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78100000012

第12章 抓住“智力积极性”这个牛鼻子

作为一所优质初中,八中初中部学生的“叛逆”、“违规”现象虽然也存在,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初二现象”也会出现,但总的来说不算“严重”。归纳原因,可以说是“生源好”,可以说是“管得严”,可以说是“教师水平高”,还可以说是“家长素质高”。

这些原因,当然都是有的,但是潜藏在这些表层原因背后的是什么呢?我总是觉得,作为关键时期出现的典型现象,“初二现象”其实显示了两个不适应:一是学生自身心智发育程度与其主观需求的不适应;二是家校教育与学生身心实际情况的不适应。而这两个不适应绝不是只在这个年级或只在初中阶段才存在,可以说,在人受教育的整个阶段中,这两个不适应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不过在初二(以及高二)等部分时期显得特别突出而已。八中初中部的“初二现象”不严重,其根本原因可能就在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解决这两个“不适应”的牛鼻子。

那么,这个牛鼻子究竟是什么呢?

前段时间,王瑶老师告诉我一件往事,而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

2002年的暑假,王老师接手做一个初二班级的班主任,这个班班级结构比较复杂,班级纪律涣散,还出了不少纪律问题,连学生处的老师都感到相当棘手。王老师却觉得这些并不一定是学生的品质问题,而是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时期,多余的精力无处释放,同时又缺少道德的是非标准,因此才做出一些看似“出圈”的行为。她认为,对这种现象,靠“训”和“管”不如靠“导”和“引”。

结合学校德育处在第一学期布置的任务我在班中抓了四件事:

(1)如何创造性地庆祝教师节。

(2)怎样使校运会的入场式更有新意。

(3)如何在科技节中争获最佳创意奖。

(4)借助我是物理教师和学生刚开始学物理的优势,在两个多月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每学一个知识内容就鼓励学生研究一些可以脱离课堂、离开课本的问题。例如学习长度的测量时学生通过用自行车测学校到家的距离,发现了骑自行车时登车的圈数并不等于车轮的转数(为此很多学生花时间研究自行车的车轮结构);当讲到噪声一节时学生摄录了很多校内外的噪声现象,同时班内的噪声减少了许多,甚至关开门时的刺耳声也被一些同学消灭了。在不长的时间内,学生的精力和兴趣被引导到积极的方向上来,获得了运动会、科技节最佳创意奖,同时我也在北京市组织的一次物理教学现场会上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都觉得给班级争了光,为学校添了彩。不仅建立了信心,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使集体的凝聚力大大加强。

王老师的做法显然是非常成功的,也是非常巧妙的。八中的名誉校长龚正行曾经提出,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导航员,班主任更要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班主任,其任务不是把学生强行纳入到校规或班规中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学到的东西进行迁移,自我修正,自我完善,学会做人办事,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给他们正确的发展方向,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锻炼的机会,使学生感悟其中的道理,学会做事做人。

在“引导”过程中,王老师准确地抓住了学生智力水平较高,有较强的学习需求和研究兴趣的特点,成功地把学生的关注重点引导到研究、学习、创新、实践上来。这不禁让我想起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一文中的一句话——“智力积极性是少年精神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我觉得,“智力积极性”就是解决上面所说的两个“不适应”的牛鼻子。

让学生在研究中成长

在《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这篇文章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应对学生“批判态度”(某种意义上讲这是逆反的一种表现)的方法:“使少年的批判态度得到正确发展的重要条件,就是不仅要满足而且要千方百计鼓励他的好奇心。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努力使少年在带有研究性质的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去尽可能认识更多的东西。这种认识应该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信念。”[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见《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在巴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通过让学生亲手试验根外追肥法,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并且延长了结果期。这次实践改变了学生对新的、未知的、不熟悉的事物的态度:“他们已经不是表示不信任,而是力求去检验某一真理的正确性”。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苏霍姆林斯基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解决了学生存在的问题。

研究应该是学习的一种常态

八中初中部的王秀利老师也有类似的成功经验。历史课是所谓的“副科”,学生的重视程度本就有限,初二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中考科目增加的原因,就更不重视历史课。如果教师还是用传统方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于是,王老师改变了教法。

在学习初二下学期《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之前,王老师指导全班同学做了一次有关祖国统一问题的社会问卷调查,旨在摸清和掌握学生在对台问题上的认知情况、真实情感和行为态度,加强青少年台情教育。从调查结果中,王老师发现了以下情况:

第一,大多数学生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非常关注的,对台湾问题的由来是比较清楚的,对“台独分子”是憎恶的。这说明八中的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较强的思想觉悟。但从中流露出的学生对台湾问题的价值判断和态度情感,说明完全有必要加强对初中学生的台情教育。

第二,在回答“你认为‘一国两制’的构想能够统一台湾吗?”这一问题时,有45.25%的同学选择有可能,9%和3.75%的同学选择不一定和不能;在回答“你赞成武力统一台湾吗?”这一问题时,有48.25%的学生选择了非常赞成和赞成,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在不放弃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这说明学生对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度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对学生加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解读工作。

第三,在调查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同学们对台湾的地理状况、两岸人民在历史上的交往也不是非常清楚。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台情教育。

根据上述情况,王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我将全班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组分配相应的研究题目:第一组:美丽富饶的宝岛;第二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第三组:台湾问题的由来;第四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第五组:“台独”分裂活动介绍;第六组:两岸人民迫切盼望早日统一。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找材料,归纳总结,制作成形式不一的汇报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我主要是负责答疑、帮助学生审阅材料,指导学生的汇报形式。

学生们的热情非常高涨,有的到图书馆、互联网上查找材料;有的到社会上搞台情教育调查;有的去采访在北京工作的台胞……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他们找的材料太丰富了,除了图片、文字资料,有的同学还创作了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诗歌、绘画作品。我为了鼓励他们的学习热情,指导他们制作了台情教育展板,在全校展出,使他们感到非常自豪。这也对其他年级的同学进行了台情教育。

在课堂教学环节,我安排各组汇报研究成果,有的组结合大量的图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介绍了宝岛台湾的丰富物产;有的组模仿电视节目《实话实说》的形式介绍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并发自内心地喊出了“我们思念台湾,我们渴望统一”的肺腑之言;有的组带领同学们回顾了近代以来美国、日本等殖民国家对台湾地区的入侵,深情地朗读了闻一多先生的名篇《七子之歌·台湾》;有的组给同学们分析了“一国两制”对台方针的内容及实质,使同学们对和平统一祖国充满了信心;有的组用漫画的形式揭露了“台独分子”的罪恶嘴脸;最后一组同学表演了小品《海峡两岸情——英若诚的故事》,将这节课推向高潮,使全体同学热泪盈眶。

这节课给班上的同学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同学们都反映上课前对台湾问题知之甚少,通过这节课,他们不仅学到了很多有关台湾问题的知识,而且对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方针增强了信心。而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同学们的高度肯定。

安琪同学说:“首先,台情教育这一严肃的课题在这一节课上转化为了一种寓教于乐、既明了又深刻的话题形式。如果平时让同学们去看、去记课上所讲的关于台湾的种种知识,感兴趣的人不会太多,但这些知识由同学和老师一起以新颖生动的方式表述出来,不但从心理上易于接受,而且非常有利于学习。其次,我们为这节课进行准备的过程中收获颇多。我们每个编排节目的同学都由各种渠道查阅了许多资料,对台湾的了解也在其中由浅显转为丰富。这其实已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自主学习。这样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也充实了自己。”

吴越同学说:“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从原来对台湾问题很少关注,变为非常关注;从不了解台湾问题,变为比较了解。它让我感到祖国还需要强大,我们肩负着祖国强大、中华民族复兴和实现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从每分每秒做起,加倍努力学习,积攒力量,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王秀利老师很好地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智力积极性”,不仅很好地完成了历史课的教学任务,还成功而又不落痕迹地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样的课多了,学生的智能、心理、情感自然会向积极方向转化。

关键是让学生思考,教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少年思维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比学龄初期儿童更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从整体上把握感知对象的意图……如果说在分析文艺作品时,9~10岁的儿童满足于详细了解故事的每一个细微情节和对人物性格的具体刻画,那么少年在类似的情况下就可能不去注意那些细节(有时候是很重要的细节)。这是少年思维的概括性逐渐强化的合乎规律的结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少年往往对逐字逐句的记诵抱着轻视的态度,他们认为那是死记硬背。少年完成一项困难的创造性作业,也觉得比背诵一首短诗更容易些。”[苏]苏霍姆林斯基:《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见《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这位终身服务于教育一线的教育家确实对学生有着透彻、细致的把握,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背诵的反感就是很好的证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让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

刘慧敏老师曾经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初二的散文阅读教学中,很多学生缺少这种文学体裁的阅读经验,没有阅读思路,文章总是读不懂,然后归咎于“散文太散了”。这背后的问题,其实是学生的思维水平不高,还不会思考。于是刘老师设计了一堂颇为独特的散文阅读指导课。

我先找出了一篇容易理解的叙事散文,告诉学生我要表演一个节目,叫自说自话。我一边读文章,一边将自己在阅读时的思考和评价自言自语地说出来。我读完题目“《一张失去了的书桌》,作者冯骥才”,然后,我学着学生的口气接着说:“对了,老师说过,题目往往暗含着作品的内容或主题,那么,冯先生,您写的故事肯定和您的书桌有关了,而且还已经失去了的。”在小结时,我告诉他们,散文的情感内容都是真实的,阅读散文,其实就是和作者的对话,做心灵上的沟通,不能做信息式的浏览,要带着思考来读文章。

接着,我结合文章教给了他们阅读散文的“招”,我叫它“吃肉串”阅读方法。

我问学生,大家都爱吃肉串,可是肉串是怎么来的呢?首先得有一大块肉,这就相当于迎面而来的一篇陌生的散文;接着,拿刀切肉,把肉切成几条,再改成小肉丁;一篇散文往往有几件事,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像切肉一样,将材料进行“合并同类项”,梳理出文章中的几件事,然后提出每件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肉丁有了,不能直接放到炭火上,要准备一根签子,这其实就是散文的线索,任何一篇散文都有线索,对线索有了认识,散文也就不散了;内容明确了,线索明确了,我们就要理一理思路,看看它的写作顺序、详略安排等,这样有助于我们对散文的整体把握。就像有了签子,有了肉丁,就要把它穿起来,考虑一下肥瘦和先后一样。肉串穿好了,我们还不能吃,没熟,我们需要放在火上烤,其实由生到熟的过程,就是我们读散文时由对形的认识到对神的理解,而这一关键的步骤是有“招”可寻的,那就是“抓文眼”。最后的一步就是品尝和回味了,也就是悟情感与析哲理。如果用来显示的话,可以呈现为下面这张图:

在这节成功的语文课上,刘老师表面上教的是散文的读法,实际上教的是思考的方法。新课程强调在分析文章时,要着力于整体把握和理清思路,而整体把握和理清思路的基础,首先是靠理性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作者经历了怎样逻辑判断的思考过程,才找到了富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主题。因此,刘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读文章的“招数”,更是想问题的“路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她始终注意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使得教学深入浅出,同时也提供给学生将两种思维品质协调发展的范例。

语文教学如此,“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也如此。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年龄期,数学的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少年对脑力活动的兴趣发展,也影响到学生的整个精神面貌”[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见《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八中初中部的古跃凤老师认为,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让学生如其所以然。老师不但要求学生了解知识结构,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研究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也就是怎样把这些基础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基于这一思想,古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常常采用这样的教法: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通过分析,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揭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使学生从中体会怎样才能步步深入地研究数学问题,领会蕴涵在题目中的数学思想,最终达到不断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在初二年级学生学完“圆的切线性质、判定和切线长定理”一课后,古老师设计了这样一节习题课:

课题:对一个基本图形的分析。

除上述结论外,还可以总结出其他的结论,请同学们课下进一步探讨。

在古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热烈讨论,使学生在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凭借原有认识结构中的基本点、中心点和衔接点,通过迁移、扩展来获得新的知识,并重新组织与发展认知结构。这种用综合、整体思想,通过介绍和掌握知识体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结构式教学,可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经纬交融的知识网络,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可以说,这节习题课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学的规律与思想,是一堂充满着思考乐趣的数学课,当然会受到“智力积极性”很高的学生的欢迎。

对初中的学生来说,学习毕竟还是他们生活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内容,因此,他们在心理、情感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多都与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自尊和满足,其他方面的问题自然就会少一点、缓和一点。

同时,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初二时期正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的“飞跃阶段”和“突变阶段”。在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五大指标中,几乎所有指标都在初二时期到达了一个发展的临界点。参见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因此,充分利用好这个契机,抓住“智力积极性”这个关键,不仅能很好地应对“初二现象”,更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类推荐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举措,国家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等。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但梁晓声一直坚持创作,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出自己的作品,其中饱含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情怀,一直为大众所喜爱和尊敬。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作家、大学教师、读者等立场,对这个时代的文艺、文学等问题作了多维度的沉思。
  •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中,最突出的仍然是“三农”问题,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又是农民问题。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不仅影响了广大农民生活的改善,而且越来越影响到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农村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可以说,“三农”问题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
  • “农与工肆之人”教育思想与《墨子》选读

    “农与工肆之人”教育思想与《墨子》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光辉思想。想阐述政治思想这一性质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热门推荐
  • 血禁

    血禁

    一个信仰混乱的时代,一个人性复杂,无比阴暗的异界。一个天生体质与众人迥异的无耻的家伙谱写了一段极致YY,破除信仰,渎乱众神的传奇!……………………我无耻,所以我无敌!——风行夜说道。……………………主角很幸福,YY之路上会遇到很多美女。主角很倒霉,在有美女相伴的日子里背叛、阴谋、陷害一直如影随形。主角有奇遇,遇到的强者多如过江之鲫。主角很命苦,众多的强者没有一个能成为他的师父。本书是YY小说,同时也是一本描写人性的YY小说。注:本书不是单纯的升级小说,因此不要将体质议论当成本书的热点。敬请期待感谢SOUL兄弟提供的书友群,群号100383977
  • 魅仙惊华

    魅仙惊华

    五大修仙世家之一的赫连家,怀璧其罪,一朝之间,满门修士尽被屠戮。举族之中,只余一十岁废柴女童逃出生天。师傅因此谓琼紫曰:“世间修士,俱都功利毒辣之辈!”琼紫点头,“师傅所言甚是!”扭头看身边某冷峻依旧、酷霸不减的男人,嘴角微抽,这只更是其中翘楚。********************************已有百万完结文《重生妖魅横行》,坑品有保证,欢迎新老读者点击、阅读、收藏、订阅~
  • 大小姐的贴身杀手

    大小姐的贴身杀手

    一个看似放荡不羁的杀手,为了一个没有佣金没有期限的任务踏上城市之旅,和大小姐同居走上校园之路,原本不想多事的他,引起校园各大势力的争抢……,男主用自己的双拳告诉了天下:权钱美色,我欲收,自取之…却不曾想引起更大的风波,不经意解开了身世之谜....一切都像是安排好了一样
  • 墨染倾城

    墨染倾城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碎尘劫

    碎尘劫

    放浪一笑沧海间,独恋红尘不慕仙。新人新作,多多包涵。
  • 甜心,快到碗里来

    甜心,快到碗里来

    那一年的夏天,我回首,再见你,你是我心中那刹最绚丽的烟火,因为闺蜜与兄弟,爱吃的宁筱溪和逗趣的叶熙辰陷入了一个甜甜的“陷阱”了,本来是很气愤的,可是为何,悄悄地,离不开对方了·····也继续愿意当这个傻子了·······一场校园欢乐恋爱甜蜜进行时
  • 惟圣

    惟圣

    大梦谁先觉,平时我自知。我曾随着秦皇帝杀上九天,亦伴随着唐皇入九幽。一切从头始,万般皆虚幻。
  • 守护甜心之皇室四公主

    守护甜心之皇室四公主

    一位转学生的到来,让亚梦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不朽法神

    不朽法神

    横跨数万个恒星系的庞大魔法帝国,遭遇了十万年来最恐怖的敌人。面对铺天盖地,数量以兆亿计算的机械文明大军,即便是繁衍到巅峰状态的魔法文明也只能苟延残喘。林远,巅峰魔法文明最杰出的传奇法神,在最后一战中和机械文明大军力战而亡。没曾想,一觉醒来,却带着半枚神格回到了十万年前,人族尚未走出母星的时代。十万年,人族还有十万年时间去躲过未来的那一场灭族危机。大千宇宙,万族林立,唯我人道至高。……已有百万字完结作品《信仰封神》,人品保证,绝不太监,请放心入坑。
  • RED毁灭危机

    RED毁灭危机

    “仇人必将手刃!待我吞日噬月,一统十星三十盟,宇宙之中各个空间内所有生灵都要臣服于我的足下!”——噬灭星帝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