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1100000042

第42章 灯

日常用具之中,灯与夜为伴,所以就会带来一些神秘,也就富有诗意。这是粗说;细说呢,就会遇见不少缠夹,比如灯是照明的,可是欣赏神秘,欣赏诗,现时一百瓦的电灯泡就不如昔日的挑灯夜话或烛影摇红。何以会有兴趣说这些呢?是日前为一本书的封面,往左安门外方庄访张守义先生。上九楼,入座,守义先生不改旧家风,言和行毫无规划,灵机碰到什么是什么。于是拿起一本他设计封面的西洋文学书,让看封面。封面主体是人像,左上角却有个三支火苗的灯。接着由西方的灯就讲到本土的灯,说:“就因为画这个灯,我想搜集中国旧时代的灯,勤逛旧货摊,已经买了五十多。”说到此,以为我们必有兴趣看,就到书柜、抽屉等处找。居然就找来十几个,都摆在桌面上。我就真有了兴趣,因为其中一个两节白瓷的,我看像是宋代的,使我想到晏小山词“今宵剩把银釭照”。其后由银釭就想到许多与灯有关的旧事,也就犯了老病,有些感伤。语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索性就说说吧。

还有乾嘉学派的病,先说说灯和烛的关系。不忘新风,先要查出身。烛靠前,早期是点火把,其后(也许早到秦汉吧)用凝固的油质中间夹捻,油质多为蜡,所以也称为蜡烛。烛有优越性,是可以在上面玩花样(如范为龙凤之形),美观;而且方便,用不着陆续加油。但美观、方便就成本高,所以小家小户就宁可用灯,办法是用个浅碗,加油,碗边放个能吸油的捻,燃伸到碗边外的一端,发出细长而圆的火苗,也可以照明。也就因为在照明这一点上,灯和烛相通,又灯更常用,所以较少的时候灯和烛可以通用,更多的时候通称为灯,如掌灯时分、上元观灯等。这样,灯就实和名都吞并了烛,本篇也就只好走趋炎附势的路,说灯而有时所指是烛。

说灯,可能从功利主义出发,那就应该说,我现在用的电灯,比我母亲自己过日子时候用的煤油灯好,我母亲用的煤油灯,比我祖母年轻时候用的黑油棉花捻灯好。扔开功利主义,或换为另一种功利主义,所求不是亮堂堂,而是闭目想象“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况,与昔日的灯比,现代的还能占上风吗?人生就是这样复杂,至少是有些人,向夫人请假后出门,想坐的不是奔驰,而是驴背。照明亦然,至少是有些时候,有些境地,手把银釭照,就会比在亮如白昼的大厅中面面相觑更有意思。

而说起有意思,先进人物必认为同样有阶级性。我不知道我这连旧灯也不能舍的人应该划入什么阶级,只好躲开阶级性,只说时间性。时间,可以是众人的,那就至晚也要由周口店说起,他们也“夜阑更秉烛”吗?还是以不为古人担忧为好,只说我个人的。就用灯的情况说,我幼年是中间人物。很小时候,大概用过上无罩的油灯吧?因为分明记得,家里有土名为“油壶”的灯,高半尺多,上为小孩拳头大的盛油的壶,口上有盖,盖中间有小孔,可穿过灯捻,下部为圆柱,是把手。记得质料是缸一类,烧棉花籽油。捻直立居中,是改进型,但点着,仍是火光荧荧,与文献中常提到的“青灯”不异。总是皇清逊位的前后吧,用洋铁桶装的美孚牌煤油传入,与之相伴,市上出现了玻璃制的煤油灯。分上下两节。下节如上面说的油壶,把手之上有装煤油的扁圆油壶;盖改良,为金属制,穿过扁形捻,捻外有上部开口的罩,总名灯口。上节是个玻璃罩,圆形,靠下涨为大肚,为便于散光,再上为长圆筒,作用为吸气助燃,总名灯泡,所以灯也名为泡子灯。分大中小三种,富户讲排场的用大号,当时看,堂上烛燃,就真有亮如白昼的感觉。一般人家大多是一再沉吟之后才买个小号的,但与过去的青灯比,就如连升三级了。就是在这样的灯光之下,冬夜,我们几个孩子围坐在土炕上,祖父身旁,听祖父讲黄鼠狼的故事。祖父大概识字很少,不能读《聊斋志异》,也就不能讲鬼狐的故事。如果能讲,至少我现在想,就不如起用那个已经退休的油壶。比如讲连琐在墙外吟诵“元夜凄风却倒吹”的诗句,青灯之火欲明欲灭,鬼影才能若有若无,过于亮就不成了。

有关灯的记忆,最鲜明也就常常怀念的是在室外,名为灯,实际是点蜡烛。主要是三个节日,上元、中元和除夕。上元观灯,顾名思义,是在灯上做文章,求美,求花样新奇,求多,求光亮,直到用谜语的形式炫才争胜。我们家乡落后,财力、学力都不够,于是迁就自己的条件,改看灯为看会,也用灯,因为会的活动是在夜里。会有多种,如中幡、高跷、小车等等。一个镇或一个村,会只有一种,表演则集中在某日(上元或上元前)的某一村镇。灯用灯笼,即中心点蜡烛,外围有纸罩的一种。分豪华与普通两种形式:豪华的体大,罩作圆球形,纸或用彩色;普通的罩为圆柱形,糊白纸。上元夜,黄昏时出会,多种会依惯例排次序,如中幡总是排第一。表演是挨家挨户访问式,即到每一户门外表演一阵。住户要表示欢迎,门前张灯,设长桌,上陈茶点,女眷立在桌后看(不尾随看)。男性喜欢某一种会,可以尾随看。会多,人多,举目,远近都是灯火,表示人都在欢快中,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如张宗子在《陶庵梦忆》中所说:“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这看会之人中的女眷,尤其大家大户的,不是上元夜,是没有机会看到的。其时我还没读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心目中更没有这样一个“约黄昏后”的人,所以就只能尾随某一种会之后,少看会而多看看会之人。也曾如游普救寺的张君瑞,唱“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吗?像是不曾有这样程度深的。浅的呢?记得昔年填歪词,写更早的昔年,曾有句云:“记得上元曾相见,街巷喧阗,灯下桃花面。”这是“见”,如果前行发展为“可欲”,也会心乱吧?总是都随着“过去”过去了。但要感谢灯,还给我保留这一点点春光的痕迹。

再说中元,旧历七月十五日,夜晚的放河灯。这个节来历不明,或不单纯,道教说是道教的,佛教说是佛教的。道观用什么仪式纪念,不清楚。佛寺的仪式名盂兰盆会,盂兰为梵语译音,救苦之义,用这样的盆装食品,施舍,可以使饿鬼得救。我当年住在广化寺旁,见这一天还糊大法船,入夜诵经,把船烧了。我们家乡是既不念经,又不施食,而是放河灯。村东北角有个水塘,水不浅,入夜,由几个通水性的壮年男子下去,把用半个打瓜(比西瓜小的一种圆形瓜,皮厚)皮,内插蜡烛做的灯送到水面上。灯多,放完,上百的灯火在水面上摇动,未必好看,却很新奇。家乡人没有考证癖,没有人问这是想干什么。但也觉得大概与鬼魂有关,总是对死去的人有什么好处吧。其时我还相信有所谓阴间,于是飘摇于水面上的灯火就使我想到现世背后的神秘,有些怕,也有些凄凉。

最后说除夕,灯,最多,与我们最亲近,是这一个夜晚。由几天之前就要准备,泡子灯,缺什么零件,以及煤油、蜡烛都要买齐;由装用具的屋子里找出若干灯笼,要打扫干净,糊纸。到除夕的黄昏时分,依旧俗的规定,住人的屋子都要点上泡子灯,不住人的挂灯笼。室外,院内立高竿,顶上悬灯笼,并说明用意,是“吉星高照”。大门外,自己家的灯笼挂在门口,公用的灯笼挂在横于街道的粗绳上(一条绳挂四五个,每隔二三十米有一条绳)。这样,入夜,室内室外,就成为遍地是灯。最亲近的是走到室外,走上街头,自己手里有的用尺余小木棍挑着的灯笼。上街头做什么?同三五个小伴侣(没有女孩子)去游荡,放鞭炮,间或比谁扔得最高,声音最响亮。走到街尽头最有意思,回身看街道,灯火如繁星,低头看,自己手里还有一个,灯像是既送来繁华,又送来温暖。手提灯笼,成群结队,还可以到邻居家里,登堂入室,看看这,看看那,连主人也表示高兴。就是这样,除夕前半夜的几个小时,灯就使熟悉的家常变为身心都可以放开的梦境。

且夫梦,如庄周,惯于作逍遥之游,也是难得维持长久的,于是我就别了油壶之灯,泡子灯之灯,换为通电之灯。随着灯光的加强,昔日的欢娱像是就不再有。仍有夜,就还要以灯为伴,只是它的作用,以文学艺术的宗派为喻,成为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比如它可以伴我读书,寻梦境:

日暮酒阑(不用说,早已点灯),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光暗下来)。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史记·滑稽列传》)堂上的烛已经灭了,我眼前的电灯却还是白亮白亮的,这是现实主义不容许遐思存在,正如《义山杂纂》所说之“松下喝道”之类,大杀风景了。

新灯不如旧灯,还有比由读书而遐想表现得更为鲜明的。我总角没有闻道,及至华年已去,还是望道而未之见,因而斗室面壁,就常常有“旧雨来,今雨不来”的悲哀。如新风之大批判,这今雨不来的悲哀也可以升级,于是有那么一个夜晚,旧记忆引来新愁苦,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入睡。对应之道,现代化是服安眠药,我不能现代,又不能学习净土宗优婆夷之手数念珠,口宣佛号,只好仍是秀才人情,伏枕拼凑平平仄仄平。居然就凑成一首,诗云:

感怀仍此室,闻道竟何方。有约思张范(后汉张劭、范式为生死交,不爽约),忘情愧老庄。生涯千白简(纠弹之文),事业一黄粱。欲问星明夜,摇红泪几行?

“摇红”是烛,所以真就能够陪着人落泪,电灯就没有这样的本领。我伏枕拼凑,写蜡烛陪同落泪之情,枕上高悬的却是电灯,逝者如斯,真是太遗憾了。

有遗憾最好能够补偿。换为祖先用的蜡烛或油灯吗?千难万难。也就只好暂时逃离现实,到“幻想”的领域里想想办法。而一想就想出一个,是买个昔年的灯,最好是宋代白瓷的,放在案头。“今宵剩(尽管)把(持)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的事是不会有了,无妨乞援于佛家的境由心造,星宵月夕,独坐斗室,身静心不静之时,念远无着落,就可以移近,目注这盏银釭,想象远人竟至近了,于是默诵晏小山这两句,也许此情此景,片时间真就疑为“梦中”了吧?梦,有如《枕中记》的卢生,真的玉堂金紫难能,只好退一步,满足于仙枕上的繁华,是可怜的。但与毕竟空相比,感觉为有或想象为有终归是有所得,这所得,也总是灯之所赐吧。

同类推荐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集中的19篇作品是作者数十次亲临青藏之后的真实生活记录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终年抗争在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可爱可敬的解放军官兵,他们无私无畏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奉献着智慧和才华。雪域独特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高原大地上如藏羚羊等稀有的动物,也在作者笔下有栩栩如生的描绘。
  • 朱自清文集

    朱自清文集

    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是一位文化多面手,他给后人留下了近200万字的文学遗产。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是一本有关青春的碎碎念,其文字精练有较强的穿透力,简单而有力度,却也不失清凉温暖。它让我们对生活保持恰如其分的敏锐恰如其分的锋利。就算现实世界残酷地掠夺心底细腻薄弱的天真,却依旧可以做一个柔软而温润的自己。
热门推荐
  • EXO之只属于你我的时光

    EXO之只属于你我的时光

    当一个女生住进EXO的宿舍之后,迅速与EXO打成一片。一次机缘巧合,那个女生成为了明星,并于exo发生了爱情。
  • 成长美德书

    成长美德书

    本书是针对13~18岁的中学生选编类读物,与《成长智慧书》为一系列。本书编选着眼于“成长”这个过程,围绕爱、勇气、责任、忠诚、友谊等众多人类优秀品质选取有价值的文章,使学生通过大量美文阅读,深刻感悟和理解人之美德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 逆武神君

    逆武神君

    逆转天下不公,以我之力,顺则昌,逆则亡……
  • 缥缈情史

    缥缈情史

    这部奇幻小说有着优美的文字,有着非常态的叙事方式,有着纤细的文笔,有着异国的情调,也有着古典文学的韵味。作者以非常态角度,以文学生主流所鄙弃的方式切中了小说的要害。以邪恶的身份闯进兽的领域这种惊艳,好比穷凶极恶夺命无数的江湖大盗,削发为僧后,转眼间进入了大贤大圣的行列。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文艺小青

    文艺小青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 斗破苍穹之苍穹传

    斗破苍穹之苍穹传

    一个孤儿被神秘降临到斗气大陆上,他就是逍遥!他的英雄事迹究竟在斗气大陆上会创下什么故事呢?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看看吧。
  • 特工毒妻:妖孽灵斗师

    特工毒妻:妖孽灵斗师

    "辱我无能?毒残你身,废你灵根,比比谁更狠!骂我异端?我便用毒救人千万,谣言全给我滚蛋!传我嗜杀?剥皮拆骨为我乐,剖腹剜心我最欢!我就是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毒女!那些仇,你要还!要杀我,尽管来!暗黑沼泽,死神沙漠,亡魂山脉,毒器在手,万物无阻!得毒宠,制毒散,炼毒丹!人见人怕,鬼见鬼愁!逆天驭毒,谁与争锋!当驭毒女王遇上炼器煞男,强强碰撞,谁能先一步征服谁?当鬼灵精遇上小白瓜,强强联手,她与他一起抢遍四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在联盟捡垃圾

    我在联盟捡垃圾

    这是一个青年的故事,捡到装备是极品,捡到狗是极品,捡捡到美女是极品......我发誓,我没装逼
  • 异世修真:红尘魔道

    异世修真:红尘魔道

    因为飞船失事而来到另一个陌生星球的林语杰惊讶的发现,他竟然落到一个食人土著的部落中,并且因为展现了一点修真者的实力,而被这些食人土著崇拜着。然而土著部落间的纷争却也使得林语杰无法置身事外,他的实力在修真者中只不过是入门,在这个危险的地方他该如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