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6400000045

第45章 导演的前期案头工作(2)

第二,剧作家在剧本中所设置的矛盾冲突,都与一定的时代、社会、家庭环境等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就是戏剧的具体情境。每一部剧都要在一个典型的戏剧情境中展开,并由冲突所制约和展现。因此,导演在分析剧本时,要注意把握戏剧情境的变化。

第三,必须抓住那些用具体行动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行动是矛盾冲突的表现形式。对立的双方在特定的戏剧情境中,无不是为了各自的行动目标采取积极的行动。戏剧需要行动,人物需要动作,矛盾冲突因而更富于行动性。人物由一个动作激起另一个动作,每个动作都是为了克服对方设立的障碍而取得继续前进、奔向最后目标的行动。

这里顺便讲一下“动作”、“行动”的区别和它们各自的内涵。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一般习惯来讲,动作是指看得见的、具体的身体四肢的活动。而行动呢?它是指有目的的、由动作和语言去完成的活动过程,如等待、躲避、训斥、请求、拒绝、鼓动、制止、说服等。行动一般不会一刹那就完成,总是有个过程。一个行动过程可以是由一个动作完成(如坐在椅子上等待,躲在隐蔽处一动不动地窥视),但一般来说总是一系列动作的组合,并且常常要伴随语言。有不少行动(如训斥、请求等)还主要用语言去完成。在外文中,“action”这个词兼有动作、行为、行动等多种用法,而在中文里,这些词是在不同场合下分别使用的。

导演在分析剧本时,必须抓住人物动作的发展和变化,梳理出一条人物行动的贯穿线,而这条人物行动的贯穿线也是维系着矛盾冲突的发展线。事实上,凡是平淡、无实质性的矛盾斗争的情节不可能有更多的行动性,也缺乏吸引力。凡有矛盾斗争的情节,便会产生人物复杂的行动。只有富于丰富行动性的冲突,才能使听众感兴趣。所以,从人物行动的具体表现上来探求冲突贯穿线,是具体方法。

(四)分析各类人物

导演在分析剧本时,除上面谈到的主题、事件、贯穿行动线与反贯穿行动线之外,还要分析人物。好的剧本,所有人物都缺一不可,抽离任何一个人物都会影响剧本的完整性。因为每一个人物都有他的任务,都直接或间接地为主题思想而存在。而导演的任务就是要创作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导演在分析人物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要分析人物的社会关系,看看他和周围其他人物的关系怎么样,他的生活状况、经济地位,他的爱好和志向,这一切都可以在台词中找到。导演不仅要从角色自己的台词中,更应该从他周围人物的台词中去寻找。例如广播剧《裂缝》中,剧作家塑造了一位有坚定信念、献身四化的知识分子形象——郭一滨。他在剧中是主要人物,这个人物是在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典型。他正直、有事业心,是个实干家;他善于思考,又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与郭一滨相对立的人物是石虚,这个人物是“左”倾路线下造就出来的一个特殊典型。他的个性是运动一来就浑身有劲,本身是个知识分子却对知识分子存有顽固的偏见。粉碎“四人帮”之后,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因此,他对思想解放,对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抵触。在郭一滨与石虚之间是省委信访组的李平,她是贯穿全剧始末的人物,以她的亲身经历,把全剧的情节连接起来了。李平与石虚不同,她从二十年来的曲折动荡中认识到,有必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正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裂缝。李平的形象反映了在生活的教育下,人们挣脱“左”倾路线的羁绊,用清醒的头脑对待现实,对待事业,对待人生。这三个人物的社会关系是:李平是郭一滨二十年前的未婚恋人,她的父亲是郭一滨的局长,而负责基建局日常工作的办公室主任石虚又是当年在大学时期李平和郭一滨的党支部书记。剧中还有研究所老所长张仲庵和老果农魏宝田,郭一滨曾否定过张仲庵的数据理论,老果农魏宝田曾在郭一滨下放基层改造时帮助过他并保留了他的科研成果。从广播剧《裂缝》剧本中分析人物的社会关系、性格等都是从主要人物的台词,从他周围人物的台词,以及从别人对他的评价、介绍、议论及他与别人发生冲突的台词入手进行分析找到的。

第二,分析人物对剧本中所发生的事件的态度和表现。如在全剧中人物都有些什么样的直接行动?在戏剧冲突中他是站在哪一边?导演要从形象中挖掘思想,从思想中理解形象。导演必须很好地考虑每一个人物在剧中的地位,即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剧中人物在剧本结构中的位置不同,任务有轻有重。有的人物是推动剧情发展、行动性较强的重要人物;有的人物是为了更深刻地揭示生活某一侧面,丰富主题内容,强化矛盾冲突的,他们在剧中承担的任务相对较轻。导演对“主体结构人物”要多下工夫,但对“一般情节人物”也不能忽视。比如,广播剧《你是共产党员吗?》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刘大山,任北方铁路局局长;另一个是他的战友白帆,任北方铁路局蓝天分局的局长。剧中的中心事件是围绕着古塔车站出现撞车事故而展开的。这两个人物在对待古塔车站出现的事故上,行动不一致,产生了分歧。白帆对待这起事故的表现是包庇古塔车站的站长,隐瞒真相,假报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丧失原则,造成很坏的影响;刘大山则是坚持原则,严肃纪律,有错必纠,揪住不放。他对隐瞒事故的蓝天分局局长白帆记大过一次,撤掉蓝天分局所管辖的古塔车站站长的职务,并通报全局,挽回影响。刘大山认为:“一个分局局长带头欺上瞒下,下面工人怎么看我们?党的威信降低了!这么弄,还能不低!群众不相信我们,这是对共产党员的最大的处罚。”剧中的次要人物——铁路扳道工人吕久才,是他写信给刘大山揭发蓝天分局局长白帆隐瞒事故的真相,并且敢于署上自己的名字,正是他的行动促使情节向前发展。对于这样的人物,导演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三,导演在分析剧本时,对一些在剧中虽不出场,但却对剧中事件、矛盾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决定剧情发展的特殊人物,由于他们都直接与主题内容有关,与情节进展有关,应给予足够重视。比如广播剧《序幕刚刚拉开》中,新上任不久的柳春鹤局长要整治的是朝阳林场主任、人称“二山神”的栗魁生。这个“二山神”是林场中的一霸,他利用职权拉帮结派,盖私房、收贿赂,是无恶不作的地头蛇,他的行为不仅败坏了党纪国法,在群众中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但在剧中这个人物始终没有出现,剧作家是通过虚写交代出来的,而且“二山神”对柳春鹤的卑劣行为也在幕后进行了虚写。导演在分析剧本时,对未出场的人物也要给予足够重视,切不可以认为剧本表面没有这个人物而忽视他的存在。

总之,导演在剖析剧本时,不仅要抓住剧中人物的动作和音容笑貌,应更关注他们处在特定的矛盾冲突中,所产生的心情、念头、欲望、想象等各种心理状态。导演要把握住人物的心理活动,要像作家一样,钻进作品中去,参与人物的生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具有真实感。

(五)挖掘语言内涵

广播剧的语言有两类:一类是解说词;一类是人物语言。人物语言在戏剧界被称为台词。我们也尊重这个古老的称谓,把广播剧中的人物语言称之为台词。在分析剧本时,导演既要把重点放在研究台词上,对解说词也不可忽视。解说词与台词构成全剧的整体,如剧本中根本无解说词,那要另当别论了。

导演在分析剧本时,必须研究台词,因为在分析各类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时,挖掘台词的内涵显得特别重要。角色的思想、意向和冲突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性格以及人物的社会地位、职业特点、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等都能在语言中表露出来。研究台词可以从正面入手,也就是角色的直接语言。例如广播剧《裂缝》中张仲庵的台词:“请听,我是政协委员、建筑协会副主席、科普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的常委……唔,省里还有几个头衔。此外,是三个杂志的编委,大大小小,虚虚实实,据不完全统计,身兼24个职务。请注意,我已虚度八十有二啰!趁现在脑子还清楚,不坐下来做点事,给后人留点东西,活着有什么实际意义!?研究所所长是个实职,可我已是力不从心了,走路都要人扶着,能去工地吗?不接触实际怎么能领导工作?所以我决定让贤。”又如在李平同郭一滨“相会”一场戏中,根据两个人物的对话所使用的语汇不同,显露出二者由于职业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性——一个搞技术的知识分子同一个搞政治工作的知识分子之间的不同性格。而这种性格语言是与他们本身的思想、感情及日常用语完全统一的。像“该浇铸在一起”,“裂缝是绝对的,无缝才是相对的,不信,你用万倍显微镜看看那平整光洁的玻璃,上面也布满了裂缝。世界是充满了裂缝的,我们的责任应该是为消除裂缝和隐患而奋斗不息……”这些语言是表现一个搞土木工程的知识分子的性格化语言,富有哲理性。而李平的“当心哟,别钻进白专道路的死胡同”,则表现出20世纪60年代搞政治工作的人物的性格化语言。

研究台词,重要的是掌握台词的意思。演员是通过台词进行交流的,用台词把听众带入剧情。因此必须分析每句台词的真正意思和用意是什么,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在同谁说话,是什么原因引起要说这句话,说这句话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导演只有把台词研究透,戏剧的主题思想也就显而易见了。

广播剧导演研究台词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就是为选择演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广播剧的体现要靠声音而不靠形象。导演在研究台词时就可以确定演员的声音造型,这个声音造型能否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在分析台词过程中能做出初步的设计。

分析解说词。解说词在剧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第一人称的,有第三人称的,还有综合人称的。剧作家写的解说词,由于人称的不同在语言的构成中也有区别。导演要针对不同的解说词制订出处理方案,为将来排戏做准备。

(六)分析剧本结构

广播剧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剧种,在结构形式上有线性的、时空交错的、心理的、板块的等类型。导演在分析剧本时,必须熟悉剧作家是如何结构这个剧本的,剧本属于哪种类型。当明确了剧本结构类型之后,导演要把剧本里反映的事情和冲突的来龙去脉弄清楚。

导演为什么要分析剧本结构呢?我们知道,广播剧的成功要以鲜明的、动人的形象反映出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剧作者往往是通过情节结构来安排和处理剧情的变化。那么,作为导演就必须熟悉剧作家是如何结构剧本的,也就是说,要把剧本里反映的事情和冲突的来龙去脉掌握清楚。

事实上,剧本中的故事总要经过从发生、发展到结束这样几个步骤。导演分析剧本的结构,就是要摸清剧本是如何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生活的规定情境,人物性格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剧作家是怎样把戏剧冲突结成“扣”,又选择了哪些重点推动剧情的发展达到高潮,戏剧冲突的“扣”又是如何被解开的……这样分析可以看出全剧的骨架。之后,导演就要正确巧妙地处理剧中主要冲突线的发展,要让戏剧冲突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有高潮也有潜流,有爆发点也有埋伏线。这些主要是通过节奏变化来体现的,节奏在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形式美的一条法则,通过节奏的高低起伏、强弱张弛,可以激发感情,吸引听众。导演对节奏的把握,有助于分清主次和各段戏的从属关系。次要的场面不可作为主要场面来处理;主要场面也不可草率地“跳”过去,否则就会使戏剧的节奏不顺畅。导演通过对剧本结构进行分析,也就是掌握全剧节奏的过程。因此说,导演分析剧本结构,掌握好全剧的节奏是非常必要的。

(七)分析“最高任务”

我们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剧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为了了解剧作家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作品。用戏剧的术语来说,就是了解剧作家所写作品的“最高任务”。作家写作,把自己对现实的看法传达给听众,是有他一定的目的性的;而导演要排演一部剧,也有他的目的性。所以,导演在选择剧本时,首先要考虑作品是以什么样的思想影响听众的思想意识;其次应该考虑剧本所提出的思想任务是否是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总之,在排演一部剧之前,导演应首先明确它的思想目的。播出一部剧就是要把主题思想体现为积极的行动的号召,这种号召就是人们常说的最高任务。导演如果看不到剧本的最高任务,就等于割断了所要表现的剧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家的作品是根据最高任务而产生的,导演的创作也应该奔赴这个目标。导演不仅要揭示剧本的思想,而且应当根据现实生活深化剧本的思想。“导演要尊重剧作家,尊重剧作的体裁、风格。导演首先要吃透原作的精髓、内涵和本质,在紧紧把握原作的精髓、内涵和本质的前提下,经过严肃认真的思考,打开你那艺术幻觉与想象的大门,让你的心灵在时代上空翱翔。”[1](张奇虹语)

同类推荐
  • 窗边的孩子

    窗边的孩子

    本书的目的是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对北京市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成瘾和偏爱暴力游戏)的影响过程和方式,从而使家长、学校和社会管理部门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初中生和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出现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并对预防其它心理和行为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论文运用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家庭环境对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影响的“下旋螺旋模式”,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同学却视为畏途,兴趣淡漠,这使一些教师、家长乃至专家、学者大伤脑筋。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钻研的冲动,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中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体会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奇趣和美妙。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小荷尖尖

    小荷尖尖

    本书收录了六篇论文,研究主题分别涉及文化人类学的仪式和家族研究、经济人类学、法人类学、旅游人类学以及族群研究等人类学学科中不同的研究话题。选题可谓具有代表性,有很大的学术意义,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各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研究方向。
  •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内容包括了博物馆建筑、博物馆信息化、博物馆安防与消防、博物馆开放管理、博物馆社会教育与服务、博物馆文化产业、博物馆文化、博物馆人才战略、博物馆科学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热门推荐
  • 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时代,《心理学的故事》作为一部及时的、重要的、引人入胜的心理学著作,力图准确地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人类行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
  • 小强的秘密

    小强的秘密

    小说以时间倒叙的方式,记录了主人翁五年前肖强失业后生活窘迫,一系列巧合被迫去打劫意外抢得巨额现款120万,五年后拥有财富爱情后却因为曾经的秘密耿耿于怀,最终在遭遇被打劫之后,放下一切去投案自首,却被告知,五年前并无人报案被抢120万,由此这个秘密成为肖强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
  • 凤睨天下

    凤睨天下

    十年前,听家一百三十七口惨遭灭门,只剩年幼的她跪在坟前,指天发誓,生只为报仇雪恨。十年后她携恨归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女人有关。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不例外,北狄国帝王也不列外,她要让北帝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当马蹄声踏过北狄国的每一寸土地,广陵散响起,兵临城下,朝堂颠覆,望着跪在脚下的满朝百官,冷冷一笑,早知如何,何必当初。随着北帝灭亡,各国暗潮汹涌,阴谋才刚刚开始,天下注定要变了!当她拿下那铜面具,倾倒世人,他们是四国的君王,却视她为心尖上的人,为了她血染江山又如何?!为了她弃负江山又如何?!
  • 不败武神

    不败武神

    实力为尊,武道纵横。突遭穿越的肖辰来到了雷鸣大陆,以一个废柴的身份,凭着一副神秘的太极图开始迅猛崛起。以执着为己念,以杀伐为锻炼,在无数强敌中追求自己的武神之路!强者如林,万皇出世。武神之路,谁与争锋!
  • 邪魅太子无良妃

    邪魅太子无良妃

    杨梦儿,花痴护士一名,不明不白穿越到了安陵梦身上,但是她的花痴本性难改。一纸诏书将她许给太子,为了安陵一家,无奈的和那个素未谋面的太子成婚!花痴依旧,见了美男,口水照流!
  • 假面网球王子

    假面网球王子

    15岁的明晓优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少女!不不不,是美少年?拜托,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老爸,为了一场篮球赛就把自己的亲生闺女卖到了男子网球社做替补。花季美少女明晓优和别扭美少年韩成南,尴尬又爆笑的室友生活华丽开始。看明晓优如何与一大堆女生的麻烦私密事作战的同时,抵挡住那些神经大条还精力过于旺盛的男生们;看韩成南如何炯炯有神地和自己心底的小魔鬼作战!网球场上的爱情赛正式开始!
  • 无限之最终毁灭

    无限之最终毁灭

    林渊表示,如果他不能为祸天下,那就不能证明他是个穿越者。如果他不能成为万人敬仰的存在,那就白活了一世。为了内心的野望,林渊一步步走到世界的尽头,只为尝到世界最强之人的名誉。在此之前,一切妨碍他装逼的人,都是敌人。
  •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就是要有钱

    本书通过实用而精辟的案例与分析,告诉女性朋友,如何才能聪明消费,如何巧妙投资,如何掌握c2c时代的时尚挣钱法。如何一手掌握家庭、一手掌握财富。收获一生的幸福……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本文内容为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等。
  • 千年承诺:凤惊天下乱苍穹

    千年承诺:凤惊天下乱苍穹

    23世纪的杀伐之王,修罗女王“千魅”:杀伐决断是她的标签,铁血无情是她的代名词。当惊才绝艳的她变成懦弱痴傻的她,寒眸睁开,风华绝代!当她终于找到他,当他终于等到她,看他们执手,黄泉碧落,笑看世间沧海桑田。当风云再变,一场大战,又让俩人生死离别。她狠下心肠将亲生骨肉冰封万年,她照顾好自己,只为在她找到他时,让他看到当初那个风华依旧的她。“炎殇,你等我五千年,我寻你万年……等我……”等待,承诺,他们约定一起到时光的尽头……无尽中,谁的相思寸寸成雪,又是谁固执万分,孤寂万年,用一切换重逢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