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9500000041

第41章 拜师去

许静

1942年初,王震同志领导的三五九旅在绥德赶走了顽固分子何绍南,把绥德、米脂、葭县(今佳县)、吴堡、清涧五个县解放出来,成为陕甘宁边区的警备区。

新区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就是解除群众思想上的种种疑虑,把群众动员起来参加抗战。党中央决定让边区各群众团体抽人组织工作团下去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边区妇联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女大,于是女大三、四班的九个同学就组成工作团到了绥米警备区。团长是吴敬,团员有以群、申余、王馥、吴云勉、林青、林维、骆岚和我。

毛主席早在女大开学典礼上就讲过:“女大不仅要培养大批有理论武装的妇女干部,而且要培养大批做实际工作的干部。到前线去,到农村去,到工厂去,组织两万万二千五百万妇女群众,积极参加抗战。如果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群众的觉悟,我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按照主席的教导,肩负如此重大的使命,我们都很乐意去。

我们背上衣被等行装,步行300多里地,经过四五天的跋涉到达绥德。警备区、专署和绥德县都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警备区司令员兼专员王震、副专员李景波、地委书记张秀山、县委书记惠必海等负责同志都亲自接见我们,为我们介绍情况,并分别设宴为我们洗尘。警备区妇联筹委会主任邵清华同志,不仅给我们作了详尽的妇运情况介绍,还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做了周到的安排。

我们刚到时,地委发动各界给前方战士写慰问信,吴敬让我以妇联名义写一封,我遵命执笔。谁知这封信竟得到绥德日报社负责人黄植同志(地委统战部部长)的赏识,登在《绥德日报》上,因此就把我留在警备区妇联筹委会做宣传工作,正式成立警备区妇联时当选为宣传部长。

当时警备区青联办有《绥德青年》小报,工会办有《绥德工人》小报,我也着手办了张《绥德妇女》报,是四开油印小报,从编辑、刻字、印刷、发行都是我一人,经费是米脂一个姓杜的女士捐了点钱,稿件主要来自各县妇联。有时我也亲自下乡,在实际工作中写点报道。

一次,我到绥德一个农村去组织各界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妇联),进村后先找到村公所,这时的村政权尚未彻底改造,村干部中仍有旧政权人员,旧意识也较浓。这个村长从未见过女兵,他以奇异的眼光打量我,当我拿出介绍信,说明来意后,他毫无表示地说:“那就先找个地方盛下吧(住下)!”

他领我往一个高门楼的院子走,说:“先头联保里下来人,常住这达!”我一听止住了他,我倒不怕这家是否是地主,只要不是汉奸、叛国的人,一切主张抗日的阶层都是团结的对象,我是要和顽固的旧政权人员有所区别,不能踏着他们的脚印走。

“你再找一家给我吧!”他没说话,看看我,迟疑后又领我到一个普通人家去。陕北人睡热炕,为了省柴火,一家男女老少都睡一个炕上。他们让我和他家的女人挨着睡。“这多不方便!”我不愿意。

“你能不能给我找个孤寡老太太家去住,哪怕条件差一些!”他仍然没有说话,但脸色不好,大概嫌我难说话,无奈,又领我进了一个老太太家门。60多岁的老大妈一脸不高兴,她说:“咋领到俺这达了!俺没烧的!”我赶快接上说:“大妈,我来和你做做伴儿!我不在你家吃饭!没烧的我帮你搂些!”她的炕不热,她的脸和她的炕一样。

从我进村打听村公所起,就跟上了一群孩子,一直尾随到大妈家。当晚村里就传遍了,“来了个‘妇宣传’,来拔女兵哩!”有年轻女孩的人家把门关得死死的,连我去吃派饭的人家,都见不到年轻女人。

我和村长商量,让他把村里男人们找来开个会,说明我的来意,让他们回去做做家人的工作。会开始了,一屋子人,我讲了一通,让他们说说对抗战的认识,组织起来好不好。没人说话。一人一杆旱烟袋叼着,满屋子是“叭叭”的抽烟声和浓烈的旱烟叶子味。我再三说:“谈谈嘛!谁也能谈!”村长也说:“新政权讲民主,叫你们说话就说!”仍然没人吭声。我急得满头大汗,不由得内心一阵怨艾:新区的群众这么落后。

开会时,我不会盘腿坐炕,坐在炕边上双腿下垂。我讲话时一个瞎子模样的男人挤到我的身边,用手捏我的大腿,我下地换个地方站着讲,他又挤来捏我的胳膊,这人怎么这么不地道?!我停下讲话,让村长给他在炕上找个坐的地方,“照顾照顾他这个盲人!”人们笑着把他拉上了炕。后来大妈才告诉我,那瞎子不是实瞎,只因人常说共产党里男女混杂,“女宣传”没一个“正经货”,他才故意试探!“你看我正经不正经?”我问她,她笑了:“有汉们一炕睡的热炕头你都不去住,硬睡俺这凉炕,再不正经啥叫正经!”我还听说这热炕头家的男主人也是个惯于偷鸡摸狗的“馋猫”,幸亏我没有在那里住下。做女人难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给农民的头脑中深深种下了对女人的种种偏见,一见到女人,一种蔑视,一种只看到男女关系中女人的世俗观点便油然而生,我庆幸我的慎重,我在群众中为自己树立了自爱的形象。

让大妈给个适当的评价谈何容易,她不知道我是什么样人,村长把我送到她家,她不敢不要,村长走了,她就一个劲儿地盘问我:多大了?哪里的家?有爹娘没有?兄弟姐妹几个?成家了没有?拔出来几年了?能见上爹妈吗?……当她听到我已几年没回家时,啧啧连声,极表同情地叹息:“唉!看娃惶(可怜的意思)的!爹妈都见不上!”她以为我是拔兵出来的,当我说到我是自愿出来参加抗日的时候,她不能理解地摇头:好好人家的闺女,不在家里守着爹妈,还有自己愿意出来,跑到这穷村里来的?!又问我一月多少饷,我说没饷,只发几个零花钱,她更不能理解了:“光管吃穿你就干!?”“这不是为了抗日嘛!”她把我问了个底朝天,只差没有查三代了,她才心里比较踏实地收留下我。以后我帮她扫院子、搂柴、喂鸡、捣钱钱(把黑豆煮熟,用斧头一颗颗砸成薄片,做稀粥吃)、干家务。她才相信我真的不是坏女人,我不会干坏事。她在村里到处说:“人家可是个好闺女,又勤快,又懂事!识字!还会写!人家来这里开会,不拔兵!”由于她这一张嘴,我才在村里趟开了点路。

吃派饭使我进入了村里的每个家庭,接触了各家的男女老少。到哪家去吃饭,首先就得接受一次审查:多大了?哪里的家?有爹妈没有……和大妈提出的问题一模一样,有时在村里碰到些妇女,每人都要这么问一遍。每次我必须有问必答,一天不知要重复答复多少次,有时我真有些烦了,但一想到不是要向群众学习的吗,群众不了解我,什么也不会告诉我,我就什么事也干不成,于是我又一再耐心地答复着那些没完没了的盘问。

吃派饭碰到的另一问题是不卫生,有的人家还干净,有的人家简直不像样子,特别是有小孩的家。主妇正做着饭,孩子拉屎,从地上捡块小石头给孩子擦一下屁股,不洗手去继续做饭。有时在炕上正吃着饭,孩子拉在炕上了,叫狗上炕去舔,我在这边吃饭,狗在那边舔屎,那呱嗒呱嗒的响声,那臭味……我不知这顿饭是怎么吃完的。又一次我到一家去吃饭,他们特意磨了一锅豆腐招待我,那石磨上的苍蝇黑压压一片,碗边的苍蝇赶也赶不完,午饭后我要等这家女主人带我去找一个人,在炕上一坐,苍蝇立即爬了一身,我用一个大手绢蒙住脸,苍蝇隔着手绢往眼、鼻、嘴里钻,一挥手嗡嗡地飞,这一顿豆腐弄得我拉了几天肚子。至于虱子,那就不用说了。一次吃完饭,那家男主人一边和我说话,一边脱下贴身小褂,翻过来平摊在炕桌上,两手按住一个碗边,用力在衣缝上来回蹭,随着碗边的移动,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不知多少虱子虮子被消灭了。说真的,这种不卫生的情况,对于来自城市的知识分子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是,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农民,不是因为帝国主义侵略,经济不独立,不发达,人民何至这么穷,这么落后,这么不卫生!革命不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吗?!于是我又到处讲苍蝇、虱子的害处,杀灭的方法,讲卫生,大人孩子不生病。

经过各种考验,群众终于敢和我说话了,我去串门也不再关门了,有的还拉我到他家去坐。我教孩子们唱歌识字,孩子们喜欢我;我帮媳妇们抱孩子,帮老大妈干家务活,她们不再把我当外人,她们把村里的什么事都告诉我;我知道男人们对抗战关心不够是觉得“日本鬼子离咱这达远哩”,不愿开会是想着“不管国民党、共产党,谁来了咱也是老百姓!老百姓就是纳粮、纳税,开会干啥!?”针对这些思想我个别讲、开会讲,慢慢地他们能够听进去了。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村里哪个妇女热心公众的事,能干、人缘好,哪个妇女不为人等等,选干部时我心里有了数。我把她们一片片叫到一起,组成妇女小组,在小组基础上,成立了全村的妇联会。

村妇联组织起来了,我深深信服了群众是真正的教师,依靠他们才使我从进村时的两眼摸黑变得比较心明眼亮。不依靠他们,即使我再有文化,有理论,群众也不会理我。特别是一些老人,你别看他们大字不识一个,他们心里装满了这个村里的古古今今,多年的人和事都如数家珍,说得一清二楚。我尊重他们,诚心诚意向他们请教,他们才把心里的话掏给我。同时他们也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端给了我,他们的诚挚、朴实、憨厚、勤劳,我将永远难忘。

十来个月的工作,我们收获很多,1940年底我们完成任务返回女大时,九个人成了六个,王馥、林青和骆岚三个姑娘已有了女婿,已婚的待嫁的都留下了。她们的女婿都很能干,王馥的女婿是地委宣传部长邹文宣(邹韬奋之弟),林青的女婿是吴堡的县委书记×××,骆岚的女婿是三五九旅的政治部主任王恩茂。好姑娘找下好女婿,也是工作团一大收获,工作团真是双喜临门。在吴敬团长的带领下,我们欢欢喜喜地凯旋了。

同类推荐
  • 再多不舍也要勇敢向前

    再多不舍也要勇敢向前

    叶倾城,一个不太招人喜欢的心灵导师,面对都市女性遇到的咨询,她总是以一招制敌:撕开问题,一棍子把你敲醒。你一时难以接受,回头细想,却又发现她所说的确实是金玉良言,有奇效。就像治病一样,吃药虽苦,胜于养毒,正如作者所说:我不是毒舌,而是慈悲。迷茫的时候,困苦的时候,烦恼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叶倾城会陪你一起走过,让内心感受安静与平和的力量。
  •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此去经年》是林徽因私人书信、文学名作、建筑论文的首次独家荟萃。在书中,林徽因以诗情画意却又极端冷静的文字,表达了她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真切感受,展现了她在文学、建筑上的真实才华,诗情画意与热情洋溢中,是她最真实的心灵告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的。
  • 金瓶梅语典

    金瓶梅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站在无数前人吟咏过的美丽山川的面前,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所幸,美丽的山水并未嫌弃我们这些粗鄙的后来者。它们仍然以宽广博大之胸怀,拥抱每一个来访者。于是,它们只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吵吵闹闹的话语声中,想起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怀念王湾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思念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南方冰雪报告

    南方冰雪报告

    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2008年中国南方暴风雪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关于存在、命运、灾难的纵深拓展之作。作者历经数月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通过那些最底层的、第一现场的受灾和救灾的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或口述,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素材和许多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细节,让我们对这场灾难有了重新发现的可能。全书以交叉重现式的结构和鲜明的精神在场感,试图呈现出一种直逼物象本真的情景与氛围。在报告文学很长时间以来只强调“报告”而遗忘了“文学”时,这部作品具有很丰厚也很纯粹的文学性,从而有力地提升了“报告”核心价值。
热门推荐
  • 鬼村密事

    鬼村密事

    西夏王朝在蒙古铁蹄的蹂躏下覆灭了,最后被屠城了,贺兰山下十几代的王陵也被一盗而空,党项后人四处离散。而一千年后,在小小的村落里面出现了诡异的事情,一个旅游项目连连发生死亡事件,身为便衣警察的郭三,凭借这异常的天赋和胆量,和同伴勇闯鬼村,引发了一段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故事。
  • 执爱今生

    执爱今生

    片段一:某女悲恸,终于,他许她的一世恩宠,变成了永生牢笼...片段二:某女无赖,皇帝呢?叫他过来给我剥葡萄...片段三:某女怒吼,老娘叫你剥皮,你脱我衣服干嘛,滚...(很无奈的重发)
  • 债务清偿师

    债务清偿师

    言鼎退伍后为生计所迫跑上运输,被人拖欠货款几乎走投无路,一次偶遇,他被旧日连长招进公安局。本以为就此实现梦想,却不料人生如棋局变幻莫测。为了破案,性格直爽的言鼎次次游离在法律边缘,最后不得不放弃警察身份和恋情,变身成为名职业讨债人。
  • 悠然田居札记

    悠然田居札记

    一朝黄粱梦醒,沈宜悠幡然悔悟。重来一次,她不再奢求镜花水月的富贵荣华,只愿觅一良人,求得现世安稳。
  • 胜鬘义记

    胜鬘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个难以捉摸的谜,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这个谜一样的男子,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陌生到我们只知道这个名字,只知道他是诗人。他是一个僧人,却写尽了凡尘俗世的情与爱,他的情诗犹如青藏高原的明珠,照亮了无数男女的心房。他的传奇、他的故事让人们为之着迷。
  • 神通大陆传

    神通大陆传

    对于一个从小看着哆啦A梦长大的人来说,杨一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随身携带着任意门在另外一个神奇的大陆上打架泡妞,经历各种匪夷所思的际遇。“拥有神通,就拥有了整个世界!”穿越众杨一如此说道。且看主角如何在异界风生水起,叱咤风云!
  • 谪剑神

    谪剑神

    你可曾对我们身处的宇宙有过好奇?宇宙的外面又是什么?是永恒的无尽,还是小孩手中的一粒玻璃珠?让我们随着谪剑仙李太白的修仙路,一步一步去揭开无尽宇宙的秘密吧!
  • 绿苍蝇

    绿苍蝇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不要对号入座:一位校长仗着权势,谋财、谋色、谋房、谋车,贪得无厌,最后锒铛入狱,一贫如洗,大快人心,为“老虎苍蝇一起打”增添了点点余韵。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4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4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