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0300000030

第30章 神泼墨绘岳麓山,缕缕书香万年长——毛泽东三十年后重上岳麓山

岳麓山与长沙隔湘江而相望,清幽的山林与喧嚣的城市互为辉映。岳麓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据《南岳记》说:“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因为它是南岳之足,所以名为岳麓山。山中建有我国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宋代著名理学家张械、朱熹等人曾在此讲过学。最盛时学生多至千人,因此有“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美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湖南巡抚赵尔巽奏准,改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1925年正式改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经千余年,一直延续至今,成为高等学府,这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故地忆旧

1955年6月。毛泽东来长沙,游完湘江上岸后,乘车至岳麓山。

陪伴毛泽东游览岳麓山的有省委书记周小舟,公安部长罗瑞卿,省委副书记徐启文,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世钊,文字语文学家、湖南师范学院教授杨遇夫(即杨树达)。

汽车开到白鹤泉,从白鹤泉下车,行人沿着石级步步攀登。

白鹤泉又名双鹤泉。相传古时有一对仙鹤飞翔其上,此后泉水中即留有鹤影,故而得名。又有人说舀出的每碗水中都有鹤影,喝了可延年益寿,游人至此,无不一试。

白鹤泉以上,山势陡峭,道路曲曲折折的,仅能步行。湖南省委准备了三乘轿子,以供毛泽东等几位年长者坐轿上山。毛泽东决不肯坐轿子。他穿着皮鞋,走在前面,向高处一步步走去。皮鞋踏着山路上的石子,发出清脆的响声。路上长满湿润的苍苔,时常打滑,很不好走。毛泽东却走得轻快,气不喘,脚不虚,边走边和陪同游山的人谈笑风生。

毛泽东故地重游,一切都很熟悉,又很陌生。

已经是整整30年没到过岳麓山了,毛泽东决意乘兴看看他年轻时留下足迹的爱晚亭、云麓宫、望湘亭……当年,毛泽东常与同学来这里读书、谈论国事。他依稀记得,山间散布着历史的陈迹。热爱历史、书法,博览群书的毛泽东,时常出入岳麓书院右侧的碑亭内。那里珍藏着著称于世的《北海碑》,是唐代书法家李邕撰文的碑刻,因文采、书法、镌刻都极精美,故又称“北海三绝碑”,尤令毛泽东所喜爱。岳麓山的自然风景,更令他迷恋。那时,他一年四季都要到这里来。春天,满山林木青翠欲滴,山峡里淌着淙淙泉流,其声似闻铮鸣;夏日,浓荫布地,清风送爽,如果在石凳上稍事憩息,格外清幽;深秋,漫山的枫叶经霜染红,酡颜似醉;隆冬到来,则大雪纷飞,琼瑶满树,亭阁与叶皆银装素裹,格外壮观。

毛泽东陶醉了,他徜徉在绿海之中,身心融化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之中……

“主席,我们走吧。”周世钊对毛泽东说。

“啊!不急。”毛泽东颇有感慨地说,“淳元兄,我是30年没登岳麓山啰!”

“是呀,我也好久没来了,今天是特地陪主席来的。主席还记得当年的情景吗?”

“记得,记得。”毛泽东连连说。

“还是我来领路吧。”周世钊兴致勃勃地说。

于是他们继续向山上攀登。

从半学斋出来,到了赫曦台。毛泽东依稀记得,当年他常与蔡和森、张昆弟来此读书,探讨国事。赫曦台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的山长罗典也是湘潭人,当过乾隆皇帝的老师。“赫曦台”得名于朱熹,他称岳麓山顶为“赫曦”一站在山顶可以观日出。此前明嘉靖七年(1528年)在山顶也建有赫曦台。王守仁有诗云:

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

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

赫曦台后有一空坪叫古桃李坪,当年桃李硕硕,英才辈出,有“五百天桃”之称。

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常与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志向远大的同学在爱晚亭聚首读书,锻炼身体,探求革命真理,他们从这里登山,有时分散在山中露宿,有时顶着大风大雨进行“风浴”、“雨浴”。那时,他们即已立下“身在山中,心忧天下”,“凭栏熟计连朝夜,菜根为饭草作鞋,要将历史从头写”的雄心壮志……此时,毛泽东心潮起伏,仿佛回到了青少年时代。

“主席,往上走吧。”周世钊催促道。他的话打断了毛泽东的沉思。

过舍利塔,来到半山亭。这是一座六方形凉亭。据传,很早以前,这里是半云庵所在,为上下必经之处。麓山寺僧人下山购物,挑担回寺,常要在此处歇息。年久,有一烧火僧以“半”为题,赋诗一首。毛泽东很欣赏这首句句用半字、且对仗工整的诗,他轻轻地念着:

半山半庵号半云,半亩半地半崎嵌。

半山茅块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阴。

……

往上走,山势渐陡,毛泽东有些气喘。罗瑞卿等人忙上去搀扶。毛泽东说:“不要紧。”坚持自己走。

沿着山路,来到麓山寺。这里石径迤逦,古木森然,渐觉幽逡莫测。古寺有一副门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毛泽东看了看说:“这副对联是我们湘潭晚清的才子王壬秋写的,他当过袁世凯的国史馆馆长哩。”

陪同的人员介绍说:“麓山寺建于西晋泰始四年,距今已1700多年,是佛教入湘最早的一所大寺庙……”

毛泽东听了,点点头说:“历史这么悠久的寺庙,湖南恐怕不多了。”

在观音阁前,毛泽东停了下来,这里有两株罗汉松,一株是六朝遗迹,叫“六朝松”,树龄在1700年以上,老干新枝,纷繁蓊郁;另一株为清人补植,原树在乾隆时被风拔去。清代湘人张九镒,有诗云:“翻风啸雨拔云根,百尺林然独踞尊。”

接着,过笑啼崖,直登云麓宫。

云麓宫“锻炼锻炼”

毛泽东沿石梯蜿蜒而上,拾级四百余梯,来到云麓宫,他额上沁出了涔涔细汗,走到屋中,注视着挂在云麓宫四壁上的诗词对联,徜徉在诗情画意之中。

云麓宫在云麓峰顶。人们在此极目千里、俯瞰万家,可领略到“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的雄浑气派,欣赏到“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的壮丽景象。

云麓宫在解放前夕已破败不堪,新中国成立后才由国家拨款,改建为檐阁楼式建筑。陪同游山的人向毛泽东介绍说:“云麓宫为明代吉简王就藩长沙时所建,古称二十洞真福地,但早已成废址。嘉靖年间,太守孙复令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植有柏桐梓及篁筱千株,山峰景色更为美丽。”

毛泽东听了,满意地点点头。

来到宫外的望湘亭,毛泽东凭着石栏眺望美丽的橘子洲、湘水,指点飞烟缭绕、烟筒林立、屋宇栉比的长沙市区,深觉眼前的一切和过去迥然不同了。人们欣赏亭中的联匾。这些联匾,皆出自名家手笔,其中有一联:“对云绝顶方为麓,求道安心才是宫”,对仗颇工,并工巧嵌“云麓道宫”四字,用心良苦。毛泽东很欣赏此联,一问,才知是清末临湘进士吴獬在湖南高等师范学堂讲学时所撰书。毛泽东端详片刻,回头问道:“云麓宫壁间,柱子上过去悬挂的‘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的联语和‘一雨悬江白,孤城隔岸青’的诗句,如何不见了?”

有人回答:“抗日战争时期,岳麓山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摧残,解放后才逐渐修复,但这些东西还未来得及恢复原状。”

毛泽东一行兴致勃勃地登上云麓宫的高处,放眼眺望长沙城。俯瞰湘江,千里江声,万人忧乐,一齐涌到心头。然而,此时的毛泽东被眼前的秀丽景色和升平盛世所陶醉了。

下午两点,毛泽东与罗卿瑞、周小舟、周世钊等人及陪同人员在望湘亭一起共进午餐,摆了两桌。吃午饭时,毛泽东请客,红烧肉、炒猪肝、蛋汤、蔬菜、辣椒各一份,另加他在学生时代露宿风餐的野果。他对随身警卫人员说:“今天我请客,请你们尝尝湖南菜。”他介绍湖南菜的特色:辣椒、豆豉、酱油;大火、红锅、煎炒。他奉劝诸位仔细品味。吃饭时,李银桥辣得满头大汗,毛泽东微微一笑道:“锻炼锻炼。”

毛泽东谈笑风生,丝毫没有疲倦的表现,周世钊对毛泽东说:“您是60以上的人了,还是那样健康,还能像今天这样横渡湘江,这样登上岳麓山,大大赛过了许多年轻的人。如果把今天的真实情况讲给青年们听,他们一定会感到无比高兴,无比振奋。他们要认真向您学习。”

毛泽东笑着说:“这算什么,爬山吧,锻炼锻炼,何况仅仅是这样一点短路。另外,游泳也不是什么难事情,我们不是每天都要走路么?游泳也容易出问题,不可粗心大意。我在第一师范学习游泳时,就出过几次危险,不是同学的救护,险些‘出了洋’。”

这话逗得大家都笑了。

毛泽东边吃饭边风趣地对陪同人员说:“你们年纪轻,多吃些吧!”接着又指了指身材魁伟的公安部长罗瑞卿说:“罗长子,你个头大,多吃点儿啊!”

又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其实,中央和省里的负责人,都怕陪毛泽东吃饭时要谈工作,谈古论今,有时突然提个问题叫你回答,有时讲个意味深长的笑话,打个比喻,幽默风趣,可猜不透是否有所指,弄得人们很为难,精神紧张,哪还有心思吃饭?

毛泽东吃饭,饭菜很简单,四菜一汤,请客时最多加两个菜,一般陪毛泽东吃饭的人,因菜少,总是吃不饱饭。今天却不同,大家都吃得挺香,大概是登山疲劳了,人们的胃口特别好,在笑语声中愉快地吃过了午饭。

下午三点,毛泽东来到岳麓书院,这也是毛泽东青年时代常来常住的处所。

天空下起了小雨,路上更滑了,不便行走。毛泽东在随行人员的安排下,只好改变预先计划,没有去爱晚亭,直接下了山,然后从牌楼口上了小轮船。渡江时,毛泽东站在船头,眺望江面的景色,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

下山后,周世钊兴奋不已。这天深夜,他一直不能入眠,伏在桌前,把这天陪毛泽东游山的内容写成了一首诗,题为《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诗云:

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

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

不久,周世钊将这首七律寄给回到北京的毛泽东。毛泽东收到周世钊的信及诗后,于同年10月4日复信周世钊,并附上七律一首: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诗中的“尊前”即指酒席前;“域外鸡虫事可哀”,指国际间的某些事件像鸡虫得失一样渺小,人们为这些小事而勾心斗角是可悲的。诗人回忆了他们30年前结伴读书的美好年华,回忆了当年他们在赫曦台读书、探求真理的情景。

1961年12月26日,毛泽东在他68岁生日这天,致信周世钊,信中说:“惠书收到,迟复为歉,很赞成你的意见。你努力奋斗吧。我甚好,无病告慰。‘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毛泽东同时还写了那首著名的《七律·答友人》,诗云: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诗中倾注了毛泽东对湖南家乡的深深怀念和对家乡人的美好祝愿。

毛主席的竹拐杖

毛泽东一生喜爱爬山,新中国成立后每次外巡,只要条件允许,总要去登高山,攀高峰,去眺望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风光。

有一次他去爬苏州的丁家山,工作人员考虑到他已年近古稀,行走不便,便决意去为他备根拐杖。于是工作人员从住地附近砍了一根竹子,在底部绑上一块胶皮,以避碰撞声,且可防止打滑,再把竹节刨一刨,以免戳伤手,就这样因陋就简,把制作好的拐杖送到毛泽东的手中。毛泽东见了非常高兴,夸赞他们想得周到,既省钱又适用。他拄着拐杖出发了。

开始爬山了,工作人员提出两条要求:第一,爬一座山,中途要稍停休息休息;第二,适当时候,要让医生查查脉搏、呼吸等情况。开始,毛泽东不同意,说这是医务人员“小题大做”。他总是说:“我这辈子爬了不少山,累不坏。井冈山那么高,还不是靠两只脚走过来的!更不要说转战陕北了,那是怎样一种情况啊!”说到这里,毛泽东放下心爱的竹拐杖,坐在路旁的石块上,陷入往昔的沉思中。

1947年,蒋介石命令胡宗南20多万军队进攻延安。当时我军在陕北仅2万余人,不足敌人的十分之一。党中央决定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胡宗南匪军对延安进行狂轰滥炸,又对我部进行围追堵截。毛泽东临危不惧,采用了“蘑菇战术”,将敌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一天,部队冒着细雨,爬上王家湾西边的山梁。虽然是六月天,但细雨迷濛的深夜,仍有几分凉意。爬到山顶,风雨越下越大,路一走一滑,天黑得伸手难见五指。牲口不能骑了,毛泽东下了马。大家要用担架抬他,他拒绝了,说:“我早说过不坐的,你们愿意扛就扛着吧。胡宗南一进攻,把我的身体锻炼得结实了,还得谢谢他呢!”说着,他步行着往上爬。随行人员为了防止他滑倒,从路旁折下一根柳条棍,让他拄着。从此,就有了54岁的毛泽东拄着棍子打仗的故事。从那时起,毛泽东就对拐棍有了深厚的感情。

想到这些,毛泽东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竹拐杖,起身继续往上爬。他的步子不紧也不慢,能持续很长时间,有相当的耐力。

毛泽东就是拄着这根竹拐杖,在杭州有时去爬海拔257米的南高峰,有时去攀314米的北高峰,有时又去登海拔239米的玉皇山。

由于毛泽东有根竹拐杖,因此行动起来也就放心多了。他逢人便扬起拐杖说:“三条腿总比两条腿稳当。”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的竹拐杖被主人摸得又光又亮。毛泽东拄着它登上过“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又撑着它爬上十三陵;就是到故宫看国宝,它也不曾离开过主人的手。由于关键时刻毛泽东总是离不开这根拐杖,借助它的力量征服了不少名山大川,所以毛泽东对它的感情也日增一日。

1965年,毛泽东在长沙会见了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当时美国正扩大侵越战争规模,越南人民处于严重困难关头,毛泽东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上,对越南党和国家提出的援助请求尽力予以支持。毛泽东还亲自到蓉园看望了胡志明,招待胡志明吃饭,请他观看湖南木偶戏,并和他一起合影留念。胡志明极为高兴,也很感激。分别时,他提出要用自己漂亮的拐杖与毛泽东的竹拐杖交换,作为这次会见的纪念。毛泽东婉言拒绝了,他风趣地对胡志明说:“不换。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之后,毛泽东又带着自己的竹拐杖重上井冈山。一次,毛泽东拄着它攀登宾馆后山,爬上山坡,他高高地举起手中的竹拐杖,寓意深长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东西是个好武器,平时可以帮助我们走路,坏人来了可以有它自卫,打击敌人。”说完他又自信地往前走。恰好这时山坡的甬道上走过一群活泼可爱的幼儿园小朋友,他们认出了毛泽东,便高喊:“毛主席!毛主席!”毛泽东只好停下来频频向他们招手。

1966年6月17日,毛泽东最后一次回到韶山。到达之前,韶山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做准备时,想到1959年毛泽东回故乡时,清早拜谒父母墓,山高路滑,很难上去,但却没想到要为他准备一根拐杖,还是村民庞阿公赶紧打发儿子庞景霞送去一根踩田棍。这次,他们特意上长沙买了一根精致的雕花拐杖,送到他的房间里,告诉他外出时用。毛泽东深深地感谢乡亲们为他想得周到,但没有接受拐杖,仍旧拄着自己的竹拐杖,离开时也没有忘记随身带着。至今,伟人已去,这根竹拐杖已成为毛泽东遗物中的珍品,被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着。

同类推荐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中国最牛的营销大师:史玉柱

    中国最牛的营销大师:史玉柱

    本书共分上、中、下编:上编、第一次的成与改;中编、再次崛起的巨人;下编、史玉柱式营销。一个男人要成功要打10场以上的大仗。他自称“走野路子”,他尊崇毛泽东战略、战术;他最能玩广告,比吃饭更熟练,他情场失意,商场得意;他被人鄙视后,又被人景仰,他打赢了人生的关键几仗。他就是中国营销史上的一代宗师——史玉柱。
热门推荐
  • 樱花背后的天堂

    樱花背后的天堂

    『全文免费』赵雅悠是一个转学了很多次的女孩,这一次,她转到了A中。一件小小的事件,却让校草莫锦熙对她产生了兴趣,当一切事情都按情节发展时,另一个人却出现了。他被评为新任校草,与莫锦熙成为好兄弟,他,似乎对赵雅悠也有着某种不知名的感情,总是在赵雅悠需要安慰的时候安慰她。这份感情,渐渐温暖了她的心。于是,赵雅悠便答应了他做他的女朋友,而莫锦熙的兴趣只能默默的藏在心中。一段时间后,赵雅悠竟然发现在她心里的竟然不是他,而是莫锦熙,她该如何抉择……?一件件的小事让她摸清了自己的内心,她终于迈出了脚步……
  • 竹马男神蜜爱小萌妻

    竹马男神蜜爱小萌妻

    初见面:“啵~”云朵朵当着全世界,在皇甫宸的脸上亲了一口,而后蹭脸蹭胸,他忍!十四岁:缠了十年,她胆子大了,白天推开他身边的女人,晚上缠上了他的床,嘻嘻~笑了笑,窝入他的怀里,他忍!二十二岁:总裁,这是我的喜糖她将喜糖放在他的办公桌上,皇甫宸脸一黑。当晚,某腹黑男将云朵朵堵在电梯里——怎么,赖了我那么久腻了?你休想逃!忍了那么久的渴望,他又怎会放她走?
  • 只愿南柯梦一场

    只愿南柯梦一场

    三年前,十六岁的悯柔与慕青,尔岚一同走进了那道高高的宫墙。一年后,尔岚身亡,慕青自尽,究竟谁是罪魁祸首?随着其他秀女的加入,原本看似平静的后宫终于又再起波澜。一切的一切,逐渐在悯柔面前展开。皇帝,宸寞,父亲,碧落,先帝,沁儿,皇后,宝妃。。。原来寂寞深宫里却也曾有那么多刻骨铭心。但更多的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以为可以永远的姐妹情终于还是抵不过深宫里的明争暗斗;以为可以依靠的爱情终于还是败给了命运的捉弄;以为可以坚持的原则终于向复仇妥协;一路走来,身边的人也一个个离开。。。。。。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最后的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独自走下去。。。书罢断肠指犹凉,只愿南柯梦一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文治大宋

    文治大宋

    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最为繁盛的时代,历史学家陈寅恪有“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说法。《文治大宋》结合宋代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气氛,从多角度展示大宋三百年在艺术、教育、科技、思想等各方面的伟大成就。
  • 我的蝶仙女友

    我的蝶仙女友

    灵修者,以世间万物之本源滋养灵魂,以各属性自然元素斗战苍穹。自从叶飞因奇遇获得灵修秘法之后,一场来自神灵魔三族的大战便慢慢的拉开序幕,但是,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呢?这场战斗又会是谁取得最后的胜利呢?一切答案都在本书之中....(本书每日固定三更6000-10000字,不定时爆发。)
  • 那年的夏天我们很青春

    那年的夏天我们很青春

    华灯初上,你是否也在怀念你的青春。曾几何时,你是否也在回眸那人是否在原地等待还查无音讯
  • 69道灵性鸡汤

    69道灵性鸡汤

    所罗门之冠,一份哲学,祷告之手,人生没有机关神迹……阅读这些值得深思的美文,就是服用一道一道的心灵鸡汤。给心灵一些养分吧!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的心灵累积劳苦重担,何不静下心来阅读本书所提供的68道心灵鸡汤,让疲惫的心重新给力。
  • 小读者1读者时代

    小读者1读者时代

    讲述了主人公在得病后想写一写他的童年,记录了年少轻狂的主人陈述和几个小伙伴的趣事;在学校的一些生活,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不能说的秘密。叛逆的青春,励志的人生,一切从蜕变开始生活。
  • 残王枭宠:王妃驭夫有道

    残王枭宠:王妃驭夫有道

    被瘸腿王爷玩壁咚是个什么样的体验?好惨,呃,为毛要嫁给那个双腿残疾的夫君啊,呜呜呜。靠,坐在轮椅上居然这么帅!对了,法医不光能验尸,还会针灸呢,要是能治好他的腿……嘿嘿嘿!
  • 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

    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

    本书记录了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晚清历史上重大的政治、经济、外交事件。书中大量引用清廷史料以及外文报刊、外交公文,尽量还原这些重大事件的历史过程,并从各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