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吕蒙正式被封为丞相,准备上朝时,朝中一位官吏,站在门帘处指着他说:“是这个小子当了丞相吗?”吕蒙假装没听见。这时与吕蒙同行的官员一定要问清楚这个人的姓名,吕蒙坚决不许,说:“倘若一旦知道他的姓名,就会一生也忘不了,不如不问好。”
一个人只有善于包容他人,才能得到各方面的帮助,吸收各方面的信息,有时你自己不知不觉就会发现,包容给你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不包容给你造成的损失。
方的修养,体现在卓尔不凡的志向和理想上,体现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上,也体现在对自己人格尊严坚定不移的维护上,更体现在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毅力上。
圆的功夫,是包容天地万物的气量功夫,是娴熟把握和驾驭人性的功夫,更是调整、控制自我心态的功夫。
当我们将“方”与“圆”的修养功夫修炼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那么,我们就会该方则方,该圆则圆,玩方圆于股掌,驰才智于世间,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处世境界。
有圣人的气象,便能包容万物;有领袖的气象,便能容纳天下。不管是亲疏好恶敌我,不管是智愚贤能不肖,都能以大度来容纳他们,使他们就像鱼忘记了自己在江湖之中。
唐朝宰相娄师德的弟弟要去代州做都督时,他叮嘱弟弟道:“我本不才,居相位,你如今又做了一州的都督,我家阔气过分,免不了遭人妒忌,你想怎么了局?”弟弟道:“从今以后,哪怕有人吐我一脸唾沫,我也不敢做声,只好自己抹去,这样哥哥就不用担忧了吧?”师德道:“这恰恰是我担忧的地方。人家要吐你一脸的唾沫,那是因为他对你生了气。你如今把脸上的唾沫自己抹去,那就会更招人家生气。唾面不抹,它会自干,为什么不装着笑脸受了呢!”弟弟道:“谨受哥哥的指教。”这就是娄师德“唾面自干”的故事。
“唾面自干”的教训,和佛家中“忍辱”的义举,及耶稣的“人打了我左脸,我以右脸迎之”的告诫,都是培养大度的最好例证。要想在处世中圆融无碍,那么就应当具备“唾面自干”和“忍辱负重”的修养功夫。
包容不是低三下四、忍气吞声甘愿受他人摆布,或者是受人欺侮,逆来顺受,不去反抗。包容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方式。而那些表面上盛气凌人、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人,内心则是空虚软弱的。
我们和各种人打交道,就要学会正确地去包容各种人,各种看法,各种行为。
以包容的态度处世,不但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一种智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环境中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人,我们不可能仅凭自己的观念或喜好去从事社会活动。包容作为人际情感交流的润滑剂,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自己有能力、有权利去做、去说,可又非要让自己不干、不说,那不是一件最难的事吗?这时,你就要和自己作战,要晓得:世界上真正的强者是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强者之所以是强者,是因为他们战胜了自己!世界上最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战胜自我。其实我们应该看到世界上最强大、最顽固的敌人,也就是我们自己。说到底,忍就是我们必须战胜“不能忍”这头愤怒的狮子,唯有如此,在做人处世中,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成为真正的强者。
天地有容纳之量,想成就大事业的人,必然要有大度量。虽然项羽有拔山之力、盖世之气,白手起家破秦朝,而与刘邦争雄逐鹿,却最终落得个兵败垓下、四面楚歌的境地。他不但无容人之量,就连范增这样的奇才都容不下。与之相比较,刘邦就能容纳无数个范增式的人才。
所以说,大度能盖及天下而后能容纳天下;大量能盖及天下而后能指挥天下;智慧能盖及天下而后能扭转天下;勇气能盖及天下而后能托举天下。一个人怀有这样的气度,就能与天地同大。
清朝的曾国藩虽然在历史的潮流中是一个反面人物,但在他的逆境成功中,我们不难发现,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的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在绝境中求生路,在逆境中出转机,并因此度过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低谷,成为当朝第一汉臣,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善于忍耐,长于忍。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正是大清王朝风雨飘摇、大厦将倾,各种危机矛盾和打击纷至沓来,而他也正是集中所向。
曾国藩没有慌乱,他以过人的胆略和高超的手腕,用尽了人间的“忍”功。他在自己的长期做官时间里,总结出了三句至理名言,“打脱牙和血吞”、“居官以忍耐为第一要义”、“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也就是说,当人生遭受巨大的打击时,要能够默默无闻忍受,以等到希望的出现;做官一定要以忍耐来自我约束,以防止浮躁而铸成大错;做人做事要有骨气,任何时候都要耐得住寂寞,而不放弃希望。
忍耐不是弱者的音符,它是强者的形象。忍耐,是一个人对理想、目标追求的具体表现。忍耐,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能够抵抗各种诱惑,对理想信念永远不动摇。忍耐终将与成功相伴。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忍耐必将是一种等待,为图大业等待时机成熟,忍之有道。这种忍,不是性格软弱、忍气吞声、含泪度日之举,而是高明人的一种谋略,是做人处世的上上之策。
一个人想要成就继往开来的大业,怎么能缺乏豁达、浩然无比的气象?这是凡人都能做到的。而天下的学问,不是以一人的智慧所能知晓的;天下的事业,不是凭一人的力量所能办到的;海洋之大,不是一川之水所能汇成的;山岳之高,不是一丘之土所能堆积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话被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当做座右铭而时刻谨记。要知道“天空可以包容一切,而人心可以包容天空。”
人生的一种高度可以从包容中体现出来。将军额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包容者就必然是善良睿智而又胸怀大气之人。如果把包容当做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那么它就是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古代的先贤圣人们极为推崇忍,视忍为处世的根本,奉忍耐为“众妙之门”;现代化工业强国日本,也极为重视“忍耐”,将“忍耐”作为工业伦理学的一个主要方面来研究。
包容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强能力,更是一种大气魄、大胸襟,是立大志、成大业者不可缺少的利器。
包容显示着一种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是只有强者才会具有的精神品质。
人们所说的气度,包括了大量、雅量、容量与气量。而它的修养方法,主要是能戒除忌妒、怨恨,尤其要能容忍。这样则自然能包涵宽容,而不计较得失。吕坤说:“学者最大的病痛,就是气度太小。”英雄豪杰贤士也不免如此。因此陶觉说:“自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只是为了不肯吃亏,害了多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