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世贸组织的积极作用
世贸组织成立后,它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组织,也成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它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到2002年底,世贸组织成员已达到145个,世贸组织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以上。此外,还有一些国家正在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可以说世贸组织对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其他国际组织无法替代的,它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顶点。世贸组织所管辖的范围涉及国际经济领域中的方方面面,从农业到工业,从货物运输到自然人流动,甚至基因产品、环境污染也在其议事日程之内。但世贸组织毕竟是主要处理贸易或与贸易有关的问题,其他的问题,就需要与其他国际组织密切配合,协调解决,只靠世贸组织是不可能摆平的。
毫无疑问的是世贸组织使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得到了强化,它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世界统一的大市场,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扩大,信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等等,都与世贸组织的发展分不开。而世贸组织对世界贸易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对市场竞争的规范化、贸易投资的透明化。世贸组织通过制定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共同标准,为每个成员国进行彼此贸易提供了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世贸组织成员间实行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增加了竞争的公平性;实行透明度原则,增加了贸易的可预见性;规定了在一定特殊条件下可以实施保障措施,避免成员经济遭受不公平贸易的影响。世贸组织的目的是为国际市场竞争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竞争”的规则,为不同体制、不同国家的企业竞争提供了一个平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世界各国经济体制和制度的认同,从而为经济的全球化提供适宜的制度环境。在国家消亡前,由于制度的差异和竞争力的演变,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矛盾将会不断产生,使企业的全球化拓展受到阻碍。而世贸组织在这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世贸组织规则是各成员之间互相协商的结果,因此在共同的规则下进行贸易活动,可以减少摩擦,缓解矛盾。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许多“贸易战”,减少了贸易战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损害,缓解了世界经济不景气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
贸易的自由化和投资的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其对发达国家的优势强化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当然也利于世界各国比较优势的发挥,但前提是国际贸易首先是公平合理的。贸易的自由化和投资的自由化能推动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寻求最低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带来经济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从而提高全球的福利水平。根据世贸组织估算,乌拉圭回合贸易协定与协议的实施,将使世贸组织成员收入净增长1090亿美元到5110亿美元。此外,市场规模的扩大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大范围的选择,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关税水平和产品成本的降低,使消费者生活开支减少,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
世贸组织的有些规则约束了政府的一些不当行为,促进了政府机构的高效、廉政的建设,对企业也提出了社会责任的要求,这都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综合的影响使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有机的结合起来,决策更为科学,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 扑朔迷离的多哈回合谈判
2001年的多哈回合虽然启动了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但面对诸多议题,和前所未有难题,各方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多哈回合谈判的议题的选定,充满了斗争、妥协、折中和矛盾。在谈判方式上,美国主张谈判议题应集中进行,美国好利用其优势左右谈判,而欧盟和日本的意见是议题应该多元化。在具体问题上,成员也各有不同。在农业议题上,美国主张制定取消农产品补贴的谈判时间表,而欧盟和日本主张进一步降低属于绿色壁垒范围的农业补贴,双方在各自的利益范围互不相让。在服务贸易上,欧盟比美国积极一些。在反倾销、反补贴等议题上,美国坚决反对谈判触及已有的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范围和规则,而日本和欧盟则主张谈判应强化和规范与反倾销相关的程序与规则。另外在议题谈判的次序上,发展中国家成员主张先讨论乌拉圭回合协定与协议的执行问题,然后再讨论协定与协议的完善问题,最后再讨论其他议题,对此次序,发达国家持有强烈的不同意见,他们并不是真心的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这是人之本性天经地义。所以存有诸多议题和困难的多哈回合的进程必将注定是不平坦的,充满艰辛,随时都有停滞的可能,历史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结果。
在2003年的墨西哥坎昆会议上,也就是世贸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由于各成员国在农业等重要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所以,坎昆会议仍然是无果而终。坎昆会议的失败使原定与2005年前结束谈判的规划落空,多哈回合将以失败告终。但各方都不愿意承担造成谈判失败的责任,都表示要继续推动多哈回合。于是经各方努力,世贸组织成员在2004年8月1日就多哈回合谈判达成了一个框架协议,为削减农业补贴和取消关税、降低工业品关税、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贸易的便利化的基本原则,并同意将结束谈判的时间推迟到2006年底,多哈回合好像起死回生一样,重新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2005年12月的香港会议暨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上,在令人关注的农产品贸易争议问题上取得了进展,但在多哈回合的成败削减农业补贴、降低非农产品的关税和开放服务业等关键问题上仍没有突破。2006年7月,由于世贸组织6个重要成员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印度未能就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达成协议,世贸组织被迫宣告终止多哈回合谈判。多哈回合谈判好像又进入到一个休眠期。
从表面上看,导致这个挫折的原因是由于世贸组织成员难以克服在一些敏感上的严重分歧,比如农业领域的特殊保护机制、棉花补贴问题以及非农业领域的减让问题,背后是美国的立场始终不变,致使谈判无法进展。在特殊保障机制的问题上,美国主张尽量提高发展中国家使用这一机制的标准,以保护自己的农产品出口。这一立场显然危害到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农民身上。在棉花补贴上,美国一直是众矢之的,因为其对棉农的高额补贴政策长期以来危及到一些贫困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棉农的生存。在部门减让问题上,美国为达到扩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和市场准入的目的,强行要求将巴西、印度加入这一制度,违背了现有的各成员自愿加入的原则。美国贸易代表柯克还称应改变多哈回合的谈判方式,即放弃长期以来就关税和补贴模式进行谈判,而是直接就削减数字进行讨价还价。这种方式可以由不同成员以双边方式进行。而在世贸组织内部,也是矛盾、冲突不断,美国与欧盟在农产品的补贴问题上,几十年里争执不下。而在欧盟内部,法国与其他意见相左,在农产品补贴方面法国也是非常顽固。法国阻挡意大利收购法国的公司,意大利反对荷兰银行收购自己的金融机构,西班牙把德国的能源公司拒之门外,波兰反对意大利金融机构收购本国的银行。欧美要求巴西、印度开放其国内市场,而印度在反倾销领域以中国为目标等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十分复杂。2009年9月5-6日在印度新德里,世贸组织举行了一次小型部长级会议,40位部长两年多首次坐在了一起,但最终的结果仍是无果而终。目前在各方的努力下,谈判仍在进行中,不过前景并不乐观。多哈回合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想要达成协议,难度巨大,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现在,谁都明白这份协议意味着什么,因此口是心非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多哈回合的进展前景堪忧,想要取得进展的动力明显不足。
§§第二章 加入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