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京城里没有谋到一官半职,甚感失望,于是也离开了徐州张建封幕府。事有凑巧,贞元十六年五月,在韩愈离开徐州到洛阳的途中,张建封病死,其子自封为留侯,拒绝接纳朝廷派来的行军司马韦夏卿。朝廷命令淮南节度使杜佑统兵讨伐徐州乱军,徐州竟也发生兵变,韩愈又一次侥幸避过一劫。
这接二连三的地方军阀的兵变,说明了朝廷对地方军阀的控制之弱。当初韩愈就针对淮南兵掳掠事件曾讽喻过张建封,希望他打击军阀势力,但张建封不顾朝廷的命令,当时韩愈就看出了张建封实际上与地方军阀同为一丘之貉,现在张建封之子反叛朝廷,足见为张建封生时纵容所使然。
韩愈到了洛阳,刚刚安顿下来,便接到了长安的老友卫中行的慰问信。卫中行字大受,御史中丞卫晏之子,贞元九年进士。韩愈从汴州、徐州两次安然脱险,卫中行甚为高兴,连忙致书信以祝贺。韩愈耐不住寂寞,便又从洛阳跑到京师长安谋求机遇。
这一次,韩愈费尽周折,终于在长安谋到了一个教书的职位。
贞元十七年,韩愈赴长安从调选,授国子监四门博士。可以说,从他内心来说,对四门博士这个职务是极其不满意的,因为这个职务只是一个老师,与他“汲汲于富贵,以救世为事”的理想差距太大,但在中进士之后奔波了许多年,才谋得这样一个职位,忧愤的同时,他也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这毕竟是朝廷第一次中意他。因此,韩愈对自己的工作恪尽职守,竭力尽心,很快就在国子监这个全国最高学府里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由于韩愈写作古文,倡言复古运动,慕名负笈求学问道者往往有之。他在汴徐时,“昌黎韩愈”在京师已经渐渐有了名声。现在他在人烟辐辏、全国人文中心的长安任四门学官,影响力就更大了。又加上韩愈乐于助人,特别是乐于教诲人,国子监的学生常常向他请教,社会上的青年学子向他请教的人也不少。对来访者,他有问必答,循循善诱;对来信者,他必有回信,将自己关于古文写作、道德修养的看法告诉他们,尤其是劝戒青年学子首先要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然后方可在学问上有所成就。那些登门或致书问文者,多数是晚辈,少数人则可能与韩愈年龄相仿,甚至也有人年长于他。韩愈以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无论年幼年长,凡登门称弟子者,韩愈一概不回避师、弟子的名分。当时师道大坏,一般人耻于以弟子自居。一般士人又往往以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为戒,不愿为人之师,即使有问必答,但不以师自居。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为人师”,这就使得韩愈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人士的攻击。
韩愈的行为引起京师士人极大震动,一些人先是惊讶不解,继则相聚而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视韩愈为狂人。韩愈在“群怪聚骂”声中并没有屈服,他深感有必要整顿一下为师、为弟子之道,排除陋习,还老师一个公道,同时也能增强社会上学术研究的氛围。
当时,有一名好古文的17岁青年李蟠,不拘于时,坚持执弟子之礼向韩愈问学,韩愈于是写了《师说》赠给他,公开自己关于“为师”的观点,向当时的错误看法挑战。提出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等著名论断,向社会上的关于“不愿为师”“不屑为弟子”的错误看法发起挑战,提出了正确的教育与学习观点。
《师说》的写作固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陋习,但也在一定范围内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当时的流弊有所劝阻,使社会上尊师风气有大的好转。韩愈也因此在长安愈发名声鹊起,加上他乐于向当路者荐举人才,出入韩门的弟子越来越多了。
韩愈的《师说》,反映了韩愈的教育思想,他是非常重视教育,重视在教育中彼此提高知识的。他的一些关于教育的观点,成为一千多年来关于“老师”“弟子”这方面的经典理论,一直到今天还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