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1300000020

第20章 童年年趣

年除夕,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喝酒品茶,欣赏着春节文艺晚会的节目,谈论着旧年往事,童年过年的情景又飘在眼前。

童年的年是快乐的。童年的年更是神秘的。一进了腊月门,就数着指头一天天的盼年。盼到了腊八再盼辞灶,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小进二十九)这一天。天刚放亮,就被远远近近的鞭炮声震醒。从热被窝里爬起来,拿出父母早买好的小红鞭,点上一根香,到门外噼噼啪啪地放起来,引得一群小伙伴们都跑过来看。

除夕这一天是最热闹也是最忙碌的。吃过早饭,父亲忙着挂家堂,贴对联。母亲忙着烹、炸、煎、炒,准备供品。姐妹们帮着奶奶封窗户、贴窗花。我高兴地围着父亲转来转去,拿锤子、递钉子。

家堂挂在正北墙上,财神挂在侧面。家堂的顶端彩印着一男一女,代表着家族中的最高地位。下面则按世代用小楷更更正正地填写上列祖列宗的名字。由上到下,一代一代往下排。从家堂的辈份排列,可以推出自己在第几代上。家堂的下面,印着一些穿着官袍、带着乌纱的达官贵人,以展示家族的人气兴旺和宗族的荣耀。家堂下面的供桌上,挂上围裙。围裙上印着招财进宝、金鱼满堂等版画。供桌上铺上粉红纸,摆上蜡台、香炉以及鸡、鱼、猪头之类的供品。一双双鲜红的筷子立在家堂下面,好象老祖宗们真能把供品吃了似的。家堂是很神圣的,挂上后,家里人都要恭恭敬敬地供将。老人们提前嘱咐孩子,要少说话,说好话,正北下不能乱放东西。有些不注意话语和举动的人,往往闹成笑话。南邻有一个青年,办事毛手毛脚的。挂家堂时把家堂用两腿夹住,往墙上钉钉子,钉上钉子找不着家堂了。问妻子家堂放哪去。妻子说,那不在你腿里夹着。这位青年开口便骂,操,骑着驴找驴。这话传出去后,成了全村人的笑柄。有人就把他编成歇后语:XXX挂家堂——骑着驴找驴。还有北邻家的位侄子回老家过年,当叔叔挂上家堂后,他从头到尾一个名字个名字的读,读到最后也没找到他叔叔的名字。就问,叔叔,上面怎么没有你的名字?他叔叔听了后,心里直犯疑。可巧,那年他叔叔得了急病死了,街上的人都说他是丧门星,把他叔叔丧门死了。

挂完了家堂,就贴对联。贴对联既有学问又有讲究。贴时要分出上下联,两扇门要贴得一样齐。对联的内容一般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海太平,五谷丰登”、“竹报平安”,“梅开富贵”等等。有些不识字的人常常把对联贴倒或贴错。听说东村有一家姓王的青年,娘儿两个过日子。儿子为了对娘孝敬,就到集上揭了对联纸送到大队办公室,让文书给写对联。文书问他写什么。他说就写那幅“天增五福人增寿,春满公社喜满门”。不过要把上联的“人”字,改成“娘”宇。文书恶作剧,写的时候又把“喜”字改成个“爹”字。成了“天增五福娘增寿,春满公社爹满门”。对联贴出后,引来不少青年们围观取笑。王姓青年不识字,听别人一念,就去找文书算帐。文书嬉笑着又把准备好的另一副对联送给他贴上,此事流传甚广。

对联贴上了,家堂挂上了,供品也摆上了。老人们虔诚地烧香、烧纸、磕头、祭盏。袅袅地烟雾在屋里飘着,象一缕缕云纱。香味、烧纸味、供品味构成了浓浓的年味。

过午上坟,是爵祖宗们回家过年。家族中五代之内的集合起米,由辈份大的长者带着。到了老茔上,长者一个茔一个茔地介绍,这是那个爷爷的,那是那个老爷爷的,避免后代忘了祖坟。介绍完,户户凑上几张纸,在坟前烧。然后是一溜排开跪下磕头,然后是放鞭炮。这一过午的鞭炮声最集中,最响,惊天动地,此起彼伏。带着烟火,带着回音,就象炸了鞭炮铺子。直到上完最后一个坟,孩子们把上供的小饽饽倒进烧纸里烧着吃,这是孩子们最爱干的事。据说吃了上坟的小饽饽一年中免灾,长胆量。桃树枝子是必须要折的。上坟回家路过桃园,折两枝桃枝,放到正北家堂下面。一来可以避邪,二来五更里吃出饺子里包的铜钱挂在上面,当作摇钱树。

上完坟回到家里,找一根木棍放在街门口外。一说是给回家过年的祖宗们栓马用,一说是挡小鬼用的。天井里撒上谷楷,马饿了,可以随时吃。

从晚上吃第一顿饺子开始,人们就沉浸在神秘而有趣的氛围中。老人们点上蜡烛,敬上香,摆上大枣饽饽。这一夜蜡烛不能灭,香火不能断。烛光下的家堂,恍恍惚惚的,仿佛上面的人真的动起来,有时我一个人都不敢看。这种神秘感越来越浓,直到五更吃饺子迎财神时,达到高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为了辞旧迎新,犬人们端着盘子,小男孩打着灯笼挑着鞭上街迎财神。迎财神的方向是根据灶码上提供的,财神向东,盘子就朝东放;财神向南,盘子就朝南放。烧完香纸磕完头,就放鞭。年五更里放的鞭是有讲究的。如果鞭炮响得又脆又快,预示着一年的日子红火顺利。如果响着响着突然截了芯,人们的心里就会产生晦气。一年中得处处小心,生怕遇上什么灾难。因而年五更里放的这块鞭,白天选了又选,选好后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或放到热炕头上炕一炕,免得受潮,放起来不脆或忙芯。这种迎财神的习俗虽有些迷信的色彩,但它是几百年的延续,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二种年文化,也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文革”时期把它当成“四旧”破。除夕夜,红卫兵满街捉迎财神的。结集跑到南街,北街的鞭响了,跑到北街,西街的鞭又响了。捉来往去也捉不着人,最后自己也回家迎起了财神。

这一夜的畜禽们也很有趣。鸡不鸣,狗不叫,猪趴在窝里睡觉。不知是提前喂饱了它们,还是它们有灵性,也知道过年。

切忙完了,一家人坐下来吃饺子。饺子里包上枣糕、糖、芝麻、铜钱等。吃到枣糕的,大人们会说,好啊,早高早高;吃到糖的,大人们会说,有甜头;吃到包钱的,大人们就说,发财发财,明年有钱花。总之说不完的吉利话。即便碰上了不愉快的事,也不能说丧气话,也要说过年的话。因此,过年话成了吉话的替代词。小时侯,三叔给我讲了个吉利话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说一家财主大年五更里放爆竹,点上第一个没响,孩子刚要骂,财主把孩子的嘴捂住。高喊一声:平安无事!又点上个,没炸开,打了一个筒。财主又怕孩子胡说,抢着喊:一统天下!点上第三个响了,纸屑在空中飞舞。孩子们拍着手说好啊,好啊。财主又大喊一声:欢天喜地!突然一块爆竹纸刮到草房上,火苗呼呼地冒起来。孩子说,不好,起火了。财主把孩子打了一耳光,说,这叫火着旺地!家人们搬来梯子,拎着水桶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财主在下面又喊:步步登高!由于水桶太重,救火的人一失脚从梯子上掉了下来,跌瘫了。财主又怕别人乱说,忙开口说,腈吃坐穿!这则吉利话,我曾编成过相声。现在想起来,仍然很有趣。

吃完五更饺子,守了一夜的岁,天一放亮,就跟着大人挨家给长辈们磕头拜年。到了长辈们的家里,先在院子里喊一声叔叔过年好,爷爷过年好。再进屋对着家堂跪下来磕头。长辈们有的给钱,有的给装些瓜子花生类的东西。这一天,第一次见了面都要先问一声过年好。过年好这三个字在春节期间使用率最高。它不仅是口头上的表达,而且是感情的载体。是感情的调和剂和填加剂。平时关系密切、感情好的,问一声过年好,会情更深,意更切。平时有点言差语错,感情上有隔阂的,一声过年好就会云消雲散,和好如初。我的一位堂哥和一位堂叔之间犯过口角,半年多不说话。大年初一这天,我们拉着他一起去给堂叔磕头。走到堂叔院里,我们共同喊了一声:叔叔过年好。堂叔接坡下崖,上去拉着堂哥的手坐在炕头上。过去的事一句没提,感情便通融了。

正月初一到初三是耍日子。大人孩子穿上新衣服,无拘无束地玩。孩子们找上一块比年五更里谁吃钱多,比谁放的鞭响。男人们找上一块玩扑克,下棋。女人们则互相比着衣裳,比谁家收拾得干净。这是一年中庄户人最放松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直到初三早晨,送走来家过年的祖宗们(有的送到街门外,有的送到茔上),吃了饺子落下家堂,等着闺女回娘家(因为出门的闺女不能看到家堂)。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每当想起这些,我好象又回到了八九岁的时代,心里就生发出一些怀旧的感伤。

同类推荐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晚风集(卷三)

    晚风集(卷三)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生命中的美丽

    生命中的美丽

    每一个困境都是祝福,每一个恶人都是天使。我们经验着我们的选择,我们经验着自己的心灵。人与人需要和谐,人与自然需要和谐,人与动物需要和谐,整个社会需要和谐,而这一切和谐都离不开爱,离不开自我的和谐。爱可以让人充满智慧,自我和谐是一切和谐的基础。多年来,我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灵力量, 以微薄之力改善自我所处的环境,同时,从改善自我的精神处境出发,以图在任何困难、挫折、磨难、意外等情况面前变得通达、圆润和自在,并对他人构成影响。而这种改善需要一个人不断地去学习,去奋斗,去体验,去思索,去反省,去修炼,去与物对接,与人对流,与生活讨经,与书中探秘,历经千辛万苦,一点点地觉悟,一步步地力行。
  • 洛阳桥传奇

    洛阳桥传奇

    《洛阳桥传奇》讲述了一千年前,洛阳江上恶霸乡绅垄断 船运,阻止建桥;蛇妖龟怪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天庭仙界“文曲星下凡”的蔡襄身负家仇民怨,从小就学武修文,希望能为洛阳江边的老百姓除掉 二害。为此,蔡襄日夜勤学苦练。后来,他进京赴考当上了高官。为了筑桥 除害,他回到泉州当官,坚持与魔界妖怪、恶霸乡绅作战,最终消灭了二害,并为泉州老百姓建造了洛阳桥,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传奇》涉及人物形象众多,采用3D纸偶形象,非常逼真,再现 泉州人民不畏艰险,用智慧和汗水建造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的历程。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热门推荐
  • 不灭噬魔

    不灭噬魔

    他是大陆真武学院天之骄子,他得到美人的青睐,奈何....他因什么而死。重生后连番神奇际遇,步步走向巅峰。武技与魔法的世界......一切尽在不灭噬魔!
  • 风铃铛

    风铃铛

    一场车祸,叶浩结实了一位神仙姐姐……一份快递,带来的是一个小小的铃铛……小小铃铛,却改变了叶浩的生活……那道洞口已破,平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 醉握星辰

    醉握星辰

    少年路,踏歌行,欲上九天,步步逍遥。是尔,一笑荡乾坤,一怒震风云,一动天地舞,醒,可驰骋天下,醉,亦掌控星辰。是为《醉握星辰》。新人新书,请求推荐,收藏。《醉握星辰》书友群1,7,7,9,8,3,6,0,0,喜欢本书可加。
  • 长生龙虎山

    长生龙虎山

    传说在九天之上,有一座神秘的龙虎山,登临此山,成就长生林奇,道教圣地龙虎山中一位小道童,偶然得到佛门一位自称为得到高僧的妖猴的帮助,得到石棍,觉醒血脉,得到吞噬天赋能力。同样,也得到关于长生的秘密。林奇不断修炼,不断探索,找寻长生之谜,到头来却发现,龙虎山发生惊人变化,万载圣地,一朝衰败,整个世界变得不同。这是一曲悲歌,龙虎山从兴盛到衰败,世间没有永恒存在,只有成就长生,才算屹立世界的巅峰。修炼等级:练气,瀚海,星河,天辰,无极,道君,上清,神眷,羽化,登仙。
  • 那年我们的青春刚刚好

    那年我们的青春刚刚好

    三年前,她高调亮相,轰动一时,与三位帅哥一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冰山美人与中央空调般的校草,擦出爱的火花。倾其所有,绝不辜负爱的牵挂
  • 云希梦兮

    云希梦兮

    女版唐僧横空出世,不爱取经,只为踏上寻找“摆渡者”之旅!!!各种千奇百怪国度,各种神秘离奇的事件,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唯一不变的是,一本神书,和三个被命运紧紧牵绊住的人,当腹黑痴情男遇上无敌白痴女,这一路上,又会发生什么啼笑皆非的故事。————————————————————————————————纯粹的奇遇文,简介无力,还是请大家看文吧……
  • 一世风暖羡流年

    一世风暖羡流年

    季羡年:我一个堂堂上市公司的总裁,要貌有貌,要钱有钱,笑起来迷死人,暖起来晒伤人的千年不遇的美男,你就这么不待见我?杜岩:嗯嗯,我知道你很好,都很好,可是那么好,好瘆人......
  • 弥镜之九狸

    弥镜之九狸

    终于到了弥镜,九狸看着那朱红色的门。这个约定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执念的一定要来这里。而这里等我的约定又是什么。主人公九狸一只猫妖在春秋战国那个动荡的年代又是有了怎样的经历?这个一路同行的浪荡的公子哥看起来不是那么靠谱!公子哥的妹妹,请不要那么花痴!一只纠结的猫;一个浪荡的公子哥;一个花痴的姑娘。这三人同行必是精彩万分………………
  • 神雕之我自逍遥

    神雕之我自逍遥

    李莫愁,若不是情路坎坷,又怎会凄惨收场。郭襄,若不是爱错一个人,又怎会孤独终老。大宋江山,怎能被蒙古铁骑践踏。可是,为何此神雕世界剧情却与原著不同,看我们主角如何在陌生的神雕世界解救悲情美女,守护大宋百姓。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