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1700000010

第10章 让独生子女明白坚忍的意义

下篇 造就新时代的好孩子

教育独生子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让他们增长知识吗?是让他们考高分吗?当然不是。独生子女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成功那么简单,因为他们以后要独立面对社会,要独立承担责任。所以,教育独生子女,就是要让他们具有足够的生存能力,就是要让他们做一个有孝心、有仁爱心的好人,就是要把他们造就成敢于担当、有使命感的、顶天立地的新一代强者。

古往今来能够成就大事者,无不拥有着坚强的意志和超出常人的忍耐力。但是,当今社会物质生活丰富,独生子女又极受父母宠爱,很少有机会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忍耐力。所以,这就需要父母平时在生活中多注意培养孩子坚忍的品质,为他将来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做准备。

会忍耐的人有福气——教孩子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其条件都是得天独厚的。由于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总会对他宠爱有加,对于他提出的种种要求,也总会及时满足。但总是及时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会让他的忍耐力变得非常差,一旦父母没有及时满足他,他就会变得急躁、不耐烦,还会发脾气。

一个人是否有耐性,是他人生和未来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忍耐也许会因一时鲁莽而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前功尽弃。当然,强的忍耐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不但需要父母悉心的培养,还需要孩子花费许多时间去练习。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都十分浮躁,既不能忍耐又不会克制自己;脾气也比较暴躁,稍微批评他几句,他就会顶撞父母;做事情比较鲁莽,不懂谦让,凡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就会迫不及待地去做,甚至不顾他人的感受……这都是孩子没有忍耐力的表现。

忍耐不仅仅体现在一个人面对困难、经受打击这一方面,同时也关系到一个人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关键时刻不放弃努力,也是一个人忍耐力强的表现。古往今来许多名人的事例足以证明,能够成功的人都是忍耐力比较强的人。

著名画家齐白石不仅擅长书画,在篆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年轻时十分喜欢篆刻,但他对自己的篆刻技术并不满意,因此就向一位老篆刻艺人求教。老篆刻艺人说:“你挑一担石头回家吧,刻了就把石头磨平,然后再刻,直到把石头都磨成泥浆,你的手艺就学成了。”

齐白石就按照老篆刻家的话去做了,他把石头挑回家,边刻边磨,还拿着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就这样,刻了磨平,然后再刻,他的手上磨起了血泡。很久之后,石头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泥浆却越来越多。最后,一担石头都被他磨成泥浆了。

在不断磨石的过程中,齐白石也磨炼了自己的意志,锻炼了自己的忍耐力,而他的篆刻技艺也渐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将一担石头磨成泥浆,齐老先生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付出了多大的耐心和毅力啊!其实,不仅仅是学习篆刻,想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耐心,哪怕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等小事,没有足够的耐心也无法做好。而且,每天周而复始地做这些事,更需要长久的忍耐。

有个男孩,在家很少做家务,妈妈让扫地,他就拿笤帚胡乱扫几下。妈妈说:“瞧瞧,你都没扫干净,扫地要一下一下地扫,要注意到房间的角落、桌子的下面。不然,……”“好了,我知道了。扫地还要说这么多,您烦不烦!”没等妈妈说完,男孩就听不下去了。

有的孩子确实很没有耐心,别说是做好一件事情,就是父母的一句话不合心意,他也会不耐烦地打断。但成功之路从来都不是一马平川的,如此没有耐性,将来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烦琐的事情?一个没有忍耐力的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这样就不可能冷静下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当然也不能承受挫折,最终将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忍耐力对孩子的人生如此重要,可是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他的忍耐力呢?

建议一:父母先要学会忍耐

如果父母做事都没有耐心,那么是无法培养出有忍耐力的孩子的。因为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最多,如果父母做事经常表现得很不耐烦或懒得去做,孩子也会受到父母这种浮躁情绪的影响,认为许多事情都不值得做,处处都是烦心事。这样,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而且不利于家庭的和谐。

其实,教育孩子本来就是一件需要付出极大耐心的事情,有耐心的父母才能把孩子教育好。因为,有耐心的父母愿意把道理慢慢讲给孩子听,并耐心指导他去做。而没有耐心的父母总是希望一个道理说一次孩子就记住了,如果孩子没有明白,下次犯了同样的错误,没有耐心的父母就会责备孩子。久而久之,不但没有把孩子教育好,还会让亲子之间产生隔阂。

有位妈妈性格急躁,如果孩子向她问问题,又正好赶上她心情不好,她就说:“自己想去!没见我忙着吗?”

后来,这位妈妈在使用电脑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小问题要请教儿子。有一次,她让儿子帮她处理一些电脑问题,儿子说:“妈,我这会儿忙,您自己解决吧!”

她非常生气,说:“你怎么这个态度和妈妈说话,怎么一点儿都不耐烦?”儿子不敢说话了。但这位妈妈却突然意识到,自己平时就是这样对儿子说话的,儿子是和自己学的呀!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的榜样,所以,要想让孩子有耐心,首先要让自己变得有耐心,这样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建议二: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

孩子经常会向父母提出种种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哭闹,如果父母因为忍受不了孩子的吵闹,而不断满足他的要求,就会变得对孩子的要求唯命是从。久而久之,当某次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他就会吵闹得更厉害。

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并不等于疼爱孩子。相反,当孩子想要某件东西的时候,正是教他学会忍耐的最佳时机。父母可以采用延迟满足的方式来锻炼孩子的忍耐力。例如,当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不要立即买给他,可以说:“妈妈现在没有钱,要等到发了工资之后才能买给你。”这样,既能让孩子了解到父母工作赚钱的不易,又能锻炼他的忍耐力。当然,父母也可以说:“这件物品你现在还用不到,等你上了中学,才可以给你买。”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下次再提出购物要求的时候,他会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爸爸那儿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也许会向妈妈求助,因此,父母双方团结一致、及时沟通是很重要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统一,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忍耐力。

建议三:让孩子学会慢一点儿做事

现在人们做事都很讲求效率,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脚步、语速、吃饭都越来越快。这种“求速”的心理其实正是一个人内心“急躁”的表现,在这种急躁的心态下,人的情绪就会变差,做事也往往没有耐心。

而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重要时期,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会做事慢一点儿,不必太着急,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不要认为让孩子慢一点儿会浪费许多时间,其实当孩子慢下来时,心就会比较静,做事的效率反而会提高。

建议四: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忍耐不仅仅是一个人做事的耐心,还包括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如果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也是没有忍耐力的一种表现。

因此,父母要告诉孩子,当发现自己的情绪起伏较大,想要生气、发火时,要及时“刹车”,别让自己的坏情绪继续发展,这样多练习几次就能逐渐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另外,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精细的活儿,如绣十字绣、钉扣子等,这些手工活很锻炼人的耐性,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拥有良好的忍耐力。

贵人语迟——祸从口出,不要让孩子说话像个机关炮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古往今来因为言语不慎而惹起是非,甚至招致杀身之祸者比比皆是。但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都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的,因此,父母要想让孩子有好的语言习惯,就要从他小的时候教他好好说话。

父母也许会觉得童言无忌,孩子说什么别人都不会在意。但孩子终归有长大的一天,他在幼年时说一些不合礼仪的话,别人也许不会在意,但这种不良的语言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正过来。那么他长大以后,也可以“童言无忌”吗?

有位大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异,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一次和同事聊天时,他在背后评论领导说:“他看起来也不像很有能力啊,怎么就能当上领导呢?”这句话很快传到了领导耳朵里。从此以后,公司里重要的项目他总是没有机会参加,也学不到任何东西,而领导却还说他进步太慢,过于浮躁。

也许有的人会说他的同事太不厚道,领导度量太小,但一个人若连自己的嘴都管不好,怎么还有资格去要求别人呢?说话确实是一门学问,忽略了孩子语言方面的教育,也许会让他在未来因为言语不慎吃很大的苦头,这难道不值得父母警醒吗?

《论语》中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不谨慎不仅仅会害了自己,也许还会害了别人,甚至害了整个群体。中国古人对语言的要求非常高,孔子曾以“驷不及舌”来形容话语的传播速度之快,意思是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比喻一句话说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办法收回了。

每个人说话都是要负责任的,伤害到了别人就会遭到别人的记恨,正所谓“恶语伤人恨难消”;曾承诺于他人,就需要兑现自己的诺言,否则就是言而无信,会失去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但是,孩子说话时常常是不会想这么多的,他也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甚至说某句话仅仅是为了有趣、好玩,而不考虑自己的话语带来的后果。

有一个8岁男孩,由于经常看一些有打斗情节的动画片,因此常常喜欢对人说:“我要杀死你!我很讨厌你!”

有一天,奶奶从遥远的乡下来看孙子,男孩见到奶奶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奶奶,我要杀死你!我太讨厌你了!”老人听了这句话感到很吃惊,但她认为孩子是不会说这样的话的,因此疑心是儿媳妇不欢迎自己的到来,常常在孩子面前说讨厌她,所以孙子才会说这句话。

孩子的一句话差点造成婆媳之间的误会,但是晚上看电视时,男孩又这样模仿电视中的情节,才消除了奶奶心里的疑云。

孩子说话可以无心,也许他只是模仿了某个电视情节,或者某个人,并不知道话语中的真正含义,但父母却不能装做听而不闻。对于孩子某些不良的语言习惯,一定要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和纠正。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习惯呢?

建议一:教孩子学会分辨说话的对象

孔子说:“可与人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说,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真话,但因为自己怕得罪人而没有说真话,就会对不起别人;有些人不能跟他直说,却跟他说了,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还会因此得罪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懂得选择说话的对象,并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孩子也许无法完全明白这样深刻的道理,但父母要教他分辨交谈的对象,比如和长辈说话要有礼貌,有恭敬心,和同辈说话也要彬彬有礼。不可以对长辈无礼,也不能和同辈谈论他人的短处。

建议二:让孩子懂得观察说话的时机

说话不但要注意交谈的对象,还要会挑选时机。孔子曾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就是说,没轮到自己说话,却抢着说叫急躁,该说的时候却不肯说叫隐瞒,不看对方的脸色就贸然开口叫莽撞。

父母要告诉孩子,想要说话时要观察别人是否还没有讲完,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语,否则很不礼貌;在该说的时候就要大大方方地说,说话之前要察言观色,不能不看别人的脸色就贸然开口,否则也许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墨子也曾教育他的学生要“宁学雄鸡,莫学塘蛙”。因为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却没有人注意它的存在,雄鸡只在天亮时打鸣,却能为人们报晓。所以,说话一定要善于把握时机、说到重点,不该说时就要管好自己的嘴巴。

建议三:告诉孩子说话要想好了再说

说话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是需要条理清晰、言语谨慎,要想好了再说。

有个男孩和同学约好第二天去跑步,但第二天同学来叫他时,他却不肯起床,说明天再去。第三天,妈妈叫他起床,他又不肯起。妈妈说:“你不是和同学说好去跑步吗?”男孩却说:“我昨天想去,但今天太困了。”妈妈严厉地说:“不行!人不能言而无信,你怎么能随便答应别人,又轻易食言呢!”男孩只好起床和同学去跑步了。

很多时候,孩子说的话都是因为自己一时心血来潮,但经常言而无信就会让别人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做一个诚信之人,不要轻易做出承诺,而是想好了再说,说过的话就要做到。这样,孩子下次说话时自己就会注意,不敢信口开河了。

建议四:让孩子不要夸夸其谈

对于那些能说会道、夸夸其谈的人,孔子曾毫不留情地说其“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喜欢说花言巧语、爱讨好的人很少是君子。相反,他觉得“刚毅木讷近仁”,所以倡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夸夸其谈的,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孩子如果经常喜欢高谈阔论,就会变得心性浮躁,嘴上说得好,而行动上却做不到;甚至话说得很漂亮,行动上却是相反的。因此,父母不要让孩子养成这种浮夸的作风,并且要让他学会以这种标准去观察身边的朋友,要尽量与做得多、说得少的人交往,并向他们学习。

建议五:教孩子学会安静地说话

古人说“言为心声”,一个人讲话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说话者内在的思想境界和胸襟学识,而一个有修养的人往往有一股静气。即使在说话的时候也是言语缓慢,神态安详恬静。

这里所说的安静,并不是让孩子不出声,而是要把心静下来,只有静心才能有清晰的思路,说出来的话才会合乎逻辑、合乎情理。所以,人们常说“溪深水静,人躁话多”,一个人若是说话语速过快,正是其内心浮躁的外在表现,如果让孩子学会将语速降下来,慢慢说话,就能多一点儿思考的时间,说话也不容易出错。

同时,父母还要让孩子注意说话的场合,例如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在别人休息时不能高声喊叫,以免他人受到惊吓。

建议六:告诉孩子“话到嘴边留三分”

在孩子掌握了诸多说话时的要领之后,父母还应告诉他,即便自己已经考虑周全,话也不可以说得太绝对。要谨记“话到嘴边留三分”,要给对方、给自己留一个回旋的余地,给别人一点儿思考的空间。虽然有话直说是一个人为人坦诚的表现,但过于直爽就等于鲁莽。因此,即便是好话也不可言尽。

路径窄处,让一步与人行——孩子宽容他人就是幸福自己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地成长,将来能够拥有幸福的生活,但有句话说“幸福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现代的独生子女多是被父母宠大的,他们遇事往往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会挑剔别人的过错。假若错误真的在于对方,他们更是会得理不饶人。

那么,孩子这种斤斤计较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当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时,有些父母就会心疼得不得了,甚至教育孩子说:“别人不惹你,你也不要惹别人。但是别人要是打你,你就打他,打坏了我出医药费。”这样就助长了孩子不能吃亏、处处计较的心理,这不仅会让孩子在学校里不会处理同学间的关系,还会影响到他将来与人交往的态度。

让孩子学会宽容不仅仅是为了今天孩子能够与同学、朋友之间处理好关系,更是为孩子将来的幸福打基础。一个处处与人计较的人,是不会有真正的幸福的,因此,人们常说“吃亏是福”。肯吃亏,就是能宽容他人。让孩子懂得,当别人犯错时,要给他改过的机会;当别人伤害到自己时,不要耿耿于怀,笑一笑就让它过去,这就是宽容。

12岁的蕊蕊出去玩了一会儿就满脸不高兴地回来了,妈妈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隔壁的媛媛给她起了一个无伤大雅的绰号。但蕊蕊坚持认为起绰号是不对的,是不尊重她,因此赌气回家了。

妈妈说:“媛媛只是和你开个玩笑,她并没有恶意,也许她给你起绰号是因为觉得你可爱呢!”蕊蕊说:“我不相信!”妈妈说:“比如大清官包拯,因为他一心为民、断案公正,人们就送他一个绰号叫‘包青天’。”听完妈妈的话,蕊蕊也笑了。

妈妈接着说:“不要和别人太过计较,很多时候别人也许是无心犯错,要待人宽容一点儿。”“好吧,妈妈。那我去找媛媛玩了。”说着,蕊蕊又出去玩了。

当孩子因为一点儿小事与小伙伴赌气的时候,父母要引导他学会宽容别人,让他知道对方也许并没有恶意。但有的父母却不这样做,而是帮孩子分析在某件事情中谁对谁错,不要以为这样能够让孩子明辨是非,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孩子本来就是很善变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不高兴,孩子之间的事本就不是用道理能讲清楚的。

有个男孩,同样因为小朋友给他起绰号而不高兴,并告诉了妈妈。这位妈妈却没有劝导孩子原谅对方,而是说:“起绰号是不对的,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男孩听后更生气了,并因此不再和那位小朋友一起玩了。

其实,这位妈妈说的道理很对,起绰号确实是不尊重他人,但此时此地,她的话对孩子却没有起到好的作用,而是导致孩子与朋友之间有了更深的隔阂。

某些时候,教给孩子如何做人,比教给他生搬硬套某些道理更重要。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宽容他人呢?

建议一:为孩子做出宽容的榜样

有个女孩和妈妈还有小保姆一起去商场,途中小保姆去了趟洗手间,女孩跟丢了,吓得大哭起来。妈妈看到女孩时,小保姆也正急忙跑过来,这位妈妈并没有指责小保姆,而是对女孩说:“你走丢了,阿姨都急坏了。你过去抱抱阿姨吧,告诉她没事了,不要着急了。”

女孩脸上挂着泪,过去抱了抱小保姆说:“阿姨,不要担心了,我在这儿。”

如果这位妈妈没有这样做,而是批评小保姆没有看好孩子,结果会怎样?女孩也许会哭得更厉害,并且学会指责他人。孩子最初是跟父母学习如何待人接物的,如果父母待人大度、宽容,从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相处融洽,孩子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去处理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随和,乐于与人相处。因此,父母想要培养孩子宽容待人的品质,首先要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建议二: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不能宽容待人,主要原因就是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因而不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而换位思考则是让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思考对方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样做。当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后,就能够理解对方,从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

建议三: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宽容

孩子的宽容之心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只有鼓励他多与人交往,他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都会犯不同的错误,并逐渐发现只有容忍别人的小小缺点,才能与人友好相处。

值得注意的是,独生子女往往容易宽容比自己弱的人,却不能“宽容”比自己强的人,他会对比自己强的人产生嫉妒心理,因而易形成“竞争”关系,凡事都要和人一比高下。因此,我们不但要让孩子学会帮助“差”同伴,还应该教给他“宽容”比自己强的人。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一定要向他学习,而不是和他咬牙竞争,因为竞争会让彼此成为对手关系,而互相学习却能够成为好朋友。

建议四:也要教孩子学会对事和物宽容

宽容并不仅仅体现在孩子对人的态度上,同时也体现在他对事和物的态度上。有的孩子喜欢墨守成规,不能接受新生事物。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新生事物,了解任何事物都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一定要勇于“纳新”,并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孩子一旦习惯于“纳新”和“应变”,就会对世间的事物具有宽容之心。

建议五:告诉孩子,人无完人,要包容他人的缺点

13岁的大伟住在寄宿学校里,周末回到家后向妈妈抱怨说:“宿舍有个同学太讨厌了,他吃饭吧唧嘴,睡觉还磨牙,邋里邋遢的,我一点儿都不喜欢他,可他还总是跟我说话,世界上怎么还会有这种人呢?”

妈妈说:“你就没有在他身上发现优点吗?每个人都有缺点的,只是缺点不同罢了。你吃饭不吧唧嘴,但是很挑食,对人也比较挑剔,喜欢看别人的缺点,忽略别人的长处,难道这不是你的缺点吗?同学有没有指责过你呢?”

大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是啊,我也有缺点。”妈妈说:“只要同学的缺点不是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就不要过于斤斤计较。心里总是装着别人的缺点,自己也不会快乐的,在集体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包容别人。”

没有哪个人是完美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尽量发现他人的长处而不是短处,这样才能和别人快乐相处,如果事事都要计较,处处都讲公平,就会让人际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而多原谅别人一次,对别人多一点儿宽容,多一点儿理解,就会发现人生的路越走越宽。

值得注意的是,让孩子对人宽容并不是要他怕别人,不是懦弱,更不是盲从、人云亦云,这一点必须要和孩子讲清楚。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礼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于坏人是没有必要宽容的。

建议六:让孩子适当体会心胸狭窄的害处

如果孩子经常与人斤斤计较,父母不妨让他适当地体验一下心胸狭窄的害处。例如,当他做错事的时候也故意不包容他,等他因此感到烦恼时再引导他回想自己平时待人的态度,孩子就会认识到宽容待人的重要性。

黎明之前都是黑暗的——教孩子懂得在逆境中坚持一会儿

每个人都喜欢顺境而不喜欢逆境,但不喜欢并不代表逆境不会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心想事成,但很多时候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有些父母见孩子遇到困难往往会比自己遇到困难还着急,怕孩子心理上承受不了,怕他吃苦,甚至忍不住想要“帮孩子一把”。

其实,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逆境,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不是坏事,而且是磨炼孩子的毅力、锻炼其心理承受能力的好机会。孩子对待逆境所产生的反应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的逆境商。逆境商,简称AQ,本属于情商的一部分,但由于其高低对人的成功与否非常重要,因此被从情商中分出来。

据调查,不同的人遭遇同样的逆境,由于其逆境商不同,最终结果也会大不一样。正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指出的:“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的成功,都可以归功于其逆境商较高。

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她的丈夫1906年因车祸而丧生,居里夫人万分悲痛,但她却没有因为遭遇不幸而消极下去,而是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抚养孩子成才,并继承丈夫的遗志,继续进行科学研究。经过不懈的努力,居里夫人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两次获得了诺贝尔奖。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11岁就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参加国内战争,1929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用常人的眼光来看,他的人生似乎异常坎坷不幸,但1930年他却用自己的战斗经历做素材,以惊人的毅力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世界名著。

与居里夫人和奥斯特洛夫斯基不同,还有一些人长期处于顺境,从未经历过重大的磨难,但最后却一无所长、一事无成。所以说,一帆风顺的境遇不一定会让人更容易走向成功,也许会让人在安逸中甘于平淡,适当的逆境也许更能激起人的斗志。

事实上,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孩子将来会经历怎样的逆境我们无从得知,但他面对逆境时的良好心态却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境商呢?

建议一:正确看待孩子遭遇逆境

13岁的强强去参加夏令营,却不小心将手臂摔断了,老师迅速将他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并立即通知了他的父母。手臂打上石膏后,医生用绷带把它固定在强强的胸前。

爸爸赶来后,见到强强的手臂吊在胸前,也把自己的手臂放在胸前,学着强强的样子,还说:“嗯?几天不见成为勇士了?”强强被爸爸的话逗笑了。

试想,如果爸爸没有用诙谐的语气去鼓励强强勇敢面对伤痛,而是关切地问:“儿子,一定很疼吧,怎么摔的?爸爸心疼死了!”这样,强强不但又回忆了一遍受伤的过程,还会觉得自己很不幸,需要爸爸的怜爱和照顾。虽然他得到了爸爸的关心,但却没有学会怎样乐观地对待逆境。

所以,当孩子遭遇逆境时,父母不必过于紧张,这会让孩子以为自己经历了很大的不幸。当然,这并不是主张父母对孩子不予关心,而是说,对孩子仅仅是关心和爱护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利用逆境来磨炼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并帮他学会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培养他的逆境商。

建议二:让孩子学会等一等

有句话叫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就是对于人生中遭遇逆境时的描述,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打击会让人感到沮丧,以为人生到了绝路,但只要耐心等待,不放弃,就会到达“又一村”的境地,就会发现转机。

父母要告诉孩子,当遇到逆境时,也许会感到沮丧,觉得毫无头绪、不知所措,如果真的没有更好的思路,不妨就干脆停下来,等待转机。最终也许会发现某些客观因素发生了变化,又有了新的希望;也许会在自己的心静下来之后,又有了新的思路。这就好比一辆车开到了岔路口,当不知何去何从时,任选一条路盲目地走下去并不是个好主意,最好是先停下来,然后再冷静地做出判断。

曾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挑选了几个4岁的孩子,让他们在同一间大屋子里,然后分给每人一块糖。他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掉糖,就只能吃到这一块。如果肯等一会儿,就能得到另外一块糖,这样就能吃到两块糖。”有的孩子等不及,就把糖吃掉了;有的孩子却耐心地等,等到了第二块糖。

多年后,心理学家对曾经参加实验的这些孩子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当年曾经耐心等待第二块糖的孩子,在长大后学习成绩比较稳定,性格也较好,工作也都不错;而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学习成绩则较差,并且比较浮躁,工作做得也不如意。

看来,学会等待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毅力,还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发展。因此,当孩子向父母提出某些要求时,父母可以不必马上满足他,而是让他等待一下。时常如此,就能锻炼孩子的耐性,当他遭遇逆境时,也会懂得停下来等一等,而不会莽撞行事。

建议三:教孩子学会凡事再坚持一会儿

大多数人的智商是不相上下的,但为什么却会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成就呢?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有些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继续坚持下去,而有的人却选择逃避。

如果因为遇到一点儿困难就放弃,会让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因此,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坚持力,让他懂得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有继续坚持,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孩子的成功离不开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也许他现在还没有遭遇逆境,但人们常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孩子面对逆境时的能力有赖于父母平时悉心的培养。这样,孩子遭遇困难时,才会懂得坚持下去,不至于临时退缩。

建议四:让孩子的心中充满希望

很多时候,当人遭遇困难和波折时不能坚持下去,并不是体力和精力到达了极限,而是因为内心失去了希望。一个人内心的希望是支撑一个人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当心力不足时,即使他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

所以,父母自己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从而影响孩子,让他也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这样,他的内心才会充满希望。当遭遇逆境时,他才会相信,逆境只是暂时的,就如黎明前的黑暗,总会等来破晓后的光明。

越挫越勇的人是胜利者——让孩子不怕挫折,在挫折中成长

没有谁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的,人在生活中总是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孩子在小的时候,一次考试没有考好、一道难题不会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误会等,都可以看做是孩子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遇到的困难也会不断升级,他也许会在工作中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甚至失业、失恋等问题。

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在成长中遇到过许多坎坷,曾经一度心情沮丧,但又一次次找回自己的勇气。人生中总会有些无法回避的困难,所以即使身为父母,我们也不可能为孩子铺设出一条从不让他跌倒的人生之路。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教孩子学会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挫折,让他在挫折中成长,并变得更加坚强。

不过,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常常对孩子宠爱有加,别说是让孩子经受挫折,即使稍微让他吃点苦,父母也会十分心疼。许多父母都抱着“自己吃过苦,不再让孩子吃苦”的心理,而尽量避免让孩子经受挫折。但他们忽略了一个现实: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对于孩子来说,更是人生中的必修课。一个人若是在童年、青少年时期没有经历过挫折,长大后就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并会因为难以适应而深感痛苦。

有个男孩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自从升入中学之后,因为学校离家较远,他就住到了学校的宿舍。从未有过集体生活经验的他在宿舍里生活很不习惯,并因此而影响到心情,致使学习成绩也一度下滑。

周末回到家,他对妈妈说:“妈妈,给我换所近一点儿的学校吧,我不想住宿舍了。”妈妈说:“为什么?寄宿生活给你带来什么困扰了吗?”“是的。当我要睡觉的时候,有的人却还没睡,在宿舍里走来走去,影响我休息。可我不休息的时候,有的人却睡觉了,我又不能大声说话。真是太难受了,我在宿舍根本无法休息好,也无法把学习搞好。”男孩说。

妈妈说:“哦,原来是这样。可你已经是个男子汉了,一定能克服生活上的小小困难。在未来的生活中你也许还会遇到许多和你的作息时间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人,难道你总是要因此而换环境吗?我希望你能尽快调整自己,不要因为受到一点儿挫折就要求换学校。”男孩听了,只好无奈地说:“好吧,试试看。”

妈妈不答应换学校,男孩只好努力去适应学校的生活。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适应了集体生活,他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仅仅是换了居住环境,男孩就感到不适应了,这也算挫折吗?当然,不同年龄段的人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也许孩子遇到的某些困难,在父母看来根本不能称之为挫折,但这正说明孩子还需要成长,需要在生活中去锻炼。

那么,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引导他呢?

建议一:提高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

孩子不能承受挫折是因为生活过于顺利、安逸,为了提高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父母要对孩子适当地进行一些挫折锻炼。例如,不要事事都满足孩子,让孩子适当地吃点苦,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要引导他独自去面对,而不是代替他解决问题。

建议二:引导孩子直面人生的挫折

因为怕孩子承受不了挫折,许多父母会尽量安慰孩子,或者采用哄骗的方式避免让孩子直面挫折,以为这样就能减轻孩子的思想压力和痛苦。但孩子迟早会了解真相,并会因此而认为经历挫折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不然父母为什么不说实话呢?其实,当孩子遭遇挫折时,我们不妨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

甘地夫人曾连续四届任印度总理,她是位非常有智慧的女人。她的大儿子叫拉吉夫,她非常爱她的儿子。

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一次手术,他对手术十分紧张。因此,医生准备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安慰一下拉吉夫,缓解他紧张的情绪。但甘地夫人却认为拉吉夫已经懂事了,应该告诉他实情。

甘地夫人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对拉吉夫说:“手术后有几天会比较痛,妈妈如果可以代替你受苦,就一定会这样做,不过谁也代替不了你,所以你要有精神上的准备。但是,哭泣和叫苦并不能减轻手术带来的痛苦,可能还会因情绪激动而导致伤口恢复较慢,或者引起头痛,我相信你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拉吉夫听了妈妈的话,点点头。他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坚强的人,因为没有其他选择。拉吉夫勇敢地进了手术室,术后他并没有哭泣,而是勇敢地承受了手术带来的痛苦。医生对他的表现感到十分惊讶,他认为在成年人中也很少有这么坚强的病人。

既然挫折在所难免,那就应该让孩子直面挫折,不要逃避,也无须说一些善意的谎言。面对人生,父母要让孩子像个真正的勇士一样从容不迫地去面对任何困境和磨难,这才是孩子应得到的最好的挫折教育。

建议三:要允许孩子失败

很多时候,孩子害怕遭遇挫折是因为怕失败后受到父母的惩罚。比如,当他第一次考试没考好的时候,父母严厉地训斥了他,下次考试时他就会感到紧张,并不是害怕考试,而是害怕考不好受到父母的批评。明白了这个道理,父母就要允许孩子偶尔的失败。

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谁在生活中没有偶尔失利的时候呢?当孩子某件事情没有做好时,父母应该鼓励他、引导他,让他从失败中站起来,并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将这件事做好,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其实,越是在宽松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越能经受挫折,而在苛责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惧怕挫折。

建议四:让孩子在挫折中总结经验

人长大后再看自己以前遭遇过的挫折,为什么就会觉得不过是小事一桩?这是因为人的能力会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而不断得到提升,挫折也是相对而言的,遭遇挫折只是说孩子在某些方面还有待完善,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在挫折中总结经验。

当孩子在某件事情上遇到困难时,父母要引导他从失败中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挫折就成了一种检验自我能力的方法,并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建议五:告诉孩子要“屡败屡战”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两位将军打了败仗。

其中一位将军见到皇上后,很沮丧地说:“敌人太强,臣屡战屡败。”皇上听了十分生气,严厉惩治了这位屡战屡败的将军。但另一位将军却说:“臣屡败屡战,希望皇上能够再给我机会去攻打敌人,不取得胜利我宁愿战死沙场!”同样打了败仗,但皇上却认为这位屡败屡战的将军勇气可嘉,因而又给了他军队,让他征战沙场。

没有人能在人生中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有“屡败屡战”的勇气。要告诉孩子,经历一次挫折就要让自己更加坚强一些,并增添一分胆识,要有必胜的信念。要把挫折当做前进的阶梯,这样才有可能获取最后的成功。

同类推荐
  • 如何说少年才会听

    如何说少年才会听

    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发生让父母感到头疼的变化:他们常常关闭了自己的心扉,不再和父母交流,对父母提出的任何要求似乎都会不加思索地抵抗,父母的“好话”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他们拒绝父母的价值观,挑剔父母的品味,喜欢干一些出格的事情……似乎就是要和父母“对着干。其实,他们心怀恐惧又渴望独立,他们表面叛逆内心却渴求被接纳、认可,他们从生理到心理正处于强烈的变化之中……两位杰出的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法伯与玛兹丽施,以她们敏锐的观察与实践,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帮助父母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以具体入微的指导,让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温暖而深入。
  • 孕前知识手册

    孕前知识手册

    本书具体内容包括:孕前性知识准备、遗传与优生孕前知识、孕前心理准备、身体准备、不孕不育与疾病治疗、孕前营养与饮食等。
  •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穷养”的男孩,从小就能养成吃苦耐劳的作风,从容面对各种困境。“穷养”的男孩,不会轻易被生活中的挫折打倒,始终斗志昂扬。“穷养”的男孩,懂得自我约束,不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引诱。“穷养”的男孩,更懂得责任的内涵,敢于担当。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针对穷养男孩问题,提出了更具实用性、科学性的教育方法,如个性、能力、习惯等多方面。
  • 西点军校培养优秀男孩的22堂人生课

    西点军校培养优秀男孩的22堂人生课

    西点军校成立于1802年,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把培养一流的军官作为办校宗旨。200多年来,这里不但培养了无数的一流的军官,还培养了无数的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和科学家。被誉为“精英人士的摇篮”、“各界明星的制造厂”。它所奉行的理念和信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它的光芒照耀了全世界。本书把西点的理念、精神和中国的教育结合起来,将西点军规与培养孩子之道结合起来,解读西点案例、征引世界典型,点拨为人之道、讲说人生哲学。为男孩的父母一一解答从男孩到男子汉“父母要为他做什么?为何做?怎么做?”的问题,为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提供最好的借鉴和参考。
  •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本书在揭示大多数孩子在情商方面所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的同时,更给广大父母们提供了建议,帮助父母找到提高孩子情商的良方,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早安,我的鬼夫大人

    早安,我的鬼夫大人

    新书《鬼夫,别撩我》火热更新中!七月半鬼门开,我半夜结婚撞到纸人送亲。晚上与新婚丈夫缠绵,却发现对面的镜子空无一人!当那个男鬼贸然出现说他是我的冥婚老公时,我的生活从此百鬼侵袭!当一件又一件诡异的事情接踵而来,我才恍然大悟,一切不止注定,还有阴谋!……
  • 铸天道

    铸天道

    为何强者的踪迹不显,诸仙究竟去向何方。当远古的迷雾逐步打开,究竟会出现怎样的事实。一个逐步复兴的家族,一位天赋极强的孩童,在这场变数中到底充当了怎样的角色。
  • 童颜男VS呆萌女

    童颜男VS呆萌女

    怎么就这么倒霉?喝个酒都能跟人睡一晚。还是个毛没长齐的小正太,这怎么处理?好吧,既然发生了就要负责。可是谁能说说,站在讲台上那个一脸严肃的教授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刚才还是个青涩的小男生的!纳尼?这人是顶头上司?奥买糕的,这是天要亡我的节奏?
  • 当代科技简明教程

    当代科技简明教程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而且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江泽民在为中央党校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作的序中指出:“抓紧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干部要从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对于我们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高度认清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从思想到行动上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 冥狱纪

    冥狱纪

    出了车祸的凌宇意外的被一颗石珠带到了异世界,开启了他全新的生活。在这里,危机四伏,魔族和蛮兽随时可能会踏破城墙,屠杀人类。在这里,弱肉强食,以武为尊,想要活得有尊严,就必须要杀破层层阻碍,走向巅峰。一颗来历神秘的石珠,带给他无尽的力量的同时,也让他危机四伏。这是一个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世界,同时,这也是一个热血和冷漠的世界。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医药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医药知识篇(上)

    上古原始时期,人类的祖先为了谋求生存,寻找食物,终年奔波在密林丛山之中,试尝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的香甜可口,有的苦涩难咽,也有的使人呕吐、腹泻,甚至昏迷,危及生命;还有的却因食了某些植物后,而使原有的疾病得以缓解或消除。例如有人在烦躁、发狂、抽动时,吃了令人昏睡的植物后,能够很快安静下来。这样反复尝试的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才发现了原始的药物,故有“医食同源”之说。又如原始人狩猎时与猛兽搏斗或氏族间争斗,常常受伤流血,他们便尝试着用树叶、草茎缠裹,而得到保护和止血,这就是外用药的起源。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更注意到识别、采集、选择和栽培各种作物,因而发展了更多的植物药。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苇穗般飘摇

    苇穗般飘摇

    我忽然记起了多年前做过的一个梦,梦里的我天真又单纯,却又总显出深深的孤寂,那份孤寂,比之写这个故事的这段时间里所体会到的,要更加强烈些;那这故事,就献给那时那个孤寂的我吧;至少有这故事与他做个伴,在那段充满了孤寂的时空里;可惜这陪伴,那时的他却是无从知晓的;但我要感谢那个梦里的我,如果有人可以隔着时空对话,请帮我告诉那个过去的自己,“谢谢你”。
  • 自然学院

    自然学院

    一个人为的世界,到底谁改变了这一切?人们会渴望旧的世界吗?
  • 江山行

    江山行

    万里江山行,至此不回头“跟我走好吗”“好”地上的字刚毅俊秀“从见到你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此生定与你纠缠不休”“至此终年,不羡天仙”地上的字少了几分刚毅,多了几分柔情......“江山为局天作牢,众生为子我为棋,莫让红尘乱事扰,此去人间不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