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4900000009

第9章 爸爸妈妈们:我们哪里做错了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然而并非每一位家长都会爱孩子,有时家长的教育方式难免会出现偏差。例如溺爱、放纵、恐吓、过多地保护孩子、不当的惩罚措施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家长要及时地从这些误区中走出来,摆脱不良教育方式的旋涡。

“电视保姆”:影响孩子的脑发育

内容丰富的儿童节目长时间把孩子“拴”在电视前面,忙碌的父母们也想趁此机会歇一下,于是,现在的“电视宝宝”越来越多。

幼儿园里5岁的浩浩是个标准的“电视迷”,他妈妈说,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浩浩是“杂食型”的,动画片爱看,大人爱看的娱乐节目他也爱看,就连广告他都爱看。而且在平时,冷不丁就会冒出一句电视节目的台词,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

因为浩浩的奶奶身体不太好,父母又忙于各自的工作,电视机就成为浩浩的“朋友”和“保姆”。浩浩妈妈说:“每天一下班,我就已经很累了,还要做家务,所以只能让孩子看电视,幸好,有‘电视保姆’在。”显然,浩浩的妈妈并没觉得把孩子交给电视不妥,她觉得毕竟电视节目内容丰富,知识广博,又比保姆有文化,对孩子的智能开发应该更有利。

不过,浩浩妈妈的无心之语却道出了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存在的误区,浩浩妈妈的神情好像对电视充满感激,这令我为浩浩的身心健康感到担忧。把孩子托付给电视真的可以吗?

电视的确是孩子学习大众语言和接受各类知识的一种途径,通过看电视,孩子学会了模仿,他们不但能认识动画中的人物,还会知道一些大人都不甚了解的新名词。所以,有些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不管是从引导孩子健康生活的角度着想,还是从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出发,电视这一独特的资源都是绝对可靠的。电视固然有其好处,但若让电视成为孩子的“保姆”,对孩子恐怕未必是件好事,就拿浩浩来说,他在上课时精神明显不集中,而且在体检时,听力和视力都没有别的同学好。

家长很忙的时候,把孩子放在电视机前看上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可以让孩子安静地看很长时间,这时,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会闯什么祸,完全放心地做自己的事情。然而,很多事实都证明,这种方法并不可取。

首先,长时间看电视,会损害孩子的视力和听力。人的视力一般到25岁才定型,孩子身体的各器官机能仍未发育成熟,长时间、近距离地看电视,对孩子的眼睛是种损害,因为孩子的视力很弱,电视所带来的强光会让孩子视力受损。在听力方面,正常人说话时声音的强度约为35分贝,而电视的声音强度常为90分贝,歌曲的强度达到118分贝左右,孩子很难承受电视所带来的长时间的刺激。

其次,长时间看电视对孩子的脑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许多父母错误地认为,经常看电视的孩子会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电视会让孩子变得聪明。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有专家指出,电视并不会造就神童。人们对物体的认识是因为脑细胞受到重复的刺激,但是电视画面难以重复刺激孩子的脑细胞,反而会让孩子的脑神经回路产生异常。虽然孩子也能从电视中学到一定的知识,但是看电视是一种被动吸引的过程,孩子的脑电波长时间处于不活跃的状态,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并不好,长期如此,他们的注意力则很难集中。这也就难怪不少父母有这种烦恼:孩子对电视内容记得一点不差,但学习起来总是精神不集中。

再次,“电视保姆”还会破坏亲子关系,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

幼儿园大班的艾艾5岁大,不爱去爷爷家,因为爷爷很凶,不让艾艾看电视。因为要上班,艾艾妈妈无奈地请了“保姆”照料她的日常生活,这个保姆就是“电视”。艾艾妈妈对我说起艾艾看电视的痴迷状态:“只要电视开着,她能半天待在家中,也不会吵着出去玩,也不说话,有时我中午下班回家喊她,她都不理我。”

孩子并不一定能看懂电视,他们只是对电视的声音和颜色好奇,尤其是广告,因其画面转换很快,动感十足,色彩鲜明强烈,反而更能吸引孩子眼球。在“电视保姆”的照顾下,孩子与父母缺乏沟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只对机械的声音有反应,对人的声音没有反应,这容易使他们养成孤僻的性格,更严重的还可能产生自闭等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这种不良影响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让他们在成人后难以适应社会。

另外,还有相关资料表明,孩子大脑的健康发展需要和人互动,而电视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对孩子而言,过度看电视还能导致肥胖和不能发挥学习潜力。

家长可能因工作忙碌而无暇照料孩子,于是就把孩子交给“电视保姆”,认为电视有助于智力发展,这是错误的做法和认识。电视并不能承担孩子的贴身保姆一职,而且还有很多副作用。所以我提醒广大家长,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应首先彻底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尽量多陪孩子,多带孩子进行社交活动和户外活动,减少孩子和电视相处的时间,同时和孩子约定严格的看电视时间,大人和孩子一起遵守。

高度保护:父母成了孩子的负担

孩子学走路时摔倒,家长常常会本能地跑上前扶起;孩子独自爬上攀登架时,家长站在下方声嘶力竭地提醒他注意安全;孩子被小朋友推倒之后,家长像火箭发射一样冲了上去……

长期如此高度保护,会让孩子形成一个条件反射:一旦遇到问题,就扭头找妈妈。当出现这个情况的时候,家长要意识到自己一定要改变现状了!

2岁以上的孩子不需要再包裹在襁褓里了。父母只要帮孩子把握大方向就行了,其他时候应该尽量地放手。对于像抢秋千、摔跟头之类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解决就行了,磕磕碰碰、伤心和失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也能处理得很好。我们要了解孩子,知道什么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1.孩子希望感觉到自己的力量

这一点从孩子开始学走路就表现得很明显了。很多孩子独力行走,哪怕跌倒也要放开大人的手,而不希望爸爸妈妈一刻不离在旁边扶着自己。只有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才能学会如何依次迈脚,如何用支撑腿保持身体平衡。这时如果父母总是伸手相助,还不断地在一旁提醒他,他反而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学会走路。心理学家说:“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也在试探自己身体的界限,这促进了他们的发育。”

所以在孩子到了三四岁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时,如果他想爬到树上摘风筝,不妨狠狠心由他去。当孩子成功地将风筝摘下来,高高兴兴地交到父母的手里时,心里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即使他的膝盖被树皮磨破,要疼上好几天也抵挡不了这份喜悦。

2.孩子因为过多的同情而感觉自己是弱者

很多时候,在孩子还没有感觉到疼痛时,父母已经先有反应了,因此孩子看着父母痛苦的表情,才开始觉得自己受伤了,于是哭了起来。如果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就会让孩子在不断地被同情中感觉自己很弱小。这会使他真的变得胆小、无助、容易受伤害。所以,当孩子跌坐在地面上,手里挥舞着风筝时,如果家长只是上前抱抱、拍拍他,他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而如果家长纠缠于他膝盖上的擦伤,可能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3.孩子需要从亲身经验中学习

摘下来的风筝和粗糙的树干都会成为孩子美好记忆的一部分,这样的经历还包括在炎热的夏天淋一场雨,在下雪天用舌头去接飘舞的雪花。让孩子尽情地玩耍,而不要马上去打断他们是很重要的。因为人只有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才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并且感觉到独立和自由。

我的建议是,父母在伸手之前最好先想一想,这种经验对孩子的价值以及可能导致的风险。因为孩子是在经历中学习的,当孩子得到允许去体验的时候,他们才能一直保持好奇和热情。

4.尽善尽美的侍奉引发孩子的不满

孩子天生的承受力是很大的,不仅仅是擦破皮的疼痛和没有抢到秋千的失望,还包括接受那些并不十全十美的东西。比如,孩子可以提着他和妈妈一起制作的小灯笼到处炫耀,尽管那比商店里卖的商品效果差了许多。

孩子付出得越多,他反而越容易满意,同时也能接受失望和失败。但是,如果家长主动地、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他们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能得到一切我想要的,而不用为此做什么。因此,专家建议:“父母们不应该从孩子的眼中读出他所有的期望,忽视一些期望对孩子健康的成长是有益的。”

5.孩子应该学习应对争执

当3岁以上的孩子和别人发生争执的时候,我们应该相信他能独自面对,能够向对手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帮助孩子处理争端,那只能削弱孩子的能力,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孩子就会找不到任何处理经验。

如果孩子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坐上了秋千,将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局,这会让他知道,有时固执、坚持和言语能解决问题。当然,如果他最终放弃了秋千,而和其他孩子做起了别的游戏,也会让他学到:让步是处理冲突的一个方法。

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父母要时刻克制自己的保护冲动,给孩子营造一个自主独立的空间,卸下压在孩子肩上的“依赖负担”,遇事要让他们从容面对。

第一阶段:孩子开始学习走路

妈妈抱着14个月大的孩子在院子里晒太阳。宝宝兴冲冲地从妈妈的腿上溜下来,摇摇晃晃地向前走。妈妈连忙在身后喊:“别走那么快!”宝宝依然跌跌撞撞地前行,一直到面前出现一个台阶。这时妈妈高喊:“小心!”宝宝闻声回头看妈妈,但是没有停下脚步,结果被台阶绊倒,大哭起来。

毫无疑问这位母亲做得不太好。在孩子学习走路阶段,摔跤是常有的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学会了走路。如果想省略这些摔跤的经历,那么孩子无法成长起来。而如果希望通过提醒和警告来帮助孩子,只能让孩子分神。

第二阶段:孩子进入逆反期

2岁半是个难缠的年龄。妈妈做饭的工夫,宝宝就开始上演“大闹天宫”:把冰箱里的巧克力拿出来掰成小块;把锅盖扔得到处都是;挑衅般地摆弄灶台的点火开关。当妈妈企图把他揪出厨房时,他赖在那里死活不动。

怎样放手:2岁多又被称作“分离年龄”,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于是他们通过种种看似荒诞的行为来拒绝父母从早到晚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帮助。对家长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一点点放弃自己全权统治的时候了。当然,这并不是任由孩子肆意妄为,而是给他们一些参与决定的权利。比如和孩子商量,他今天想用哪一个杯子,想去哪个公园,想穿哪条裤子……对大人来说,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在两三岁的孩子来看,这可是大大的进步。

第三阶段:孩子进入幼儿园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父母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幼儿园老师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和自己不一样,幼儿园有幼儿园的规矩。比如,午睡的时间被提前了,孩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饭,不听话的孩子会当众遭到批评。

怎样放手:家长与老师间有冲突很正常,但是如果处理不好这种关系,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他们一方面会表现得害羞、退缩;一方面又显得攻击性很强。所以父母应尽量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老师的想法和策略并且达成一致。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老师的做法,或者随声附和孩子的抱怨。因为这个过程,正是让孩子见识不同的情境,学会自己应对全新局面的机会。通过这种差异性,帮助孩子认识到: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人,需要做出不同的反应。

溺爱:让孩子关上了心门

过度保护型父母对孩子持一种过分娇宠和保护的态度,无微不至,替孩子做一切事情,解决一切问题,他们认为孩子的事情就是学习,除此之外一切无需关心。所以对孩子的一切要求父母都尽可能满足,人为地给孩子营造一个温室,不愿意看到孩子遭受一点委屈和挫折,孩子一有不满或哭闹,他们便会感到焦虑不安,认为自己没有尽到父母的职责。

星期六早晨,卿卿妈妈把她精心准备的早餐端到了桌子上,卿卿一点也不领情,闹着要吃烧茄子。妈妈马上给他做了烧茄子,可这时卿卿又吵着要吃豆沙包。妈妈无奈又跑去门口超市买来豆沙包,但还没坐下来,卿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茄子都是我的,你们不许吃。”看到卿卿马上就要哭出来的表情,妈妈只好又妥协了。

这样溺爱的场面已经屡见不鲜了,经常有父母跟我振振有词地说:“我只是希望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但事实上,这过多的爱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伤害,好似“甜毒品”一样,味道的香甜可口仅仅停留在表面,让孩子不知不觉地中了毒。

毒素一:软弱无能

很多教育专家都认为,如果父母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去做,就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同时,通过帮孩子做事情,父母也向孩子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

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他的心灵成长没有一点好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排除了一切影响成功的障碍。

毒素二:交往障碍

因为父母的溺爱,常常会让孩子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并在与其他孩子交往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因为他在家里被当成了小王子,到了幼儿园里,他就希望能够得到同样的待遇,但老师和其他孩子并不把他当成小王子看待,这就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影响他与人的交往。

毒素三:不受欢迎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学习和工作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他没有理解这样一个道理:不仅是他有需求,其他人同样也是有需求的,有获得,也必须要有付出。受到溺爱的孩子往往只知道过多地获取,却很少给予,所以往往不受欢迎。

被溺爱的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节制,要求也会越来越多,他们永远不会满足他们已经得到的东西。但溺爱满足的仅仅是一种替代和补偿的需要,而绝不会是孩子对爱、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的追求。所以,家长从现在开始扔掉手中的“甜毒品”吧!不溺爱孩子,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避免过度反应

对孩子言行的反应过于激烈往往会导致争吵,使交谈无法继续。为了使交谈保持友好的气氛,父母绝对不要带着情绪与孩子交谈;同时,为了体现尊重,避免引起孩子的反感,父母在提问题时最好以商量的、平和的语气进行,如“你这样做是怎么想的?”“让我们谈谈好吗?”

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愿意倾吐秘密的对象,成为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的人。只有这样,孩子才乐意向父母敞开心扉。比如,孩子告诉父母,晚上他和伙伴们一起去抓小虫了,如果父母表现得很吃惊且激动,或对事情的结果根本不感兴趣,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对家长说什么了。

父母要认识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励和奖赏。如果孩子和父母谈话时受到批评,他会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奖励而是惩罚,这将伤害他继续与父母直接交流的积极性。

2.学会对孩子说“不”

要想改掉溺爱孩子的习惯,第一步就要给孩子定出一个界限,让孩子能够接受家长说“不”。比如孩子已经有了20辆玩具小汽车,当他缠着家长再买一辆,或者临睡前已经讲完了第三个故事,孩子还要家长再讲的时候,就一定不要再对孩子让步。

有时候父母会觉得很难拒绝孩子的某些要求,比如在超市里,孩子吵着闹着一定要买糖果,家长马上就会觉得其他顾客的眼睛都看着自己。这时,家长一定要将政策贯彻到底,告诉孩子如果他再闹下去的话,下次就不带他一起出来买东西,如果孩子继续闹下去,家长下次就要履行诺言。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道家长所讲的话都是当真的。

3.让孩子独立

父母并不是家庭文娱委员,所以不必要每时每刻都陪着孩子玩,父母完全可以让他独自玩一会儿。即使他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也并不一定要时时刻刻都处在生活的中心位置。

不要帮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相信没有家长的帮助,他也能把一些事情做好。如果孩子已经能够自己将水倒进杯子里,那就让他自己做。小事上的成功也能让孩子有成就感,变得坚强和自信。就算失败了,孩子也能从中学到如何面对挫折。

4.不要用玩具“淹没”孩子

不要让孩子的玩具堆积成山。过多的玩具并不代表孩子会从中获得乐趣。对孩子来说,父母能够陪他一起多读故事书、多点时间陪他一起玩,比任何玩具都要好。

5.允许有例外情况

不溺爱孩子的教育并不代表是没有爱的、特别严厉的教育。比如,在孩子生日时,家长可以让他的多个愿望都得到实现;或者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满足孩子某些特别的愿望。关键在于,在这种时候,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这是因为有特别的原因所以你才会这么做的。

语言暴力:摧毁了孩子的堡垒

很多孩子都清楚地记得老师、父母的呵斥是如何深深地伤害自己的,他们说,语言伤害有时更甚于父母对自己的一顿打。然而,许多家长和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老公同事的孩子王伟读五年级的时候,本来他在班里表现得非常优秀,并且在一次班干部选举中当选为副班长。当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爸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班长是谁?”王伟告诉爸爸邻居家的女孩就是班长,本想接受表扬的王伟只听到了爸爸“真笨!连女孩都不如”的训斥。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传统的教育方式信奉体罚原则,而现在法律不允许用体罚的方式教育孩子,于是讽刺等语言伤害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造成语言暴力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社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家长、老师经常肆无忌惮地说一些批评和讽刺的话。这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大量消化不了的信息,而他们的表同作用非常强,很容易模仿这些“言传身教”。语言伤害在这种土壤中很容易繁殖,孩子会把大人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说给同伴听,去伤害别的孩子,本来就很脆弱的心灵面对语言伤害就会受到挫伤。

(2)升学竞争激烈。据调查,城市中92%的家长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可全国每年仅有5%的同龄人能进入大学。这导致家长、学校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造成孩子的身心紧张,压力过大,对一些言语讽刺和挖苦无所适从,可能越想表现自己结果越糟。孩子当时可能不知如何反抗,但是这种潜意识到了青春期就会爆发,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心理畸形发展,抵触学校、抵触社会。

(3)教育系统对此不够重视。我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还比较薄弱,专业人员少。学校和家庭过多地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但是对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会忽视。

语言伤害跟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会发出求救信号,比如一些行为、语言、人际交往方式改变、睡眠不足、身体不适等。我们在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发育能力,做到这点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为孩子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1)学校和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特别是心理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应该让孩子面对现实,对人对事具有清醒、客观的认识;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困难和矛盾,能以健康的态度予以处理,处处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2)让孩子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教育孩子不仅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弱点,而且要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个性爱好与情趣,学校和家庭应该据此妥善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3)与人为善,乐于与人交往。家长要教育孩子对别人满腔热情,与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家长和老师应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4)自尊自重,谦而不卑。在社会交往中既不能狂妄自大,又不能退缩畏惧;在行为上要独立自主,既有所作为,也有所不为。学校和家庭应该把握孩子接受信息的度,为孩子过滤不良信息,教育孩子自尊自重,谦而不卑。

(5)情绪乐观,心胸豁达,情绪稳定,热爱生活。教育孩子不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努力把自己的才智发挥出来,对未来充满希望;遇到逆境或烦恼时,能够向学校和家庭寻求帮助,而不是作为一种报复或者嫉妒信号留在潜意识中。

父母有权表达自己的情绪,但要特别留意自己的用字遣词,很多时候只要稍微修正一下用法,就能让孩子易于接受,使孩子不会感到被伤害,从而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恐吓:孩子胆怯的“元凶”

我们园里上大班的松松刚刚5岁,却已经显示出对交际的浓厚兴趣。有时候,他妈妈会为此感到欣慰,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担心。“他会跑到陌生人身旁,告诉人家自己的全名,然后就和别人攀谈起来。”松松的妈妈说。有一天,松松又自己跑出去了。对此,妈妈对他说:“下次你再自己跑掉,坏人就会把你拐走,他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妈妈了。”听到这句话,松松内心惶恐不已。松松的反应告诉妈妈,她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自己跑出去了。但是,松松妈妈这样处理问题,似乎有点过分了。

在那些传出孩子丢失消息的岁月里,家长对孩子的安全给予十分的关注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得不弄清楚:媒介对负面事件的报道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其效果是扩大了负面事件实际发生的几率。专家说:“这是弥散在我们文化当中的戏剧性幻想症,弄得家长们一个个胆战心惊、神经兮兮。”当这些过度的担忧被传递给孩子时,他们也会变得焦虑,并且胆怯。

面对爱哭、爱闹、不听话的孩子,有些家长常常采用瞪大眼睛,装出凶相,“吓唬”孩子的教育方法。一般会用这样的话来“吓唬”——

“你再哭,老虎听见就会来吃你!”

“你再不听话,我去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起来!”

可能这般“吓唬”会立竿见影,孩子立刻被吓得老老实实,不哭不闹了。但是,它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很严重的。其害处至少有四点:

(1)会增加幼儿的精神压力和恐惧心理,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许多孩子夜里常做噩梦,睡不稳,很多都是“吓唬”造成的。

(2)容易使幼儿形成胆小、软弱,遇事缩手缩脚、优柔寡断的性格,不利于培养他们勇敢坚强的个性。

(3)会损害家长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家长“吓唬”孩子的话,大多是在气头上顺口说出来的,兑现不了。久而久之,孩子便把大人的话看成是“骗人”的谎话,再也不相信了。

(4)家长顺口说出的“老虎吃你”“警察抓你”之类的话,不讲科学,不合情理,不符合法律规范,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认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承受着来自精神和肉体的压力——依赖性、晚上害怕、头痛、胃疼……有时候,孩子还会将这些压力转化为施暴。孩子需要基本的安全感,这样他们才能全神贯注地去探索自己的世界。否则,当孩子处于不熟悉的环境时就会主动选择回避。孩子还会失去判断和识别真正危险、风险的能力,而这是他们自我保护的根本法宝。

家长要教育孩子保持警惕,但不是毫无区分地怀疑一切。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孩子的看护也应担负起越来越大的责任。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让父母真正感到踏实。家长具体要担起多少责任,与孩子的成熟程度有关,但也有一些可以参考的意见。

(1)保持平静。最好让孩子不要被家长的焦虑打扰,这是保护孩子最应该做的。迈阿密大学对一些在经受痛苦的药物治疗的孩子进行研究,发现他们都生活在父母的紧张情绪之下。

(2)建立牢不可破的规则。不坐陌生人的车,拒绝那些自己感觉有问题的东西,逛商场的时候要和父母在一起,并且要讲秩序——这些都是好的规则。在告诉孩子必须遵守纪律时,不要说一些“诅咒”和恐吓的话,一般性的警告就能奏效。

(3)小心的语言警告。如果过分灌输“陌生人危险”的信息,孩子在遇到危险时就不敢求助陌生人。我看过一则报道,曾经有个孩子因为不敢向陌生人求救,结果错过了营救队员,最后消失在大森林中。家长要告诉孩子,有些情况不能跟陌生人走,而不是不能跟陌生人接触。告诉孩子,如果需要帮助,必须找穿制服的人员、穿工服的销售人员或者带孩子的母亲。

(4)避开电视新闻。专家建议家长不要让12岁以下的孩子看新闻。在电视剧中,坏人往往会遭报应。但在新闻中,无辜的人却常常是牺牲品,孩子可能无法接受这种事。

(5)诚实而简单。如果孩子问一件让他恐慌的事,要解释给他听,但是不要再次吓到他,同时也不要吓到自己,以不破坏两人的安全感为宜。解释过后,问孩子怎么想的,及时纠正和驱除那些错误的想法,然后离开。这能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生活还是会继续下去。稳定而持续地增强孩子的安全感,有赖于父母妥善处理生活中不断发生的这些事情。

家长要清楚不愉快的早年记忆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出现心理问题。用“吓唬”的方法教育孩子弊多益少,不如用循循善诱、说明道理的方法,更有益于孩子认识错误,改正缺点,更有益于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

早入托:孩子的恐惧被漠视

我朋友的孩子2岁半,已经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了,所以,朋友送他进了幼儿园的宝宝班。第一天去的时候他还玩得挺开心的,可是等朋友将他安顿好要离开时,他就开始哭闹着要跟他妈妈走,怎么劝都不行,我朋友只能带他回家。回家以后,他们一直给他做思想工作,可第二天、第三天还是如此,朋友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现在这种现象很普遍,但过早地把孩子送入托儿所确非明智之举。

人生最初的18个月是负责社会和情感功能的大脑结构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一生都有影响,母子相互作用则在这种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妈妈是婴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发育的调节器。另外,家里的哥哥姐姐和祖父母辈对孩子也很重要,他们起着辅助父母教育孩子的作用,婴儿从他们身上得到安全感,也获得最初的情感影响,而陌生人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全而无所适从,在心理上无法形成家庭情感。托儿所缺乏的正是这种相对固定的亲情氛围,托儿所老师是不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即使人员相对固定,她们也要轮班照顾孩子,让孩子无法适应。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孩子成长,吃、穿、住、行等自不在话下,教育上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投资,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大多数家长认为宝宝早上学早接触社会,对其智力和心理独立能力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专家提醒,过早地把宝宝送入幼儿园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育,容易发展成攻击性格和恐惧心理。

由于现代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加,许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照顾孩子,所以各国政府把增加托儿所和幼儿园作为解除父母后顾之忧的政策,甚至有5%的父母把从6个月大到3岁的孩子“扔进”托儿所,那些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孤独中度过。父母才是培养孩子最好的老师,托儿所和幼儿园只不过是在做“二流”工作。

因为,最好的托儿所试图满足很小的孩子的需求,但由于孩子太多,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所以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而那些差的托儿所根本无法照顾到孩子,只是给他们提供吃喝,完全让他们自己活动,这些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他们感到失去母爱的凄凉,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噩梦。

我的观点是早教要有个尺度,一味强调对孩子的教育而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反而会对其造成伤害。把不足3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

过早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儿童专家也指出,过早上托儿所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与没能得到家庭关怀有关。所以幼小的孩子应该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进入托儿所。

毕竟最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2岁以下的孩子还是在妈妈一对一的疼爱照料下,身心更容易健康发展。即便是最好的托儿里最负责的老师也无法取代妈妈对孩子的关怀,2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在家庭温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让幼儿的大脑健康发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爱的刺激,我们都清楚妈妈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与亲人的关爱对孩子发育来说是最安全的选择,这是托儿所难以给予的,恰恰是因为缺乏这种影响,造成孩子许多负面情绪和不良人格的形成。那么是不是不让孩子进托儿所,请个保姆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使请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妈妈亲自照顾好,更何况多数时候都找不到理想的保姆。

家长要走出这一个误区,并不是提早让婴儿进入托儿所会让他们更能适应外部环境,更早地发展交际能力。婴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的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的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是固定的,只有父母能做到这样。

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的关心,一对一养育更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托儿所里的老师一般是一个人照顾数个孩子,她无法同时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不要认为婴儿不懂事,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孤独感,长期的影响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因此,家长不要过早地把孩子送入托儿所。

“皮肤饥饿”:孩子的智力被影响

有一次,在自由活动时间,我看见孩子们嬉戏打闹,玩得很开心。只见先是两个小朋友搂抱在了一起,又一起摔在地板上来回翻滚。接下来旁边七八个小朋友看见了,一下子都扑到这两个孩子的身上,一个个你推我拥,又叫又嚷,显得十分兴奋。沈老师看见这番情景,十分生气,把小朋友们训斥了一顿,并让他们排队“罚站”。

我悄悄地把沈老师叫到门外,劝她把小朋友都“解放”了。我跟她沟通了我对这件事的理解,其实,孩子们刚刚的行为并不是淘气的表现,而是他们在寻求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心理学家称此为“皮肤饥饿”。

人类和所有的动物都有一种特殊的需要,需要相互之间进行皮肤的接触和抚摸。人从生下来开始,这种皮肤的需要已不可缺少。宝宝3~4个月后就会伸出两只小手要人抱了,少抱一会儿都不依不饶地哭闹,很不高兴。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一整天看不到妈妈,回家后会很喜欢围着妈妈转,喜欢把身体靠着妈妈,更喜欢妈妈抚摸他的手和头部。如果妈妈一边给他们讲故事,一边摸摸他们的头,他们就会感到心里暖融融的。小朋友之间也会通过身体的互相接触、抚摸、搂抱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特殊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皮肤饥饿”。

我们园里有几个同事午休时常聚到一起谈论自己孩子。交流后发现,宝宝们似乎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睡觉前花样百出:

我儿子晶晶5岁了,每晚睡觉前必定揪住我的一缕头发,在自己手上卷呀卷的,然后变成一个圈,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敲着,然后才慢慢睡去。

我女儿丽丽睡前必须揉弄我的一只耳朵,否则怎么也睡不着。

我的孩子小美4岁,她的习惯更有意思:睡前用一只手搂着我的脖子,还要用小嘴啃咬着我的肩膀……

孩子睡前的这些行为习惯,都是他们皮肤饥饿的行为表现。人皮肤上面的触摸感受器对接受触摸刺激有一定的要求,如不能被满足时,就会出现“皮肤饥饿”。

孩子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要有营养丰富的食物、充足的睡眠,而且要有与成人亲密的交往,接受父母的触摸,后者能使脑垂体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确保前者发挥最佳效能。若儿童在家庭中得不到这种爱抚,就会出现皮肤饥饿,长期如此会引起孩子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智力衰退;在情绪上变得抑郁、不合群、胆怯、躁动不安,出现各种行为异常。长期下去不仅影响孩子正常生理发育,而且在心理上也会留下阴影,甚至会造成心理畸形。

一般来说,儿童的皮肤饥饿现象在家中可通过父母的搂抱和其他方式解决,当孩子得到父母温柔的爱抚时,心理上会产生良好的刺激,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变得自然协调,同时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提高。科学家发现小儿睡在羊皮褥子上很安详,这是因为小孩感到羊毛柔软暖和,好似偎依在母亲身上一样的感觉。

所以父母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孩子这种需求,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尽量多和孩子接触,通过感情交流消除孩子心理上的情感饥饿,让他们有心理上的满足感。每天抱抱孩子,定时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背部、手背、手腕、肩膀,睡觉前在背部摩擦数次。还要经常抚摸小孩的头部,顺着头发由头顶抚摸到前额。大一些的孩子之间可互相搂抱、嬉戏、玩耍,尽可能满足孩子对皮肤饥饿的要求。

对偏小的宝宝,在这里要特别提醒父母注意以下几个不适合抚触的时间和方式。

(1)宝宝显得疲倦、烦躁时,不要再刺激他,应让他休息,等睡醒后再进行按摩。

(2)留心宝宝的反应,如果他哭了,应先设法让他安静,然后再继续。一旦宝宝哭得很厉害应停止按摩,因为宝宝可能饿了或想要睡觉。

(3)不要一开始就用力按摩,开始时应轻轻按摩,逐渐增加压力,让宝宝慢慢适应。

(4)不要强迫宝宝保持固定姿势。

(5)不要让宝宝的眼睛接触婴儿润肤油。

(6)脐痂未脱落,不要按摩腹部。

总之,抚触没有固定的模式,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不断调整,以适应宝宝的需要。对新生儿,每次按摩15分钟即可,稍大一点的宝宝约需20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30分钟。一旦宝宝觉得满足了,应立即停止,一般每天进行3次为宜。

抚触也不是一种机械运动,它应由妈妈和宝宝协同完成,抚触不仅是身体的接触,更是妈妈和宝宝心与心的交流,它传递着爱、关怀、亲吻和拥抱。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妈妈和宝宝共同的心灵语言,妈妈可以把这种语言尽量用手法表达出来。

父爱缺失:导致孩子“父爱饥渴”

我在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事例:美国有位叫乔治·曼斯尔的海员,在儿子刚出生不久便出海远航。3年后,他回到家时吃惊地看到儿子举止古怪、性格孤僻、自卑感很强,看不到一点天真活泼的孩童形象。

这是由于婴幼儿长期缺少父爱所表现的特有症状,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哭闹、易惊、烦躁、抑郁、多愁善感等症状。有人称这些症状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作用。母爱可使子女身体和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父爱的功能则表现在教会孩子怎样应付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人生问题。母爱代表着人性和社会生活情感方面,父爱则往往象征着事业、思想、秩序、冒险和奋斗,代表的是理性方面,其主要表现在对孩子成就感的培养上,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也与父亲有关。

有相关调查表明,如果有一个好父亲,则孩子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就会比较高,在与人相处时会有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较强。

孩子最理想的人格是同时兼具了父爱和母爱两方面的内容。现在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一些父亲往往忽视甚至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严重不足。这样对孩子性格的养成影响很大。所以父亲应“亲临”教育第一线,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自主能力。我从书中看到过几个名人的故事,对父亲教育孩子有启发作用。

故事一

达·芬奇的父亲: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拿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正是因为父亲如此开明,达·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绘画中,甚至敢画画恐吓父亲。一次,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在盾牌上画了一个两眼冒火、鼻孔生烟,看起来十分可怕的女妖头。为了把父亲吓一跳,他还关紧窗户,只让一缕光线照到女妖头的脸上。后来,父亲一进家就被盾牌上的画吓坏了,可等达·芬奇笑着解释完,他竟然没有责备儿子。

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大画家。

故事二

莫扎特的父亲:放弃工作培养孩子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小时候被无数人誉为“神童”,他的许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乐中经久不衰的曲目。莫扎特有如此成就,与他父亲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

莫扎特3岁时,父亲就发现他经常坐在一边,很有兴趣地看姐姐练琴,于是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在父亲的指导下,莫扎特5岁就开始创作短曲,6岁时创作钢琴协奏曲。后来,为了更好地培养他,父亲甚至放弃了宫廷乐师的工作。

可以说,没有父亲那份执著的精神、严格的要求和深厚的关爱,是无法造就莫扎特这样一位音乐大师的。

故事三

安徒生的父亲:穷鞋匠教出大作家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生在富恩岛一个叫奥塞登的小镇上,那里有不少贵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

贵族地主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一起玩。安徒生的父亲非常气愤,但会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孩子,爸爸来陪你玩吧!”

父亲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是莎士比亚的剧本。父亲还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的生活,这些经历为安徒生后来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故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上面列举的例子,可以从一方面说明父爱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很大,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生活独立感、学习自信心方面占有优势。而那些长期生活在女性群中的儿童,其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很容易出现偏差,例如易担惊受怕、烦躁不安、精神抑郁、多愁善感,久而久之,男孩的性格会变得女性化。

那么,获得父爱对女孩会有什么影响呢?原苏联心理学家证实,由于父亲的形象是勇敢、果断、豪爽、眼界开阔、事业心强,所以女孩受了这些影响,会更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和事业。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从孩子出生就已经开始,不管是在家里或是在其他场合,婴幼儿和儿童都渴望得到父亲的爱抚。有资料表明,尽管父亲爱抚孩子的方式同母亲不一样,如喜欢抛起孩子、摇晃孩子的手脚等,但这种有力度而具风格的照料方法对孩子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

另外,父爱的教育作用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给孩子潜移默化地树立一种群体意识,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因此,父爱绝不是母爱所能代替的。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做的大量调查表明,没有父爱的家庭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所以,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存在,体会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其意义在于使孩子有一种心理寄托,获得安全感,健康地成长。

所以,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既需要母爱,又需要父爱,孩子渴望父爱同渴望母爱一样。那么,父亲怎样满足孩子对父爱的需求呢?

(1)要学会照料孩子。不管工作多忙,下班回家也要先抱抱孩子,要协助妻子给孩子洗澡、换尿布,帮助孩子洗脸、刷牙、整理床铺、穿脱衣服。

(2)要随时注意接近孩子多和孩子交谈,倾听他的讲话。一有机会便带孩子到公园、郊外游玩。

(3)要做孩子的伙伴常和孩子玩耍,这是与孩子交流的最好机会。多跟孩子一起游戏,使自己回到童年,让自己进入孩子的“玩伴”角色,认同和遵守孩子的游戏规则。这样,父亲和孩子是“玩伴”,是“朋友”,能使孩子深深感到父爱的温暖。

(4)让孩子精神放松地在家里,不要强行让孩子规规矩矩地不吵不闹;不能因工作忙而厌烦孩子;更不能因工作不顺心回到家里就向孩子发脾气。应时刻把爱心献给孩子,让孩子精神愉快。

总之,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世界中,父爱也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感情。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父亲应疼爱自己的孩子,充分满足孩子对父爱的需求。

夫妻冷暴力:孩子是第一受害者

“家庭冷暴力”是最近在社会上偷偷蔓延的“流行病”,很多家庭都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家庭冷暴力。尤其是在夫妻学历较高、具有一定知识素养的家庭中,家庭冷暴力现象更普遍。

我们园里莉莉的爸爸张先生是个三十多岁的生意人,有两个小孩,4岁的女儿莉莉聪明乖巧,但9岁的儿子却有点“呆”,小学一年级时就被留级,说话时神情呆滞,要很久才反应过来。据张先生介绍,这与他新婚后与妻子的“冷战”有关。

张先生与妻子在2001年结婚,结婚后妻子在家做家庭主妇,张先生从一家外企跳槽出来单干,事业有成,却发现日益无法跟妻子沟通。妻子天天待在家里,张先生感觉妻子完全无法理解他的生活。本身就不情愿结婚的张先生渐渐后悔了,妻子怀孕他不关心,妻子分娩他不去医院,孩子生下来他不抱,一年多时间张先生没和妻子说话。

结果孩子满周岁了,不哭不笑只是发呆。

后来张先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改变了自己的做法。但之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一直延续到现在。

现代一些家庭中,夫妻双方文化、知识水平都比较高,对传统的暴力行为都比较克制,吵架时不会打人或摔东西,而使用“冷暴力”这种消极应对的方式,经常采取“三不政策”——不说话,不理睬,不关心,即便说话也经常是嘲笑,语言折磨。

家庭冷暴力包括: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漠不关心,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懒于做一切家庭事务。无论是谁发起家庭冷暴力,也无论是谁的责任,冷暴力对每位家庭成员都会是一种伤害。尤其身为父母,要对孩子抱有一份责任,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对父母的心愿。因为冷暴力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父母要及时更正自己的这一行为。

1.高度警惕家庭冷暴力对孩子心理的伤害

很多父母为了不伤害孩子而勉强维持婚姻。的确,离异家庭的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比率要远远高于正常家庭,但身为父母,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持续的冷战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孩子会因为经常成为“冷战”的牺牲品,而变得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对家里的氛围异常警觉。长期下去,孩子会变得过于敏感、不自信或刻意曲迎他人;也有的孩子学会了父母的冷暴力方式,变得很冷漠,没有一般孩子的喜怒哀乐,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

当家庭冷暴力出现时,首要的对策就是去解决它、缓和它,一味地勉强维持并不一定是对孩子好。

2.夫妻要学会呵护和经营婚姻

在婚姻里,夫妻都把真实的自己没有遗漏和伪装地展现给了对方,真实永远都不会是那么美丽。婚姻就好像是一块玉,需要夫妻共同去呵护,要学会观察和体会对方的需要,要去关心体贴对方。

3.夫妻积极并及时地为自己的婚姻保鲜

夫妻是最亲近的人,互相也最为了解,很多时候对于感情的微小变化是可以及时发现的,只是夫妻多数都不以为然,或者忙于工作和琐事而没有对这一变化进行处理。常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在意识到夫妻感情有变化时,要积极应对,及时处理,为婚姻保鲜。

4.用积极的沟通方式增加夫妻之间的交流

家庭冷暴力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夫妻双方的交流减少,一天说不上几句话,甚至几天不说一句话。夫妻双方对家庭和谐都负有责任,要互相温暖,学习积极的沟通方法,在有矛盾或意见不一致时,要学会就问题做主动、坦诚的沟通,将矛盾有效化解。

积极的沟通方式不仅有益于夫妻间的感情交流,也会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孩子最初的社会交往就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积极的沟通方式会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

5.改变自己对婚姻破坏性的行为

有些行为是必定会对婚姻有伤害的,如明知是对方禁区仍然去触犯、在吵架时使用过激的不理性的言辞甚至人身攻击等。在婚姻中夫妻都要辨明什么样的行为会破坏双方的感情,与这样的破坏性行为彻底告别。

6.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如果夫妻双方都有意愿去改变冷暴力的现状,而且也付诸了很多努力,但依然不能有效缓和感情,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共同挽回婚姻。

7.必要时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以决定是否继续

很多妈妈会因为可惜多年的情感投入,可惜自己花费在丈夫身上的青春,而一再地努力挽回,一再地委曲求全。但当妻子竭尽努力也无法再温暖老公的心,当自己身心疲惫、痛苦不堪时,就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理性地决策是否仍要继续。

下面我介绍10点化冷为热的小锦囊:

(1)双方互不说话时,在家里明显的位置留一些小贴纸,写上关心温情的话,让老公知道,你还惦念着他。

(2)在饭菜上,有意添加一些老公喜欢的口味和菜品。

(3)帮老公想在事前,譬如老公要出差,将他可能忘记或必带的一些物品事先收拾好。

(4)不经意时,重复以前和老公经常会有的小动作、小活动,唤起他的记忆。

(5)以宝贝的生活和教育切入,尝试与老公讨论问题,让老公开口讲话。

(6)找一些老公感兴趣的话题,倾听他的观点,尝试与他探讨,但避免过激的争论。

(7)与宝贝有关的家庭集体活动,邀请老公参加。

(8)邀请老公在纪念日或有特别意义的地方,重温旧景、旧情。

(9)要及时调整生活节奏,或设法过好和谐的夫妻生活来逐步消除隔阂,重新建立起夫妻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

(10)若夫妻之间沟通有困难,可求助于亲戚、朋友、同事或心理专家。

“假累现象”:孩子需要成就感

大人往往对疲劳的看法有偏见,每当孩子忙碌一段时间后,就强迫他们去休息。其实当孩子对某个活动兴趣浓厚的时候,是不会觉得累的,如果大人强迫孩子每隔几分钟就休息一下,会使他失去兴趣,反而更容易感到疲劳。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人能有机会拥有最大可能的满足,而且他通过做某件事将挑战和征服自己,这个时候无论多么累,他都会感到无比骄傲和快乐。这时,他在精神上会感到疲倦吗?不,事实上,他会感到自由和满足。

与之相比,很多人在工作了一天后,回家就说:“我好累呀!”但他们并没有马上休息,而是开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他们在自己的爱好上花费几个小时,而且毫无怨言、不知疲倦,这是因为他们在爱好中获得了满足和精神上的放松。

正是由于在工作中无法满足成就感,人们才容易感到累,这只是一种“假累”而已。如果一个人喜欢他的工作,把他的工作当做兴趣,每天都能以一种自我满足的心态积极工作,那么对他来说工作就不是什么痛苦的事情了,而变成了轻松又享受的游戏。这不仅让他感到了快乐,而且他的精神也会越来越好,根本不可能存在“假累”现象。

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也往往忽视孩子“疲劳”背后的真相。在父母的强迫和阻拦下,孩子很难从事自己热爱的活动,而父母提供的玩具又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当孩子玩耍一段时间后就会对玩具失去热情,这时的表情是厌倦或疲惫,有时甚至烦躁不安,此刻父母一定会认为孩子累了,需要休息了。

事实真是如此吗?这只不过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而已。孩子的这种表现理应引起父母的警觉,而父母却采取错误的方法,使孩子的成长陷入了恶性循环。

我做了一些调查和实验后发现,文化层次较低的父母比有钱的父母更配合我的教育方法。当孩子写出第一个字时,文化层次低的父母会高兴得把孩子举起来,然而有钱的父母对孩子类似的表现反映很冷淡,还会询问学校有没有开设提高孩子修养品位方面的课程,至于孩子是否能写字似乎无关紧要。如果孩子想动手做些日常劳动,这类家长会说:“我的孩子来学校可不是为学这些普通的工作的!”他们不知道,这些工作对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意志力有着多么大的作用。

甚至还有一些无知的父母认为孩子年龄太小,还不适合学算数,怕孩子的脑子用坏了。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很复杂的情绪,他们既有优越感又有自卑感,可以说是心智上有一定的障碍。事实上,精神疾病患者几乎没有一个是用脑过度产生的,大多都是对工作、学习失去兴趣,以及遭受情感等打击造成的。

如果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日常生活练习或智力游戏上“忙碌”一段时间后,大人就会认为,孩子做了那么多事,他一定是累了。所以,大人就会打断孩子的活动,为了让孩子透透气,他们会带着孩子到外边玩。等孩子玩耍一会儿后,才把他带回家。可此时孩子会比没到外边玩之前更好动,更没有办法专心完成手头的工作。孩子会继续从一项活动转换到另一项活动,这种“假累”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上述情形下,很多大人都认为他们是对的,其实这是盲目的、错误的。孩子的表现很明显,玩了一会儿后又会开始烦躁起来。大人对此往往感到无可奈何,他们感觉自己用尽了各种办法,想让孩子休息或换一个地方玩,可似乎都不管用,孩子不但无法继续做原来的事,还变得更加不安起来。

这时大人看上去很努力地迎合孩子,但实际上他们缺乏对孩子必备的信心,因为他们没有尊重孩子的自主权。这些父母虽然尽了全力,而且他们的每一项建议和计划也都非常完善,但他们没意识到,自己总是习惯干预和指导孩子,结果反而阻碍了孩子的自然发展,妨碍了孩子原本能从中得到的启迪和智慧。

只有当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所以,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能够把所知道的东西暂时放置一边,不把对孩子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懂得耐心等待,就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惊人转变。

还要注意,如果孩子重新选的工作比之前的更容易,那他们不安的心情更不可能平静。想要再次完成这项新的任务,就必须能够吸引孩子的全部注意力。与此同时,外界还不能轻易去打扰他。当孩子完成他的重要任务之后,脸上会表现出和“假累”完全不同的表情,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很平静。整个人也似乎有了新的动力,而且充满了朝气,因为此时孩子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

打屁股:危及孩子的性健康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挨“屁板”的经历,家长们似乎觉得打屁股没有大伤害,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遭受打屁股或其他体罚的孩子,长大后其性问题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父母打孩子屁股或其他肉体惩罚会造成孩子在青年时期出现以下3种性问题:

(1)言语或者暴力强迫约会对象与之发生性关系。

(2)婚前性交不使用避孕套等危险性行为。

(3)性受虐狂(只有打屁股等体罚才能性唤起等)。

研究表明,与从来没被父母打过屁股的孩子相比,童年遭受过体罚的孩子发生危险性行为的比率更高。专家总结说,打屁股等体罚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这正是造成不安全性问题的关键。

实际上,滥用体罚不仅会破坏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密感情,还容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使孩子变得缺乏自信、充满挫折感,一些孩子还容易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都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再者,充满暴力的体罚并不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家长一定要杜绝暴力的体罚方式,采用合理的体罚。在体罚孩子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惩罚不能走极端

比如有的孩子痴迷于动画片,家长虽然明白这种诱惑是很难控制的,但家长的态度大体是这样的,可以看,但不能时间过长,这本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有的家长的方式过于极端,发现孩子看得时间长了,一怒之下关掉电视,乱骂一通,甚至罚孩子几天不准看电视,弄得孩子的心情很不好。

其实这种问题很好解决,让孩子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频道,规定看完了就结束,这样可以天天看,只要家长坚守规定,慢慢地孩子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家长没有章法,高兴了让孩子看一晚上,不高兴一会儿也不让看,如此变化无常,孩子是不会掌握要领的。一旦家长实施惩罚,孩子坚决不会领情。

2.惩罚要迅速及时

现在的小朋友有许多“偷盗”行为,这种现象大都是好奇心理引起的,比如别的小朋友玩的东西,他也想拥有,于是就可能拿来玩玩;家里有好吃的,孩子控制不住,会偷偷拿来吃。其实,孩子大都经不起诱惑,他们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所以在占有欲的驱使下,孩子就会开动小脑筋,想起小办法。

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家长的惩罚一定要及时果断,马上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采取一些惩罚措施,比如责令孩子归还,一周不准吃零食等,目的就是对孩子产生震撼作用。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再跟孩子谈论此事,再去讲道理,孩子也忘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家长再怎么动怒,也没有一点效果。

是什么导致孩子性早熟

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孩子的发育成长也随之提前了。青少年早熟包括生理早熟和心理早熟,其中性心理早熟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份统计资料证实,儿童性早熟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而某专科每天诊治的近百名性早熟儿童中,约有三成是观看成人电视而引发的。

时下许多家长都知道,儿童多吃煎炸食物、反季的食品、过度肥胖是促进孩子性早熟的元凶,很多反季的蔬菜都含有激素,孩子平时经常吃含激素类食品,会加速其性早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都会对此加以注意,但对看成人影视也会引起性早熟的道理却了解不多。最新临床研究证实,儿童接受成人影视的有关内容,在大脑神经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性信息,再从垂体中分泌出性腺激素,从而使体内性激素旺盛,出现早熟现象。

儿童性早熟是一种疾病,还会带来许多心理和社会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和发育水平落后于同龄人。专家提醒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儿童不宜”的电视或电影,绝对不要让孩子观看。

现在的父母都很忙碌,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比较少,但给孩子施加的压力又很大,所以很多孩子不愿意待在家里,总想到外面去找朋友倾诉,找自己的心灵寄托,这就给早恋提供了机会。

有些人有婚外情,夫妻闹离婚,这也会加速孩子性心理的早熟,可能影响孩子的恋爱观。还有些家长在家里穿得很随便,很性感,直接刺激了孩子的视觉感官,所以加速了孩子更早的出现性冲动。

对儿童性早熟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些家长羞于启齿,不好意思带性早熟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还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孩子提早发育算不上大问题,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性早熟意味着孩子在心智未达到相当程度的时候性器官却已经发育完整,带来的心理困扰和冲动很容易引起儿童行为异常,同时常常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此外,由于性早熟造成的儿童骨骼过早发育成型,很容易造成儿童的身高发育停滞,成年后身高低于同龄人,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将带来终身遗憾。

儿童性早熟应以预防为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的蛋白质摄入量不要过多,因为营养过剩是引起孩子性早熟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预防性早熟的发生,家长应注意少给孩子吃肉食,现代的肉类食品,尤其是鸡、鸭、猪肉、鱼类均含有许多促进生长的激素,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不利,应让孩子多吃海产品、蔬菜、瓜果等,适当食用一些粗粮以保证营养均衡。

(2)不要盲目给孩子食用蜂王浆、花粉制剂、鸡胚等“补药”。孩子患病后,很多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吃补药,其实大多数孩子患病后恢复很快,除非是慢性病,基本上不需要进补。

(3)不要给孩子乱吃增进智力的保健品,乱吃保健品也会走进另一个进补的误区,导致孩子性早熟的发生。

(4)妥善存放避孕药物、丰乳美容品等,以免孩子误服或接触,也不要给孩子搽用成人化妆品或护肤品。

(5)不要让孩子看“儿童不宜”的影视,避免性早熟的发生。

(6)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太过亲昵,也不要谈及跟情爱有关的话题。

同类推荐
  •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 蒙台梭利与中国孩子的教育

    蒙台梭利与中国孩子的教育

    妇女怀胎十月期间是十分注重胎教的,除了注意保健外,还注意精神修养,情操的陶冶,为胎儿提供身心舒畅、情绪稳定的母体环境,并通过有意识的感官活动,刺激胎儿大脑思维反应,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
  • 孩子最需要父母解决的50个心理问题

    孩子最需要父母解决的50个心理问题

    本书精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50个心理问题,以专业的知识和视角进行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将会带给广大家长新的理念、新的感受和新的启发,帮助广大家长朋友一起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 培养了不起女孩儿的300个思维游戏

    培养了不起女孩儿的300个思维游戏

    看多了司空见惯的思维游戏书?本书让你看完后想扔掉所有的思维游戏书!这是一本家长和女孩儿一起玩的思维游戏书。每一个游戏的设置,均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 并根据女孩儿的大脑、智力结构,在国内外众多权威专家的指点下,精选的包括数字游戏、推理游戏、探索游戏、发散思维游戏等,让家长与孩子在充满乐趣的互动挑战过程中,全面提升各种能力,使头脑真正动起来。如果看完此书后,你和你的孩子觉得这些题目很简单,你们也能出这样的题目了,那得祝贺你们,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和你一样,活学活用,从生活中汲取更高的智慧思维,抛弃那些依赖思维游戏书的生活吧。
  •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由陶红亮主编,《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是一本关于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心理百科书,阐述了感知孩子情绪、解读孩子行为等知识,并就这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给出了建设性的指导;介绍了儿童大脑、身体、视觉、听觉、语言、思维、情绪、信任、道德等方面的发展,揭示了孩子如何从一个多数时间只是睡觉吃东西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忙碌、活泼好动的学步期儿童;还从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角度揭开了儿童发展的神秘面纱,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孩子世界,让你见证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学会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热门推荐
  • 秦汉血歌

    秦汉血歌

    数千古风流人物,我看今朝:霸王举鼎,气吞山河!却抵不住吾有弯弓射天鹿之能!吾家五百死士,以一当百,天下群雄,谁能与吾争锋之?【剧情需要,内容有与正史不符合之处,还请读者君多担待】
  • 神道游龙

    神道游龙

    我不是天才,也不是废柴,我只是神灵世界唯一的至尊!别惹我,也不喜欢杀人,只想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经历了三次穿越的紫洛辰终于再次穿越进入科技与力量共存的神道世界,我欲平凡,为何非逼我踏上血途!
  • 重生米国警察

    重生米国警察

    2044年的首席杀手重生2009年菜鸟小警察,复仇是他的第一要务除此之外他还想享受一下普通人的酸甜苦辣
  • 公司萨满:一个商业寓言

    公司萨满:一个商业寓言

    萨满,是西伯利亚语中的一个词,意为“能在黑暗中看见东西的人”。他是医治者,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万年前。萨满能够随意进入另一个精神世界,在不同的精神世界晨游历,并运用魔力、智慧和这些世界里的能量改变周围的人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既然萨满法师的实践旨在治疗作为个体的人,而公司个体的组合,那么这些效力显著的方法也可以用来治疗和恢复公司的士气。基于这种想法,就出现了公司萨满。他是顾问,把公司看作一个有机体而不是机器。能够重新建立健康的公司内部环境。
  • 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

    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

    她有两个倾城绝色的姐姐一个母仪天下,美艳绝伦,却被人横刀夺爱,芳魂恨归一个聪慧无双,妩媚天下,却难逃家国飘零,折辱落泥她还有一个英姿飒爽的童年好友,身踏铁骑,指点江山,风云变色,横扫天下,论色、论才、论情、论义,千古风流,终被雨打风吹去,只道是这男人的天下,却为女子倾国。等待、寻觅、创造、掌控,我的幸福谁可独断,只看这倾城小花,于乱世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人生和幸福。
  • 重重危机:不离不弃

    重重危机:不离不弃

    这一次一次的危机,是命中注定的吗?“他”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找到“他”..............
  • 冤家斗:帅明星的糖果初恋

    冤家斗:帅明星的糖果初恋

    叶宇轩,叶雨萌,是一对龙凤胎,同时哥哥是受万千歌迷喜爱的超级偶像,妹妹是受万人追捧的万人迷。在娱乐圈闯荡多年,叶宇轩习惯啦冷漠的面具,处处与人保持距离。虽然和许多女明星谈过恋爱,但是终究忘不了心中的糖果公主。时光飞逝,当年的糖果公主唐伊雪已经变成一个斤斤计较的小气财奴。男孩子的打扮,随意的装束,总是把长长的头发藏在大大的帽子里面,总是在片场默默地地当起后勤。当糖果公主被施魔法变成一个小矮人的时候,真心爱她的帅明星能否找到他的真爱呢?哪怕小矮人的手里,不再捧着那盒甜蜜糖果。他封闭已久的心又是否会重新向她展开?
  • 王源我不应该爱上你

    王源我不应该爱上你

    他们杀了她的母亲,她回来报仇了,她会做什么。
  • 大唐帝国血

    大唐帝国血

    开元盛世的繁华,让炎黄子孙怦然心动。金戈铁马的鏖战,让铁血男儿心驰神往。他,一个在帝国的边陲长大的少年,被刻意隐瞒的身世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他,如飞的战马,灵蛇般的长枪。一个有着奇异梦幻的少年,驰骋在广袤的西域的大漠。朋友,让我们打开想像的翅膀,追逐一个英雄的足迹,神游那跌宕起伏、英雄辈出的帝国时代吧。写手皇家卫队,愿以一个勤勉的写手身份,将一个精彩的故事奉献给亲爱的读者朋友。敬请读者朋友对一个刚刚涉猎网络创作的新人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写手卫队郑重推荐网络成名作家林宝之王的作品《中华游龙》,书号79377,这是一本可读性非常高的作品,每个读者都会从中感受到作品的内在魅力。
  • 韵幽王的狐狸王君

    韵幽王的狐狸王君

    五岁战败紫战国神勇将军;七岁灭凰炎国,凰炎国全国上下血流成河,凰炎皇室无一生寰;八岁封王,赐良田千亩,牛羊马匹万头,赐封号韵幽王。当她遇上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