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念决定教育方法,教育方法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虽然每个孩子的先天差异并不显著,但由于父母的教育观念大相径庭,所以他们的人生道路截然不同——有的孩子长大后登上成功巅峰;有的孩子碌碌无为一生平庸;有的孩子滑向犯罪的边缘;更加令人感到痛心的是,有些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在父母“教育观念”的摧残下,过早地随风而逝了……
摒除“棍棒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每位父母的心愿,父母都希望将自己的子女培养成社会栋梁之才。但遗憾的是,在错误观念的指导下,许多人没有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结果事与愿违。
2003年8月28日,47岁的武汉居民芦纯刚为了教训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儿子,盛怒之下暴打10岁的芦卫,结果造成芦卫重伤,抢救无效死亡。芦纯刚悲痛之余投案自首。
面对记者的采访,芦纯刚向儿子如此忏悔:“对不起,你爸爸不是人……”
2005年12月24日晚上,河南来杭州打工人员郑海现在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文里头村租房内,教三岁的儿子郑博认字。因郑博不听话,郑海现用木棍、巴掌对郑博进行殴打,致使郑博的头部、四肢、臀部等部位多处受伤,后来送到医院的时候,郑博已经没有了呼吸。
这种悲剧的产生源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以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稍不听从教导或违背家长的意愿就大打出手。这样的结果轻则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重则导致人生悲剧。下面还有一个真实的事例(人物均为化名):
郑斌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初中生,初一的时候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他的父亲郑某和妻子开着一家公司,经济状况相当不错。由于父母生意很忙,应酬多,没时间询问他的学习情况。后来郑斌迷上了网络,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学习成绩也随之直线下降。
父亲郑某是一个脾气暴躁的汉子,得知儿子的情况后,大发雷霆,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令父母没想到的是,郑斌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升,而且学会了抽烟、喝酒,以前是放学时间上网,后来竟然逃学去网吧。更加严重的是,他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少年鬼混在一起。
2006年的一天,郑某又将儿子暴打了一顿,这次郑斌做出惊人的举动-离家出走了!
三个月很快过去了,郑斌的钱花完了。这时在网吧里认识的一个朋友给他出主意:“你给家里打电话,就说你被绑架了,让他们送钱来不就行了吗?”
听了朋友的话,郑斌马上起了歹念:“与其骗他还不如干脆绑架我爸,他经常打我,我正想教训教训他,出出心中的恶气!”
过了几天,郑斌的这个朋友找来几个伙伴,共同商量好行动方案,在2006年4月的一个夜晚,由郑斌带路,把父亲郑某绑架到了青岛。几个年轻人抢劫了郑某随身所带物品后,又索要高额赎金。
后来,该案经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法院审理,郑斌等人分别因抢劫罪、绑架罪而获刑。
不少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管教孩子时,火气一上来,打孩子一顿是常有的事情。用棍棒教育孩子的方法来“疼孩子”,家长固然是出于一片爱心,但管教的效果却未必能够遂愿。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庭就是因为棍棒教育导致物极必反,引发了家庭悲剧。
为什么棍棒教育如此盛行?除了有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材的理念遮掩,还有一个原因:打骂是最简单,最机械的方式。很多时候,打骂孩子是一种情绪的发泄,证明的是你的无能。
其实教育孩子决非易事,简单的棍棒教育也是行不通的。也许从表面上看收到一定的效果,孩子怕你,成绩还可以,但实际上并没有帮助孩子确定正确的学习动机。如果不能从道德品质、修养上解决问题,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状态,一味的训斥,打骂孩子,只能挫伤孩子的童真及身心健康,这种方式虽然能产生一定的强制作用但没有真正的激发孩子的内部动因。
据一些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常挨打、挨骂的小孩不但身心受创,而且智商也会比其他幸福儿童低。
父母出于望子成龙的愿望,在孩子不听话时打几下教训教训,在国人看来似乎不算什么,但这在欧洲一些国家却往往属于非法行为。1988年,美国反体罚组织发起4月30日为“不打小孩日”活动,宣传反体罚的儿童的人权观念,从2001年开始,陆续得到一些国家的响应。
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和奥地利等几个欧洲国家都已立法禁止对儿童实施诸如“打屁股”等体罚。无论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父母都有爱孩子的天性,这一点是相同的。虽然东西方在风俗、文化存在一定差别,但西方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棍棒下面出孝子”,这句流传千古的“真理”已经过时了。无数个教子失败的罪魁祸首都是“棍棒教育”。一幕幕悲剧呼吁,摒除“棍棒教育”!
适当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
现在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娇生惯养,导致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相当差。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年轻就业者虽然专业技术掌握得比较好,但严重缺乏生活经验,甚至与人交际都成问题。因此,社会相关人士呼吁,对孩子可以适当进行挫折教育。
美国石油大亨老洛克菲勒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有一天,他把孩子抱上一张桌子,鼓励他跳下来,孩子以为有爸爸的保护,就放心地往下跳。谁知往下跳的时候,爸爸却走开了,小洛克菲勒摔得很重,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老洛克菲勒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孩子,不要哭了,以后要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从现在就开始学会自立吧!”
洛克菲勒家族中的孩子,从小就不准乱花钱,每一个孩子可支配的少量零花钱也要记帐。在学校读书时,一律在学校住宿,大学毕业后,都是自己去找工作。直到他们在社会中锻炼到能经得起风浪以后,上一辈人才把家产逐步交给他们。
正是因为洛克菲勒家族教育子女特别认真,注重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使孩子养成自立、自强的习惯。所以洛克菲勒家族里没有出“败家子”,使其家族历经几个世纪而依然繁盛如初,没有象美国其他的跨国财团、亿万富翁仅仅经历几十年或一、二百年就衰落了的历史。
不少人认为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多吃些苦,讲红军长征过草地、爬雪山、吃树皮、吃草根皮带;搞什么野外生存训练,开展什么魔鬼训练……其实,这些大可不必。
有位家长反其道而行之,对孩子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挫折教育”。
这位家长带着孩子到公园里玩,路过一个小水池时,把小刀掉到水里去了,他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水池虽然不深,但大冬天却不好跳进去。怎么办呢?他把难题扔给了儿子。
五分钟后,儿子想到了利用磁铁,并把小刀吸了上来。这样的“故事”时有发生,儿子渐渐被锻炼得遇到事情不但不慌神,且大有冷静沉着的“风度。
俗话说,小孩子是摔大的。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有些站不稳,如果跑难免会跌倒。于是,孩子本能地会哭一声,这时若有大人十万火急地跑过来,抱起来又揉又哄,那孩子肯定会持续地哭上一会儿,下一次,就会躺在地上一直哭,直到大人过来。其实此时的父母的举动无异于是发现了蝴蝶在茧中挣扎,出于善意把茧弄破的那个人。他所看到的是出茧后的蝴蝶只能爬行,不能起飞,软软的身子蠕动不了多远的结局。父母也只能发现孩子越来越娇气。
虽然心理学家们认为在健全家庭的爱和关注中成长的孩子比孤儿院的孩子无论在智力还是个性上都超出一筹,但物极必反,太多的爱与关注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它会软化孩子的生命力。
据报道,重庆市有一对夫妻,经过多年努力,拥有200多万元的资产。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他们的独生子上高中后不思进取,整天不是泡在网吧,就是与一帮狐朋狗友鬼混,吃饭时进高档饭店,穿衣服非名牌不要。夫妻俩掌握了儿子的情况,并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严厉训斥,或者暴打一顿,而是采取了”挫折教育“。
一次星期六放假,儿子回来后,父母把他叫到屋内,垂头丧气地说:“儿子,由于经营不善,我们的公司破产了,还欠了别人几十万元债务。都怪爸爸妈妈没能耐,没有给你挣好多好多的钱。从此以后,你只有刻苦学习,依靠自己的努力,才可能出人头地,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咱们现在住的洋房要用来抵债,明天就得搬出去。我和妈妈已经在郊区租了几间价格低廉的平房,咱们只能住在那里了。”
听了父母的话,儿子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此后,儿子好像突然间变得懂事了,不仅勤奋学习,而且改掉了许多以前的不良嗜好。
看着孩子的进步,夫妻俩自然十分喜悦,生意也越做越大。等到高考结束,儿子拿到某重点大学的入学通知书的时候,他们的资产已超过千万。父亲这才告诉儿子,就在他刻苦学习的两年之间,公司又起死回生,资产翻了好几番。于是一家人又兴高采烈地搬回原来的豪华洋房。
这就是挫折教育的力量。挫折教育可教会孩子学会自控,坚强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个性品质,是目前家长对孩子的单一培养方式——智力培养的补充。它能使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战胜自我,从容地面对挫折的打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对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及事业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想教育好孩子,除了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塑造良好的思想素质,端正面对失败的态度。让孩子去直面生活,最好采取挫折教育,教育孩子懂得挫折并不意味着失败,孩子应该学会权衡利弊得失。在生活的磨练中坚强起来,勇敢起来,而这种培养,最好从小就开始。狐狸抚养下一代的方法就是一种“挫折教育”,值得年轻父母借鉴。
小狐狸在妈妈的爱护下逐渐成长起来,在妈妈的怀抱里渡过了幸福的时光,对于小狐狸来讲,好景终不会长,总会出现那样的一天,狐狸妈妈使劲地把小狐狸推出了窝,狠着心赶走了小狐狸。小狐狸哀哀地叫着,不明白妈妈为何这样狠心。
雪地里,小狐狸一步一回头,狐狸妈妈则久久凝视着小狐狸逐渐消失的背影。
生活在现代大城市的孩子幸运地成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宠儿,年轻的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供给,最好的智力开发和最好的呵护。
随着“最好”的出现,问题也来了。
最好的物质生活带来的问题可能是孩子欲望的膨胀,以及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的无理取闹。
最好的智力开发带来的问题可能是孩子面对一大堆唐诗宋词、一大堆字卡以及钢琴绘画等等的早期家教,使自由受到限制,逆反与厌学就这样萌生了。
最好的呵护带来的便是孩子生命力锐气的逐渐消逝。没有吃过苦的孩子,自然不会吃苦;没有在生活中滚打过的孩子,就无从适应;没有直面生活的经历,就无法接受现实的挑战。
年轻一代的父母如果将孩子百般呵护,就会使孩子成为高楼大厦之间养尊处优的金丝雀,生活中的艰难被隔离在未知的角落当中,这样的生活中的孩子,遇到困难只想退缩,遭遇失败也只有灰心丧气,因而父母们必须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各种机会,让孩子去体验去尝试,去锻炼自己。
抛弃权威,蹲下来与孩子说话
纪伯伦说:“孩子来自你的身体,但是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爱,但不能塑造他们的思想。……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弓上发出的生命箭矢。”
因此,有些父母想尽办法,为子女安排一切,希望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幸福的人生;有的家长觉得自己为了孩子好,似乎有很大的权威,经常用命令的口吻与孩子讲话,甚至为孩子做出很多选择,显然这些全是不对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平等交流,不论年龄大小,即使是蹒跚学步的孩子也有这种渴求。平等,不仅在大人之间,大人与孩子之间也需要平等。
有位4岁的小女孩,她特别乐意和隔壁邻居的叔叔交朋友,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讲,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爸爸讲。一般情况下,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本应该更喜欢与父母在一起才对啊!有一天,小女孩又与那位叔叔开心地交谈。出于好奇,有人就问她,为什么喜欢和这位叔叔说话。小女孩说:“叔叔跟我讲话时总是蹲着的,与我一样高!”
这句话令人感到震撼!蹲着说话,和孩子一样高,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尊重,他们的关系是平起平坐的。的确,人人都渴望平等,即使是个孩子也渴望得到对方的尊重。那小女孩的父母平时又是如何与她说话的呢?
原来,小女孩的爸爸跟她讲话时,总是居高临下的。无论站着、坐着都比她高。4岁的孩子面对这种谈话时居高临下的姿态,感到有一种压迫感,觉得爸爸有一种权威,两者的地位特别不平等,心里话就不愿意跟父母讲;而父母如果能蹲下,跟孩子平起平坐,就一下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孩子的心里话便愿意向父母倾诉。
看了上面的例子,或许不仅是某一个人会这样想,为什么父母与孩子就不能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互尊互爱呢?为什么大人不能与孩子“一般见识”呢?为什么大人遇到困难时,不能得到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