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够关爱他人,他人也会关爱孩子。孩子生活在处处充满关爱的世界中,会得到更健康的成长。爱心不是单方面的接受,同时也要有付出。只有人人都向他人献出爱心,才能使人人获得他人献出的爱心。鼓励孩子照顾生病的父母家教案例
一个孩子没有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但是他有一个非常温馨的家。每天他回到家里都会帮助妈妈收拾屋子,然后帮妈妈摆放碗筷,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吃晚饭。
这天,孩子放学回家,觉得家里安静得有些不寻常。他放下书包,轻手轻脚地来到父母房间,看到妈妈躺在床上。听着妈妈轻轻的咳嗽声,他知道妈妈病了。
他来到客厅,为妈妈倒了一杯水,轻轻地放在妈妈的床头。然后,他到了厨房,准备为妈妈下一把清汤挂面,还要打两个荷包蛋。
妈妈醒来后,看到床头的水,听到厨房的声音,以为是爸爸回来了。她起身来到厨房,看到儿子小小的身影在厨房忙碌着,她的眼睛湿润了。
孩子听到声音,回头一看是妈妈,笑着对妈妈说:“妈,我下了面,等一下就好,您先去客厅待着。”
妈妈眼里含着泪,倚在门边看着儿子,幸福地笑了。
不少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长大的。有的父母对待孩子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如果孩子一不小心生了病,父母就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即使是一点点小感冒,父母也要把孩子拖到医院去检查才会安心,生怕孩子会得什么大病。
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几乎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是最好的。但是,这些在父母百般疼爱下生活的孩子,却不知道关心父母,甚至不知道在父母生病的时候为父母送上一杯水,更不要说照顾父母吃药。而有些孩子就很懂事,不仅常常为父母分担家务,在父母生病时也会照顾父母。
回报是一种对给予我们帮助和爱的人的真诚感激。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高尚的。反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则是可耻的。
有个孩子家境贫寒,父亲左手残疾,母亲痴呆。他从小就看到父母为了生计在地里辛苦劳作。父母艰难地支撑着家,艰难地养育着他,让他除了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来报答亲人对他的期望之外,还想方设法减轻家里的负担。为了节省作业本,他写了擦,擦了写。他至少要在每本作业本上写三遍。为了节省鞋子,他暮春时就光脚,一直到立秋才穿鞋。若是下雨下雪,他冬天也要脱下鞋走路。
母亲既给了孩子生命,又哺育了孩子。母亲应该多向孩子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让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也不是山上拾来的,而是妈妈一点点养大的。当然,妈妈在讲述时态度要自然,感情要真挚,要让孩子体会到无私和高尚的母爱。
孩子都很重视自己的生日,旱早就在策划自己的生日怎样度过。心细的父亲应该在给孩子切生目蛋糕前,告诉孩子送一支鲜花给母亲,感谢母亲在这一天送他(她)来到这个世界上。
母亲要教育孩子尊敬和热爱他们的父亲。告诉孩子父亲的辛劳,父亲为这个家庭所做的种种牺牲和努力。父亲是家庭这艘大船的船长,要感谢他给了我们安全和温暖的家。母亲应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以报答父亲的辛勤。
父母树立关爱他人的榜样
家教案例
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意外地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只雌性的成年斑鸠在看到一只食肉动物接近它的孩子的时候,便会假装受伤,一瘸一拐地逃出鸟巢,好像它的翅膀折断了。
这时,食肉动物就会放弃攻击小斑鸠转而攻击成年斑鸠,希望能够捕食这只“受伤”的猎物。一旦成年斑鸠把食肉动物引到一个远离鸟巢的地方,它就会振翅飞走。
斑鸠用这种富有爱心的举动来保护幼小的斑鸠,使它们能够活到成年,繁殖后代。而小斑鸠在成年斑鸠的耳濡目染下,也会仿效成年班鸠的做法。
关爱的产生,是基于个体的社会性情感需要。关爱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只要父母提供榜样,孩子就会模仿。因此,父母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时,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
一对知识分子父母深深地懂得父母的言行在孩子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们总是以身作则,并以此去引导孩子。
他们孝顺长辈,在家里总是给长辈倒茶、盛饭、搬凳子;逢年过节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时,他们常常请孩子发表意见该送长辈什么礼物。单位组织旅游或搞活动,如果能带家属的,他们总是要带上孩子和长辈,既让孩子与长辈都能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从中体会到父母对长辈的关心。
他们关心孩子,对孩子说话总是温和、体贴,还常常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的爱。
他们夫妻之间互相关心,在餐桌上,总是不忘给爱人夹一筷对方爱吃的菜;每逢出差,在给孩子买礼物的同时,总不忘给爱人也买一份;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提醒孩子给爸爸或妈妈留一份。他们还注意使用爱的语言,比如“你辛苦了,先歇一会儿!”、“别着急,我来帮你!”、“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等。这样,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也学会了关爱他人。
许多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也能做到关爱周围的人和事物。但是,如果遇到不被人家关爱的时候,孩子的心里往往会感到失落。这时,孩子会对父母教育自己要关爱周围的人和事物会产生一个不良的判断。父母要及时察觉孩子的心理,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引导。
小华是某电视节目的小记者。她和许多同龄孩子一样,是一个喜欢玩耍的快乐孩子。小华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公务员。父母从小就教育小华对人要真诚,要关心他人。小华的父亲常常给小华讲故事、讲历史。他告诉小华,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要像孙中山那样以天下为己任。小华至今还保存着两块珍爱的徽章,一块是“博爱”,一块是“天下为公”。在父母的教育下,小华也非常关心他人。
邻居唐爷爷是位退休的老教师。每次只要遇到唐爷爷出去购物,小华的爸爸总要主动帮老人一把。因此,小华每次遇到唐爷爷也会主动上前搀扶,帮唐爷爷拎包。小华收到第一笔稿费后,还为酷爱书法的唐爷爷买了两支毛笔。
在学校里,小华也非常注意关心别人。只要班上有请病假的同学,不管晚上放学多迟,天气多恶劣,小华都要去同学家帮助同学补课。在父母的教育下,小华一如既往地关心别人,而且也获得了别人的好评。
有些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舍不得为别人付出一点点关爱。其实,孩子不是天生就缺乏爱心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一岁前,婴儿就对别人的情感有反应,如果旁边有孩子哭,他会随之一起哭;一两岁时,孩子看到别人哭,就会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安慰,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有了试图减轻别人痛苦的本能;五六岁时,孩子开始进入认知反应阶段,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什么时候该让他独处。这些都是孩子爱心的自然表现,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那么他的爱心就会逐渐消失。因此,孩子有没有爱心,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和培养。
在孩子的品性中,没有什么能比爱心和善良更重要了,它们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和前提。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
教导孩子关爱老人
家教案例
王晶从小就知道关照老人。幼年的王晶很惹人喜欢,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是爸爸妈妈的希望所在。父母对她倾注了浓浓的爱,但是从不娇.愤她,而是注意让她在享受爱的温馨之中,培养她对家人和对他人的美好感情。
在祖孙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只要用心就容易培养起孩子关照老人的习惯。每逢家人吃水果,爷爷奶奶就说:“看晶晶怎么分?”她每次都是把大的给了爷爷妈妈,自己留小的。有时爸爸妈妈给她买来小食品,她也是主动让爷爷奶奶、妈妈爸爸尝一尝。每逢节假日家人聚餐时,等爷爷奶奶长辈入座后,她才上桌。遇到好吃的东西,她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多往爷爷奶奶的碗里夹。
王晶的妈妈说:“那时,每逢节假日,我们常带着她去看外公和外婆。在她能走路的时候,我们尽量让她自己走。实在累了,我们才背她走一段。边走边问她:‘等爸爸妈妈年龄大了,走不动时,你能背我们吗?’每次她都痛快地说:‘能!’有时,看我们背她走得吃力,她便主动要求下来自己走。一次去江边玩,由于天气太热,一动就会全身出汗。她无论如何也不让我们背她走,自己走得满脸通红。路上行人见了,都夸这个小孩真懂事。”
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认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因此,父母在与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关心照顾、体贴入微。例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等。对父母的言行,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就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
如果关爱仅仅是向儿女的单向倾斜,而不能实现关爱的双向交流,那么这种关爱就是畸形的溺爱。只有把大家给予孩子的爱转化为孩子对大家的爱,这才是理性的爱,才是爱的升华。
一位叫李雷的孩子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中,知道了父母的艰辛。身为独生子的李雷上小学时对父母缺少关切之情,不能正确理解父母的爱心,父母为此感到伤心。李雷的父亲苦恼之下请教了一位专家。专家听了他的诉说深表理解,教给他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