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0900000031

第31章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

人在尘世走一遭,得到的都是虚名浮利,无论修行多么高深的禅师,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尚。洞山禅师不恋闲名的姿态实在洒脱至极,小和尚的做法也充满智慧。

世上能做到像洞山禅师一样舍弃名利的人又有几个呢?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乐意听到别人的赞美而非批评。有名声的人振臂一呼,万人云集,那种成就感不是能用言语来形容的。所以,很多人为了追求名声终其一生不断努力,有人为了名声去做许多本不用做的事。比如,有人做慈善求名,有人挑战极限求名,还有人靠推销自己求名。

人们为名付出很多,甚至不惜失去自我,却忘了去分辨真名声与假名声、好名声与虚名之间的区别,以至于求了一辈子,最终只换来一生的伪饰和不自由。

真正的好名声,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认同,也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而追寻的一种财富。而虚名却是为了满足面子和肤浅的虚荣心而刻意追求的东西。

好名声不用拒绝,虚名也不要留恋。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名声越来越好,以此去影响他人,造福他人,而不是戴着虚伪的面具,沉浸在有名无实的自我满足之中。

名利有代价,看得淡才得解脱

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同样,最大的名利就是忘记名利。

任何东西都有代价。钓钩是鱼垂涎鱼饵的代价;被名利所蛊惑的心,往往也要付出掉入陷阱的代价。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道记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高僧回答:“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争名,一只夺利。”

人性丛林中伏设了不少名利的陷阱,有时候,一个人为了名利,往往会不顾一切跳入陷阱,结果名利反而离他而去。名利,就是一座美丽豪华舒适的房子,人人都想走进去,只是他们从未意识到,这座房子只有进去的路而没有出来的门。好名之人必将被名枷捆绑,好利之人也会被利锁缚住。

枷锁之所以能束缚人,房子之所以能困住人,主要是因为当事人不肯放下。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总是想将所有财富收到囊中,将所有名誉光环揽至头顶,结果必然后被名缰利锁所困扰。

有一位禅师说过:“青藤攀附树枝,爬上了寒松顶;白云疏淡洁白,出没于天空之中。世间万物本来清闲,只是人们自己在喧闹忙碌。”世间的人在忙些什么呢?其实不外乎是名和利。万物清闲,人又何必为了争名夺利而使自己不得清闲呢?摆脱名利等外物的束缚,我们才能体会心无所碍的境界。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住持,因年事已高,心中考虑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两人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稍事休息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

让人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一半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让几个僧人将他抬了回去。

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向崖顶攀爬,结果也是屡爬屡摔。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后,便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回到崖底,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这一切。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懦,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尘元向其他人解释:“这个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勘验你们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一个人面对名利的诱惑,仍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不能攀爬便另寻出路,这是一种智慧。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对客观的、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等看得很淡泊,就能够达到精神的超脱、洒脱的境界。

想要淡泊名利,摆脱名利的束缚,先要看透名利。要做到“名利不入心”,需做到三点:

一、荣辱一样达观。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炎附势。

二、以智慧应对名利无常。世间万事都是无常,名利也不例外。拥有名利时要靠智慧来处理,才能看得淡,不为名利所累;失去时也要靠智慧来应对,才能看得破,不为失去的名利所苦。

三、用分享克制追名逐利的欲望。得到名利后,不应想着得到更多,而应与人分享。分享能带来满足感,而一味地追逐欲望只会使人越来越不满足。

古时圣贤一向主张“至誉无誉”。也就是说,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同样的道理,最大的名利就是忘记名利。古语有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把荣誉、名利等外物看得很淡、很轻,才能不被名利等外物所束缚,才能远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陷阱。

名利如井,易进难出

世界上有金钱、有名位、有富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欢喜。

古人云:“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人为了求名,相互倾轧,而人的智识就成了斗争的工具。千百年来,读书人为了金榜题名而发奋苦读,除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之外,便是为了在官场赚取名利,光耀门楣,扬名天下。但是,人不能为了求名、为了好胜而求知识,因为名心和利心都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

人最高的道德,应该把“名心”抹平,但这个境界是很难达到的。很多时候,人们都喜欢争强好胜,满足于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荣,故步自封。《法句譬喻经》中记载:

佛陀时代,有一位二十岁的青年,天资聪颖,只要是看过的事情就能学会。他凭借过人的天赋,发誓要学遍天下所有的技艺,后来四处寻师访道,学遍了世间种种技艺,且无不精通。于是,他萌生了与人比试的念头。他想,自己的才艺无人能及,战胜他人后定能流芳百世。

就这样,年轻人的足迹遍及许多国家,到处展示自己独步天下的技艺,未逢敌手。从此,年轻人傲慢之心炽盛,认为自己天下第一。

这天,一位比丘手持锡杖来到年轻人面前。由于年轻人生活的地方没有佛法,所以他便好奇地询问:“你是什么人?手上拿的是什么法器,为何装扮与常人不同?”

比丘答:“我乃调御自身之人。”

年轻人问:“什么是调御自身呢?”

此时,比丘说了一首偈子:“弓匠调角水人调船,巧匠调木智者调身。譬如厚石风不能移,智者意重毁誉不倾,譬如深渊澄静清明,慧人闻道心净欢然。”说完,比丘飞至空中,原来他乃是佛陀化身。此时佛陀在虚空中展现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光普现,朗照天地。

接着,佛陀回到地面对年轻人说:“因为历劫修行,调御自身,我才能有如此神通。”年轻人对佛陀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向佛陀请教调御自身的要领。

于是佛陀便对他开示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种禅定境界、三种解脱法门等殊胜妙法,并说明制弓、驾船、建屋等技术都只是虚华不实、有生有灭的东西,若让自己沉溺其中,终究无法脱离生死轮回之苦。

年轻人凝神倾听,豁然领悟,遂发心出家修行。

资质过人的年轻人为了争强斗胜,身陷名利牢笼,幸得佛陀开示,才不致迷失自己。

但对多数人来说,名利心产生容易,摆脱难。有一个寓言说,两只蛙同住在水塘,夏天池里的水被骄阳晒干,鸟择林而栖,蛙择水而居。一只蛙看见一口井,高兴道:“哈!水井!我们跳进去吧,这里可供我们居住呢!”另一只蛙道:“哼!现在住进去当然很好,问题是将来怎么出来?”世上被名利所困的人正如那只想跳入井里的蛙一样,可只身困在名利场,跳入容易抽身难。如果想尽快解脱,有时候抹平名利心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热门推荐
  • 橱窗里的爱情

    橱窗里的爱情

    五年前…因为一场朋友聚会,他相遇了她,她认识了他,他是远航集团的总经理,她是一名设计师助理。因为这场聚会便引发了这场纠结爱恋……
  • 天行者征途之始

    天行者征途之始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理想到底能不能在现实中实现?梦,真的只能是梦吗?
  • 魔之归

    魔之归

    面对着所谓的正道,他以一敌多,天绝山一役,他扬名整个劲元大陆,可是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只能飞身跳入绝崖,一声“道之不容,便以魔归,如若魔归,道之不存”的誓言,在崖顶迟迟盘旋不去,此后数年。。。。劲元大陆上杳无音讯,生或死,最终能否以魔归来?从来只叫《魔归》,可惜了!
  • 雷霆血魔

    雷霆血魔

    和你们商量下,大家别打打杀杀的好不?我只想安心的做个纨绔。啥?不同意?那你们都去死吧!
  • 琅琊引

    琅琊引

    小时候,大叔公给我讲了个故事,有一个美丽的如仙境的地方叫琅琊,那里住着一位西王母,只要找到西王母,就能实现人们的任何愿望。
  • 贤弈编

    贤弈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鱼有令,吃货魔帝滚出去

    人鱼有令,吃货魔帝滚出去

    现代她无辜坠崖,穿越偶遇吃货小萌娃。久默:“小朋友,你是迷路了吗?”小朋友略带鄙视的一瞥。久默:“……我这里还有个黑森林蛋糕。”“吾名君弑,乃魔神。”“小朋友撒谎是不对的。”君弑鄙视久默,抢过食物,甩袖走人。“啊喂,我的东西很贵的!”“我可以肉偿。”久默“……滚”“好,马上回去滚床单。”
  • 荣耀崛起

    荣耀崛起

    随着孽龙劫的到来,大荒中又一个动乱的时带即将来临,南越帝国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神秘的幽玄之境中的狼人军团被唤醒,银月城堡的鲛人面临灭族的危机。北方水族首领,幽冥鬼帝,率领数万鬼兵南侵,召唤出了鬼神渊中的洪荒蝠鲼和电鳐,所向披靡。南荒逍遥城主,逍遥龙神率领南荒七十八城,数万食人蚁火兵与南荒群妖,大举北进。美轮美奂的翡翠梦境,天神朴曦留在人间唯一力量——唐古拉丁守护被唤醒。看木随风如何纵横大荒,《荣耀崛起》。
  • 深爱亦浅

    深爱亦浅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对她却是无声的告白。她们都说她花心,不易满足,爱着他却喜欢着他,生命中两个命中注定的男人?其实她只是想找一个不会放弃她的人罢了……记得她曾经问过他:情侣这个词,到底是动词,名词,还是形容词?请你回答我,萧余男人却始终保持沉默……
  • 化影封天

    化影封天

    这本书是《我命踏天》的小小部分,就由《我命踏天》来完成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