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5200000010

第10章 各地的除夕活动(2)

在海南的一些地方,除夕夜一般在家吃团圆饭。晚上室内灯火通明,一直持续到大年初四天亮时分。初一早上起床时间,也由村子里年长的长辈按时辰规定,不过上午8时前要吃完早饭。当天一般在自己家呆着,初二、初三则到本家串门,那几天都不准炒、煎,一直至初三才可以。

初三也叫“炒考”,即将大年三十特意多煮的干饭、吃的鸡、鸭头脚用油爆锅炒一炒再吃,以示去年有东西余至今年。大年初四至十四这段时间,则是到亲戚朋友家拜年的日子。

(五)陕西除夕习俗

黄土地的百姓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和希望全都寄托在过年上。

每年一进入腊月,陕北的人们就忙起来了。过年全家老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每人也要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拆洗得干干净净。

在陕北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

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至12岁为止。

除夕要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办法。

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面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

陕西除夕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

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饭菜,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彻夜不睡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瞭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早晨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

正月初一,天刚蒙蒙亮,人们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

孩子们则跑出去拜年。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

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男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体现了我国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六)湖南除夕习俗

湖南的除夕习俗,有着自己的地域特色,古老而朴素,节日味道浓厚。

1.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称为“拜年无大小”。

湖南人除夕吃鸡、肉、鱼三样,将其炖好后,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大年初一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将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鱼米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

在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为“团年鱼”,必有一个三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除夕之夜,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担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

2.湘潭舞龙

在湘潭一带流传着许多古老而朴素的风俗。从正月初一至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就是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接舞龙灯表示祝贺。

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

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七)安徽除夕习俗

安徽南部人民的除夕年夜饭很是丰富。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

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目的是图个口吉;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安徽九华山居民在吃过除夕团圆饭后,或看电视守岁,或娱乐。直至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后,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后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随后,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上,到肉身宝殿进香,远处的则到附近的寺庙进香。

在进香途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言不语,进香完毕回家时,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进香是为了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

(八)江苏除夕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与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意为恭喜发财。

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公里人民的时间信息。

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道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春节期间,苏州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陋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传承了下来。

(九)广东除夕习俗

“红萝卜,蜜蜜甜,盼到盼到要过年。”广东人念起这样的童谣,脸上就会洋溢着过年的喜悦。

1.孩童除夕卖懒

旧时的广东有孩童除夕“卖懒”的习俗。

传说,王母娘娘发现果园中的蟠桃树上长着一条大懒虫。这条大懒虫春天吃花叶,秋天吃花果,冬天就钻到树上冬眠。王母娘娘派大神守住这棵树,不准懒虫钻到里面。可大懒虫懒性不改,王母娘娘大怒,下令将大懒虫打落尘世。

懒虫下凡到广州西关后,发现有个小孩子也和他一样懒,于是就钻到他的鼻子里,变成了人人讨厌的鼻涕虫。从此,小孩子天天早上睡懒觉,不愿起床上学。

为了除掉大懒虫,孩子们约好,在除夕吃完团圆饭后,衣袋里装个红鸡蛋,点上灯笼、火把,汇集到街上去逛花市。沿街卖懒:“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儿晚,你懒我不懒。”

喊完回到家中,把红鸡蛋分给长辈吃。春节后孩子们就可以精神焕发地上学去了。

这是借传说鼓励孩童养成早起好学的习惯,也算是欢度除夕的习俗之一。

2.湛江贴年红

在湛江,农村人家过春节从准备到结束,一般需一个月的时间。农历腊月中旬开始做准备,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

年二十九或三十儿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此时男女老少齐出动。傍晚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

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正子时,家家户户鞭炮齐鸣,辞旧迎新。

3.潮汕满水米灯火不熄

除夕前,潮汕人忙碌着张罗备办各式年货,如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裳,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为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

旧俗,在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在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除夕前一两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果品,以备过年之用。除夕日,外出的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

除夕之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长辈分发压岁钱。这天晚上,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添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4.鹤山人压岁封利

除夕前,鹤山城乡人皆到花市购买各种花果,有应时的桃花、梅花、菊花、鸡冠花、茶花、吊钟花等,也有金橘、四季橘、朱砂橘等。人们购买了花果,回到家里摆设点缀,以增添新春气氛。

鹤山人习惯把春联叫作“挥春”。在除夕,家家户户把神祗以及门联换上新的。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大街上摆满了写、卖挥春的挡口。挥春用红纸书写,内容包括祖先神祗、春联、横额、单语。横额又叫“横幅”“横头”。单语大多写上“新春大吉”“万事胜意”“出入平安”等吉利句子。鹤山最流行的对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等。

压岁、封利是也是鹤山的民间习俗。在除夕,鹤山民间有压岁的习俗。在食用方面,米缸要装满米,水缸要装满水。米缸、水缸头要压放着生菜、生蒜、香芹、茨菇、桔子等;米缸内放着煮熟的鲤鱼、生鸡,即雄鸡、猪胰,即俗称猪横俐、腊肠、腊肉、腊鸭等食品,皆取其丁财贵寿、横财顺利好生理的意头,作为新年的压宝。

利是,是古代压岁钱的沿革。大人们于除夕把利是封好,即用红纸或利是封包钞票,在除夕发给孩子们,即谓“压岁利是”。钞票数目没有统一规定,统称“发财利是”。在鹤山,小孩向大人讨利是叫“逗利是”。

(十)上海除夕习俗

在除夕的当晚,上海的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

1.合家吃年夜饭

在上海年夜饭的习俗中,这顿丰宴很隆重。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又名曰合家欢。席面上鱼肉珍馐,花色繁多。糖腊银丝芥和炒塌科菜是上海的特产,年夜饭除了鱼肉海味,要算这种特色风味菜最为引人胃口了。

年夜饭的莱肴,上海人很讲究名堂。有钱人家吃鱼吃肉,“年年有余”;还吃那种读来和“发财”谐音的发莱。一般人家的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

果类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语说:“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还要吃些芋头即芋艿,上海人有谚语说是:“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为豌豆又名安乐菜,和长生果之类,同样都是很吉利的名字。

上海旧俗说,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民间有这种说法,说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只为图个吉利。

在年夜饭之后,饭莱虽撤去,但是守岁酒和果品之类却是一直要吃至第二年的。

关于守岁酒,唐人诗中有首《守岁》,有说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有说为董思恭所作。此诗表达了一年又将伊始的辞旧迎新之情: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同类推荐
  •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中国人的名字,不仅是用来区别彼此的符号,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无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还是名号、小名、浑号、笔名、艺名等等,无不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要想取个好名字,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 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丧葬文化》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丧葬文化相关知识。《丧葬文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本书从唐人尚诗、盛世风趣、仕进多途、文士风流、佛道盛行、女性风采和开放兼容等七大方面,较系统构筑了唐代社会的文明画卷,并且通过对相关唐诗的研读来展示这一文明。
  • 中华上下五千年神仙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神仙趣话

    这些故事传达了中国人心目中对一切美好的向往:追求万物平等、与大自然和睦相处、逍遥飘逸的神仙境界、长生不老……这些故事的流传让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长久不衰,让中国人在平凡生活中活出更多的乐趣。
热门推荐
  • 狼与魔法师

    狼与魔法师

    战争带来了虚假的和平,处在夹缝中的我们,到底该如何生存?
  • TFBOYS之青春不负你

    TFBOYS之青春不负你

    自己心中到底爱谁,自己也不知道.他,深深地爱着她.明明知道已经无法挽回,可是他,还是无从放弃……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异世新王

    异世新王

    穿越当天居然赶上登基!还是个弱小的国家?慢慢发展,逐步变强!国家太多,那就统一大陆!
  • 红颜锦绣

    红颜锦绣

    女王穿越,帝王之家,一头红发宫闱难生存,地狱修罗血染后宫,杀手无情,却更有情,君生于此,吾死于此,君守斜阳伴墓,吾化忘川三生……
  • 邪魅魔君的腹黑丫头

    邪魅魔君的腹黑丫头

    21世纪的欧阳宫接班人,腹黑狂拽吊炸天的某只无良女,在承接仪式前,却遭人暗算。大火吞噬,灵魂穿越,“坑爷啊~~”某女毫无形象的向天竖中指,“喂,女人,你的飞沫。。”某大爷无语O__O"…哼╭(╯^╰)╮废物?丑女?不好意思,小爷我会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妖孽;男神?神兽?你是说旁边这堆货?哇嘎嘎嘎~美男多多(?????),某大爷不爽(壁咚)“女人,你再敢给本尊沾花惹草,后果自负哦~!!╰_╯”。且看某女如何玩坏这片大陆(?????)
  • 神使的终结之日

    神使的终结之日

    神创世界,派下神使统御人间。可神使却为了一己私利,发动战争,以至秩序崩塌,祸乱四起。时光流逝,战火渐息,但古老的恩怨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如今,一个拥有奇特力量的少年被命运选中,来终结这纷繁的混乱,但摆在他面前的,却是盘根千年的势力:阴险的贵族,狡诈的教会,好战崇武的帝国,虎视眈眈的异族,垄断魔法的强敌……每一个都强他百倍、千倍!所以少年必须不断变强,更强!才能还人间以安宁,实现人生理想!
  • 皇仙界之宠妻之情

    皇仙界之宠妻之情

    他是无情宫主,她是恶魔圣主。可偏偏是他和她,前世就是恋人。他生,她活。她死,他配
  • 九凤臂环

    九凤臂环

    夜黑风高,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孤儿刘明杰因饥饿而偷取一家酒楼后厨的食物,不料被餐馆更夫发现,带着几个酒楼伙计,拿着刀枪棍棒追击逃跑的刘明杰。不一会,酒楼伙计在一处树林里追到刘明杰,把他摁倒在地,眼看就要被几个拿砍刀的伙计乱刀砍死,刘明杰耳边响起父亲死前对他说的话:“小杰,记住,你是伟大的炎凤族族人,你莫要炎凤一族灭绝,务必要延续下去,这九凤环务必要保管好,切记,切记……”刘明杰绝望的喃喃道:“父亲,对不起,我无法兑现诺言了,原谅我!”这时,戴在他左臂上的刻有九只凤凰模样的臂环突然红光大盛……
  • 高干子弟俏家女

    高干子弟俏家女

    顾青迟,你怎么可以走的这么义无反顾,你怎么可以轻易的就把我弃之如履?我苏琪对你来说算什么,我们13年的感情对你来说算什么?家人的冷漠对待,闺蜜的感情危机,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不能说的秘密,到底还有什么需要我去面对?我已经没有能力再承受那些苦与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