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3500000005

第5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1)

2009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再度引起了全社会、各教育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高度关注。透视农民工子女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问题症结之所在。全方位地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本章目的之所在。

§§§第一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基本问题

农民工子女由“流动子女”与“留守子女” 两部分构成,“流动子女”与“留守子女”在教育方面面临的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的办法不尽相同。本章在论述上将分开阐释。

一、“流动子女” 教育的基本问题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流动儿童少年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近2000万流动儿童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本身绝大部分为流动人口,它们一直处于不断的迁移变动之中,尽管农民工子女的实际数量我们难以准确把握,但是农民工子女数量之多、失学情况的严重性却是有目共睹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亟待梳理:

(一)进入好学校难、教育管理呆板滞后

目前,我国城市农民工子女要有4种就学途径:一是借读公办学校,交纳一定的借读费。这应该成为城市农民工子女就学最常见的形式。二是就读收费较高的政府批准的民办私立学校。这类学校俗称“贵族学校”,办学条件好,与当地公立学校差异不大,甚至硬件设施会更好一些。但由于收费很高,只有极其少量的很富裕的农民工的子女能入其内,而普通居民都难以承受,因此不是一般农民工子女可以选择的就读途径。三是进入政府批准建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这类学校较多存在于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它们的硬件设施、办学质量等往往比农民工子女流出地的公办学校还要好,少数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甚至和当地的办公学校不相上下。由于交纳费用比较低,找农民工子弟学校成为很多流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解决流动少年就学问题的一种主要形式。四是进入非正规农民工子弟学校。这类学校往往被视为“非法”,它们尽量避开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视线而成为“地下”学校,这类学校广泛存在于众多的大、中、小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我们虽然无从知道这类学校的具体数量,但估计就读这类学校的农民工子女的绝对数量是很大的。

户籍制度和高昂的借读费用等条件,使得这些农民工的子女只好在自己办的学校里就读,因这些学校的软硬件条件都达不到国家的基本要求,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能得到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孩子进城入学,有72.3%的农民工的最大愿望是取消借读费、赞助费等费用。

此外,不少家庭由于错过了学校的开学日期,或因转学证明等相关手续不齐全,不能及时入学,导致农民工子女失学、辍学。调查结果显示,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失学率为9.4%,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还在增大;15—18周岁流动儿童在学率仅为4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1.7%;女童在学率为97.2%,低于男童在学率的98.3%,在失学的12—15周岁流动儿童中有63%已开始工作,这不仅违背了义务教育法,且严重侵犯了解儿童的基本权益。近来有关调查表明,约有100万农民工子女处于失学、辍学状态。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管理、服务滞后。由于农民工的工作地和居住地经常变动,其子女中间转学、中途辍学等情况频繁发生。大量的学籍变动打乱了学校管理的正常秩序,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很难保证适龄农民工子女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不能适应农民工子女的特殊需要。

大部分农民工子弟校不能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学习习惯、语言和文化背景等方面与城里孩子有较大差异,区域间教学内容街接问题也很突出,不同地区使用的教材不同,难易程序也不同。受访者中,42.7%的农民工认为孩子不适应城里的学习生活环境。许多子弟校忽视了城乡孩子的这些差异,没有创新教育模式,不能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育资源匮乏,农民工子弟学校困难重重

公办学校难以满足民工子弟的入学要求,这就为民工子弟学校提供了生存空间。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民工子弟学校,招收了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子女,客观上减轻了城市公办学校的压力。但与此同时应当看到,民工子弟学校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笔者走访了成都市部分农民工子弟学校,发现其中有些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亟需加以解决。

当前,农民工子弟学校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三点:

1.是学校办学得不到政府的许可,迟迟拿不到办学许可证。自办学校最主要的发展障碍就是得不到教育部门的许可,迟迟拿不到办学许可证,在这一点上,成都市“都市外来人口子女学校”还算是比较幸运的,总算拿到了办学许可证。但是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如此幸运,2005年春季成都市五城区内的自办学校超过70所,拿到办学许可证的却很少,学校总是被告知需要继续整改,拿批准文件好像遥遥无期。在四川省成都市茶店子、红花堰等外来民工集中的地区,先后有多所自办学校因违法办学被取缔。

2.是办学条件差。自办学校大部分位于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学校校舍大多是由租赁当地的一些厂房、仓库等改建的,这些建筑多数没经过规划部门审批和竣工验收,质量难以保证,消防和安全隐患多;学校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设施缺乏,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差,学生及老师的流动性强,教师压力过大。这些问题都在“都市外来人口子女学校”身上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

“都市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教学楼是单通道,违反了学校必须是双通道的消防要求,区教育局要求其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增加通道,以达到消防标准。但是,我们去调查时发现该教学楼仍然是单通道,只是在过道上安装了灭火器。问及原因时,校长说是经费上有困难。

学校建校时设有学前班至八年级共9个班,有学生200多人,现在,学校已扩展到16个班(包括小学和初中),800多名学生。但是,每个教室除了桌椅,没有更多的教学设施,运动场是就近的一块空地建成的水泥地,唯一能够进行体育锻炼的是几张水泥乒乓桌和几个篮球架,没有羽毛球、排球架等体育设施。

国家规定在小学,学校必须要开设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初中增设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等课程,但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老师缺乏,几乎每位老师都兼任几门课程。由于缺乏专业的老师和相应的教学设备,对学生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如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学校没有实验仪器,不能做实验,也没有专门的音乐、美术老师教他们识谱、画画。

老师跟家长沟通很少,学校主要是通过开家长会、老师家访两种方式与家长联系,由于这些学生来自贫困农村地区,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卫生意识等都比较欠缺,所以需要学校与家长及时沟通,以便孩子尽早改掉各种陋习。但是作为农民工家长,有的为了多挣一天的工资,有的由于身不由已,一般情况下,开家长会有很多家长来不了,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3.是学校发展缺乏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由于自办民工子弟学校均属私立性质,由公民个人办学,自负盈亏,除学生交费外,基本没有其它的资金来源,又由于收费低廉、学生拖欠学费等原因,许多学校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经费危机;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普遍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民工子弟学校随时面临拆迁,校舍不稳定,不敢搞基建,更不敢扩大规模。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却没有出台任何政策帮其解决困难;同时,学校周边的治安环境不能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协助,网吧、歌舞厅等不良文化设施缺乏政府有效的监管等等,学生学习环境较差。

义务教育是由法令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它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这一性质决定了义务教育工作主要应由政府开展。既然是通过政府的财力举办,政府就有义务尽可能地保证其公平性。可以说,公平、公正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然而,专门为农民工子女组建的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水平不高,显然没有体现出其公平性。针对这一现状,政府为保证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性,就必须要通过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调整资源配置为他们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坚持义务教育政策的水平、正义既是公共政策本质属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的一个根本性措施。

(三)身份尴尬,对城市认同感缺失

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

1.进城农民工难以实现身份认同的转换,从而降低了他们及其子女对城市认同感

农民工从职业上讲是工人,但从身份上讲却依然是农民。他们虽然脱离了农村离开了土地,但户口却依然留在农村,也就是说,农民工的身份具有城市居民与农民的二重性,是一个介于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特殊中间群体。大量农民工在城里处于非城非乡、进退两难的尴尬状态,使他们成为了城市“双重边缘人”,从而导致他们的身份认同混乱。调查数据显示,明确认同农民身份的农民工占微弱多数,摒弃农民身份的农民工只占较少部分,较大比例的农民工对农民身份呈现模糊认同的状态,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将呈模糊认同之趋向,农民工的这种身份认同焦虑,增加了他们在城市中生活的不确定性,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

2.心理上,农民工及其子女存在着“城市过客心理”,很难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去

农民工进城前长期生活在农村,农民意识根深蒂固,由于土地制度和户籍限制,大多数农民工将自己的未来定位在农村。他们普遍觉得,如果在城市里待不下去就回家种田,存在着明显的“城市过客”的心理,因而他们只能被动地适应城市的生活,完全没有树立城市主人翁的意识,没有在心理上把城市当作自己的家园,缺乏对城市的热爱和责任感。而且他们对城市居民有一种天然的抵触心理,不愿或者害怕同他们打交道,在心理上筑起了一道城里人的城市,他们的根在农村,他们的最终归属也只能在家乡。农民工未能完成在城市中寻找到归属感和依赖感,他们是心灵上的漂泊者。

3.交往上,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

众所周知,未成年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城,在城市里接受义务教育,是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的最优途径,也是实现宪法权利要求的大势所趋。近年来各级政府正在采取措施,让城市的公立学校吸纳农民工子女。然而,当农民工子女克服了种种困难进入公立学校时,城乡少年之间的冲突日见明显。乡下孩子时常因为乡音、衣着、用品的“土气”和家庭出身的贫穷卑微,遭遇部分城市孩子的嘲笑和岐视,有的乡下男孩因为倔强的性格屡遭一些城市男孩的欺负打骂,他们因此常常处在孤独、自卑和尴尬的心境里,有的直接表达“虽然公办学校是天堂,但是我在这个天堂里不快乐”,要求退学或返回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在《新京报》记者进行的一个有关农民工子女失学状况的调查中报告说:“认为自己会被城里孩子看不起的人有51名,占总数的47.66%。在被调查的孩子中,37人称曾有被欺负的经历,占34.58%。数据统计显示,在有过被欺负的经历的孩子们中间,有95%以上认为在以后的交往中仍然会被看不起或是再次被欺负,因此而不愿再与城里孩子交往的接近60%,另有10%的孩子尽管从没受过欺负,但也主观地排斥城里孩子。”这些事实显示,在城市居民子女一方,伴随着未成年人的凌弱侵犯冲动,表现出城市文化的优越感和对落后的农村文化的自然岐视,农民工子女通常成为其中受攻击的弱势一方。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走进以城市居民子女为主的公办学校,可以预见,城乡少年之间的文化裂痕将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二、“留守儿童” 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数量庞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之谜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多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有具体数字报告。这是由于在进行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没有设计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统计指标。因此,缺乏足够背景和统计资料,然而这一数量大小对我们认识留守儿童在整个基础教育中所处位置,对开展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对准确提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只能估计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同类推荐
  • 传媒殖民政治

    传媒殖民政治

    我们正在成为政治上发生的哥白尼式转折的证人政党民主为媒体民主所取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政治。本书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长远来看,媒体民主是否会沦为事件管理和表现效果之表层逻辑的独裁者?或者,是否有可能发展出对于政治交流的更可靠的认识?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生命政治: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生命政治: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这是一本学术报告集,按照现在开讲、学者对话、现场问答这样的顺序编排,内容涉及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制度建设、全球一体化与法的变动、全球化:美元本位制与企业的治理模式、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有限与无限、社会网络与企业管理、社会资本的理论及研究任务、中国水问题等。
  • “中体西用”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四辑·第九卷)

    “中体西用”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四辑·第九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热门推荐
  • 龙渊客栈

    龙渊客栈

    我以我剑丈天下,本是凡民众生,奈何天下纷争。我以我身藏众生,本是无知小民,注定背对苍生。这是一个世界、江湖、争霸、皇朝、不入天下,却身在天下
  • 步步情深:沉沦亿万老公

    步步情深:沉沦亿万老公

    温然生了陆靳宸的儿子,被他一纸契约捧上了陆太太的宝座。这个男人是陆氏的帝王,有权、有势、有钱、却唯独没有心。他是好父亲,却从来不是好丈夫。后来的后来,温然知道陆靳宸是有心的,只是这颗心从来不在她身上!“陆总,既然你爱的女人已经回来,不如离婚签字。”她递上一纸协议,想保全自己的尊严。他勾唇,玩味的轻笑:“我要的人就在眼前,你说我应不应该签?”
  • 熟读《弟子规》争做好员工

    熟读《弟子规》争做好员工

    本书详细讲解了《弟子规》中论述的为人应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方面达到的基本要求。书中借由先哲风范,引用圣贤智慧,博采众家之长,并结合现代企业员工工作、生活的实际,赋予了《弟子规》全新的理解、全新的立意,讲解了诸多现代企业员工行为规范理念。
  • 怪盗基德的美漫之旅

    怪盗基德的美漫之旅

    怪盗在美漫中调戏超级英雄与反派完成成神大业的故事
  • 闺蜜的青梅竹马,恋上我

    闺蜜的青梅竹马,恋上我

    她,无父无母,他,家庭破碎,她内心高冷,他外表高冷,她从假小子变成多情女子,他从沉稳睿智变成放荡不羁,别人说她华丽转了身,别人说他一笑倾千城少女,恰好那个年华,他遇见她,一切都变得深刻而美丽......于是在青春被啃食岁月,他说久违的激情终于燃起,她说僵硬地心一再被温热直至变得柔软后,他说只要我喜欢你,就永远别说对不起,有一天,她却留给他一句对不起......
  • 终极保镖之谢天

    终极保镖之谢天

    本文以男主角——出身帝豪世家,因家族变故,在乡间由师傅谢龙威带大,改为农民家庭却走上了寻找身世的道路上,描写新时代背景下为振兴中国联华,光明市校园时代的一群热血疯狂的少年时代,预计本文总字数将控制在100-300万字。本书绝对女主角为慕容雪,虽然其中涉及到了她的爱情,但爱情非本书的主调,而是润色需要,让故事可以描绘得更为生动。大部分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在职场之中,即书中的慕容集团,与竞争对手企业及公司内部派系的明暗交战,不在多,而在精,皆以保护女主角和爱情,寻找自己身世为主!
  • 倾城泪不做帝王妃

    倾城泪不做帝王妃

    被好友陷害,一朝穿越,平凡的她一跃成为军事天才。可是,爱人的不信任,亲密好友的背板让她心如死灰。最是无情帝王家,她本不愿爱他,可是,新婚之夜他的那一段深情告白让她心动。当她爱上他的时候,他却为了天下抛弃了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名人演讲词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名人演讲词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演讲是时代的音符,是历史的记录,是才情的展示,是艺术的杰作。出色的演讲犹如滔滔江河,震撼人心,也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能让现场欢声雷动,也让现场鸦雀无声;能让人笑声不断,也让人泪流满面。古往今来,各个时代、各个领域的名人们,以他们杰出的演讲口才,点燃了人们的激情,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征服了历史的狂澜,推动了文明的前进,留下了一代人的传奇,书写了一代人的辉煌。本书精选世界政坛领袖、思想先哲、科学巨匠、文艺泰斗、商界精英、社会名流等各类名人的演讲佳作。这些经典之作,有的高屋建瓴、气势逼人;有的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有的慷慨激昂、奔放热烈;有的低回舒缓、委婉哀怨;有的汪洋恣肆、游刃有余,各领风骚。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阴阳捉鬼人之阴阳世界

    阴阳捉鬼人之阴阳世界

    从前有一个蜀山弟子,武功很高,内力很强。有一年他突然离开蜀山,在人间惩恶扬善,深受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