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特殊时候,只有甘于“守弱”,才能真正取得最后的胜利,用自己的“弱”降住对方的“强”,从而保全自己。这时的弱,就比真正的“强”还要强了。
可以说,刻意营造的弱是一种全身之策,在强者面前示弱是自我保全的高超策略。反之,如果偏偏要与强者争风头,抢功劳,那么就难逃恶运了。
历史上著名的韩非就是因为没有以示“弱”的手段去降服对手的“强”,才做了冤死鬼。
战国末期,著名政治家李斯是秦王谋划国事的重臣,他提出了对现存的其他六国进行各个击破的方针,深得秦王的赞赏。李斯分析了各国形势后,认为韩国是秦国的近邻,而且国势最弱,建议应先灭掉韩国。秦王认可了李斯的主张,并委派他具体谋划灭韩之策。就在这时,韩非来到秦国,欲说服秦王不要攻打韩国。
韩非本来和李斯曾同在荀子的门下求学,韩非是韩国贵族,非常眷恋故国,学成归国后,渴望力挽狂澜,重振韩国。然而,韩非在韩国并不得志,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加强君主集权、削弱私门势力等,但韩王一心只图享乐,根本听不进韩非的进谏,所以韩国并没有强大起来。当韩王得知秦国打算灭韩的消息后,就派韩非出使秦国去说服秦王。
韩非到秦国后,一见秦国国富民安,一派万象更新、蒸蒸日上的景象,就明白秦国国君定是英明的国君,又联想到韩王的昏庸,不仅起了留在秦国的想法。而秦王读过不少韩非的著作,早已对韩非起了爱才之心,便极力挽留韩非,韩非便留在了秦国。
如今,李斯与韩非相遇,当时的局面可谓“一山难容二虎”,李斯非常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危胁,痛恨韩非与他争宠。李斯深知,韩非的才学远远地超过了自己,如果他受到秦王的重用,自己就会失宠了。
对于李斯的嫉恨,韩非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他恃才自傲,不懂得审时度势臣服于李斯,这就更使得李斯害怕韩非夺走自己受宠的地位,破坏自己“先取韩以恐他国”的战略计划,因此下定决心要除掉韩非。
李斯为了除掉韩非不择手段。他找了种种机会,无所不用其极,后来利用韩非是韩国贵族这一点做文章,说韩非一心为韩,是绝不会为秦国进忠的。而放他回国就等于增加了对付韩国的难度,最终秦王下令韩非饮毒酒自尽。
韩非虽然颇有才学,被后世尊称为“韩非子”,但在当时,他的处世方式确实有缺稳妥。只知进不知退,面对强手不懂得退让,毫不示弱地与之争锋,这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适当的示弱以麻痹对手,是处于弱势者保全自身的好方法,在某些特殊时候,弱者只有尽可能地示其“弱”,才能在强敌面前安然无羔,这就叫做胜利了。
而懂得利用“守弱”以“胜强”的行事哲学,则能够事事处处都保全自身。如果能达到这一目的,那么,也就是大成功了,笑到最后的才是胜者。
南北朝时,刘宋王朝的大臣宋爰十分精通于谄媚,因而颇得太祖刘义隆的宠信。有嫉恨宋爰的人就向皇帝揭发他的劣迹,太祖刘义隆听了,便亲自责问徐爰,没想到徐爰竟然痛快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丝毫不为自己的过错辩解。
对此,太祖刘义隆不禁感到十分的意外,便问道:“你为人机敏,善于言辞,现在却为什么不为自己开脱罪名呢?”
徐爰回答说:“我的确做过一些错事,如果对于自己的错误还拒不承认,那么就是欺君,就是更大的错误了。只要皇上高兴,我死不足惜!”
刘义隆见他这么乖顺,反而赦免了他,并且再也不猜疑他了。
刘子业在皇位时,为人凶残恶毒,杀害了许多官员。徐爰为了保命,再次使出了“守弱”之计。他不仅绝不当面和刘子业对抗,还时常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来,曾哭着对刘子业说:“我本来手无缚鸡之力,没有被别人欺负全都靠皇上的保护。我没有能力来报答皇上的大恩大德,心中实在愧疚万分,还是请皇上赐我一死吧,省得皇上替我操心。”
由此刘子业对徐爰起了怜悯之意,即使有过错的时候,也一次次的放过了他,因此徐爰始终没有受到刘子业的迫害。
徐爰为了讨好刘子业,对囚禁中的刘彧曾经大加迫害。等到刘彧登上皇位后,自然对徐爰准备伺机报复。
徐爰的心腹劝他赶紧逃跑:“皇上和你有仇,无论如何也不会饶你了的,趁现在他还没有动手,你快点逃走吧。”
徐爰虽然也非常害怕,但他说:“皇上如果要抓我,我逃到哪里都没有用,所以说还是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吧。”
徐爰苦想了一夜后决定给刘彧上书自责,他对家人说:“我从前以柔弱惹人怜悯,以此为法宝而度过了不少难关。现在我只有用这个办法来求得皇上的饶恕了,希望能够有效啊。”
徐爰在奏疏中大骂自己是个混蛋,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自己所犯的过错罄竹难书,他还说自己什么能耐都没有,只会靠打击别人来邀功请赏。
最后,他故作诚恳地说:“皇上如果要杀死我,我绝对没有半点怨言,我只求皇上把我当一个反面教材吧,好让以后的臣子们都引以为戒,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看完徐爰的奏书后,刘彧对他刻骨的仇恨就消了一大半,最后,他放了徐爰一条性命,只是将他贬到外地做官了事。
徐爰能够官场不倒,并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全在于他懂得向强敌示弱,让自己表现得极度软弱,使得强敌有已经胜战他的快感,由此就会失去继续和他争斗的兴趣,自己也就能幸存下来了。
官场之中的险恶自不必说,但总有一些人,他们无论朝代如何更换、无论处境多么复杂,总是能够遇难不死、逢凶化吉,好像有永生不死的法宝一样。
其实,他们不过是懂得做人处事的奥妙而已,示“弱”胜“强”就是一个很高超的办法之一。
[实例应用与分析]
承受屈辱与灾难——忍辱负重者能成大事
《道德经》中的“是以圣人云:受国之诟,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原意为:因此圣人说:承受得起国家屈辱的人,才能够做国家的君主;承受得起国家灾难的人,才配做天下的君王。合乎“道”的话,往往和世俗人情截然相反。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忍辱负重者能成大事”。
老子说,承受得起国家屈辱的人,才能够做国家的君主;承受得起国家灾难的人,才配做天下的君王。
古圣贤豪杰所以立大德而树立业者,莫不成于忍,而败于不能忍,看古今中外,许多成大事的大人物,都是经历了常人克服不了的困难与屈辱,突破重重阻碍,最终走向成功的。在成大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遭到屈辱,一个人是否可以成大事,全在于能不能克服困难、忍受一时的屈辱。在成大事者的眼中,任何困难与屈辱都不足以让人心灰意冷,相反更能鼓舞土气,激发起一定要做成事情的欲望。
“忍”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十分特殊,因为它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小到忍受饥饿病痛,大到为争夺天下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尤其在成就大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和屈辱,而一个人能否成功,全在于能不能忍受屈辱、克服困难。
纵观古今中外,几乎每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物,都是在经历了常人所克服不了的困难与屈辱,突破了重重阻碍与荆棘之后,最终才获得胜利、走向成功的。
邓小平同志可以说是中国人民“忍辱负重”的典范:任何大的磨砺他都能承受得了,坚强地渡过危机。
1929年,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到南宁领导广西党的工作,与张云逸、韦拔群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权。
1930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人命令红七军攻打大城市。邓小平不赞成,因而失去了前委书记的职务。邓小平没有因此消极、抱怨。他泰然自若,不放弃自己的主张。结果,攻打大城市失败,部队伤亡惨重。实践证明,邓小平是对的,他被恢复职务。
1966年,他成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打倒。到1973年3月10日恢复副总理职务,相隔8年的时间。这8年,是忍辱负重的8年。
1969年10月,他曾被发配到江西,在南昌市郊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当钳工。工人们称赞他是“最好的钳工”。他平易近人,最讲礼貌,深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每天定时读书,读二十四史、马列著作,每天在院子里散步一小时,是他集中思考的时间。三年的时间,一切大的问题,他都深思熟虑了。他忍耐、等待而不消极,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