”
下面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以感性判断影响人们理性思维的方式。认识了这些常见形式后,再遇到类似的论证时,就能识破其中的谬误和陷阱了。
(1)混淆视听。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已经讨论过一些混淆视听的论证谬误了,这种谬误的目的就是使听众的注意力离开真正的论点,转移到和原本论证主题无关的事物上去。
王峰是一家公司的员工,最近公司要推出一个新的产品,而王峰和其他一些员工认为这个产品还不成熟,在正式推出之前还需要很多进一步的改进。于是王峰和其他一些员工一起去找公司上层陈述意见。公司老板强烈建议应该尽快推出新产品,并迅速投向市场。但是随着员工们的据理力争,老板渐渐觉得自己理屈词穷了。于是老板突然宣布,今年的年终奖不发了。结果员工之间马上产生了混乱,原先关于新产品的争论终止了,大家开始把质疑集中在为什么今年不发年终奖上。于是公司顺利地推出了新产品,并在一段时候后宣布,今年的年终奖照常发放。
在这个例子中,老板突然宣布的不发年终奖,就是一种用来攻击对手并与论证毫无关系的爆炸性情感信息。这个情感信息混淆了员工的视听,成功地使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开来。可见,混淆视听是故意提出一些无关的情感信息来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它直接诉诸情感,而不是推理,它所提供的信息也与正在进行的论证毫不相关。
混淆视听是政治性宣传中经常使用的伎俩,常常将一个论点和一些情绪化的词语联系起来,使人们不自觉地被情绪化的词语带动起非理性思维,并以此来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这些常见的情绪化词语有:“伟大的”、“光荣的”、“战无不胜的”、“胜利的”、“无耻的”、“不明真相的”、“反动的”等。
(2)以人数压倒。“少数服从多数”是一种民主制度,但不是逻辑原则。一个命题是否为真或一个论证是否正确并不取决于多数人的意见如何。因此,在逻辑上,再多的人认为一个命题正确也无法由此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然而生活中以“多数意见”为由压倒论证对手的谬论并不少见。
苏格拉底之死就是一个例子。这位哲人的死发生在号称最珍视人类言论自由、最民主的雅典城邦。当时起诉苏格拉底的三人都是雅典公民,以美莱特斯——一位拙劣的悲剧合唱歌曲的作者为首,对苏格拉底提起公诉。指控是不敬神灵和蛊惑青年。
当时,审判苏格拉底的陪审团由五百人组成,先是由原告和被告分别为自己辩护,并进行举证。之后陪审团举行第一次投票,决定被告是否有罪。
在第一轮的投票中,苏格拉底以二百八十票对二百二十票被判有罪。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辩解自己非但无罪,反而于城邦有功。他的辩解和藐视法庭的态度,使那些本来同情他的陪审员改变了选择,最后以三百六十票对一百四十票判他死刑。
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苏格拉底的罪名是莫须有的。没有确凿的犯罪证据,也没有导致直接的伤害。但在雅典,对犯罪行为的认定不看这些,只要陪审团投票认定有罪,罪名就会成立。
有的人喜欢在自己的论点前加上“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而在自己反对的论点前加上“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认为”。类似的句式还有:“群众都认为”、“大伙纷纷表示”、“是中国人都同意”等。这种用无名无姓、没有面孔、无法核实的“大多数”来做主语,造成一种“大家都这么说,所以一定正确”的假象。
(3)妖魔化对手。妖魔化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把持有不同意见的对手进行丑化,比如说成是非人的异类,排斥于人类之外,以此剥夺对方辩论的资格,甚至以此暗示被虐者低人一等,使施虐者没有负疚之感。另一种是把不同意见的持有者划成“敌人”,用无法讲理的“你死我活”的敌对来代替相互沟通和妥协,以战场逻辑来代替生活逻辑。进行丑化的常用词语有:“几只苍蝇嗡嗡叫”、“臭老九”、“小爬虫”、“走狗”、“洋奴”等。进行敌对化常用的词语有:“打倒”、“消灭”、“粉碎”、“揪出”等。因为历史原因,这些词汇仍然时不时地出现在人们的眼中,我们必须认清这些词汇背后的非理性因素。
日本发生地震的时候,很多平民因此受伤或者无家可归。在号召捐款捐物的时候,有些人就会提起日本曾经对中国的伤害,辱骂甚至幸灾乐祸。我们是要牢记历史教训,但是在自然灾难面前最好别总拿历史说事,一事归一事,这和汶川地震时日本派遣了救援队过来是一样的。出于人道主义,愿意哀悼的就表示哀悼,有能力捐款的就去捐款,当然不想哀悼的可以不哀悼,不想捐款的也完全可以不捐,这都是个人行为,别人无法干涉。
(4)以情动人。当不能对某个论证做出合理反应时,有些人会用这种策略。以情动人这种逻辑谬误的关键点在于故意使人忽略或者低估手头上的问题,把焦点放在论证的外围问题,或者是无关的问题上,通过这样来直接影响听众的情感。
一个政治家受邀出席镇上的集会,要发表对教育业税收增加问题的意见。这位政治家本身是反对增加教育业税收的,但他在演讲的时候并没有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是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向听众描述自己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因本地的教育系统而感受到多少无法挽回的悲哀与悔恨。通过这种以情动人的方法,政治家成功地赢得了听众情感上的支持,也赢得了大家对自己观点无形之中的支持。
以情动人一般分两种:正面的情绪、负面的情绪。比如假装正在讨论的问题不值得严肃对待,哈哈大笑,暗示大家这只是个可以一笑而过的问题。使人们嘲笑某个论证是反对它的强有力的途径,但是这种方式对论证本身的价值没有任何影响。如果辩论者不能使听众嘲笑论证本身,他可能会试图将他的对手作为笑料,将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无关主题的事情上。例如,演讲中对手的口吃等,以此来回避他所不能胜任的辩论。当然,确实存在不恰当的可笑论证,它们受到大家的嘲笑是应该的。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花点时间来说明为什么这个论证是失败的,同样好过简单地嘲笑论证本身。
负面的情绪主要是通过博取听众的同情来达到转移论证注意力的目的,比如女性常用的“以眼泪说服男人”。论证经常遭遇情感方面的问题。当遇到这种问题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做出比平常更多的努力来控制情感。强烈的情感和清晰的思维是成反比的,一旦情感超过一定界限,引导论证正确进行的机会就随之归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