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4000000005

第5章 公共事务领域

一个人的特色就是他存在的价值,不要勉强自己去学别人,而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不但自己觉得快乐,对社会人群也更容易有真正的贡献。

——著名作家罗兰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

——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如果人仅仅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真正完善和真正伟大的人。

——马克思

最好的办法是把青年的特点与老年的特点在事业上结合在一起。从现在的角度说,青年可以从老年身上学到他们所不具有的优点,而从社会影响角度来说,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年轻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是崇高的。

——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对我来说,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很自然的,很快乐的。

——著名演员、热心公益人士濮存昕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中国志愿者誓词

标杆人生

李开复

多少人就是因为无法为自己的内心掌舵,而在频繁的转换中迷失了航向,最终走向平庸。能够明确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并矢志不渝地追求,本身已经是成功的体现。

“人物代表”

李开复,是一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1961年12月出生于台湾,先后在苹果公司、微软和谷歌三家IT业霸主担当要职。2009年9月,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开复创办了开复学生网(现我学网),为中国的学生们提供多方面的帮助成长的资源,包括相关的教育文章和网站学习资源、各地高校学生们的经验介绍和心得交流,探讨人生规划和发展,从而帮助中国学生的成长。从2000年起,李开复陆续发表了七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其中分别谈到了做人要有诚信、如何从优秀到卓越、选择的智慧、新世纪的人才观等。

执著于内心信念便是成功的体现

记者 常濛

“做最好的自己”,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李开复或许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而非叱咤风云的企业家,抑或功力深厚的科学家。李开复先生的儒雅风度是出了名的,斯文而平静的讲述中透着不动声色的力量。时隔两年再一次来到北大,一如既往地娓娓道来,鲜活的故事与睿智的话语交融着流淌出来。或许真正的哲思就应该如此,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自信中不失谦虚,谦虚中不失自信

没有人会质疑李开复“成功人士”的身份。如果用他自己所说的“墓志铭测试”来回顾他至今的辉煌履历,应该可以这样写:“他是一个科学家,一个企业家,当互联网崛起的时候,在四个有名的公司把困难的技术转换为对每个人都有益的产品。”从苹果公司到SGI,从微软帝国“跳槽”至Google,作为语音识别技术的创始人和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泰斗,李开复一次次的华丽转身看似波澜不惊,甚至顺理成章,然而如若没有大风大浪的磨砺和周密审慎的思考,他绝不会将这条世界信息技术领军之路走得如此风生水起。

5岁便开始读小学的李开复无疑属于“早慧”的孩子,而他也的确有能力做到“没见过99分”。然而就在和别人夸下这番海口之后的一个星期,他第一次考了一个90分。李开复说因为这个90分,他被妈妈狠狠地打了一顿,不是因为嫌他成绩不好,而是要惩罚他不谦虚。对于尚是幼童的李开复来说,这应该是他人生中第一个“教训”。当时的他对这个教训的深刻含义或许并不那么清楚,然而在接下来的人生路上,李开复走得锋芒毕露却又谦逊低调。“我很清楚没有人能在所有领域都做到最好。哪怕是你认为自己擅长的领域,也绝对会有比你更优秀的人。”

在李开复眼里,自信和谦虚像两条并行发展的线,彼此间既互相依附,又互相制约。“自信是人活下去的精神动力,但过分的自信就会转变为自负;同样的,谦虚是帮助人认清自己并取长补短,不断进步的法宝,可我们也不能够妄自菲薄,甚至走向自卑。自信之中不失谦虚,谦虚之中不失自信,这便是一种自觉性的自信了。”

很简单的一句话,然而做到这“自觉的自信”却并非易事。自古英雄多豪迈,意气风发之下,伟大之如牛顿也免不了晚年笃信神学,亲手推翻了自己追求一生的科学信仰。正如雅典德尔斐神庙门楣上镌刻的千古箴言一般:人,认识你自己。人人都想成就一番事业,然而或是为功名所累,叱咤风云后泯没众人;或是郁郁不得志而自我放逐于乌有之乡,未能等到拨云见日便放弃了追逐。成大事者必有大气象,在时刻的自我审视中保持淡定与平衡,直至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这般自制与自省,需要岁月的打磨与淬炼,方才得见真谛。

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

迄今为止,李开复从来没有停止过选择。从开始想做律师,到放弃了学习数学,直至发现自己在电脑方面的特长,最终决定从排名全美第三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转到刚刚成立几年的计算机系。那是1979年的事情,当时的计算机科学技术远远没有当今这样发达,计算机系是一个优秀学生“不屑一顾”的专业,因为人们无法预知它的发展前景和职业方向。

然而就是在这样很多人只是认为“好玩”的专业上,李开复先是拿到了他大学生涯中第一个“A ”,虽然只是一门选修课,却让他找到了在学习政治科学的时候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热情和兴趣,而更重要的是,李开复发现自己可以轻松地编写出别人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编出来的程序。“未来这种技术能够思考吗?能够让人类更有效率吗?计算机可能有一天会取代人脑吗?这些问题让我热血沸腾,如果能解决这样的问题,人生会多么有意义。”

终于找到人生方向的李开复在这个领域中如鱼得水。他的辉煌战绩无需再一一重复,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种对自己真正兴趣的追寻似乎从他幼年时便已经萌芽。当时的他正是因为觉得在幼儿园的生活“没有在做有兴趣的事情,没有觉得自己在成长”,才央求妈妈送他去考私立小学。“没有觉得自己在成长”这样的表述对一个5岁孩子来说可能显得太过成熟了,但或许正是这种骨子里的对个人兴趣的追寻与执著,才造就了一个不断探索并追问自己的李开复。“如果继续读法律,我可以看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律师、法官,或是参选议员,但是我不喜欢。当时改学计算机,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什么,但我清楚这件事情可以让我真正开心并满足。”

李开复说自己不是一个非常“爱恨分明”的人。诚然,兴趣是要靠自己去积极主动地寻找的,而在这条追索的道路上,一定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这个时候,便需要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做这件事真的可以让我感到快乐吗?我在做事的过程中真的觉得自己得心应手,能够驾驭它并有无限的继续探索的动力和愿望吗?

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毕竟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已经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无法确定未来的事情难以割舍。然而就像李开复当年转系时面临的境况一样,真正的兴趣一旦出现,你很可能不会考虑“未来”怎样,因为更重要的事实是,当你找到了发自肺腑的热爱,几乎便意味着你发现了自己以前可能从未注意过的天赋,顺理成章地,你便有了充足的理由和能力去倾尽全力为它付出,哪怕没有多么辉煌的成果,这个享受的过程便已足够。

对于那些仍在寻找兴趣、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李开复先生给出了他的忠告:“爱恨分明有时是非常必要的,你必须有魄力放弃那些明确知道自己不喜欢并且不擅长的事情;然而更多时候,对其他领域持‘不讨厌’的态度比彻底放弃更加明智,毕竟保留对这些领域的关注和适当学习,多一个角度看问题,世界便会大不同。”

创新本身并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作为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的科学家,李开复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就和意识无疑是卓越的,但后来走出学院,进入苹果和SGI工作并带领一个团队做事的时候,李开复对“创新”这个当今最为热门的概念的理解发生了转变。

身处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创新”成为考量人才和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与砝码,然而在不同的视域和情境下,对这个词内涵的理解或许应该区别对待。在SGI工作的两年中,李开复作为其子公司Cosmo的总裁,从一个科学家转变为管理者。“在象牙塔里,我们往往只注重一件事物,一个想法是否新,是否没有为前人所涉猎过;但是在真实的世界里,最重要的并不是它是否‘新’,而是它是否有应用价值。”

带着某种科研思维,李开复在苹果公司和SGI都做了很多传统意义上的“创新的,很新很酷”的东西,有些成功了,例如,语言识别和服务器,而今天我们看来依然“很新很酷”的三维浏览器却成为李开复开发过的所有新产品中最为惨痛的一次失败。“当时我们觉得很酷,大家可以想象,一个三维的浏览器在你面前,每一个网页变成一个房间,网页和网页的链接就像是一扇门或窗,让你在虚拟的世界里去浏览一个三维的网络。”对于李开复和他的团队来说,这样一个“惊艳”的想法很快被付诸实施,而当时他们认为,这么棒的新技术,只要做出来,一定会有市场的。然而这项技术并非完美,无人问津,更没有如愿开辟出一个崭新的纪元。开发这项技术的部门被迫关闭,造成了100多人的失业。对于李开复来说,这次失败让他开始重新思考“创新”的定义。

“传统的观念当然是没错的,但在生活中,往往是那些能够给人们带来益处的,能够真正改变人们生活的,有其存在价值的才叫创新。或许这正是商业,特别是技术应用到商业中的规律。”这样的解读包含了李开复对于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的理解。对于应用科学来说,李开复认为其最重要的目标和价值就是改造并影响世界,特别是为人类带来益处。然而这其中又有着对“价值”的衡量问题。这样一来,便需要基础科学和人文科学出场,来巩固、教化并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信念。“我所说的‘有价值的才是创新’主要针对应用科学,而人文科学或是基础科学则是在另一个层面上起到指导和深化作用。如果没有数学,其他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当今的应用科学几乎就不存在了;如果没有哲学、文学、艺术对于人类本质和命运的终极思考和陶冶教化,人类或许很难走到今天。”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正是在不断创新和自我超越中成长。面对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概念,立体化多元化地去理解并看待,便显得弥足珍贵。“我是做科研的,后来慢慢转向了管理。无论你在做什么,只要记住,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在什么领域中做事,就寻找最适合这个领域的理论外延和规律并加以实施。”创新如此,其他领域亦是如此。

你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留下多少

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时候,李开复选修过很多学科的课程,其中一位哲学系老教授的话让他铭记终生:“知道什么是Make a difference(创新差异)吗?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让两者的difference(差异)最大,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

1998年,李开复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亲自带领团队将一份事业从无到有建立起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了世界一流的信息技术研究机构。两年后他被调回微软总部,并提升为全球副总裁。回到中国工作是李开复父亲的愿望,他希望他的七个子女中能有几位最终回到祖国工作,而李开复也的确在中国迎来了事业的新起点。然而回到微软总部两年后,李开复却感到自己遇到了工作中的瓶颈。

“我衡量一份完美工作的标准是,第一,我是否在学习成长;第二,我是否喜欢我的工作;第三,我能够因为这份工作,最大化发挥出我的影响力。当时在微软的工作不能很好契合我的每一条标准,我知道,到了换工作的时候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微软全球副总裁的位子上“跳槽”是一件不太容易想象的事情,毕竟在这样一个软件帝国中身居要职是无数人的梦想。然而对于李开复来说,工作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自我成长和丰富人生。因此李开复每一次对普通人来说有些“惊心动魄”的抉择都是出自深思熟虑和审慎估量的。这其中必然有风险和挑战。“我会用勇气来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来接受那些不可以改变的事情,用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李开复回忆说,他感到自己整个职业生涯中,最快乐的时光是在中国度过的两年,那是一种亲自看着一个机构从无到有的喜悦与成就感,更是切身实践多年来从书本上学到的中国古老文化和智慧的收获感,发现并提携了诸多优秀青年。于是他决定回到中国,并很“偶然”地选择了Google。

“当时我关注的是Google在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但我没有Google总裁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的联系方式,我总不能打电话到Google前台去,说总裁我来求职了。”李开复幽默地讲述着这个他职业生涯中的重大抉择。“当你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永远不要等着别人来解救你,而一定要主动出击,为自己铺路。”后来,李开复通过Google搜索到了施密特先生的电子邮箱并写了一封信给他,在24小时内收到了回信,两个月后收到邀请,希望他来做Google大中华区的总裁,再次建立一番新事业。

李开复的跳槽之路并不那么平坦。一夜之间,他收到了微软的一纸诉状,认为他离开微软是不合法的。李开复在时隔20多年后重新回到了他最初的专业——法律。在保持缄默以免引来更多事端的同时,整整一个半月,每天18个小时,翻阅各种法律文件,同他的律师一起解决了微软的种种刁难和问题,最终漂亮地打赢了官司。

在Google,李开复再一次找到了工作的热情。这一次,他致力于做一个能够最大程度发现员工潜力、重视他们的兴趣,并为他们提供资源和空间的平等的领导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更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带给企业文化的影响。“名利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东西,但我们真正的价值应该是看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东西。并不是说你钱多了,你就一定会快乐。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留下多少。”

作为一个成功者,李开复先生始终认为情商是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现在的年轻人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很多时候缺乏理性的思考和为人处世的规范。这是一个处处需要沟通的世界,没有人能够孤立地生存下去。其实优化自己的最简便方法,就是与他人合作,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无论是在科技领域,还是在管理世界,抑或是在人的成长与成熟之路上,李开复先生一直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和淡定的心态,以及时刻的反思与自我修正。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完成了自我的不断前行,更以一贯的儒雅与责任感为无数中国学生指明了前路。或许用他给自己的另一个“墓志铭测试”会更加切合这样的丰满人格:“一位教育热心者,在中国崛起的时代,通过写作、网络和演讲,影响并帮助了众多的中国学生。”

“采访手记”

对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李开复无疑是一个传奇,一个偶像。他的履历之辉煌无须赘述,一次次的选择也有着十足的转折意味。李开复是一个善于并且乐于挑战自己的人,儒雅的外表之下,他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定力和魄力。

这次做客“相约冠军·名家讲坛”已经不是李开复先生的第一次北大之行了。我犹记得自己还在大一的时候,曾经聆听过他在北大的一次关于“新时代人才应有的七种素质”的讲座。那天的讲座现场可谓人山人海,能容纳四五百人就座的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爆满,所有能够落脚的地方都站满了学生,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外校学子。李开复以他惯常的儒雅气度将主题娓娓道来,信手拈来各种生动的例子和故事。他不是一个指点江山、激情四射的演讲家,而是一个文质彬彬、逻辑缜密的说理家。他的魅力在于能够用温文尔雅引起在场听众的强烈共鸣,甚至令他们热血沸腾,其中无不饱含着他对中国学生一如既往的关心和鼓励。

李开复的基本人生轨迹已经广为人知,但通过他自己口述出来,却有了不一般的解读意味。刻在雅典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那句“人,认识你自己”几乎成为整个人类的箴言,亦是千百年来哲学家孜孜索求的终极真谛。同所有成功人士一样,李开复谦逊地说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他只是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坚持做下去。多少人就是因为无法为自己的内心掌舵,而在频繁的转换中迷失了航向,最终走向平庸。能够明确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并矢志不渝地追求,本身已经是成功的体现。李开复做出的每一次重大选择都彰显着他准确的自我认同,在深刻地审视自身并度量成熟之后,才决定开辟另一方天地。

对李开复的采访是在一种平和的气氛中进行的。他似乎是一个不会高声呼喊的人,会用眼神、手势和语气来突出他想强调的东西,但不会夸张地提高音量或是说些煽情的话。李开复说话是没有口头禅和过多通俗语言的,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非常流畅而富有逻辑地表达出他的思想,使用精彩的比喻和实例,简洁明了。我觉得“儒雅”真的是对他的气质最精当的概括。采访过程中我们还聊了些“闲话”,他询问了我的年级和专业,继而引发了他对大学学习和专业对人生影响的一番阐释。

如今的李开复,如他自己所说,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而转变为一个管理者。种种复杂的程序不再需要他自己亲自编写,但带领一个团队创造更多的奇迹成为他更重要的职责。然而在我看来,李开复先生演讲时的有条不紊、环环相扣正是他通过严格的科学逻辑训练得到的,这种理性让他无论是做科学研究还是管理团队都可以稳住阵脚。或许他是一个有文人气质的科学家,而这种完美的融合恰恰为他的人生提供了一片可供思维自由驰骋、融会贯通的广袤土地。

沈岿

人本身的构成是复杂的,但冠军需要尽可能表现出踏实、端正的一面,在公共领域更要眼界高远、从容淡定,同时对生活、社会本身保持一种平和、宽容的态度。

“人物代表”

沈岿,1970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1988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攻读法学专业。先后于1992年、1995年、1998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目前主要讲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程。曾经参加行政诉讼实践调查研究、“依法治国”局部实践调查研究、行政组织法研究以及“改革和完善电力行政执法体系研究”、“行政法平衡理论和准政府组织研究”课题。1998年4~6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作短期访问研究。

理性的眼,人文的心

——与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沈岿教授对话

记者 苏展

2008年12月末,北京大学的同学们迎来了忙碌的考试期。24日下午,我走入刚刚投入使用不久的新法学楼,在一间温暖而整洁的办公室里见到了沈岿教授,他正在为同学们的考试准备着。“你好,快请坐。”简单的问候语正如沈岿教授的笑容一样让人觉得亲切而平易,让我一改对法律工作者严肃的印象。我们的对话,从沈岿教授如何成长为一位法律人开始。

将梦想自然而然变成现实

沈岿教授1970年出生于上海,用他的话说,1988年的高考“自然而然”地把他带入了法律这个神秘而深邃的领域。沈岿教授的父母都是学习电力出身,并不赞同儿子学习比较“务虚”的文科。1986年刘德华出演了电影《法外情》,剧中香港律师的形象给沈岿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进了北大法学院。神圣、责任感、荣誉,是我当时对法律的全部印象。”沈岿教授清楚地记得,法学院迎新黑板上写了八个大字:“欢迎你,未来的法官。”“大部分人怀着简单的梦想幸运地来到北大法学院,切身接近对于普通人更具符号意义的正义和理性;更幸运的是,我们认识了这个体系和行业,法律是人类力图运用智慧理性实现正义理想的文化成就之一。”法律的美在于其在理性中折射出人类丰富的情感,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更以法律的完善为其中的一项重大标志。

北大的本科、硕士、博士,一路的学习对于沈岿教授充满了偶然与自然。充满激情的姜明安老师、高瞻远瞩的罗豪才老师,无疑是影响沈岿教授人生的重要人物。“姜老师的刻苦治学、罗老师的抽象思辨,都推动着我一步一步地在学术上向前迈进。”回顾种种选择,沈岿教授运用了一个恰当的比喻:“人生和法律一样,它们的历史都是不能假设的。”他表示,尽管中国法律还存在着诸多弊病,许多制度都有其尚待改善之处,但在各行业工作的法律人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见解,“都是前进,只是方式不同。北大自由的风气为我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

怀揣梦想,脚踏实地

正如沈岿教授所说,宪法是美丽的,因为它寄托着人类善良的愿望、情感、理想和信仰,而不仅仅是以冷冰冰的文本面目出现。也有人说,纵观历史长河,法律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超越了其他一些人类活动。听到这样的评价,沈岿教授略感惊讶,并风趣地说:“如果赞同进化论,直立行走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当然最大。但是,如果说法律是人类文明比较完全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应该是恰当的吧。”法律最基本的功能是“定分止争”。按现代话语,“分”可以理解为权利。梁启超先生说过,只要不是孤岛上的一个人,必然和他人构成带有冲突的共同体。法律把共同体对权利的认识以及这些认识所发生的变化充分地体现出来。

不过,尽管人类对正义和理性的追求是相通的,法律更多地作为地方性知识,是有民族性、区域性的。法律人的使命之一,就是如何融通法律的世界性和民族性,为中国法治的独有进程作出贡献。北大法学院朱苏力院长就是沈岿教授比较钦佩的法律人之一。“他总是把学术研究和中华民族崛起紧密联系起来,总是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世界民族中的一分子,应该有着对世界学术的贡献。他的这种愿望,促使他写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文字,尽管我并不能完全认同他发表过的所有观点。”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年轻法律人面临的极大挑战,从未使沈岿教授感到一丝动摇。他一直尽可能地对学术上存在的一些争论提出自己的解答和方案,以建立体系化的理论为学术目标,以法治理想的实现为人生目标。“我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每个角落的公正和公平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维护和促进。”这不仅是法律人的梦想,更是所有人的夙愿。

冠军:用责任谋求公共幸福

除了杰出的青年法律人,沈岿教授接受访问的另一身份,就是“你就是冠军”活动的评委。这是由北京大学主办的、旨在推广校园优秀青年的活动,也是北京大学主办的“2008奥运·冠军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沈岿教授主动向我谈起了做评委当天的感受,并特别提及中国政法大学的吴琼同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她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更是因为她对冠军的理解打动了我,也可以说与我对冠军的理解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吴琼同学在自己的资料里写道:“冠军不仅在于他压倒一切的优势力,更在于他带动整体的牵引力。”冠军的价值不止于头衔,更大程度上在于它的楷模作用。“将种群内部同情互助的利他主义精神扩大为团队、民族、人类甚至自然,用自身的影响力带动整体的进步文明,谋求公共的幸福和谐。”吴琼同学的如此文字,无疑是可以被广大青年认同的、对冠军作用的精准表达。

巧合的是,我不久前采访过的北京残奥会主火炬手侯斌,竟是沈岿教授最欣赏的冠军之一。沈岿教授表示,一直有个小小的遗憾,就是没有直接和侯斌交流过。但通过侯斌的电视采访,“冠军论坛”时聆听他的演讲,沈岿教授认准侯斌展现的就是其心中的冠军形象:“乐观、自信、有内涵,面对艰难时大度、淡然。”当然,技有所长也是通往冠军之路的必然条件之一。那么,是不是这些因素就能成就一个“冠军”了呢?沈岿教授告诉我:“人本身的构成是复杂的,但冠军需要尽可能表现出踏实、端正的一面,在公共领域更要眼界高远、从容淡定,同时对生活、社会本身又保持一种平和、宽容的态度。”在侯斌的待人接物中,我们的确发现如同沈岿教授表现出来的优雅的一面。

寄语青年,润物无声

笔挺的西装、闪光的皮鞋,不少学习法律的年轻人梦想成为年薪百万的法律顾问,或风光无二的大牌律师。在吸引力巨大的当代世界里,年轻人对世界的认知发生了空前的改变。“求学和谋生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影响了年轻人的选择。”处在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和自主就业双向选择时代,沈岿教授表示自己是幸运的,可以不必那么急迫地为毕业后的工作而早早筹划自己的学业,可以“慢腾腾”地在未名湖畔散步、遐想,可以在燕园里从一个教室转向另一个教室,聆听各种讲座,接受多元的知识和观点。“那时的讲座人基本上没有公司老总,内容也主要涉及国家在转型时期要选择怎样的路径。北大的人文社科氛围,给了我受益一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观察方法。”

面对这次采访,沈岿教授特别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对学习法律的青年学生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我也常常反问自己,如果我是一个年轻的学生,要对自己的哪些储备进行扩充。知识储备无疑是首要的。”法律专业的学生,尤其需要把专业中的基础性知识,构架成一个将来可以脱离老师指导的、能够自如使用的结构。其次,精神准备也被沈岿教授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第一是对法律本身,即现代法律,尤其是西方启蒙运动以后建立的法律精神有充分理解,并将之内化到自己的生活。第二就是北大精神。北大作为象征,代表了民主、科学、自由、包容,这与法律精神是相辅相成的。第三是技能准备。从判决词到辩护词,从如何从证人口中得到有用的材料到从案卷中发现对事实和法律问题极具意义的‘蛛丝马迹’,诸如此类的法律工作都涉及需要经过精心培训才可掌握的技术。”而在以上三点之外,沈岿教授还特别提及作为中国人应有的礼仪。“有些同学并不怎么注重如何有礼节地为人处事,许多时候单从便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考虑问题。在学校,老师更容易包容学生,没有过多的计较;但是,学生不可能永远待在象牙塔里,在未来总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因此,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要有出色的情商。”

采访过程中,不时有人来到办公室找沈岿教授处理一些工作,我对自己的打扰感到一丝愧疚。而在长达一个小时的对话里,沈岿教授有条不紊的讲述,让我感受到了他对这次采访的重视和精心准备,感受到了他对北大青年学生的悉心关爱和鼓舞。我注意到,办公室茶几上堆着的书籍里,有一本淡绿色的《北岛诗集》。沈岿教授告诉我,他挺喜欢诗歌,基本每天都会读上一两首,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他喜欢在简约、朦胧、有韵律的语言中联想和体味美丽或哲理。无可否认,法律要求的是精准明确的表达,而在诗歌这种隐喻的文艺形式里,更容易发现另一面的自己。我忽然懂得,沈岿教授那一份温暖的人文关怀,很大程度上便是从文学的美好、艺术的熏陶中汲取的。他也正以这种身体力行的方式,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采访手记”

在采访之前的预想中,沈岿教授可能和大部分嘉宾一样,仅仅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与我匆匆交流。尤其是近两年来他负责法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因此在考试期间更是忙得脱不开身。然而采访中,沈岿教授始终保持着平和、亲切的笑容,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有条理的、具体的回答,并且面对一个非法律专业出身的采访者,解释每个问题都会援引一个简单生动的例子。他向我展示采访之前自己在网上查找的资料:“这些如果可以在采访中用得到,将是不错的背景知识。”如果说,每一个我们欣赏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自己相似,那么沈岿教授与他最欣赏的冠军侯斌,在为人处事的态度上就拥有着极大的共同点。我在一个月前曾经对侯斌进行了电话采访,电话那边,他不时询问他的语速是否过快、不方便记录,还有哪些信息是我需要而自己没有讲到,并且特意通过这次采访对北大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们都是冠军,他们都很杰出,这种严谨、认真、平易近人,对青年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是他们身上闪烁光芒的最动人之处。

沈岿教授告诉我,他的妻子是一名资深记者,看到我注意到他茶几上的《北岛诗集》,面带微笑,亲切地鼓励我说:“注意细节是好记者的必备条件,我的妻子非常善于抓住小事,她的报道就很真实感人。”

走出新法学楼,天色已暮。下班时间已过,大楼里还有很多办公室的灯像沈岿教授的一样亮着。从玻璃里透出来的光亮,是一种对待工作的严谨、对待明天的热忱。也因为大楼坐落在未名湖畔,柔和的光亮散发着一种清澈和坚强。沈岿教授在采访中一再强调自己不擅长用“最”来回答问题和描述对象,在人生、国家、民族的建筑上,每一块基石都有自己不可磨灭的作用,相信燕园里的学子们,也会像沈岿教授一样,一步踏出一个脚印地不懈前进。

陆士桢

青年人是社会上最喜欢发出声音的群体,他们的声音应该被合理地引导并且能够有效地反馈。当然,青年人也必须跟他所生存的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制度等大环境相融合,这是青年人发展的基础。

“人物代表”

陆士桢,曾作为知识青年在北大荒工作10年,后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后先后在团中央学校部大学处、辅导员杂志社任干事、副总编辑等职务。1989年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先后任少年工作系主任、社会工作与管理系主任、教务长、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书记、教授。曾参与主持国内第一个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系的筹建,筹建了国内高等院校第一个社会工作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电视台青少年频道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时兼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北京青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社会学术兼职,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在青少年研究和社会工作领域享有一定学术声誉。

冠军就是将自己的梦想被自己努力实现

——专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陆士桢教授

记者 宦佳

整个采访中,印象最深的是陆老师对青年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我到底要什么?”

当今时代,青年人有独特的精彩,却也有独特的无奈。不论是“第一代独生子女”,或者“80后”、“90后”这样的共同属于一批人的符码,都将整个社会的关注点集中在现代有与众不同特点和鲜明个性的青年人身上。时代因素固然不可忽视,然而陆老师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中造就出来的青年人尚没有得到全社会正确的认识与应得的鼓励,青年人群体也还有待于正确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

青年领袖:一定符合了时代的特征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做志愿者,他们在汶川大地震中用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一个个失去希望的人重新找到生活下去的勇气,他们在北京奥运会中用最真诚的笑脸和热情的服务为整个中国赢得了赞美和尊重;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做留学生,他们身在海外,却时时刻刻牵挂着祖国,在奥运圣火传递的途中挥舞着中国国旗呐喊加油;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做奥运冠军,其实他们都还年少,不分昼夜地挥洒汗水只为了能在世界的目光下为国家再夺荣誉;

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做青年创业者,他们有的人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的潮流先锋,公司CEO级别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用理想和乐趣引领时代发展,见证一个社会的成长。

这些人,共享社会为他们贴上的标签——青年领袖。然而,这样的领袖并不是为了宣传需要而树立起来的,而是社会自发认可的。这样的青年领袖也绝不是高高在上只可远观的,而是需要我们走近他们,认识他们,通过了解进而学习的。

陆老师有一点讲得非常好,一般人看冠军,只是看他们的荣耀;而当你真正走入冠军的内心、走入他们的经历时,你会发现其实这与他们表面看起来是非常不一样的。其实每个青年都面临这个问题:我要成为冠军,成为成功者,但是成功锁定在什么位置上?什么样的成功才是应该追求的目标?当你走进冠军的奋斗历程后,当你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后,你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偶像,更正确地崇拜偶像。今天的青少年网民们,一定都知道一个名字,孟昆玉。这个有些帅气的交警是典型的普通却不平凡的青年人,或许还算不上是领袖。但是你要是问他,什么是成功,他会告诉你,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就是成功。他就是在琢磨自己岗位上的那点事,把自我的实现和一点一滴的努力结合起来,这应该是当代青年人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对成功更深层次的思考,尽管看起来是如此简单而朴实。

今天的青年人,成长的过程里拥有了很大的自我发展的空间,这在我们的父辈一代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这个发展的空间里面,有一个核心的关系要处理,就是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青年人如果要真正获得成功,那么就得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得处理好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这些大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其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陆老师强调说。青年领袖是应该在实践和锻炼中成长起来的。成为青年精英不是脱离开青年群体的,相反他们是成长在青年群体之中的,因此他们一定带有这个时代的青年人的特征,能够引领当代青年的发展,引领这个时代的方向。比如这个时代的理性爱国、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青年领袖要强调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符合人民大众利益方向的成就。

理性爱国与话语认同

“这一代的青年人很有胸怀,并且非常理性。”这是陆老师总结性的评价。当今天的青年人不断受到父辈人的质疑,认为不具有爱国精神,反而过度理想主义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出人意料地为这个群体赢得了人们的重新思考。陆老师提到,她有一次跟孟昆玉聊天,这位平凡岗位上走出的青年偶像就非常在意社会对于80后的看法,他总是强调80后也已经长大成熟了,已经是有担当的成年人了,社会不应总对这样一群人抱有偏见。陆老师回忆到,孟昆玉是个很有想法并且有着宽广胸怀的青年人,他在思考很多长远的社会问题,思考之细之深令她感到惊讶。这些青年人可以通过非常客观的方式评价自己的国家,但是从中流露出的却是理性的爱国态度。

“还有行为的自觉。这些青年人不像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习惯于响应号召,他们自觉并纯粹地做着一切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她扶了扶眼镜,颇有些感叹地说。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志愿者、义工等各种名词早已不再新鲜,这已经成为很多人在业余时间的自发选择。“不错,他们是很自我,有的时候不太顾及别人,这是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他们的道德行为更自觉。参加活动纯粹出于内心,不是强迫的,也没有什么功利性的要求,而是真正关注社会中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体会到快乐。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是一代人的素质真正提高了的表现。由于他们的理性和自我,就需要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什么是真正高尚的人,什么是他们应该崇拜的偶像。他们会更多地思考,这个优秀的人跟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我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这样的青年领袖,必然是跟所有青年人有共性的,必然是跟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有共性的。”

高度自信、和谐、开放,这是陆老师对当代青年人的总结。青年代表未来,充满朝气,这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个领域关注的人太少,但其实又是很必要的。青年人是社会上最喜欢发出声音的群体,他们的声音应该被合理地引导并且能够有效地反馈。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说,青年人也必须跟他所生存的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制度等大环境相融合,这是青年人发展的基础。人们总是在怀疑青年人太另类,不接受主流。其实恰恰相反,是主流的形式不易于为青年人所接受。“主流文化的宣传形式可以适当的多元化,以青年人更加能接受的方式,或者更加实际的方式来发挥他们的功效。比如长征精神,不一定总是要强调它的艰苦奋斗,完全可以将它的‘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等精神信念应用到今天的白领身上。青年人其实都是非常现实的。只要形式对了,他们可以归入主流,甚至创造主流。”

青年人:未来公民社会的主体

在采访的最后,我请陆老师谈谈目前她最为关注的有关青年人的领域和话题。她仔细地想了想,说:“我现在最关注的,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络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现在的青年人都有很强的公民意识,他们通过网络这种途径进行政治参与。青年人的群体性事件如何处理,将会成为考验社会和政府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问题。青年人会成为未来公民社会的主体,因此我们不能忽视青年人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发挥的力量。”

我们是时代的青年,我们又有幸生活在一个青年的时代。在我们的自主选择里,可以产生网络道德,可以产生经济的新增长点,可以产生种种引发社会全面关注的问题。我们在其中成长,社会也在其中成熟。不能否认这中间有很多人都怀揣着渴望成功的心,但是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不能忘记了精神家园的构建,不能忘记了对自己选择能力的培养,不能怕做事情,不能怕担责任。面对困惑时,我们要回到最初的出发点,问问自己,“我是谁,我到底要什么?”

当自己的梦想被自己努力实现时,冠军已然产生了。

“采访手记”

陆士桢老师是个正统的“学院派”,采访前,我就很好奇这样的名学者对青年人、青年如何成就冠军会有什么独特的看法,采访后更是获益匪浅。

用陆老师自己的话说,“因为我一直做青年人的研究,所以心态很年轻。”但在我看来,她对青年人不加掩饰的赞美和提出的种种中肯的建议,却句句符合实际,没有半点虚言。在今天社会一味地崇拜成功的青年精英时,青年人更加需要冷静下来思考,我们生存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需要学习优秀的青年人身上的什么特点。

坦诚地说,我在采访结束到写这篇稿子之前,一直很犹豫,不知道应该以怎样的风格将采访到的精华呈现。因为陆老师并非如典型的杰出人士般可以容易地从其身上找到与当下社会种种契合之处。正在愁眉不展之时,看到柴静的一篇博客,是回忆陈牤的,里面说到陈牤的一句话:“结构的力量往往比内容的力量更加震撼人心。”于是,便有了我如此的行文。或许不太恰当,但希望可以对今天渴望成功的青年有所帮助。

寻访冠军

石青华

冠军特写

在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一个叫石青华的安徽男人用自己的力量办起了一所特殊的学校——光爱学校。光爱学校里生活着103名孩子,年龄从三四岁到十六七岁不等,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儿,远至西藏,近至京郊。他们有的是流浪中被好心人送到光爱学校的,有的则是石青华从马路边、大桥下领回“家”的。

103个流浪儿,曾经藏着103个辛酸故事,但这已成为往事。他们的“爹”石青华正默默地前行,一心寻找着103种修复孩子心灵的方法。——《鲁豫有约》之《103个孩子的爸爸》

“品质锻造”强烈的责任感 坚定的决心 回报社会的爱心

石青华:自己的人生“冠军”

孔令昭

晚上听完石青华老师的讲述,心里一直都有一种暖暖的感觉。这种感觉源于和石青华老师的一些共鸣,源于对石青华老师的敬重,源于对石青华老师“幸福生活”的羡慕。

不到两个小时的交流,让我在结束时想到了两句话来概括我对石青华老师的印象: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因这两个“真正”,他就可以称得上是自己人生的“冠军”。

一个真正的男人

私制鞭炮的邻居家发生爆炸的时候,一个原本幸福的家一夜之间变了模样。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瞬间变成了残疾人,他也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无法面对这一切的残酷。在撑不住的时候他选择了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当死亡的黑洞就要将他卷走的时候,对生的渴望让他又挺了过来,活了下来。也许是经历了死亡,便再没有什么恐惧而言,荡到谷底的生命在上升的时刻迸发出惊人的坚韧和毅力。他坚守着那句对自己、对妻子、对孩子许下的诺言:不管怎样,我都要治好你们,我都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即使是露宿街头、颠沛流离,即使是周围的人们都用不屑、怪异或者恐惧的眼神看着他和他的家人,他也没有放弃过。就是这样的一种坚持感动了好心人,使他得到了来自中华慈善总会的资助,渡过了生命的难关。

就是这样一个真正的男人,面对人生的苦难,面对残疾的妻儿,他本可以选择躲避和逃跑,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用自己的勇气和爱,为家人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家。他没有忘记当初牵起妻子的手时许下的诺言:白头到老,不离不弃。即使妻子不再美丽,甚至因为灾难患上了精神病,他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背起容貌尽毁的妻子在马路上散步,跟妻子聊天。在儿子因为灾难变成残疾人之后,他没有舍下这幼小的生命,而是依旧像宝贝一样地呵护着他,给他更多的爱和关怀。石青华的妻儿是不幸的,又是何等的幸运,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丈夫和父亲。

一个真正的教育家

石青华是学工商管理出身的,没有学过一天的教育学,可就是他创办了光爱学校,来收留和教育那些在街上流浪的孩子们。在他向我们娓娓道来光爱学校的故事时,你能从那朴实的言语中感到我们说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在光爱学校这个特殊的地方实现了。

谈起创办光爱学校的初衷,他说是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忘记,当他带着妻儿在北京的街头流浪时,是这群同样在流浪的孩子们给了他关心和尊重。也许是因为相同的境遇,这些孩子们看他们一家人的时候没有恐惧不屑的眼神,孩子们会将自己捡来的东西分给他们吃,会告诉他哪里过夜可以舒服和暖和一些。当石青华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虽然家里也是刚刚解决温饱,但他却做出了收留这些孩子的决定。

在接触这些孩子的过程中,他发现给孩子们吃的、穿的或钱其实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改善他们的处境。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能够接受教育,能够拥有融入这个社会的思想和技能,于是他创办了光爱学校。

“孩子最需要的是自信和理想。”

“从我这儿走出的孩子不一定都要考上大学,但一定要成为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

“我希望学校可以给这些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培养,让他们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养成读书的习惯对孩子们一生来说都很重要。”

“要扬起一个人的善,不要一味地去扼制一个人的恶,要让他自己的善战胜他自己的恶。”

“你流浪的现实已经形成了,就要学着去面对这个现实,这样才有更多的勇气面对未来。”

“做一个事业最难的不是钱,而是坚持,是专业的管理方式。”

……

无需赘言,从上面这些言语中,就能够感受到石青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了,就是这样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却理解并践行着教育的真谛:真正地关注人本身,帮助人去挖掘和实现自身的潜力。爱和耐心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在光爱学校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善良的,也是优秀的。就是这些曾经衣衫褴褛的孩子们,曾经站在慈善晚会的舞台上,用小提琴演奏出《春》;就是这些曾经被人嫌弃的孩子们,已经分布在深圳等地,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就是这些曾经眼里充满了冷漠和仇恨的孩子们,当地震发生时,会组织义演和义卖,当自己赚了第一笔工资时,会全部寄回光爱学校……

特别地感谢石青华老师,感谢他与我们的分享,就是这样一个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又创造了那么多奇迹的人,让我们看到原来人生的幸福和成功也有这样一种含义:不是有钱、有权、有房、有车,而是为了别人的幸福纯粹而执著地付出着,同时也在收获着无价的成功、满足、充实和幸福。

这就是石青华,他用自己的坚持、善良、勇气给了自己本不幸的妻儿一个温暖无比的家,给了103个孩子一个可以吃饱穿暖、可以学着如何自信自立自爱的生活的地方——光爱学校。他没有多少钱,也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当看到他讲起自己的妻儿、自己的103个孩子时脸上那平静满足的笑容,你只会说,他,石青华,是自己人生当之无愧的冠军。

“采访手记”

访谈石青华老师的时间不长,只有两个小时,而且访谈的地点是在清华大学里面,没能亲自去光爱学校看看那里孩子们的生活,多少有些遗憾。但是,我想能与石青华老师有这两个小时的交谈,于我而言已是一种幸运。

结束与石老师的交谈,心里涌起的是满满的羡慕,因为我觉得他是那样一个幸福的人:在众多人生的选项里,他找到了那个自己真正想要、真正喜欢的选项,并且为之不抛弃不放弃,这中间也有彷徨、无奈、痛苦和撑不住的时候,但因为那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不管多辛苦他都坚持着,而最终收获的是内心满满的、实在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记得上一门课的时候老师曾转述过一位哲人的话,大概是在阐述什么是幸福:能够驾驭自己的人生就是幸福。这种驾驭不是一味地去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或者试图去改变一切以表示自己的强势和强大,而是能够真正地去倾听并且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是怎样的,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而非随波逐流地去过别人希望你过的人生,甚至是把别人想要的生活当作是自己追求的生活。我想,如果说什么是冠军,什么是自己人生的冠军,那同样的,能驾驭自己人生的人就是冠军。

这是不容易的,因为想要驾驭自己的人生,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么样的,这个寻找的过程多是煎熬和痛苦的,而且往往会是反复的,是需要去经历一些事情才能更加明白和清楚的;其次,知道了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之后,去获得这种人生也需要勇气和坚持,要学会不随波逐流,要懂得有舍有得,要敢于去放弃一些东西,要始终相信自己。

大学这几年,我一直在寻找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自己却在一点点地清楚一些东西,我想我现在得到的答案是:我想要的人生就是用我自己的努力,让那些罹患不幸的人过得幸福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由于一些现实的原因,我可能会选择“曲线救国”的道路,但是我知道那是我一直想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我想当我克服了种种障碍,最终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我就是自己人生的冠军了,就像石青华老师那样。

青年代表

孔令昭

真正地知道自己想要度过的人生是怎样的,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能够为了这个冠军目标克服种种的困难,勇往直前,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不抛弃不放弃,而在通向冠军的路途中,始终保有平和、感恩、幸福的心态。

“人生目标或座右铭”

让罹患不幸的人因为自己的努力变得幸福。

知道自己想要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珍惜自己想要的。

“成长历程”

在大学期间一直关注与公益事业和NGO有关的信息,通过课堂学习、社会工作、课外实践和公益活动等进一步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体会公益事业的精神。

课堂学习:选修《民间组织与中国发展》、《非营利与公共事业管理前沿》等课程,学习公益事业、NGO的相关理论。

社会工作:大学本科期间担任红十字会清华大学学生分会副会长,主要负责校内的急救培训工作;任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公益协会副会长。

课外实践和公益活动:

2007年8月,参加清华大学“中美大学生暑期扶贫支教”活动,赴四川南充市南部县进行扶贫支教10天;

2005年7月,赴湖南吉首支教15天,并进行社会调查;

2007年7月,参加清华大学成分血捐献毕业生专场,捐献一个单位成分血,后多次参加义务献血活动;

2006年2月,参与策划组织“天使之心”清华大学义卖活动;

2005年10月,在清华大学组织为白血病女孩佟慧芳募捐,共捐得善款7155.7元。

“对“冠军”的认识”

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人生的冠军,我心目中的人生冠军是:真正地知道自己想要度过的人生是怎样的,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能够为了这个冠军目标克服种种的困难,勇往直前,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不抛弃不放弃,而在通向冠军的路途中,始终保有平和、感恩、幸福的心态。

“要扬起一个人的善,不要一味地去扼制一个人的恶,要让他自己的善战胜他自己的恶。”

陈晓红

冠军特写

陈晓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及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首席教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现任中南大学校长助理、商学院院长。

陈晓红教授是我国最早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体系的知名学者之一,其提出的逐步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体系理论受到了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的肯定和学术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获得“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湖南省十大杰出经济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并于2007年荣膺“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组专家,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科委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九届执委,湖南省第八届党代会党代表,湖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十五”、“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部崛起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同时担任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的经济顾问和独立董事,担任十余家国内外期刊、杂志的编委。

“品质锻造”坚持不懈 保持平常心 敢于付出 勇于奉献

学术领域与公共事务的领航者

——访中南大学校长助理、商学院院长陈晓红教授

彭子晟

她是学术领域的名师,更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践行者。但凡与陈晓红教授接触过的人,都很难在一时之间将她与那么多辉煌夺目的头衔联系起来。生活中的陈晓红教授焗着淡彩的卷发,没有一丝不苟的古板学究气,却有着大方爽朗的微笑与清亮透彻的眼神,端庄的神态与微扬的嘴角由内而外形成了和谐的统一,显得格外平易近人。

作为中南大学校长助理、商学院院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委、“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陈晓红教授不仅在她潜心治学的研究领域游刃有余,同时还热心投身公益事业,为女性角色在社会上的自我确认和定位寻求突破口。我们这次的采访希望陈晓红教授结合她在经济管理领域与公共事务领域上的经历,谈谈对于成功的独特感悟,谈谈对于冠军的诠释与奥运精神的理解。

坚韧执著,持之以恒

在陈晓红教授的心里,有着她对于冠军的独特定义:“所谓冠军,就是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里面做出了突出成就的成功人士,他们是出类拔萃的一批人。”这种界定不拘囿于单纯的事业上的成功,“他的行为、人品、情操能够正面影响周边,这是冠军所要拥有的特质,是人格魅力、道德情操共同作用的结果。”

身先示范,年轻的陈晓红教授有着太多的东西让人羡慕:31岁被破格晋升为教授,36岁成为博士生导师,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及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首席教授。陈教授是我国最早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体系的知名学者之一,其提出的逐步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体系理论受到了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的肯定和学术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既得的成就并没有让陈晓红教授居高自傲,反而在身上流露出了一种洗尽铅华的淡定,坐看云卷云舒的从容。光环与荣誉总是耀眼的,然而任何光环的背后都有着令人感动的付出与艰辛。致力于经济研究,希望给学术界提供更多理论借鉴和现实可操作性参考的陈晓红教授,没有单纯地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闭门造车,除了正常的教学以外,她负责的研究项目就有二十多项。而这所有的项目,几乎无一例外是要深入社会实际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坚韧执著,持之以恒”,这些不懈的努力无疑是陈晓红教授事业成功的决定性要素。陈晓红教授认为所有的成功都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成为冠军必须坚韧不拔,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理想,要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己的目标,不能半途而废,不会被一点挫折和困难打倒。”一个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必然有着执著的信念,脚踏实地,能够始终保持平常心,不断调整自己,失败的时候不气馁,成功的时候也不满足。

“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失之笃然,得之泰然。纵观国际竞技场上的风云变幻,无论是三米跳板上水花激扬,最后在巴塞罗那以一跳震惊世人的高敏,还是技术顶尖、却连续三届与冠军失之交臂的谭良德;无论是被国人寄予厚望、却在羽毛球场上痛哭失声的吉新鹏,还是初出茅庐几乎连名字都不为人知却从容打下慢射冠军的杨凌;无论是久经沙场、却大意失荆州的台球王子亨得利,还是韬光养晦,在蛰伏多年后卷土重来的无冕车手舒马赫……笑到最后,书写奇迹的往往是那些淡忘得失却不轻言放弃,轻装上阵,保持着平和心态的人。对于竞技赛场上的选手如此,对于人生赛场上的人们也同样如此。保持了这样的平常心,成功与追求,便不再是前行路上的枷锁;名誉与荣耀,也不再是束缚内涵提升的负累。这样的超然气质很难做到,但是也唯有做到了,成功与荣誉才会在不经意间铺天盖地,接踵而来。

在此,陈晓红教授以她的切身经历为冠军的定义做出了最好诠释。

严于律己,服务社会

冠军不是一个人的。作为一个冠军,不能背离社会群体而单独存在。任何冠军的荣誉,除了奖杯上的符号记录之外,还必然需要一种载体,它内化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当中,承负起传递荣誉的职责,鼓励人们对于美好的道德情操、美好的理想追求产生认同和向往,从而在投身社会、服务大众中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

和一些一生致力于学术科研领域笔耕不辍的研究学者相比,陈晓红教授多少显得有些别具一格,似乎永远有使不完的精力与对任何事物保持的新鲜感。她在领衔众多课题研究的同时,仍然积极投身于政治与公共事务之中,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我认为一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提出好的建议。我是研究决策经济管理的,希望我的知识能够为社会所用,怎么科学提高决策水平,使其能够在社会中被采纳、被应用、被推广是我切实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的研究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如中部崛起实现途径、长株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规划,湖南省‘3 5’城市群建设等。二是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社会弱势群体。作为大学教师,我希望并且尽己所能帮助一些学生,特别是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让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冠军不一定非得加冕,但是冠军一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感染和带动周围的人们,让他们乐于追求,勇于付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坚信理想的存在。他必然有着放眼世界的眼光与博采众长的胸怀。对于陈晓红教授而言,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与公民使命感,是一种对内的心灵拓展与对外的视野延伸。

关注女性的命运,帮助她们确认自我,从边缘走向主流是陈晓红教授在参与公共事务领域的另一重大使命。“现代的女性在社会发展中可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依靠智力和知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女性地位与认可程度发生重大转变,却还存在着不少偏颇与困惑的今天,需要有温暖的声音存在,需要有不知前路却甘愿成为探路者的奉献精神。陈晓红教授作为全国妇联执委,在许多次的演讲中,对于女性抱有更多的是赞赏和鼓励,鼓励她们创业、鼓励她们自信、鼓励她们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能力的人可以为社会服务,有奉献性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陈晓红教授是这么要求别人的,也是这么严格地鉴照着自己的。

创新与奥运精神一脉相承

问及什么是奥运精神和创新精神,陈晓红教授笑了,“奥运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创新精神与之是一脉相承的。”创新是奥运精神的一部分,这是个不断改变现状、改变现实和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必须要具备“质疑一切”的精神,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跨越自己,超越自己。

“人文奥运体现的是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明,会在那样一个时刻呈现给全世界。”是啊,奥运会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它作为竞技与文化的双重载体,展示出异常优雅的人性的光辉。中国的奇迹是被世人瞩目的,然而他们在看到那些砖块壁垒、城墙泥俑、古帛史记的时候,并不能完全理解——中国的文明、文化与价值观。“我们需要把这样一种理念传递给世界。创造了奇迹——到底是怎样创造奇迹的。这种民族精神的内涵,几千年灿烂文明的积淀,悠悠文明大国的形象,究竟该怎样展示于世人面前?”

天道酬勤,任重道远

最后,我邀请陈晓红教授谈谈对青年人成就未来冠军之路的看法。陈晓红教授略微沉吟了一下,看得出其眉宇间的审慎态度。

“要有理想,要志存高远,要胸怀大志,要有为民族、老百姓服务的意识。”人生道路上的追求各不相同,对于冠军的定义也各有千秋,但是作为所有的年轻人,都不能少了这些敢于付出、勇于承担责任的特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样的点点滴滴,就必然会影响人性格特质的形成。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才,一定是一个有爱心、有高尚情操品格的人。

此刻,已近下班时间,陈晓红教授却依然谈性浓厚。褪去了诸多光环的陈晓红教授,现在看上去更像是和我们相仿的平和直爽的同龄人。她不是不懂经济社会的规则与残酷,在那个对于市场竞争有着深刻了解和研究的女教授眼里,或许冠军,攀登高峰并不一定是竞争和蚕食鲸吞的过程。它同样还包括一个健康的身体、对待生活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朋友及社会的热忱与积极完善的人格。

这便是这个坐在我身边的女教授人格魅力所在吧。

当谈到用一句话寄予当代青年时,陈晓红教授铿锵有力地说:“天道酬勤,任重道远。”想必这也是陈晓红教授在人生中奉行并持之以恒的座右铭吧。

“采访手记”

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虽然短暂,但我收获很大。从陈晓红教授身上我懂得了一位女性、一位知识分子、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冠军之路——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这是一位充满魅力的人,打开话茬就被她的语言魅力所吸引,深入交谈又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作为一名经济管理学者,陈晓红教授在把握时代脉搏、开展前沿研究的同时,倾其所学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作为湖南省委决策咨询专家,为湖南在中部崛起积极献计献策,许多建议已被采纳、执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陈晓红教授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这是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公共事务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短暂的生命是永恒的瞬间,一瞬的美好是不逝的永恒。时间虽短,所学永恒,鞭策着我不断前进,成就未来“冠军”之路。最后,我想用自己心目中的冠军陈晓红教授对青年学生的寄语与大家共勉——天道酬勤,任重道远!

青年代表

彭子晟

不论处于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如果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并为国家、社会、他人作出突出贡献,处于所在领域或行业的领先地位就是冠军。

“人生目标或座右铭”天道酬勤 经世致用

“成长历程”

在校内以“为同学排忧解难,求自我锻炼发展”为己任,在校外以“以己之学,回馈社会”为目标,不断鞭策自己、超越自己,以求在公共事务领域取得成功!大学以来,在学生工作、社会活动、志愿服务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经历:本科担任中南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兼湘雅校区学生会主席,班长;研究生担任中南大学研究生会常务副主席。曾作为省学联代表受到省委书记、省长的亲切接见;曾代表大陆赴台湾参加两岸大学生研习营等;曾策划并组织一系列的大型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曾在多家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实习,参与公共事务。

荣誉:湖南省三好学生、湖南省优秀毕业生、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干部、湖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长沙市文明市民标兵、中南大学十佳大学生,并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等。每年以第一名获一等奖学金,并获联邦教育奖学金、蒋维英奖学金、研究生创新基金等。

学术:以“经世致用”和参与公共事务为研究导向,积极投身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群研究”、“中部崛起与科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长株潭‘3 5’城市群建设战略及对策研究”、“长株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规划研究”等,培养科研和创新能力。

“对“冠军”的认识”

不论处于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如果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并为国家、社会、他人做出突出贡献,处于所在领域或行业的领先地位就是冠军。正如林毅夫教授所讲:冠军就是不断超越,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光环与荣誉总是耀眼的,然而任何光环的背后都有着令人感动的付出与艰辛。”

左俊辉

冠军特写

左俊辉,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师。出生于共和国三年困难时期之初的他,又在十年浩劫中经历了成长的艰辛,改革开放之前成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这一切,并没有拦住他求知的脚步。返城后,他在云南大学完成了本科学业,并一心要为云南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继而进入了云南师范大学任教至今。相对于大多数经历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左老师的路的确也算是平凡的。平凡到凭着一颗对云南教育的责任心,与其他两位副教授级别以上的老师共同创建了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至今,职称上还只是位讲师。

然而,正是这位平凡的讲师,却一直用其淡薄的性情熏陶着我们,用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充实着我们,用其生动的授课感染着我们,用其丰富的社会经验指引着我们,用其对于云南旅游教育事业的专注感动着我们……

面对云南落后的教育水平,左俊辉老师就像一个斗士,默默地为彩云之南的旅游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品质锻造”细心耕耘 超越自我

冠军的缔造来自于脚踏实地

——专访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左俊辉老师

沈霄戎

我心目中的冠军,不是世界的救世主,不是拥有着光芒万丈头衔的名人,而是“平凡”。我相信他真真切切地在我身边,就像是一朵开在丛林深处的百合,被喧嚣遗忘,却独享阳光。

在左俊辉老师简单而整洁的办公室里,其随和而健谈的性格使整个采访一直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着。近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朋友般亲切的交谈,长辈式的关爱和教导,乃至他脸上始终淡定而自信的神采和他对旅游教育始终如一的坚持与执著,都深深地感染着我。左老师背后那些奇妙、艰辛、执著的旅程,更使我感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及升华。其对我的采访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又使我深深地被左老师的睿智和为师者的品德所感动。

不畏艰辛,为梦想执著

1977年左俊辉作为下乡知青,到了云南西山脚下的一个贫困小乡村插队劳动。在此期间,这个年轻人的生活中有过欢乐,但更多的是苦楚,每天都要进行辛勤的劳动,心中也一直挂念着远方的家人。但是青年时代的左老师并没有被这种生活所打倒,依旧保持着一种求知的渴望,做着继续读书深造的准备。在这个物质匮乏和精神极度空虚的年代,书就像是沙漠中一条蜿蜒的绿洲之水,滋润着年轻知青干涸的脑髓。一有空他就会找各种书籍为自己充电,求知欲激励着他不断地在艰苦的环境中前行。这种生活直到分配到云南师范大学工作而告一段落。

在云师大,左老师投入学校基层工作。从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到准备和进行专业的科研工作,这一切让左老师更加强烈地拥有了发展云南教育的责任感,一心向着更高的教育目标进发。拥有悠久民族文化历史的云南是中国面对东南亚国家的一个重要门户,但其近代发展水平却因地势的险峻、交通的闭塞而长期受到制约,当然也包括云南教育水平的发展。“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左老师心中明白要想真正构建起教育这座大厦,靠的不仅仅是毅力,还有自身的磨砺和沉淀。于是他白天积极地工作,为教学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晚上则发奋学习,为成为破茧之蝶而汲取着知识的雨露,并最终考上云南大学进行本科学习。这一刻,作为首批回城知青大学生中的一员,左老师心中有了攀登高峰的坚实支点,要为推动云南教育发展尽心尽力的信念则更加坚定下来。四年的大学生涯短暂而充实,左老师凭着优异的毕业成绩重回到云南师大当年的地理学院。由于长期对地理科学的研究和相关知识的深厚积累,左老师开始担任地理专业的讲师,“大学四年的时光更多的是将综合知识提炼成为个人内在修养,在工作中需要挑战的只是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磨砺。”

教育,为了人生的起航

全面的学生管理、先进的专业科研、扎实的教学基础,无不折射出左老师的责任心。要让学生吃透学科的理论,就要在课堂上严谨地教学,更要对学科历史发展有全面深刻的了解;要让学生对学科理论的本质进行探寻并最终学到实用的技巧,就要进行实践,亲身去体验客观世界提供的知识认知并感悟大自然赋予的生命的伟大力量。左老师在对专业学科理论进行研读的同时,踏遍江川大地探索发现,深入山林科考研究,登顶玉龙雪山、翻越临沧雪山,对地质、植被、气象、水文等自然要素进行科考。而在野外安营扎寨、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经历,既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意志品质的磨砺、对人生态度的锤炼。

在地理教育蒸蒸日上之时,左老师对深化教育改革的孜孜追求也从未放松过。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腾飞,长期在外科考的他发现了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无穷的开发潜力。长期的交通闭塞制约着云南的整体发展,但同时更好地保存了云南多民族、多物种、多地质的自然特点,在为地理科研提供了丰富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为云南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通过长期的、实地的、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对云南现阶段旅游发展的定位,左老师认为只有“规范”才能良性地拉动这一产业的发展。怀有一颗发展云南旅游教育热忱之心的左老师与另外两位专门进行旅游研究的老师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组建了云师大旅游管理专业,并将它一直红红火火地办了下来,一年年地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在不断努力下还拥有了保送南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名额,大大提升了这个专业的含金量。

有工作成绩,就有晋升,而当其他老师们忙于职称评定晋级之时,左老师依然专注于专业教育基础的夯实。“当年只顾着搞科研,抓教学质量,所以就没在意职称的评定,不过那都是身外物了。”谈到这个话题时,左老师正好签收了一个邮寄的包裹,以半百之龄安心于讲师之职,他只是淡然一笑。

“一切的历程都是很辛苦的。特别是在外面搞科研的时候其实很想家,一去就是几个月啊……怀念家里软软的沙发、可口的饭菜。但是嘛,人不轻狂枉少年呀!”左老师朴实的话语中还是透露出了对当年艰苦岁月的怀念,而那种苦并快乐着的生活似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执著的梦想就像是骄阳下沙漠中的一湾清泉,让历经岁月的左老师更加珍惜这平凡的生活。

创业,为了教育的实践

笑谈人生风云,坐看云卷云舒。在生活中人们很难将这位随性而生的左俊辉老师与其身后精彩的创业历程相联系。

1994~2007年间他一共参与创办和管理了三家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和一家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包括1994年在昆明筹建了三星级的豪城酒店,1998年参与开创了迄今已是昆明著名餐饮连锁企业的“一饮相思”,同年在丽江规划所开了一间两星级的小酒店,1999年在美丽的香格里拉开了一家三星级的千湖大酒店,2001年在香格里拉的“天界神川”旅游规划公司做顾问管理了五星级的天界神川大酒店。无论结果成功与否,可以想见过程的精彩绝伦。面对这样的丰富经历,可能有的人会质疑,一个老师,怎能撇开教学做这么多与教师职业不符的事情呢?事实上,一开始,左老师也不愿意参与过多与教学无关的活动。但是,左老师所创办的专业——旅游管理——最需要的就是实践,“要让学生能感性地理解书本理论,那自己首先要进行实际的接触与直接经验的汲取。”应朋友之邀左老师为这些商业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同时也是对刻板的书本理论进行实践论证。面对第二职业的投入,左老师始终还是以教育为己任。“一切都以教育为根本出发点。”左老师始终抱着这样的心态,“大学教师的好处就是活动时间较自由,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同时这些商业经验也可以很好地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促进教学的发展。”所以,他在上课时,经常穿插进一些现实案例,增加理论知识的立体感,也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书本内容与社会联系更加的紧密,科学实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年轻时为了理想去拼搏,现在沉淀成记忆放入心底静静享受。”谈起那些令人钦慕的经历时,犹如品尝陈年的普洱泛着淡淡的幽香。“没有什么特别令人难忘的事,只要大家都幸福地生活着。”我想,并不是没有什么令左老师难忘的事,只是其淡定的心境宛如一潭平静而风光秀丽的湖水,已接受世间风雨的洗礼,只留下一丝淡淡的涟漪。物质利益永远无法磨灭左老师为教育付出的信念,他醉心于教学工作、他关怀学生成长、他渴求学科及学院的发展,并以此为荣、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信念,是永远的追求。

走好每一步,即是冠军的脚印

在采访中左老师最常说的是:“要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走好每一个脚印,那即是冠军的脚印。”

冠军,并不是一个最终的结果,而是再次腾飞的起点。享受每一个过程的欢笑和泪水、艰苦和成果,那才是真正的人生。左老师最满足的就是幸福的家庭,宁静的生活。冠军的成功只会成为历史的瞬间,大风大浪永远都只是生命中的那一抹色彩,偶尔回忆起来丰富多彩,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永远的归宿,只要每个人都好好地活着,开心而充实地活着,还有什么多余的奢求呢!“冠军的光芒,也就是一种牵引力。”牵引着自我的超越,牵引着别人的向往。

左老师心目中的冠军是受万众瞩目的刘翔。跨过了一道道的栏,缔造出一个世界冠军和新纪录之时,刘翔受到万人的欢呼。相信人们真正赞赏的是他那多于他人千倍的汗水,肯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超越自己——专注而坚定地跨过每一道栏的结果。刘翔的冠军精神激励着左老师追逐理想的信念。左老师认为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栏,只有心存信念,勇敢而顽强地跨过每一道栏,才能靠近自己心中的梦想,最终成为第一,这就是冠军的一个价值。

寄予青年,世人精神

谈及叱咤风云的人生经历时,左老师显得非常谦虚,他认为只是年轻时多做了些事而已。每每在课堂上举一反三地穿插实例,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在进入社会之前更感性地理解知识并且灵活运用。这样就不会对以后的社会现象和现在的校园生活在脑中形成太大的反差,以致造成心理的失衡。

谈到现在的大学生,左老师心怀些许担忧。

现在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多数在父母的万般宠爱下成长。在这种成长环境下,孩子缺乏独立生活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学四年,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多学生第一次走出家门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更应该学习一种适应社会的生存法则。把习得的知识适当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多锻炼多实践,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内在素质,从而也为自己的理论知识的深造提供一个飞跃的平台。面对大学毕业,工作和自己之间进行着相互挑选。很多没有充分准备好的毕业生选择了逃避就业,就算成功就业的大多学生也会因为才进入社会而总是面临经验不足的问题,成为自我发展的瓶颈和用人单位的顾虑。而我们同学不妨自己放低点身份选择一些以能力锻炼为主的工作以积累个人经验。套用一句老话就是:“从小事做起,踏实肯干,再怀有对生活的理想,必将成大业。”

面对社会的残酷和就业的烦恼,左老师的激励让我们意识到: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多地传承一种“世人精神”,一种中国传统的国家责任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以豁达的心胸,学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和协作;以“道”为中心,敢于揭开社会黑暗丑陋的面纱;不畏挫折,以连绵坚韧的内心,培养出对社会、对人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采访手记”

“冠军”,一个人生的制高点,一个辉煌的过程。生命的阳光每天升起,只为奋发前行,没有终点,只有一路上的坎坷与欢笑……

“即使是那一株生长在墙角的蔷薇,即使再没有人欣赏你的枝叶,也要努力地为生活而绽放。”左老师总是用这句话激励着我们前进。走过大江南北的他,在香格里拉开酒店,在缅甸开发矿产资源,徒步翻越高黎贡山进行科考……每每上课左老师都会将这些社会实践中的内容和经验穿插进教学内容中,这样生活联系实际,将生动的现实经验融入理论中,是多么形象与深刻。左老师没有什么著名的头衔,只是一名平凡的专业课讲师,但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人生经验足以吸引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

在我的心目中,冠军正是他,左老师。用平凡的步伐,在平凡的生活和岗位中,走出不平凡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引导着我们……不用豪言壮语,只有真真切切的为人和实实在在的教诲,成就了我们心中价值最高的冠军。感谢这样的恩师,前面无论什么路我们都将踏实而坚定地走下去。

青年代表

沈霄戎

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难攀越的山峰是自己。认识自己、创造自己、超越自己,结果已不再重要。

“人生目标或座右铭”现实与梦想只隔一张纸。

“成长历程”

担任校团委礼仪队队长两年,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礼仪队队员,专门承接校园礼仪活动,成为了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两年的学生工作中,充实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了社会经验,社交、管理、礼仪方面的知识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并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团干部。

曾多次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残运会志愿者、校团委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云南旅游形象大使的比赛……都得到不断的肯定和认可。

在三年的大学历程中培养了自己优秀的社交能力,在专业方面也努力学到最好。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工作的责任感,让我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奋斗。

“对“冠军”的认识”

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难攀越的山峰是自己。认识自己、创造自己、超越自己,结果已不再重要。

王建强

冠军特写

王建强,浙江省安吉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曾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森林公安三基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受到多次嘉奖。

2008年5月25日,王建强同志作为全国森林公安战线的优秀代表,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并赴京参加了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受到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罗干、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他,始终是一身正气,一腔热血,不辱使命,为警清廉。在他的带领下,近年来安吉森林公安无论是队伍建设还是业务建设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成为浙江省森林公安的一面旗帜。

“品质锻造”社会责任感 创新创强 永不言败

警徽在林海中闪光,冠军于平凡中锤炼

——访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王建强

王卓

曾被李鹏同志亲笔题为“中国竹乡”的浙江省安吉县是江南清丽山水中的新天堂。到过安吉的人都会为那万顷碧绿所倾倒,作为全国首批生态县,安吉的生态保护意识已深入千家万户,人们不会忘记一个人,他的足迹踏遍了安吉的山山水水,他的身影穿梭于绿水青山,默默地守护着每一片山林。他,就是浙江省安吉县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王建强。

最初联系到王建强叔叔的时候,他很谦虚地说:“我没有资格接受这样的采访,我不是什么冠军,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但我不想放弃,于是立刻买了第二天从北京到浙江的火车票,来到了王叔叔的工作单位。也许,王叔叔被我的执著所打动,接受了这次采访。

晚上7点30分,夜幕渐渐笼罩了这个小镇。而王叔叔的同事告诉我他下午接到任务外出了,可能很迟回来。两个小时后,一个疲惫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是他。我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被称为“环保卫士”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短袖警服早已湿透,全身湿漉漉的,雨水和汗水混为一体,脚上沾满泥渍的军用鞋似乎在告诉我他走了不少山路。看到等在接待室的我,王叔叔充满歉意地一直说着对不起。在王叔叔换了身干净的警服后,我开始了这次探访心中冠军的采访。

从警17年的王建强叔叔,提起当年在武警上海总队的部队生活时仍感触良多,“部队的生活确实很苦,但那段日子却是令我终身受用的,它不仅是身体上的磨炼,更是一种意志的考验。”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与森林打交道的森林警察职业时,王叔叔告诉我,做一名人民警察是他从小的梦想,而在生态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这份工作具有特别的意义。

言谈中,他没有夸夸其谈的论调,没有空洞无益的官腔,自始至终透着一种憨厚和朴实,就像他的为人一样。森林公安担负着保护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维护林区安全的重要职责,任务艰巨,常常一接到报案就得赶赴林区。通宵加班,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有人说,生活中的他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人。许多想托关系走后门的亲戚、战友,甚至领导,在他这儿都碰了壁。2005年,王叔叔的姐夫在做生意时由于未办理木材运输证而被巡查人员扣留,原本以为自己的小舅子一个电话就可以轻松搞定,没想到王叔叔不顾自己姐夫的解释求情和家人的压力,仍然公事公办,顶格处罚。“请吃请喝不到,送礼送钱不要,威胁恐吓不倒”,同事们是这样形容他的。

我想,正是由于这种“不近人情”,正是由于这种对工作的执著,一直以来顽强无私地守护着每一寸林木,他正直无私的品格和廉洁为民的信念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为森林资源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才能成为警界当之无愧的冠军!从警17年来,王建强叔叔受到国家、省、市各级相关部门的嘉奖和表彰多次,而他负责的警队,也荣立集体二等功。2007年,更是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荣誉称号,作为全国森林战线的优秀代表赴京参加了全国公安系统英模表彰大会,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我提到这些荣誉的时候,王叔叔谦虚地摆了摆手,说他愧对于这些荣誉,他并没有做什么,只是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本职做好。

从他真挚的言语中,我能感受到他对警察工作和环保事业的热爱与执著,对于冠军与成功,他更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脚踏实地,找准自己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是王叔叔最常讲的一句话。“每一位冠军的道路都是坎坷的,每一块金牌后面流下的汗水与泪水都是我们看不见的。只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创新创强,永不言败,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冠军。”

针对现在许多青年人为了追求成功喜走捷径、好高骛远的现象,王叔叔提出了自己最恳切的希望:“脚踏实地,接受挑战,做自己的冠军。”是的,虽然冠军只有一个,但是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断进取,超越自己,总有一天,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金牌。

我们有资本,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够坚定,因为我们有梦想。努力,成就每个人心中的金牌。

“采访手记”

犹记得最初联系采访对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王建强时,被他婉拒。他说他不是什么冠军,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执著的我没有放弃,而是第二天踏上了从北京到浙江的列车。

2008年6月21日清晨抵达浙江,几经辗转终于见到了王建强队长,我将这次采访的背景以及主题等向他作了介绍,他终于答应接受采访。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细心观察王建强队长工作与生活上的一些细节,随着王队长一起出警,将他执行任务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从王队长的同事以及家人那里了解真实的他,并联系当地电视台进行采访的摄像工作。

6月26日晚,第一次坐在演播室的我正式开始了探索冠军的心路之旅,我的紧张、尴尬在王队长真挚温暖的笑容中渐渐舒缓,近两个小时的采访非常顺利。

这次与冠军的近距离接触,使我对冠军和成功的认识更加深刻:冠军不是一蹴而就,一日练成的,每一条通向成功的路都充满荆棘与坎坷,只有找准自己位置,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永不言败并坚持到最后的人,才可称为人生舞台上的“冠军”!

每个人都有成为“冠军”的可能,而冠军与平庸之间的距离,在于是否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正确的目标。

希望在我存在的日子里能够尽可能多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我国的志愿者事业以及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经历许多挫折,但是我相信每一次失败,都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青年代表

王卓

要成为某一领域的“冠军”,就必须拥有一个正确长远的目标,不懈地坚持,乐观积极,永不言败!做到了这些,你,我,都是明天的冠军!

“人生目标或座右铭”

每个人都有成为“冠军”的可能,而冠军与平庸之间的距离,在于是否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正确的目标。

我一直坚信人生目标不一定高尚,但绝不能低俗;不一定要伟大,但绝对要有意义。我希望在我存在的日子里能够尽可能多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我国的志愿者事业以及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经历许多挫折,但是我相信每一次失败,都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天空没有留下我飞过的痕迹,但我已努力飞过。”

“成长历程”

从小学至大学,我一直担任班干,校广播社播音员,年级团总支书记等职务,现为校团委组织部成员,连年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干”等荣誉。认真投入学生工作,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于2007年获得学校突出贡献奖学金和社会实践奖学金,被推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

经过学校的英语考试与一系列选拔,作为国际交换生来到韩国顺天乡大学展开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并在此期间义务到一家韩国教会当汉语和英语老师,使得那些付不起学费的韩国小朋友也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学到知识。

我还擅长书法、绘画、小提琴、竹笛、英语,2007年10月代表学校获得北京市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书法作品类二等奖,曾获全国双龙杯书画大赛银杯奖(作品被出版)、湖州市现场书画大赛一等奖等;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比赛一等奖,英语交流能力较强,并掌握简单韩语及日语;曾获浙江省以及湖州市多项征文比赛奖项,曾参加过管弦乐队、民乐队。获得全国英语6级以及中国美院业余书画等级考试6级证书。

我相信,只要拥有不竭的热情、乐观的态度、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我就是人生舞台上的“冠军”。

“对“冠军”的认识”

冠军,并不一定是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那一位。在我眼中,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平凡却又伟大的“冠军”。奋斗在汶川地震救灾前线的绿军装,从4999米高空一跃而下的空降兵,将所有积蓄投入地震捐款箱的路过农民工,等等,他们都是人生舞台上的英雄、冠军,他们赢得的不仅仅是尊重。

冠军与平庸者的距离,在于是否对于目标保持着一如既往的信心与热情,在挫折面前是否百折不挠。要成为某一领域的“冠军”,就必须拥有一个正确长远的目标,不懈地坚持,乐观积极,永不言败!做到了这些,你,我,都是明天的冠军!

每一位冠军的道路都是坎坷的,每一块金牌后面流下的汗水与泪水都是我们看不见的。只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创新创强,永不言败,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冠军。

杨先哲

冠军特写

杨先哲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也是一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普通志愿者。出生于湖北省洪湖市的他,已经在志愿者的岗位上辛勤而默默地耕耘了五个年头。

“品质锻造”热情 坚韧不拔 甘于奉献

艰苦奋斗 屡败屡战

杨先哲:志愿者的冠军之路

王栋

当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志愿者”这个称号还感到遥远而陌生时,14岁的杨先哲便主动注册成为“中国志愿者”,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作为亲历者的杨先哲,面对这五年间志愿服务工作的前进和发展,有着自己的见解与认识。

志愿服务:热情·责任

“当好奥运志愿者不仅只是为了增添一次经历抑或增长几许见识,而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责任与使命。”

杨先哲早在2003年就注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志愿者”,谈起当初报名的初衷,杨先哲笑着说:“那是有一天,我看到一则公益宣传广告,心里突然萌发出一种想法,其实我也可以做点什么,为别人为社会做点什么。”从此,他心中就结下了志愿服务的情结。

进入北京大学之后,怀着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情和期待,杨先哲加入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去参加支教等志愿服务。在2005~2006学年的一年时间内,他参加了政管青协的所有活动,志愿服务时长总计70个小时,2006~2007学年更是高达120个小时。在这期间他参与了包括支教、松堂医院护老、社区英语、图书馆整理图书等活动,并以个人名义参加了很多其他志愿服务活动,如北京大学校运动会、校庆、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北京大学平民学校等。

通过实践,杨先哲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了。凭着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他逐渐从一名骨干志愿者成长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此后,随着杨先哲担任的学生工作的增多,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越来越充实,也就在志愿者之路上走得更远了。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期,杨先哲曾作为奥运乒乓球赛北京大学体育馆交通志愿者的负责人,全程参与北京奥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而早在2007年底的奥运会乒乓球测试赛志愿服务中,他就已经亲身体验了奥运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从2007年11月20日进入场馆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到12月20日顺利完成所有志愿工作离开赛场,奥运会乒乓球测试赛的整整一个月内,让他对奥运志愿者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也让他体会到当好奥运志愿者不仅只是为了增添一次经历抑或增长几许见识,而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责任与使命。如果说测试赛是一次彩排,那举行的奥运会则是一次盛大的正式演出。谈起奥运会志愿服务,杨先哲心中充满着信心与期待:“我在性格上是个很执著的人。如果我认定了什么东西是我应该去做的,我就会坚持下去。对于志愿者工作,亦是如此。”

志愿者:助人·自助

在杨先哲和许多热心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正日益壮大,得到越来越多同学的支持。谈到对志愿者工作的理解,杨先哲表示,志愿者其实并不是仅仅单向地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和便利,在这一过程中志愿者自身也得到了难得的自我教育。“比如通过参加中小学义务支教活动,志愿者可以获得我国教育现状的最直观最鲜活的认识和了解。”享受整个过程,在过程中提高自我,是杨先哲眼中的志愿服务工作对于个人的意义。

杨先哲还特别提到了对团中央关于志愿者精神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八字方针的理解。对于青年志愿者协会这个组织,其意味着要首先发扬组织内部成员对组织的奉献精神,组织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怀、共同进步。杨先哲说:“当如此多的志愿者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志愿者协会并不是一个符号,也不是一个团体的标志。志愿者们可以就自己的志愿服务进行合作与交流,让每一个参与者分享不同的经历,增加他们的阅历,同时也可以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通过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志愿者们自己也在收获着快乐和幸福。

“我们的工作从眼前来看,就是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从更长远来看,就是帮助更多的同学树立一颗服务社会的心。只要他们有这样的想法,等到十年、二十年以后,我们的同学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的时候,当他们有更多的力量来服务社会的时候,想起大学期间的这一段经历,就会有更多的热情来回报社会。从长远来看,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很有好处的。”

今天的大学生志愿者将成为明日的社会栋梁。在杨先哲看来,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志愿者的助人与自助是一个完整而统一的过程,而当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这个大家庭中来的时候,整个社会也将充满更多的关怀与爱心。

成长:收获·期待

积极、谦虚、甘于奉献,这正是杨先哲作为一名志愿者被大家公认的形象。在他的影响下,很多人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志愿服务的含义,他的榜样作用也让更多的人对志愿服务工作多了一份热情。

这期间,杨先哲及其率领的团体夺得了多项荣誉。在担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期间,协会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称号,2007年更是名列全校院系第一,而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参与的2006年学院赴内蒙古实践团、2007年学院赴青岛实践团、2007年学生骨干训练营赴河北平山实践团均获得当年北京大学先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称号。作为个人,杨先哲还荣获了北京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志愿者之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奥运志愿者骨干培训学校优秀学员、好运北京赛事优秀信息员、学院杰出志愿者等许多殊荣。这一连串的荣誉,是杨先哲在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上的突出表现和生动写照。

杨先哲说,自己在志愿服务工作中也收获了许多东西。一方面,在志愿服务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中,自身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会阅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另一方面,他也十分享受志愿服务的快乐过程,和同学有更多的深层交流,也因此结交了很多新朋友。“自己感觉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这些年走过来,感觉自己真的在志愿服务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谈到对于未来个人发展的期待,杨先哲表示,虽然不敢说以后一定能对中国的志愿服务发展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不管以后在什么地方、什么工作岗位,他都会怀着一颗志愿服务的心,尽力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冠军:坚持·奋斗

说起“冠军”,杨先哲高兴地分享了他在奥运会乒乓球测试赛志愿服务时的经历。当时,包括王励勤、马林、王皓、张怡宁、王楠等多位世界冠军来到北京大学体育馆参加比赛,而作为志愿者的杨先哲虽因忙于工作而不能亲自上前同这些近在咫尺的乒乓球国手交谈、合影,但他在心中真诚地祝愿这些优秀的运动员们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为奥运志愿者,似乎隐隐间同“冠军”这个称号有着别样的联系。谈起印象最为深刻的体坛冠军,杨先哲不假思索地提到了曾经代表中国体育代表团连续六次出战奥运会的射击老将王义夫。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会金牌的时候,王义夫就站在许海峰身边的铜牌领奖台上,可毕竟冠军的光芒过于耀眼,让许多人渐渐淡忘了这枚同样宝贵的铜牌。数十年来,王义夫一直在枪坛奋斗,历经波折,不弃不离,最终获得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上男子气手枪项目的两枚金牌,用坚持与实力证明了自己。这种坚持不懈的毅力和韧劲,是杨先哲最为欣赏的人格魅力,也是冠军们普遍具有的突出品质。

“其实,‘冠军’的概念早已经超出了体育赛事的范畴,我认为它的意义更多的是抽象的和精神层面的。”杨先哲说,并不只有那些登上过最高领奖台的人才可称得上是冠军,事实上,凭借执著的努力,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冠军。“在所在领域里成为引领潮流、成为别人想超越的目标的人,都可称得上冠军。”

“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杨先哲认为,成为冠军最为难得的就是那份“坚忍不拔之志”,有了坚定的理想与目标,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大事者”,才能成为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冠军。“成为冠军是每一个年轻人的梦想,其实冠军离我们并不遥远:选好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做好艰苦奋斗、屡败屡战的准备,认真学习、充实自我,冠军其实就深藏在我们心中。”

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憧憬·希望

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才刚刚起步,志愿服务机构和志愿者作为社会管理中的第三部门,将为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北京奥运会让志愿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奥运之后,志愿服务的立法会更加完善,志愿服务机构运作会更加规范。杨先哲相信,奥运之后中国志愿服务会有令人兴奋可喜的良好发展。特别是,亲身参与赛事服务的10万志愿者主要都是高校学生,他们在未来多年都将铭记这次志愿服务经历,把志愿者精神融入自己的日常行动中,影响他人,改变社会。

杨先哲对于中国志愿服务工作在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哪里需要志愿者、哪里最需要志愿者、需要什么样的志愿者”,这三个问题是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必须回答的。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将来,志愿服务机构应从需求方向、应急能力和专业化三个方面不断拓展、完善,形成一个有机的志愿服务提供系统,满足各类志愿服务需求。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事务管理而言,志愿服务工作在中国依旧显得非常年轻,可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份蓬勃朝气,我们也更有理由对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明天抱有更美好的期待和憧憬。祝愿杨先哲在奥运会以及今后其他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与收获,也祝愿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采访手记”

在进行公共事务组的采访任务时,志愿服务工作吸引了我的注意: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行,社会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正在显著加强,有理由相信已在国际舞台上有着成熟发展的志愿服务工作,将会成为中国社会今后公共事务管理的重点领域之一。带着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联系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杨先哲,希望通过这次采访,为更多的人带去有关志愿服务的更多信息。

杨先哲留给我最为深刻的印象是他那标志性的微笑,爱笑的他,对待起志愿服务工作,更是抱有满腔热情。如今,许多大学生都非常热心于各类志愿服务工作,而我也在平时的志愿服务中和杨先哲有过多次接触,他亲切的言谈举止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总是令人难忘。我特别想提到的一点是,2007年12月,我们一同在北京大学体育馆参加“好运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测试赛的交通管理志愿服务。他在志愿服务工作中体现出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实在让人刮目相看。由于岗位性质的特殊性,我们平时都必须在体育馆外的露天停车场区域进行车辆的调度和管理。普通志愿者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可以轮流换班进行休息,而作为交通管理业务口志愿者的负责人,杨先哲时常从清晨到深夜,一整天都冒着低于冰点的气温在停车场外奔波,从不停歇。从前期准备到完成任务,整整一个月的辛劳并非一般的志愿者能够体会,而杨先哲脸上却依旧每天挂着他的微笑,无怨无悔,从不计较。

杨先哲的话语是朴实的,但是他对于志愿服务工作、对于冠军的理解却是深刻的。在他的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便是“坚持”二字。的确,成就一个冠军的品质有很多:才智、体魄、远见,甚至还需要一些运气,可倘若没有坚持,这一切的品质或许能制造出一名一时的“成功人物”,却永远也无法成就出一位真正的“冠军”。五年来杨先哲对于志愿服务工作始终保持着如一的热情,他正是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于冠军的理解与憧憬。

谈起“寻找我心目中的冠军”,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可能刚开始都会尝试去探访那些世俗意义上的“名人”,仿佛只有天天见诸报端、众人敬仰的名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冠军。可仔细一想,我们的身边似乎也有着许多“冠军”:他们的某一个品质往往闪耀着冠军般的光辉魅力。或许生活中并不缺少冠军,而是缺少发现冠军的眼睛。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其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冠军;而我们自己,可能因有着这样那样的优点,成为了别人心目中的冠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观察,我们会取得更为直接的收获。

青年代表

王栋

在我眼中,那些具有超越国界的视野和超越时代的魅力,并作出过不同寻常贡献的人,是真正的冠军。

“人生目标或座右铭”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成长历程”

第一学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专业,现绩点3.80(学院排名第一);

第二学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专业,现绩点3.93;

学习过多门政治学、公共管理、经济学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地方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管理、公共经济学等,具备良好的学术基础;

2007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以中国大学生代表身份参加“乔治·布什中美关系论坛”,受到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中国前外长李肇星的接见,参加时任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等多位美国政府官员及国会议员的演讲,参加中美军事安全合作分论坛,并进入国会大厦与五角大楼参与论坛相关活动;

2006年11月、2007年11月、2008年4月,在中国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分别参加“斯坦福大学中美学生论坛”、两次中国会议、一次美国会议,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市副市长、市议员等有关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并受到耶鲁大学校长莱文等嘉宾等接待;

2006年9月起至今,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团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负责院刊、院报的编辑出版工作;

2005年6~8月,作为中国三名学生代表之一,参加美国精英教育中心主办的“Research Science Institute”(研究科学学院),在麻省理工学院新闻办公室担任实习记者,并完成相关的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

2005年3月,以上海外国语学校高中生身份参加北京大学“首届全国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担任埃及驻世界卫生组织代表,获得“最佳风采奖”。

2004年7月,以上海外国语学校高中生身份赴英国进行校际访问,并进入英国议会大厦与时任德比郡下议院议员座谈。

“对“冠军”的认识”

在我眼中,那些具有超越国界的视野和超越时代的魅力,并做出过不同寻常贡献的人,是真正的冠军。

“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同类推荐
  • 金口才全书·好口才闯天下

    金口才全书·好口才闯天下

    本书包括语言——无所不能的工具、美丽人生的起点——张嘴、鼻子下面是大路——通天下、出类拔萃——因口有才、找饭碗——因口才传奇等七章内容。
  • 不一样的温州人

    不一样的温州人

    不一样的温州人,温商是世界上最值得学习的商人。他们靠“一元钱”闯天下,从无中生有,自小中见大,迅速网罗世界各地的财富,他们集中力量、勇于冒险、敢为人先、攻城略地、战无不胜。
  • 淡定让你的人生不寂寞

    淡定让你的人生不寂寞

    淡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超然的智慧。我们只有以淡定的人生态度,用心去发现生活,将一些不该背负的重量卸下来,才可以为自己绘制一张详尽的人生蓝图
  • 外交家成长故事

    外交家成长故事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精选了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谋略家、外交家、发明家、科学家等重要人物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纵横古今,包罗中外,蕴含着文化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愿孩子们在轻松的阅读旅程中,收获快乐,接受启迪,让健康的心智得到充分的滋养。
  • 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勤劳节俭故事

    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勤劳节俭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热门推荐
  • 本源紫莲

    本源紫莲

    林凡,前世本是掌控所有宇宙的至尊,在轮回千万年后,他重掌紫莲,华夏称雄!胸怀强者之心,身边美女如云,权势熏天,功法卓绝,俗世之中,再无敌手!即便是尊天域外之魔亲至,我也不惧!追寻前世脚步,探天绝仙域,解万世轮回之谜,天上地下三千界,唯我独尊!
  • 樱花校园拽霸主

    樱花校园拽霸主

    当死对头因一件事变成朋友,然后到闺蜜。樱花校园的“笑话”因争爱失掉自己的爱人。。。。。。。。。。。要想知道“笑话”们的结局怎么样,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结果又是怎么样,那就敬请期待吧!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笔神反神

    笔神反神

    由尽头到源头,由源头到尽头;说不清,道不明!杀字伐术,阴勾阳划,本来无念,一写间,天昏地暗!身外形象,是形为形,似象非象,转瞬间,一梦成真!
  • 持世陀罗尼经

    持世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变身蝴蝶梦

    变身蝴蝶梦

    有梦想的文帅哥,一梦女声入耳,而女人的声音是他自己发出的;二梦钻进裙中,可他不是简简单单钻进了裙子;他发誓要和蝴蝶公主形影不离,结果他变成了蝴蝶公主,真的做到了形影不离……
  • 缥缈幻世玄灵兮

    缥缈幻世玄灵兮

    一根针破开世间混沌,一把红刃燃起红莲狱火,血色荆棘上盛开的透明蔷薇,刺开一切虚无……
  • 殂方

    殂方

    都市茫茫,商战惶惶;乾坤朗朗,情人往往;成败,尽在一纸殂方。
  • 读书改变命运(大全集)

    读书改变命运(大全集)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 我的极品老妈

    我的极品老妈

    大一新生黄尚是一个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学霸级人物,大家都特别喜欢他。妈妈欧阳方芳是个极品,和一般的妈妈完全不一样。经常会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因为这样,家里每天欢笑不断。她不怕苦不怕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照顾着这个家。爸爸黄泰子,是一家进出口公司的部门经理,每天都忙忙碌碌,负责赚钱养家,每当说起自己的妈妈,皇尚同学就成了话唠,现在,我们就随他去见识一下这位极品老妈吧!看看他们家每天都会发生什么样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