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善美培养自由人格
人的本性是求真、向善、爱美,然而生活中却并非如此,仍有假丑恶的存在与之较量,只有在生活中融入智慧,才能在创造真善美的过程中,培养自由的人格,从而排除万难,扫清障碍,摆脱“异己力量”的束缚,将梦想变为现实。
在《人的自由和真善美》这篇文章中,冯契先生提出“化理想为德性”,将认识的辩证法贯彻到价值论的领域中,使“功利与真善美等精神价值构成统一的价值体系”。他指出:在一定历史阶段,劳动异化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克服由此产生的异化现象与迷误观念,劳动才能成为自由的。“人类历史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和飞跃,都可说是由必然之域奔向自由之域总过程中的环节。每一个飞跃都包括两方面:在物质方面是趋向自由劳动的进步;在精神方面是趋向以发展人类本质力最(知、意、情等)为目标的‘真正自由之域’的进步。”
这里将“功利”和“真善美等精神价值”构成统一的价值体系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前者是有关于物质利益,而后者则是关于精神价值,两者虽各异却也有相同的部分,将认识的辩证法充分体现出来。
联系上述所讲的价值体系,可以将认识的辩证法应用于提高人的素质和培养自由的人格方面。具体来讲,在自然与人、客体与主体交互作用中使实践和教育相结合,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和德、智、美相结合,集体帮助与个人主观努力相结合,以使学生的人格及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可以说这就是为培养平民化自由人格的根本方法。我们平常所说的理想的人格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也并不是只有圣人才会有的,而是平民化的,是很多人只要努力就可以具有的。这样的人格不但具有自由的个性,而且还具有自由的德性。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是具有多种形式的,而且具有文化个性,和世界观的教育是具有相同性的。“我们用正确的世界观来指导人生,一定要有出于真诚的理性认识和意志的自愿选择,并运用想象力把未来目标勾画出来,形成能激发感情力量的理想”,并为此付诸行动。这就是“哲学理论经理想、信念的环节化为德性的过程”。
(二)教育观念更新
当今教育的热门话题即为教育观念的更新,其应当遵循价值规范的要求,符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通过实践的检验从而与人类科学人文统一的理性尺度达成一致。当下的教育举措与教育观念的更新可谓是层出不穷,近来,还出现了借用其他行业的名称来做广告的行为,如“道德银行”“星级学校”等不在少数。难道这就是学校教育理念的更新?是理性做出的权衡与选择,还是对教育价值迷惑谬误使然?又据有关媒体报道:上海新修订的《中学生守则》,其中并没有出现“俭朴”“谦虚”等词语。这样的《中学生守则》是教育观念更新,还是将民族的传统美德丢失,而盲目地跟随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浮躁之风走向了丧失了“理性”的虚无主义时代?
爱因斯坦告诫人们说:“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路。现在大家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时代的特征。但是也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物质享受,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静。”这种“不追求物质享受”,只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安静”才是人生的永恒追求,可将其看作是享受生命,是具有理性的人生选择。
我们的教育是幸福的教育吗?在这个问题中,主张教育回归生活,日益高涨的口号声则是以幸福教育为目标,但仍然禁锢在教育异化的逆流中。而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当前国内这股非教育、反教育的声浪中,在背后推波助澜竟是那些“愚昧”的家长与学校一些当事人,他们扮演了精神杀手的角色。
(三)教育范式的转型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达到教育范式的转型:一是利用已有的范式进行重新改造建构成新的范式;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教育实践的需要,建构新范式,可参考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范式。他明确地指出“生活即教育”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相互颠倒形成的。虽然只是简单的颠倒,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指出:杜威所说的那种教育,其范围仅限于学校内,而“生活即教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小圈子,走向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大教育。陶行知的说法,可谓是目光深远,构建学习化社会正是从小教育向大教育的跨越,是不可逾越的。当时我国正处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时期,他提出要根据我国的现状,要使用穷方法,将匮乏的教育办成丰富的教育。人们通过他对生活教育的整个思想,深刻理解到他指出的教育思想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的,将民族化与现代化融为一体,而生活教育之魂则是民族性。陶行知虽然留过学却并不盲目崇拜洋学、尊崇儒学,知晓古今中外。他宣称:教育的学术非独立存在,应当立于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种学术之上。他在《我们的校徽》这篇文章中展现了一个具有豪迈气概与宽广胸怀的教育家形象。他创办的育才学校的校徽是由一个圆圈演变成三个圆圈连锁起来的。其中第一个圆圈代表全校一体,第二个圆圈代表世界一体,第三个圆圈代表古今一体。接着他对“校徽意义之丰富”开列了十点,从“(一)智、仁、勇”开始,到“(十)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我一时也数不完全”。不过他心里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三个连锁的红血轮,代表着有生命的学校、有生命的世界、有生命的历史都联成一体”。
就让我们大概介绍一下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中是怎样将“智慧”与“知识”融合的。他在斥责“伪知识阶级”的文章中,首先将“知识”与“智慧”区别开来,他认为:“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其次,对知识本身进行考察,“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真知灼见是跟着智慧走的”。“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便是伪知识。”再次,他着重提出了互相学习经验沟通的重要性:“我只说真知识的根是要安在经验里,没有说样样知识都要从自己的经验上得来。假使我们抹杀别人经验里所发生的知识而不去运用,那真可称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呆子。”陶行知还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接树,一种树枝可以接到另一种树枝上去使它发芽生长,开更美丽之花,结更好吃之果。”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比喻,运用在寻求“智慧教育”范式的可行性方面,并用他在《创造宣言》中说的话来进行自我勉励:“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要迈进创造之路,“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走出一条生路”。
教育范式的转型是创造一种新的范式,观念的更新也非一蹴而成,它是众人智慧的结晶,还需要扫除从知识教育转变为智慧教育过程中的阻碍,才能到达真正的教育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