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9900000003

第3章 环境现状(2)

一般来说,光化学烟雾的浓度只要达到千万分之几,就能强烈地刺激眼睛、气管、肺部,使人感到眼痛、头痛、呼吸困难甚至昏倒。如果它同硫酸烟雾联合起来向我们进攻,那毒性和危害就更大。

光化学烟雾还会使禽畜和庄稼生病,橡胶制品老化,建筑物和机器受腐蚀。就在洛杉矶发生烟雾事件期间,生长在郊区的蔬菜全部由绿变褐,无人敢吃;水果和农作物减产,仅葡萄一项就少收30%;大批树木落叶发黄,几万公顷的森林有1/4以上干枯而死。

在希腊雅典,每年大约有40天的时间被致命的光化学烟雾所笼罩。1988年夏,烟雾加热浪夺走了800人的生命。

墨西哥城大气污染的严重状况令人震惊。呼吸道疾病成了这个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空气中过多的化学物质使人们日夜都感到眼睛和喉咙疼痛,市中心不得不设立街头氧气室以供行人吸用。

1990年,罗马尼亚距布加勒斯特320公里的小科普沙市被列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到过那里的人说:“一切景物都是黑的,到处都是灰、污染和烟。人们洗完脸后不到5分钟,皮肤马上就会粘满油污。吃饭必须很快,否则食物也会变脏。”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大气中的绝大部分污染物是由烧煤产生的。全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20万吨,颗粒物2230万吨,二氧化碳5.2亿吨,是世界上废气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联合提出一份报告中说,在全世界补充调查的54个城市中,二氧化硫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是沈阳、德黑兰、汉城和西安,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是德黑兰、西安和沈阳。

这就是说,沈阳、西安这两个集古代和现代文明于一身的世界著名大城市,如今已被列入全球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大城市之中,难道我们还能掉以轻心吗?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不论是太阳辐射投送到地面上来,还是地面辐射返回太空,都要通过大气层,并受到大气层的削弱。地球有了大气层,就如同花房有了玻璃一样,有保暖作用,称为“温室效应”。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能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加热,气温升高。近年来,由于燃料消耗增加,大气受到污染,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20%,使全球气温普遍升高。

最新的全球气温记录告诉我们,本世纪气温最高的6个年份全在80年代,也就是说,80年代是20世纪最热的10年,而1988年更是有可靠气温记录(约100年)以来最热的一年!

这种气候变暖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呢?

有些气象学家认为,目前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还是自然因素,地球每过一段时期就有一次冷暖变化,现在可能正处在暖期,所以气候变暖是一种正常的处在自然变化范围内的现象。

但是多数科学家认为,尽管地球气候确实是冷暖波动的,可这次变暖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热得更快、更厉害。他们认为,主要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在影响着全球气候,温室气体的增多和温室效应的加强,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不正常变暖的主要原因。

北方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零,可在一间密闭的玻璃温室内,小气候却温暖如春,照样生长着瓜果蔬菜和草木花卉。这是因为玻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让太阳辐射畅通无阻地进入温室,加热室内的地面和空气,却不让室内的热辐射跑到外面去。这样一来,温室的热量收入多,支出少,温度自然就比室外高了。

这就叫温室效应。

事实上,我们的地球就是一个大“温室”,地球周围的大气相当于温室的玻璃。大气能让大部分波长比较短的太阳辐射直达地面,加热大地使它的温度升高,同时又能吸收地面散发出来的波长比较长的热辐射,只让很少一部分热量散失到宇宙空间去。这样,情况如同普通温室一样,地球的表面会由于大气层的覆盖而变暖。科学家们说,如果地球赤裸裸地“一丝不挂”,没有一点大气,那么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15℃左右)就要比现在低33℃,也就是只在-18℃,连海水都要结成冰了。

但是,大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并不是每种气体都能产生温室效应,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是一些含量很小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等等,我们统称之为温室气体。

在众多的温室气体中,主角是二氧化碳。正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长,才使地球上的气候出现明显的变暖现象。

首先是人们大量地开采和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含碳的化石燃料,数不尽的烟囱和数以亿计的机动车辆都在昼夜不停地喷吐着二氧化碳。有人估计,仅仅1988年1年时间里,人类活动就往大气中排放了280多亿吨二氧化碳。

其次是大规模的森林破坏,绿色植物是天然的大气“清洁工”,1公顷森林1小时能吸收8公斤的二氧化碳。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森林面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陆地上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被大量地毁灭。

一方面是产生的多,一方面是消耗的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自然就不平衡了,它的含量越来越多,浓度越来越高。

从1850年到1988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增加了25%,而其中最近的25年中就增加了8%。这种增长势头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到本世纪末,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就将比工业革命前翻一番。

不用说,温室气体越多,温室效应越强,地球的气温也越高。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气温要比上个世纪的下半叶约高0.6℃。气象学家们预测,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1℃,到下个世纪的中叶将上升1.5~4.5℃。这就是说,今后几十年中,地球变暖的速度将是上个世纪的10~15倍!

结果是我们的地球将变成一个被“烤焦了的行星”:

全球气温将普遍升高。纬度越高的地区增温幅度越大,许多城市的夏季温度将超过38℃。

旱涝灾害频繁。低纬度的热带多雨地区洪涝威胁会更加严重,在中纬度的炎热少雨地区旱灾将成为“家常便饭”,亚热带的农业将大面积减产。

尘暴会有增无减,台风将更加猛烈。

气候带将向南北两极推移,许多生物由于适应不了气候变化而被淘汰,生态平衡失调。森林覆盖率减少11%,沙漠面积扩大3%。

气候变暖还将给某些病原体及其传播媒介提供理想的繁殖条件,全球人口中将有一半成为疟疾、血吸虫病、出血热等传染病的受害者。

不过,目前人们最担心的问题,还是由于气温升高、海水膨胀、冰雪融化而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过去100年中海平面已经上升了10~15厘米,今后到2030年将上升30厘米,100年后可能上升1米左右。

海平面上升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淹没沿海大片低地,使它们消失在白浪滔滔之中;许多岛国或岛屿,如马尔代夫、塞舌尔、巴哈马、基里巴斯、图瓦卢以及中途岛、比基尼岛、圣诞岛等,将部分甚至全部被海水吞没;海拔高度接近海平面或低于海平面的国家,如孟加拉国,六七十年后每逢雨季将有1/3的国土被淹没到3米多深的水下;所有沿海国家都会受到海水入侵的威胁,他们将为保护沿海城市和土地付出高昂的代价……当然,中国也不例外。

可怕的臭氧洞

臭氧是一种不稳定的具有特殊“新鲜”气味的气体,在常温下呈浅蓝色,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杀菌作用快、效果好,而且有去除色、味的特点。臭氧主要集中在距地面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臭氧层在天空中就像一道天然屏障一样,能阻止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一旦遭到破坏,太阳紫外线到达地面的辐射就会增强,使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上升;紫外线增强还会导致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失调和气候的改变,危害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按照科学家的说法,原始生命诞生在海洋里,以后直到大气层中逐步形成了臭氧层,生命才得以离开海洋,开始浩浩荡荡地向陆地进军。

可是,经过亿万年的漫长岁月才形成的臭氧层,如今却正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

1985年5月,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首次报道,他们在南极上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臭氧层“空洞”。所谓“洞”,倒不是说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是臭氧的含量比正常水平要少得很多。

南极的臭氧洞是季节性的,每年春天出现,洞的臭氧含量迅速减少40%~50%,直到来年夏天才重新闭合。这个“洞每年都在改变位置,面积在不断扩大。1988年,南极臭氧洞大到了吓人的程度,并向有人居住的南美大陆的南端逼近,面积有北美洲那么辽阔,深度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科学家们说,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制止情况进一步恶化,南极臭氧洞恐怕就再也封闭不起来了。

1987年,联邦德国的科学家发现在北极上空也有类似的臭氧洞。

两极臭氧洞的发现震动了全世界,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不久人们就得知,不仅南北极,全球各处都出现了臭氧层被破坏的现象。

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是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里去的氯氟烃。

氯氟烃是由人工制造出来的一类含碳、氟、氯南极上空的臭氧洞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品种很多,在致冷剂、喷雾剂、发泡剂、清洗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冰箱、空调机、汽车到硬质薄膜、软垫家具,从计算机到灭火器,从工业生产到家庭生活,许多场合都要用到。现在,全世界的年产量已超过百万吨。

在使用氯氟烃过程中,免不了会排放到大气中。由于它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在大气中长期存在,所以能够通过对流进入大气平流层。

进入平流层的分子,在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会裂解生成游离的氯原子。氯原子非常活泼,在它的参与下,一个臭氧分子和一个氧原子可以变成两个氧分子,而氯原子却依然如故,只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这样,一个氯原子就大约能破坏掉10万个臭氧分子。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臭氧层中的臭氧总共不过减少了百分之几,这算得了什么呢?

可别小看这百分之几!臭氧层本来就很薄,浓度也很稀,一旦遭到了破坏,或者在“保护伞”上开了个“天窗”,或者使“天然屏障”变得更加稀薄,结果就会有更多的有害紫外线到达地面,给我们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带来严重威胁。

过量而长久的紫外线照射,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农作物受到伤害,有的质量变坏,有的产量下降。科学家们说,由于臭氧的减少和温室效应的增强,世界上将有1/4的植物物种灭绝,1%的农作物得不到收成。

小不点儿的微生物和水生生物对紫外线辐射最敏感,紫外线能对20米深水体范围内的浮游生物、鱼虾幼体、贝类等造成危害。而大量浮游生物的死亡,又会使海洋里那些靠吃浮游生物过活的鲸、海狮、鱼虾以及其他海洋生物难以为生,这样就破坏了海洋水域的生平衡。

人们尤其关心紫外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过量的太阳紫外线照到人体上,首先会损伤人的皮肤,使人面容憔悴,出现晒斑,加速衰老,并有害于人的呼吸系统。

紫外线会抑制人体免疫功能,造成免疫系统失调,降低抗病能力,使艾滋病、疱疹、麻风病等传染病得以加速传播。

最大的危险是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增多。

1991年底,由于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智利最南部的城市发现许多羊有短暂失去视觉的现象。学校老师也报告说,当地小学生也出现皮肤过敏和不寻常的阳光烧伤的现象。

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皮肤癌的患者大约有10万人,患白内障的人更多。科学家说,臭氧层的臭氧含量每减少1%,太阳紫外线的辐射量就会增加2%,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增加5%~7%,白内障患者将增加0.2%~0.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警告:如果臭氧层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减少、变薄,那么到2000年,全世界皮肤癌患者的比例将增加26%,达到30万人;如果下世纪初臭氧再减少10%,那么全世界每年患白内障的人有可能达到160万到175万人。

空中死神——酸雨

1971年9月23日晚,十几个行人匆匆赶路,经过东京代代木车站附近时,天正下着蒙蒙细雨。真怪,这雨似乎跟平常的雨不同,飘进眼睛会感到刺痛,落到手臂上觉得好像被小虫“蛰”了一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科学家们又是采样化验,又是分析研究,终于发现,原来是这种雨水里含有某些刺激性物质,呈出明显的酸性,于是人们就把这种雨命名为“酸雨”。它主要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雨、雪作用形成为硫酸和硝酸,再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其实,酸雨并不是日本的特产,也不是到本世纪70年代才有。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一位化学家就发现,曼彻斯特地区下的雨有时呈酸性,而且这种酸性同大气中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有关。

问题提出来了,但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1926年,挪威淡水渔业观察者报道,新孵化的鲑鱼出现突然死亡的现象,与地面上的酸性有关系。进入50年代,瑞典气象学家又发现,北欧地区下的雨经常是酸性的。再进一步,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天降酸雨的现象。

同类推荐
  • 原创技术发明方法:自主创新源泉

    原创技术发明方法:自主创新源泉

    本书运用支点成功学理论,系统阐述了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原创创新,深刻揭示了原创技术发明方法。作者在深入研究西方科学技术发明历史的过程中,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突破西方专利壁垒的高度,提出了支点创新力理论和方法;它以苏格拉底“转动自己”和阿基米德支点“尤里卡”内涵为源,从科学技术发明史上众多经典案例中,总结了顿悟——发现科学规律——产出原创技术原理——原理转化原创技术原型——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品牌、标准……原创成为一切创新的源泉。本书为广大读者掌握技术跨越发展之道,提升个人发展竞争能力,突破跨国公司专利壁垒,展开了独到的路径;这是一种全新的原创创新思维方法。
  • 自然奥秘大百科(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

    自然奥秘大百科(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

    无论是浩瀚的宇宙、神奇的自然界,还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生活,都充满了种种奇妙而有趣的现象。《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共分为十五册,分别介绍了“ 宇宙”“动物”“植物”“人类”“科学”等内容,引导青少年不断地去探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 自然图腾

    自然图腾

    在我国古代,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感和神秘感,认为自然现象和自然力存在一种神秘力量在支配,就把它们奉为神灵,并且加以崇拜和祈祷。我国古代自然崇拜的对象极为广泛,包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河海山川、水火以及动植物类等,主要都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自然物和自然力。本书主要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人们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特别告诉人们要爱护环境、珍惜环境,做到环保节能地生活。
  • 科学进化史

    科学进化史

    本书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全景史,是在英国BBC电视系列节目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追溯了科学的发展,并将科学视为人不同于动物园的主要特征。书中历数不同时期人类的得大发明,从结绳记事儿到几何演算,从牛顿力学到狭义相对论。作者认为知识的进步均可视为人类试图理解自然,并控制自然的努力。作者对每一重大思想理论,均予以深刻的评价,并力图将自然背后的规律以常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展现出来。本书不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科学世界,而且还将读者带入一个全新的文明世界。
  • 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本书分上篇昔日火星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下篇征服火星开辟人类第三故乡,几百年来,天文学家一直把火星视为地球的“姊妹星”,因为它在许多特点方面跟地球很相似。天文学家还观测到许多条纹布满火星表面,便据此推断那是火星上水量充沛的河流水系,抑或是火星人修建的人工灌渠……是否存在过火星文明?大家莫衷一是。然此书记录了世界科学家近年来对火星上发生的怪异现象和宇宙灾变研究中的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新发现,以助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火星文明以及人类将如何征服遥远而艰辛的火星之旅,如何开发火星并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定居点的雄伟壮举。
热门推荐
  • 《一品贵相》

    《一品贵相》

    她是江南首富的独女,富可敌国,本该幸福一生。却因乌龙,一道密旨,不得不一出生就扮作男子。从小,阅读三书五经,习辅国之道,文成武略,只为辅佐太子登上皇位,救下这江山万里。只不过,这救国归救国,太子,你动手动脚是干嘛,诶,你,唔..唔。话不多说,欢迎跳坑
  • 邪魅魔君:误惹腹黑小娘子

    邪魅魔君:误惹腹黑小娘子

    丞相府唯一的大小姐,从小被家人呵护的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一夜之间,全府上下三百口人,都成为刀下亡魂,用尽最后一口气发下毒誓:若有来世,定与仇人不死不休!
  • 饮食宜忌全知道

    饮食宜忌全知道

    本书内容包括400多种食物饮食宜忌、150多种常见病饮食宜忌、100多种药物饮食宜忌、300多种实用食疗偏方等。
  • 背后有人
  • 传说之日月之灵

    传说之日月之灵

    两条玉坠引发的神魔故事,一位无远大志向的少年,本想平淡过完一生,却因种种原由,把他逼上强者之路,他原本的想法彻底改变,一切的一切,让他渐渐走向成熟,渐渐演绎出他的传奇人生。
  • 庶斋老学丛谈

    庶斋老学丛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总是在人走时落下

    花总是在人走时落下

    《花总是在人走时落下》是作者潜心打造、笔耕四载的一部感人的11的小说。小说主要是围绕着叶小七与其爱人郭庆民的情感挫折故事来写。叶小七一开始找到了自己的恋人郭庆民,可是因为庆民的少爷身份,他们的爱情被身边的人无情的剥夺着。直到在那年遇见了庆民。然而在叶小七认识庆民之后,在庆民身边发生了许多本不应该发生的爱情挫折。这部小说是一部催泪的11之间的爱情故事,小七的思念与渴望、庆民的追求与压抑、以及里面还有些角色的各形各色的姿态,表现出一部爱情小说的缤纷色彩、丰富多彩。对于主题,这里的花是代表着渴求得到爱情,需要被爱的人物。这种人物往往会在喜欢“观赏”他的人走时而“落泪”,因为害怕,因为担心,因为心理的种种不安。而这里的“走”也代表着丰富多彩的含义,它是一种不想留下任何东西的走,一种默默的走,所以故事里也更多的写出了这落泪的场面与分离的动人情节。
  • 完美校花的贴身邪少

    完美校花的贴身邪少

    此书装B全名,承包鱼塘的霸道帮主,得到神品丹药泡极品美女,走向人生巅峰,成就最强男人的史诗传奇我,拥有出神入化的武功,能虐遍所有高手,什么圣忍,剑魔,都是我的手下败将。我,拥有神奇的医术,能治好何种疑难杂症,各种癌,各种艾滋,各种脑残都能治好。我,拥有各种各样美女环绕身边,整天被她们蹂躏,身体都吃不消了。哎,嚣张的人生不需要彩排,现场直播的热血人生才是我的追求。已有近三百万字的写作经历,大伙安心的看吧!
  • 逆战缩影

    逆战缩影

    末世来临,丧尸病毒爆发,世界陷入黑暗,这是个发生在小小县城的逆战故事。
  • 下个相遇只在路口

    下个相遇只在路口

    “不管未来的路有多么难走,我也会陪着你从开始走到结尾。”“你难道还要像四年前一样用你亲手编织的谎言来把我逼走吗,无忧,我爱你。。。。”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只不过历尽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