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1700000009

第9章 平等不是没大没小,而是互相尊重

今天,很多人都认为,父母应该与孩子平等。其实这没有什么不妥,但是,这种平等并不是没有原则的,不是没大没小,不是长幼无序,而应该是相互尊重。在人格上,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赢得孩子的信赖。

尊重孩子,并不是处处都依着他——别溺爱,尊重的是孩子的独立人格而非要求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变得自私任性,阻碍了孩子健康成长。

有个护士朋友感慨现在的孩子真的不能太宠,要不然长大以后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我很奇怪:朋友好好的怎么会对孩子这么有意见?于是她跟我讲了刚刚看到的一幕: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去给病人打吊瓶,还没上楼就听到刺耳的摔东西的声音。我走进房间后,见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气势汹汹地对他妈妈吼道:“我饿了,怎么还不给我拿吃的?”“医生说你一次不能吃太多东西,要不然会消化不良的,等下再吃吧。”妈妈哄道。

“是不是真的不给我东西吃?不给我东西吃,我就砸死你!”孩子拿着一只玻璃杯威胁着说。“好好好,你先吃根香蕉吧!”妈妈无奈地说道。孩子吃完香蕉以后,把香蕉皮狠狠地朝妈妈的脸砸过去。然后说:“好了,我吃完了,你给我做作业,做完了给我检查,这次要写快点,还有,别丢三落四……”那个孩子教训起妈妈来头头是道,“听话的妈妈”一一按照儿子的指示去做,还不停地点着头。

听到朋友的叙述,我在想,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居然敢这样对待疼他爱他的父母?

那位母亲在孩子面前那么“可怜”,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太溺爱孩子,不敢对孩子说“不”,处处依着他,结果让孩子蛮横无理,骑到自己头上去了。

在以前,父母在家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绝对是说一不二,没有孩子敢反抗,更别说指挥父母做事了。而现在的父母确实很“可怜”,本着一切为孩子着想的“宗旨”,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办好,家里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孩子一个人的。只要是跟孩子有关的,父母也都听命于孩子。

父母对孩子一味纵容,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自私、霸道的坏习惯。在家是“小皇帝”,稍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发脾气、乱摔东西;在学校也要别人听他指挥,否则就大打出手。渐渐地,没有人会愿意与孩子交往,这样孩子会更加孤单,影响他人格的健康发展。

当然,父母应该爱孩子,但是要理智地爱。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父母对自己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作为父母,只能给孩子身体而不能给孩子灵魂,所以要真正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让孩子健康成长。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爱孩子呢?

建议一:让孩子学会自理

“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的未来着想”,父母要让孩子早日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适当地分担一些家务,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理能力。

有个小男孩家境很富裕,从小就受到过度关爱,只要一哭就有人抱,每次出门都有车接送。

为了让他“更好”地成长,父母请了3个保姆专门照顾他。其中,有2个保姆是专门陪他上学的。一直以来,父母都觉得孩子是个低能儿:他两岁多还不会说话,3岁的时候才会走路;即使现在8岁了,说话还是不清楚,身体运动不协调,学过的东西也总是记不住。因此,父母让保姆在旁边专门给孩子记笔记。但是有一次智力测试,孩子的智商居然达到中上水平。

有教育家曾说:“溺爱之下哪有高智商?”确实,上面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智商并不低,但是从小娇生惯养,甚至丧失了基本的能力。父母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更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独立,使他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建议二:不要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

父母过度地放纵孩子,使孩子越来越多地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如聚众斗殴、自杀等许多过激行为,令人胆战心惊。仔细想想,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极端行为呢?

13岁的小威刚刚从少管所出来,在此之前,经常离家出走好几天,打架、偷窃、吸毒都干过。奇怪的是,他并不是生长在充满暴力或贫穷的家庭。他的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中有一个还是大学教授。他们一直娇惯小威,对他的行为更是非常“包容”。

小威说:“刚开始只是好奇,想尝试一些新鲜的事情,比如偷窃,只是觉得很好玩,不知道那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到后来,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但是我爸妈也不会惩罚我,所以我随便怎么做都没关系,胆子也越来越大……”

毕竟,由于孩子还小,对很多事情缺乏正确的判断力,他们大多时候做事不顾后果,只是单纯的好奇,想尝试。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加以阻止,反而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便会使他变本加厉,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

因此,父母要理智地对待孩子的一些行为,在家中要树立起自己的权威,让孩子信服父母。当然,父母也不能简单命令孩子做某事或不做某事,当孩子做错事或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要习惯跟孩子说“不”,并且告诉他原因,让他明白为什么“不”。

建议三:用理智的爱代替对孩子的溺爱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见不得孩子受委屈,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唯恐孩子不高兴。有时孩子把好吃的东西给父母吃,父母却说:“这是买给你吃的,我们不吃。”一直这样下去,孩子会觉得家里的好东西都归他一人所有,不会考虑到别人的需要,更别谈孝顺父母了。此外,由于孩子在家中受宠,所以他会觉得别人也要像父母一样让着他,宠着他,从而不能跟朋友、同学很好地相处,以后也更难适应社会。

有些父母不顾家里的实际经济条件,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只有孩子经历过饥饿,他才会感觉到食物的美味;只有孩子经历过寒冷,他才会懂得温暖的可贵;只有孩子经历过失败,他才能体会到成功的美妙。

因此,父母不应该让孩子吃独食,要让孩子养成与人分享的习惯;适当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体验生活的不易,从而学会感恩;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增强他的承受能力;用理智的爱来代替溺爱……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爱孩子,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建议四:对孩子有真正意义上的尊重

在平时生活中,有些父母会想到要尊重孩子。可是,他们眼中的尊重就是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但是,真正遇到关于孩子的某些事情的时候,还是父母说了算,或者是不经过孩子的同意直接替孩子做决定,比如,选择什么学校,上什么样的辅导班,都由父母决定,这个决定还是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的,甚至连孩子交朋友父母也强加干涉。

其实,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他也会希望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决定自己事情的权利,父母如果能尊重他这些方面的需求,他就会感觉自己是真正被父母尊重的,就会更积极地生活、学习。所以,父母要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其合理的意见,让他有一定的支配自己生活的权利。

要有威严,但不要随意打骂——为棍棒而棍棒的父母是没有威严的

最近,有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有18%~20%的父母认为当孩子犯错时,打他一顿能让他长记性,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父母相信打骂管用的比例农村高于城市,爸爸高于妈妈。在某小学4年级的一个班上,只有两三个同学没有被父母打过。

棍棒教育,在有些父母眼中是最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却很难恰当地运用,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上小学5年级的马铉聪明活泼,但是学习成绩却一直不怎么好,他经常因为考试不好而遭父母打骂。有一次数学考试,题目很简单,但是他却因为粗心只考了68分。当拿到试卷的时候,他心想:“爸妈要求我每次考80分以上,这次考这么少,看来又要遭皮肉之苦了。真的要把这个分数拿给爸妈看吗?”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在试卷上巧妙地把68分改成了88分,这样回去就好交差了。

回家后,爸妈看到他试卷上的分数非常高兴,还直夸他进步很大。作为奖励,当天晚上妈妈就给他做了顿好吃的。可是几天后,学校开家长会,爸爸看到了马铉的真实成绩,发现儿子不仅没考好,还撒谎骗人,他狠狠地瞪着张铉说:“回家再收拾你!”

一路上,马铉战战兢兢地跟在爸爸后面,心里害怕极了。回到家后,爸爸再也忍不住了:“你这个臭小子,谁给你的胆子?不好好学习,这么小就学会骗大人,看我今天怎么教训你……”马铉很想说“还不是你们逼出来的”,可是他不敢说,因为那样会被打得更惨。

马铉的行为确实让父母很恼火,但父母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考得好就奖励,考不好就打骂伺候,这样的“教育方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事实证明,父母的打骂教育让孩子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使他拼命想挣脱父母的束缚。于是,他想从朋友那里得到安慰,为了珍惜所谓的“友谊”,甚至听从他人的教唆,从而做出一些不良的行为来,如盗窃、打架斗殴,甚至吸毒。

也许父母的打骂、惩罚能让孩子表面上服从,暂时收到想要的效果,但是孩子的心理却受到严重的创伤,甚至会让孩子变得胆小、自卑、爱撒谎、孤僻等。

确实,生活中孩子经常犯错,如考试考得不好,作业做错了,与别的孩子打架,没有按时回家……这些错误几乎是每个孩子都会犯的,如果父母想通过打骂的方式让孩子改正,只能暂时让孩子驯服,并不能杜绝孩子下次再犯错的隐患,甚至有些孩子会故意犯错气父母,反正“大不了被打一顿”,打骂已经不能对他产生威慑作用了。

其实,父母惩罚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打骂的方式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孩子畸形发展。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建议一:放下父母的架子

有些父母为了树立在孩子心目中的绝对权威,整天板着一张脸,对孩子说一不二,不允许孩子违背自己的“圣旨”,否则就严加惩罚。这样会阻碍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从而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淡。

其实,孩子也有强烈的自尊心,父母不要不顾场合地打孩子,尤其是在孩子的朋友或同学面前惩罚他,这会让他觉得是奇耻大辱,从而怨恨父母。因为,孩子也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父母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多方面地去了解孩子;当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用商量的语气;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不过多干涉孩子的活动;鼓励他自己多尝试……

建议二: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心愿,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承载着父母太多的期望。但是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考100分,也不可能每次都拿第一,更不可能在平时生活中不犯一点错误。

薇薇的父母一直对她期望很高,她也一直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初中。可是,上初中以后,竞争对手太多,她再也不是班上的第一名了。每次爸妈知道班级排名以后,失望的眼神都让薇薇很心痛。

每次考试之前,薇薇都暗暗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考好,不能让爸妈失望。”但是每次都事与愿违,她的压力越来越大,成绩也开始慢慢下滑。为了促使薇薇努力学习,后来爸妈居然采取惩罚措施,这让她对考试充满了恐惧,最后干脆辍学在家。

父母对孩子期望高并没有错,但是不顾孩子的能力特质而对孩子过高要求,甚至用体罚的方式让孩子奋进,只会适得其反。因此,父母应该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拿着放大镜去看孩子的表现;要挖掘孩子的潜力,激发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建议三:慎用“惩罚”的方式“教育”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年轻父母由于缺乏育人经验,就想当然地用“惩罚”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却不知道这样做将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感情。

齐齐做完作业以后,让爸爸检查。爸爸看到他作业上有一道题做错了,就大声训斥道:“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了,给我抄20遍。”齐齐很不情愿地接过作业本,眼泪汪汪地往自己房间走去,爸爸看到他这样,非常生气地说:“你自己不用心犯了错误,还委屈什么,就应该给你一些教训……”一边说着,一边把他拉到卫生间关起来。爸爸继续说道:“还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齐齐的妈妈在一边附和着说:“惩罚他,他才能长记性!”

从那以后,为了避免被惩罚,齐齐在父母面前表现得都很乖,但是背地里却抄别人的作业,考试作弊,对父母撒谎……

尽管有些教育家说:“打孩子不能提倡,但如果‘会打’(注意时机、轻重适当),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如今,善于利用这种“惩罚”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少之又少,稍有不慎,就会让孩子走极端。所以,父母要转换观念,慎用“惩罚”的方式“教育”孩子。

建议四:控制好情绪才会有威严

很多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希望的延续,自己没做好的事想让孩子做好;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想让孩子来弥补这个遗憾……因此,当孩子某一方面表现不理想的时候,父母就会气急败坏,大发雷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理想,他不是帮父母实现理想的机器。

还有一些脾气暴躁的父母,甚至会把自己对工作的压力和不满发泄在孩子身上,自己稍不顺心就放大孩子的错误,拿孩子出气。父母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当自己是个孩子时,被人这么无缘无故地惩罚,自己是会更用心地去学习,还是对施罚的人充满怨恨?

因此,当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父母应先冷静下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等自己心平气和的时候再和孩子交流,尝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犯错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也许,当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以后,反而会觉得他的错误情有可原,也就不会那么生气,更不会惩罚孩子了。所以,父母要控制好情绪,帮孩子分析犯错的原因,让他以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父母的威严才能更容易地树立起来。

尊重不是伪装自己就能得到的——不要装模作样,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意思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教他学会做人,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品行。但前提是,父母也要做到这一点。所以,做父母的,在生活中不要伪装自己。要知道,每个孩子的眼光都是雪亮的,他们会时刻注意着父母的一言一行,把父母当成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有一位母亲很无奈地告诉同事:“我们家妞妞虽然才上3年级,可是我只要说一点假话她都能知道,有时居然说‘休想骗我’……”

原来,这位妈妈一直和奶奶相处得不是很好,每次奶奶看妈妈家务做得不够利索的时候,都会在旁边说几句,或者建议妈妈换个方法做,但是妈妈却不乐意听奶奶的话,还故意跟奶奶对着干。即使这样,妈妈心里还是有气,觉得奶奶老看她不顺眼,所以经常会在女儿面前嘀咕:“你奶奶怎么这样!我每天辛辛苦苦,忙东忙西,她还总是嫌这嫌那,这不是故意找茬吗?我下次偏不听她的话,看她能把我怎么样……”

妈妈一直不停地说,女儿却不紧不慢地说道:“您不是已经和奶奶对着干了吗?您好像也没听奶奶的话啊!即使您不按照奶奶的方法去做,她也没对您怎么样,只是给您一个建议而已。再说,平时您和爸爸总教育我要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女儿故意没有把话说完。

妈妈哑口无言,本来是想跟女儿倾诉一下自己的苦水,没想到反被女儿给“教育”了。直到那一刻,妈妈才发现女儿不喜欢自己对奶奶的态度,也才认识到自己确实做得不够好。

父母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其实是很敏感的。有位初中1年级的女孩说:“我妈妈总喜欢夸大其辞,她经常说:‘妈妈虽然不知道怎么能把子女抚养得更好,但是我会尽一切努力来爱你,爱这个家。’我知道妈妈这样说是想告诉我她的伟大和无私,所以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就说‘哦,是啊’,哄得妈妈很开心。”

每位父母都知道真诚的可贵,也都苦口婆心地教导孩子要真诚。可是,父母自己却心口不一,或者用一些谎言、假象来掩饰自己的过失,难道父母让孩子只对自己真诚,却对别人说谎?当然不是,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真正做到真诚,但是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举动正在误导着孩子,让孩子也学会了伪装。

确实,现在的孩子古灵精怪,总是能很轻易地看穿父母的心思,只要你的言行有一点不一致,他都能敏感地感觉出来。所以,父母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从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等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孩子。

那么,父母怎样做才能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真正尊重他人呢?

建议一:征求并尊重孩子的意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迫切地希望别人也能尊重自己,尤其是自己最亲的人——父母。孩子不喜欢一直说教或者只会用“我是你爸爸(妈妈),你就得听我的”之类的话来压人的父母,他希望父母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他。

小蕊虽然才上小学2年级,但却是家里的小主人,并不是说爸爸妈妈什么事情都顺着她,而是很“把她当回事”。家里有什么事情,爸妈会在家庭会议上征求她的意见,只要她的建议是确实可行的,就会被采纳,还会让她参加家庭重大事件的决策,如买什么样的汽车、电脑,家里该如何装修,等等。

小蕊的房间完全是按照她的想法来布置的,这些父母从来都不干涉。父母也不会打骂她,总用“对不起”、“请原谅”、“谢谢”等礼貌用语和她交流,用商量的口吻和她说话。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尊重自己,渴望父母能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能够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而喝彩。父母应该真正学会尊重孩子,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那样不仅不能教育孩子,还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很虚伪。

建议二:与孩子坦诚相待,不要刻意隐瞒什么

尊重孩子,就要把孩子当成朋友,真诚相待,不必刻意隐瞒什么。孩子是很敏感的,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能很清楚地感觉到,如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关系不好、家里的经济条件变差、爸爸妈妈的工作压力变大……

其实,孩子也知道父母有压力,只是由于人生的阅历有限,即使他理解父母的烦恼,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出来。于是,有些孩子会努力地想办法让父母高兴,减轻父母的负担,如分担家务,把平时的零花钱存起来,可是父母很少会注意到孩子所做的这些事情。

因此,父母要和孩子坦诚相待,就像对待朋友一样,可以告诉孩子你遇到的困难和烦恼,这会让孩子觉得你很尊重他,也许孩子不能帮上什么忙,可是他会为了让你省心,要求自己做得更好。否则,孩子会感到自己与父母之间有距离,会让他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压抑感或恐惧感,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建议三:错怪了孩子,要记得说“对不起”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会犯错,比如情绪失控责骂孩子,错怪孩子等,这些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要放下所谓的“面子”,及时向孩子道歉。

小芸的爸妈依然继承自己父母以前错误的教育方式,父母说什么,孩子就必须听什么。“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即使错怪了孩子,也不会跟孩子说“对不起”,他们认为那样会丧失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长此以往,父母和小芸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产生了隔阂,有时小芸看到父母就像看到陌生人似的。

于是,父母专门向教育专家请教,才懂得应该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父母犯了错误也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渐渐地,父母赢得了小芸的信任,他们的关系缓和了很多,小芸开始愿意和父母交流,甚至会向父母说一些自己的秘密。

每个人都会犯错,父母也一样,误解了孩子就应该跟孩子说“对不起”,请求孩子的原谅,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赖,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建议四: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其实,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有的父母会和孩子友好、平等地相处;有些父母怕自己溺爱孩子,就故意板起脸来和孩子说话,特意保持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有的父母一个扮红脸一个扮黑脸。但是,父母最好慎重选择与孩子的相处方式。

小莉的爸爸一直认为跟孩子嘻嘻哈哈只会把孩子教坏,所以总是一副很严肃的样子。即使前一秒钟还是笑嘻嘻的,但是小莉一回来马上就板起脸来。

有一次,爸爸带小莉逛书店,当小莉盯着书架上的漫画不走的时候,爸爸没说什么,只用严厉的目光看着她,小莉懂爸爸的意思。于是,很不情愿地和爸爸一起向教辅书架走去。

小莉从来不敢在爸爸面前“放肆”,不敢大声说话,更不敢提任何要求。即使是买学习用品,也是半天才鼓起勇气,然后怯生生地对爸爸说:“我可以买支笔吗?没笔用了……”仿佛那不是她的爸爸,而是一个跟虎狼似的人,总想躲得远远的。

父母爱孩子就应该让他知道,让他深切感受到这种爱。因为孩子还小,很多时候只会从表面看事情。所以,父母要卸下那张“黑脸”面具。明明心里是爱孩子的,为什么要把自己伪装成不近人情的样子呢?

其实,父母即使不严厉,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也很高大,让孩子听话也不是只有严肃这一个方法。只要跟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孩子一样会乖乖听话。所以,父母应该用快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倾听孩子,才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很多父母一谈到自己的子女就满脸无奈地说:“也许是因为代沟,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在想什么,他怎么都不和我们沟通呢?”父母认真想想,到底是孩子没有说,还是自己根本就没有认真听?

忙碌的父母,应该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心声,探探他的内心世界,看他到底需要什么。

一位母亲讲了一段她与女儿相处的故事:

一天下班后我去接女儿,她坐在我自行车后面,天气本来就非常闷热,她还不停地讲着班级里同学之间的琐事,我听着心里更加烦躁。可能是看到我一直皱着眉,又没有一点反应,女儿的声音逐渐变小了。

快到家的时候,女儿突然说:“妈妈,我的文具盒丢在教室了……”听到这里,我非常恼火地说道:“总是丢三落四,你人怎么不丢?”

听我这么说,女儿突然就跳下车,气鼓鼓地说:“文具盒不要了,回家!”说完就气冲冲地跑回了家。看到女儿这样,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到家后就冲女儿大发脾气:“我是你妈妈,说你几句就这么大脾气……”女儿当时就哭了,眼泪汪汪地看着我说:“妈妈,我知道您辛苦,只是想跟您说说话,让您放松一下……”

听了女儿的话之后,我很震惊:第一,我从未认真倾听孩子;第二,我也意识到自己粗暴的态度深深地伤害了孩子。于是,我认认真真地向女儿道了歉。从那以后,我总是会抽出时间和女儿交流,不仅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孩子,还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们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忙着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于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虽然父母每天都和孩子一起生活,但是很少有时间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更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其实,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他们更需要倾诉:倾诉作为独生子女的孤单、父母对自己殷切的期望、来自于学习的压力……孩子的心事太需要有人倾听,而父母却忽视了这些,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孩子宁愿把自己的心事告诉朋友,也不愿意跟父母说。

周弘老师曾说:“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谈何沟通?”

确实,人的思想需要靠语言表达出来,父母如果不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怎么可能全面了解孩子?父母不了解孩子,说的话孩子不会去听,这样还怎么教育孩子?

针对现在孩子的叛逆,专家指出:想要消除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就要尽可能地消除与孩子之间产生的误解。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就是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应该亲近孩子,倾听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和未来的梦想,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倾听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父母只有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倾听也是父母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让孩子感觉你很重视他,对他很关爱;倾听还能促进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呢?

建议一:对孩子的话题要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当孩子愿意跟你交谈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孩子的感觉很灵敏,当你听的时候,就要专心听,绝对不要敷衍或者心不在焉,否则孩子就不会愿意继续说下去。

因此,在孩子诉说的时候,父母要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孩子,不要随意打断,只要简单附和一下就可以了,如不时地点点头,这表示你在听他说话。有时,你可以做一个夸张的动作,瞪大眼睛说:“真的吗?”父母还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把问题阐述清楚。这些互动性的语言可以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更乐意吐露心声。

父母还要总结孩子说的内容,但是不要总是重复同样的话,否则会让孩子反感。如果孩子阐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要马上指出来,等孩子说完之后,你可以问:“是这样的吗?我觉得好像是这样的……你再仔细考虑一下。”这样可以友善地纠正孩子的错误,让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建议二: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有的父母平时总不愿意听孩子说话,孩子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就会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批评责备孩子,而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有一次,妈妈一回家就看到地上都是玻璃碎片,接着看到文文拿着扫帚走过来。妈妈问都不问一句就训文文:“你是不是在想,把玻璃碎片扫起来之后,我就不知道你打碎了杯子?”

“不是,我只是看到杯子的碎片,想把它扫起来……”还没等文文说完,妈妈就又说道:“不是什么,我都看见了,你还狡辩!”

这时,爸爸从书房里走出来,说:“玻璃杯确实不是文文打碎的,刚刚猫窜到桌子上,把玻璃杯摔碎了,我当时正在忙,还没来得及收拾……”

确实,孩子总是有很多缺点,也会犯错误,但是不要总用孩子昨天犯的错误来看待今天的孩子。事情总是发展变化的,孩子也在成长,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父母要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建议三:善于倾听孩子的委屈

罗曼·罗兰说:“大人的痛苦是可以减轻的,因为知道它从哪儿来,可以在思想上把它限制在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医治,必要时还能把它去掉;年幼的孩子可没有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他初次遭遇到的痛苦更残酷、更真切。”

确实,大人懂得如何转移自己的情绪,释放自己的压力,比如,可以向挚友倾诉。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有烦恼、苦闷需要排解,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处理,只能找自己最亲近的人来倾诉,如果父母不给孩子这一倾诉的机会,孩子便会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因此,父母要倾听孩子的心声,疏导孩子的感情,缓解他的压力,不要等孩子有了心理疾病之后才来关心孩子的成长问题。

现在,很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初中生的感情处于封闭状态,或者选择向同伴倾诉,却很少与父母沟通。所以,父母要丢掉说教的架势,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孩子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要时时注意理解孩子的心情,分担他的烦恼。

建议四:以博大的胸怀看待孩子的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伴随着一些问题,只有跌倒了才知道遇到了磕绊,才知道要爬起来。所以,父母要包容孩子一些不成熟的行为。

当孩子走路慢的时候,父母要耐心等待孩子跟上你的脚步;当孩子不知所措的时候,父母要耐心让孩子自己慢慢去寻找答案;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要耐心引导……

父母要用自己的宽容博爱去包容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也成为一个具有博大胸怀、高尚情感的人。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值得尊重的——推己及人,教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多很聪明,也很富有创造力,但是在文明礼貌方面却表现得很差,很多孩子不尊重父母,经常顶撞他们,这让父母们很头疼。“让孩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成为很多父母的心声。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串门。正和朋友聊得起劲时,她6岁的儿子走过来说:“妈妈,我要饮料。”于是,朋友温和地对孩子说:“儿子乖,妈妈这就给你拿饮料。”接着,一边拿饮料,一边跟我说话。

儿子突然跑回来说:“妈妈,你给我闭嘴,吵死了!”我和朋友当场就愣住了:孩子怎么用这种方式和妈妈说话?朋友无奈地摇摇头,说:“真拿现在的孩子没办法,可能是电视上经常有骂人的话,孩子跟着就学会了。我儿子经常用这样粗鲁的态度跟我说话……”

朋友的话还没说完,估计是听到大人谈话的内容,她儿子就气冲冲地走过来,看都不看一眼,狠狠地踢了他妈妈几脚,然后就走人了。也许是因为妈妈没有顾及他的面子,当着客人的面指责他,所以他才会态度这么恶劣。

看着朋友和他儿子之间的关系,我陷入了沉思,经常能听到孩子不尊重父母的例子,难道真的是因为媒体的原因?孩子看到电视节目中有人骂人,然后就跟着模仿,所以才会变得这么目无尊长?看着满脸委屈的朋友,我想安慰,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说过:“亲子关系有如胶着的战争状态,其中一方攻打,另一方就反击;一方撤退,另一方则又进攻。纵然这是无意识的,但孩子都能敏锐地观察到父母的心理,他们有时威胁,有时撒娇,假如父母的作战态度略微松懈,孩子就会立刻占上风。基于上述理由,父母必须有作战的心理准备,重视孩子独立的个性,由此考虑孩子的心理。”

确实,现在的有些孩子目无尊长,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必须加强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让他们学会尊重人。有些孩子在路上遇到邻居或者亲戚从来不会打招呼,好像根本不认识;有些孩子只尊重父母,对他人很冷淡,时不时地还冒出几句脏话。这样的孩子以后怎么和人相处?

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即使别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也要尊重和谅解,这样朋友才会越来越多。

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很少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对孩子那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有的父母一笑置之,有的父母压根就没有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更谈不上尊重孩子。因此,虽然现在的孩子喜欢玩一些暴力的游戏,还会受到电视媒体等的不良影响,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尊重程度。

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说:“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会尊重人。在家里,父母要从孩子小时候起,把他当做独立的社会人来培育。这样培育的孩子走向社会就能够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并具有‘后生可畏的劲头’。”

也就是说,孩子得到父母的尊重,他才会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呢?

建议一:父母先要真正地尊重孩子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彬彬有礼、懂得尊重他人,但是大多孩子都是以父母为榜样的。父母在要求孩子尊重他人的同时,自己先要尊重孩子。

著名作家梁晓声有好几篇文章都是关于自己的儿子的,可是他儿子却很不乐意父亲总是写他。

有一次,无意中得知爸爸将要写的文章又是关于他的,他就对父亲说:“爸,你真是个天才。在我这么一个平庸的儿子身上,你有那么多可写的素材!”

梁晓声说:“儿子,我保证是最后一次。”

儿子说道:“没事,你写吧,我也开始写你了,而且已经公开发表了。”

梁晓声很吃惊地问:“都写了我什么,发表在哪儿了?”

“在我们的班级墙报上。”儿子回答道。

梁晓声这才松口气,接着说道:“你写的怎么都不让我看看呢?”

“彼此彼此,你写我的时候不也没有征得我的同意吗?”儿子说道。

听到儿子的话,梁晓声愣住了……

因此,在平时生活中,父母也应该对孩子说“谢谢”、“对不起”、“请你”等尊重性的语言,而且也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兴趣、决定,等等。

父母也要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或者嘲笑他人,否则孩子很有可能学会这些不尊重人的行为。

建议二:让孩子尝尝不尊重他人的苦果

现在的独生子女,凡事只要自己高兴就行,根本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更别提尊重他人了。因此,当孩子出现不尊重人的行为的时候,如辱骂他人,随意翻他人东西,甚至动手打人等,父母要及时制止并对孩子施加一些惩罚措施,如作为惩罚不许孩子看动画片,制止正在进行的游戏,不许孩子吃糖果……这样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当然,在惩罚孩子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言出必行,否则就毫无意义。同时,如果孩子行为有所改善,慢慢学会尊重他人,父母也要及时地提出表扬,肯定他的好行为,从而促使他慢慢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建议三:要求孩子用尊重他人的方式与人交流

很多孩子说话,总是最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高兴的时候对人吹胡子瞪眼,对父母也是毫无顾忌地用言语顶撞,发泄自己的情绪,从不考虑自己这样说话会不会伤害到别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伤害的时候,没有人及时提醒他,父母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反应,慢慢地他就会麻木,不再会有内疚感。

因此,父母用礼貌用语跟孩子说话的同时,要明确告诉孩子“我喜欢你很有礼貌地和人说话的方式”、“我希望你不要用语言去伤害别人”、“大家都喜欢懂得尊重人的孩子”……让孩子留心与朋友、老师、同学说过的每一句话,坚决停止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不良行为。

建议四:培养孩子的恭敬心

古人教育孩子要“父母呼,应勿缓”,现在几乎颠倒为“子女呼,应勿缓”。这样,会让孩子不懂得尊重长辈,不知道长幼有别,并逐渐养成自私傲慢的性格,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发展。教孩子尊重他人,并不是让他在形式上礼让与人,而是要让他从内心里对他人有恭敬之心。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恭敬心呢?儒家经典《弟子规》中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就是从生活中的一行一动培养孩子的恭敬心,让孩子对长者心存敬畏。《弟子规》中还说“兄道友,弟道恭”,也就是说还要教孩子与同学朋友之间互相尊敬、和睦相处。

建议五:让孩子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常有父母抱怨说,自己好不容易收拾干净的房间,孩子一会儿就又弄乱了。这是因为他不知道劳动的辛苦,所以才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不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还总是添乱,可以适当地让他帮自己做一些家务劳动,体会劳动的辛苦,而不要一边抱怨孩子,一边再去打扫干净。只有让他亲身体验,他才会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再随意破坏家庭环境卫生。

建议六:教孩子懂得做人要“和而不同”

《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一个有修养的人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却都必须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并不人云亦云。

在教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同时,父母一定不要忘记告诉他:尊重他人,并不等于盲目附和;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为了与别人一致而不讲求原则,是十分不理智的,这是“谄媚”,并不是真正的尊重他人。

同类推荐
  •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游戏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等方面的问题。
  • 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

    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

    本书分为“自我调整”、“培养亲情”、“引导而非控制”三大部分,这既是本书的三大特色和基本理念,也是让父母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梯,即父母首先需要解决自身的问题 ,其次建立起理想的亲子关系,然后才可能采用高效的育儿技巧。这本革命性指南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针对学步期到中学阶段的儿童,通过合理的限制、换位思考和清晰的交流,书中提供实用高效实用的应答措辞和教子方案,培养具有自律品质的孩子。
  • 怀孕分娩全知道

    怀孕分娩全知道

    《怀孕分娩全知道》不但能给孕妈妈最及时的指导,使其了解孕育的全过程,解答孕期遇到的疑难问题,还能够让孕妈妈体会到孕育的快乐。《怀孕分娩全知道》是所有准备或已经怀孕的妈妈科学孕育健康宝宝、顺利分娩的首选指南!
  • 孕产妇健康生活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孕产妇健康生活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孕产妇健康生活百科》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强的特点,主要内容有:优生知识、怀孕期间的生活宜忌、怀孕期间营养知识、怀孕40周准妈妈科学养护、科学胎教、安全顺产、母婴营养知识、产后母婴健康生活管理、新生儿科学喂养、产后妈妈体形恢复等。
  • 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本书从“隔代亲”入手,以案例的方式讲述了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之间的矛盾及解决办法、祖辈隔代带孙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以及特殊家庭的隔代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南山不老仙

    南山不老仙

    本是红尘客,身在俗世中。花下说风流,亭内现色胧。笑看世间人,做春秋大梦。菩提本是树,何来成败空。不若登南山,观天地无穷。搭屋云深处,醉卧山间松。一睡千万载,兴来雀驾虹。提剑跨江河,邀月揽清风。乘风御剑,追日逐月,朝游沧海暮苍梧……
  • 兽语王

    兽语王

    天生懂得兽语,却被人从小设计陷害变得神经。他浪迹天涯,与飞禽为朋、与走兽为友,在历经生活磨难之后,他找到杀害父母的凶手,揭开了自己生世之迷。误入歧途,却出淤泥而不染,面对邪恶,舍自己而济世救民,在正义与邪恶之间,完成了自我救赎。
  • 天命娇凰

    天命娇凰

    璇玑图,通天路,才女变身无上毒体。童养媳,凤命格,妖夫养成从萍末时。他,亡国太子,觉醒了前世记忆,誓不为凤皇!重活一世,他要化神龙,上九霄,主宰风云。他枭雄之姿,他铁血无情,他掀起了无边杀戮……被这样一个妖孽男缠上,苏蕙说:我的男人,我做主!
  • 至尊女配:嚣张皇贵妃

    至尊女配:嚣张皇贵妃

    女主嚣张是魅力,女配嚣张惹人厌。女主冷笑威力慑人,女配冷笑众人戒备。女主一笑倾人国,女配一笑谋毒计。女主训言道理至深,女配训言犹如胡扯。女主九死一生总有生机,女配九死一生补多一刀。PS.这是篇吐槽高贵冷艳玛丽苏的女配文,女主虽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偶尔会有波折,不是万能的女强,女主只有强势的靠山和嚣张的态度。郑重再说一次:晴雪,苏苏在那儿!想看万能型玛丽苏女主的请绕道!!喜欢本书和喜欢大米文字的宝宝们欢迎入群。168230506敲门砖书里任何一位角色的名字。新文求投喂:《青云华梦》
  •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中医护理评估基本内容、中医用药护理、针灸疗法及护理、推拿护理技术、内科常见病证护理、妇科常见病证护理、儿科常见病证护理、外科常见病证护理、五官科常见病证护理。
  • 被风吹落的夏天

    被风吹落的夏天

    青春短篇小说集。我现在要说的这个故事,主人公是曾经年少的我曾经有过的过错和错过。那是属于我的故事,也同属于你。站在青春的末梢,那些熟悉的寂寞和忧伤像晚来风急,头顶每一朵浮云承载着眼泪和欢笑,是眼泪多还是欢笑多呢?总之最后,云朵酝酿出了雨水,淅淅沥沥,没完没了。
  • 看,那时的我们

    看,那时的我们

    看,那时幼稚的我们,回头看,十分怀恋。他和她,本已在她大二时修成正果,他却弃她离去三年。她第一年还在苦苦地等着他.....第二年,一直在寻找他.....第三年,本想放弃这段感情,他却回来了........
  • 六十年后的握手

    六十年后的握手

    二龙山不像附近其他的山那样,贫瘠得兔子不屙屎,鸟儿不登枝。这里山清水秀,树木成荫,土质肥沃,山货丰厚。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山涧里竟然还有湖,湖水清澈,景色宜人,湖的四周是千奇百怪的岩石,岩石下面有好几处可以观光游览的洞穴,有的洞穴竟长达好几里。然而,这里交通不便,人们要出一次山,只能安步当车。这个世间罕见的世外桃源,因此被冷落在了深山沟里……
  • 剑弑凌霄

    剑弑凌霄

    一位寒门少年,一块不知名的令牌,一位老者的引领,开启无限可能!成为至高的掌控者。
  • 薰衣草色暖冬

    薰衣草色暖冬

    冬,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但,对于安雨晨来说这个冬天会很温暖因为.....唯一的高中时代唯一的那片薰衣草以及,唯一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