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16300000030

第30章 论据充分吗

我们都知道,一个论证背后的基本目的是证明一个论点。论证者的任务就是要提供可以证明结论的确凿证据。所以,窃取论题谬误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因为它试图避过整个论证的过程。犯这种错误的论述,表面上看是一个论证,但实际上不是。

造成这种谬误的原因是缺乏真实前提为结论提供充足的支持。这种谬误的重要标志是:把有待证明的观点当作不证自明的前提条件。来看如下例子:

因为小王在撒谎,

所以,小王是个骗子。

乍看过去,这似乎是个正确的论证,结论分明,第一个命题是第二个的前提。但是,如果我们观察第一个命题的内容,就会发现,它本身就是对结论的重复,只是换了个说法。两个命题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没有内容上的差别。所以,这是个窃取论题谬误,前提没有为结论提供任何实质性的证明。我们来看一个更复杂的例子:

所有在屋里的人都是男的。

老陈在屋里。

所以,老陈是男的。

表面看来,这个论述的结论是想证明某些东西是正确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第一个命题具有所有大前提的标志,但是它的正确性是以结论的正确性为前提的。

窃取论题谬误的另一种叫法是循环论证,有时也称恶性循环。这一谬误的要点如下:首先,命题A被作为另一个命题B的前提条件;然后,过程被反过来,最初的前提A现在变为结论,而最初的结论B则变为前提。我们来看下面的论证:

因为人的命运是注定的,所以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

然后,出现了这样的论证:

根据人没有自由意志的事实,所以人的行为是被命运注定的。

如果这两个论证前后相连地放在一起,它们的循环性就会很容易被看出。所以夹杂在它们中间的很多内容是故意放进去的,以便将其岔开,当读者在读到第二个论证的时候,已经忘记了第一个论证的内容。

有些时候我们找不出强有力的证据对一个论证进行反驳,但这并不能说明对方的论证就是真的。也不能因为对方不能证明自己是错的,就说自己的观点是对的。我们来看如下例子:

甲:人类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我坚持认为在广阔的宇宙中有其他文明的存在。

乙:你有证据吗?

甲:我没有,你有证据可以证明宇宙中不存在其他文明吗?

乙:我也没有证据。

甲:所以这就证明我是正确的。

甲试图过早地结束一个还没有定论的问题。虽然双方都没有证据来证明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的文明,但是对方缺乏证据并不能成为己方观点成立的证据。

没有充分论据的结论往往会成为宣传方法。勒庞对此做出了总结:给大众洗脑,并彻底控制大众的宣传方法主要有断言、重复和传播这三种。

断言: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看上去越贫乏,它就越有威力。一切时代的宗教书和各种法典,总是诉诸简单的断言。号召人们起来捍卫某项政治事业的政客,利用广告手段推销产品的商人,全都深知断言的价值。

这种宣传往往用一些高调、抽象,普通人无法用经验来证实的“知识”愚弄和欺骗听众。

中国面对危机,我们各个阶层是没有区别的,哪怕牺牲本单位的局部利益都要救市来应对危机。西方国家就很难,华尔街的金融企业家有想法,下层人员有自己的想法;政治家也是多元化的,有各种不同的想法,所以根本利益是有差别的。我们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矛盾协调起来方便,所以我们的民主政治效率比较高,不仅经济有效率,政治也有效率。

看了上述这段话会被说服的人,肯定对国内的贫富悬殊和利益冲突一无所知,必然会变成一个盲目的跟随者。

重复:如果没有不断地重复断言(尽可能地措辞不变),它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拿破仑曾经说过,极为重要的修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复。得到断言的事情,是通过不断重复才在头脑中生根的,并且这种方式最终能够使人把它当作得到证实的真理接受下来。

传播:如果一个断言得到了有效的重复,在这种重复中再也不存在异议,此时就会形成所谓的流行意见,强大的传播过程于此启动。各种观念、感情、情绪和信念,在群众中像病菌一样具有强大的传染力。

有断言、重复和传播,便有人云亦云、人信亦信的“真理”。很多政治性的缺乏充分论证的命题,都是通过断言、重复和传播变成了人们心中的“真理”的。

美国文化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和个人中心论上的,美国的媒体都操控在大财团手里,哪里能有独立的舆论?

相信这样论断的人肯定不知道美国也有重视家庭、社区、社会的人,也有关心社会正义和弱者权利、福利的人。当然也不知道美国有许多不同形式的独立媒体。

有时候,人们利用暗示和联想,把表面真实的现象转化为实质虚假的意义引申。

有家公司的老板总是穿便宜的衣服,所以其他公司的员工都认为他是个一心为公司的好老板。哪怕实际上这家公司员工经常加班到深夜,但因为老板坚持朴素的生活作风,前来应聘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值得注意的是,传播在作用于广大群众之后,也会扩散到社会的上层。传播的威力是如此巨大,在它的作用下,原本懂点逻辑的人的思考意识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得到群众接受的每一种观念,最终会以其强大的力量在社会的上层扎根,不管获胜意见的荒谬性是多么显而易见。就接受宣传而言,文盲和教授有时候并没有什么不同。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

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

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大叫道:“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

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却嘟囔:“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

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而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

这是个很古老的故事,也是成语“盲人摸象”的来源。这个故事表达了我们在使用片面的论据论证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的可笑结果。《警世通言》中有一个讲王安石和苏东坡的小故事:

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敢与秋霜斗,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

这个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翰林学士,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就提起笔来,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满意。后来他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任职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苏东坡平时看到的菊花,大多是枯萎且不会落瓣的。他不知道:事物性质的变化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植物的特性、生长过程、花开花落,也会跟当地泥土、阳光、气候等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他就得出了“天下的菊花都是不会被秋风吹落的”这样一个一般性结论。他用这个判断来衡量王安石的咏菊诗,就认为王安石的诗写得不对。等他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黄州的菊花,是会被秋风吹落的。出现了这个反例,苏东坡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法得出的一般性结论,也就不能成立了。

从归纳推理的角度来说,苏东坡的续诗犯的是轻率概括、以偏概全的错误。“以偏概全”是归纳推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种逻辑错误。所谓“以偏概全”是指根据少数的个别事实,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并且把这个结论看作是必然的无可置疑的论断,把个别的一时的现象当作普遍的和永恒的。

巧言令色,鲜矣仁。

此话虽然适用于很多人,但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如若这样,很多靠口才谋生的职业都成“不仁”的人了,比如销售员、解说员、政治家等。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此话不知根据什么归纳而来。要让它成立,首先得定义何谓“祯祥”,而何谓“妖孽”。孔子晚年,有人打到了麒麟,据说那是祯祥的象征,可是孔子却吓得从此绝笔,不久便死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句话也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但错就错在那个“凡”字上。有些事情我们不做什么安排也可以顺顺当当地做完,相反,像科研实验等事情,就是事先计划得非常周密,也可能不成功。

像这些归纳的例子,在传统书籍中比比皆是。这种归纳总结的例子是需要尽快破除的,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少的危害。

诸矛盾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办事有轻重缓急,此论证为一种策略尚有参考价值,但就算解决了急事、大事,也不能保证缓事、小事可以顺利解决。例如某人现在有吃饭和写文章这两件事要做。如果他饿得眼冒金星,文章显然是写不出来的,所以必须先去吃饭。然而食物只提供能量,并不提供灵感。“吃饭”和“写文章”这两个“矛盾”在本质上毫无联系。

生活是万花筒,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相同相似的现象,也许反映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或许反映相同的本质。在生活中常常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实事求是,深入地分析过程,不能简单推理,更不能主观武断,凡事都应该好好想想,千万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同类推荐
  •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本书将逻辑游戏分为趣味推理、数字谜题、图形联想、真假判断、位置顺序及反向推断六个方面。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必经的路上。我们从远古走来,就如我们必然走向未来一样。没有人能够从摇篮就看到坟墓,却有人能够从自我看到世界、从相对接近绝对、从偶然和有限走向必然和无限,更有人能够从渺小走向伟大、从卑贱走向高尚、从繁芜和浑浊归真于清明和素朴。虽然鲜有生活中的先见之明,却不乏思想中的先知先觉。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热门推荐
  • 浮华如盐

    浮华如盐

    《浮华如盐》由龚静染编著。《浮华如盐》讲述了:道光年间,山西人怀荣三卖掉所有的房屋田地,来到川南的桥镇,通过开挖盐井开始了自己的财富故事。从此,怀家融入到了川盐的百年兴衰史——川盐济楚、清末民变、北洋盐务稽核、抗战盐业专卖……从手工开掘采卤到现代机器生产,这一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工商业艰难而漫长的发展历程。四川土地上一口口盐井的故事,也正是百年中国绕不过去的故事,因为它们同时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 虚空零纪年

    虚空零纪年

    虚空那片混沌被这么称呼像一个深渊传说曾经的虚空是耀眼的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这样的时代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灵魂散发着光芒那是怎样的东西很难看清但据说那是一个虽然有些迟钝但的确闪闪发亮的东西
  • 尸泛

    尸泛

    病毒爆发,到处都是丧尸,用主角的话说就是尸泛(丧尸泛滥)。
  • 异界女神之旅

    异界女神之旅

    一个名为雅迦达大陆的世界。这里由光明与黑暗教会交替统治,战士与魔法师构成的灵师力量,人类,兽人,矮人,精灵并存,繁华之中隐藏着巨大的变格。年幼的伊萝目睹了今生父母的死亡,原本浑噩的心灵随之苏醒,开始寻求属于自己的未来。经历了人与人,人与神,神与神,光与暗的交错,伊萝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 暮色刚好遇见你

    暮色刚好遇见你

    平凡的世界总是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术法界与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一些人无法想象的神秘事件,其实不过是术法界的魔法师的作乱。一场离奇的失踪,一个花季少女之前发生了什么,会让一个天真,单纯的少女变成那样无情冷言,不与家人朋友相认的少女,不过幸好,在那暮色之下有那么一个人正在等待着少女,暮色刚好,我们相遇了……
  • 棺中人

    棺中人

    当手机拍摄的照片,变成一张张流着血泪的鬼脸时候,预示着恐怖灾难的来临。当身边工友一个接连一个的死亡时候,预示着死神的来临。我相信科学,但是并不代表科学能够解释一切。我相信人性,但是当一切灾难来临的瞬间,人性的本质就会真正的显示出来。
  • 重置属性

    重置属性

    BOSS大爆特爆,凌辰因临时加入队伍,分装备时被队友们排挤,只得到一件名叫重置护腕的低品级装备。至此,凌辰走上了一条无人敢于尝试的道路。(已有《网游之重生最强》、《超级客栈系统》两个网游完本,无断更记录,请放心支持O(∩_∩)O~……)
  • 寄刘少府

    寄刘少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姐妹的幸福与挫折

    三姐妹的幸福与挫折

    三姐妹的幸福生活原本非常幸福,可是...............
  • 鬼下沙

    鬼下沙

    民国时期,战乱纷纷,生活十分艰难,盗墓者猖狂,还分南北两派,据悉“只是在死者身上借点钱”,我是广州人,人们说的山狗,我就是干这行的,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但我却认为“盗墓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