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宝宝在3岁前,因为“不愿意”与人分享,挨过家长多少冤枉的唠叨,甚至身体接触(打),可宝宝在3岁以前,他的分享意识确实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家长除了要清楚孩子“没概念≠不愿意”之外,还要了解其分享意识发展的特点。
婴幼儿分享意识的发展特点是:先亲后友,先吃后玩。即先懂得跟亲人分享,之后才是朋友,最后是初识的朋友;先分享吃的食物,后分享玩具及其他物品。
婴幼儿分享意识的发展规律
3 岁:宝宝开始有初级的分享意识,在成人的示范下,有模仿的意愿。
4 ~5岁:宝宝逐渐理解什么是分享,在成人的提示下愿意与人分享,会有选择地主动与人分享。
6 岁以后:宝宝开始乐意主动与人分享,并能从分享中获得快乐。由婴幼儿分享意识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总结出在3岁以前建立和培养其分享意识的方法:成人唱分享、做分享,宝宝听分享、看分享、尝试分享、学会分享、愿意分享,最后,分享便成为宝宝的一种精神和品质。
懂分享得先“自私”
2 岁以前,婴幼儿以听分享和看分享为主,偶尔尝试分享。由此规律而产生的科学的婴儿分享观就是:首先,分享是做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要想让宝宝懂得与人分享,我们自己要先做好示范。成人要唱分享和做分享,这里说的唱不是唱歌,而是像超市里的收银员那样“唱收唱找”,如“先生收您200,找您21块。”要把分享说出来,就像《分苹果》的游戏一样,“这个给爷爷,这个给奶奶,这个给客人,这个给爸爸,这个给妈妈,这个给宝宝,哈哈,每人一个!”家长要以身作则,坚持“唱和做”,孩子就不断地通过听和看来模仿、来学习,然后开始尝试分享。
其次,懂分享必须先“自私”!我们常听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自私,其实不是孩子自私,而是孩子不知足,孩子自己得到的不足够,才会“自私”,而对于3岁前的孩子而言“此自私非彼自私”。要想让孩子在3岁以后懂得与人分享、愿意快乐地与人分享,就得在2岁以前充分满足他的内在的和外在的所有需求,让他在人生的最初两年里“自私”够,得到的爱足够!只有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才会将爱分享给他人,自己的爱都不够,又怎么有爱去分享给别人、去爱别人呢?
下面这几首亲子游戏儿歌通过观察动物最爱吃的食物,到感受身边动物为“我”所做的贡献,再到爸爸妈妈的爱,都是在指导家长懂得运用爱来为宝宝建立分享意识,懂得先让宝宝获得足够的爱,才能让宝宝拥有愿意与人分享的品质。
游戏14 最爱
小猫最爱吃小鱼,
小狗最爱啃骨头,
宝宝最爱喝牛奶,
长得高又长得快。
目标:
引导宝宝观察不同事物的特点,从而了解一些小常识;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使用动词“吃、啃、喝”,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黄老师教你做:
1 “小猫最爱”:双膝稍弯,两手张开,掌心向里;从嘴部向脸两边划,像小猫胡须在动;“吃小鱼”:嘴巴像在吃东西。
2 “小狗最爱”:双膝稍弯,两手放在头两边,两拇指分别抵住两耳上边,其他四指有节奏地向前弯曲,像小狗的耳朵一耷一耷地;“啃骨头”:叩牙,并发出牙齿嗑碰声音。
3 “宝宝最爱喝牛奶”:身体站直,一只手做拿水杯喝水状。
4 “长得高又长得快”:拍手,两只脚原地踮两次。
大人、孩子可以玩:
1 圆圈游戏。
2 接龙游戏:家长说一句,宝宝接一句;家长说前四个字,让宝宝接后三个字或反之,最后一句一句地接。
游戏15 我和小鸡的一家
大公鸡,喔喔啼,
叫宝宝,早早起,
大母鸡,咯咯哒,
下鸡蛋,给我吃,
小鸡小鸡叽叽叽,
跟我来,玩游戏。
目标:
帮助宝宝积累更多的动物小常识,发展宝宝的运动能力和模仿能力。
黄老师教你做:
1 第一、二句:伸个懒腰。
2 第三、四句:脖子往前一伸一缩,膝盖弯曲,下蹲。
3 第五句:两手食指对碰,做小鸡尖尖嘴。
4 第六句:拍手转圈。
温馨提示:
儿歌中小鸡的一家向我们传递一种爱的教育——鸡爸爸和鸡妈妈很爱小鸡,小鸡也很爱它们的爸爸和妈妈。这时我们就要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很爱你,宝宝也很爱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